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影评心得感悟精华12篇

08-09

影评心得感悟 篇1

作为中国首部大规模展现消防员工作和生活的影片,除了在大银幕上展现最真实的英雄形象之外。《烈火英雄》还对这些替我们负重前行,当代最可爱的人致以最真挚的敬意。

和平年代让我们能刚好的享受生活,让我们更懂得生命的美丽,但是并不代表和平年代就没有危险 存在,我们的幸福、平安背后,是有人一直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烈火英雄》这部电影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在灾难面前,消防队员们都做了些什么,他们是如何舍弃家庭舍弃生命为我们负重前行的。

没有天生的英雄,他们原本也和我们一样,可以尽情享受平凡的幸福生活,但是他们肩负着不平凡的使命,作为消防员的信念让他们不惧危险,也足够耀眼。

电影改编自鲍尔吉·原野所著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最深的水是泪水》,故事源于“大连7·16大火”真实事件,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火灾,消防队伍上下级团结一致,誓死抵抗,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故事 。

电影里一场滨海城市石油码头的管道爆炸,牵连了整个原油储存区,一座储油量高达1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发生爆炸并且泄露。现场化成一片火海。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离火场不远就是危险化学物储藏区,一旦发生爆炸,整座城市数百万人口的生命都受到威胁。

为了真实再现救灾场景,拍摄的时候并不是用特效制作的虚假布景,而是一比一搭建的油罐区,真实的爆破真实的点火,这不仅考验导演对大场面的调度,也考验导演的魄力。

细节上也看出导演组非常用心,火场里复杂的情况,到燃烧不同物质的火焰不同的声音和颜色,再到火灾之后凌乱细碎的一地残垣,都在真实的为观众展现一场无情的火灾有多么的可怕。

近几年,关于消防员的报道越来越多,让我们也意识到消防员这个岗位的危险以及重要性。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更重要的是,《烈火英雄》是对大众消防安全意识的一次普及和引导。

在观影之前,观众首先看到的是影片主演们拍摄的《影院消防安全指南》MV,黄晓明、杜江、杨紫化身消防宣传大使,对影院消防知识做了一次普及。

在了解消防英雄们的不易,火灾巨大危害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自身的防火安全意识,这才是电影带给我们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至于电影内容,纳兰泽先不做剧透,但是有一感想分享给大家,我们大家平时生活在安乐窝,极少面对水火无情,所以有些残酷你可能无法想象,所以看这个电影要做好直面残酷的准备,否则别看,但是如果看了,请打满分。

不单单是为了这个电影而是为了致敬那些真正的烈火英雄,像黄晓明那样葬身火海的消防官兵,像杨紫那样刚拍完婚纱照便失去了爱人……那些为了守护人民以及财产而献出年轻生命的无名英雄们。

影评心得感悟 篇2

小记者阅读写作观影实战课作者--孙乐丹

今天,我和妈妈去看了一部电影,片名叫《烈火英雄》。电影开始之前,一位叔叔给我们讲解了许多消防知识:什么是火灾,火灾是如何形成的,遇到火灾怎么办,以及如何逃生。这些知识都是我不知道的。

电影《烈火英雄》讲述了滨港消防支队在面临港口特大火灾时,全体消防员们不惧危险逆火而战,最终成功扑灭大火,保护了全市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的故事。

电影有很多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在江立伟关掉所有阀门,以为控制了火灾时,突然一声巨响,汽油桶发生了爆炸。火立即烧着了江立伟的全身,最后江立伟葬身于火海。看到这一幕,我表示十分痛心。因为英勇的消防员们,为保卫国家,保护千千万万人民的安危,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我虽然记不清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但是,我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消防员!向英勇的消防员致敬!

影评心得感悟 篇3

看完后的确不负期待。

校园霸凌这个主题实在是太大了、太沉重了、太远离当今主流青春电影题材了。这种严肃的题材,是很难拍出又有情感输入,又有警示反思效果,又让人觉得发生在身边而迫在眉睫的感觉的。曾国祥+许月珍做到了。

至于易烊千玺,我知道这是他进入中戏学习前拍摄的第一部男主电影,流量是他甩不开的标签,但这一次我可以很客观的说他做到了演员易烊千玺。他的表现随着剧情越来越好。最打动我的是最后,小北和陈念在审讯室隔着玻璃四目相对,笑、哭,无言,却早已表述了一切情感——有不解、有和解,有心疼、有感激,有放弃、有坚定,还有高于爱情的合二为一。他是小北,他是在经历一切不美好以后还愿意去相信美好的小北,他是想拼尽一切就算“牺牲”自己也想守住自己的希望和信念的“少年”小北。

我一向喜欢情感+思想双输出的片子。不可否认,《少年的你》做到了。感谢导演编剧监制,感谢两位主演,感谢所有团队,让这部“难产”的片子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大众视野。相信“相信”本身,是“少年的你”。

影评心得感悟 篇4

16日,动画电影《未来机器城》在北京举办首映观影交流活动。电影制片人/编剧郝雨、编剧纸巾、配音演员石班瑜在映后与观众交流影片制作后的心路历程。

《未来机器城》讲述了叛逆少女苏小麦和机器人7723在未来机器城中不打不相识的故事,不仅诠释了友情的建立,也刻画了亲情陪伴的意义。

电影放映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表示剧情好看、制作精良,认为这部在科幻背景下讲述的友情故事,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李晨在观影后对影片还打出9分的高分,“从个人的角度,看到你们当初的创意最终呈现到大银幕上特别开心,从专业角度看这部电影为国漫做了全新的尝试,非常完美”。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未来机器城》历经六年时间终于将和观众见面,谈到制作初衷,编剧郝雨坦言,自己和团队想要突破国产动画电影的现状,“这部电影像是我们团队的孩子一样,无论过程中有多少次的挫折和失败,都是为了让它能够更好地和大家见面,也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同时,他也表示,想告诉家长孩子需要陪伴,也希望通过电影给予孩子们一些温暖的安慰。

此次,石班瑜在电影中为六个角色配音,他透露自己工作了整整32天,为了更人性化地呈现声音特色,还对每一个角色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影评心得感悟 篇5

10月23日,电影《终结者》系列最新篇章《终结者:黑暗命运》在京举行“重回战场”中国首映发布会。导演蒂姆·米勒、主演阿诺·施瓦辛格、琳达·汉密尔顿、麦肯兹·戴维斯、娜塔利娅·雷耶斯、加布里埃尔·鲁纳、迪耶戈·博内塔等主创震撼亮相,解密制作历程,分享幕后趣闻。

现场,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展示了火热出炉的全新预告片,电影火爆的动作场面进一步曝光。詹姆斯·卡梅隆作为该片的制片人及编剧,也录制VCR隔空问候热爱自己的中国影迷:“你们知道这是改变我一生的电影,终于我能亲手再创作这个故事,施瓦辛格和汉密尔顿是这个战场中绝对不能缺少的人,《终结者》因他们而精彩,新鲜血液的加入让这个战场变得更加刺激、紧张、扣人心弦,欢迎你们来到这个战场”。

导演蒂姆·米勒作为卡梅隆钦点的接棒导演,感触同样深刻。他与观众“我是一个‘最幸运的书呆子’,从《终结者》系列的粉丝,成为了全新作品的导演。我和卡梅隆一起碰撞出了非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可以让电影场面看起来更爽更过瘾。”

作为系列的元老,琳达·汉密尔顿直言“莎拉·康纳就是我的整个人生,我已经与这个角色融为一体了”,谈及促使自己息影多年后回归的原因,是卡梅隆的“三顾茅庐”和自己与莎拉·康纳的命运纠缠。“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回归饰演她,过了28年,莎拉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强壮,更有战斗力。这次她是一个愤怒的女战士,忍了终结者机器人这么多年,这次终于可以痛扁他们了”。此外她还透露自己没有电脑,仅使用一部按键手机,笑称:“所以只有我才可以拯救人类。”

面对中国观众的厚爱,阿诺·施瓦辛格不无感慨,《终结者》系列对他的一生都意义非凡,也是T-800的铁血形象让中国影迷认识了他。他还开玩笑称:“感谢卡梅隆导演,让他1984年入选,通过《终结者》这样一部仅花费650万美元的低成本影片成为大明星,让非常多的动作电影都来找他出演。”施瓦辛格还透露,他和卡梅隆生活中就是哈雷机车的“骑友”,新电影的想法正是源自于一次骑行。“卡梅隆对我说,他对于《终结者》有了新的想法,还要找回琳达·汉密尔顿,听到这里我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他一定会回来。”为了还原系列的原汁原味,他表示这次将是T-800战斗最激烈壮阔、最为夸张的一次,他们在场的所有人都奉献了极为精彩的演出,努力为这些银幕上的角色画上漂亮的惊叹号。

《终结者》系列对于世界科幻动作影史来说意义非凡,自1984年问世以来,很多中国电影都曾致敬和效仿过这一经典IP,阿诺·施瓦辛格也作为时代图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电影人。凭借电影《流浪地球》创造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奇迹的导演郭帆就来到现场,郭帆透露自己一直是《终结者》和施瓦辛格的头号粉丝,正是年轻时看到了《终结者2:审判日》,才在心中埋下了科幻的种子,才有了20多年后的《流浪地球》。郭帆导演更是现场追星,向施瓦辛格送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终结者2:审判日》原声黑胶唱片做礼物。导演蒂姆·米勒还打趣郭帆“是不是想要导演下一部《终结者》电影”,郭帆则回应:“那一定会充满非常多中国的传统特色”。

今天要聊的《终结者:黑暗命运》,并不是一个新的开始,更像是一场荣光回归。

在终结者宇宙里,正所谓出道即巅峰,1984年《终结者1》和1991年《终结者2:审判日》在当时爆了,终结者成就了施瓦辛格,也成就了詹姆斯卡梅隆。

但遗憾的是脱离了卡神的光环后,之后的终结者都没能延续《终结者1和2》的辉煌,《终结者3》给终结者世界一个新的后续补充,但由于除了施瓦辛格以外,演员清一色脸盲,导致《终结者3》反响一般。

《终结者》做了大胆尝试,没了T-800只剩约翰康纳,剧情则玩到飞起放在“审判日”后的末日未来,影片更像是一部衍生作品而不是续集,最后以口碑和票房不佳划上句号。

到了《终结者:创世纪》,施瓦辛格回归,主创当时信誓旦旦要来个全新重启三部曲,玩了一个平行时空,再次对抗起天网,结果依然观众不买单,票房和口碑的失利,导致重启无限期搁置。

到了今天我们要聊的《终结者:黑暗命运》,施瓦辛格T-800还在,最初两部的莎拉康纳饰演者琳达.汉密尔顿也回来了,更重要的是,詹姆斯卡梅隆回归做了这部电影的监制,导演是曾执导过《死侍》的蒂姆.米勒。

这样的神仙组合阵容,主创也有底气官宣,《终结者:黑暗命运》才是《终结者1和2》之后纯正血统的第三部作品。

“没有命运,只有我们自己创造”。

这是终结者几乎每部作品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如果从这句话去解构,那么《终结者:黑暗命运》确实称得上是正统意义的第三部,在国外影评人协会,大家对影片给予了肯定,并称这是《终结者1和2》之后真正的升级之作。

既然《终结者:黑暗命运》是动作类型片,那咱们先开聊最重头的动作戏份吧!

这次影片在国外定位R级N16,可喜的是,国内和国外版本一刀未剪,所以我们不管是在对白的情绪表达还是动作的爽爆程度上,依然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终结者:黑暗命运》。

卡梅隆在访谈中说过,终结者系列一开始就是R级动作片,所以这次《终结者:黑暗命运》R级的定位,才是终结者纯正DNA精髓所在。

此外,《终结者:黑暗命运》动作戏至关重要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它的节奏感,如今看惯了商业动作大片的观众,其实很容易对动作打斗产生视觉疲劳,原因在于动作场景编排一旦节奏把握不好,会让人产生搞不清发生什么事就要打起来的错觉。

而《终结者:黑暗命运》在打斗节奏把握上,踩着观众心中情绪点准时准点爆破,这些动作戏之间彼此促成因果,情绪呈递进式上升,一环扣一环,看起来十分过瘾。

在动作设计上,影片不仅有传统的飙车对战,更加入了飞机,水下等高难度的戏份,极富创造力,枪战爆破弹药也给足燃料,一点都不吝啬。

在终结者世界格局上,影片也做了合理的延展和细分,预告片中莎拉康纳,有说到她打断了审判日,拯救了30亿人的命运,改变了未来。

影片呈现了终结者未来世界被改变的另一种可能性,但这并不像《终结者:创世纪》简单的重启平行时空,而是更强结合了《终结者2》的故事,打造出未来错乱感时空的交织性。

这样的未来世界格局更让人信服,也更让《终结者1和2》有存在的价值,比如《终结者3和5》的剧情,都侧面否定《终结者1和2》的无用,重新循环灭天网模式,但《终结者:黑暗命运》则用了更聪明的方式展示。

末日景象依然还会出现,但这次《终结者:黑暗命运》和现代人工智能话题更紧密相连,切合了副标题黑暗命运的不可逆说法,圆了多年终结者为何一直要干掉天网,却一直干不掉的bug。

剧情模式方面,在原有的经典框架基础上,加入了更多新鲜的面孔,REV-9的出现,堪称整个系列最强反派,REV-9和《终结者2》的T-1000液态终结者类似,但当然又强于T-1000,可以分身格斗,也加入了很多互联网概念的技术,用主角的话来说,这样的机器只有逃的份没法灭。

而被送回来的格瑞斯,则是未来新的人造人,这有点像《终结者2018》主角死刑犯的设定,但看起来更先进,也更可能是我们未来的样子。

影片新角色的加入(是新角色不是新演员演旧角色),对于新观众来说是友好的,对于老粉丝则加入了新鲜感,这也抚平了过去终结者系列各种错综复杂的时间线,重新做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怀旧情怀方面,当然是交给了T-800和莎拉康纳,这一次两人的联结性比前两部更为强烈,而且在他们身上,都增添了不小的感情力量,莎拉康纳在第二部和这一部几十年内的遭遇和经历,让她成为更顽强和坚韧的女性。

在此前的T-800,要么是杀戮机器连台词都没有,要么是有着明确目的机器人面无表情,但这一次的T-800,加入了更多的感情内心戏,同时也探讨了机器觉醒意识的话题。

当T-800出现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是苍老有着花白头发的施瓦辛格,依然能感受到T-800强大的气场和魅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T-800充满感情的眼神中,不由回想起这35年终结者系列的变迁岁月,也同样流淌在施瓦辛格身上。

影片也很好结合了观众这么多年的真.情怀,在T-800角色的背后故事上做了文章,T-800这次有了更多触动人的台词,更完整的人物转变弧线,当然也有更让人泪奔的结局。

我想每一位童年伴随着《终结者1和2》度过漫长暑假的小伙伴,在看到《终结者:黑暗命运》更有人情味而且带着救赎感的T-800后,一定会被多年的感情积累所打动。

影片很多处不管是对白,镜头动作和方位,都致敬了经典的《终结者1和2》,这也足以看出《终结者:黑暗命运》巧意暖心的安排,也让我们看到更细腻而丰富的T-800。

这也正如标题带着命运这个词,一直以来T-800都是终结者反派的代言词,但命运的“捉弄”让T-800不断的改邪归正,对于T-800的命运,连机器都要试着改变命运,那更何况我们人自己呢。

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终结者系列最大的核心命题:“没有命运,只有我们自己创造”。

不管是莎拉康纳,还是T-800,亦或者是影片中的新角色,他们都在围绕着终结者给出的黑暗命运做出自己人生的选择和抗争,这正是影片给大家传递出来最强的冲击力,这也是终结者系列能火几十年,到今天《终结者:黑暗命运》依然能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的作品。

如果你心中一直有《终结者》系列未完待续的情怀,或者你只想看一部燃爆的动作片,《终结者:黑暗命运》正统第三部续集,是不能错过的。

说起《终结者》系列,相信不用过多介绍,大家对它都已经足够熟悉。

1984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在当年是一部席卷全球的开山之作。起初,这只是一部出自新人导演的科幻B级片,并没有很多人对它看好,却最终引发了观影狂潮,还被国内的观众奉为“史上最经典的引进片之一”、“科幻启蒙片”。

自此,卡梅隆开启了自己走向好莱坞一线大导演之路、主演施瓦辛格被推上了演艺事业的巅峰,而这个系列也成为好莱坞流行文化所不可或缺的经典。

可惜的是,《终结者》在前两部达到了相当高的影史地位之后,却从系列的第三部开始渐趋衰落。3/4/5的反响接连平平,最为人所诟病的便是它们单薄老套的剧情。

这一切源于卡梅隆最初的破釜沉舟之举,为了给第一部筹集资金,他以1美元将自己的剧本卖给制片人,条件是由他来当导演。而在《终结者2》之后,终结者系列的版权被多番转让,卡梅隆数次想要买回版权无果,也回绝了执导续集的邀约。

缺乏了灵魂人物,系列不可避免地陷入狗尾续貂的低潮之中,不仅口碑一般,甚至连摄制成本都无法收回。 当然,也正是因为续集们的失败,让流转在外的系列版权,最终转手给了梅根·埃里森与大卫·埃里森。卡梅隆再度进行商谈,终于拿下了20起的版权所有权。

时隔28周年之后,《终结者》的版权又回到了卡梅隆的手中。

也正是在这28周年之际,卡梅隆亲自参与编剧并监制《终结者:黑暗命运》,足见他的重视程度。这一次,才是《终结者2》之后,卡梅隆的第三部正统续集。

目前看来,这部最新的重启电影,不仅在故事设定上直接承接第二部、抛弃了3/4/5的时间线与设定,而且最初两部的主角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也都双双回归,无疑会是一部带有浓厚情怀的承上启下之作。

从之前曝光的预告片和特辑中,我们可以看到施瓦辛格的几次出场,外形上雄风不减,在动作戏上也有宝刀未老的风范。虽然暂时不知道这次他的角色会是什么身份、会站在哪方阵营,但个人猜测他也许将以正派的面目融入到影片之中。

而莎拉·康纳(琳达·汉密尔顿饰)和其他女性角色,则会扛起整部电影的大旗。预告中,她带着一对年轻人抵挡来自终结者的追杀,手头的武器火速切换着——火箭筒、手榴弹、步枪,每样都得心应手,战斗力爆棚。

其实这一次,莎拉以如此彪悍、硬核的形象出场,还是非常令人惊喜的,这将我的记忆拉回到了当年《终结者》和《终结者2》时她的样貌。

卡梅隆之前曾说,“这一次将有更激烈的交火和对抗,而莎拉·康纳是影片的核心主角与灵魂角色”。

想必,相比之前的男性角色主导,《终结者:黑暗命运》或将成为系列中最具颠覆性的一部作品。

琳达·汉密尔顿在《终结者2》后,仅在《终结者4》里以声音形式有所出现。此次回归并担以重任,想必除了卡梅隆的昔日情分外(她是卡梅隆的第四任妻子),也是对本片剧作的认可。

《终结者》系列的口碑差异,除了导演水平的天差地别外,卡梅隆强大的类型片编剧能力也是一个原因。纵横交错的时空结构、独具一格的人物形象与身份反转、繁复的矛盾冲突,这些都是《终结者》的前两部在剧作上的优秀之处。

这次,由卡梅隆的监制与操刀剧本,显然能让系列从3/4/5的歪路上重回正轨。施瓦辛格此前就曾透露过《终结者:黑暗命运》在剧作环节的优秀——

“这部新作中充满了各类情节转折与复杂的人物设置,即便是我都感到非常复杂,需要努力才能弄明白故事和时间线。这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力量,他非常清楚的明白《终结者》系列电影的故事、创意和角色,包括各个人物的行为和责任、时间旅行的设计、回归角色的故事线、所谓的未来如若永不发生将会如何、新的未来又将是什么?”

至于电影在特效上的尝试与完成度,则是令人放心的。因为卡梅隆本人就是“技术前沿”的代名词——《终结者》、《深渊》、《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等作品,一次次地引领了几十年来好莱坞大片的技术革新。年初上映、同样由他监制的《阿丽塔:战斗天使》,更是当下把CG特效用到极致的科幻巨制。YJs21.COM

《死侍》的导演蒂姆·米勒,此次接下导演大梁,同样有着令人期待的表现。毕竟,《死侍》就是整个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工业生产流水线中,最另辟蹊径、出人意料的存在之一。更何况,看过成片的卡梅隆自信地说道:“蒂姆·米勒真的拍出了该系列的原有风格,节奏很快,非常刺激,会是一部令人大呼过瘾的冒险”。

《终结者2》结束之时,莎拉在一条公路上独自飞驰,喃喃自语:“不可知的未来在我们面前展开,我头一次充满希望地面对它。”而《终结者:黑暗命运》作为系列重启三部曲的开端,直面未来,也将开启更宏大的篇章。目前还有两个月才能看到正片,由衷希望,它能带我们重温当年的激动与震撼。

影评心得感悟 篇6

《流浪地球》之后,国产科幻电影成为新的业界热点。昨日科幻影片《上海堡垒》在京首映,导演滕华涛直言六年前筹备这部作品的时候,科幻电影还处在“黑暗中摸索”的阶段,自评《上海堡垒》是小学毕业作品的滕华涛希望能为后来者积累经验。

《上海堡垒》北京首映礼前举办了观影活动,不少观众表示被片中于家门口迎战外星文明的设定燃到了。而当“上海大炮”从黄浦江中升起、上海整座城市陆沉至地表以下……这些前所未见的画面,也让人感受到了这部国产科幻电影的想象力与创意。

事实上,影片根据江南同名小说改编,“小说一行半,特效一年半”是剧组时常调侃的话,参与编剧工作的江南昨天感叹:“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变成这么恢弘的影像,很欣慰也很感动。”谈及原著中的“上海大炮”“上海陆沉”这些宏大壮观的想象,最终得以在大银幕上呈现,滕华涛郑重感谢了剧组的两千多名工作人员,虽然最终耗时六年完成特效制作,滕华涛觉得付出是有回报的:“能在国产电影中,让观众看到中国城市的奇观,我觉得很值得。”

他同时表示:“六年时间刚好是一个小学的阶段,现在我们交出了小学毕业的答卷,也希望这次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尝试能为大家积累经验。”

六年前,《上海堡垒》开始筹备的时候,科幻在国内刚刚起步。会迎来怎样的未来,无人可知。导演滕华涛坦言:“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黑暗中摸索,但这个工作总归是要有人做的。”制片人王琛也表示,“当时最难的就是,如何能让大家相信我们自己人可以做国产科幻。《上海堡垒》很幸运,有一个最团结的团队。鹿晗、舒淇、石凉以及灰鹰小队的演员们,在没有多少演员相信中国科幻未来的时候,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上海堡垒》。”

相比其他更安全的选择,去探索一片空白的领域,是每个演员的勇气。鹿晗也在现场表达了痛快出演的原因:“拿到剧本时,我觉得难度很大,要挑战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但我相信我们所有人的诚意,也相信中国科幻一定会越来越好,所以当这个机会到来的时候,我没有什么可考虑的。”

现场看完电影后他更觉得《上海堡垒》是部佳品,还不忘cue身边的舒淇表态:“对吧,舒淇姐?”面对鹿晗突如其来的问询,舒淇先是一愣然后立刻点头称是,场面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在恢弘的科幻战争之下,《上海堡垒》中的动人情感也抓住了观众的心。江洋(鹿晗饰)喜欢又不敢表白的眼神,林澜(舒淇饰)一条条“好好睡,晚安”的短信回复……原著中这段小心翼翼又充满遗憾的暗恋,在电影中被高度还原,隐忍克制却也刻骨铭心。对于江洋的“开不了口”,鹿晗也表示理解,“江洋很含蓄,他身上有着东方人特有的情感”。

国产科幻电影《上海堡垒》今天在京举行首映礼,导演滕华涛,原著作者兼编剧之一江南,制片人王琛,领衔主演鹿晗、舒淇,主演石凉、王宫良、王森、孙嘉灵等人悉数亮相。首映中,《上海堡垒》在家门口迎战外星文明的场面看燃了观众。特别是当“上海大炮”从黄浦江中升起、上海整座城市“陆沉”至地表以下……这些前所未见的画面,让观众感受到了这部国产科幻片十足的诚意。

由华视娱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上海堡垒》将于8月9日上映,片中,由江洋(鹿晗饰)、曾煜(王宫良饰)、潘翰田(王森饰)、路依依(孙嘉灵饰)组成的灰鹰小队,被观众称为片中的“热血担当”,无畏的牺牲精神令人热血沸腾。小队成员们也在现场表示,从一开始,导演就表示他想做的中国科幻,不是一个孤胆英雄的故事,而是千千万万人的家国情怀,凝聚在灰鹰小队身上,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爱情怀。

电影《上海堡垒》改编自江南的同名小说,亲自参与编剧工作的江南,一路见证着自己的文字变为影像,他在现场也感触颇深,将漫长的改编过程笑称为“自己挖坑,导演填坑”。原著中的上海大炮、上海陆沉都是宏大壮观的想象,最终电影中的呈现,也让观众为之震撼,对此,导演滕华涛感慨“小说一行半,后期一年半”。

耗时6年做一部科幻电影,滕导表示,能在国产电影中让观众看到中国城市的奇观,很值得,“我们是站在《流浪地球》的巨人肩膀上,尝试了另一条路,我们只想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出一份力,让中国科幻电影薪火相传”。

6年前,《上海堡垒》开始筹备时,科幻电影在国内刚刚起步。相比其他更安全的选择,去探索空白的领域,更需要每个演员的勇气。出演男一号的鹿晗也在现场表达了痛快决定出演的原因:“我很喜欢看《黑客帝国》《钢铁侠》《星际穿越》,每次看到就会想,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科幻片。所以当这个机会到来,我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江洋心动又不敢表白的眼神,舒淇饰演的女上司林澜一条条“好好睡,晚安”的短信回复——原著中这段小心翼翼又充满遗憾的暗恋,在电影中被高度还原。对于江洋的隐忍克制,鹿晗表示理解,“因为我也不太善于表达”。

除了男女主人公的“遗憾”与“错过”,片中全人类并肩坚守最后战场的热血与勇气,令不少观众热泪盈眶。首映现场,饰演战区总司令的石凉称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情感”,战士们甘愿为了守卫家园去牺牲一切。灰鹰小队用勇气筑成了一座城市堡垒,给人带来满满的希望。

8月9日,由滕华涛执导,鹿晗、舒淇领衔主演,石凉、高以翔、王宫良、王森、孙嘉灵主演的科幻战争电影《上海堡垒》将在全国公映。这部电影改编自江南的高分同名小说《上海堡垒》。原著中,江南描绘了一场关乎人类文明存亡的未来战争,有大量脑洞大开的想象。如果能够在电影中被还原,分分钟是经费燃烧的大场面。

首先要提的,一定是人类文明反击外星文明的终极武器——“上海大炮”。小说中描写说,“森严冷调的铁护壁正从水底缓缓上升,江流激动水花跳跃,足有四十米的炮口对着天空……”虽然字数不多,但在特效的制作中,却涉及了难度极大的物体和“水”的交互。据悉,在电影的制作中,上海大炮从设计到制作定稿,历时超过两年。此前的预告里,上海大炮也有了惊艳的亮相。伴随着巨大的轰鸣,上海大炮从黄浦江底升起,有十足的大国重器之感,还原度可以说非常高了。

原著中把“巨大阴影投向地面”的外星母舰,在电影中也得到了还原。预告片中,外星母舰席卷星云降临地球,整座城市都笼罩在它的阴影之下,末日氛围十足。镜头扫过,巨大的母舰上充满了细节的刻画。进攻时发射出流星般的紫色光柱,也让人体会到末日战场的残酷。

小说中最震撼的场面,当属让整座城市沉没于地表之下的“上海陆沉”。在此前的海报中,上海陆沉的场景就有所展现。黄浦江被拦腰截断,外滩两岸的高楼大厦崩塌陷落,倒向黄浦江的深渊之中。但这座城市将如何沉没,又会带来怎样的视觉效果,只能留到电影中去一探究竟了。

影评心得感悟 篇7

英雄,给人希望;英雄,给人力量;英雄,给人勇气。夏日里,我在《闪闪的红星》里认识了几位不折不扣的英雄。

影片主要叙述了小英雄潘冬子的故事。潘冬子是个勇敢、机智的山娃子,

从小就有志向,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他积极地参加了抗敌斗争。母亲壮烈牺牲了,虽然失去了母爱,但潘冬子还是凭着战胜困难的勇气及坚定的信念,满怀悲痛地砍死了他的仇人胡汉三。他勇敢,他机智,他疾恶如仇,他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震撼,让我钦佩!他和我同龄,却怀揣一颗红星,带着满腔热情,做出了值得一代又一代同龄人学习的壮举。看完电影,我心潮澎湃。

我虽然不是什么救国英雄,但也有勇敢、机智的时候呢!一次坐缆车下山,因为缆车运行太快,所以上下车需要灵活迅速。我鼓足勇气,待守门人刚开门,便瞄准目标,以最快的速度“噌”地窜到车旁边,顺势滑倒车里。成功啦!我一边懒洋洋地躺在车里,一边美滋滋地想着。妈妈虽然身手笨拙,但也连滚带爬地上了车。刚到半山,妈妈就握住我的手,胆战心惊地说:“毛毛,我好怕呀!千万要握住我的手啊!”我原本镇定自若,听了妈妈的话,不禁一阵好笑:“妈妈,别怕,你也应该知道笛福说过的话: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况且,还有我这个小勇士保护你呢!哈哈……”“嗯,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后再也不怕坐缆车了!哈哈……”妈妈也忘了刚才的恐惧,笑声传遍了整条索道。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到达终点。售票阿姨熟练地打开车门,我一个“狗窜”下了车。逗得阿姨笑道:“小朋友,你刚才的动作真有趣!你可真勇敢!”听了这话,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可是,比起潘冬子,我这点勇敢又算得了什么呢?

“红星闪闪,放光芒……”我不禁哼起了《红星闪闪》的插曲,觉得小英雄们的形象更高大,更英勇了!他们像一颗闪闪发光的红星,永远温暖着人们的心,照亮我成长的道路。

影评心得感悟 篇8

点映了许久的《铤而走险》终于正式上映了,对于这部电影,还是想说点儿什么。我有时候会反思,过去我在评价电影时会不会常常基于一时的兴奋而给出过多的溢美之词,那些第一时间的评价会不会有些缺乏思考?这次看完《铤而走险》快半个月了,经过了足够多的的时间去冷却和沉淀,我可以肯定我还挺喜欢这部电影的,它确实还不错。

在犯罪题材中剖析人性的多面,这一直是曹保平所擅长的,虽然这次他只是监制,但电影依然带有这样的特质。作为观众,我对于这样的风格同样是屡试不爽的,每次都能够打到我。要对甘剑宇导演说声抱歉,因为我对于这部电影最初的印象点是曹保平,这可能也和影片宣发所突出的重点有点儿关系。无论怎么说,导演才是一部电影真正的灵魂。

可能对于一些阅片经历丰富的资深影迷来说,《铤而走险》里尽是犯罪片新手的一贯套路:多线索多人物,离奇卷入案件内心出现反复的小人物,凶残但内心有软肋的反派,再加上脏脏的美术设计……他们会很尖锐的直言不新鲜、没惊喜。不过我个人对于电影评判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好不好看,是否新奇只能放在其次。我认为甘导作为新人导演,能把这个复杂程度的叙事结构拿捏成这样,把类型片完成得很圆满已然相当不错了。

《铤而走险》所呈现的人物关系是多维度的,每个人物都有多个对立面。让我觉得比较难得的事,故事展现的事件以及一些人物的塑造上有很多很粗砺很残暴的东西,但影片整体的基调却不显得太阴暗,看起来比较舒服。可能是因为影片的核心视角,也就是大鹏董成鹏演的这个人物,他的行为轨迹是始于贪婪,终于良心,是一个比较大众化比较小人物的视角。片子里还有小女孩以及李梦饰演的女性角色作为调和,所以往往在太锐利的时候注入一些柔和的东西。所以《铤而走险》可能没做到艺术极致,但做到了商业流畅。

当然,我依然不能免俗,更多注意到的是演员,演员在这部电影里也确实做得很好。

颇受好评的董成鹏这次抛开了他所擅长的喜剧的夸张,用更朴实的方式去诠释了一个人性优劣并存被突出体现的人物,非常真实。这是一个韦小宝式的人物,不是说人物的个性有多相似,而是从观众的角度来说,都比较容易从角色身上能找到认同感。甚至他在开场戏里和人物的处境一样是黯淡的,我完全没能在第一时间认出他来。

欧豪和沙宝亮的反派兄弟可以说让人眼前一亮,沙宝亮又一次的跨界演出依然精准有趣,不过我想更多地说一说欧豪。

欧豪这次的角色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适合他的角色,他太适合演反派了,适合到简直让人觉得是本色出演。这次欧豪在戏中的冷峻与豪狠,包括睚眦必报的义气和杀气都像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与他戏外给我的感觉高度一致。虽说《左耳》、《少年》、《青禾男高》里欧豪的角色都带有一些与他形象相适宜的痞气,但本质上都不是反派,都加了很多其他的人物设定来修饰,看起来都不够痛快。《铤而走险》里这个角色,人狠话不多,避免了暴露欧豪在台词方面的弱点。这个角色的一切行为虽然凶残,但在他自己的价值判断里都是绝对合理无需置疑的,这与大鹏角色的摇摆不定形成了鲜明反差。欧豪很适合这种直来直去的表演,没太多沟壑,就能令人信服。

李梦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女演员,在《铤而走险》里还是在延续一贯的戏路。这种灵肉相悖的角色总能被她演出层次,演出高级感。

曹卫宇、曹炳琨,一正一邪,也完全与我的预期吻合,虽然可能未免有点儿太吻合了,但这绝不会是缺点。

最后我必须要提到,令我比较惊喜的还有目前成片的结尾。它不算是开放式结尾,人物的结局都比较明确。但又很仓促,像是没讲完。这说起来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但至少没有为了过审而画蛇添足的强加些不合时宜的东西,照顾到了观众的感情。能做到这样我已经很满意了。

影评心得感悟 篇9

篇一:观《误杀》有感及精彩长影评

陈思诚监制,柯汶利导演的电影《误杀》是一部极为精彩的类型电影。我欣赏的是这部电影在类型运用上的成熟和对于人性的发掘的深度。这样的电影是由现在年轻的、高度熟悉各种类型技巧的国际性的导演监制,可以说是在犯罪电影的类型上取得了非常出色的进展的一部成功之作,也是华语类型电影现在在快速地走向更成熟的境界的一个具体的进展。

它是围绕一件杀人案展开故事,用的是人们熟悉的侦探故事的路径,也就是当事人和警方之间的斗智斗法,关键点就是在那段发生事件的时间,当事人是否在犯罪现场。警方要尽一切努力坐实,而当事人就是要力证不在现场。这个关键点几乎是一切侦探犯罪类型的电影的聚焦的重点。这部电影的独特的魅力是在异国的背景下展开了一个精彩的复杂故事,既把类型的要素和逻辑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又能够深入人性的深处去观察和探究。丝丝入扣的逻辑的展开中时时有情感的真切的展开,环环相接的故事里处处都留有人性的丰富的展现。这个故事的力量就在于其完整的精彩的故事里的那种人的生命不能须臾离开的感情和欲望的要素的呈现。这些让你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故事之中。这其实是这部电影始终能够让观众投入其间的地方。

这是一个旅居异国的华人家庭,父亲李维杰和当地的女警察局长拉韫的斗智斗勇事故事是主线。但故事所牵扯的却是一种对位的亲子关系。网络设备公司的小老板李维杰和警察局长都是为了亲子的感情在进行着搏斗,而根本超出了犯罪电影的通常套路。被误杀的警察局长的儿子。这种对位关系在这部电影中时时处处都表现了出来。一开始就通过李维杰讲述的越狱的场面展现了其通过迷恋犯罪电影所具有的对于警方的探案方式的熟悉和高超的能力,而拉韫也通过一个破杀人案的环节展现了她破案的高超推力能力。这是两个高手的对决。

但这个故事是关于亲情的。是拉韫那个纨绔子弟的儿子素察在夏令营欺负了李维杰的女儿之后又继续到家里欺负她,最终被女儿反抗中误杀。从此李维杰和拉韫的斗法开始。电影在环环相扣的情节展开中步步惊心,李维杰从电影《蒙太奇》中受到启发,步步为营,从抛弃素察的汽车到通过刻意地制造的时间错觉让人们知道她们一家在误杀发生的时间不在场,还到和家人一起准备警察的讯问,斩断各种指向他们全家的线索,都显示了这个微末的小人物的为守护家人所爆发的能量。而失掉儿子的拉韫则步步紧逼,剥开李维杰的设计,穿透李维杰制造的谜团,不断地发现线索,都显示了为了儿子所迸发的力量。这一场非对称的搏斗,但都有不得不赢的理由。这里的两面的逻辑的力量都无懈可击,针锋相对。而这里两个人物的个性也由此而鲜明。李维杰虽是小人物,却对家庭无限关爱,为守护家庭殚心竭力,一家人也通过这个事件获得了一种相濡以沫的真正的感情。拉韫则豁出去要找到儿子,不顾一切地追寻而影响了丈夫市长的选情,最终失掉了一切也回归了真实。李维杰当然在法理上是逾越了界限,拉韫的不择手段也是逾越了所有的界限。这里的一切都是在法律的边缘展开的。正与邪交织,法与情交汇,在一切复杂的逻辑的展开中,故事格外的严谨和可信的推理与人性的复杂而丰富的展现,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中心。

它的关键是展现了两个人物的那种内在的脆弱。李维杰是小人物,他的脆弱是不得不为了家庭承担责任。拉韫拥有权势,她的脆弱在于对于儿子的溺爱最终不得不承受不能承受的悲剧这种脆弱其实构成了斗智斗法的基础,脆弱的人生由于意外的偏离轨道,不能控制欲望的少年的罪孽引发的家庭悲剧和法与情的纠结都是这部电影的力量所在。脆弱的人生,偶然里的命运都让人从间不容发的情节之中获得人性的感悟。两个人和周边人的关系也表现得格外的生动真切。演员的表演也非常能够打动人心,无论演李维杰的肖央还是拉韫的陈冲,或是其他的配角都能极为生动地把人物的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展现的极为生动可信。而电影的许多细节也对于这个主线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如从开始就有李维杰遇到僧人并捐出钱的片断,看似闲笔,但却成为后来李维杰主动投案寻求精神超越于救赎的起点。而故事的首尾相顾也让人有无限的联想,故事开始于李维杰讲述越狱的故事,那个监狱的场景正是影片结束时李维杰在狱中面临选择的场景,这个首尾相顾的情节如同埃舍尔那种时空相互纠结的画作,让人有无穷的感慨。电影的逻辑的可信性和人情人性的开掘。

《误杀》确实是一部精彩的类型电影,它其实说明今天华语电影的类型由于有了更熟悉类型状态的年轻一代的导演的崛起而有了新的可能,也是中国电影的丰富性的最生动的展开。

篇二:观《误杀》有感及精彩长影评

《误杀》的预告中有一幕是警察局长在阴暗、压抑的办公室单独质问小女孩的场景,我惊恐于小女孩被阴影笼罩的那一幕,想看看中国电影到底做到了哪一步?所以在不知任何前情的情况下仅凭那一个镜头就决定去看看《误杀》这部电影。

最后悔的是,我在进电影院之前点进了#误杀#的热搜,看了几篇褒贬不一的影评,导致我有意无意地去注意影评中提到的某些场景,失去了影片原本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电影。

随着《误杀》的热度慢慢上去,也有越来越多反抗和质疑的声音,说它翻拍,融梗,剧情存在bug,自首的部分属于画蛇添足。但我了解的是,艺术作品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传播后让人知道并领悟其中意义,且艺术品的另一个意义就是被领悟后的二次传播。所以说,如果用翻拍为借口来抨击这部电影的话,不妨问问原制作方为何要卖出《误杀瞒天记》的版权?至于画蛇添足……(以下纯属个人观点)

与其说自首是画蛇添足,不如说影片结尾的采访,或者说老人家的笑容是画蛇添足。意味深长的笑,有“故意”引人思考的嫌疑。如果是我,安排了男主人公自首就不会安排那个笑,两者在某种意义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众人所言,自首原因有二,一是小女儿撒谎促使男主人公意识到这件事情对女儿产生了难以挽回的影响,为了扳正女儿,父亲必须以身作则,二是男主人公发现素察死亡真相后的忏悔。我倒更偏向于第一个原因,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这位父亲,你是否会在发现素查没死时放过他呢?如果你犹豫了,那我想你的回答会和结尾采访中某一位父亲的回答一样。

我想,就算再给父亲一个机会,他也不一定会放过素察,因为他知道素察的母亲是警察局长,不会受到应有的惩治,也就是说素察最后还是难逃一死。即使男主人公深知这已经属于犯罪了,他却依然会去做,亲自惩治这个侮辱了自己女儿的禽兽,像《一个母亲的复仇》一样,所以影片中忏悔的钟声的存在就无所谓有没有意义了。

要么尊重原版,干脆不要加上自首的部分,仍以讲一个关于不速之客的故事结尾。但编剧既然选择了用自首来向观影人传达某种思想,又安排一场意味深长的笑,恕我不能理解。诚如众人所言,为了过审,为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不敢妄自评判制片人和编剧的对错与否,但我依然坚持,那个意味深长的笑有“故意”引人思考之嫌,换句话说,那就是装聪明。

影片还有本应可以做到更好的地方,比如大女儿的演技总觉得有些别扭,表演过于平淡,毕竟她与素察的冲突直接推动了电影情节发展,给观影人“明朗少年竟是衣冠禽兽”的震撼力可以更加强烈。

当知道饰演大女儿的演员就是饰演警察局长的女演员陈冲的女儿时,我知道这又是中国电影向资本主义低头的一次了,不过陈冲炸裂的演技是让人折服的。肖央给我的感觉也和《唐人街探案3》中给我的感觉不一样,从哥哥对妹妹变成了父亲对女儿,谭卓在《我不是药神》中饰演的也是一位母亲,赚足了我的眼泪。

最精彩的无疑是两位母亲(也是两位演员陈冲和谭卓)的对峙,一句“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又影射出近些年时有被提起的校园暴力问题。

令人感到欣慰的事,影片并没有刻意讽刺和贬低警察这个职业(除了那个小警察,很多影片中为了抬高主人公一方,总会刻意扭曲一些人物和职业),反倒把警察局长的推理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能力有水准,充满自信心的警察局长,她最大的败笔可能就来自对儿子的过度溺爱上。无法破案的很大原因是来自舆论的压力。

如果没有群众的阻力,我想凭借她的能力,即使没有挖出素察的尸体,以她如此惊人的心理洞察能力,既然已经确定了凶手是主人公,再深挖主人公在4月2日的行踪,就能发现他在二号晚上独自一人搭乘远程计程车回灿班(有人指出男主在罗统花六百泰铢说服一个本不愿载他的司机把他从罗统送回灿班,司机对这应该印象深刻,确实是个bug),如此不在场证明就不攻自破。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看的很“爽”,从它逐步攀升的票房也可以看它是一部“成功的电影”。这和“好广告”与“对广告”的概念是相通的,尽管这部影片距离《误杀瞒天记》还有一段差距,但收获票房的同时又收获口碑不容易,但收获了票房的影片口碑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中国的电影市场这么大,不能总让老外赚我们的钱,中国饱含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好电影不是被删减的面目全非,就是被禁播,不见天日。近年有很多电影冒着“不过审”的危险,打着擦边球去制作符合观众口味,又不至于违反规定的影片,有利有弊,但我们不能忽略中国电影在进步。

篇三:观《误杀》有感及精彩长影评

今天看的是误杀,其中很多细节超级棒,用的是开头说的希区柯克式,穿插着三个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1、大女儿并没有杀死素察。

在大女儿误杀素察这一段,一直在和泰拳画面进行转场。

观看泰拳时男主旁边的人问道为什么要打开选手的嘴巴,男主回答因为被打晕会出现吞舌的情况,如果没人管会憋死的。

素察被打晕后出现假死的状态,母女因为害怕将人放进袋子里,在搬运途中小推车翻倒,可能让素察吐出舌头,所以在棺材中醒过来。

警察打开棺材的时候,棺材盖上有血迹,但是大女儿误杀素察的时候并没有一丝血迹,说明素察在棺材里还是活着的。

在一家人吃饭时,小女儿用叉子划桌子发出刺耳的声音,是在模仿素察用手抓棺材盖的声音。

而故事开头男主给小店老板讲的故事,就是活埋。

2、男主为什么最后会自首

除了社会价值观以外,其实前面是有暗示的。

①男主会去给僧人布施,平常僧人都会接受,但是误杀这件事发生后,僧人却拒绝了并说道“无相布施才有无限功德。”意思是没有杂念的施舍才会有无限的功德。这个时候的男主心里是感觉自己有罪的。

②小女儿最后考试其实只考了70分,成绩那里有明显用涂改液的涂改痕迹,是涂改后才有的100分,这次事件,让孩子学会了说谎,作为父亲应该以身作则给予纠正。

③男主的父母是因为暴乱而死,所以想通过自首停止暴乱。

3、羊的意向

电影中羊的意向一共出现了七次。

第一次是片头【误杀】两个字出现时有声羊叫,接着出现的画面就是男主进行第一次布施,有羊跟随着僧人,代表着善。

第二次是男主去湖边抛车,有羊群路过,男主掩埋真相的过程被羊凝视。

第三次是男主和警察发生争执,警察本想开枪打他最后打死了路过的羊,羊替男主死,代表牺牲。

第四次是警察去学校找大女儿的时候,老师正在讲“羊视力不好,很容易离群,被大型动物吃掉。”

羊视力不好,唯一见证男主罪行的羊其实并没有看清过程,给男主作证的人们也并没看清事实的真相。离群,容易被大型动物吃掉,表明羊需要在群体里才能更好地生存。

第五次是开棺验尸,素察的尸体换成了死去的羊,代表替罪。

第六次是男主结尾去寺庙,出现一只活羊,代表救赎。

第七次是采访的时候,有个人说“羊只要能好好的吃草,才不会管是谁在褥他们身上的毛呢?”这里的羊指的是老百姓。

而电影《误杀》的英文片名是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译过来是没有牧羊人的羊。

篇四:观《误杀》有感及精彩长影评

翻拍是很需要勇气的,毕竟珠玉在前,整不好就变成了炒冷饭、无创作、拾人牙慧;被翻拍的基本都是经典,好像没人愿意去翻拍一部众所周知的大烂片,如果有,那更需要勇气,傻——也是一种勇气。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国家翻拍作品超过原作的还是很少的,大多数情况下结果都不理想,华语片耳熟能详的《龙门客栈》《倩女幽魂》《英雄本色》都被翻拍过,但谁还记得翻拍的版本。不同语种、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创作者翻拍改编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拿这部中国版《误杀》来说,在保留了大体故事情节设定之下,加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中国背景、中国式亲情、中国式关系处理,这样做的效果就是更有代入感、更容易理解、更能感同身受。

比如红白喜事要随份子、比如拿考试成绩来要求买礼物、见客户谈生意要啤酒等这样的小细节处理作为中国人更能理解和贴地气。

片中对男主也做了大量的交代和铺陈:因为学历不高身份不尊被大女儿嫌弃,沟通上也有了隔膜障碍;在白天拒绝了大女儿的自费夏令营申请晚上就把装满钱的信封偷偷放进大女儿的房间,这样的情节不正是中国众多小人物和父亲的形象吗?就在你我身边,转头看看绝对很多。

片中还有两处对男主人物性格的刻画,源于两次挺身而出:一处是在告知受害的老者带儿子去做伤情鉴定、另一处是在新结识的客户被警察尚坤殴打的时候上去踹了警察一脚,这两处的情节分为明线和暗线:明线为了交代男主与警察尚坤的矛盾冲突,暗线交代了这个小镇上的司法混乱、正义缺失;同时也为后续做好了铺垫;为最后阶段男主的杀手锏能成功施展交代了前因(男主踹了警察帮了承包商客户、客户在男主出事的时候也回报男主帮忙打电话给素察父亲都彭的竞选对手从而制造舆论压力)。

这些细节的处理也是为了加深男主的为人和行事风格:喜欢看电影并且深受电影的影响内心深处有想当主角英雄的情结、没有高学历但是有点小手艺可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的市井小人物、网络铺建和维修需要心思细密、因为要与客户打好关系所以善于与街坊邻居打成一片。以上这些因素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个鲜活的人,一切都很合理。

小人物通常都是懦弱的,是被欺压的那一类,在片中有多次展现,影片一开场警察尚坤就在欺压良善敲诈勒索,男主在第一次挺身而出后假装在吧台吃蚕豆,被警察尚坤叫骂的时候,男主因为害怕下巴是抖动的、男主的媳妇阿玉在看到警察进院子的时候的空洞无助的双眼和短暂麻木的手、第二次一家人在警察局的时候,阿玉的背部一直都是抖动的,你可以说是剧本写得好,也可以夸奖演员表演的好,但这一切都在交代影片中这种没有公正的强权政治的现实背景。

男主和媳妇住的院子旁边是墓地;市长候选人和他的警察局长夫人住着别墅,开着豪车,出入有跟班、上下车有人开车门;男主的大女儿因为夏令营的费用使得全家人吃饭的气氛很紧张;警察局长的妈妈很随便的就给儿子一套改装过的轿车。这些情节一点也不夸张。想一想你我身边,转头看看是不是很多。

影片故事的情节不做过多介绍和描述,不着笔墨在这些大家可以去电影院看得到的地方。

影片中有几处非常值得琢磨和引人深思的地方:

#影片中我记得没错的话:白色的羊出现四次,第一次是男主在河边沉车的时候,被羊发现了(暗示没有天衣无缝的犯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羊见证了男主的犯错过程);第二次出现在男主挺身而出后被警察尚坤拿枪指着的时候(尚坤打死了羊,而警察局长只说了一句你过分了,这只羊代替男主承受了警察尚坤的怒气);第三处出现在挖坟掘墓打开棺材的时候(这只羊彻底的成为了一只替罪羊);第四次出现在影片要结尾的时候,羊以另一种形态复活并且出现在寺庙内(昭示了真想重现、男主内心的觉醒)。

#影片中我没记错的话:男主去了三次寺庙,第一次去布施是虔诚的,得到的结果是圆满的;第二次是在做出一系列准备之后,想去求个平安吃个定心丸,僧人拒绝了,这个结果让男主之后一直在煎熬中;第三次是结束之后,面对自己内心的内疚谴责,选择在这里来结束这个事件。

#结尾处:在天台上,看着被暴乱毁坏过的小镇街区,阿玉拿着试卷过来,镜头拉近可以看到100分其实是70分涂改的,这是一张涂改的试卷,暗示小女儿或者妻子阿玉在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的人格和思想也受到了改变,并且是掩盖的那种,他们的人生和生活都已经发生改变,这和男主最开始想掩盖误杀真相的初心相呼应,可却不是男主希望看到的,男主在那一刻应该是下定了决心,一是不想内心受到煎熬,更为了家人不走上歧途,注意他说去买钢琴时转身对阿玉说的那句话。

#误杀:这是本片的片名,这个名字很不起眼,我看过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部被片名耽误的好电影,后来仔细想想,片名其实大有深意,大女儿情急之下打倒了素察,妈妈阿玉尝试着检查没有检查到呼吸以为女儿那一下击打打死了他(看过整部影片之后知道这是吞舌造成的窒息);妈妈阿玉将素察埋进了棺材彻底的误杀了他;警察尚坤随手的一枪就误杀一只羊;演变引申来看,误杀无处不在,不一定是锄头,也不一定非得用枪支,可能是说过的话、也可能是写下的文字,陈思成在映后也特别的强调了他和主创对误杀的理解,阮玲玉当年在科技传播并不发达的时候留下遗言:人言可畏。更不要说在资讯信息传播如此之快的今天,有多少人或事因为以讹传讹、因为众口铄金、因为众口难辨而没有辩白的机会、受到不公、更有甚者了此一生。如果能想到这一层,那这个名字就不负主创们想表达的心血。同时我们在来对比中国版和印度版的片名对比:误杀--误杀瞒天记,中国版想表达的是误杀的过程,印度版想表达的是结果,瞒天?瞒的是谁?

#台词:好的电影都会留下经典的台词并且经久不衰;我上中学那会儿记得最熟的就是: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阿sir,我不当大哥好久了.......我不是证明我比别人强,我只是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要亲手拿回来......世上有一种病,你永远也治不了,那就是穷病....... 上帝会把我们身边最好的东西拿走,以提醒我们得到的太多.....等等等等,太多太多,看过这部电影后,你印象中一定会留下这么两句经典台词: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当你看过一千部以上的电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好的台词就是好电影的必备因素之一,从这一点上看,误杀做到了。

#影像:专业术语我说不明白,影片前十多分钟和结尾的十多分钟是明亮的,除此之外的时间基本上全部是昏暗的。多处昏暗的场景和布光将陈冲的角色塑造得特别出彩,记得有几场戏,印象特别深刻,影片一开始黑暗中的审问,在小镇警察局陈冲被百叶窗折射的光照在脸上的时候、拖拽着小女儿亲自去审问的时候、在墓地雨中的时候,当然,陈冲老师本身的演技才是根本,一个能力出众的警察局长身份、又要忍受失去孩子的痛苦、加上面对男主精心设计的伪证据链条无从下手的无力感、还要面对来自忙着参与竞选帮不上什么忙的丈夫,这么复杂的情绪,陈冲演绎到了极致,顶礼膜拜;昏暗的基调也用在了男主一家人的身上,小女儿看见深夜黑暗中的母亲要掩埋尸体、男主回到家中看见黑暗中相拥的母女二人、一家四口回到家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男主第二次去寺庙的场景等等都是昏暗的,这一切其实都在暗示着两家人都活在黑暗微光中,都在努力寻找那一丝希望。

#母爱:或者叫亲情之爱守护之爱也成。这是这个片子矛盾激化的点。阿玉为了保护女儿,从一个平平常常的家庭主妇以身犯险,在警察找上门来的时候双眼空洞失神、满是无助彷徨,感觉她的精气神就像她手中的沙一样在溜走;警察局长这位母亲角色以强大的气场登场,有着强大权利的身份,有着候选市长的丈夫,可面对叛逆行恶的儿子却溺爱纵容他的过错。因为孩子,她们慢慢的以不同的姿态走在了同一条道路上。

#背景:中国版改编的最经典的地方就在于把故事背景放在了泰国,规避了很多不可言说的因素,泰国作为中国的邻国深受影响,所以,以后在有什么时代背景不方便呈现的故事就让他发生在泰国或者其他邻国吧。整部影片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家庭的矛盾,从身份上看是平民和警察的对峙,实际上是社会基层小人物和当权利益者之间的争斗,是法制失衡之下长期受到压迫的小人物的绝地反抗。影片后半段平民的发声助威和暴动,也对应了这一点。

#蒙太奇:影片中有多场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男主在看泰拳比赛--妻女二人正在与素察搏斗,两边的画面来回切换让观者的心一直提到嗓子眼;在审问的过程中,警局内审问的画面和男主事先训练家人应对审问的画面来回切换,看的紧张刺激揪心不已。

#致敬:从没见过那部电影致敬的如此直白和赤裸。

#演员:主要演员肖央、陈冲、谭卓。陈冲老师自不必说,我说我是看着她的戏长大的一点不过分,数次影后加冕,奥斯卡终身评委就是最好的佐证,近些年作品数量不多,但这部电影中的表现绝对对得起演技炸裂对得起影后的身份;谭卓老师是我们吉林长春的姑娘,近几年的磨砺,让她参与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光彩,对老乡的任何夸奖我丝毫不觉得过分;对肖央老师的关注不多,印象不深,时不时听别人提起的时候还停留在筷子兄弟的歌曲和偶尔电影中的客串上面,这其中表现最好的可能就是唐探2结尾处吧,看过本片之后,这是一个好演员,在节奏台词的分寸上拿捏的很好,兼具自带喜感的长相,给他时间和机会,未来可期。

#自首:实话的说,我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对结尾也有过这样的猜测,难道是为了过审。后来仔细的想过并不是这样的,分析如下:

1、之前我说过,这一版中国版本的改编加入了很多中国的元素,中国的元素不仅体现在哪些生活化的小细节上面,诚信、博爱、宽容这些也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不会随着移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就会失去和改变。

2、男主在移走尸体的时候发现了素察在棺材里面一开始是没死的,怒目圆睁的双眼对男主是莫大的刺激和压力,让他一直活在忐忑和内疚过程中;

3、男主在第二次到寺庙求平安的时候得到的答复和在河边沉车的时候被羊发现,让他明白世上没有天衣无缝的完美犯罪(影片开头陈冲扮演的警察局长也说过类似的话);

4、雨中墓地,打开棺材发现里面是羊的尸体的时候,大家都是不可相信,警察尚坤和警察局长夫妇不相信儿子连尸体也没有了;男主妻子阿玉同样也不可置信(男主转移尸体没有告诉她),但是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男主也是满眼的震惊在看棺材的方向,镜头也随之给到棺材的全景,棺材板上面有手抓的血迹。男主在转移尸体的时候应该是夜里,当时并没有发现棺材盖上面的血迹,如果有发现,以当时男主之前做好一切伪证据链的心思细密程度,肯定会毁掉血迹的。如今,在众目睽睽之下,血迹彰显,只要现场有一两个明白人或者有心人拿去化验,真想马上就会大白,这不是决定他要去自首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绝对是最重的那根。男主接下来在雨中抬头望天,知道结果终将不可避免。

5、最后在看到小女儿那份涂改的试卷时候,才由长久以来内心的不安、忐忑、内疚变成思过、悔改,男主转身说是要去买口琴的时候对妻子说:我是个没本事的男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挡在你们面前。这个时候已经坚定了要去自首的决心。

篇五:观《误杀》有感及精彩长影评

当你的家人受到伤害时,你会怎么做?在《误杀》全新曝光的“为家而战版”预告中,肖央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他饰演的平凡父亲为了守护家人不惜以身犯险,面对重重审讯也不动声色,与陈冲饰演的警察展开了一场智勇博弈。

首映礼上,监制陈思诚和导演柯汶利也对肖央的突破表现赞不绝口,称“他没有被这个世界过多的同化,保持了自身原本的多样特质,演父亲的时候把责任和担当诠释得很好。”关于电影的创作,导演表示,“希望不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类型片,而是做到商业性和社会责任意义兼具的电影,可以更升华,传递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感受。”

陈思诚关注未成年议题传递反思 肖央谭卓陈冲挑战颠覆自我

在谈及影片传递的意义所在时,陈思诚表示,“这段时间特别多校园暴力,各种成年人犯罪的案子屡见不鲜,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每次看到这些东西特别痛心疾首,所以想通过这部电影把这些东西传达给普通观众,让观众通过这部电影,更多地进行反思,更多地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

影片中,肖央、谭卓和陈冲大胆颠覆过往形象。肖央表示,这次扮演一名父亲,切身体会到了做父亲该有的责任、担当和智慧,要自己更好地成长,才能更好地保护家人。谭卓称:“这个母亲角色也挺难演的,她眼中有很多层次。”陈冲也表示从来没有接触过拉韫这样的人物,这个挑战很过瘾。陈志朋也分享了自己从外形到内在的颠覆,坦言这部影片对自己有特殊意义,“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被‘误杀’的人,被标签化、被定义,坚持自己的审美,就会被误解为神经病。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也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每个被‘误杀’的人都坚定的相信心里那个真正的自己。”

影评心得感悟 篇10

《烈火英雄》恰逢八一建军节上映,是国内电影不常见的灾难英雄主义题材。

在当下莺莺燕燕的国产片风潮中,这部宣扬军人血性的硬汉电影,无疑展现出消防战士用血肉之躯逆行在火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英勇无畏。这是一次英雄主义的喷发,让人联想起大连7•16油管爆炸事件和天津滨海新区8•12爆炸事故。

熊熊烈火中,每一次惊心动魄的营救,每一次被浓烟吞没的危难,都有消防战士闪着火警的急促身影。电影情节紧凑,爆炸场面惊人。虽然结局没有悬念,英雄壮烈牺牲在火海,但让人热泪盈眶的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留给其他人,生的希望。

硬汉消防队长江立伟是怎么表现的?

电影根据鲍尔吉·原野的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黄晓明主演的消防队长江立伟,在电影中采用平民化的视角演绎,甚至有自己的缺点。他因为家庭而退缩,但最终在火海看着妻子和儿子的照片,却战胜了心魔。江立伟在片中最重要的场景——油罐火灾现场,关一个阀门要拧8万圈,拍出了接近真实的感受。

手套被烧烂穿孔了,江立伟依旧赤手转动滚烫的阀门,他不仅要忍受火焰的灼热感,甚至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个人独自转动最后一道阀门。

作为一名有家庭的男性,能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战斗,一定是火灾磨练出了他超越常人的信念。最后生死关口,他让一起关阀门的队员先走,突出其高大的形象,显示出作为英雄人物应有的牺牲精神。

头盔砸碎,满脸是血,甚至起泡,创伤障碍后的江立伟,应对连锁火灾爆炸却坚守战场,让人想起《摩天营救》,抑或是经典的《虎胆龙威》和 《摩天大楼失火记》。

而此时的主人公已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英雄,没有了脸谱化的刻板形象。江立伟陪儿子参加运动会时,因为“害死人”的闲言碎语,而在儿子面前沮丧,那双腿跪地的绝望眼神让人心疼,他没有了其他电影中英雄的高大全形象。而片末,火舌怒吼,江立伟关上所有阀门对着黄色的烈焰说:“你输了”。刹那间,他被气流冲出,瞳孔映着黄色火苗葬身火海,他幻想着和妻、子团聚,如此悲壮将聚光灯都打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现实题材如何将灾难搬到社会秩序中?

作为灾难片,《烈火英雄》的创作正是基于大连真实事件拍摄,真正的价值在于“灾难”部分的艺术表现。

震耳欲聋的气流,从窨井盖冒出,连锁爆炸冲天,整个城市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城市上空也笼罩着红色浓烟,强烈的视觉震撼力触目惊心。灾难引起的全民恐慌和社会秩序紊乱也让人倍感焦心——全民买机票逃跑,船票机票一票难求,车辆堵塞交通事故频发,冷漠对待即将生产的孕妇,这些桥段堪比叙事模式成熟的好莱坞灾难片,宏大场面制造出紧迫感和危机感。

电影有两处泪点,都在精华高潮的后半部分。一处是所有消防战士守在油罐旁,共同抵御流淌火进入化学灌区。这种火舌怒吼、稍有不慎就会燃爆的压迫感,映射在消防队长马卫国紧绷的脸上。他接到指令:必须死守化学罐区挡住火源。然而现场人力和供水紧缺。耗材很快捉襟见肘,先用水后用粉尘最后只能搬砖挡住流淌火。眼看火势凶猛,马卫国拿起手机给队员们录起告别视频。在向死而生的最后关头,队员们强忍痛楚,告诉家人思念和爱,如果有下辈子一定照顾好家人……集体主义的全景视角,让身边的许多观众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另一处泪点是,消防队长徐小斌和当天原本要共进婚姻殿堂的妻子在灾难现场,天人两隔的情境。化学灌区缺水,只能远程抽海水来供水。但水中垃圾太多,导致管道堵塞。千钧一发之际,徐小斌跳入水中清理垃圾,却被渔网缠住,被救上岸时已没有任何气息。

作战指挥部的未婚妻听到后,泣不成声地跑到岸边,跪在他的尸体旁,擦干净孤胆英雄的身躯。听到指挥中心报告牺牲的消息,所有战友痛哭流涕。

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国家,都需要英雄。火海无情,战友有情,这些英雄的群体形象,写实了消防战士的满腔热血,具有人情味的当代军人情怀。

他们是党员,家里有兄弟,所以组成敢死队“冲锋陷阵”的豪迈,让人血脉贲张。他们穿着银色隔热服,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受到灼热感。战友们之间正义凛然的敬礼,以及类似《我不是药神》十里长街市民送别英雄的场景,这些爱国主义情怀,引起观众的共鸣。平安从来都不会从天而降,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英雄们一路走好”!

暑期档最近好片不断,前些时日看了邓超和俞白眉执导的《银河补习班》收视反响不错,前天看了《烈火英雄》影片的宣传片,由于时间关系,推到下午去影院观看,期间决定购票前往。

作为国产电影能够前往影院观赏的观众一定是首先对影片的宣传有一定程度的印象和了解。

《烈火英雄》正是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献给所有消防官兵的一份致敬。电影讲述了辽安省滨港市油罐区的一场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黄晓明和杜江作为两名消防中队长各自在自己岗位上进行浴火奋战的事迹。

电影开场就是一队消防车赶赴市区一家火锅店由于用火适当导致的火灾警情,当由黄晓明扮演的特勤一中队队长江立伟任指挥员,由于现场灾情是饭店局部明火燃烧。

随后由江立伟带队赴火场进行救人,把饭店老板的女儿救出后疏忽大意,排两位消防员复检灭火后的工作,却没有料到饭店储存了大量煤气罐导致覆灭后又引起了更加猛烈的爆炸事故,导致一名消防员不幸遇难。

电影情节在开场就紧扣观众心弦,血肉之躯在火灾面前显得尤为脆弱不堪,作为消防员而言他们逆行冲进火场救人的时候,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种精神在影片中并没有刻意去渲染,而是用行动去告诉观众,面对火灾现场,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的去抢险救援,这就是身为消防员的职责所在。

另一面是感情戏的推进,电影开始的这场火灾导致一名消防员牺牲后,江立伟也因指挥不当疏忽受到上级领导的处置,前往另一郊区中队任中队长,由杜江扮演的马卫国接替特勤一中队中队长的位置。

这其中有牺牲消防员母亲泪流满面手捧儿子的遗像,从办公室走出和江立伟手捧整理箱擦肩而过的瞬间,江立伟躲在楼梯角落里默默流泪的情形,复杂的心情让观众感受到揪心的痛。

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人们在平和中的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期间也包括江立伟和妻儿之间的感情生活,由于长期消防工作未能陪伴孩子成长。

在校园中和一场家长活动中,江立伟儿子和同学在赛跑比赛中的对话,让江立伟和对方父亲险些动手,这个铺垫是让更多平常人对消防员也会因事故责任而导致压力的一种无形伤害,心理疏导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由谭卓扮演的妻子对丈夫和儿子之间进行了更多的交流,让孩子逐渐认识到爸爸是一位负责任的家长,只不过工作原因未能陪伴自己。

这些是人之常情,观众可以通过情节对消防员有血有肉的人而进行直观了解,在马卫国接替江特勤中队长以后,在日常训练中对自己的队员们也进行了相应的努力。这其中就有后面即将还有三个月退伍的老兵郑志。

郑志作为一名即将退伍的老兵在接到警情到最后火场壮烈牺牲,是整部电影中最令人潸然泪下的一幕,作为一名普通消防员即将退伍回家和家人团聚,却在灾情来临之际义无反顾和战友们一同去战斗,他的牺牲带给观众更多的是震撼人心和感动不已。

另一条感情戏路便是杨紫扮演的王璐和欧豪扮演的徐小斌,两位青年演员是一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侣,他们同样都是消防指战员,在滨江油罐区发生火灾警情通报时,第一时间放弃正在拍婚纱照的过程,二人打车前往火灾现场。

杨紫和徐小斌分别担任自己各自岗位上的工作,徐小斌作为为消防车远程供水班长一职,负责坐船清理水下垃圾的任务,而杨紫扮演的通讯员一职也是指挥部的重要成员,二人在火场上分别以自身职责为重,撇下儿女情长进行忘我工作。

到最后徐小斌因在水下被垃圾缠足不幸牺牲,当王璐听到徐小斌牺牲的消息时,无法自拔的流泪,直到指挥员让她立即赶往现场去看看,她在奋不顾身前往,泪奔的瞬间让更多观众也感受到那份刻骨铭心的牵挂,从此一对恋人阴阳两隔。

随着火场灾情不断的加剧,现场所有消防官兵都全身心投入里面,这当然也包括当地市领导亲临一线指挥,正面表现了党和政府在严重的灾情面前,时刻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而随着火灾的蔓延到化学品罐区,里面有包含苯成分组成的化学品,一旦遇到火情爆炸后将会波及更多全市居民甚至邻国的一场无法预估的灾难。

灾情发生以后,全市居民在慌乱中通过何种渠道进行逃生疏散,而在高速公路上一队队外市赶来支援的消防车赶赴现场的情景,让所有市民在路上看到,他们是最勇敢而无畏去赴汤蹈火的逆行者。

现场火灾事故接连不断,指挥员要求全体指挥员成立攻坚组,指挥员在召集后动容的说明,共产党员和有兄弟的站出来,前往起火A01罐区执行封闭阀门的任务,江立伟也主动报名参战,而马卫国只能奉命率队死守化学罐区。

在前往A01其中江和马之间有一个鲜明的对话,二人在生死面前,坦然以对,江想抽支烟,马掏出湿透半盒红塔山,找出一根烟,江却怎么也没点燃烟,江看似对没点着而失落,其实更多的是他以做好进入火灾重灾区视死如归的准备。

随着爆炸愈演愈烈,消防员郑志为救战友独自扛起高压水枪时被高压瞬间打碎头盔的场景震撼人心,他坚持咬牙救出自己的战友,而不幸被落下的高空坠物所砸倒牺牲,隔着火墙马卫国和战友们激烈的呼喊和拼命想去救人,无奈火情无法去解救郑志,最后壮烈牺牲。

这一幕全场观众都被震撼了,泪水也随之顺着眼角滑落下来。在被流淌火包围的特勤一中队全体官兵后,马卫国用自己的手机录下各自队员的遗言,给父母给孩子的肺腑之言,都是已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共同面对无情的火魔,没有水源保障,用身躯来保卫化学罐区最后一道防线。这一幕幕场景仿佛让观众们身临其境,直到江立伟成功把最后的阀门关闭,用自己的牺牲换来身旁队友的一线生机而牺牲,这些无谓牺牲的精神,让整部电影达到了顶峰。

其实电影情节细节方面还有很多人性的拷问,有人选择善良也有选择冷漠。当江妻和儿子在地铁站里被人群淹没走失的情节,以及江妻救助一对即将生产的夫妇时,还有救助江儿子一对老年夫妻的剧情,这些都是一些善美的人性。

相比较还有罐区负责人对灾情严重性问题上的对消防员刻意隐瞒,和小酒馆一群冷漠无情的路人甲乙丙丁,这些都是其自私阴暗的一面,真实反应出站在灾难面前,人性卑劣的一面,与前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电影的结尾,全市市民自发组织在公路两面,悬挂着消防英雄千古的条幅,以及路中央摆满了一朵朵菊花,满含热泪盈眶的群众和一辆辆消防车驶过,最后众多市民发自内心的去向那些英雄们送行。

因为只有在和平年代,勇于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牺牲的消防员们,他们才是我们真正所崇敬而当之无愧的英雄!

影评心得感悟 篇11

无疑《少年的你》是成功的,这归功于曾国祥、许月珍的操盘,余静萍的摄影,还有周冬雨、易烊千玺和尹昉的到位演出。在当下我们还能看到这样一部华语院线电影,一定要向台前幕后所有人都致以敬意。

然而,影片的叙事铺陈与氛围营造虽好,但我总觉得有那么一丝失焦,进而减了几分应有的力度。我并不反对把校园欺凌、制度缺位、青春成长、少年真心等揉作一团,但它们不应该糊为一滩才是。

陈念与小北的身世环境交待得清楚,因而两人的情感碰撞便显得自然。尤其周冬雨对隐忍与懦弱,易烊千玺对莽撞与担当的拿捏都很到位,角色必然使人信服(若今年金马参赛,易倒真可能拿最佳新人与最佳男主提名,一举打破彭昱畅的年龄纪录)。然而在互相扶持下,影片还有一个「走出去」的大主题,便有赖于更高环境的塑造。家庭、学校、警方,以及高考、欺凌,这些因素须织成一幅天罗地网,才能衬出挣扎挣脱的力度。可惜除了家庭和高考两者刻画还算到位,其余方面还欠了些火候。

此处固然可能有一些不可言明的原因,如可以表现欺凌取证打击之难,却不能表现执法之无力等。但即便是欺凌本身,窃以为也太过浮于表面。

我相信主创团队认真做过功课,曾国祥的社会学研究背景也会帮助他不少,但校园欺凌之所以难办,不仅在于欺凌者之恶,与旁观者之冷漠,还在于欺凌的隐秘与嚣张。与近期几部相比,《悲伤逆流成河》因涉及性病,又自带青春小说的戏剧色彩,则众人的疏远憎恶合理不少。《少年的你》中陈念最多只算不合群,其母被揭涉及钱财纠纷,却几乎马上遭到所有人的嘲讽。三人组的欺凌也相当明目张胆,光天化日横冲直撞。如果这样的欺凌校方或警方都无法出手,反而成了对体制低级的戏弄。若说学生因高考而冷漠,那只是不愿多事,不至于到视若无睹的地步。真正的欺凌应是难有证据而大家却心中有数,难以出头所以干脆不理的。这种细密的压抑才更为真实,一如《狗十三》中失败的家庭教育带来的无助与厌恶。

我没有理据否认影片里的欺凌就不存在,但作为校园欺凌的亲历者,我相信或说我更期待,表现出一个更隐秘的欺凌,这才是当下真正的顽疾。而只有这种无孔不入的恐惧,才能更好激发「走出去」的决心。否则所谓的「走出去」只不过是想「过更好的生活」,然而我并不这样认为。陈念和小北的「走出去」,是想过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生活」。这固然是更好的,但它首先应该是人的。若如今的非人状态表现不到位,这种对「人的生活」的追求,也就显得离地了。

这也是影片始终差一口气的原因。「走出去」是他们最本质的诉求,「少年的心」是影响这种诉求实现的最重要的因素。影片在后者做到位了,因而小北的自我牺牲显得如此让人动容,也难怪郑警官要感慨一句「但他们是少年,就有可能这样做」。但影片在前者上差了一口气,使全片(尤其是后半部)始终有力使不出,情节上差一点就有硬拗之虞。若欺凌只意味着可能回家路上被人堵,那请一位保镖自然便可解决。但欺凌若是无声无息的恐惧,才会激发一遍遍走出去的怒吼。至于是寄希望于高考,还是用互信囚徒困境的顶罪,都更顺理成章。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影片精益求精的批评,瑕不掩瑜。对于许多还相信「一个巴掌拍不响」或「有事怎么不找警察」的人而言,这部影片足以教育他们,这也是整个作品更大的社会意义所在了。可以预料影片会有较好的社会反响,这对所有主创,以及此类严肃题材上的投资人来说,都会是一个好信号。希望走过低谷后,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更有力度的作品。

影评心得感悟 篇12

首先要说的是,在好莱坞这类商业动作/科幻片发展得已经有些疲乏的今天,基本上但凡重启/续作/翻拍类的都不太容易被看好,之后也十有八九扑街了,就说今年的几个大IP:黑衣人/黑凤凰/狮子王/速激,在口碑上无一成功,包括这部终结者也是被mtc打了不及格。好像现如今,故事不能被讲出个花来就不是个故事,电影也不是个好电影。我认为一方面,是大家对于前作的经典产生了一种依恋之情,对难以超越前作的尝试都抱有不信任感(除非特别惊艳如);另一方面,与前作间的呼应和互文容易被简单冠以灵感匮乏、煽动情怀之名。就这部来说,就算约翰康纳没死,故事继续发展下去又能怎么样呢?我承认编剧不走这条路不失为一种保守之选,但保守并不等于没有创造和突破。想到前不久,安叔的《双子杀手》是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寻求这类电影的出路;而《黑暗命运》则是在看似嵌套的故事中切入了新的命题,因而赋予了这部影片新的意义。在我看来,这两部电影的作者都是富有诚意的,而非屈从于好莱坞一贯的流水线制作工程。

下面就谈谈我对《黑暗命运》中的新意义的理解。我在短评中有说到:“这部终章的完美程度堪称今年的。”当然在深度上来看肯定是不及的,但我从它们之中都看到了一种传承感,正是这种传承感给了故事一个有力的收尾——中的传承是英雄迟暮的悲凉,而这部中的传承是宿命轮回的笃定。其不同时空、相同未来的设定本身就是对人类命运的一个有力发问,而在又一次与之前类似的自救过程里,老一辈与新一辈间的对话无疑将原先单一的文本发展出了不同层次。从一开始的摩擦、争执,到最终后来者迎接自身命运并获得成长,尤其萨拉和格蕾丝之间跨越两个不同时空的亲情是一条重要的纽带,也是这份传承中的关键一环。

而同为老一辈的T800,其命运和结局也在剧情的发展下显得顺理成章,这与前作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而并非老调重弹。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忽略剧作本身,这也是一部值得观赏的动作大片。其追车戏远胜今年的;空中失重打斗一段必然可以在年度动作场面占据一席;最后一段连续从天上打到水底再到地面(回到终结者的标准葬身场所工厂车间),众人轮番恶战REV9几乎没有松过一口气,让人直呼过瘾。这对于影片的观赏性而言也算是一种突破。

总的来说,《黑暗命运》虽然整体延续了前两部的套路,但有微妙的发挥和延伸。如果是真正喜欢《终结者》1和2的朋友,希望你也不要错过这一部,至少可以一睹老当益壮的汉密尔顿的风采呀。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