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课件(汇集九篇)

08-12

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收集的最新有关“有理数课件”的范文,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教学成果的重要佐证。

有理数课件 篇1

A.亏损3% B.亏损8% C.盈利2%D.少赚2%

A.B.

A.0 B.

C. D.

5.(2016南京中考)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5、-3,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A.-3+5B.-3-5C.|-3+5|D.|-3-5|

①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②异号两数相乘,积取负号;

③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乘,积一定为负;

④两个有理数的积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积.

7.气象部门测定发现:高度每增加1km,气温约下降5℃.现在地面气温是15℃,那么

A.5℃ B.0℃ C.-5℃ D.-15℃

9.(2016南京中考)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提倡低碳交通,近几年南京市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根据规划,全市公共自行车总量明年将达70000辆.用科学计数法表示70000是()

11.若规定,则的值为.

12.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13.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即为负.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记作3千米,向西行驶2千米应记作千米.

14.测得某乒乓球厂生产的五个乒乓球的质量误差(g)如下表.检验时,通常把比标准质量大的克数记为正,比标准质量小的克数记为负.请你选出最接近标准质量的球是号.

15.某次数学测验共20道选择题,规则是:选对一道得5分,选错一道得-1分,不选得零分.王明同学的卷面成绩是:选对16道题,选错2道题,有2道题未做,他的得分是.

16.(2016福建泉州中考)找出下列各图形中数的规律,依此,a的值为 .

17.某年级举办足球循环赛,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1分.某班比赛结果是胜3场平2场输4场,则该班得分.

有理数课件 篇2

(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

老师点评: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如何解左边不含有x的完全平方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不可以直接开方降次解方程的转化问题,那么这两道题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解题.

(1)先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化二次项系数为1;

(3)常数项移到右边;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5)变形为(x+p)2=q的形式,如果q≥0,方程的根是x=-p±q;如果q

例1 解下列方程:

(1)2x2+1=3x (2)3x2-6x+4=0 (3)(1+x)2+2(1+x)-4=0

分析:我们已经介绍了配方法,因此,我们解这些方程就可以用配方法来完成,即配一个含有x的完全平方式.

教材第9页 练习2.(3)(4)(5)(6).

本节课应掌握:

1.配方法的概念及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它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也可通过配方,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判断代数式的正负性.在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到高中学习二次曲线时,还将经常用到.

有理数课件 篇3

一、学习目标

1.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

2.掌握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并掌握简便运算技巧;

3.偶次幂的非负性的应用

二、知识回顾

1.在2+ ×(-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3种运算

2.上面这个式子应该先算乘方、再算2 、最后加法

三、新知讲解

1.偶次幂的非负性

若a是任意有理数,则(n为正整数),特别地,当n=1时,有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①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②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③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四、典例探究

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意识

【例1】计算:-1-3×(-2)3+(-6)÷

总结: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练1计算:-2×(-4)2+3-(-8)÷ +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转化意识

【例2】计算:(-2)3÷(-1 )2+3 ×(- )-0.25

总结:将算式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减法转化成加法,乘方转化为乘法,有时还要将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小数转化为分数等,再进行计算.

练2计算:

3.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符号意识

【例3】计算:-42-5×(-2)× -(-2)3

总结:

在有理数运算中,最容易出错的就是符号.

符号“-”即可以表示运算符号,即减号;又可以表示性质符号,即负号;还可以表示相反数

要结合具体情况,弄清式中每个“-”的具体含义,养成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的良好习惯

练3计算:

4.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简算意识

【例4】计算:[1 -( )× ]÷5

总结:对于较复杂的一些计算题,应注意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和一定的运算技巧,从而找到简便运算的方法,以便有效地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练4计算:[2 -( )×2]÷

5.利用数的乘方找规律

【例5】瑞士中学教师巴尔末成功地从光谱数据……中得到巴尔末公式从而打开了光谱奥妙的大门

题中的这组数据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请你按这种规律写出第七个数据.

总结:

这是一道规律探索题.规律探索题是指给出一列数字或一列式子或一组图形的前几个,通过归纳、猜想,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探索规律的时候,要结合学过的知识仔细分析数据特点,乘方经常出现在有理数的规律题中,所以要从乘方的角度出发考虑.

有理数课件 篇4

初一数学有理数试题

一、境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的倒数是____; 的相反数是____.

2、比–3小9的数是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

3、计算:

4、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2,那么到点A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5、两个有理数的和为5,其中一个加数是–7,那么另一个加数是____.

6、某旅游景点11月5日的最低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8℃,那么该景点这天的温差是____. C

7、计算:

8、平方得 的数是____;立方得–64的数是____.

9、用计算器计算:

10、观察下面一列数的规律并填空:0,3,8,15,24,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5的绝对值是………………………………………………………(   )

A、5     B、–5      C、      D、

12、在–2,+3.5,0, ,–0.7,11中.负分数有……………………(  )

A、l个      B、2个         C、3个          D、4个

13、下列算式中,积为负数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是…………………………………………………(   )

A、–1与(–4)+(–3)                B、与–(–3)

C、与                              D、与–16

15、小明近期几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第一次85分,第二次比第一次高8分,第三次比第二

次低12分,第四次又比第三次高10分.那么小明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   )

A、90分     B、75分    C、91分     D、81分

16、l米长的小棒,第1次截止一半,第2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6次后剩下的小棒长为…………………………………………………………………(   )

A、      B、      C、       D、

17、不超过 的最大整数是………………………………………(   )

A、–4     B–3      C、3     D、4

18、一家商店一月份把某种商品按进货价提高60%出售,到三月份再声称以8折(80%)大拍卖,那么该商品三月份的价格比进货价………………………………………(   )

A、高12.8%     B、低12.8%    C、高40%    D、高28%

三、解答题(共48分)

19、(4分)把下面的直线补充成一条数轴,然后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

–3,+l, ,-l.5,6.

20、(4分)七年级一班某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80分,数学老师以平均成绩为基准,记作0,把小龙、小聪、小梅、小莉、小刚这五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15,0,+20,–2.问这五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是多少分?

21、(8分)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 与     (2) 与    (3) 与  (4) 与

22、(8分)计算.

(1)              (2)

(3)       (4)

23、(12分)计算.

(l)       (2)

(3)     (4)

24、(4分)已知水结成冰的温度是 C,酒精冻结的温度是–117℃。现有一杯酒精的温度为12℃,放在一个制冷装置里、每分钟温度可降低1.6℃,要使这杯酒精冻结,需要几分钟?(精确到0.1分钟)

25、(4分)某商店营业员每月的基本工资为300元,奖金制度是:每月完成规定指标10000元营业额的,发奖金300元;若营业额超过规定指标,另奖超额部分营业额的5%,该商店的一名营业员九月份完成营业额13200元,问他九月份的收入为多少元?

26、观察数表.

根据其中的规律,在数表中的方框内填入适当的数。

有理数课件 篇5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数学思考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 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 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故事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难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复习与回顾

活动2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活动3 学习乘方的有关概念

活动4 应用、巩固乘方的有关概念

活动5 探索幂的符号法则

活动6 应用、拓展有理数的乘方

活动7 讲数学故事

活动8 小结与布置作业

活动9 思考题 回顾小学学习过的一些概念,承上启下(笔墨评语网 BMrbh.CoM)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氛围。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找到自信。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把问题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检验新知的掌握情况,把在幂的理解上容易错的题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巩固乘方的意义。

通过故事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梳理知识,学生获得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问题

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活动2

出示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图是细胞分裂示意图,当细胞分裂到第10次时,细胞的个数是多少?

SHAPE MERGEFORMAT

活动3

问题1

思考:

什么叫做乘方?

什么叫做幂?

什么叫做底数、指数?

问题2

在 中,底数a表示什么?指数n表示什么? 就是几个几相乘?

活动4

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一、填空

在 中,15是__数,9是___数,读作_________

的底数是__,指数是___ ,读作_________

中,-6是___数,12是___数,读作________

的底数是___,指数是__,读作_________

7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

X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

二、把下列乘法式子写成乘方的形式

1、2×2×2×2×2=_______

2、(-1)×(-1)×(-1)×(-1)×(-1)×(-1)=______

3、 × × × =_______

三、把下列乘方写成乘法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活动5

问题1

与 有何不同?

问题2

计算

(1) (2) (3)

问题3

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活动6

问题1

目标检测

(1) 是___数 (2) 是___数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问题2

拓展训练

你能完成下面的计算吗?试一试.

活动7

问题

棋盘上的学问

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

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

活动8

小结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2、总结五种已学的运算及其结果?

布置作业:

教科书47页第1题

收集生活中有关乘方运算的例子及趣闻故事

有理数课件 篇6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的`简单运算

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有理数乘法

学习难点:

法则推导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计算:

(1)(一2)十(一2)

(2)(一2)十(一2)十(一2)

(3)(一2)十(一2)十(一2)十(一2)

(4)(一2)十(一2)十(一2)十(一2)十(一2)

猜想下列各式的值:

(一2)×2(一2)×3

(一2)×4(一2)×5

二、探究新知

1、自学有理数乘法中不同的形式,完成教科书中29~30页的填空。

2、观察以上各式,结合对问题的研究,请同学们回答:

(1)正数乘以正数积为__________数,(2)正数乘以负数积为__________数,

(3)负数乘以正数积为__________数,(4)负数乘以负数积为__________数。

提出问题:一个数和零相乘如何解释呢?

有理数课件 篇7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含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利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利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较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加强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推动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

三、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明确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利用。

上述教学程序的实施较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从列举特例到归纳(不完全归纳)出一般的减法法则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有理数课件 篇8

《有理数乘方(2)》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1)会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确定和符号的处理方法.2.例、习题的意图:

由于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小学学习中已有涉及,加之在本章乘除运算中有所训练,学生已较为熟悉.所以,本节课的关键是加入乘方运算后,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把握及性质符号的处理是解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要点.本节课在例、习题的设置上注意与乘方运算的衔接.通过补充例1既强化学生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掌握,又初步训练学生在乘方与加减乘分别混合的运算中确定运算顺序及处理符号的能力.为学生正确进行综合性的混合运算打下基础.教科书P53是一道综合性的混合运算问题,通过本题的训练强化学生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掌握,同时让学生认识性质符号在运算中的意义及处理方法.通过补充例题3,让学生认识通过运算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运算,并且归纳出应用情况与类型.教科书中P53例4,是混合运算的一个综合应用,重点考察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通过观察分析进一步认识乘方的意义,训练学生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确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处理运算中符号.而有理数乘方运算中符号处理及幂的符号确定又是符号确定的重点.教学中通过由浅入深的设置例、习题,让学生逐步地认识符号的处理方法.例如补充例题1,在进一步巩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同时,初步让学生了解乘方分别与加、减、乘相混合的运算特征,训练基本的运算能力,掌握简单混合运算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例题2强化训练学生在综合运算中确定运算顺序和处理运算中性质符号的能力,更易于学生的掌握.教学中让学生读懂运算类型,指明运算顺序,了解运算实质.同时,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与书写格式,从基础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新课引入

1.引入:已知,一圆的半径是4cm,求该圆的面积.(π取) 学生列式计算:S=×22=×4=(cm2) 问题1:在此运算中,含有几种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运算? 学生回答:含有乘法和乘方两种运算,先乘方后乘法.问题2:那么,在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的混合运算中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回顾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加减为一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在混合运算中应从高级向低级依次进行运算.所以,先乘除后加减.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若有括号先做括号里的运算并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乘方是特殊的乘法运算,由上例知在乘方与乘法的混合运算中先乘方后乘法.乘方是比乘法高一级的运算,即为三级运算.所以,在加减乘除乘方五种混合运算中应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例题讲解

补充例1 .(1)(2)4;(2)4(2)3;(3)3223;(4)32(2)2; (5)2(3);(6)(3)(2);(7)2(5);(8)(1) 332分析:该例题是乘方运算分别与加、减、乘相混合的运算,重点考察学生对乘方运算的掌握.由于在混合运算中,出现较多的符号,这为进行乘方运算带来一定难度.如果对乘方概念和实质掌握不好,很容易在运算中出现符号问题.所以运算的关键是要区分底数,明确乘方运算的实质,把握好运算顺序,处理好性质符号.计算中让学生要说清运算顺序.要在复习上节课知识要点的基础上,从算式中准确的摘出乘方运算,分步完成整个运算.在乘方运算中,要让学生根据幂的符号确定原则,先判断出幂的符号,再计算乘方.(1)(2)4=-16;要先算乘方再求相反数.(2)4(2)3=4×(-8)=-32;-2的3次幂是-8,在带入算式时要用括号括起来.(3)3223=9-8=1;

(4)32(2)2=-9-4=-13;要注意两个乘方运算的区别.(5)23(3)2=-8+9=1; (6)(3)2(2)2=9×4=36; (7)22(5)2=-4×25=-100; (8)(1)=()==.

例2.教科书第53页例3.分析:1.先让学生读出运算的种类,再根据法则说清运算的顺序,并说明理

由.2.在运算中每步的运算结果若是负数要用括号括起来,与运算符号相区别.例如,9÷(-2)=-,-代入运算时要加括号,与前面的减号隔开.3.在最后进行加减运算时,要化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运用运算律进行运算.补充例3.计算:(3)2()

93分析:方法1.原式=9()11525;

方法2.原式=9()9()6(5)11.

9结合例

2、例3可知在加减或乘除的同级混合运算中,可将算式统一成加法或乘法运算,在用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运算.在有括号的运算中,可根据情况利用分配律去掉括号后,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运算.例3.教科书第53页例4.分析:1.本题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其关键是对第一行数据变化规律的分析,通过对第一行数的观察分析让学生更为深入地认识有理数乘方运算,感受底数相同的幂的变化特征.2.教学中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抓区别,找共性”是发现规律的重要方法.

四、课堂练习: 1.补充练习:

(1)42()54(5)3; (2)24(2)232(1);

4211(3)4(2)23(1)30(2)3;(4)11233(3)232;

43(5)7155122122632教科书P54练习.

五、课后练习

1.教科书P58习题,第

3、

7、补充练习:计算

(1)3(2)25(2)7;(2)(4)()3()1; 433(3)108(2)2(22)(3);(4)()(4)2(5)(4)2; (5)14(1)2(3)2.

31

有理数课件 篇9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要求学生树立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学习态度,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协作精 神,撰写小论文进一步了解数的发展历史。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复习正负数,尝试将之前学过的数进行合理的分类。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 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 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 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画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8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2、有理数有几种分类方法?具体是怎样分类的?

3、有理数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有理数课件(汇集九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有理数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