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今天小编要向大家推荐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中班群数教案”,如果你觉得这个想法值得一看请分享给你的社交圈!
中班群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数字1-10。
2.能够按顺序说出数字1-10。
3.能够认读和写数字1-10。
4.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
数字1-10
三、教学重点:
1.数字的认读和写写。
2.数字的顺序。
四、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1-10。
2.数字贴纸1-10。
3.数字拼图。
4.数字游戏相关的道具(如骰子、扑克牌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将数字贴纸1-10贴在教室中对应的位置,并与幼儿对话,引导他们逐个认读数字,同时用手指指向对应的数字。
2.游戏活动:
(1)数字卡片配对游戏:
教师将数字卡片抽出,与幼儿进行配对游戏,让幼儿说出相应数字并找到相应的卡片。
(2)数字拼图游戏: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数字拼图,引导他们将数字正确拼接起来,并要求幼儿在拼接过程中说出每个数字。
(3)数字游戏:
教师利用骰子或扑克牌进行数字游戏,每次抛掷骰子或翻开扑克牌后,幼儿要说出对应的数字并进行相应的动作或指令。
3.巩固活动:
(1)数数讲故事:
教师讲述一个数字讲故事,引导幼儿按照故事中的顺序说出相应的数字,并进行相关的动作。
(2)数数唱歌: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一首有关数字的歌曲,让幼儿在歌曲中认读和说出数字。
4.结束活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数数,逐个数到10,并一起说“数学好棒”。同时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和探索数字世界。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一堂有趣的数字教学,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了数字1-10,培养了他们对数字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游戏和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字的认读和写写,并能够按顺序说出数字1-10。同时,通过唱歌和故事等形式,拓展了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和记忆能力。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到数字的乐趣。
主题一:认识数
班级:中班
教材:儿童数学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认识数,了解数字的基本含义和用途;
2.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数字敏感度;
3. 帮助孩子进行数字运算,并通过实践活动练习掌握数字概念。
教学内容:
1. 数字认知:引导孩子讲述自己所熟悉的数字,然后通过配对、排列等活动,增加孩子数字的认知度。
2. 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图片等教具,引导孩子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3. 数的运算:从加减法开始,教授孩子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教学方法:
1. 图片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孩子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游戏教学法:以游戏为媒介,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数字概念和基本运算。
3. 视频教学法:利用有趣的视频等教具,让孩子在观看中了解数字的运用和作用。
教学步骤:
1. 热身游戏:以闹钟、钞票等常见的数字展开活动,引导孩子认识数字,并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
2. 数字认知:通过各种游戏,以数字辨识、数量比较为主线,让孩子了解数字的含义和用途。
3. 数的运算:从加减法开始,让孩子进行简单的数字计算,并引导孩子发现相同数字的另一面。
4. 实践活动:以图形描绘、多重比较等实践活动为主线,练习孩子对数字的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成果:
1. 孩子认识数字的基本含义和用途,增加数字敏感度和观察能力。
2. 孩子掌握了数字的大小比较和基本运算,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3. 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练习数字的认知和运用能力,提高了对数字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主题二:数的运算
班级:中班
教材:数学启蒙
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加减法运算,了解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3. 通过数学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数的运算技巧。
教学内容:
1. 加法概念:从简单的数学常识谈起,教授加法概念,并介绍各种解决加法问题的方法。
2. 减法概念:介绍减法概念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带领孩子做简单的减法练习。
3. 混合运算:通过混合运算,帮助孩子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1. 视觉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具,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讨论教学法:以小组讨论为核心,引导孩子在探究中掌握数的运算技巧。
3. 游戏教学法:以游戏为媒介,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会数的运算技巧和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1. 简单加法:通过把几个相似物品放在一起的方法,教授孩子简单加法。
2. 简单减法:通过把几个相似物品分开来的方法,教授孩子简单减法。
3. 混合运算:以单词游戏、数学卡片等为媒介,引导孩子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4. 拓展练习:以图片绘画、自由探究、创意游戏等实践活动为主线,进一步掌握加减法运算技巧。
教学成果:
1. 孩子对加减法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养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孩子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3. 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练习加减法运算技巧,提高了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主题三:数字排列
班级:中班
教材:幼儿园数学
教学目标:
1. 引导孩子认识数字的排列方式,学会按顺序排列数字;
2. 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观察能力;
3. 通过数字排列游戏等实践活动,加深孩子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字的排列方式:介绍数字按大小、顺序、随机等方式排列的区别和方法。
2. 数字排列游戏:通过拼图游戏、数字军棋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数字排列技巧。
3. 数字排列操作:实践数字排列游戏,巩固孩子对数字的排列方式和技巧的了解。
教学方法:
1. 图片教学法:通过图形展示数字的排列方式,提高孩子对数字排列的认知度和运用能力。
2. 游戏教学法:以益智游戏、拼图等为媒介,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并掌握数字排列的操作技巧。
3. 竞赛教学法: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学习数字排列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步骤:
1. 数字排列方式:以数字大小、数字顺序、数字随机排列等为中心,教授孩子数字排列技巧。
2. 数字排列游戏:通过数字拼图、数字军棋等游戏展开活动,让孩子在玩乐中掌握数字排列的操作技巧。
3. 数字排列操作:以图片教材、数字卡片等实践活动为主线,巩固孩子的数字排列认知能力和技巧。
4. 综合练习:以绘画、童谣、电子游戏等为主线,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并掌握数字排列技巧和操作方法。
教学成果:
1. 孩子认识数字的排列方式,了解数字排列的技巧和方法;
2. 孩子掌握数字排列操作技巧,增强了数字敏感度和观察能力;
3. 孩子在数字排列游戏等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提高了对数学的掌握能力。
中班群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点出课文中的数量词并念出相应的数字。
2.能够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学课文:《小兔子和小毛驴》
2.教具:数学挂图,群数卡片,数字卡片,磁贴板
3.游戏道具:数字积木,计数蜡烛,小球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10分钟)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数学挂图,引导他们认识数字,并通过与数字对应的卡片进行点读。然后,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多少”、“少一些”、“比较”等。
2.讲解课文(10分钟)
老师向孩子们朗读课文《小兔子和小毛驴》,并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数量词和数字。教师鼓励孩子们跟随朗读,并指导他们正确点出课文中的数量词。
3.操观课文(10分钟)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数学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对比的方式,找出课文中的数量词并念出相应的数字。例如,教师可以将群数卡片放在桌子上,然后让孩子们用数字卡片去配对。
4.运用实际生活中(10分钟)
教师示范如何用数学概念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用磁贴板和磁贴上的数字,让孩子们模拟购物场景,让他们根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计算出总价。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用数字积木、计数蜡烛等进行数数活动,加深他们对数量的理解。
5.游戏活动(20分钟)
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把小球放在桌子上,然后让孩子们猜猜小球的数量,并用数量词来描述。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参与数字足球比赛,让他们队伍内的成员站在不同的位置上,通过报出数量词来指挥队友踢球。
6.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并总结今天学到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让孩子们回答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体会。最后,教师给孩子们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对数字和数量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与孩子们的互动,创设更多的数学活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更好地促进他们对数学的学习。
中班群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词1-5,掌握数词的读法和顺序。
2. 能够通过数词来表达物品的数量。
3. 会进行简单的数数运算,如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内容:
1. 数字的认知:1-5。
2. 数词的教学。
3. 数字的排序。
4. 数数运算的引导。
三、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1-5。
2. 数字图片。
3. 回收筒。
4. 小小摆放游戏。
四、教学过程:
1. 数字的认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孩子们认识数字1-5。教师通过数数游戏,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加深对数字的认知。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数出房间里的物体数量,如桌子、椅子等。
2. 数词的教学
教师出示数字图片,引导孩子们说出相应的数词。教师可以逐一将数字卡片对应到数字图片上,让孩子们模仿教师的发音,并复习已学过的数字。
3. 数字的排序
教师将数字卡片打乱,让孩子们进行排序。教师可以示范一次,然后让孩子们逐个贴好数字卡片。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掌握数词的顺序。
4. 数数运算的引导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水果、玩具等,让孩子们通过数数来表示物品的数量。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教师拿出3个苹果,再拿出2个橘子,问孩子们一共有多少个水果。然后教师拿走一个橘子,问孩子们还有几个水果。
五、教学延伸:
1. 数字的延伸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认识更多的数字,如6、7、8等。通过数数游戏和数词教学,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数字。
2. 数数运算的延伸
教师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数数运算,如加法和减法的组合运算。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盘水果,问孩子们一共有多少个物品,然后再拿出一些玩具,问孩子们一共有多少个物品。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在认识数字、数词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通过数数游戏和数数运算的引导,掌握了数词的读法和顺序,并能够通过数词来表达物品的数量。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延伸教学内容,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数字和数数运算的技巧。同时,我也会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一、主题一:认识数字0与形状圆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并能正确书写;
2. 辨认出形状为圆的物品;
3. 能够用手指或者指针指出物品的位置和数量;
4. 增强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1. 课前准备:
准备一些圆形物品,如球、饼干、蛋糕、硬币等,放置在教室中,让孩子们自由观察和摸索。
2. 导入:
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课室中的物品,询问孩子们物品的特征和名称。逐步引导孩子们注意到圆形的物品,并询问孩子们是否注意到圆形的物品特征。
3. 学习中心活动:
(1)认识数字0。老师向孩子们展示数字0,在黑板上大声读出数字0,并让孩子们一起跟读数字0,并让孩子们用手指在空中模仿写数字0。然后,将圆形的物品放在教室中,老师让孩子们拾取圆形物品,在黑板上用手指书写数字0。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数字0和圆形的真实意义。
(2)辨认形状为圆的物品。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课室中的圆形物品,并一起说出其名称和特征。
(3)量数量。老师教育孩子们如何用指针和语言描述物品数量的多少,指导孩子们自己去找出一些圆形的物品,告诉老师它们的数量。
4. 活动分享:
(1)老师发现圆形的物品许多是可以吃的,所以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食用这些物品,分享圆形的乐趣。
(2)利用蒙氏教具,让孩子们玩耍,进一步认识圆形的物品,强化记忆,提高观察力。
5. 课后巩固:
让孩子们带回家中找出一些圆形的物品,告诉家长这些物品的数量,并用手指表示数量,并回想并说出今天上课所学习的知识。
二、主题二:认识数字1与形状方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1和方形的形状;
2. 能够辨认出图形为方形的物品;
3. 培养孩子们对图形和数字的认知;
4. 增强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1. 导入: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些方形状的物品,如书本、椅子等,让孩子们一起识别他们,从而引导孩子们逐渐认识方形的形状。
2. 学习中心活动:
(1)认识数字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数字1,向孩子们介绍数字1的特征,如只有一根直线,只有一点等。当孩子们理解过后,老师让孩子们用手指在空中模仿书写数字1,并口头表述数字1的特征。
(2)辨认出图形为方形的物品。让孩子们在教室中寻找物品,能够辨认出图形为方形的物品,并口头表述出物品的名称和特征。可以让孩子们走到物品面前进行形状辨认和数量判断。
(3)形状练习。让孩子们用手指练习画方形,以增强孩子们的记忆力和手动能力。
3. 活动分享:
(1)利用积木玩具让孩子们堆叠出一些方形的形状,让孩子们间接认识方形的形状,增加孩子们的乐趣。
(2)利用动手制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制作方形图案,以启发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课后巩固:
让孩子们回家中寻找和数一数可以看到的方形物品,并跟父母分享所学知识,并在练习画方形,巩固并进一步认识方形的形状。
三、主题三:认识数字2及形状矩形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2、矩形的形状;
2. 辨别矩形和方形的不同点;
3. 表达物品数量;
4. 增强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1. 导入:
让孩子们观察对比矩形和方形两种形状的物品,询问孩子们两种形状的不同点,并让孩子们一起发现出矩形的特征。
2. 学习中心活动:
(1)认识数字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数字2,并向孩子们介绍数字2的特征,如有两个笔画等。然后让孩子们用手指在空中模仿书写数字2。
(2)认识矩形的形状。让孩子们在教室中寻找物品,辨认矩形的形状,并解释和辨别矩形与方形的不同之处。
(3)数数应用。以教室中的物品为例,让孩子们利用手指数量,说出每组矩形形状物品的数量。
3. 活动分享:
(1)组织孩子们进行拼图游戏,利用纸片制作出不同形状的矩形和方形,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矩形和方形的不同点。
(2)分组游戏。老师将孩子们分为矩形组和方形组,让他们分别找出教室中的矩形和方形物品,并报告物品数量。
4. 课后巩固:
让孩子们带回家并自主查找教室中的矩形、方形物品,并回忆和复述矩形和方形的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矩形的形状,提高观察能力。
幼儿园教案《中班群数教案五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班群数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