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精华9篇)

07-06

下面是编辑为您准备的与“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有关的信息,阅读作品后,我们的思想被作者带领着遨游。 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让自己更深入地领会读书所带来的收获,怎样写出优秀的读后感?敬请您花费几分钟阅读此文!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1)

非常坦诚、客观,干货满满,金句频出。

感动于项飙老师的坦诚,因此在书中得以感受到一个立体、真实、思辨的学者风范,并且窥见一名人类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受益匪浅。

“乡绅”这个概念许久未见,对其印象还停留在民国及之前的世代里。这次项飙老师的访谈中多次提到,他本人也始终认为自己充满“乡绅”的气质,并且指出乡绅是体制与百姓间的桥梁,是社会良性运转的中间剂。但是现今社会中,乡绅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乡土环境,必须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乡绅可能就“不再单指农村,任何地方都会有比较愿意观察、愿意记录的人,这批人就是乡土的思考者和观察者。”

项飙老师也很坦诚地直面自己在学术工作中面临的困境,那种“写不出东西”的压力,对自己的调研和思考始终不满意、又找不到发力点的烦恼。这些现实的困难,与我们普通人的工作烦恼如出一辙,因此颇能够互相理解。

关于大学、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讨论也不少。提到北大与牛津在项飙老师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时,他说其实对两所学校的感情“并不深厚”,作文甚至不乏对这两所学府客观、中肯的评判。但是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项飙老师都十分重视,并且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或者说将人类学、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工具提供给大家去思考,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地思辨,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这一点大概与他90年代在北大的经验有关,而实际上这种关切在国内教育界已经接近消失了。

五星好评,衷心敬佩。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2)

初次知道项飙,是因为《十三邀》。在节目中,他谈到了现代社会因为技术而出现了“附近的消失”,大世界和小自我之间失去连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无限弱化。而这是现代人焦虑和无力的重要原因。这一观点令人印象深刻。同时,我也了解到了他的成名之作——《跨越边界的社区》。他花了6年的时间在北京城中村进行田野调查,细致呈现了“浙江村”这一流动群体的落地、发展和变化中的诸多细节。我一向对做田野调查的社会学家充满敬意和好奇,这也是我对这本书的兴趣之始。

当代年轻人的“丧”。“丧”文化似乎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主流文化,一切似乎并没有那么坏,但大家却陷入了一种普遍的沮丧,好像一切没有意义,也看不到生活的变化。

对于这个问题,项飙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往往是“追求回报”的,这就导致音乐、美术这些本来很有乐趣的艺术,都变成了培训班。在这样的模式下,长大之后的年轻人也想着“取悦”,而缺少自主性和发挥的空间,仅仅是被当做机械的一部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有自我证明的愿望,而自我证明其实是在取悦别人。

在本书中,他还提到了之前研究中所用的“悬浮”的概念。所谓“悬浮”,指的是始终处于想要逃离现在却不知道去往何处的状态,总觉得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不对,和自己认为的有差距。悬浮的结果就是,最终发现没有所谓的未来,所有的未来都被欲望无限推迟,同时,所有的未来其实都已经变成了不被珍惜的当下。

人应该替代性地寻找生活意义的来源。“读好书、考好学、找个好工作、家里给买房子,一直是将意义外化转移,到最后没有必要转移了,就是要回到人本身。”将注意力放在生活的细节上,或许能更多地感受到乐趣。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3)

对话从三维坍塌向二维时传递的力度,值得进一步观察。

作为一本书来读,自然是谈话集深度、理论程度都远不及著作。但项飚老师很坦诚,坦诚得我都可以找到自我安慰的借口了——我们本科都没有打下学术理论的基础。所以项老师不太会成为著作等身的人,学术话语体系会让他很痛苦。从这一点坦白来看,很能理解这本对谈的出炉。确实处于他所描述的状态下,与中文媒体的几次对话缓解了他的不安,也有了另一种表述的可能性。

Mark几点印象比较深的:1.关于“中心”与“边缘”,也是项老师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我受感触比较大的是他提到中央与地方。——就像月照千湖,每一个湖里都有自己的月亮。2.我很喜欢项老师看到问题的那种距离感,尤其是在历史连贯性、中国话语等等这些问题上的多一层怀疑意识。同样的,提问题的人,应该被自省,而不是。

最后,打三分不是对项老师的思想而言。是对对话形式还没有那么认可…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4)

一种对话形态的示范:理解他人,表达自己。

最早知道项飙老师是看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作为18岁报送北大、26岁到牛津大学免试读博,现今是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的教授,项飙老师和我想象中精英知识分子那种西装革履的形象截然不同。相反,他有着温州人典型的衣着打扮:简单。

镜头专门对准了项飙老师穿的鞋子:

《十三邀》作为一个访谈节目,向我们展示了参与者在对话这个过程中如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是许知远在《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本书代序中描述的他所渴望的那种对话:

提问朴素却精确,回答高度个人化又极富延展性,它既镶嵌进具体历史情境又随时会通向一个意外的方向。它将个人思想、时代精神、众多人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对话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也不是一个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对话更像是几个人相约向山顶攀登的过程,参与者基于自己的经验和阅历来选择每一步攀登的落脚点——也就是对话的方向。落脚点或有间隔,或有重合,间隔处是思考问题的不同维度,重合处则是思想汇流的地方。

尔后在重合处求同,在间隔处存异,朝着山顶的方向进发。

这本书便是项飙老师和吴琦老师三次“攀登”过程的记录。从北京到牛津再到温州,谈论的问题和我们当下的生活非常切近,但是并没有拽那些抽象、普遍性的概念,就是从简单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自然且直白的方式作为对话的基调。

从访谈一开始,项飙老师就强调,要学会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尤其是用实实在在的大白话讲出来,而不是用空洞的学术性语言来套一个帽子。很遗憾,我们当下大部分人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叙述能力。把一件事情说三遍并不是什么值得效仿的方法,往往有些时候在说完三遍之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一切的一切到最后,我们都要听出你在说什么意思。

我们为什么需要对话?

对话能够刺激我们的反思能力。在快节奏的时代中,反思能力的下降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也就是项飙老师在《十三邀》访谈中提到的,当代人所追求的“即刻性”。

点一份外卖恨不得下一秒就送到自己手中,外卖超时几分钟就显得焦躁不安;刷短视频一刷就停不下来,看2个小时的纪录片却没有耐心,作文想把进度条一下拖到最后;刚开始练英语口语就想像英语母语者那样熟练,却懒得去练习单个音标的发音;在陷入“即刻性”的同时,意味着我们与自身所处环境的距离感越来越模糊,一切仿佛都触手可得。而保持距离感,适时地做一个局外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状、反思现状。

电影《红鳉鱼》中,北野武饰演的立川谈志提醒自己的弟子:“现实就是现实,要理解现状并且分析,在那其中一定会有导致现状的原因,对原因有了充分认识之后再据此付出行动就好。连现状都不懂得判断的人,在我看来就是白痴。”

面对面进行对话的过程,简单来看好像是一个“提问—回答”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既是提问者也是回答者。提问者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一些困惑,但在此之前,提问者心中也许早就有了一个答案,等待着其他人的回应。

这一问一答促使我们的大脑自发、自为地飞速运转,而不是跟着社交媒体、跟着短视频的频率去运转。面对别人提问时我们要想:这和我自身有什么关系?我的回答是不是教科书中那种无机的语言?能不能用直白朴素有机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给别人提出问题时我们要想:这个问题的价值在哪?我的提问是不是学院派那种无机的堆砌?能不能把自己的这些困惑理清楚、讲清楚?

对话能够刺激我们的表达能力。

有人问:“表达不就是说话吗?我每天都在说话,这种能力还需要刺激吗?”。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我们并不一定是在表达。说话可以漫无目的,但是表达不能。逻辑和修辞这“两架马车”既要确保表达的顺畅,又要凸显表达的质感。其中,逻辑这架马车能够让你的思想保持连贯性,不至于表达时游离在主题之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而修辞需要建立在对事物本身深刻地理解上。

深刻性需要你在事实里“泡”着,对事实理解得非常透,抓得准,不断地拷问。和话剧表演一样,表达也是直面观众。我们可以借鉴项飙老师在书中提到自己的双语工作方式,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由于中文表达偏模糊,而英文表达重逻辑,因此,如果头脑中有一个想法是从中文发展过来,再用英语转换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不严密的地方;相反,用英文形成的想法再用中文进行验证,有时也会发现这个英文想法在中文里早已司空见惯,没有什么新意。

这本小书给每一位身处时代浪潮中的人安装了一个减速带。慢一点,远方固然美好,但走着走着我们就忘记了自己周围的小世界。一回头,我们竟然不认识附近的人、附近的事。

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讲出那些气势磅礴,极富情绪化,背后没有什么真东西的话语,但有时连叙述一件具体的事情都很困难,更别说深刻理解了。每个人都逐渐活成了一座孤岛。但这本小书给每一座孤岛上安装了通讯设备,示范了一种对话形态:理解他人,表达自己。我们应该时常把自己领到这种人面前,听听他们曾经看到过的东西,正在思考的东西,和今天愿意诚心诚意和我们分享的东西。

就像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龙文章说的那样:我想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有的那个样子,让对话回归它本来该有的那个样子。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5)

比如刚刚看到一个:“阿兰·巴迪欧觉得,爱就是把一个随机的事件变成一种可持续性的事实,所以爱是每天的工作,一开始是一见钟情,这个火花要保护好,那是很真诚的,但关键是怎么把这个火烧下去。这就要讲柴米油盐、讲按揭、讲父母老了怎么办,这就是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问题了,完全公共性的。所以从这儿开始就可以杀出去,去谈你跟其他群体的关系。”

项飙引用这段话,是把这个思想作为一种工具,让大家看到每个人渴望得到的爱、小青年挂在口头的爱情,是怎么样跟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的宏大的讨论挂钩的,或者说从事这些学科的人可以怎样切入,以便引发大家的兴趣。我们都知道把随机的事件(一见钟情)变为一种可持续性的事实(长厢厮守)是多么困难,而我们又都有这种渴望。那么沿着渴望得到爱的心情出发,就会有兴趣去关心柴米油盐。那么年轻人对社会生活的漠不关心就有机会改变,讨论和对话也许就成为可能。

讨论这个的起因是吴琦提到:学界在讨论拉美和中东问题,而年轻人压根儿不关心。他访谈戴锦华老师时,戴老师说她第一次放弃了与年轻人沟通,因为她发现这当中出现了巨大的裂痕,现在的年轻人个体性太强了,以至于他们的世界里容不下对他人的感知,他人只能是对于自我的一种工具。

吴琦自己也说,“在周围的环境里已经没有人谈论他人、平等、公平这些概念,谈论这些已经不再是自然而然的事。他们可能还讨论爱,但也越来越特指爱情,而非亲情等其他感情。”所以项飙提到了阿兰·巴迪欧的说法,其实是想指出,总会有一些路径,可以把年轻人的目光局限在很窄的点上这种情况加以改变,只要我们沿着他们的目光出发,引导到更为深层次的思考上面,比如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柴米油盐。因为说到底每个人都是有这种需求的,因为爱本身就有这种特质,它总在渴求着“把一个随机的事件(一见钟情)变成一种可持续性的事实(长厢厮守)”

爱情不会是从天而降的东西,假如不思考,不实践,即便降下来,也会失去。

可能我们就是陷在这样的泥淖里了,现实生活越艰难,普通大众越想要一些轻松的东西来安慰自己,不想思考(思考太累了,思考了也没有什么用,世界根本不会变化,世界不再是一杯能流动的液体,而是一块固体了)。而精英的思考结果又很难传递出来,一方面是被404,一方面是产出的思考结果无法和喝着啤酒追着剧的普通年轻人产生连结。作文普通人和精英产生分裂、无法沟通。双方无论从使用的语言还是探讨的话题本身,都有着某种隔绝,越来越像两张皮,互无关联。但是越不思考,整个社会越是死气沉沉、充满绝望,大家就更是一头钻进奶头乐的汪洋大海里并沉溺其中……

项飙老师的回答里多次提到:“我要讲的不是弱者值得保护(因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重复的讲就成了喊口号),最重要的问题是弱者为什么弱,它和强者为什么强是同一个问题,是一个历史形成的过程(我需要搞清楚形成这样局面的历史细节),我实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的事情不是去站队。”“我尽量避免从立场出发看东西。我的做法是看事情本身的矛盾,这个矛盾对哪些人是重要的,他们自己又一下子解释不了,那么我参与进来。”

所以学者可以做的事情是,观察社会,观察人心,察觉矛盾,参与解释、分析。把当事人为什么伤心、难过、买不起房、累觉不爱、激情杀人等等他自己都想不清楚的问题拿出来讲清楚,这个就是学者可以做的。

但是遗憾的是,项飙老师自己在这段访谈前面的某个部分也提到了,即便北大“教本科的学院派的老师,也对社会没有理解,我感觉他们对这个社会今天在发生什么也没有兴趣。”“我下去调查的时候,一般先找地方院校的老师聊他们当地的情况,他们也发表过文章,但一聊就会发现,他们除了重复新闻报道的话语之外,对当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说不清楚。我就很奇怪,你整天生活在这里,怎么会不知道呢?他们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十多年前,我回国调查发现这个现象很震惊,他们也承认这是巨大的问题,但还是没有兴趣,可见这种分裂有多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造出来的学术话语完全没有意义。”

这不就是盲人瞎马么,谁是盲人,谁又是瞎马,谁和谁一起走在高高的悬崖?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6)

存在,感知及思考。

存在就是要不断的思考,只有不断的思考,我们才能更加明确的感知自己的存在。

我想很多人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所认为的存在,就是我感受到了血液在流动,心脏在跳动,但是他有没有感受到自己思想的存在?很难感知到。

所以就很多人经常会在低落的时候去思考,人生有何意义?就在于没办法明确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存在的意义不单是指生命体的存续或者简单的称之为活着,而是指人有没有跟外部建立了联系。

有的人没办法跟社会,跟他人,跟群体跟团体建立联系,他就会感觉到孤独,觉得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意义,其实是不能跟外界建立一个联系。

庄子,他说独与天地来往。他经常一个人逍遥自在的,也没有什么朋友,但是他也没觉得难受孤独,因为他建立了跟大自然的联系,他认识到自己存在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他就说我独与天地来往。

存在就是被感知。被自己感知到,那么就是活着。被外部感知到,那将被赋予意义。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7)

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复杂到无法用公式和概念来解释。这是一个不再有思想家和理论家的时代。把自己作为方法,似乎是理解这个复杂世界的一条线索。

“乡绅视角”就是人类学方式去理解当下复杂社会的方式,而且可能是唯一方式。项飚批判了之前那种垄断式的精英式视角,用惯常的政治正确和普世价值的思考方式。这种方式永远无法理解特朗普的选民,也很难解释尘嚣日上的民粹和精英的撕裂。

“人的再生产”是人类学观察方式的另一个核心。从农耕到工业的现代社会转型,让人们更多去追求利润和增长。人本身不再是中心或主体,成为了这个生产过程的工具或要素。要从这种“物的再生产”,回归到“人的再生产”,需要摆脱那种抽象的,符号化,概念化的思维,而回归到具体的人,“在地”地观察和理解个体选择背后的情境。这当然类似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很多洞见都是自下而上通过大数据获得的。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几乎无法自上而下的概括。把自己作为方法,也就是从独特的、个体的经验出发,关注实践的,体验性的知识。把个体的经历问题化,形成问题意识,作为了解世界的窗口。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8)

《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思考和生活方式。作者以自己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如何把自己作为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改变思考方式。

书中首先介绍了自己作为方法的定义和重要性。我们常常会迷失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没有时间思考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往往会被外界所左右,失去自己的主导权。而把自己作为方法就是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态度,通过有意识的思考和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书中通过实例和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把自己作为方法。首先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愿望,然后制定计划和行动方案。作者以自己的理财经历为例,详细讲述了如何通过制定明确的财务目标和计划,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最终实现财务自由。这个例子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只有明确目标并采取相应行动,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书中还介绍了如何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把自己作为方法。我们常常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无法看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办法。而把自己作为方法就是要放下固有的观念和偏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通过多角度思考和反思,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和解决问题。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其中一些理念的启发并有所收获。比如,书中提到的坚守目标不动摇、重视细节、不断学习和成长等观念,让我明白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不懈的努力和迎接挑战。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总而言之,阅读《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帮助。通过把自己作为方法,我明白了只有自己主导自己的生活和思维,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成长和成功。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并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都将把自己作为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效率和思考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篇9)

嘿,沉积了许久,冒个泡,也希望这个泡可以引出更多的泡。虽然压抑了许久自己的表达欲,但是脑袋依然止不住的想,既然如此那就不压制好了,那些敏感的、纤细的、矫情的一闪之念,也该有它的去处不是,若真是一闪而过反而捶胸顿足吧,毕竟有许多这样的时刻。

那些隐秘的怯懦、自卑、焦虑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并不会因为闭口不言而消散,反而积累得越来越多,作茧自缚,封闭而僵化。呐,人之所以生生不息,大概源于骨子里的不甘堕落,总希望于逆境中挣出一条出路。当下的困境是我并没有找到为某件事某个意义努力奋斗的方向和力量,悬浮虚空,随时会坠落的感觉。但是奇怪的地方在于需要直面内心的时候我总是刻意回避,我对自己的解释是自我太过孱弱,所以羡慕行动力强的人。就像这次看的这本书《把自己作为方法》,我的企图心随处可见,我当然知道指望一本书将你所有的困惑、迷茫解决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某些洞见、某些启发纠正偏见之时,平息了许多焦虑,所以感谢项飊。

他应该是心理距离上最熟悉的人类学学者了吧,处于同一个时代对当下有着敏锐的观察,访谈、文章都透着无比的真诚。先是《十三邀》节目里提出的“附近”的消失,再到当代社会人们“悬浮”的状态,作为“社畜”一员恨不得自己往框架里装——说得都是我。当下普遍焦虑的源头在哪里呢?是个人原子化的盛行?还是对人本身的忽略?一切以经济为导向,所有人都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赛道蜂拥而去,然而作为个体的人却面目模糊,并且大家都活在同一个手机里。

丧失表达欲也许与这种面目模糊有关,并没有深刻的理解自己也没有深刻的理解周围的环境,在手机上下左右滑动的过程中度过轻飘飘的一天,宁愿将感官贡献给算法而不是用来关照内心。人与自己、外界的关联都切断了。当然了,可以说目前的一切是为了生存为了工作,那不防也将他书里的疑问问下自己:如果赚钱糊口不是主要目的了,你的生活意义是什么,你怎么和社会形成关系?到最后还是要回到人本身。“清晰的自我认知,往往是我们思考外部命题的工具和武器。”“关键是怎样形成一种意识,平衡自己的历史来源和自己现在的行动,这是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对照着看自己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肯面对自己的真实,并且时常陷入丧失行动力的漩涡,作文丧失表达欲也是其中的一种。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暴露在阳光下还是缺乏勇气,也许只是觉得一时矫情不如沉默。真相是我太在意外界的眼光,自己预设了一个评论者,大部分的评论都是你不值得。但是他说“理解世界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你一定要带入你个人的经验,否则其他东西都是飘着的。”“不要怕边缘,或者知识不够,把自己的不够、天真真实的展现出来,就会很可爱,不要装腔作势。”我觉得有被安抚到,真实环境中若有不好也没关系的包容,人也就不会时时紧绷了吧。

这本书我往小处说,它当然也有大的部分,关于政治、经济、治学方面的内容,但我当下更愿意面对个人自我的部分,希望自己能与周遭形成一种自洽。“如果我们能提供一些语言,帮助他们把握生活的复杂性,看清楚主要矛盾在哪里,就能介入他们的世界,也许对他们有用。”当下社会我们缺的也是处理复杂生活的能力,对生活方式也缺乏想象,所以我们沿着一条同质化的轨迹前进,“甚至犬儒式投降式的回到自己的小世界,买完菜、做完饭,其他什么都不管,只是消极地用最小耗能法去应对,生命也可以维持下去,但就停止思考了。那就把生命的网变成一个死的点。”我也在这个死的节点上盘踞了许久,是时候发展出自己的盘根,自己的小宇宙、小环境、小世界。

之前一直忽视个人经历与成长史,觉得微小不足道,同时无法接受个人的缺陷、怯弱与自卑,需要面对时也总选择逃避,但是他说“把个人自己的经历问题化就是一个了解世界的具体的开始。”我觉得这给了我一个动力和勇气,正视自己、解剖自己、接纳自己,重视“人的再教育”、“人的再生产”,将自己成为目标,往深处寻往深处挖。

就像吴琦在前言里说的:““方法”首先是一种勇气。不一定要遵守那么多惯例,不一定要听所谓主流的意见,想做的事不一定做不成,同行的人不一定都会掉队。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么一种可能,问题可以一点一点辨析清楚,工作可以一点一点循序完成,狭窄的自我会一点一点舒展,在看似封闭的世界结构中,真正的改变就这样发生。”这大概也是我目前心底的愿望,将心底的疑问一点一点的辨析清楚,拓展自我狭隘的边界,能更放松的应对生活,学着将知识沉淀有效的介入生活,而不是看过就算了。

以上,就当是开端吧,虽然表达未尽全面,对自己剖析也还停留在表层,但一点一点慢慢来,总会舒展开来的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