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观后感范例

07-11

小时候,语文课堂讲的最多的就是作文了。写作文是个不断思考和提升的过程,我们通过作文可以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你对哪篇作文印象比较深刻?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体育课观后感范例,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体育课观后感【篇1】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了《体育课》这篇文章。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涅利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感慨万千。想起我以前的事,不禁让我羞愧万分。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瘦小的涅利不能做激烈运动,可这个孩子意志十分坚定在体育课上,凭着自己的毅力爬上了横木顶。“涅利又开始往上爬。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滚落下来。老师对他喊:“下来吧!”可他没有听,努力坚持着……”读着读着,我便陷入了沉思……

涅利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感动,可我呢?还记得那是星期六,爸爸带着我去爬山。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草木都仿佛要冒烟。我和爸爸在这样的天气向山顶爬去。没过多久,我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爸爸!我不爬了!太……太累了!”爸爸却说:“做事怎能半途而废?坚持下去!走!”我口干舌燥,只能看着爸爸走远。

山路陡峭,我爬的十分吃力。我心里咒骂着这鬼天气,一看脚下,我现在还没走到半山腰呢!山顶,太远了,不如……正当我想打退堂鼓时,涅利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形象不由得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对了,坚持就是胜利!我决定重整旗鼓继续向前。

一路上,我勇往直前,虽一个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膝盖上的皮都擦破了,血流了出来,但涅利坚持不懈的画面支持着我爬到了山顶,那“山高人为峰的”的一刻让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这是《体育课》给我的启示。

体育课观后感【篇2】

(3) 它是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和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结合。我们既强调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又强调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学生把艰苦奋斗作为磨练意志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方面,我们普遍比较重视,做得很好。在激发学生实践兴趣方面,虽然我们也很重视,但重视不够,研究不够,缺乏有效的手段。

比较而言,这方面应该是各有千秋。德国式教学虽轻松、愉快,但过于单调、松散,有“放羊式”的迹象;而我国的体育教学安排较全面和细致,讲究技术教学的设计和教法步骤的安排,组织较严密,并注重对学生组织纪律的严格要求,强调体育课的课堂常规,这对于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教学传统有较好的作用,不足之处是形式主义较强,对动作的规范要求较严,体育教学中统得过多、过死,整个课堂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对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等。

通过对德国体育的观察和中德中小学体育的比较,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应该向德国同行学习很多地方。多吸收一些外来的文化,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的体育教学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也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学水平得到,自己的业务能力也得到增强。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将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汲取许多家庭的长处。

体育课观后感【篇3】

《读体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体育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最近拜读了武老师撰写的关于三段式教学的几篇文章,在未深入学习之前,我对体育课的理解是肤浅的,对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把充满童趣的体育课上的太过单一化、刻板化、枯燥化、独立化。但实际上着三部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环环紧扣的一个过程。在体育课上,教师以教对、学生以学会为主体,通过教师安排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逐步掌握运动技能,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在准备部分这部分的撰写中,武老师把它细化成“三个层面,六个要点”,第一个层面是体育中必备,或者说是固定的一个部分。第一个层面提出,课堂常规的检查,学生明确课的基本要求,相当于课前设置了一个安全预案。因为我所教授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第二阶段中以激趣导入为主,童真化、趣味化的模仿秀或者游戏,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中来,但是,教师要明确,这个阶段中安排的模仿秀、游戏、健身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作用也不仅仅是热身,而且要为接下来的技术动作做一个诱导性的铺垫,这部分的安排,要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定。在第三个层面中,要设置与本课要带领学生练习与本课技术动作相对应的辅助性练习,适宜的安排,由此就可以提前看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准备部分安排,要参考基本部分要教授的技术动作,合理、有效的设置内容。

在基本部分的教学中,我认为首先要提高教师本身的动作技能,有人说:如果想给别人一碗水,首先,你得有一桶水。错误的技术动作,不仅不符合动作的基本要求,容易把学生带入误区。当然,也要配合教师精确的语言讲解,每个动作技术都有自己的顺序性,教师的讲解也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作为体育教师,在教授动作之前,我们要深入研究其动作原理、结构、要领,让学生体验正确的动作顺序,所以,必备的理论支撑也是完成基本部分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之一。

当然,现在倡导小学生体育课淡化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要求我们老师不要长篇大论,要少说,精说,说到点子上。老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形象化、趣味化、口诀化的语言带动学生积极模仿练习,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学生不断深化认知目标,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技能目标的掌握。在基本部分中,也要达成课的情感目标。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正确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教学评价中,不能用一根尺子去评价所有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合理采用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学习、帮教学习等练习方法,并设置自评、互评、教师评等评价手段,加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等,做到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并在体育课上学有所获。

在结束部分中,也要做到呼应,根据基本部分的练习动作,设置放松的内容。

总之,上好一节好的体育课,里面的内容多着呢,学习的地方也多着呢,以武老师的教学理论为支撑,带领我在体育课中不断的实践吧!

体育课观后感【篇4】

作者:钱程

**:《体育教学》2008年第04期

德国的体育课怎么样?老师周围有二十个学生,有的坐着,有的撒谎,有的撒谎,甚至还有一些孩子在开玩笑。老师用笔记本在说什么。这是德国一堂体育课开头的片段。

该堂课是德国某高校教师上的一节实验课。在**完整堂课的录象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对照国内的课来说,德国的这堂课完全是西方自由化,形散而神不散的代表。

一、课堂氛围宽松,师生关系融洽

这堂体育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轻松的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整堂课没看到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当老师讲解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坐着的,当然还有其它姿势;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询问老师或表达自己的观点。

练习时,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有少数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练习,教师没有干涉。但随着学习的展现,在同样的群体效应和荣誉感的影响下,学生们终于主动加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在各组间巡回指导,不时加入到学生的练习中,师生如同学、朋友一般。

我认为这种氛围和师生关系在国内课堂上很少见。

2、 教学方法简单。教师教学生练。显然,这门体育课是一门研究性合作课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很简单。他们提出了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先进行讲授(时间比较长,讲得仔细),然后学生分小组开始学习(教师指导,但不会干涉学生学习,没有再集中讲授)。

在德国,体育课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老师有时间解释问题。在国内,一般课的时间是四十五分钟,教师如果讲解的时间过长,那相对学生的练***就缩短。德国的教师把该说的都说了,剩下来的就是学生练***间,教师一般不再集中讲授,这分得很清楚。

在中国,当老师认为有必要停止时,他们会打断学生的练习。笔者认为,把握时间的界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德国老师在讲课时不时地看他手里的笔记本。

我想可能是为了备忘,把上课内容写在笔记本上。中国的教师将被要求上课,否则将被视为违反教学基本原则。德国的教学看上去比较“随便”,但真正地体现了人文主义和高度的责任心。

体育课观后感【篇5】

民族传统体育教案篇一:民族传统体育课后感

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学者把这类体育运动称之为东方体育体系。

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就其项目分类来说,我个人认为到民族传统体育可拆分为“民族传统”和“体育”两个概念来分析。

首先“民族传统”,顾名思义。民族,明显带有很强的地域性质。事实上,从狭义上看,民族可以理解为一个民族,而从广义上讲,民族却可以解释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可以算一个团体,一个国家可以算一个团体,一个世界也可以算一个团体。一个团体有自己独有的体育运动。小到一个少数民族的某项活动,如风筝、空竹等;大到世界一体的活动,如篮球、足球等。至于传统,则更加容易理解。传统是人们用来界定人类发展经验历程的一个定性词语,它的相对面是现代,即传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简单的说传统即是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的一类事物。

传统的概念明白之后,民族传统这个词组的概念变显而易见了。简单的说,民族传统即一个团体范围内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一类事物。

其次“体育”。体育一次目前有两种较有支持性的释义:

(1)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在活动的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

(2)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跤、击剑、自行车、打球等各种项目。

究其两种解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体育它是一种以人为参与体的各类相关活动的总称。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我把它理解为带有强烈地域性质的并有一定历史传承的以人为参与体的各类相关活动的总称。

我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释义不一定正确,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之后,我之所以给他这样一个释义,那是因为,这是自己挖掘有关这门课程知识后,得到的属于自己的认识,它对以后我继续学习这门课程有巨大帮助。

他甚至对我现如今经常参与的一些体育项目的认识上有莫大的启发和开拓。

学习过这门课程之后,我学习到了不可或缺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指引我,帮助我更好的学习某项运动。

就拿我的专项来说,武术。武术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运动,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这门课程,我或多或少的有一种自豪感和亲切感,这种自豪感情切感来源于民族传统体育这门课程对于体育的分类和释义上。而这种自豪感和情切感激发了我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还有学习的欲望。

除此之外,我更能领会武术所包含的传承、攻防和和其中所沉淀的民族情感。虽然民族传统体育这门课程没有细说某一项体育运动,但它对学习某项体育运动的引导性是无可比拟、不可或缺的。这是路标与人,雷达与战斗机的关系。

如果要问,学习民族传统体育之后的收获。那么除了这门课程的引导之外,我不得不说另外一个收获,那边是“观”。

这个“观”是一种对整个体育项目的“观”。就比如我站在世界地图前整个世界都被一览无遗,每个国家都尽收眼底。

可以说这个“观”便是我在体育项目分类上的认识的一种巨大拓展,它极大的拓展了我对体育的视野。

而且也就是这种视野的拓展,让我有一种渺小的感觉。人常说学的越多无知的越可怕。在体育方面视野的拓展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强烈不足,也让我更有奋进的欲望,同时这个视野的拓展无疑还给了我一个不局限于单个体育项目的学习方向。

学习了民族传统体育之后,我总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曾经那群在教室门前玩踢毽子的孩子们,曾经那些在操场上把足球当篮球使得孩子们,曾经那些背着沉重的书包,在回家的路上比赛跑的孩子们。。。。。。

这些遐想或者说是回忆让我对民族传统体育有一份不一样的感动。而这种奇妙的感觉却又是拜“民族传统体育”这门课程所赐。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动或者说是遐想,是因为在了解了民族传统体育这门学科之后,我突然对自己儿时所参加的一些被戏称为“游戏”的运动项目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如今已是大三,很快就要毕业,作为一个师范生,我很快将面临着作为一个体育老师的挑战。而民族传统体育这门课程给予我的那些遐想是作为一个体育老师所需要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将来,我的学生或许就是那些踢毽子的孩子们。他们对于某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如此的喜爱,如此的执着。而我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之后脑中所想象出的画面将帮助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它让我和那些孩子拥有共同语言,让我融入到那些孩子的世界中,让我成为他们的朋友或者说是以朋友的身份引导他们,带动他们。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门好的学科,它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体育,它从另一个方面在现了体育。以至于让我们重新的审视了那些以前自己所熟悉体育运动项目,让我们找到了一种新鲜事物。虽然体育还是体育,但我们看体育的角度已经变了,变得更加完善,看的也更加透彻。

人说,当一种好的新鲜事物出现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学着去适应或者学习他。如果说民族传统体育对于现如今的我们算是新鲜事物的话,那么它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之后的一些感想,有粗糙,望老师见谅!

民族传统体育教案篇二:民族传统体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在广袤的、差异性的土地上生存者56个民族,发展了56种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蕴藏着丰厚的民族传统体育瑰宝。就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恩施州而言,被挖掘整理出来的就有舞狮舞龙、抢花炮、打陀螺、爬坡杆、抛绣球、赛龙舟、踩高跷、跳皮筋、踢毽子、大象拔河、拔腰带、排排坐、棉花球、树球等,还有一些未被挖掘整理的少数民族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赛因素,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场地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和普及,要求游戏者积极地、有创造性的参与,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不仅可充实丰富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更能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对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此,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本地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资源,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是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它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展现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鲜明生动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面貌。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历史人文气息浓厚、民族教育性强、有着较高的趣味性和竞技性等特点。其游戏内容从走跑类到跳跃类、从投掷类到攀爬类、从平衡类到益智类,从体能类到棋牌类,从速度类到耐力类、从力量类到柔韧协调类,非常丰富。

1、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具有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特点。在游戏形式上:有的游戏只需要用到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玩得很开心,如花样跳绳、花毽、大象拔河、拔腰带踩高跷、五子棋等;有的只需要两名学生或者多名学生相互配合就可以游戏,如拔河、抢花炮、排排坐、舞狮舞龙、棉花球等;在选择玩具器材方面:有很多项目可以自制和利用废旧物代替,如毽子就可利用快餐面袋制作,抢花炮所有的花炮也可以用废弃的铁丝做成圈或者直接用透明胶的内圈代替,其制作起来即方便又环保,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游戏。

2、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例如侗族的抢花炮运动,每当到抢花炮的日子里,侗乡男女老少都会着节日的盛装,天还没有亮就争先恐后的跑要岩坪,目的是为本村寨加油助威,有的姑娘目的是为了找抢花炮的勇敢者做自己的如意郎君。当时侗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诗“侗乡三月风光好,天结良缘抢花炮;要得侗家姑娘爱,花炮场中称豪。”这正是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浓厚历史人文气息的体现。

3、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教育性。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民族信仰、经济、心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影响,各个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是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如佛教的“虚极静笃,悟于自身”和道教的“阴阳变化,太极之理”等思想就渗透到了武术、太极拳、导引养生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游戏之中。因此,每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或者游戏都蕴含着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由于原始教育没有书和纸,我们就只能从原始的体育游戏和运动中,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去体验,去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要求游戏者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参与,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学生好动、好奇、好模仿、好游戏的特点。其趣味性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小学体育活动中,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自发地、自主的学习。

二、在小学开展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意义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我们要“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

现今的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本国本民族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并把它作为本国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恩施作为古老而年轻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浓厚的趣味性.它即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又简单易行,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我们合理利用这种健康向上,具有浓郁民族意蕴的体育形式,引导小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小学生创新能力,促使小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小学体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在小学体育课堂开展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可行性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着博大的知识容量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纵观学校体育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千篇一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性不大,兴趣附属于动作练习,干扰了孩子们愉快的体验。恩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中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游戏娱乐性强,动作发展全面,内容丰富、学生易学喜玩,而且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易于普及,家长也会指导,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及社会基础,有利于游戏的持久开展;游戏的组织形式也是灵活多样,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结伴游戏,不受时间、空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弥补了体育器材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缺陷。

四、对恩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改造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体系结构,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强调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从古至今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以“健康第一,学生发展为本”的需要。恩施地处武陵山脉,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其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非常丰富。为此,对恩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开发与创造并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展现本地区本民族的个性风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而且能更好地为学生的三维健康观服务。

案例一: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棉花球。棉花球运动是土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保留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曾是贫困山区学生生活中最主要也是最普及的球类活动.传统的土家棉花球运动没有场地、人数限制,双方在奔跑中传,抢球,力争将球控制在本方队员手中。后经过挖掘整理,逐渐形成了以手脚运动为基础,以控制球和支配球为主要争夺手段,以扣篮为中心,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以投球或扣球得分为最终目的的攻守对抗性竞赛运动。在各种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技术战术动作,其健身观赏价值可以和篮球媲美。在日常教学训练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学生自创的“快板球”、“空中飞人”、“背飞”等技术动作。

案例二:毽球的妙用。毽球,也称网毽,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健身运动。它是从踢毽子游戏逐步发展而来,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和隋唐,至今有2000

多年的历史。从运动方法来看,踢毽子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器材简便易制,活动形式活泼多样,踢法也变换无穷。它可不受时间、空间、天气环境的限制,可以自由规定时间、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室内室外进行。常见的基本技术有,盘、拐、绷、磕、抹子等;其玩法也非常多,它既可以单人踢、多人踢,也可以表演,还可以进行隔网对抗比赛。更有一线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毽子和乒乓球拍相结合,采用羽毛球的打法,发明出“板球”游戏,让学生体验到毽球的无穷魅力,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明新的玩法。

案例三: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广泛流传的棋艺游戏——争王棋。争王棋是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境县土家族聚居地区的少年儿童十分喜欢的民族传统体育棋类游戏之一。其棋盘由两个同心圆、三个家、一个三角形、一个“王位”、一个厕所、一个水井和一个平坝组成,共计35个行棋点。如果正常行棋,38步棋即可登上“王位”。争王棋的比赛方法:由三人同时对奕,一人为东,代号一四七;另一人为南,代号二五八;第三人为西,代号三六九。三人在正式行棋前,每人各找一颗走子,放在家门前行棋点上,另找三颗出子拿在手中,作为行棋猜子时任意出子之用。采取三人同时暗出自己手中的棋子,在计算三人所出之和来判断哪个人先行,然后依次重复这个步骤进行,直到有一人走上“王位”宝座。像此类棋艺游戏,制作工艺简单,三五成群,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特别适合因天气状况,无法在室外上课时在室内开展。这样既开发学生的智力,又丰富了室内教学资源。

五、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教学策略

1、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安排不同的游戏内容

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的不同,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的项目穿插进去,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还有效的学会了体育基本技能。如在小学一至三年级体育课中,我们挖掘整理了打陀螺、跳房子、踢毽子、滚铁环、跳皮筋等游戏内容,而在四至六年级体育课中,我们引进了一些具有挑战性而且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如抢花炮、武术、高脚竞速、棉花球、树球、三人板鞋等项目,以游戏形式开展,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根据不同的季节及气候情况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

恩施气候四季分明,并伴有梅雨季节。以往在雨天由于缺乏游戏内容体育课大多改为自修或下象棋、讲故事等来应付,而引进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后,在雨天上体育课时同样让学生开心、愉快,并且能学到体育知识。如雨天室内课,可安排学生做室内体操、凳上徒手操、玩徒手游戏、下成三棋、争王棋、摸高等练习,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质。春冬季节,天气寒冷,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我们安排了一些趣味性强但运动量不是很大的民间体育活动,如滚铁环、打陀螺、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拔腰带等项目。

3、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运动量,安排适宜的活动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课前:我们选择诸如徒手操、大渔网、叫数报团、贴膏药等以热身为主,运动量较小的游戏活动;课中:我们将剧烈的游戏活动与体育项目相结合,开展如壮族的三人板鞋、土家族的押加及综合趣味类的爬杆、两人三足走、毽球、抽陀螺等易于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又有较大运动负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后:我们配以轻音乐,做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全身的有氧操或民族健身操。这样我们就可达到课前活动身心各个关节,提高学生注意力,课时有相应的运动量,课后能充分放松,学生整堂课都在一个宽松、欢快的环境下学习娱乐的目的。

4、根据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类别,合理有效地安排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队列类游戏:块块集合、开火车、一切行动听指挥、红绿灯等;奔跑类游戏:丢手帕、贴膏药、老鹰捉小鸡、割麦子、三人板鞋、踩高跷等;跳跃类游戏:跳山羊、跳房子、跳皮筋、跳绳等;投掷类:投物掷准、投沙包、移动节抛物、打龙尾等;球类游戏棉花球、树球、板球、毽球等;棋牌类:五子棋、成三棋、对角棋、争王棋等;综合类游戏:抢花炮、打陀螺、舞狮舞龙、爬坡杆、过云梯、排排坐等。这些游戏项目每个都蕴含着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每个都能不同程度的运用到身体的不同部位,每个都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乐趣。为此,合理有效地把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贯穿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中,能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德育、智育、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

5、引入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应注意安全教育

我们在引入恩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其教育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大多数游戏项目教学内容简单易学,危险性较小,但也有几个内容,如三人板鞋、抢花炮、棉花球、爬坡杆等,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安全性。在参与棉花球和抢花炮运动时,我们要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身体碰撞,平时加强技术战术配合练习及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