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观后感五篇

06-13

栏目小编对资料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阐述提出了这篇“矛盾论观后感”。人的一生中,会看过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电视或者电影,这些情节会引发我们进行深思,使我们产生新的想法。观后感就是一种心得感悟,每次写观后感我们都能从作品中学到新的知识和经验。你有想好该如何去写作品名观后感吗?请将此页收藏随时追踪最新信息!

矛盾论观后感(篇1)

作者:刘天宇

**:《智富时代》2018年第06期

【摘要】《矛盾论》写于1937年8月,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是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重要的哲学著作。主要是揭露教条主义者形而上学方法的片面性、孤立性、静态性。它要求人们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这部书的出现给当时的中国的革命提供了指导,同时书中阐述了一系列的哲学原理,将马克思、列宁的观点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在给予革命指导的同时宣扬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宇宙观;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利用星期日的一个上午完成了《矛盾论》的阅读,全文不长但基本所有的方面都涵盖到了,对于像我这样高中学理的学生来讲,仅仅听到这个题目就感觉这篇文章深不可测,利用高中的政治方面的哲学思想,我也只是对《矛盾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将**下我对《矛盾论》的感悟。

听到“矛盾”这个词,我们大家都不陌生,也许还会时不时的用到,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对矛盾的升华阐述。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该文章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是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但是即使是非常有思维能力的专家在面对这个法则时,也不得不涉及他所不知晓的学术领域,不得不涉及到他尚不了解的哲学问题,更何况我们这些没有专业了解过哲学的人呢!但是凡是问题就会有人解答出来,这些问题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人类认知运动的过程而言,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从特殊到一般,另一个是从一般到特殊。

这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了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要从头到尾地读书,然后从头到尾地读书。前一个厚与后一个厚差距非常大,前一个仅仅指书厚,而后一个则指人们的思想与思维在经过书本的洗礼扩宽到一个新的高度。我觉得人类认识运动的过程也是这样,前一个特殊仅仅指矛盾的特殊性,而后一个则指人类认识到什么叫做矛盾的特殊性,这是镶嵌在脑子里,挥散不去的。

矛盾论观后感(篇2)

我曾在一个问题上纠结,就是:矛盾既然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么任何事物都同时存在着矛盾关系,如果这样,又何来的合作与统一呢?对于这个问题,《矛盾论》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对于不同的矛盾,其把矛盾分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永远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次要矛盾则处于服从的地位。

解决矛盾时,首先要解决主要矛盾,其余要相对容易解决。比如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存在矛盾,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抗日是主要矛盾,国共两党之间是次要矛盾,因此国共两党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除了外部划分,矛盾可从内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我们要研究了解矛盾就必须从矛盾的主要方面着手,只有抓住了重点,才不会偏离矛盾的方向,才能具体的懂得矛盾的情况,从而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都认为矛盾就是互相冲突的事物,当然在以前我也如此,但是从《矛盾论》的观点来看,我们无疑是错误的,我们往往只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而忽略了它的同一性,斗争性很好理解,就是指事物互相对立的一面,而同一性相对要深入一些,它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或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通俗地说,矛盾的同一性就像生死,上下起伏;生与死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没有死;上下相对,但如果不上,也无所谓;两者相对且相依而存。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实行土地改革,将拥有土地的地主阶级转化为失掉土地的阶级,而曾经是失掉土地的农民却转化为取得土地的小私有者,这也是矛盾的同一性的表现。

至于《矛盾论》中提到的对抗的问题,我的认识是:矛盾是有限度的,在一定限度内,矛盾不会突出的表现出来,但矛盾一旦超出限度后,就好比炸弹被引爆,事物会立刻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换句话说就是对抗;对抗是矛盾激化后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峙是可以解决的,矛盾是不能解决的。它将永远存在。

社会在进步,人在发展,发展的动力是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矛盾性。”正确把握这一点,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对待发展,这对个人、集体以至于一个民族的前途都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矛盾中求进步,在矛盾中求发展。希望大家都能自觉地学会用矛盾的方法面对矛盾的生活世界,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坚定有力地向前迈进!

矛盾论观后感(篇3)

毛泽东的矛盾论的主要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该书还阐明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本文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矛盾存在于万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万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该书从 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并提出了“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论证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方**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

详细阐述了矛盾各方面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斗争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斗争相结合,构成了万物的矛盾运动。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指出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毛泽东的矛盾论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做到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而不要死抠马列著作中的那些死板教条,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能够拨正船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总之,《矛盾论》这篇文章,是我党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不仅在过去,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有着它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矛盾论观后感(篇4)

以前就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初学时,我以为那矛盾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短”的自相矛盾。最近在老师的带领下又通读了一遍毛泽东同志著的《矛盾论》,才开始对矛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毛泽东同志巧妙地将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不仅为中共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阅读这部著作之前,我大致了解了毛泽东同志创作的历史背景。抗战之际,毛泽东同志为了纠正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统一全党思想,争取抗战的胜利而著写了《矛盾论》。当时,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成败经验。另外,延安在抗日战争实期离战争比较远,这时的毛泽东有条件完成这样一个哲学总结。

《矛盾论》的发表,使全党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即抗日压倒一切,成为主要任务。为延安整风作了理论准备,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首先,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宇宙观的对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就其本身的意义而言,唯物辩证法是研究对象本质上的矛盾。通过书中的论述,不难发现,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是用孤立的、静态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形式和范畴都被认为是用远孤立的,永不改变的。

相反,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运动、相互变化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我们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其次,毛泽东同志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也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因此,两者必须相互联系。对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毛泽东认为,“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因此,在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不仅要分析事物发展过程和同一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而且要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关联的矛盾。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差异就是矛盾。事物普遍联系着,矛盾普遍存在于任何联系当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从日常生活到国家事务。

对个体生命而言,矛盾可谓无处不在。比如,夫妻本身就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夫妻吵架是矛盾的体现和普遍性。他们有了孩子,就有了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这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矛盾,即矛盾的特殊性。

毛泽东同志论证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则。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双方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因此区分矛盾的主次尤为重要。“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

抓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区分事物的主次,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一个人的优点是重大的,我们就应该肯定他,向他学习;即使有人有严重的缺点,我们也不应该否定他,而应该帮助他。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矛盾。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针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毛泽东同志这样指出。

最后,毛泽东同志总结了**的要点。他强调,“事物矛盾的法则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也是思维的根本规律。

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贯穿于整个过程,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的事物和每一方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就我而言,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应该正确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矛盾。首先要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生活和学习。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在这些选择面前,也就是矛盾面前,我们需要从高角度冷静地分析问题,从矛盾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学习中的困难。

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围绕此便可以把一切问题轻松地解决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成功与失败、贫穷与财富、自满与挫折、健康与疾病、老年与死亡都与矛盾观有关。了解生活中矛盾运动的发展规律,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的矛盾运动中无所作为,应该是积极的。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矛盾论》蕴含着丰富的道理,值得我们所有人认真品读与学习。

矛盾论观后感(篇5)

概论读书心得

《 矛盾论 》

读后感班级:物联网工程 11-01

姓名:屈卞忠

学号:30p>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本文阐述了两种宇宙学: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矛盾各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中的对抗地位。

在“两种宇宙观”中,主要对“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做了讲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的基础。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是从孤立的、静态的、片面的角都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式和类型永远是孤立的、不变的。

如果说变化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和地点的变化,那么这种增加或减少或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它是由外力驱动的。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主张从事物内部和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来研究事物的发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并简要介绍了辩证宇宙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前对着两个概念都是很陌生的,在《矛盾论》中,毛泽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形象地科普了这些知识。

这种辩证的宇宙观主要教导人们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据此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在“矛盾的普遍性”中,主要是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开个头,讲解一下概念性的东西。矛盾的普遍性已为许多人所认识,其中:万物所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存和斗争,决定着万物的生命,促进着万物的发展。没有矛盾就没有什么,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列宁说过:“这(普遍性)应该是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学会了这个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自己过去和现状,并运筹好自己的未来。

在“矛盾的特殊性”中,从不同的方面来说。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其次,科学研究的区别是基于科学对象的特殊矛盾。

再者就是从人来认识运动的秩序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毛泽东主要给我们科普了三方面的矛盾:第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第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第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是“矛盾特殊性”中的两种特别情形。“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最后一段的一句话,“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

”可以看出无论在做事还是做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理清自己所面对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在“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中主要讲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在同一性上存在斗争,在特殊性上存在普遍性,在个性上存在普遍性。

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在相对的东西里面有着绝对的东西”。

在“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中。这又是对前面“矛盾斗争性”的细化,告诉了我们: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最后,以精简干练的语句总结了以上所有的精华。这些不仅是当时革命同志需要遵循的理论规范,我们也要把它们作为生活和学习的指导,让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

由于学识尚浅,我读过《矛盾论》之后的大致感受,如此而已。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