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课件汇总十篇

06-21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 良好的教案和课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障,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于“书籍设计课件”这个话题编辑认为需要大家多方面思考,期待我们的建议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书籍设计课件 篇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图书的出现,很多人开始对传统纸质图书的前途感到担忧。我认为纸质书籍依然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书籍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


书籍设计是指通过布局、排版、字体选择等方面对书籍进行审美呈现的一门艺术。一个精心设计的书籍能够吸引读者注意力,提升阅读体验,同时也能够增强书籍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一个好的书籍设计不仅能使读者更容易阅读和领会内容,还能够让读者对书籍产生好感,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书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布局。布局是指如何将文字、图片、图表等元素组织在页面上,使得整个页面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在书籍设计中,布局的目的是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书籍的主题和内容。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和行间距,并根据内容调整段落的宽度和高度。通过恰当的布局,读者可以更容易地获取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排版也是书籍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排版包括对文字的选择、分行分段、标题字号和位置等方面的处理。一个良好的排版能够有效地联系起不同的篇章和段落,使读者更容易阅读和理解内容。在排版时,设计师应该注意字体的选择和搭配,不同字体之间的大小、粗细和形状应相互协调。标题的字号和位置也是排版中需要关注的要素,它们可以引导读者的注意力和思维逻辑。


在书籍设计中,字体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不同字体可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情绪感受。设计师需要根据书籍的内容和风格来选择字体,使之与内容相协调。有些书籍可能需要一种正式、专业的字体,而另一些则需要一种轻松、随意的字体。字体的选择可以影响读者对书籍的整体印象,因此设计师应该慎重对待字体的选择。


书籍设计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配色。适当的配色可以为读者创造出舒适和谐的阅读环境,同时也能够突出书籍的重点和主题。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书籍内容和风格的配色方案,并避免使用过于鲜艳或对比强烈的颜色。一个好的配色方案不仅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还能够增加书籍的专业感和美感。


书籍设计是一门独特而重要的艺术。一个精心设计的书籍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激发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通过合理的布局、排版、字体选择和配色,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阅读环境,使读者更容易领会书籍的主题和内容。因此,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阅读时代,书籍设计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书籍设计课件 篇2

本组教材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进行编排,由《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四篇课文组成。其中,《翠鸟》和《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同步阅读紧跟教材安排了7篇文章:《百灵之家》《看松鼠做巢》《海豚领航》体现人与自然相处时的和谐与美好;《布拉格的鸟》《马克·吐温保护树木》讲述人们保护动植物的生动故事;《长童话的森林》反映人类破坏环境的残酷现实;《地球只有一个》呼吁人们爱护环境,呵护地球家园。以上11篇文章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正反两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待环境的不同态度和随之产生的不同结果,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自然。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启迪,激发情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爱护周围环境的种子,进而在日常生活中付诸于行动。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在教学本组教材中,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同步阅读》7篇课文的处理上,引导学生课外进行自主阅读,课内给学生搭设展示阅读收获的平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三年级下册课文:《百灵之家》《看松鼠做巢》《海豚领航》《布拉格的鸟》《马克·吐温保护树木》《长童话的森林》《地球只有一个》

1.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2.班级共同交流分享《同步阅读》中的部分篇章,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小诗,愿意听老师读读吗?(师配乐朗诵)

3.同学们,众所周知,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已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何在?面对日益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今天,我们就结合近期阅读的一些课文聊一聊这些话题。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课本上的四篇课文,老师这里有一组图片,大家看看分别对应的是课本中的哪篇课文。

《翠鸟》──大家喜欢翠鸟吗?(喜欢)是啊,那机灵而又美丽的翠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主题词:美好】

《燕子专列》《路旁的橡树》──《燕子专列》和《路旁的橡树》两篇课文展示了人们为保护动植物而采取的行动,他们的做法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主题词:行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为那种只顾眼前利益而不惜破坏环境的行为敲响了警钟,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主题词:警示】

《翠鸟》──美好;《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警示;

1.在《同步阅读》中,也为我们选编了7篇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选择了其中的5篇进行阅读,它们分别是──

2.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填写了《阅读浏览表》。现在请大家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彼此分享分享阅读体会。

书籍设计课件 篇3

5.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7.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8.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9.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10.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12.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

13.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14.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

15.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以是哺育心灵的母乳,启迪智慧的钥匙。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6.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17.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

18.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在你渴望时,它前来给予详细指教,但是从不纠缠不休。

19.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21.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22.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000本才行。

23.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24.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25.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

26.我身上所有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于书籍。

27.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28.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29.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30.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书籍设计课件 篇4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公用设施及其作用;

2、知道公用设施是为方便人民群众而设置的;

3、爱护公用设施是爱护公用财物、遵守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

方法与过程目标:

以活动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更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不做损害公用设施的事情,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学生。

1、同学们,近年来,我们济宁市的市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们想不想去游览一下?(想)那好,让我们一起做上观光车去看看。(放录像)

2、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吗?

3、你们看到的这些设施都是由国家出资建造的、供人民群众使用的公用设施。

4、这些公用设施给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怎样对待它呢?

5、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五课《爱护公用设施》。

2、看了这段录象,你想谈点什么?

3、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4、通过调查,你发现了什么?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2、分组讨论。

为了大家的方便,为了我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我决定做到正确使用、好好爱护公用设施。

同学们,为我们美好的明天,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书籍设计课件 篇5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6.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7.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9.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2.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3.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16.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17.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20.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英国作家]。

2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23.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24.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5.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26.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7.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9.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34.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莎士比亚。

35.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37.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坠。——徐干。

38.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袁牧。

39.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冯班。

40.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华罗庚。

书籍设计课件 篇6

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11.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马克思。

1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4.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2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6.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2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9.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3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书籍设计课件 篇7

教材说明: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是爱读书的典范,也是爱护书籍的典范。本篇课文记叙的就是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爱护书籍的意识,养成勤奋读书,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低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识字和阅读为主,在解决生字障碍的前提下,读中感悟。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明白爱书的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2、认识11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爱书更是一种美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爱护书籍。(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籍”是这节课要认的字,比较难写,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略)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3、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1)你在这篇课文中新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说给同桌听。

【低年级的学生应以认字为主,在学生互相介绍认字情况时,不仅加深了彼此对这个字的印象及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指名汇报,师贴出相应的词卡。(鲁迅、干净、红漆、箱子、空、夹缝、樟脑球)

(3)集体认读字词。

(4)指名读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写了鲁迅爱护书籍的故事)【以上环节注重了学生在认字的过程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以便学生不仅会认字而且会用词】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介绍鲁迅。

2、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生:鲁迅小时候把书籍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3、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符号画出课文中能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句子。

4、预设学生的汇报

a、这时候,他总要先看看手干净不干净,然后才小心地一页一页翻着看。这一句中那些词说明他看书时的小心?(“小心地”“一页一页”“翻看着”)

那些词说明他看书时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总要”“先”“然后”)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这些词可以试着重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用”总要先……然后……”说一句话。

b、他看书的时候,弟弟可以在桌子旁边一起看,但不许动手摸书。(说明他怕弟弟弄脏他的书。)

c、鲁迅把自己的书精心的放在母亲床边的红漆箱子里,箱子里空大的地方放大书,空小的地方放小书,摆得整整齐齐。夹缝里还放着樟脑球,是为了防止蠹虫把书咬坏。(这些细致的行动说明鲁迅对书籍特别珍惜。)

d、第三自然段的两个“总是”突出强调了鲁迅爱书的行为,应重读。

5、看看你自己的书,说一说你平时又是怎样对待书籍的?

6、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四、总结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能够从书中获取知识,抒发情感,希望同学们都能像鲁迅那样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书籍设计课件 篇8

曾几何时,快速的节奏、麻木的生活困倦了我们的肉体,浮躁的风气、不安的情绪困顿了我们的灵魂。芸芸众生中的我们抑或伤感、悲愤,抑或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但这绝非我们的本真。

我们多想找到一个方法的出口、情感的出口,来净化和提升我们的心灵。

古人有云:“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严,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书香气息已与我们渐行渐远,读一本书这样一件曾经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成了一件奢侈的大事。

那么,与其让我们怀念往日校园生活的美好,抑或憧憬未来梦中天堂的华丽,还不如让自己的生活轻松一下,丰富起来,让我们暂时放下一切,一起来读书吧!

当然,知识并不必然改变命运,但思想可以改变人生。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大师们的思想。静下心来慢慢地仔细研读,不求其快,不厌其精,只是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入门者,再通过大家的研讨,互相证悟。

基于此,黄石五中“心静悟”读书会成立了。

读书会将以“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为理念,以“搭建读书平台,营造读书氛围,推进读书交流,促进心灵提升”为宗旨,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别开生面的读书活动。在这里,大家不仅能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还能锻炼思维,开阔视野;更能提升思想,升华灵魂。

加入我们吧,让我们一起在这浮躁的人世间找寻精神的净土,让我们在偏激的社会找到理智与情感的合一。来吧!朋友们,因为我们仍有梦,让我们一起扬起风帆,乘风远航!

xxx。

20xx年x月x日。

书籍设计课件 篇9

教学设计研究发展趋势的探讨。

曾祥翊。

论著选摘。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自其产生以来的近40余年来,国内外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本文认为教学设计观、学习心理学和科学技术是影响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三个主要推动力,并通过分析这三个要素对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影响与作用,探讨了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脉络。

国外的教学设计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至90年代,涌现出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罗米索斯基的“知能结构论”、梅里尔的“成分显示论”、赖格卢特的“精细加工论”、巴纳斯的“宏观教学设计论”、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论”等一批富有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这些研究趋向于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用系统方法来探索教学设计问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虽然这些理论都是各自独立地发展,但却得出相类似的结论。因此,梅里尔等人将这些理论称为“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简称id1。

我国的教学设计研究起步较迟。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翻译介绍了一些国外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些研究专著,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1992)和《教学设计》(乌美娜主编,1994)两书。可以说,这两本书已成为指导我国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的主要理论依据。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教学设计研究者更多地转向教学设计的应用和实践研究。在1994年,教育部启动了九五国家级课题“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在何克抗、李克东教授的主持下,该项目的试验范围已覆盖22个省市的近600所学校。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是推动项目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研究成果“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方法的提出是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理论性突破。

如何更好地把握国内外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脉络?本文拟从教学设计观、学习心理学的影响、科学技术的作用等方面作抛砖引玉性的分析与推断。

一.系统观和设计观教学设计的思维方式主要来自于系统观念的贡献。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从教学设计角度看,理解和解决教学问题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采用的是系统方法。这一观点充分反映在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和设计教学的系统方法模型的认识方面。

美国学者肯普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教学设计的代表人物加涅对教学设计的定义较为简洁,“计划教学系统的系统过程,称之为教学设计”。我国教学设计专家乌美娜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这个定义在我国有较大的影响面,但不难看出,它与肯普、加涅的定义是一脉相承的。如果加以分析和概括,可以得到教学设计的两个重要特征:系统方法和系统计划过程(通常用模型描述)。

1、狄克---柯瑞模型2和史密斯----雷根模型3。它们的共性是要求从整体观出发,从环境或需求入手制定教学目标,发展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传递、评价,并有效地运用系统反馈进行教学设计修正,从而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这些模型所反映的步骤和过程具有很强的线性特征,又被称作线性系统方法模型。作为线性系统方法模型,基本体现了硬系统思维的特征,都有一个较严密的设计程序,这为我们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程序和规范提供了良好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按照希夫曼(shirzs·sciffman)的观点4,这些系统方法模型可归到“标准系统观”范畴。另外,我们还发现,教学目标、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是构成这类模型的基本要素。这也说明了该阶段对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研究始终未跳出肯普构建的“目标—策略—评价”这个基本框架。

尽管肯普、狄克—柯瑞、史密斯—雷根等人的线性系统方法模型一直被奉为经典,各领风骚,但是近年来也受到一些质疑和批评。我们从系统科学的发展来分析它们的局限。一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是系统理论、系统科学的第一批成果,它们几乎都酝酿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诞生于1948年左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三论都是运用系统的观点从不同的侧面(系统、信息、控制)研究同一问题的成果,有学者称此三论为一般系统论。汲取一般系统论(又称硬系统)营养的肯普、加涅等人的系统方法模型也深深打上了“相对的封闭性、稳定性和线性思维模式”等烙印。1990年梅里尔等人历数了这些模型在运用中产生的问题,例如,内容分析缺乏整和性;由于系统的封闭性而不能有效地吸纳有关教与学的专门知识;机械地使用系统方法,导致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阶段彼此互不相关,换言之,每个阶段都使用各自的工具,保持各自的知识表征形式,但对于前一阶段中所发生的变化应如何直接引起下一阶段的变化,却未能提出相应的处方5。

70年代先后,出现了耗散结构、协同学和超循环三种系统理论,它们合称自组织理论。此外,混沌学说、分形理论等,也从不同角度对系统的结构及其运动进行了刻画。为区别贝塔朗菲最初的一般系统论,这些新的理论群被称为“广义系统论”。广义系统论对教学设计研究是否会有积极意义?我们注意到,johaen、dowling、you等学者提出了教学设计过程充满了混沌性,并对混沌在教学设计中的理论、方法及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6。他们建议在教学设计中引入混沌学的非线性开放系统、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正反馈圈等基本概念。我国学者也提出了“混沌基本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是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以期能引起国内更多教学设计研究者的关注和研究7。

美国学者巴纳斯(y)称线性系统方法模型为微观教学设计,它们的特点是:机械地使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预先确定行为目标,在确定的有限范围内运行,呈现出稳定性等等。在研究了微观设计的特点后,巴纳斯提出了宏观教学设计论。它的出现也是近年来开放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方法的产物。巴纳斯认为,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人类活动系统,是一个系统复合体,它与教师、学生、环境、政治、文化背景、国情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线性的、稳定的,必须对教育本身建立一种动态的、非线性的、综合的、整体的思维模型。宏观教学设计与微观教学设计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立足于对已有系统进行分析、诊断和矫正;前者立足于更大系统的需求与条件,用系统与环境模型、结构与功能模型、过程与行动模型对未来系统作系统表征(综合描述)。宏观教学设计论的系统方法模型强调非线性和动态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水平、四种系统环境和四种关系构成的三维设计框架8;设计过程是反复的和螺旋式的,并与反馈和前馈相互联系9;分化—整和存在于教学设计过程始终10;对系统中各个层次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协调与综合11;设计者、教师、教学对象和其他与系统设计有关的人员应共同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12。

超越、展望和重塑是宏观教学设计论的三个主要策略。巴纳斯认为,不应该再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改良,相反,我们应该超越现有系统;不仅要预测它,还应该重新认识它;不仅要改造它,还应该重塑它。我们着重介绍巴纳斯的研究成果,不仅是要说明宏观教学设计论是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发展,还希望在我国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发展契机的大背景下,该理论能对可能或正在出现的新型教育(学)系统(如网络教育)的探索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确定和组织社会中存在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将它们聚集起来,为所有人提供学习机会。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模型研究,一方面在对线性模型进行完善补充,一方面在向非线性模型转变,在微观设计的基础上,已发展起开放的、动态的、多层次的宏观设计。这些研究反映了系统科学及其发展对它的影响,因此,可把这些研究归属到教学设计的系统观范畴里。

一、一致的。定义不完善问题则可能有无数个解。因为无论是初始条件,还是获得令人满意的解的过程与标准,都不可能十分清楚。在实际中,我们面对的教学问题基本上是定义不完善性的。这时,设计者采用系统方法,遵循一系列步骤,却可能获得了解决定义不完善问题的多种发现。如何解释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这种差异性呢?教学设计的另一本质问题不可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教学设计的设计观。

教学设计是一种设计活动,设计活动的本质就是为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而进行的探索活动。创造性和直觉是设计活动的主要特征。设计者作为设计活动的主体,对情景的分析和需要的描述,离不开技术与理性的思考,但是,设计者的创造性和直觉则对提出有关方案的设想极为重要。设计者的经验、理论素质、风格、情感、洞察力等都会影响对问题的理解。理解的不同,则可能导致不同的方案。设计过程中通常存在着社会性交互作用。例如,巴纳斯在宏观教学设计论中提出的多方参与原则,即设计过程应包括各方面人士的参与协作,各方的利益、价值观以及看法都统一被加以考虑,以产生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某些模糊性的教学情景,设计者没有必要采用一般的规则和程序,可凭直觉对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进行归并或简化,这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对于教学设计的本质,多数学者倾向于强调它的系统观,视教学设计过程为一个逻辑的、理性的、技术的、系统的,强调规则与过程的重要性。在实际运用这些规则时,设计更接近工程学,设计者更像一个工程师。也有少数学者把教学设计过程描述为一种创造性的过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新颖性及独特性都来自于设计者的创造性,这时的设计者更像一个“艺术家”。我们认为,系统观和设计观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以机械地、片面地对待,教学设计过程是包含技术的与创造性的、逻辑的与直觉思考的过程,这正是教学设计的本质所在。

二.学习理论的重要影响。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关系?对这个似乎已成定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脉络。

从文献检索看,“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已是公认的看法。它的逻辑依据是: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教学策略,为了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必须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行为,而学习理论说明了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为什么有的学习有效,有的学习无效,因此必须以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我们可否进一步推断: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理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理论的新成果会带来教学设计理论的革新。赖格卢特认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为了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13。在他看来,教学设计理论也可以被称为教学理论。我国学者也有类似的认识,“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学原理转换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过程”14。

关于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有两种典型看法:相互作用论和推衍论15。相互作用论是指,学习理论的进展会影响教学理论的形成,同样,教学理论的发展也会影响学习理论的研究。例如,阿特金森(akkinson,1972)认为,教学理论的发展要阐述学习过程,因为在对学习有较深刻理解之前,是不可能制定真正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如果以为一种完善的学习理论是形成教学理论的先决条件的话,那他在教学理论方面将不会有任何进展。推衍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理论可以作为派生教学理论的基本来源。例如,布鲁纳(bruner,1966)认为,“教学理论必须考虑学习与发展这两个方面,必须同那些他所赞同的学习理论和发展理论相一致”。在他看来,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而教学理论是处方的和规定性的。言下之意,教学理论是学习理论的进一步推衍。

在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学习理论对它的影响,也可以看到比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理论是由某种特定的学习理论直接推导出来的。

乌美娜教授在《教学设计》一书中,专门讨论了“学习理论的发展使教学设计从萌芽到诞生,从起步走向发展”,指出“以行为主义联结学派心理学为基础的斯金纳程序教学运动促使教学设计过程和理论的诞生和早期发展”。斯金纳在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概括出强化作用、泛化作用与消退作用等学习规律。他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教学机器”,设计出“程序教学”的完整方案。程序教学重视作业分析、学习行为目标的分析、教材逻辑顺序研究以及如何设计教学策略。在程序教学运动中,出现了专门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者,他们对目标理论、任务分析、媒体选择、形成性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设计问题展开了研究。这些研究为后来发展的教学设计思想提供了基础。

加涅对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所关注的重点是把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设计。加涅被公认为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折中主义者。他一方面承认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另一方面又注重探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心智活动。70年代后,他在对学习理论的探讨中,试图阐明学生的认知结构,并着重用信息加工模式来解释学习过程。加涅按照学习的类型、学习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推导出他的教学设计原理。

加涅按学习的复杂程度,提出了八种类型的学习16。他认为,学习是累积性的。较复杂、较高级的学习是建立在基础性的学习基础上,每一类学习都是以前一类学习为前提的。这就是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的核心思想。学习层次说对教学序列的设计有重要意义。因为前一层次的学习为后一层次的学习做好准备,这样,教师可通过分析前一层次学习的结果,确定学生的内部条件。而且,这些学习层次呈累积的性质,是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一级一级建立起来的。因而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可以此为基础,构成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加涅,1979)。

加涅认为,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加涅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17。加涅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加涅对学习结果的五种分类,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目标的分类。

加涅在论述学习的类型和学习的结果时,都把学习作为一个过程,每一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根据学习的过程,加涅推导出与其相应的教学过程,该过程由八个教学事件构成18。加涅认为,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要影响学习的内部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要与其一一对应起来。

我们只是把加涅的“由学习理论推衍出教学设计理论”作为个案分析。事实上,这并非一种特殊现象,赖格卢特的“精细加工论”和梅里尔的“成分显示论”,亦未摆脱加涅的研究范式,反映出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背景,本文就不再赘述。

也许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理论必须是建立在有关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近30年来,心理学发展迅速,硕果累累,已扩展到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影响着教学设计理论的形成,使教学设计理论带有鲜明的心理学特征。何克抗教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提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应以心理学作为断代原则。并根据该原则,把握住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方向,同时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和教育改革要求提出了“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理论框架。我们也必须指出,一种合适的学习理论并不是产生教学设计理论的充足条件。学习理论可以为有效的教学设计理论的产生提供一般的方向,但教学设计理论的形成,还涉及其他变量,如科学技术,下面将着重讨论这个问题。

三.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目前已有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产生于多媒体、人工智网络等技术之前,没有真正考虑那这些以交互性为基础的技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影响。在1990年,梅里尔等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行教学设计的模型都将焦点集中于刺激要素的呈示上,由此产生的教学通常是消极的、非交互性的。显然,探索新技术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挥交互技术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模式势在必行。

西尔斯和里齐(seels,b.bandrichey)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文版的“序”中谈到教学设计的发展:“建构主义的思路和新的技术支撑两者结合,创造了新的设计与传递教学的途径。”我们以建构主义学派之一的认知弹性理论与超文本技术的结合为例证。

斯皮诺等于1990年提出了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flexibilitytheory)19。所谓认知弹性理论是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领域作出适宜的反应。其基本原理有二:1.有在显示多元事实时,才能以最佳方式对结构不良领域的现象进行思考。这是因为从单一视角提出的每一个单独的观点虽不是虚假的或错误的,但却不是充分的。这就要求从多于一个观点的角度检查某一概念,这既能增强对该概念自身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强将这一理解迁移至其他领域的能力。

2.概念与案例构成多维与非显性的“十字交叉”形状(“cri—criing”ofconceptualandcaselandscape),达到对复杂知识尽可能完整的理解,即充分理解概念的丰富内涵并相对完整地覆盖各种变化的、复杂的相关案例,从而使学习者获得具有足够弹性与灵活性的知识,以适应多变的真实情境。

认知弹性理论表明,以多种方式加以利用的知识,必须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具有非线形特征的超文本技术正是这样一种适用于认知弹性理论的理想的学习与教学媒体。它可用于开发多媒体计算机支持的非线形与多维度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使学习与教学可视化、情境化,以帮助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注意不同情境中的重要特征和相关信息。斯皮诺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随机通达教学(randomacceinstruction)。这种教学方式遵循以下原则:

4.教学应基于情境、基于案例、基于问题解决,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

5.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源泉应该是高度联系的知识整体。

目前,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我们深信,随着现代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设计将突破传统教学设计假设的局限,开发出能有效支持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知识在新情境中迁移的教学软件和课堂教学方案,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跨越时空地域开展网络上的协作学习。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学生中心的思想,何克抗教授指出,这种新的教学设计理论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它的全部理论、方法都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的“学”而展开,其核心内容包括学习环境的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为学习环境的构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

1、2、3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评论”,《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4.schffman,s·sinstuctionalsystemsdesign:fiveviewsofthefieldinstructionaltechnology,19915.郑葳,“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的局限”,《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6、7.朱云东,钟玉琢,“混沌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8.盛群力、李志强编著《现代教学设计论》。

15.施良方,《学习论》1992,人民教育出版社。

16、17、18.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

摘自《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0期。

书籍设计课件 篇10

1、了解书籍装帧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语言去感受、欣赏书籍装帧艺术。

2、学习探究,自己动手设计书的封面。逐步提高设计与生活实际密切关系的认识。大胆设想,运用构图、色彩、图案等知识,设计出比较完美、体现个性的书籍封面设计。

3、通过学生收集书,欣赏、学习设计封面,激发学生爱读书、爱学习、爱生活的美好道德情操。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将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综合运用构成的视觉形象。

2、难点: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喜欢的风格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封面,同时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作品能体现个性,力求创新。教具与学具:

2、学具:铅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剪刀、胶水、彩色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去书店买书、图书馆借书时,首先注意书的什么?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结合课本10页图例提问:除了教科书,你们还了解哪些书籍的装订方法?请同学回答书籍的装订方法大致分类,教师归纳总结:书籍的的装订方法很多一般分为旋风装、蝴蝶装、卷轴装以及经折装。(电脑依次出示各种样本的书让学生欣赏)。

2、实物投影一本较厚的书,进行观察分析,你看到了书的哪几个部分?(封面、书脊、封底、书芯、衬页、扉页)。

提问:[1]书籍的封面有什么作用?(保护书页,宣传作用,欣赏收藏价值)[2]封面设计时应设计哪几部分?为什么?(封面、书脊、封底)。

3、电脑出示书籍封面的实例,让学生观察书的封面上有些什么?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封面,犹如人的脸面各不相同,究竟封面上有些什么呢?(文字和图画)(书名、作者、出版社、书的性质和内容相符的图像)教师总结:文字、色彩和图形构成封面设计三大要素。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来分别研究一下这三大要素:

a、文字。书籍的封面要有明确的表意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功能,在设计时把文字以点、线、面来进行排列,书名较大可以处理成面,一定要醒目、大方;作者名字少,也较小,所以把它处理成点;出版社字较多较长,一般排成一行,所以当成线来处理,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要精心设计。b、图像。让学生观察欣赏封面的图像,分析是用什么技法绘制的。

教师总结:图像要与书籍内容有关,使封面更加生动、美观。c、颜色。任何封面总有一种颜色占主导地位,要能反映出书的某些性质和特点。(电脑展示封面设计的修改稿)。

4、封面设计步骤:(1)构思立意。

(2)确定封面的规格、定位图形及文字的位置。

5、学生创作练习。

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设计练习,增强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作业要求:(1)用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本你们共同喜爱的书的封面。

(2)图形装饰、文字突出、颜色鲜明。

(教师作巡回指导)作品讲评。

实物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同学自评、互评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教师寄语。

通过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精神。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评价作品、创造作品,感受到了书籍装帧的艺术。

相信《书籍设计课件汇总十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书籍设计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