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观后感经典

09-02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编辑了“中国科技观后感”以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您想节省时间建议您收藏本页以备查询。观影是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在观看过这部影片后,我们的感受可能不能用单纯的语言表现出来。 写观后感,可以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观后感可以写出我们对于电影的真实看法。

中国科技观后感 篇1

今天,我和四川声音绵阳艺术学院的数千名学生一起去了九州体育馆举行的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天很冷,但是天空却是清澈干净如水的。

在车站等了很久才遇到一辆科博会专线,我们一哄而上,完全忘了还要钱。车子带着几百颗充满期待与忐忑的心去往目的地……

最后,一条有标志的绿化带出现了——离九州体育馆不远。往前走,明显开始堵车了,有交警指挥;在停满了各种公车私家车的路一侧,是各种如一堵墙的广告牌。还有移动、联通、电信的应急通信车,我迫不及待地看起了热闹。

下了车,人海茫茫。

展区分为五个展区:高新技术成果展区、军民融合展区、自主创新展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展区,重点展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展销。还有室外展场:

航空航天特色展区、防务技术装备展区、减灾应急装备展区,特种车辆装备展区,以展示为主。

穿过安全门,我被铺天盖地的灯光淹没了——一股浓浓的未来主义风。一是中航工业展区。海鹰无人机的真机展示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因为真机在一般展览中很少见到,大多被模型所取代。以至于主办方不得不在展示台上贴了一张纸条:

“真机!请勿触摸”,

还有九寨发动机——飞机的心脏。中航燃气轮机研究院在5kg流量核心发动机核心设计的风扇/增压器级、低压涡轮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中小旁路比、双转子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不小于1000公斤力,其主要部件均采用全三维气动设计,特别是压气机采用先进的弯掠扭造型技术提高性能的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双转子中等涵道涡扇发动机,目前将配置于巡航导弹和无人机,未来将为国产6-8座公务机提供动力。

我还对中国核电设计研究院主被动独立三代核电机组acp1000着迷。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建筑,隐藏着巨大的能量。不过我们已经有信心使它更加安全:

acp1000在设计中增加了“非能动”的事故处理措施,可使其在遭受造成福岛核事故那样的地震、海啸并导致全厂断电的情况下保证安全。所谓“非能动”,就是不借助电源,而是利用重力、温差、密度差等自然驱动力实现流体的流动、传热等功能。对可能发生的氢气爆炸、高压熔堆、安全壳长期超压、安全壳底板贯穿、全厂停电等事故采取相应措施。

观众多为中青年男子,许多人戴着眼镜,手持长镜头摄相机。还有不少老人,目的肯定不是凑热闹;再有就是我们这群大学生了,在忙着网罗稀奇。

最吸引我的当然是中国移动的4g展厅了!我也是个对科技感兴趣的人,被4g(td-lte)的广告词:“4g时代,td-lte引领未来!

”吸引,来看个究竟。td-lte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在速度和辐射水平上都比目前流行的3g(td-scdma)先进得多。

还有室外的诸多展区:中国航天的模拟宇宙飞船舱吸引了很多孩子们的好奇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疯狂”地前进的壮大的中国,昂首挺胸地去向太空的浩渺。

“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不仅只是一句口号。在华为的展区,新款的智能手机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支持国货,更何况是这么精美的呢?

北斗导航系统也很诱人,它有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典型的“中国智造”,在未来,完全可以取代美国的gps。

还有3d打印、新型特警执勤车、abb的工业机器人、长虹的智能家庭科技交易会就像一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窗外的阳光。它来自遥远的外太空,但它无处不在。

视觉传达本科二班戴雅欣

中国科技观后感 篇2


近年来,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从互联网、人工智能到物联网、生物技术,科技正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经济、教育、医疗、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结构。这些变革不仅在经济上为中国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在社会层面上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会。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科技对中国的影响,并分享我的读后感。


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国各个行业都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飞跃。这不仅提高了生产力和效率,也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比如,在移动支付的推动下,中国的电商行业迅速发展,实体店逐渐被线上销售取代。无论是购物、外卖还是旅游,科技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科技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技术手段,教育资源得以全面覆盖城乡,减少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教育教学更加个性化和有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习习惯进行学习,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科技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实践、创新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技对中国医疗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通过远程医疗、健康管理APP等技术手段,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效率。例如,在肺癌早期筛查中,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CT影像快速发现异常,帮助医生更早地进行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率。科技的进步使得医疗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好的健康福祉。


科技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手机、智能设备等科技产品。无论是社交娱乐、购物支付还是生活出行,科技正悄然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改变传统行业的格局,推动着社会结构的变革。例如,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共享住宿平台改变了旅游产业的生态,这些都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读完《科技改变中国》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巨大力量。科技的进步不仅在经济上为中国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在社会层面上赋予了中国人民更多的权利和机会。科技进步也带来了其他问题,如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等,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科技的伦理和规范。只有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科技的价值最大化,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改变了中国,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发展机会。我相信,在科技的推动下,中国必将迎来更加繁荣和进步的未来!

中国科技观后感 篇3

中国流动科技馆观后感

当今社会,科学已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因为有科学,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因为有科学,我们的健康得以保障;因为有科学,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

我们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我们到体育馆观看中国流动科技展。今天,我们迎着烈日来到了展览馆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展品,有的与物理有关、有的与数字有关。如“椭圆交点”、“窥视无穷”、“金息照片”、“激光竖琴”、“旋转的银蛋”、“雅格布天梯”、“旋转磁场”……都是里面的展品。

其中,“窥视无穷”和“雅各布天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激光竖琴”给我的印象更深。

“窥视无穷”能让你看得无穷远,是不是奇妙?其实,只用了几面镜子,利用平面镜的特点---这里虚像,物与像对称。“雅各布天梯”运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那些所带电荷与导体尖端的电荷符号相反的粒子,由于被吸引而奔向尖端,与尖端上的电荷中,这相当于导体从尖端中失去电荷。“激光竖琴”的原理我还有点不明白,但是这个项目真的很神奇,这把“竖琴”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是用激光构成的,用手轻轻触碰激光所在的地方,虽然你的手触碰不到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但神奇的是,这把“竖琴”会随着你对激光的触碰而发出动听的乐声,仔细聆听,便会发现这把“激光竖琴”所发出的乐声与真的竖琴发出的乐声一样的优美。科学的发展越迅速,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显著。这次参观科技展,让我充分的享受到了科学技术的神奇,也学到了很多科技知识。让我对科学技术有了学习的兴趣。

“中国流动科技馆”观后感

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日子,因为我们即将去流动科技馆镇沅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参观。

我们背着书包,排着长龙一般的队伍,向活动中心走去。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而我十分紧张,科技馆是什么样的?里面有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萦绕在我脑中。

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活动中心,大家心中充满了好奇。有的同学很好学,拿来纸和笔把自己所见到的都记下来。一进馆,映入眼帘的是陈列在馆中的很多科技设备,不过这只适合让我们这些小学生去体验的样品,馆内设备多而新奇。比如:眼力测试仪,这个仪器是测试我们的眼和手的配合,让我们大脑更加灵活;让我们认识脑,了解脑的内部构造;交通安全员,让我们了解交通上的一些小知识;雅格布天梯,让我们观察到了电和空气的关系。科技展品举不胜举,简直让我们看得眼花瞭乱。但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小球旅行记”了,它是四个玻璃框架组成的,每两个之间用钢管道连在一起,玻璃框架里也有许多钢管道,我们需要几个人合作,把这四个玻璃框架走完。看着这台仪器,我才知道人与人相互信任是多么重要,如同我们身边的高楼大厦,背后的那些工人,是他们相互配合,互相信任,才建起现在的这些楼房。

就这样,我们在科技中心里,尽情享受着高科技带给我们的乐趣与方便。不知不觉,离开馆的时间已到,我们都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次科技参观、体验,让我想到了:进入科技时代,科技每天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惊喜,如微信、博客……都能让我们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到身边朋友的信息,这就是强大的科技力量。

回家的路上,我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优秀的科学家,研发出各种高科技的设备和产品,为人民提供方便,使祖国的明天变得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中国科技观后感 篇4

近期,我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对中石油知识读本《科技》一书详细地读了一遍。书中有很多勘探技术、钻井技术等。这本书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生物技术、农业技术、激光技术,堪称科技辞典。

员工知识书是建设大型国际石油公司的铺路石,是建设优秀石油员工的启蒙记录。而员工知识读本中《科技》一书是整套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套书重要的标杆。《科技》一书,就像雨夜阴霾中不灭的灯盏,指引我们不断向前,《科技》一书,就像漆黑夜幕里璀璨的星斗,为我们辨别正确的方向;《科技》一书,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师长,引领着我们求知的步履,让我们携手共进,探问一个个知识的巅峰,把石油人塑造成一个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尊章守法,克己奉公的新型员工,成为引领时代的石油人!

作为石油人,科学技术在石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中能切实感受到科技所带来的便利。通过对《科技》一书的通读,我对书中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系统的世界知识,而且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不界的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带来了社会发展的国际化,社会发展的国际化带来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带来了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以上种种都将沦为空谈,以下,我就学习《科技》一书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和认识。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已存的真实表象。创造科学就是创造存在的真实面貌。相信科学就是相信真实的表象,相信科学就是相信真实的表象,从而做出相应的、正确的推论或判断,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

科学技术,合二为一是科技,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到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再到人类的文明,我们经历了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艰难抉择和革命。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在16-17世纪。它使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规律,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从而建立了自然科学体系。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在19世纪。它是一组科学革命团体,如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

第三次科学革命发生在20世纪,起源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四大科学的诞生。人类历史上有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是从纺织技术的进步到蒸汽机的技术革命;第二次是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技术革命;第三次是高科技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十位神仙翱翔天空,蛟龙号探索海洋,提高了国家威信,振奋了民族精神。我们要用科技强国,用科技强国,搞油气勘探,发展国民经济。科技在于发现、创新和服务于人民生活的需要。

谈古论今话科技,展望科技说未来。人是发展应用科学技术的主体。只有以人为本,科技才能领先。

“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歌德。在古代,鲁班爬山时,手指被草割伤。鲁班根据草的形状发明了锯条。

在生活和劳动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创新和创造,这就导致了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阅读和学习,我们也知道什么是绿色革命,即种植和推广。蓝色革命;海洋利用。

白色革命;地膜大棚。第三次技术革命——高科技时代。利用新能源,发展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通过读书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大气层内飞行叫航空,在大气层外太阳系内飞行叫航天,在太阳系外飞行叫航宇。

我们要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我们要以员工科普读物为指导,向着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在科学道路上大步迈进,少年读书犹如迎朝阳起航,中年读书犹如正午行车,壮年读书犹如夕阳奔跑,老年读书好似秉烛夜行。

作为一名石油工作者,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目睹了各种石油开发设备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以及各种石油开发软件的不断进步所带来的快速和高效。

油田地层**粘度大,储层埋藏深,是世界超深稠油的开发的挑战难题。**高粘度增加了开发难度,是石油开采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工作的这些年中,我经历目睹了吐哈人对此作出的努力和尝试,从泵下掺稀到泵上掺稀,从小泵分掺到大泵集中掺稀,从稀油降粘到化学降粘试验成功,已经成功解决了稠油粘度大的难题,已成为了超深稠油降粘的成熟技术。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奉献清洁能源;创造和谐社会。石油人始终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找油探气,研制清洁能源。

我国从1949年石油产量仅有12万吨,到xx年全国**和天然气产量已分别达到2亿吨和1010亿立方米天然气,石油化工从20世纪60年代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和炼油催化剂的五朵金花,发展到今天自主建设的千万吨级炼油石化装置和百万吨乙烯装置,中国石油依靠科技,正在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能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油气勘探、储量评价、页岩气开发利用、能源成为大国为一的物质标志。

石油开发涵盖了难以计数的工具,钻井、井下、采油系统的设备,都在不断的进步,我们在饱尝科技带来的便利之时,还需进一步努力,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推动企业乃至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角色。

科学技术无所不包。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普及的普及,人类将不断发明、发现和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使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多读书,读好书,让书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良师益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正是科技的春天,这正是春天的中国!

中国科技观后感 篇5

袁靖[作者简介]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夏鼐先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是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关键词】中国科技考古夏鼐

夏鼐先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是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今年是夏鼐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纪念这位伟人开展了多项活动。关于夏鼐先生在中国考古学上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多位前辈学者已经撰文做过阐述和评价。

我每读一遍,就增添一份对这位中国考古学领军人物的崇敬之感。

在科技考古这个名称尚未出现以前,这方面的研究一般称之为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或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有时还称之为实验室考古。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科技考古这个词,20多年来科技考古这个词已经基本上被学术界所接受[1]。今天,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考古学包含了自然科学与考古学结合研究的全部内容。

但是,这个研究必须以考古学研究的目的为指导,必须带着考古学的问题开展研究,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必须结合考古出土背景进行分析,即考古学研究的意识必须贯穿于整个科技考古研究的过程之中。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科技考古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科技考古研究历程的角度回顾夏鼐先生当年凭借大科学家的学术敏锐和渊博的知识,努力推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历历往事,同样由衷地感受到这位学术泰斗的伟大之处。

本文试图依据重读《夏鼐文集》里收录的有关涉及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经典文章及其他资料,首先介绍夏鼐先生对中国科技考古研究的倡导作用及亲身实践,认识他发挥的无与伦比的作用。其次阐述自己对于如何沿着夏鼐先生规划的宏图,加倍努力,建设好中国科技考古学科的思考。

夏鼐先生在中国科技考古学建设中的伟大成就

夏鼐先生建设中国科技考古学科的丰功伟绩大致可以分为作为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规划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学科布局;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领军人物,从理论上论述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把握研究的核心问题;作为一名大学提问者,他个人从事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相结合的研究和科学技术史的研究。

(1) 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研究的学科布局规划

夏鼐先生多年来一直以中国考古学领军人物的地位及能力,倡导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推动多个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领域的建设。

例如,他领导中科院所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立了碳测年实验室。早在1955年,夏鼐先生就在《考古通讯》上介绍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科学家w. f.

利比(libby)发明的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的方法,指出它的重要性,并建议在国内建立实验室进行测定工作[2]。本文距离利比发明这种方法只有五年时间,距离介绍这种方法的书出版也只有三年时间。除了及时撰文介绍国际考古学研究中应用碳十四断代这个最新成果以外,20世纪50年代末,夏鼐先生经杨承宗先生介绍,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引进仇士华和蔡莲珍两位先生到考古研究所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在考古研究所筹建碳十四断代实验室。

1965年5月,碳14测年实验室开始测定第一批样品的年龄数据。到1972年《考古》复刊后的第1期,公布了第一批测定年代数据[3]。

除了建立碳十四测定年代实验室以外,夏鼐先生对于在考古研究所建设其他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领域也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不断吸引多个领域的专门人才到考古研究所工作。在夏鼐先生的直接领导下,考古研究所于1959年开始筹建常量化学分析实验室,1961年开始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工作,后来建立了体质人类学研究组。1963年开始了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工作,随后成立了动物考古学研究小组。

1975年,建立了热释光定年实验室。1978年成立实验化验室。1978年,发射光谱分析开始在实验室进行。

1980年,实验室开始金行金相分析。1984年,他准备在实验室建立穆斯鲍尔谱分析工作。

在夏鼐先生的大力推动下,当时考古研究所的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范围已经涉及到碳十四年代测定、热释光测定年代等年代学的研究,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动物考古学的研究,陶器、青铜器等器物的物质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等等,初步构建起一支具有多个领域的研究团队,在当时全国考古学界起到了很好的领军作用,发挥了重要的研究作用。

夏鼐先生除了在考古研究所内大力推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以外,还努力加强与所外多个科研和教学机构的专家们的合作,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如石兴邦先生曾经提到夏鼐先生很重视考古发掘中古动物与古植物的研究,并鼓励大家尽量以最好的方法,采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各种标本,以便更确切地鉴定人类生存的年代及古地理、古气候状况,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对古人类文化的影响[4]。

何天相先生曾经提到夏鼐先生采集了甘肃敦煌西汉时期的简牍残片、棺木接榫、甘肃武威唐朝时期的马鞍,并把这些珍贵的木质材料送给他进行树种鉴定研究[5]。这属于植物考古研究的范围。

夏鼐与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柯俊院士关系密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向柯俊院士领导的“中国冶金史编写组”提供过不少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标本和铁器标本,请他们进行金相和成分方面的鉴定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及时发表在《考古学报》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柯俊院士合作,对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出土的商代铜柄铁钺进行研究,证明这件铁器是用陨铁制成,这项研究成果在当时的国内外学术界都引起极大的反响[6]。

夏鼐先生还十分关注古陶瓷方面的研究,他专门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周仁所长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陶片和瓷片进行科学分析,提供科学性的技术鉴定。并在《考古学报》上发表周仁先生的研究文章[7]。当周仁先生等撰写的《景德镇瓷器的研究》一书出版后,夏鼐先生专门为此写了书评,详细介绍此书涉及的清初瓷器胎、釉的研究;景德镇制瓷原料胎、釉的研究;景德镇瓷器质量的提高与中试生产;钴土矿石的收集提炼和青白颜料的制备等

强调此书对于考古人员研究古代陶瓷的启发作用[8]。

(2) 本文论述了自然科学与考古学结合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核心问题

夏鼐先生在与王仲殊先生合作撰写的“考古学”里,专门强调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都与考古学相关,比如在自然科学方面,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主要是协助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和天然资源,从各个方面复原当时的自然环境。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和体质人类学,主要是用以鉴定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动物和人类的骨骸,并判定它们的年代。物理和化学应用于遗址的勘探、遗迹的组成和性质的分析以及遗迹的年代测定。

在工程技术科学方面,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应用于对遗址的发掘、测量、制图,对发掘出来的遗迹进行复原或在现场加以保存等。采矿冶金学、陶瓷学和染织学应用于对工场址、矿址、窑址等遗迹的考察,对铜器、铁器、陶瓷器、玻璃器、纺织品等遗物的分析和研究,造船学则专门应用于对发掘出来的造船工场遗址和船舶的遗物进行考察和研究。他们还以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和体质人类学为例,用较大的篇幅详细讨论这些学科的原理、在考古学中应用的具体方面及其学术价值。

他们还介绍了一些方法,例如可以用来确定考古数据绝对年龄的多种自然科学方法;在判别各种器物原料的成分及其产地,并究明器物的制造方法和用途时,除普通化学分析之外,还有多种利用自然科学仪器设备进行测试的方法等[9]。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