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读后感

08-16

读书,丰富我们的大脑,增长我们的见识,大家读完作品后,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 写读后感不仅要看,更要理解,你是否需要作品读后感的优秀范文呢?栏目小编用心描绘这篇“孔子世家读后感”定能为大家呈现一个全新的视角,请注意这篇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孔子世家读后感 篇1

公元前479年3月9日,巨星陨落,一个伟大的生命离我们而去,只留下他的灵魂和思想,光耀千秋。 他就是我们通常叫的孔子,也就是曾在特殊年代被批成‘‘孔老二’’的那个丑老头!其实他也不是老了才变丑的,两千多年前,鲁襄公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一户人家,一个丑小孩诞生国。他的脑袋天生畸形,头顶四周高中间低。司马贞说,其形状恰像倒过来的屋顶。名之曰丘,固当。学者鲍鹏山说这种头顶可能暗示着承受天地之甘露阳光,但从后来的人生际遇看,命运似乎并没有更好的眷顾这个丑孩子。

三岁丧父,十五岁失母,家境贫寒,一生颠沛流离。后虽广收弟子,名声日隆,但终因不擅机巧而四处不招人待见。有一次,鲁国贵族季武子宴请士子,利用聚会选拔官员。孔子得知后自忖:自己是大夫后裔,又是读书人,应该去参加这场宴会便欣然前往。却被季氏家臣阳虎在门外拦住,冷冷地嘲讽道:“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这老夫子并没清醒地认识:他只是个读书人!

要说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也真够乱套的。臣弑君,子杀父,下挟上,“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到处都是称霸野心。周王朝实际上被四分五裂,各诸侯国恨不得吃颗大力丸,一夜间有吞并天下的能量。所谓‘‘乱世出英雄",我在想,以他的智商、胆略、博学,以及不怕死的气魄,如果揭竿而起,中国的历史肯定得重写。但这个丑老头却真敢玩,非要以一己之力去拨乱反正,“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是个活该受罪的读书人呀!

纵观孔子一生,他大部分时间都是为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而努力。年过五十,他离开鲁国,花了十四年的时间周游列国,到处去推销,去游说。遭到各种冷遇、各种危险、各种屈辱,每每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人生苦难何其多,所幸,一路上有学生陪伴(来了一帮读书人)。

孔子五十七岁那年,因为有小人诽谤于卫灵公前,不得不离开卫国,前往陈。经过匡地时,驾车的那个学生指着城墙的缺口对老师大谈他的英雄史:“我当初就是从这里进去的!”匡地人听见了这句不同寻常的话,以为他们是阳虎的队伍-----就是当初嘲讽孔子的那个混蛋。加上孔子身材高大,给人孔武有力的感觉,遂一言不合将他们抓了起来,囚禁了五日。同行弟子都非常害怕,孔子从容地劝慰他们:“如果天不丧我,匡人能奈我何!”待颜回赶到,孔子一见颜回,老泪纵横:“回啊,我以为你死了!”原来他心里有多少牵挂,只在恰当的时候流露。颜回说:“子在,回何敢死!”这句话,我根本不舍得翻译。再三吟读,令我这个读书的人感动满怀!

63岁那年,楚人欲聘孔子,陈、蔡大夫害怕楚国因此而壮大,调发了一群服徭役的人将孔子围攻在野外,孔子一行困于斯,不得行,而粮食断绝,从者疲惫不堪,饿得都站不起来了。但孔子依然讲习诵读,弦歌不辍。子路很生气,一脸怒容地对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子贡也忍不住怒色。孔子茫然若失,问颜回:“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是这样回答老师的:“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也只有读书人才能这样“画饼充饥”自娱自乐!你看,这丑老头自找苦吃也就罢了,非培养一大批读书人陪着自己吃苦。

颜回也是个资深的读书人,不仅勤学好问,举一反三,智慧超群,才能出众,而且安贫乐道,知天顺命。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回环往复,赞不绝口!鲁哀公十四年春,颜回死,才42岁,其时,孔子72岁。消息传来,孔子悲痛难奈,恸哭流涕,“噫!天丧予!天丧予!”如人有丧子之痛。旁人不解,认为他悲伤过度不和中庸之道,孔子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份情感,世人不易理解,只有读书人自己能体会。

孔子学识渊博、记忆力超群。他一生都在寻找一个能实施他政治主张的人,能帮助他重新恢复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的景象。几十年颠沛流离的奔波,殚精竭虑的坚守,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坎坷挫折从未退缩,在“燃梦”的路上,走得障碍重重,走得坚忍不拔!

鲁哀公三年,孔子离开卫国,经过曹国来到宋国。宋国司马桓魋非常憎恶孔子,欲杀之。孔子虽然处处不受待见,也不是说杀就能杀的主,估计他不敢轻举妄动。见孔子与弟子在大树下习礼,便派人把树砍掉。这算是伐“树”儆“丘”。弟子劝说:“赶快逃吧!”孔子说:“上天把德行降生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

去郑国的途中,与弟子走失,孔子孓然一身立于郊外的城门。一个路过的郑人看到,对四处寻找的子贡说:“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读到这段文字,内心不由一紧!那个场景,仿佛重现眼前,旷漠荒凉之地,衰草连天,残阳如血,孔子颓然靠在一扇破败的城门上,望向远处绵绵的青山。恓惶而寂寞,迷惘而执拗,这个衰弱的老人,他在想什么?“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周道已逝去如流水,在诸侯争霸的混乱中土崩瓦解。他还一意孤行,“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开弓没有回头箭!在那些看破世事的隐士眼中,他更像位不合时宜的傻瓜。楚狂士接舆劝他识时务,早点退出江湖:“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此时的孔子,多像悲剧中的末路英雄。

“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把话转述给老师听,孔子欣然笑曰:“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本来,子贡听了这话,心里是很悲伤失落的。但孔子豁然自嘲,又让他放下心来。孔子的从容洒脱,坚定不屈的精神像灯塔一样指引着学生。令他们各自为政时,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子路性格刚直,鲁莽,说话急躁,为人忠厚。小孔子七岁,常伴孔子身边,对孔子忠心耿耿。孔子在教学中多次教育他三思而后行,遇事知变通。子路为卫大夫孔悝的采邑长官,得知孔悝参与反乱,急忙纵马前去。路遇子羔,告诫他:“城门已闭,不要进去。免得惹祸上身!”子路朗声说道:“食人俸禄,不避其难!”遂随使者入城。子路找到孔悝,要杀了这个叛贼,侍臣围攻子路。子路本就是武功高手,在打斗中,他们只击断了他帽子的带子。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君子即使死,也不能衣冠不整!于是停下来系带子,给了敌人置他于死地的机会。我的天,这就是孔子带出来的读书人,傻吧?

孔子听说卫国发生了内乱,心都提到嗓子眼上。“子路怕是此劫难逃了!”得知子路被剁成肉酱的惨烈结局,孔子失声痛哭,大病一场。子贡去看他,孔子拖着手杖,正在门外慢慢地走,那佝偻的背影,蹒跚的步伐,子贡远远地看见,眼泪不禁流了下来。孔子回头看到子贡,一声长叹:“赐,汝来何其晚也?”赐,汝来何其晚也!七日后,孔子与世长辞!孔子去世后,学生们为他守孝三年。子贡在坟旁筑庐又守孝三年,才离开!多么重情重义的读书人!

司马迁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到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想想我们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然而,国可破,山河可易帜,我们的华夏文明却一脉相承直到今天,正是这些读书人,撑起了民族的脊梁,让我们一直是一个有根有源有种的民族!

孔子世家读后感 篇2

——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却始终没有被人赏识,终年游走于卫,郑,陈,蔡等国之间,宣扬自己的思想,虽召集了许多得意的门生**,但却始终没有君主的认可。他的一生,可谓是一波三折。

孔子自出生起,父亲就不幸离世,他少年时期就“陈俎豆,设礼容”学习礼仪的动作,自小尊崇礼仪。YjS21.COM

成年后,他虽有才能,但也不得中用“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游走在鲁,齐,宋,卫之间,奔波,居无定所,无处施展自己的才能。就连孔子最讲究的礼仪,也被景公以过于繁琐随意贬低:

“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自这之后,景公也不再向孔子请教礼数方面的问题,虽毕恭毕敬的对待孔子,实则早就否决了孔子和他的思想,最后用“奉子以季氏,吾不能。

”委婉的下达逐客令,无奈,孔子只得离开齐国,回到鲁国。

在鲁的政治中,生活并不顺利。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孔子终于在56岁时成为总理。他过人的领导,安排能力终于能够得到施展,在他治理的范围内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树大招风,治理得繁荣昌盛,引来了齐国的担心和暗算“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

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对于孔子的治理他们都做出了称霸的预言,为了防止鲁国称霸后,首先就来吞并齐国,齐国从齐国挑选了八十个美貌女子,都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他学会跳《康乐》的舞蹈,身上有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一起送给鲁君。这一招果然奏效,季桓子终于接了齐国送来的女子乐团,一连三天不过问政务,在郊外祭祀束后,又违背常礼,孔子怀着满满的失望,离开了鲁国,前往魏国。

在魏国的生活也很短暂,几日之后,就有人嫁祸于孔子“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于是他又去往了卫国。在去往陈国的路上,孔子又因“状类阳虎,拘焉五日”被围困了整整五天,直到宁武子那里称臣,然后才得以离开匡地。

在这样危机的日子里,孔子仍然在按照礼数,规范自己“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离开匡,孔子又辗转蒲地,卫国,曹,来到了宋国。“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 宋国的司马桓砍到了树,想杀死孔子,孔子虽说着“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但还是无奈离开宋国。然后他在郑国和建国住了几年。晋楚争霸之际,他未能得到卫国的重要地位,最终迁往蔡国。三年后,吴国攻打陈国。考虑到孔子,蔡部长计划:

“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贤人,他所指责讽刺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长久地停留在我们陈国和蔡国之间,大夫们的施政施、所做所为都不合仲尼的意思。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却来聘请孔子。

如果孔子在楚国被使用,陈蔡当权的**将面临危险。”“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过人的才能又给他招致不少祸患,”于是他们双方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和他的**无法行动,但在这困难的处境中“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仍然学习礼仪。后来,在楚王的帮助下,孔子得以脱险。楚王本想好好重用孔子,又被令尹子西以“今孔丘得据土壤,贤**为佐,非楚之福也”劝下了。

在楚国没有机会的孔子又返回了卫国。这一年,他已经六十三岁了。后来,他离开卫国,去了鲁国。这时,他无意为官,显出了野心。

孔子的这一生,虽才华外露,才能被世人公认,但却总是处于被栽脏陷害的无奈之中,始终奔波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没有办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即便如此,孔子先生始终没有放弃他一贯坚持的礼节。多少次,在围攻中,他还带领**复习礼仪。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才能更好地体现孔子的君子本色。

孔子世家读后感 篇3

《孔子世家》云:“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的一生,就这样注定要以恢复周礼,以礼经济天下为己任了。

为了实现此道,孔子周游列国,花了十四年,正与后世玄奘取经所费时日相仿,真是“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孔子之道终不为天下容,最终只好回到鲁国,研《诗》,读《易》,著《春秋》。

我读《孔子世家》尤感佩于孔子在颠沛流离之中,受蒲人之阻、匡人之拘、陈蔡之厄,却能弦歌不断,安之若素。非有对道之坚守,对命之不疑,焉能如此!

姑举一例。孔子遇陈蔡之厄,以同一问先后令子路、子贡、颜回作答:“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答曰:

“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严厉地批评了子贡:

“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道,能提纲,能纪律,能统一,能理之,但不能宽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是说,老师的道太大了,所以不能被天下所容,为什么不把这道变小一点,而让天下能够接受呢?孔子说,一个好农夫能做到的只有好好耕种,却不能保证有个好收成,一个好工匠技艺高超,也不能保证做出来的东西都令人满意,君子该做的就是修道,而不是去在意这道能否被天下接纳,子贡你不修道,而是谋求道被接纳,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孔子的话蕴含着一个庄严的真理:道不可抛弃,道不可降低;道能否被宽容,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这是命运。而芸芸众生,乐道的却是另外一句话:

改变不了环境,就要适应环境。我不知道有多少曾经有抱负的人,因为这句话很辛苦却**无比的一句话,最后变成了弯腰、弯腰、匍匐在地上,最后,干脆缩到了地上!

古往今来的圣贤都是道的信徒甚至殉道者。《史记》中《列传》的第一篇,就是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殉道者伯夷叔齐兄弟俩。往汨罗江里纵身一跃的,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的三闾大夫。

濮水边上持竿不顾,拒绝楚王以国事相累的,是自由独立之道的坚守者庄周。例子多得很,往前,还有对尧以天下相托毫无兴趣的许由,往后,至少到**,例子多得不是这篇小文装得下的。我是东坡的铁粉,就说说东坡吧。

至于孔子的问题,颜回说,只有天下不允许,君子的品格才能显现出来。孔子非常高兴,开玩笑说:“回啊,如果你有很多钱的话,我来给你做管家吧。

”所以判断一个人的品格,看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关键还是看他困厄之时是如何说的,怎么做的。时穷节乃现嘛。

东坡的的倒霉,从乌台诗案开始,到海南岛上遇徽宗之赦,他自己用“黄州惠州儋州”来概括。在黄州,给秦观的信中说,说好听点是节俭,其实不过是悭罢了,每个月的俸禄平均分成三十份,小袋子装好,挂在房梁上,每日限用一袋,如有剩余,别置之竹筒中,朋友来访,以尽当日一袋和竹筒中所有为限。试想,苏东坡,大文豪,大名士,大书法家,文与可墨竹画法的继承与发扬者,他会穷吗?

会的。因为他不卖!哪怕不亲自出面卖,也不屑于卖。

大不了我少用一点,做人的品格,绝对不能降低。不卖,当然也就不会买。正是按照众生的思维,用一点经商之道,东坡的仕途自然流畅。

然而,君子不齿。在道德上、节操上,君子无一不是有洁癖之人。

至惠州贬所,必经大庾岭,岭道崎岖坎坷,道旁不时有白骨入目。东坡将这些白骨收拾在一处,安葬好,写了祝文,祈求亡魂安息。在惠州,从一个道士口中得知,广州城内百姓大多只能饮咸苦水,喝不到淡水,只有**和富人才能喝到刘王山的井水,东坡当即给好友广州**王敏仲写信,教之以大竹竿从刘王山引井水到广州城,让百姓喝上井水,甚至连竹竿检修和更换,都叮咛得仔仔细细。

最爱的侍妾朝云病逝之后,朝廷敕令又到,儋州。将赴儋州,听说儋州染瘴致病的百姓不少,而**此病仅需姜、葱、豉,浓煮趁热喝下即可,可是儋州没有黑豆,百姓也不懂制豉,于是又写信给王敏仲,让他**黑豆三石,带到儋州制药以散病者。到了儋州,发现当地黎汉两族互存偏见,东坡提出了“兹尔黎汉,皆是一家”的民族平等主张。

又创办了东坡书院,海南岛因而走出了一个破天荒的举人姜唐佐。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东坡在人生最困难的时期,依然爱着老百姓,造福于当地人民?当然,这是道的力量,道的坚持,生命的确定。

东坡在给朋友李常的信中这样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遵主**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好一个“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这便是道之坚守。好一个“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这便是天命之不疑。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元芳对如燕说过这样的话:“没有是非观念的,不是人,是禽兽;明知是错,还要去做的,那就是禽兽不如。”这话对芸芸众生来讲,是重了点,且把它当作一味发汗药吧。

对于人生的大是非,如何选择?我们从来就有圣贤给出的答案,它是孟轲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和“守拙归园田”,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杜子美漂泊潦倒时的一饭不忘家国,是于谦的“碎骨焚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太多的人只会抱怨而表示无奈:“不是我不想,而是现实如何如何,而是生活如何如何。”孔子说过: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想说什么了,话多如水。最后引一首放翁当年给他儿子们看的小诗,诸君共勉之吧,即便不能做到道之坚守,命之不疑,起码也该心向往之罢。

孔子世家读后感 篇4

孔子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仁者何以乐山,智者何以乐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万物栖息之所;是仁者对生命的寄托,是智者对自然的依恋。这是孔子对天人相结合境界的最高体验。孔子的一生追求仁,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仁者,但是他更是智者。因为他更钟情于水。

孔子观赏东流的水,子贡问道:“君子只要看见大水都要观赏,原因是什么?”孔子答道:“因为大水流动永不停息,而且滋润世间万物却不自认为有功,就像人的德行一样。水有时在低处流动,有时在高处流动,这都有其遵循的规律,就像人的仁义一样。大水浩浩荡荡,永不枯竭,这就像人的道德一样。水流向百仞高的大山中而不惧怕,这就像人的勇敢一样。装满了却用不着用盖子削平,这就像人的正直一样。水的柔弱无所不至,就像人的明察一样。水从源头必定流向东方,就像人的志向一样,所以君子看见了必定要观赏它。”孔子用滔滔江水比做人的德行,勉励我们进德修业应像奔流不止的河水昼夜不舍,永不停息。这不仅体现孔子的智慧,而且不也暗示了孔子的一生如流水一般吗?

孔子一生仕途不顺畅,如流水般曲曲折折。孔子35岁去齐国,见到齐景公。由于受大臣晏婴的阻止,没有得到齐景公的重用,37岁返鲁。孔子从51岁起,先是做了鲁国得县官,后来官至鲁国的最高法官,并代理丞相。可是只有三个月的功夫,由于鲁王不听他的意见,孔子只好辞职,离开鲁国。在55岁到68岁这14年间,奔走列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厄困。于是又返回鲁国。

社会现实却是让人痛心。周王室统治微弱,“礼崩乐坏”,诸侯纷纷崛起,伦理秩序失控,社会纲常紊乱。孔子想到自己的先祖弗父何禅让君位,正考父曾接连辅佐宋国三公,父亲叔梁纥勇猛震三鲁,母亲颜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养自己。孔子叩心自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传说中的盘古一斧劈开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开、泾渭分流?为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样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太太平平?自己虽没有君王之位来施展政治抱负,也没有威武之师可以征伐世上邪恶,但是自己有知识、有智慧,可以用教育开启人的心智,用“六艺”来培养“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贤臣,改造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实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太平盛世。于是孔子不怕困难,如流水般,坚持自己的信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下定决心,走上杏坛,传先王之道、授六艺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当时60岁。孔子周游列国到宋,和弟子们在大树下“习礼”。桓魋扬言要杀孔子时,砍倒大树。弟子们让孔子快跑。孔子却安慰弟子们,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后,孔子以及他的弟子们秘密地离开宋国。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师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赶时,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孔子师徒先后来到新郑。当时孔子风尘仆仆、疲惫不堪,非常狼狈。子贡等人四处寻找孔子。有一位老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老头,长相不凡。脑门子像尧帝,脖颈似尧时的名法官皋陶,双肩类似郑国大夫子产,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丧家之犬。”子贡见到孔子后,便把老人的话学给孔子听。孔子听后,见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样,不禁大笑,说:“说我形状像贤相,那可不敢当。说我像一只丧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这种坦坦荡荡、从容不迫地对待挫折、坚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最后,假如将孔子和庄子相互比较的话,在主观上,我更向往庄子那样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但是在客观上,我更提倡孔子的处世智慧。尽管孔子曾提出“刑不上大夫”这一不平等的法律。但人生孰能无过?孔子还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孔子的思想包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人处世的智慧,给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如流水不绝,激励着万代子孙。

孔子世家读后感 篇5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一)这篇又拖了很久,老是看了一段又回过去看前面相关篇目的内容,比如说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就回去看“宋微子世家”,后来又说到孔子在鲁国的经历,于是又回去把“鲁周公世家”浏览了一遍。这一篇通篇看来,总体感觉是:孔子一生在仕途上可说是郁郁不得志,四处漂泊如丧家之犬;在学术上却是逐渐精深逐渐博大终于积累**三千,书成春秋经典。

孔子谦虚有礼。他太客气了。所以齐国的晏婴建议景公不要用他。的确,他不适合齐国的政策。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得脸厚、心狠、手辣,得见机行事善于权变,看样子孔子不具备这些特质,而且他提倡的那一整套关于礼的理论,并不适合那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实用啊。再说他脸皮也太薄了,与南子见了一面,回来被学生“不悦”,就急得发誓赌咒,“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不必这么紧张吧,反倒引人遐想。晚年,他幻灭了,会改变,但他的形象已经固定,没有人敢利用他。

孔子真正令人称道的,还是在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他整理编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确是中国千年文化中经典中的经典,他教育学生的种种言论,让我在这里评价一句正确都觉得不够贴切不够资格,因为孔子的思想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每一个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孔子思想的滋养,我们其实更多要做的是用孔子的思想来衡量现实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以一已之私对孔子思想进行评论。

关于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太博大的话题,以我笨拙的笔墨无法写出其中万一,只是觉得很奇怪的是:一个说出那么多经典的对的话的人,为什么不能做对的事,让他能够在当世得偿所愿施展才华呢?看到他那句: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让人不能不品出一些苦涩。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二)太史公以诗赞孔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太史公曰: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至于后世,更有所谓“大诚至圣先师”之号。孔氏之学,渐乎后世,不可谓不深远矣。

然则孔子之不用于当时,何也?

有论者以为其生不逢时,故有不遇。果哉?子贡曰:

“夫子盖少贬焉?”子曰:“而志不远矣!

”以此知孔氏一学者也。学者之为,道也。不容于世,亦宜矣。

孔子亦自知也,故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之语。孔子不悦桀溺,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以此知子之执也。孔子自云:

“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诚然一学者之象也。

孔子之学博。楚令尹子西曰:“诸侯之使,无如子贡者,诸侯之辅相者无如颜回者,诸侯之官尹无如宰予者。

”然圣者不霸,霸者不圣。所谓“王者”之说,亦宜付诸东流。孔子既以修道不倦而圣,又不降志以求,其不容于世不亦宜哉?

世之所求,无非霸也。

春秋之时,诸子纷争,各以说逞,皆以己学为正道。所言不一,所执亦异。然大道渺茫,实难求索。

道有大小之分,有“霸”,“王”之别,有学用之类,以此道论比彼道,不亦怠哉?王霸有道,为政有道,书画有道,庄子曰:“矢溺亦有道。

”与孔子同时之诸子,名、法、墨、阴阳亦传诸后世而不绝,唯儒高出诸子而独尊,何也?无他,时也。

昔孔子生之不遇,后,身既没而名显,皆因时也。春秋之时,大礼已坏,而孔子教人以忠恕,克己复礼,期诸侯俱以王室为。秦遵法术而亡,汉鉴前辙而杂儒法,孔学终以“君臣父子”而得显,岂非无因乎?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三)这次读完之后,我的感觉就印证了司马迁说的:“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以前看过《礼运》、《易经》、《乐记》、《经解》、《学记》,以及《论语》,这些当然是名著,但这次通过《史记》了解孔子的一生后,再与以前的东西结合起来,深刻的感觉到了孔子的悲哀。

当然孔子也并非是宋明时期神话后的孔子,《史记》里的孔子给人感觉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要说《史记》先得从司马迁的悲哀说起,司马迁从忍辱负重受宫刑之后,说出了:“人之一生,或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后面的《报任安书》中有提到只要是传世之作,必定是上古圣贤发奋才能创作出来的。

孔子的一生分为几大部分:

1、身世及出生。

2、决心治学。

3、四处求学。(如跟师襄子学琴,向老张问礼,在齐闻韶。)

4、始创儒学,招徒授业。

5、开始为政。

6、周游列国。

7、删述六经。

先说身世,司马评价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至于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虽然是一个大夫叔梁纥的儿子,但是因为是野合所生,而且父亲死时没有守孝所以没有人承认他。因为父亲早逝,孔子的母亲把家里的一切都承包了,所以他在孔子16岁时就去世了。

孔子的志学之路还是非常坎坷的,十五岁前和他母亲的爸爸学,之后想要去找太史公求学,因为太史公要测试孔子到底有没有学***力,让他在门口等了一天,而孔子就在那等了一天不急不躁。于是被太史公收为**,其后认真学***,《经解》中有是这样介绍六艺的:“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宜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至于四处求学我想孔子向老子问礼,应该都听说过,孔子去了以后被老子骂了一顿后,就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这三者皆可捕捉,而唯有龙我不知,今日我见到老子就像见到了龙。有人说这是两位圣人的碰撞。事实上,当时孔子的思想并不完美,所以我们老师常说,如果孔子50岁时再见到老子,那就是儒道的交流。

孔子最痛苦的时候是周游世界。他不被国王接受,被隐士讽刺,三次被君队包围。然而,这样,孔子的制度才真正建立起来,苦难也并非不重要。

最后的删述六经,就是孔子一生中做的最大贡献了,当时孔子想干这件事的初衷是,认为天下已经无道,自己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现给后人。孔子删了《诗经》,整合了《尚书》、《礼记》,写了春秋。

关于最后死时见到的最后一个人就是子贡,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史记原文:

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

“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

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而涕下。

谓孔子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春秋年间,天下无道,礼崩乐坏,智者无用武之地,贤人空怀兴国之志,君王毫无势力,孔子穷其一生不能把礼义推行,到了人生的最后,孔子发出了最后的感慨。

子路因为冲动死在了卫国,孔子一听,一下气血上涌,带动以前的忧愁就病倒了。子贡来看望,孔子勉强装作很悠闲的样子,说:“赐呀,你也太晚了吧!

”孔子哀叹一声,唱到,支撑天地的太山已经摧毁,支撑房屋的主梁也已经被摧毁,领导人心的贤人呀,也已经不管用啦呀!哭了起来。过了一会跟子贡说:

“天地之间没有道德的约束已经很久了,我的主张一直不能够推行,悲催呀!那曾兴盛无比的夏王朝如今已经被葬在了东边,那礼乐盛行的周王朝也被葬在了西边,昨晚我梦到我坐在祠堂里,我是殷人呀!”七天后仙逝了。

孔子的一生充满了悲欢离合,又拥有一段悠然自得的时光,死而无憾呀!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四)《孔子世家》是司马迁留给我们最早的,也是最权威的孔子资料,我们所能了解的孔子,当然只能相信所谓的《史记》了。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颁布诏书,寻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而《史记》的编撰者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离世于公元前90年,公元前91年,55岁的司马迁就完成了《史记》。这就是说,司马迁生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那么,关于孔子的事迹自然要符合汉武帝的要求,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了。可据说西汉初年,虽说“焚书坑儒”的时代结束了,但汉高祖并不喜儒学,使得儒生的学术源流几乎断绝,可正是汉武帝,才令孔子及其主张起死回生,并逐步迈向至高无上的圣人地位。

不过有一点应该清楚,孔子去世于公元前479年,到了公元前91年《史记》成稿,已相距388年啦!如果以现在作比较,就相当于今人搬出公元1624年的人物,即明朝天启四年的事情。我们应该知道,孔子时代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相对愚昧落后的阶段,所以很难怀疑孔子行为的真伪。

试想,就连相对文明程度较高且为历史记载主角的明朝皇帝,其事迹都疑点重重,孔子?贵族都没混上,又怎么可能存有真实的历史,还流传了近400年呢?那可是战乱不断的400年哪!

关于《孔子世家》的记载,这里不便列出,仅将于此相关的质疑和初步看法暂列如下,以求进一步明辨是非。

一、关于孔子的出身。孔子一直不知其父葬处,“丘生而叔梁纥死”嘛,并没有说明其父的享年,却明确记载着“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可孔子的祖先却清清楚楚,以下便是后人列出的孔子祖上名单:宋湣公→弗父何→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祈父→孔防叔→伯夏→叔梁纥→孔丘。

令人惊讶的是,当时的孔子家族竟然能保存并延续如此详细的家谱?

后来还有人考证出,孔子乃商朝的宗室,到周朝时被封于宋国,如果孔子明知自己是宋湣公的后代,就凭孔子终生渴望“克己复礼”的品行,他会情愿以孔为姓吗?

再看看孔子所谓祖先的名字,大部分都有个“父”字,没有“父”字的也有伯和叔两个与父称兄道弟的称呼,这也能叫人名?还有世子胜又是怎么回事?称呼与姓名是一回事吗?

尤其是那个“正考父”,“考”原指的就是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生为父,死为考嘛!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孔子十七岁时,就被一位即将离开人世的士大夫认准了,他深知孔子祖先,就因为孔子“年少好礼”,即断定孔子将来一定是位才德显达之人。这也太有先见之明了,居然后知数百载,乃至数千载。

《孔子家语》可信吗?此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东汉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所撰,比《史记》晚了180多年。不过,有一点不可不服,凡能修史者,都必须属于儒家,而且一定是大儒!

二、为何要提“野合”呢?为何要探寻贵族祖先呢?为什么孔子得到老子教诲之后,才“**稍益进焉”呢?

其实,记述一位颇具影响的历史人物,往往应该取长补短、****,根本没必要提及“野合”二字,很显然,这两个字的使用是必须的,是有其深意的。

同时,在孔子的出身中还要极力标榜为周室宗亲,这不能不让人立刻想到汉武帝的出身,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帝王或圣人都是可以“野合”的,而且正因如此才不同凡响呢。至于别人,尤其是老百姓嘛,那就妇孺皆知喽!正应了那句话叫,“英雄不问出处”,还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恶霸逻辑。

至于老子的地位在汉武帝那儿是绝对不可撼动的,因为他的列祖列宗大多是信奉老子的,即使要树立孔子,也只能屈居第二了,而且还要教导孔子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

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就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在很多历史伟人中,也包括孔子,他们的很多话语都是如何得来的,真不知道,这些珍贵的语言究竟是怎么流传下去的,难道孔子拜见什么人,身边总有自己的**吗?

3、 孔子和晏子是什么关系?据记载,晏子生于公元前578年,死于公元前500年,也就是说,他比孔子大27岁。后来,齐公问政孔子,晏婴大约62岁。

请看看晏婴给齐景公的进言:“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乐缺有间。

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这段经典论断不可不为切中要害、一针见血!

这至少说明孔子和晏子没有共同的政治思想,但后世儒家学者坚持认为晏子也是儒家。

但历史毕竟不能假定,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没有如晏子所指出的那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不幸的是,晏子所担心的庸俗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据说后世不少大儒对他们的老祖师爷在世时的“丧家之犬”之遭遇愤愤不平,尤其是晏子,竟断言孔子在齐的不得其志,一定是晏子对孔子才华的嫉恨。

真是有趣,一位威震华夏的60多岁的老齐相,会嫉恨四处求官的年轻人?另外,晏子真的很还小嘛?孔子都快两米啦!

四、子不语怪力乱神吗?那么,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

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是怎么回事?还有仲尼曰:

“禹致群神於会稽山,防风氏後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

”这些都是说什么呢?如今看来,无异于信口齿黄!此外,整个《孔子世家》通篇内容,原本就不缺少怪力乱神,一位精通丧葬礼仪的专家,离开了那四个字,还拿什么来征服别人?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有专家解释说,“不语”指的是不议论,“不争论”。的确,本来就子虚乌有,或者唯恐躲之不及,谁还有资格议论那些闻所未闻的奇事?难怪有人盛赞孔子“真乃圣人也”,无所不知,无所不懂,当然除了那些下贱的常识之外。

这样一位语不惊人誓不休者,也不可能是凡人了。但是!这与招摇撞骗、故弄玄虚、蛊惑人心那可是两码事儿。

五、孔子的教育事业成就究竟如何?在《孔子世家》中,孔子一生追求仕途的脉络清晰可见,期间也断断续续做了几年弱小诸侯国的小官,也是处处碰壁,尽管终生不得其宏大之志,仍四处奔走呼号,仅所谓的“周游列国”就耗费了十四年时光,即使相信孔子27岁开始兴办教育,到孔子去世也不过46年,那么,孔子从政及远离本国的时间就理当不再办学之列吧,说孔子一生从事教育显然夸大其词。这样看来,不足30年的办学经历就已经很了不起啦,其**竟达3000余人,每年平均新增学生100余人,“有教无类”好像还可以,那又如何“因材施教”?

难怪说孔子为圣人,的确不是常人哪!

还有所谓的七十二位贤人,据说至今都没能弄清这些优秀学子的基本情况,如此令人“高山仰止”的大教育家,优秀率才2。4%?更何况,也没几位真正曾为某小诸侯国的栋梁之才的。

仅就最贤的颜回来说吧,终生不离孔子左右,在孔子哪儿的确很贤,可为社会又做了些什么呢?说穿了,大凡孔子的得意门生,最擅长的就是攀附权贵、巧舌如簧、欺世盗名,最擅长的就是为自己****、树碑立传!“独尊”之前的遭遇正因如此,“独尊”之后的待遇更是如此!

总之,如果我们**《孔子世家》出品的时代背景,明确出品人的政治立场,那也就不难理解孔子的伟大了,也正因为孔子的“仁义道德”,才造就了“男盗女娼”猖獗,才造就了层出不穷的霸气与奴性完美结合的芸芸众生。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居然夹杂着一个威力无比的暗示,祭拜孔子,似乎可以升官,祭拜关羽似乎可以发财,而升官发财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人生最大追求了,也许正因于此,文圣与武圣才香火最旺,才经久不衰!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五)孔子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仁者何以乐山,智者何以乐水?

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征,是万物生命的源泉和栖息地,是仁者对生命的寄托,是智者对自然的依恋。这是孔子对天人相结合境界的最高体验。孔子一生追求仁爱,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仁爱的,但他更为睿智。

因为他更钟情于水。

孔子观赏东流的水,子贡问道:“君子只要看见大水都要观赏,原因是什么?”孔子答道:

“因为大水流动永不停息,而且滋润世间万物却不自认为有功,就像人的德行一样。水有时在低处流动,有时在高处流动,这有它自己的规律,就像人的仁义一样。大水浩浩荡荡,永不枯竭,这就像人的道德一样。

水流向百仞高的大山中而不惧怕,这就像人的勇敢一样。装满了却用不着用盖子削平,这就像人的正直一样。水的柔弱无所不至,就像人的明察一样。

水必须从源头流向东方,就像人们的雄心壮志一样,所以绅士看到它时必须小心。”孔子用滔滔江水比做人的德行,勉励我们进德修业应像奔流不止的河水昼夜不舍,永不停息。这不仅体现孔子的智慧,而且不也暗示了孔子的一生如流水一般吗?

孔子一生仕途不顺畅,如流水般曲曲折折。孔子35岁去齐国,见到齐景公。由于受大臣晏婴的阻止,没有得到齐景公的重用,37岁返鲁。

孔子从51岁起,先是做了鲁国得县官,后来官至鲁国的最高法官,并**丞相。可是只有三个月的功夫,由于鲁王不听他的意见,孔子只好辞职,离开鲁国。在55岁到68岁这14年间,奔走列国:

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厄困。于是又返回鲁国。

社会现实却是让人痛心。周王室统治微弱,“礼崩乐坏”,诸侯纷纷崛起,伦理秩序失控,社会纲常紊乱。孔子想到自己的先祖弗父何禅让君位,正考父曾接连辅佐宋国三公,父亲叔梁纥勇猛震三鲁,母亲颜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养自己。

孔子叩心自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传说中的盘古一斧劈开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开、泾渭分流?为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样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太太平平?

自己虽没有君王之位来施展政治抱负,也没有威武之师可以征伐世上**,但是自己有知识、有智慧,可以用教育开启人的心智,用“六艺”来培养“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贤臣,改造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实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太平盛世。于是孔子不怕困难,如流水般,坚持自己的信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下定决心,走上杏坛,传先王之道、授六艺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当时60岁。孔子周游列国到宋,和**们在大树下“习礼”。桓魋扬言要杀孔子时,砍倒大树。

**们让孔子快跑。孔子却安慰**们,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之后,孔子以及他的**们秘密地离开宋国。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师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赶时,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孔子师徒先后来到新郑。

当时孔子风尘仆仆、疲惫不堪,非常狼狈。子贡等人四处寻找孔子。

有一位老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老头,长相不凡。脑门子像尧帝,脖颈似尧时的名法官皋陶,双肩类似郑国大夫子产,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丧家之犬。

”子贡见到孔子后,便把老人的话学给孔子听。孔子听后,见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样,不禁大笑,说:“说我形状像贤相,那可不敢当。

说我像一只丧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这种坦坦荡荡、从容不迫地对待挫折、坚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最后,假如将孔子和庄子相互比较的话,在主观上,我更向往庄子那样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但是在客观上,我更提倡孔子的处世智慧。尽管孔子曾提出“刑不上大夫”这一不平等的法律。但人生孰能无过?

孔子还是有值得我们学***方。孔子的思想包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人处世的智慧,给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如流水不绝,激励着万代子孙。

喜欢《孔子世家读后感》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孔子世家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