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范文8篇

07-27

小编已通过您的需求为您整理出以下相关信息:“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请烦请您将此文收藏起来。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 教案和课件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关系到教学效果。

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1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先请同

学听写上堂课学习的几个词语:

辽阔岛屿礁盘海域星罗棋布

浩瀚宝库合璧魅力心旷神怡

师:请同学自己当一回老师,看着屏幕上的词语(多媒体显示这些词语),自己批改。(学生各自批改)

都批改好了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十几位同学举手),错三个以上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

师:短时间内记住这么多词语,真棒!请默错的同学在错字边订正一遍,全对的同学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一下自己,如打个大大的星,写上100分等都行。

生:老师,我画个大拇指夸夸自己行吗

师:当然行!

师:上堂课咱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是否读懂了呢老师请同学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如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读这段后的收获与感想等。

生:老师,我喜欢读这部分。(学生读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

师:读得真有感情!你的朗读让老师知道,你深爱南沙群岛。

生:老师,我也喜欢读。(学生读传说仙女下凡的时候,在辽阔的南中国海星罗棋布)

师:你读得多动情!让老师感到南沙群岛真美,真想去游玩。

生:老师,我愿意谈谈对这段的了解,从这段中,我知道了南沙群岛的位置:在我国的最南端;它是由无数岛屿组成的;它很美,有悠久的历史。(教师相机显示位置、众多岛屿等媒体图片)

师:你谈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以后可以成为出色的演讲家!

师:下面,老师请同学做配音演员,给老师刚才显示的画面配解说词,可以用这段的句子,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

(学生先自己练,然后教师指名练)

(点评:这部分是复习,老师设计的听写词语、交流学习收获(读课文或谈体会)、配解说词,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交流。)

师:刚接触南沙群岛,我们已感到了她的美丽。这堂课,我们要续游南沙群岛,相信随着游踪的深人,我们会更真切地感受到南沙群岛的魅力。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二和第三段,你被南沙群岛的物产还是景色所吸引呢哪儿吸引你,就在那儿多看看,等会儿请你谈谈感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下面就请同学谈谈,你喜欢哪部分就谈哪部分。

[点评:教师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老师不按固定的教案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选择灵活组织教学,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凸显学生的主体。]

生:我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所吸引。(学生读这段)南沙群岛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所以被称为绿色宝库。师:课文用总分写法,介绍了南沙的物产丰富,但我觉得介绍不够具体,究竟有什么海洋动物、矿产资源和海洋动力咱们当一回编者,为课文作补充。课前老师请同学搜集以上三方面的资料,也请用总分的方法说说。(学生边看资料边练说话)

生:南沙群岛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动物,有体态硕大的蓝鲸,美丽的珊瑚,各种鱼儿:狮子鱼、海兔、小丑鱼等。

生:南沙群岛有储量丰富的石油,有锌、铁等矿藏,还有天然气,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生:南沙群岛有风力、潮汐等海洋动力,如果充分利用,将为人类造福。

师:同学们真棒,课外搜集了这么多资料,现在老师心服口服地说一声:南沙群岛是个巨大的绿色宝库!请大家读这段,相信与刚才的朗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学生齐读课文)

[点评:这段学习中,老师让学生补充课文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巨大的绿色宝库的认识,更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组织语言的实践机会。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你还被南沙群岛的什么吸引了呢

生:我被南沙群岛的景色迷住了,天是一块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去,蓝玉与翡翠合璧,如一块硕大无比的宝石,蔚为壮观。(教师相机用媒体显示碧海、蓝天、沙滩、椰树图)

师:你说得真不错!能把它读好吗(学生读这部分内容)

师: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南沙的大海多壮美啊!谁敢向她挑战也读读这部分。

师:他挑战成功吗

生:成功!

师:咱用掌声向他精彩的朗读表示祝贺!(生鼓掌)相信其他同学也能甚至比他们读得更好。自己看图,练习读。(学生练读)

师:谁能看图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背出来

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2

《早晨真好》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

2、能借助词典理解生词。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词语。

难点:理解句子含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质疑、引导、点拨。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理解图意。

1、仔细看图,说说图画内容。

2、请学生完整地说说图意。

3、课文是怎么描述的?(板书:1早晨真好)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读音,再轻声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教学第一小节。

自由读,说说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早晨真好)

2、学习第二小节。

(1)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早晨真好?

(2)你喜欢课文中的什么事物,请把喜欢的部分读出来。

(3)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朗读:

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早晨美丽的景色。

3、自由朗读3、4、5节。

(1)自由读,说说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我们高高兴兴上学校)

(2)质疑问难:

什么是一同?他们在做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4、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赞扬的语气。

四、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样来爱护环境,珍惜大好时光?

五、作业:

造句:

快乐:

奔跑: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会仿写句子。

难点:理解课文意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质疑、引导、点拨。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捧着鲜艳飘飘奔跑闪耀开始小嘴儿红领巾)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生字,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生字?用什么方法识记?

(这些字可以用换偏旁法,形近字法进行比较识记)

2、重点指导

捧:右边的下面只有两横。

领:左边是个“令:右边是“页”

飘:注意与“漂”进行比较。

嘴:右边不要写错了。

蹦:“足”字旁,右边是个“朋”

闪:第一笔是“点”

始:左边是“女”,右边不要写成“合”

三、朗读指导

1、朗读时要读出韵味来,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读出比喻句子的语调。

2、第2节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早晨的美丽景色。

3、第3、4、5节速度要较快,体现出高兴的心情。

四、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3

1、识生字7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读课文。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一、导入,激趣。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教师适当诠释蔺相如此行的重任。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应交换;要是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

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②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③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话的理解,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譬如:“信以为真”和“只好同意”。第2句话作为重点来理解,可从蔺相如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入手。)

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2、在小组内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解决。

3、教师适当组织全班讨论。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用一二个词语评价蔺相如,并简单说说理由。

七、指导完成《词句活动室1》。

(1)补充完整。

(2)提示学生注意每个词语中所填入的字词的意思。

(3)再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八、作业:

课外阅读《渑池会》、《将相和》。

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4

《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抓住庐山云雾千资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生动地描绘了庐山云雾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文章层次清晰,比喻巧妙,用词准确,情景交融。基于教材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努力尝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学设计如下: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1、师述:一提到庐山,我们就会想起学过的《望庐山瀑布》那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

2、课件演示:庐山瀑布美景,学生吟诵《望庐山瀑布》。

3、师小结:多壮观啊!可是你知道吗?吸引古今中外游客的不仅仅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更有那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云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庐山欣赏那美丽神奇的《庐山的云雾》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吟诵《望庐山瀑布》,引起学生对庐山的向往,再以诗的语言对庐山的云雾加以赞美,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这种以旧引新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已知扩充到未知,从旧知进入新知,顺理成章,贴近自然,非常有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3、指名朗读,随机正音、随文识字。

4、练读课文中读得不太流利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听课文录音,自由读、指名读、练读,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熟悉课文,为精读感悟打下基础,练读课文的设计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导读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在庐山众多秀丽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什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3)你还体会到什么?

(4)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漫步山道,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5)课件演示。

(6)感情朗读。

2、导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再读,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呢?

(3)你觉得作者写得怎样?好在哪里?细读具体描写的几句话。

(4)课件演示。

(5)感情朗读、背诵。

(6)讨论后总结学法:找中心句认识特点感受景象练习朗读、背诵

3、运用学法,自学第三段。

4、检查自学情况,课件欣赏。

5、学生交流感受,齐诵最后一节。

(设计意图:精读课文中,没有繁琐的讲解,而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去朗读,去感悟。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又进一步引导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去读书,去感悟瞬息万变的特点。多媒体课件的巧妙运用,有效地学生体味庐山云雾的奇丽,带领学生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

四、多维互动、拓展延伸

1、师:庐山的云雾秀丽多姿,神奇变幻,大家喜爱吗?谁能以导游的身份向我们大家介绍介绍。大家想象一下,庐山的云雾还会像什么?云雾这么美,愿意不愿意拿出你的笔,把它们画下来,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学生画好后,在视屏展示台上展示作品、解说作品、师生进行评论。)

2、师:光说还不过瘾,要是能把它写下来,那就妙极了。让我们来比试比试,看谁写话的本领强。

(设计意图: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进行说画的练习,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而且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最后的写话比赛则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从阅读中学到语言、借鉴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自我练习,从而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在丰富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升。)

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仔细看图,明白三个小伙伴以及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议一议:三个小和尚应该怎么做?

.照样子,练习晶、蒜、森三个字。

.背熟八条成语和《明日歌》。

.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办一份手抄报,班级展览并交流。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学用字词句

.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指导:学生看两组图,说说它们的意思。

(1)出示第二组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想想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请学生讲述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3)出示第一组图,同桌谈论,说说图中的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

(4)全班交流: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

遇到学生说得精彩的字、词、句,可请学生板书到黑板上,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可自主积累。

.练习

(1)指名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大家评议,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3)请学生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询问老师、同学。

(4)请几位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知道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发现学生写得生动的句子或板书或表扬。

(5)其他学生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议一议

(1)请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水缸总是满满的。

(2)合作伙伴之间先交流。

(3)组织全般交流,师生、生生对话。

二.教学写好钢笔字

.审题

.指导

(1)出示三个字:晶、蒜、森

(2)请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说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书上)我的发现:下半部分要写得左小右大才好看。

.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并选择范写,再让学生仿写。

.反馈

(1)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2)指出存在问题,纠正不美观的字。

三.教学读读背背

.熟记成语。

(1)请学生说说想怎样怎样学习成语。

(2)请学生自主学习成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意思以及用法并归类。(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办法也用完了。

归类:来自语言故事,都告诉人民一个道理。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背诵《明日歌》

(1)自由朗读这首诗,谈谈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般交流,明白这首诗的意思。

(3)知道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4)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课外拓展:可后收集表达同样意思的诗或名言警句。

四.教学想想做做

.与学生谈话。交流自己的爱好。

.明确学习任务:办一份手抄小报,请学生谈谈打算怎样办小报。

教师引导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几个方面谈。

.学生自主选取主题,给小报取名。

.全班交流,指导抓住主题命名。

.自由组成编报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办报。

.学生完成后带来,组织学生评议,准备办一个小报展览。

(1)组织一个记者招待会,请各位同学拿出自己办的小报,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推销小报。:要求:把自己的特色说清楚。

(2)师生共同参与欣赏、评议、可吸收优点,也可以提出建议。

(3)评选出销量最好的前几名小报,张贴在玻璃窗或板报上。

(4)办的不理想的,可再进行修改。

五.学写毛笔字。

.出示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

.学生谈感受

.审题

明确本次学的比画:竖折撇、竖折折钩

.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竖折撇、竖折折钩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练习

(1)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指导学生书写专、考两个字,注意竖折撇、竖折折钩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及大小。

.反馈

(1)展示写的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6

学生视角:

《画杨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师,在画画时教会他怎样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的问题。

难点:

能联系全文内容,感悟父亲和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并学会怎样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教师思考:

课文教育学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所不同。这正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契机。

重点:

边读边思,体会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设计特色:

指导自学,精讲深化。

信息资料:

1、课文中生字新词卡片。

2、杨桃不同角度图的投影片

3、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听说的道理。

3、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默读、朗读自学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培养学生读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读能力。

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7

阅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知道人能躺在死海上看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1.会读会写生字9个,认识3个。

2.理解词语五个在句中的意思,体会拟人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3.继续学习选用适当的方法,在所给答案中确定课文重点,并且说出理由。

4.朗读课文,详细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阅读课文,课外书资料补充交流。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3.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容、奇特、变幻、温润、平衡、絮语、强劲、浮力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全班交流讨论:

5.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一、激趣导入。

在上节课里,我们知道作者曾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一本杂志。你们想看这幅画面吗?(CAI出示图)在哪儿有这种奇迹发生?听到死海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想法?

二、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5---9自然段,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

A“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

B“细浪在我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儿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

(1)体会A句时,抓住“托浮”说明浮力大,“像托浮着一片树叶”作者采用既比喻又拟人的写作手法。

(2)指学生朗读、齐读。

(3)体会B句时,采用老师引读,学生边想象边朗读。

(4)再次指名朗读、师生配合朗读。

(5)假若是你,躺在这温润的死海上,你会听到……感觉到……看到……

(6)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过渡:作者说只要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如果身体不保持平衡,会出现什么结果?

(7)指名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

(8)如果你在淡水里游泳时被水呛了,你会是什么感受?

1.我有跟随作者游玩了死海,现在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小组讨论。

(2)点学生说。

\ 含盐量高 浮力大 /

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范文8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