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汇编十三篇)

07-22

想了解“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的内容吗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别为您挑选了这篇文章,人的一生中会观看很多不一样的作品,会领悟许多,在观看的同时,我们自身会有许多感悟。 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有感悟,对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观后感要主次分明,讲究以小见大。我们写观后感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

“你们是怎么把一个人口一千万的城市控制住的?”“因为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

――《中国医生》

我看完《中国医生》后,对“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两个词有了一点体会,下面我就从几个人物里说说这两个词的具体意义。

首先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众所周知,他患有无法医治的渐冻症,但他没有跟上级领导讲自己因身体原因,无法承担重任,他没有坐以待毙,反而发挥自己的余热,抗战在一线。他把集体放在第一位,甚至连家人都没来得及关注。当妻子患上新冠时,他没有给妻子“留后门”,因为他已经把床位都留给了其他同事、朋友。

还有就是杨小羊,因为他刚来实习就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所以他为了能救助更多的病人,勤奋地学习插管,别人睡觉他学习,别人吃饭他学习,别人视频通话他学习,在夜以继日地练习下,他学会了插管,能熟练地为病人插管,俨然一位专业医师的样子。

最后是陶峻,他应该算整部电影最有个性的人物了。刚到金银潭医院时意气风发,后来身边的患者一个接一个逝世,挫败了他的锐气,和院长闹翻。虽然有不和,但为了诊治患者,他又回归了集体,和同事们并肩作战。还有就是有一位患者有身孕(小文),文婷文主任建议给她剖腹产,但是其他主治医师害怕背上人命,所以不答应。陶峻挺身而出,用一阵冷嘲热讽,舌战群“医”,打动了院长的心,最终小文的手术顺利进行并圆满成功。

其实不仅是这些医生,全国人民也坚守“利他精神”和“集体主义”,听国家的话,国家喊隔离就绝不乱跑,不出来给国家添麻烦。中国人就是听党话,跟党走的“好孩子”。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2)

影片塑造了生动感人的中国医生群像。大量纪实性段落展现了当下医生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抉择,既有在应对疑难和重症过程中的判断、选择甚至是冒险,也有面对患者和家属的耐心、诚恳甚至是无奈。在第一集中,有一条长镜头完整记录了朱良付大夫用手机录制他和患者家属术前交流的告知确认环节,真实表现医生面对医疗过程不确定性时的无奈,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寒夜一次又一次从家中赶赴急诊现场,在查房过程中他频频和患者开玩笑,用最简单的语句鼓励患者积极康复。第四集中的孙自敏大夫长期从事血液病治疗,她一度因为治愈率很低备受打击,甚至不想继续从事这个职业。但也正是这些人间疾苦让她立志一定要攻克难关,最终带领自己的科室成为世界上知名的脐带血移植中心。

医生凭借医术给患者带去治愈和慰藉,文艺作品通过故事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信任和力量。这些真实、鲜活、普通的医生,让影片的弹幕和评论充满敬意。“我们是同一条战线上的战友,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疾病本身”,这些质朴的话语由拍摄对象讲述出来,更能引起共鸣。可以说,《中国医生》主动呼应了社会热点,通过贴近式的.拍摄展现了医疗卫生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影片也弘扬了专业、诚实、信任、勇气,让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医者仁心的力量。这正是危难之际,他们勇于向着“战场”逆行的原因。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3)

这是纪录剧集当初在央视首播的时候的名字。它相较于医疗题材的行业剧而言,没有更多戏剧性,而是更加的平淡真实。

它甚至没有过多戏剧性的拍摄,剧集到现在,也没有过多地去展现重疾,也没有用特别煽情的音乐,而是简单几句的解说词,点到为止。

团队深入全国六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整容烧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科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用返璞归真的叙述手法,去向大众全方面立体展现“医生”这个群体。

这群人值得被这个时代记住,尤其是在当下,他们不仅是天使,同样也是英雄。

过去1年里,我们用《烈火英雄》记住了消防英雄,用《中国机长》铭记了那群“空中英雄”。我们同样也需要用影像牢记这群“白衣英雄”。

每天新闻的滚动,都是他们冲在第一线的身影。

17年过后,年过八旬的他,坐在餐车,成为第一批逆流而上的人。在对抗着疫情同时,还实时亮相电视前,向群众解读疫情,让大家了解并做好预防。

有参加过非典抗战的医生,写《请战书》,“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有驰援湖北的青年医生,还在恋爱的他们,不约而同地报了名,选择成为家人,“回来后,我娶你。”这是两人把自己的爱,给了更多需要爱的人。

在这场战役中,正是他们的身影,时时刻刻在温暖着我们,感动着大家,同时给社会力量。

他们就是中国医生。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4)

袁泉、张涵予领衔主演的《中国医生》上映已经很久了,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但是在封校的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去看这部电影。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还是很激动的,因为我终于可以看这个令人振奋的大片了。在星期六晚上,我和同学去看了这部电影。

整部电影看下来,大部分都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哭到鼻子不通气,口罩都湿透了三次,看完后仍缓不过气来。明明只有两个小时,却真真重现了那几个月,在结合一些自己了解到的其他事迹,感人是肯定的,不过还很治愈,很启发人。

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白衣逆行者们在这场浩大战役中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张竞予院长,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为原型,凭借超强的魄力与坚定的意志始终坚持在抗疫一线,面对疫情他眉头紧锁,但眼神中的坚定已经展现了一个临危不惧的硬汉形象。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金银潭医院的张院长,他自己得了渐冻症,不顾自己的安危救治病人。有一次他在开会时候向全体医生坚定地说:“同志们,我们要加强防范意识,减少病人的死亡率。”会议结束后,他马不停蹄的去诊治奄奄一息的张先生。张先生的各项指标也曾慢慢变好,可惜他最后还是死了。看到这里我想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在病魔面前也是无能为力。另一个情节是金仔的老婆怀孕还生病,金仔同时也住院了,对他们的打击真是雪上加霜,幸亏文主任不顾一切安危,成功的挽救了他们一家的生命。电影里医生和护士手握“金枪”,与病魔举行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袁泉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冯文娟演的麻醉科主任辛竹,宋佳演的妇产科主任黄佳慧,在一线并肩作战。三人作为抗战一线的女性代表,目光坚毅而冷静,展现出女性温柔而强大的气场。朱亚文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李晨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易烊千玺演的住院医生杨小杨。在不同的岗位上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眼神传递出紧张但绝不退缩的勇敢与坚定。这些人都为我们展现出来强大的舍己为人的能力,让我们这些年轻人知道了做人要有担当、舍己为人的精神。当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这些年轻人要勇敢的站出来,为人民奋斗,为国家奋斗。

以前觉得疫情呀,白衣天使呀,死亡呀……似乎离我和周围的人很远,也有感触,有佩服,却远不及现在的生命,真的很伟大。里面有很多经典语录。比如,“想活的何止是病人,这群站在疫情第一线的逆行者们,也一样想继续活下去。”为了保护我们的城市,保卫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亲人,同志们,责无旁贷”。我最看不惯的,就是遇到点挫折,就丧失斗志,灰头土脸的样子!”这些语录都很清楚的展现了他们当时工作时认真拼搏的样子。

看到那些医护人员那么努力地救治病人;看到那些病人居然会这样的痛苦;治疗过程中有些场景甚至可以勇气“可怕”来形容,但他们也忍下来了,也没有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我感到发自内心的愧疚。我以后要向他们一样为国家作贡献。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医生和护士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看见了中国人在危难时刻总是团结互助,一方危难,八方支援,最后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以后我也要认真学习,把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用在学习上。最后给那些逆行者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5)

昨天看了电影《中国医生》。打眼一看,名字上就是很有分量的,朋友也前后提过了好几回,我实在是禁不起诱惑,便急急忙忙去订票了。

影片以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和奔赴在一线的一众医护人员作为原型,较为真实地还原了疫情之初和抗击疫情的过程。在这场疫情当中,与病毒竞速比试,与死神抢时间,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完美地复刻了那种惊心动魄,而它背后真实情况的困难丝毫不亚于艺术效果注重渲染描刻烘托的成果,甚至远超我们在表面上仅能所见的那一双双疲劳但饱含泪水的眼睛所承载的。

电影情节很紧凑很惊险,像在坐过山车,上一秒因为救治的成功而庆幸,下一秒就因为突发事件的不可控而叹息。布满重重难以着手的挑战和棘手的困难翻转,而最亮眼也最令人感动的,必然是影片聚焦的很多有温情、有责任也有矛盾医生们,有明有暗,在前在后,对工作对家庭,真实得很。

因为这是一部影视作品,所以未必能完全表现出身为医者的全部,也未必所有的结局都像我们所期待的那么皆大圆满。

纵观该影片,它的质量还是够格的,我认为它围绕两个字展开详谈。

一条明线,命之曰“命”。从插管的每一步骤到点滴进食,对生命如和煦春日的关照贯穿始终。不放弃任何一个垂暮老矣、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生命,也不剥夺任何一个新生的生命降临关顾人间的机会。拯救、救治、救命,是串起所有的引线。

一条暗线,命之曰“结”。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身上写不下的担子和难以解开的结,所有的一切牢固地缠在一起,缔造出一个有关勇气和人间大爱的故事。其中有几乎要被置于“死地”难以喘息的郁结,对医生不肯卸下防备的心结以及中国人的精神连结,牢牢打成一个结,依靠大团结、不空谈集体主义的大联合,使尽力的遏制出现逆风翻盘的大转机。

看完我的感触比较深的地方在于,坚守医生这个职业的都是矛盾体。对于生命,他们是对他人负责过度的人,也可以说是对自己最不负责的人,每个人都记得唯独忘了优待自己。他们是最孝顺的人,也可以说是不顾老小奔赴一线,可谓“不孝”的人。他们是最无畏的人,但是却在某些时刻退缩害怕,胆小谨慎,不敢下手一遍遍反复衡量着跷跷板的两头。他们是英雄,但是也有铠甲没有覆盖到的软肋。他们做得最多,但是从来不以留名为目的。披上防护服是勇士,取下口罩和护目镜,原来也只是一个上进却腼腆的小伙子,或是爱美的小姑娘。

令人胆寒的针尖,刺入皮肉血管沉闷、宛如悲鸣的撕裂声。从不手抖的双手,在泪水跌滑的瞬间仍然坚毅,有使命在身,怎样都要完成。这是硬骨头,这是中流砥柱。

值得为每一个在医疗岗位上奔波难休的医生,也致敬每一个为平凡生活奋斗的你。因为我们始终秉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忘初心的模样都很美,足以称霸江湖做是自己的诗意英雄。

时而战栗得直起鸡皮疙瘩,时而深受鼓舞热血沸腾,时而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而千言万语皆化为我那一双热泪盈眶的双眼。

一切皆是人间有大爱。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6)

暑假里,妈妈带我和表哥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中国医生》。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讲述的是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时医护人员救治病人的故事,而且所有故事都是根据真实事例改编出来的呢!

故事发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疫情突然爆发,好多市民都来到了这家医院看病,大家都很害怕,都想住到医院里得到治疗。医院的院长是我眼中伟大的人!疫情很严重,医院人手不够,床位也紧张,院长的妻子也得了肺炎,却连一张床位也没有。院长的腿有很严重的疾病,而他却一瘸一拐地到处解决问题,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病人都要收,有几多收几多!”看着一个一个镜头,我感觉他的心里装着所有病人,却惟独没有他自己和他的家人!妈妈说,这样的院长是好样的,是真正的“救火队长”呀!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们也是伟大的人!病毒来了,医院的保洁人员都吓跑了,只有医护人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饿了,他们只吃泡面。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密不透风的手套、口罩,他们的手上都被汗水浸出了血泡,脸上也全是水泡和红印。一个实习医生为了救治病人,不分昼夜的练习气管插管,就算没有经验,他也从来没有想过退缩,当我看到他终于战胜恐惧,顺利给病人插管后,我激动极了,我觉得他真伟大!全中国四面八方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们也很伟大,他们都有自己的亲人,可他们还是舍小家,顾大家!

电影中还有一个片段令我热泪盈眶。有一个年轻的阿姨被病毒感染了,而她肚子里还有一个小宝宝,为了让小生命看到美好的世界,阿姨就算使用人工肺也要把宝宝生下来。在好多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小宝宝生下来了,而且很健康,她的妈妈真伟大!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哭了起来,原来我的妈妈也是十月怀胎后躺在手术台上,被医生用手术刀在肚子上拉开个口子,才把我顺利生下来的呀!平时,我的手扎个刺儿都疼得掉眼泪,妈妈肚皮上那么大一个刀口,该多疼啊!我的妈妈也是伟大又坚强的妈妈,我要谢谢我的好妈妈!世界上所有的妈妈都是伟大的!

在这场与病毒殊死较量的战斗中,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很多人在2020年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守护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白衣天使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用无畏致敬灵魂,他们用坚守扛起明天每一个等候,他们是最伟大的人!

我要向伟大的人们致敬,我也强烈向大家推荐这部电影!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7)

2020年是一个非凡的年,有一个“怪兽”入侵了中国,这个“怪兽”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病毒破坏了许多家庭,也让医院里的医生不能回家和家人们一起过年。但是,尽管这个“怪兽”再怎么“刁难”我们的人民,我们中国人民仍然同心协力,战胜疫情,打败新冠!

在一天下午,我和我的好伙伴们一起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关于在2020年,湖北武汉疫情爆发时期时的电影,这部电影就是——《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令我印象深刻;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中国人的齐心协力;这部电影让我哭着走出电影院。这部讲述的是在武汉疫情突然爆发,在一所小医院里,每天都有几十个感染病人要接收,武汉直接封城。原本热热闹闹的街道,顿时空无一人。这个医院的院士见死亡率不断上升,就请来了各地的专家前来帮忙,中途陶医生让一位年轻医生杨小羊来插管,可他不敢,陶医生对他说:“如果你不会插管,下一次就别让我在医院见到你!”于是杨小羊就连夜的练习插管拔管。终于,在第二次插管时,十分顺利,院长夸他进步很大。这所医院经历了许多困难,有:在救病人的时候突然停电,无法继续抢救病人;在病人向体内输入氧气时,氧气不足;在换防护服的时候防护服质量不行,医院院士怕医生穿上了这些质量不行的防护服救人时,也会感染。但是他们沉着应对,安慰病人。在救治病人中,有一位孕妇,可是当时没有专门给孕妇生孩子的医生,各科医生都一起帮忙,最后母子平安。最后这个医院经过不断的救人,医院中的病人渐渐地减少,一直到0。武汉经过了76天的封城,疫情成功控制住,结束了封城。在一天,文医生和那位孕妇再次见面了。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位医生脸上那一道道红红的印痕,他们十分瘦弱;他们见不到自己的家人,只能和自己的家人视频;他们无法吃到他们家人为他们煮的美味佳肴,只能吃泡面和外面寄来的食物。还有杨小羊那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听到陶医生说道:“如果你不敢插管,那就别让我在医院里看到你,下一次我还会让你再插一次管。”他心知肚明,知道自己不敢插管,但他一心想着要救活人民,他一个人连夜在为假人插管,练习。他练了很久。每晚每夜在练习,他练习了好几个晚上。在第二次插管的时候,他鼓起勇气,为病人插管,插得很成功,还得到了院士和陶医生的夸赞,他之后为病人插管越来越熟练,越来越成功。在这个电影中,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有一个外国人来到武汉来演讲。他讲到一句话令我感触很深:“我佩服武汉人民,中国人民,齐心协力,说封城就封城。”目前,中国已经控制住了疫情,都是因为中国医生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救治病人,都是因为中国人万众一心。

看完这个电影,让我想起了现在的郑州有一件很感动的事情。在7月20号,是27岁小伙于一飞入职郑州人民医院,成为骨科实习医生的第一天。科室给新人发了白大褂,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第一次穿上这件神圣的战衣,是在郑州地铁5号线。这天下午5点,他结束了医院的岗前培训,坐地铁回家,却因为暴雨,进水被困,幸运的是,他当时在第二节车厢里,成为了第一批成功逃生的乘客。当他跑到地面一层的时候,齐胸深的水是又急又凉,有些人已经开始出现失温的现象了。这时候他听见下面有人大声喊:“有没有医生!”于一飞二话不说地就转身冲回到负二层,他看见很多人被困在水里,情况非常的危急。他冲上去,伸手去拉,和其他人一起从急流中拉出来十几位大人和小孩。有人被划伤,有人扎到了玻璃,于一飞接过地铁工作人员拿来的医药箱,就为伤者包扎。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他从包里拿出新发的白大褂穿上,有人看见激动的流泪了。太好了有医生在,在这种艰难的,这一身白衣会给多少无助的人带去希望的安慰啊!但是随着水势越来越大,捞上来的人情况越来越不好一些人发生了休克,于一飞赶紧跪地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可是伤者太多了,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救不过来。情急之下他想了个办法,鼓励边上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一边救治一边示范动作要领。大家分头抢救,争取救治更多的人,其中一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被大家从水里拉上来的时候也是休克的状态。被于一飞救醒之后也加入到了救治的行列。就这样,从下午6:00到晚上12:00于一飞几乎一直跪在冰冷的地板上用标准的动作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他的膝盖跪烂了,鞋也跑掉了,脚被玻璃划伤了,白大褂上沾满了血和泥。他说被困绝望的时候曾给父亲打过一个电话,说我可能就交代到这里了,你和我妈照顾好身体。现在想来很后怕,但是也觉得很值得,因为这是一名医生该做的事情。据了解,于一飞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硕士毕业,学的是骨科脊柱专业。因为在这次暴雨救援中的突出表现,他已被郑州人民医院免试用期直接录用。一个有医德,有医术,有担当的年轻人在危难时刻毫不犹豫逆行救人,用果敢胆识扛起来这身白大褂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他是一名真正的好医生,这样的年轻人,也是我们国家最好的未来,有这样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还有什么不能战胜。

看了《中国医生》和郑州救人的视频,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是最团结,最勇敢,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即使任务在困难都打不败、压不垮中国人民!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8)

《中国医生》让我哭湿了三张加厚纸巾,四层的哦。

小伙伴儿,看电影《中国医生》,别忘了多——多——多备纸巾。

不过我哭,可不是因为电影煽情,而是因为“真实”,电影以平实的叙事形式,为观众呈现出了疫情中,医护第一线的状态——毫不夸张的说——疫情简直就是一场战争!

电影从人们还不认识“新冠病毒”开始,那时候,大家的生活还是延续着昨天的样子,快递还是不着急拿,春节将至,节庆准备依然有条不紊。

直到“新冠病毒”突袭。

钟南山爷爷说,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

是啊,武汉之所以是英雄城市,是因为她有着一个一个又一个的英雄儿女,还有一个又一个的英雄兄弟。

《中国医生》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院长由张涵予老师演出。看完电影,我还纳闷,为啥给院长安排一个渐冻症的疾病呢——没必要的嘛。

早晨我去查了查人物原型,一查我便又哭了。

原来不是电影在做艺术夸张,而是那本就是真的。

电影里,当疫情结束,援助医护准备离开时,张院长对大家说,你们都是超人。

张院长啊,您也是一个超人。您本身有着渐冻症的疾病,家里太太也确诊了“新冠肺炎”,您却能够坚守住第一线,您也是超人啊!

电影里为我们呈现出医护人员最真实的样子——他们想胜利,想救人,他们恨病毒,他们也会想家人,也会疲惫……他们和我们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然而,疫情面前,他们成了钢铁战士。

《中国医生》之所以感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影其实讲述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还讲述了一千万武汉人对全国乃至全世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座城停摆,但生活不会停摆。所以,快递小哥才无法停下来,他是怕的,但他的心也是肉长的。

一座城休息了,但生活没有休息。电影里,文婷说:疫情总会过去,日子还要过下去。

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武汉封城,一千万人自觉在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电影里,国外专家过来,问咱们是如何做到的,是如何说服这一千万人。

——我们的回答是,我们中国人本就信奉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

仅仅一句话,道尽了武汉的英雄之处——我们哪里需要什么说服。这不光是因为我们骨子里的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还因为我们“相信”——就像电影一开头,院长开会时说的,“共产党员24小时待命”——我们相信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

记得疫情时,工作虽然未恢复,但我必须去EMS领一个工作快递,那天早晨路上几乎没有人。我去邮局的路上,会路过一个过街天桥,天桥边是一个停车场。我看到社区工作者们在铲雪。

那一刻,我感动的想哭。当时我就想,也就是我们中国,我们中国才会有一早起来给老百姓铲雪的社区工作者,哪怕没什么人出门,哪怕他们的本职工作和铲雪根本不搭边,哪怕他们是因为疫情被临时抽调到街道、社区,只因为他们是一名共产党员!

这一件最细小的事,就能够看出我们的党为我们做事的决心和实干。所以,别说是武汉一千万人,就是我们全中国,哪里需要什么说服,我们太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了。

所以,武汉的英雄不光在于她的坚强和不屈,还在于她的相信和自信。

《中国医生》是心怀悲悯的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

一句话,把患者和医生的心声都覆盖到了。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中国医生》让大家看到了医生的无奈与无力。看电影时,我突然明白了医生这个职业的神性——医生可能是这世界上最痛苦的职业。

为什么呢?

因为医生要经历太多的失败。而失败的代价是生命的流逝。

我突然发现,对于医生来说,失败是常态,而成功却是稀有的。

因为,一个人终究会死去。就像电影里那个死于心梗的患者。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死去,这是宇宙定律,而医生的所作所为是对抗宇宙定律,他们在和死神抢人。

但一个人,即使不被疫情夺去,也会被衰老或者其他疾病夺去,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

所以,医生真的会是最痛苦的一个职业。因为他们只能暂时把人留下,特别是哪怕是暂时留下,也是千难万难的。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好好关爱医生吧,他们一定是痛苦的。让我们对他们说一句:这不是你的错,谢谢你。

其实,我们中国人是幸福的,因为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也会有一群人,尽全力挽救过我们,全身心的关爱过我们,发心想让我们好起来——他们叫做《中国医生》。

电影超级好看,很多地方我都没有覆盖到,很多地方,可能仅仅是一个镜头,一句话,就让人泪奔了。

小伙伴儿们,这是咱们自己的英雄、自己的超人的故事,是我们不可磨灭的记忆,是一段中国往事,是一段我们经历了的真实的时期。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9)

一个寻常的周六,我和爸妈一起来到影院观看《中国医生》。怀着期待和紧张的心情,电影拉开了序幕,这部影片以张定宇院长为原型,主要描述了疫情期间金银潭医院发生的故事。

影片中一开始出现了一种未知的病毒。随着传染率、死亡率的急剧升高,没有特效药,没有准确的医疗方案,就连医护人员和物资都严重短缺,人心惶惶之时,院长发动一切力量调物资,与病魔斗争。他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在与病毒周旋之际,他的妻子却已经感染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是在“大家”面前,他已然顾不上自己的“小家”了,院长紧急开会呼吁大家参加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都是英雄。

可是源源不断的病人,诊疗室里一床难求,出现哄抢混乱的情况依然紧紧揪着每一个观影人的心,这时是文婷主任坚毅的眼神、临危不乱的处理方法令人折服。疫情期间她也没法和女儿、父母团圆,只是一心在抗疫前线工作。

当广东、上海医疗队的支援专家们一到现场时,就紧急进入抢救工作中,他们甚至连遗书都提前准备好了。看到这里,我连呼吸都变得沉重了。他们全力救治每一位病人,起初没有救回病人时,他们心痛、绝望、无奈,可是再多的难过都不能与病魔抗争,他们继续相互鼓励、不断研讨、尝试,终于在救治方法中得到突破。第一例患者的好转让大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患者拔管后的恶化离开,又一次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不过“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始终支撑了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们,到后来终于有了首例病人的好转并成功出院。

影片中不乏令人动容的场景。张子枫饰演的张小枫,一个因为父母双双感染新冠去世而成为孤军奋战的人。她紧握双手,不愿接收父母的遗物,特别是她转过身说的那句:“麻烦告诉我,爸爸妈妈没有了,该怎么办?”看到这里,我的眼泪瞬间就夺眶而出。是啊,失去了至亲的痛谁都无法承受。还有令我感动的是方舱医院里那段医护一起合跳的广场舞,这是全片氛围最轻松的一段。这段舞包含了人们的希望与乐观,是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武汉人民、中国人民、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党中央积极指挥,全员参与,控制疫情,与新冠作斗争,最终不负所望。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武汉一直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不经战乱。看完了《中国医生》,我想作为少年的我们,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下,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好好学习,争做新中国的接班人!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0)

很久没有看一部完整的电影了,当同事告知最近热播《中国医生》是反映目前医行事业很现实的电影,很想看下无影灯下白衣天使的生活,于是我利用假日在影院里一气呵成看完,看后感慨万分。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战斗中,医院就是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影片歌颂了医生护士的努力,称我们为英雄。但其实,我们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是普通人而已,也曾害怕陌生的病毒,“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在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在防疫的攻坚战场上,一位位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用信仰照亮方向、以担当浇灌收获、靠实干笃定前行,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攻坚前沿中彰显不一样的担当,汇聚起亿万人民用心奋斗、齐心抗疫、同心筑梦的磅礴伟力,影片开始不久张院长(金银潭医院院长,中共党员,偶像张涵予饰演)就要做全院抗疫动员大会,行政部门的,妇产科的,都要上,人手不够啊,虽然不是ICU、感染科医生,但好歹是医生。当时有医护人员犹豫了,谁不是血肉之躯呢,谁又不怕死呢,这点非常真实。医护人员不是生来就不怕死的,但一想到门口外面就有无数病人奄奄一息,你如果不拉他一把,他就没了。金银潭如果失守了,武汉可能就撑不住了,那么整个湖北甚至中华大地都要哀鸿遍野了。想到这里,所有医护人员都站起来了。“我报名!我报名!”这个场景,让我鼻子酸了。真正的英雄从来都是将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千方百计保卫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成为全党的统一意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号令一出、闻令而动,排山倒海、一往无前。各路战疫大军、专业人员、志愿者英勇请战,驰援一线。我们医院第一时间通知党员积极报名参加时,群里一个个积极回复我报名-我报名——这个场景无限接近现实,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感动着我,里面是无数中国医生用救死扶伤和医道仁心的故事温暖着人心,传递正能量。

影片中WHO的专家也来了,也看到了我们中国、武汉的努力,他很惊讶,中国人真的都能居家隔离吗?国内专家告诉他,咱们中国人讲究集体精神、利他主义,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干事谭德塞高度评价我国防控工作,认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的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这些显著优势,我们不仅能战胜眼前的疫情挑战,更能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奇迹”。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无比自豪,我相信周围人跟我的感受是一样的,尤其是大家高呼“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的时候,那段岁月的点点滴滴都浮了上来。它所蕴含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来自中国共产党高高擎起的“指挥棒”。疫情能在较短的时间取得阶段性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疫情暴发后,党中央统一指挥,号召全国人民共同支援武汉。短短的几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换上白大褂,迅速集结。一股股强大的力量纷纷注入武汉,一份份“爱心礼物”纷纷送至武汉。全国人民,以最大的勇气和决心共同保卫武汉,一场生死殊途的武汉保卫战在山川河流的见证下拉开了帷幕。武汉“封城”,从省到村形成五级书记抓防控的领导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党委发挥“主心骨”作用,带领勇敢的“战士”奋战在疫情各条战线,冲锋陷阵,用生命力挽狂澜,最大限度减少国家和人民的损失。居民纷纷响应“宅在家里,也是为国家做贡献”的号召,以最大的信任期待胜利的曙光。伟大的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同时,影片也弘扬了、诚实、信任、勇气,让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医者仁心的力量。这正是危难之际,他们勇于向着“战场”逆行的原因,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快递小哥冒着生命危险为千家万户送上生活急需品,农民工兄弟不问报酬日以继夜修建方舱医院。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碧血丹心。这种无穷无尽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感天动地泣鬼神,打败了狡猾恶毒的“新冠君”。中华民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中,发扬了“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电影到最后,死亡率终于下来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还有各个方舱医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看着护士老师们带着轻症患者在舱内跳舞唱歌,很多人笑着笑着就落泪了,正因为有了这些英勇战士,我们才能在全球面前无比骄傲自豪。抗疫大战之中的中国,一串串闪亮的名字、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到处充盈着不怕万难、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昂扬锐气。

最终我们战胜了疫情,虽然我们提前都经历了结局,但当电影真到这一幕时,大家忍不住高声欢呼,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我们是个伟大的民族!愿祖国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上面就是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2000字左右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1)

今天我们看了一个刚上映的影片《中国医生》。听妈妈说,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医生给这部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人们都不知道有新冠病毒的存在时,直到在金银潭医院发现有几个一样奇怪病例后发生的一些让人悲恨交加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主角张院长在这期间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医院的床位,防护服,氧气瓶不够;专家到来时却因为停电;妻子的病情加重……这些事让他本来平静的心变得急躁不安,可是他一步步的走了过来,从黑暗走向光明守护住了亲人。

文医生在这部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她永远走在一线的战场上,在开会的时候,她决定不和朝思暮想的女儿一起过年,却奋斗在一线。在医院中帮助了年轻的一家人:外卖小哥金仔,小文和他们在疫情期间刚出生的女儿乐乐,让他们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圈,又回来了。还有他默默奉献的小卖部的老大爷,他也向文医生问过有没有床位,最后在家中去世,这时文医生才有空听老大爷发的语音,直到最后老大爷还不忘叮嘱她去拿快递,这是多么乐于助人的老大爷啊!在去世前还不忘让她拿快递。

最后中国打赢了疫情战,我们的国家是多么伟大,在影片中有一位外国医生,当他来到武汉时,惊恐的问:“你们是怎么让他们在家里的?”这就是我们的中国。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2)

为了致敬广大的医护工作者,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中国医生》。

电影讲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武汉金银潭医院张院长等为代表的广大医护工作者奋力抵抗,最终把封城的武汉变成车水马龙的武汉的感人至深故事。

我看了这部电影后,深深地感受到了医护工作者的艰难与危险。我要给这些”逆行者”们点赞!

这部电影唯一的缺点是:有些地方没有处理好,有点太血腥,不适合小孩子看。

我在电影里看到,当医护工作者们摘下口罩时,他们的脸布满了深深的勒痕和道道血印。那些触目惊心的勒痕、血印看着就疼!可是没办法,谁叫他们穿上了白大褂呢?!穿上了白大褂,就要对得起白大褂!即使有天大的困难和危险,也一定要干下去!而且必须要干好!

我被电影里惊心动魄的情节所打动,被电影里恪尽职守的医护工作者所感动!他们,是我崇拜的英雄。

现实中,我自己的二叔也是这样的英雄。他是中国疾控中心的一名病毒学家。去年大年初四,他主动报名率先奔赴武汉抗击疫情一线时,我的爷爷已经病危。可他舍小家、为大家,决定放下自己家里的事情,而是去拯救整个地球人的生命!YJS21.Com

我认为我的二叔是个伟大的人,所有的医护工作者也一样。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只有国家需要我,我一定会奔赴一线,为国争光!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3)

这个春天,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猝不及防。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巨大威胁时,有一群人如钢铁洪流一般,逆流而上,驻守在疫情一线。他们没有武器,没有超人一等的体魄。他们以信仰的白衣作为战袍,在人群中逆向而行,与最危险的病魔殊死搏斗,他们感动着我们,也牵动着我们的心。

这群人的名字就是中国医生。正因为呼应了当下人们对医生群体的关切,近日上线的纪录片《中国医生》获得热烈反响,引发社会思考。《中国医生》获得关注,首先在于它所蕴含的真切的、炙热的、足以打动人心的力量。《中国医生》将镜头对准成都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合肥的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6家大型三甲医院,跟踪拍摄了近30位医护人员,深入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不同科室,进行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镜头更多聚焦的是医者之心,以及他们身为普通人的真实悲喜。

在《中国医生》第一集《挚诚》中是朱良付对着镜头无奈、沮丧又不解地说,曾经有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他家老爷子给害死了。我跟那个老爷子我们在病区里关系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但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那个老太太一边这么说一边还说,我近来高血压了,你再给我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

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发病紧急无前兆,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医院心脑血管绿色通道的发起者。所谓的绿色通道,按纪录片中的说法,要像军队一样的,要做到24小时全天候,所有医生链条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争分夺秒去抢救患者。片中,一位83岁的患脑梗的老太太,从打电话到抢救,仅仅用了12分钟。手术结束后,朱良付骑上一辆小电驴,匆匆回家吃饭,和大女儿聊两句天、瞅一眼襁褓中的小女儿,又接到了急诊电话。朱良付穿上大衣奔出家门,打车赶往夜色中的医院。

天天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有时候就担心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的家庭责任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朱良付有过对生命的怀疑,更有着不能死的决心,我现在是主任医师,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我现在44岁,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直白又实际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惊天逆转了,可事实上,医生是平凡的,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但,这丝毫不会损耗医生的职业光芒,相反,医生这个职业让人尊敬,就在于医生哪怕时常被无力感击中,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就像有人说的,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医生万能,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用平凡铸就伟大。

医生凭借医术给患者带去治愈和慰藉,文艺作品通过故事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信任和力量。据说,《中国医生》纪录片中的几名医生也参与到了湖北新冠肺炎疫情支援的一线队伍,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