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电影观后感(系列十三篇)

08-22

作文从小学时候就开始一直学习,写作文不仅可以锻炼人的心灵,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文笔,我们写作文练得越多,自己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如何写作文才不会烦恼?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1921电影观后感(系列十三篇),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921电影观后感【篇1】

《1921》带领观众走入那个年代,感受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力量。影片全景式地重现了一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青年们,怀着满腔热血,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影片向开辟新中国的革命先辈们致敬,我们能看到百年前,先辈们在复杂的时局下摸索着中国的出路,他们历经磨难和生死存亡,不管在多难的境遇下,他们都在朝着希望前进。这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带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突破重重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新生活,正是因为无数的开拓者们才有了新中国!

当历史画卷缓缓地铺开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被那些画面所震撼。我们惊叹于他们为探索出一条真真正正能够拯救中国的道路的执着,也因他们面对危险时刻而屏住呼吸。影片更多的让我们看到这13位革命先辈们少有人知的青年时期的模样。不像我们在历史书上所看到的他们,他们是朝气蓬勃的,他们是一个个有着鲜明性格充满着热情的青年人。当我看见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对新中国的展望的光芒时,我的心也被这样的热情所点燃。他们用热血和青春,激荡着旧中国,开拓着新世界。

影片中,嘉兴红船上的会议与逐渐唱起的国际歌,是动人心弦的,是令人为之振奋的。在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达对负责印刷的人强调百姓与人民虽然意思相近,但境界完全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是为人民服务,从未改变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今时今日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国家从艰难岁月中一路走来,历经炮火与鲜血的洗礼,21世纪的我们不能忘记这段艰难历程,永远铭记历史。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现在这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一点一点强大起来,一步一步迈向世界舞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牢记历史和初心,不忘使命,不负期待,共创美好未来。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新时代的我们,从革命先辈们的手中接过火把,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延续下去!

1921电影观后感【篇2】

亲爱的党,100岁生日快乐!

党100岁了,我们为党的历史之久而高兴,更为党在100岁之际,依然干劲十足,依然蓬勃向上,依然前途无量而自豪。

党100年的征程是一部奋斗史,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谁都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开始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谁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个成立初才一二十个人的中共真正携起了广大工农和各个正义之士的手,以坚韧的品质顶住了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乃至压迫,撑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空;我们更不可能不知道,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今天的社会主义,走进了幸福和民主……

说起党的奋斗历程,总不会忘记想起那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我一直认为南昌起义是奋斗的真正的开始,因为从那一刻起,我们再也不是靠着几个人来掀起小小波澜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武装。

我们也总不会忘记说起二万五千里长征,特别是让中国共产党开始真正独立的遵义会议,艰苦的长征走出了共产党人宝贵的乐观、奋斗精神,淘出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播下了生命力顽强的革命火种;遵义会义更是开出了我们自己的个性。

在经济迅速繁荣的今天,我们也并不会忘记祖国成立初的荒凉破败,我们更不会忘记是党的改革号召将祖国人民从困苦中解救……

党的历史也是一部挫折史。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的一样,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革命年代,国内有反动派、国外有帝国主义,这些强大的势力无不致力于将共产主义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一切都让我们党的革命历程走得无比艰辛。

曾记得,有好多次,我们的事业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有好多次,我们在生死存亡的路口挣扎、抉择……

只是幸好,我们有一代代的伟人,一代代的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有乐观且坚强的人民,我们有着正义的思想指导!所以,在每一个生死关头,我们都能走出错误,获得成长,因而,我们走到了今天。

时至今日,党给了国家真正的解放,给了人民尊严和幸福,这些,无不缘于党的成熟,党学会了真正实事求是。

走在校园,我总能看到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同学争取着成为党的一分子,我也在努力争取着,我真的为党高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我看到了一个更好的未来,我想说,少年爱党,我党更强!

1921电影观后感【篇3】

《1921》以简洁、青春的笔调呈现了1921年前后的大事件,全面精彩地展现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相约开天辟地、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建党、国际和国内反动势力对革命活动的围剿、中共一大召开及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等历史事件。

电影场面开篇刻画了一个事实:中国共产党并非于1921年这一年度从零到一、横空出世的,而是上溯至1840年鸦片战争民族蒙尘之际,此后,各路志士仁人踊跃救国,探索各种方案,都未功成。直到《新青年》杂志创刊与1919年五四运动,在南陈北李两位卓越创党人与毛泽东、李达等一批杰出的知识分子核心力量下,在思想和组织充分的准备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电影全景式地表现了一大代表的风采。而这些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先行者都有着让人惊讶的年轻:李达31岁、李汉俊31岁、毛泽东28岁、包惠僧27岁、陈潭秋25岁、王尽美23岁、邓恩铭20岁,刘仁静更是只有19岁。

灾难的旧中国从觉醒到奋起的历程,也是一群年轻人青春的故事,奋斗的故事,沥血成就伟大理想的故事。

这个电影,让我们看到一个个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了缔造一个新中国,他们坚定信仰,他们的血肉之躯虽在酷刑、残害下,他们依然无畏无惧,以至失去生命。他们是因为深爱,因为深爱着苦难的祖国,同时也深爱着他们的亲人、人民。

1921电影观后感【篇4】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2021年7月1日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被大家永远铭记的日子,正如歌词中所写的一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带领着全国人民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领导中国走向了光明;是党,在内忧外患的年代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是党,在和平安乐的年代带领我们走向通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历史的接班人,在如此特殊的时刻,我们应该学会继续传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忠诚担当之势铸造新时代的“红色战士”。

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延安精神。“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回想当年的峥嵘岁月,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凭借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理想信念,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年伊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主动“挂牌”请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一道道钢铁长城,为群众筑起了健康的“屏障”;面对疫情的需要,9000多万共产党人纷纷慷慨解囊,以小我之力汇聚成大我之爱,谱写了一曲曲感人之歌。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的基因,我们的身体里潜藏着红色的情怀,我们应该学会饮水思源,无论未来走得有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与发扬前辈们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难、不惧险的延安精神,以“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之态,继续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前行,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红色江山世代传承。

传承榜样力量,发扬为民情怀。榜样的力量承载着精神的食粮,传递着无限的希望。我们应该学会主动向“榜样”看齐,对比榜样身上的精神品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不变的为民初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不懈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学会传承榜样的精神,汲取榜样的力量,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初心、锁定目标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我们应该学会传承守岛英雄王继才百折不挠、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发扬他鞠躬尽瘁、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我们应该学会传承时代楷模张富清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无私精神,发扬他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革命精神;我们应该学会传承扶贫干部黄文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斗争精神,发扬她迎难而上、主动而为的担当精神。

传承忠诚本色,发扬铸剑品质。忠诚是为人之本、为政之魂,是当年支撑红军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精神支柱,是如今支撑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来源。唯有传承忠诚之志,方能铸就钢铁之城,这就好比“铸剑”,唯有好钢才能铸好剑。我们应该树牢“四个意识”,以“千锤百炼”之志主动投身到基层这片“炼厂”里去冶炼,力求在“炼厂”的冶炼中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不变;我们应该坚定“四个自信”,以“百炼成钢”之态主动深入到基层这片“炼厂”里去历练,力求在“炼厂”的历练中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不偏;我们应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百折不挠”之势主动加入到基层这片“炼厂”里去磨练,力求在“炼厂”的磨练中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移。我们应该传承共产党人的忠诚本色,自觉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坚决做到一心一意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我们应该发扬共产党人的铸剑品质,以“十年磨一剑”之志打造共产党人的铜皮铁骨之魂,以“铁杵磨成针”之态塑造共产党人的金钢不坏之身。

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身处国泰民安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会铭记、学会感恩。

1921电影观后感【篇5】

一个锤子,一把镰刀交织一起,看上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图案,可它贴到鲜红的旗帜上,它就是代表我们国家的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

19xx,一个伟大的领袖诞生了中国共产党。xx年,是党的100岁生日。100年来,党用可以积成河的鲜血,让我们迎来了和平的社会,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尊敬的各位领导: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我心情是那样激荡。然而,回首眺望走过去的历程,却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

七月的天空流光溢彩,七月的大地笑语欢歌,七月的星光照亮长夜的路,七月的彩霞点燃心中的火。七月的脸庞漾起笑的漩涡,七月的中国飞出祝福的欢歌:中国共产党我们挚爱的母亲啊,祝您生日快乐!中国我们永远的家园啊,愿您谱写新歌!

时间如流水般飞快地从我们眼前流逝回想起以前,我们的党走过了100年艰苦奋斗的道路,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党感到骄傲和自满,一百年,就像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但是改革的开放汇集了每个国人的生活,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

1921电影观后感【篇6】

7月1日,我们迎来了党的100岁生日,通过结对共建活动,我感受到了在职党员志愿者主动报到、逆身前行,老党员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朴实无华的语言、种。种感人瞬间体现了各个时代党员对党的真情,不禁让人动容。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通过这样一场特殊的党日活动,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一次洗礼,思想上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心中对党的生日祝福,化为“珍重、珍惜、珍爱和珍视”。

初心不改,珍重对党的忠诚情感。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而就在这一年我们在年初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党带领全国人民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反观世界疫情仍在蔓延,感染人数超过1千万,一些拥有一流医疗条件的发达国家疫情失控。一位老党员说今年党的生日过的很特殊,但正是因为这种特殊,让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决策部署,信任党、依靠党、跟党走的感情变得越发珍重。

把握当下,珍惜宝贵历史机遇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在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样的宏伟蓝图让我激情澎湃,我觉得下一个15年是我们80后、90后这一代人接茬奋斗、接力奉献的15年,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能把自己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发展强大,感到何其幸运,“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我们对这个时代最好的献礼。

砥砺奋进,珍视自己的工作岗位。岗位是培养人成才的平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按照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最顶端的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岗位给了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很好的平台。岗位无高低,奉献无大小,在平凡的岗位上涌现出“最美第一书记”黄文秀、“守岛英雄”王继才等许多不平凡的时代楷模,值得我们一生学习。在部队,岗位就是站位,是战士手中的武器,要用生命去坚守;转业回到地方,在组工战线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岗位就是责任、是使命,要把岗位作为生命去珍视,把自己的初心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1921电影观后感【篇7】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是,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之中国,今日之成就皆源于中国共产党在战火纷飞中拯救了全国与人民。这部影片带我们重温了19xx年——那个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

影片中,一群早期共产党人的形象刻画得鲜明深刻。青年_满腔热血、意气风发,在与同学探索中国救亡图存之道路时,立志于用革命的手段反抗旧世界,探寻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影片中,也认识了那些书本上一闪而过的名字。李达同志是杰出的马克主义理论家,总是忘我地在深夜翻译、出版、校对共产主义书籍,他为共产党事业鞠躬尽瘁,将希望的火种以宣传的方式传递给各个青年。邓恩铭同志从一个对中国与知识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孩子转变为在反动派刑讯逼供下壮烈牺牲的革命英雄。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当缅怀先烈、饮水思源,传承榜样的力量、红色的基因,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司法行政岗位上履职尽责,将汲取的红色精神转化为工作中的不竭动力,将人民群众在法律上的诉求与期盼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引,为我区法治政府建设添砖加瓦、再添新力。

1921电影观后感【篇8】

红色,热烈而明媚,象征着豪迈、乐观与坚贞。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当年,游览湖南岳麓山的毛泽东曾以此抒发胸臆。90多年过去,赤诚的信仰、坚定的理想、为民的情怀这些红色因子,使中国共产党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从光明探路人转身为复兴领航者,筚路蓝缕一路行来,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这气质来源于高于天的理想信念。1935年中央苏区陷落前夕,时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长的瞿秋白在向闽西突围途中被当地反动武装逮捕。敌人想方设法逼他投降,但他宁死不屈,尔后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36岁。多年后他的女儿瞿独伊才明白,正是因为信仰这个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父亲才视死忽如归。岂止瞿秋白?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约有300多万共产党员舍身赴难。革命英烈用鲜血铸就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必胜信念,构成了共产党人特殊气质的底色。方此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面对前行路上的风险和挑战,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坚守高尚的信仰,则是当下每名党员干部必须答好的考题。

这气质塑形于勇于任事的使命担当。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成为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因周一句嘱托,从棉花迷变成棉花疯,面对迫害不屈服,面对挫折不灰心,棉花就是俺的命,啥也别想挡住俺,为提高棉花产量、解决棉花脱蕾落桃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岂止吴吉昌?甘作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的牛玉儒这些用汗水熔铸的时代人物,注定将永载史册。今天,效仿先辈们的敢于担当,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铺展到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广大党员干部当实事求是以谋之,殚精竭虑以成之。

1921电影观后感【篇9】

今天是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今天,在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召开中共一大会议,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电影重现了1921年以前,在中国军阀混战的背景下,一批以毛泽东为首的青年人从渴望赴法留学到坚定革命斗争的转变过程,体现了那一代年轻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还有许许多多像邱少云、刘胡兰的英雄,他们并不追求名垂青史,却只希望祖国能够和平安康。国旗也因为有他们的热血而更加鲜艳。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香港澳门回归了,因为党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我们才会奔向小康。党啊,你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脚步;党啊,你的丰功伟绩将会铭记在人们心中!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为党争光,为党添彩!

第九位同志(王亚琴)的感想:

一百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未来之路,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100个风雨春秋,100年奋斗不息,我们党历经苦难,披荆斩棘一路走过来,带领全国人民驶向一个新世纪。

今天在党100周岁生日这天,有幸观影《1921》。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栉风沐雨,今年我们党迎来了一百周年的华诞。昔日承载着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如今已经成为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复兴希望的巨轮。

通过观看《1921》这部影片,让我们生于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这代人走进建党初期,回顾历史,时刻铭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愿中国共产党经久不衰,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1921电影观后感【篇10】

我们要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

坚持主题教育形成的良好学风。通过“学习强国”、先锋网站、、微博等方式,做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一阵风。我们要坚持学,持续学,练就基本功,学到心里去,体现行动中,越学越觉得有信心,越学越觉得有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主题教育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基层党员干部要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及时解答群众的疑惑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健全规范时刻关注困难群众,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着力尽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检视问题常态化。人只有不断总结、不断修正、不断积累,严格地要求自己,才能够深入思考人生的本质。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检视问题不能紧一阵、松一阵,雨过地皮湿、风过了无痕,而要常省常新,打“持久战”。

1921电影观后感【篇11】

1921年的七月,数十名代表从全国各地顶着各方压力,为了国家和民族未知的未来而纷纷汇聚在上海。尽管他们已经小心小心再小心,却仍避免不了殖民统治者的打压和阻挠,最终选择在一艘小小的游船上完成了历史的使命——中共一大的会议召开。

正是这个新生的年轻党派,改变了未来中国的命运。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是在法国国庆日的那个夜晚,在法租界误入无数载歌载舞的法国人群中的尚还年轻的毛泽东,看着强盗在中国的土地上欢呼雀跃庆祝他们自己国家的诞辰,看着本该是神州大地主人的中国人被阻隔在毫无温度的铁门之外,看着耻辱的烟花绽放在属于中国的天空之上。愤怒,耻辱,绝望,却无能为力。当时的他只能将一腔愤恨化为不断向前奔跑的动力,奔跑,奔跑,似乎这样就能像小时候那般,将一切不忿都抛之脑后。

28年后,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一刻,举国欢庆,烟花不断地在上空炸开,整个天安门广场乃至全中国都洋溢着激动和喜悦。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鼓掌,所有人脸上都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唯独这位伟大的领导者,脸上看不出一丝笑意。从他的眼中似乎能读出万千感慨——为了这一刻,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他的瞳孔中映着绽放的花火,一如当年在法租界时那般,只不过时过境迁,如今的欢喜是真真正正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先烈凭着一腔热血为革命捐躯。忘不了,在熊熊烈火中嘶吼着端枪前进的身影;忘不了,在反动派冰冷的枪口下消散的不屈灵魂。感谢无数先烈用生命为后人铺出的光明大道,感谢革命先驱者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的努力。如今的党,朝气蓬勃,如今的中国,繁荣富强。

1921电影观后感【篇12】

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我从历史课本上所学了解到的,那时候的背景是军阀混战,列强瓜分,救国无门,民不聊生……那个时代,是鲁迅先生说的没有光明,在黑暗中摸索处处碰壁的时代。但最坏的时代也有希望的存在,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在这片混沌中醒悟的人越来越多,终于在1921年形成了一个质变……

《1921》是故事里的一群人

《1921》是部典型的群像电影,但不同于以往群像电影讲述某一事件作为主线,我认为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展现在当时的背景下,不同人的不同选择——有的人助纣为虐,有的人投机倒把,有的人麻木不仁,有的人救国救民。如果说是什么造成了他们思想的不一样,可能就是源自于自己内心的信仰。

当时的中国有些病态,也有些畸形,是历史书上所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君主立宪行不通,民主共和也行不通,直到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的思想先驱者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我相信当时的这些人,对于共产主义是十分笃信的,当黄轩饰演的李达用自己翻译的稿费来补贴印刷杂志的费用的时候,当他站在天台上,迎着朝阳唱着《国际歌》的时候,当他冒着被跟踪发现的危险赶到被查封的印刷厂,要把“百姓”改成带有情感的“人民”的时候,当他谈起《共产党宣言》眉飞色舞,兴高采烈的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信念感存在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不仅仅是李达,还有刘昊然饰演的刘仁静,被成为“小马克思”,是一个对于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的青年。但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书呆子,而是也有着自身想法的少年,会好奇那些新事物,会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还有“何胡子”何叔衡,从前清的举人转为共产主义的拥簇者,年纪虽然大,但思想却并不落后,甚至于他的一番话还点破了很多人心中的困惑。

他们对救国救民有着坚定的信仰,另外的一群人也有“坚定的信仰”,不过却是在其他方面。当了十年探长的黄金荣执着的。是他梦寐以求的华人督察长的位置,所以可以为此轻易牺牲一个人甚至数十、数百人的性命;和毛润之、何叔衡在上海的电车上擦肩而过的蒋介石,他执着是操控股市后的巨大利益;而陈公博和周佛海,对于共产主义的执着程度可能远远比不上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他们的存在也是在时代背景下的真实写照。

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说到浪漫,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把这个词和国人联系在一起,总觉得中国人对于情感的表达是含蓄和内敛的。但我认为中国人的浪漫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仅仅局限于所谓的儿女私情,而是骨子里投出来的温柔和善良。

看过电影的人应该还记得片中的女性角色,每一个人的出场都很惊艳,我觉得这是导演一种意向的表达,寄托了当时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就像在李达的学堂查封之后,他带着妻子王会悟搬家时,王会悟心心念念的那瓶花,是很平凡的一个物品,但却是她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而这不正是因为对于生活所怀抱的浪漫之情么?

同样的浪漫还发生在毛润之的身上,他和萧子升在争议共产主义时的“打赌”,是好友知己之间的浪漫;他和杨开慧依依惜别,是夫妻之间的浪漫;他和李达就杂志欠款的一来一回,是革命战友之间的浪漫。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毛润之随着法国人庆祝的队伍准备进入某个公馆而被拦下的时候,一墙之隔,却是两个世界,中国的土地上,却不允许中国人踏足,于是屈辱和气愤化为动力,让他在上海滩的长街上跑了起来。这一趟跑步,不仅仅是发泄,而是一种脱离,一种奔赴,就像他小时候脱离旧的桎梏一样,他内心也是想和一群有志之士带着国人脱离这个积贫积弱的状态,奔赴更好的未来。试想一下,如此宏达的梦想,难道还不够浪漫吗?

电影里,导演还运用了很多意向去表达这种浪漫,比如说那个在电影中出现了四次的小女孩,每次出现都有这不一样的含义,——见证了失败,也经历过黑暗,迎来了曙光,最后再展露了笑容。她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但她更是所有人的希望。

1921电影观后感【篇13】

看完电影后,仿佛经历了革命的先驱者们如何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梁启超先生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1921年,正是一群热血青年为理想、为中国而走到一起,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整部电影中令我感受最深的一个片段是是李达对他的夫人讲:“那时候我组织救国团抵制日货,成堆成堆烧掉日本人制造的东西。但划着火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火柴也是日本人制造的”。他眼里闪烁着泪光苦涩地说道:“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这句话中透露出的是那时的中国被列强欺压的无力和屈辱。那时的中国,虽然没有自己的火种,但有无数怀揣救国理想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生命化作火种,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时至今日,那团火依旧熊熊燃烧,成为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

百年前,一群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在今天,我们依然牢记初心使命,不放松片刻,继承革命先烈那顽强拼搏、自立自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中奋勇担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