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娘教案

09-04

一文带你深入了解“蚕姑娘教案”推荐必读。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案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系的关键因素。为方便后续阅读请将此篇文章收藏!

蚕姑娘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 nio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蚕卵蚕床蚕山吐丝茧子盖新房蛾从此

(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桑叶从此瘦

钻出换上卵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看图)蚕的成虫。

从此: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此:左右结构。左部“止”第一笔是长“竖”而不是短“竖”,第四笔是“提”而不是“横”;右部“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两笔相连而不交叉,不能写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齐平。

旧: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笔改“横”为“提”,右连第三笔“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横”宜收紧些,下面“口”形上宽下窄,体形稍大,使下部平稳。

蚕:上部首笔是“横”而不是“撇”,第四笔“捺”起笔处连“横”而不连“撇”。“撇、捺”舒展,预留下部空隙写“虫”。

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提手旁”写法同前;右部“奂”,自上而下笔画由收紧到放开,最后两笔“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稳。

钻:左右结构,左右宽度相等。左部“金字旁”开头两笔占位略宽,盖住下部笔画;右部首“竖”挺直,“横”画宜短,左连“竖”画,下面“口”形写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稳。

娘:左部“女子旁”写法同“姑”字;右部“良”首“点”宜高,第二至四笔应横向收紧,“竖提”长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两笔,“撇”连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为“点”;下部“木”的“横”画要长,“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稳。

盖:上下结构。上部“羊字头”开头两笔一侧“点”一撇“点”,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略短;下部“皿字底”体形宽扁,框里两短“竖”,分别同左右两“竖”画走势相应,而彼此对称,平分成框里三个空隙,末“横”特长,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稳定。

裳:上部宜纵向收紧;下部“衣”的“横”画宜短,“撇”画稍长,“竖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连于长“捺”,下部四笔体形宽放,保持全字稳定。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札记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吐丝蚕姑娘吃桑叶

换上从此暖洋洋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

(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

(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 出示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

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四、课堂作业

朗读、练习背诵第l-5自然段。

札记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

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 ,

1.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

(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看)

(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

(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这句要怎样读?(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学生读)

(4)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板书:吐丝结茧)

(5)齐读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蚕”称做蚕蛹。(板书: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里的蛹是慢慢在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能写“一动也不动”)

(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板书: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斩帛”;士田烟嫱n夺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徂会括而有趣。请看第31页上面的第一、二两幅图。(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学生读)

(4)看31页上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5)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蚕姑娘教案【篇2】

《蚕姑娘》第二课时教学记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介绍,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蚕的图片)这是什么?

板书:蚕(强调平舌音)

2、谁见过蚕?能指着图来介绍一下吗?

3、从字形看,蚕是“天下一条虫”,那它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4、(出示文中蚕姑娘)你们喜欢这些可爱又有用的蚕宝宝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显示课题,读题)蚕姑娘。

二、媒体辅助,读懂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播放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蚕卵”,直接感受“蚕卵里钻出蚕姑娘”的情景。

(3)读后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蚕是在奏从蚕卵里钻出来的。

2、第二~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各阶段照片,生动形象地演示蚕生长的过程及形态变化。

(2)讨论蚕的形态变化及生长过程。

(3)自由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4)比较四、五自然段的异同,并仔细观察蚕姑娘“发胖—发亮”的变化。

(5)谁能不看书,把四、五自然段蚕姑娘的变化说一说?

(6)连读二~五自然段,把蚕姑娘的四次变化在脑子里想一想。

3、第六~七自然段

(1)指名读六~七自然段,播放录象。

(2)把看到变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各自边读边在脑中重现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三、表演体验,读好课文

1、文中一次次变化的蚕姑娘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2、你们能用朗读向大家展示那么惹人喜爱的蚕姑娘吗?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朗读有关写蚕的诗句。

2、上网搜索,了解更多的有关蚕的知识。

蚕姑娘教案【篇3】

一、 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蚕姑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春光篇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春暖是蚕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四次蚕眠蜕皮的情况,具体地写出了这一过程中蚕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六至七自然段写了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的情况。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我将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把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作为本课的难点。

4、 教时安排 三课时

二、 说教法、学法

1、 教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我在教学时,采用“指导观察,启发思维;看说结合,培养能力;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的教法。

2、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过程

1、 课件导入,激趣示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我引出了小朋友喜欢的春姑娘带小朋友去蚕房里看望蚕姑娘,由此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知道蚕的生长过程,并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3、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1)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我用动画导入第一节,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并将课文的相关内容有感情朗读。

(2)蚕眠是这篇课文的重点,但课文运用的写法是差不多的,因此学生只要知道其中的不同就可以了,而新课程又要求教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文以后,四人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完成表格。

在填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同时,这个过程也在帮助学生背诵。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真正达到了“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渗透了朗读的指导。使学生不仅仅是读,还要会读,有感情读,从读中体会,以多种形式练读。

在课后的练习中有将两句句子合成一句句子的练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渗透了这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方法。

(3)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二年级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因此,在教学最后两小节是,我主要让学生联系自己养蚕的经历,说说蚕眠后蚕要做什么了?“蚕山”是怎样的?“盖新房”是指什么?,并通过实物“茧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最后一小节。通过朗读,懂得茧子开窗,蚕姑娘变成蛾姑娘,而蛾姑娘产子后又能孵出蚕姑娘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4、总结课文,引导背诵

请学生脱离书本,用自己的话说说蚕的生长过程,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2、蚕姑娘 又白又嫩 吐丝结茧 蛾姑娘

又白又胖

一天天发亮

5、练习设计

(1) 根据板书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习4

(3) 照样子写词语

暖洋洋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又黑又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饲养春蚕,观察生长过程。

蚕姑娘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看图导入,板书课题1、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蚕你能说说蚕的样子吗?(或教师讲)2、板书:很多人把蚕叫做蚕姑娘,但“姑娘”一般年轻的没有结过婚的女子为“姑娘”,为什么把蚕叫做“蚕姑娘”呢?请小朋友们好好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再作回答。二、初读指导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2、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当众发言。(教师可相机讲述文中其他插图的图意。)3继续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2)标出小节数,边读边思考:课文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4、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学字,想办法记住字形。5、认读生字,小组交流记生字的办法。6、分小节读课文,说说课文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7、齐读课文二——五小节。三、指导书写1、带领学生书空生字笔顺。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的位置。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相机指导。4、写习字册。第二课时内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重点:朗读背诵课文。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用具:课件演示有关蚕的图片。

蚕姑娘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4个只识字;

2.读通课文,了解蚕生长的自然常识;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蚕生长的不容易,以及它对人类的贡献,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解读课题

认识蚕(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词语分类),齐读古诗。

蚕姑娘又黑又小换上

蚕卵又黄又瘦旧衣裳

蚕叶又白又嫩漂亮

蚕床又白又胖

蚕茧

盖新房

蛾姑娘

4.分段读课文

三.解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理清条理蚕卵、蚕、蚕茧、蛾怎样排序?

2.引读全文:蚕卵1自然段

蚕2-5自然段

蚕茧6自然段

蛾7自然段

3.读通全文认清蚕各个生长时期的身体特点(贴词语游戏

词语: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4.齐读全文

蚕姑娘教案【篇6】

这一篇课文十分有意思,童话的形式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而蚕宝宝(大部分孩子总是这样称呼它)实在是惹孩子喜爱的小昆虫。

在第一课时里,完成了初读,孩子们就对蚕姑娘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蚕为什么会脱衣服?蚕为什么到后来变成了亮的了?蚕只睡觉它不饿吗?蚕在茧子里面,会不会没有空气,被闷死了?......一大堆的问题。看得出他们很关心蚕姑娘的,而且关心得超乎我预期的程度。那节课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孩子们一块上网查阅关于蚕姑娘的资料。观看了蚕在各个时期的照片:黑瘦的,瘦黄的,白白的,白胖的,还有白亮的;找到了蚕的生长环境及周期;蚕退下的衣服;蚕的种类;蚕丝的用途及制成的丝绸......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惊喜写在脸上。下课了,他们似乎意犹未尽,几乎不愿离开电脑室。

第二天,教学第二课时。

开课复习,学生汇报上节课的收获。

胡子豪说:我知道了蚕有四眠,每眠一次都会脱衣服。

张月蓝说:我知道了蚕是吃桑叶的

另一个孩子赶紧反驳到:她说得不准确。应该是家蚕吃桑叶,还有一种野蚕,是吃柞叶的。

向智成高高地举起手,告诉我们:昨天回家了,我又在网上查到了,蚕是软体动物,还是冷血动物,所以我们养蚕的时候不能用手摸它,它会觉得很烫的。

......

这样一来,课文里的知识孩子们已经知道得差不多了,可是这毕竟是节语文课孩子要在学习语言上有所收获才行啊!

我问:大家还记得蚕姑娘刚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样子吗?

生1:记得,她黑黑的。

生2:她从蚕卵里钻出来时,很象只超级大蚂蚁!(众生笑了)

是呀,她那时黑黑的小小的,书上是怎么说的呢?

生:书上说它又黑又瘦。

找到了第二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谈收获。

很快孩子们知道了蚕要先吃桑叶,再睡在蚕床上,再脱衣裳,最后就变了样子。结合昨天了解的知识,蚕床这个词很快地理解了。

现在我把重点就放在了语言的品读上,指导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几个小朋友就在观察蚕,还在记录着。我说:如果你在观察蚕姑娘的时候,它不吃也不动,你会怎样呢?[

生1:我会很着急。

生2:我觉得很奇怪。

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在下面小声说:我就用小棍把它弄醒。

我笑着对那个男孩说:你干吗要那样呢?

他有些不好意思:我想看看怎么回事。

我说:你很好奇对吗?能带着你的好奇心读读不吃也不动吗?

他读得果然不错,我表扬了他,又对他说:要是你用小棍对付蚕姑娘,它可再也动不了了。

正当孩子睁着好奇而焦急的大眼睛读着不吃也不动时,用课件出示了蚕姑娘醒来了画面。孩子的眉头舒展开来了。有的高兴地拍起了,随着屏幕上醒了,醒了,的出现,孩子们情不自禁的嚷了起来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孩子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时,我走在他们中间,看到他们时而皱眉,时而欢笑的样子,很是有趣。

指名读时,孩子们读得很有感情。忽然,有个孩子把就睡在蚕床上读成又睡在蚕床上,另一个孩子马上发现了。

我抓住时机问:这里用又可以吗?反正是睡在蚕床上。

;不行、不行。孩子着急得说:这是第一次睡觉,不能用又只能用就。

另一个补充到:如果是下一次就可以用又了。

是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另外几次吧。接下来是三---五自然段的学习。

引导孩子,找找后面三个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之间的秘密。

生1:我发现了蚕每次睡觉后都会有变化。

生2:我发现蚕每次都是吃了睡,再脱衣服,就变样了。

生3:我觉得蚕在不同的时候,都很有特点。

是呀,你们能给各个时期的蚕姑娘起个名字吗?

于是便有了黑姑娘、黄姑娘、白姑娘、胖姑娘和亮姑娘。

接下来的朗读,几乎不用老师去指导,学生都能完成得很不错。

一节课没有上完,学生已经能对着板书,把课文的二----五自然段背下来了。

上完这一节课,我想到的是学科整合。在设计教学时,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用半节课的时间和孩子们到网络中去了解蚕,因为我很怕把这课上成了自然课,或者是信息技术。好在是常规课没人听,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说第一课时仍然不象是纯粹的语文课。回头看看,孩子的收获不小,情景中品读短语,到品读句子,到自读体验,最后还有语言的积累;另外也增长了不少自然知识和网络运用知识。想来教育就应该是一个多维立体的,其实,如果条件允许,每个孩子能在家里上网,课堂的效率会更高。

蚕姑娘教案【篇7】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蚕姑娘一课,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了解到蚕姑娘一共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卵——蚕——茧——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蚕结茧前的生长变化过程。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后指名答:你知道了关于(蚕姑娘的)什么?

(蚕姑娘是在春天天气暖洋洋的时候从蚕蛹里钻出来的。)表扬会读书的孩子。

过渡:刚从蚕蛹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你怎么知道的?

三、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次变化

1.我们先来看看她的第一次变化吧!请大家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

2.读书,就要好好地读,读通,读懂,有耐心地读,再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次用默读的方法,并动动手,把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蚕姑娘动作的词语圈起来。(出示课件文字:成长过程)

指名答。(板书:吃 睡 脱 醒)

3.睡前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文字:睡前的样子)而当它美美地吃了几天桑叶,尽情地睡了一觉后,却变成了黄姑娘。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变化?(神奇的,有意思的……)

指导朗读,齐读。

4.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背一背第二自然段吗?

出示课件:( )的蚕姑娘,吃了( ),就睡在( ),( ),脱下( )。醒了,醒了,变成( )。

5.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蚕眠”我们叫它头眠,后面的三次分别叫二眠、三眠、大眠。

(二)学习第二、三、四次。

1.过渡:瞧,蚕姑娘的睡眠这样有趣,那么二眠、三眠、大眠 与头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继续学习就知道了。

四人小组同学合作学习:

2. 自由读课文3、4、5三个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比一比,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3. 汇报:

一样的地方:都是吃 睡 脱 醒这几个变化的过程

不一样的:分别变成白姑娘、一天天发胖、一天天发亮 板书

师:蚕姑娘脱下黑的、黄的旧衣裳,换上了嫩白的新衣裳,一天变得漂亮起来,心情怎么样?越来越高兴。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4.指导背诵。

师:细心的孩子会发现,3 4 5 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心再细一点,你还会发现,这其中个别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1) 出示比较。就睡在蚕床上。又睡在蚕床上。为什么不用“就”而用“又”?举例说明

(2)指导背诵

师过渡:睡了四回的蚕姑娘终于睡足了,他要干吗了?指名读第六段。

五、学习第6段。

1.原来他要到蚕山上吐丝结茧了。(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⑴看课件理解“蚕山”。

⑵右边图片上画的是什么,(茧子,还可以说蚕姑娘盖的新房。)

新房子盖好了,这可是蚕姑娘经历多少个日日夜夜辛勤劳作地结果呀!你能读好这一个自然段吗?

2.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六、学习第7段。

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出示图,师补充介绍:

蛾姑娘从茧子里钻出来后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它产的卵在来年春天天气暖洋洋的时候再次从蚕卵里钻出姑娘,然后再次经历这样一个结茧、产卵的过程,继续着他的奉献。

春蚕虽然只有不到两个月短暂的生命,但因为它奉献的精神,李商隐的《无题》中这样赞美它,春蚕到死丝方尽,你有没有被春蚕这种奉献的精神感动呢?把你的感受带到课文的朗读当中,书捧起,齐读,注意指导读书姿势。

七、朗读全文。

八、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换 桑

2.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练习写字。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 抄写课文词语。

板书设计:

2.蚕姑娘

卵 —— 蚕 —— 茧 —— 蛾

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吃 睡 脱 醒 变 )

蚕姑娘教案【篇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unia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蚕卵,蚕床,蚕山,吐丝,茧子,盖新房,蛾,从此

(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桑叶,从此,瘦

钻出,换上,卵,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看图)蚕的成虫。

从此: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此:左右结构。左部“止”第一笔是长“竖”而不是短“竖”,第四笔是“提”而不是“横”;右部“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两笔相连而不交叉,不能写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齐平。

旧: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笔改“横”为“提”,右连第三笔“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横”宜收紧些,下面“口”形上宽下窄,体形稍大,使下部平稳。

蚕:上部首笔是“横”而不是“撇”,第四笔“捺”起笔处连“横”而不连“撇”。“撇、捺”舒展,预留下部空隙写“虫”。

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提手旁”写法同前;右部“奂”,自上而下笔画由收紧到放开,最后两笔“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稳。

钻:左右结构,左右宽度相等。左部“金字旁”开头两笔占位略宽,盖住下部笔画;右部首“竖”挺直,“横”画宜短,左连“竖”画,下面“口”形写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稳。

娘:左部“女子旁”写法同“姑”字;右部“良”首“点”宜高,第二至四笔应横向收紧,“竖提”长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两笔,“撇”连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为“点”;下部“木”的“横”画要长,“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稳。

盖:上下结构。上部“羊字头”开头两笔一侧“点”一撇“点”,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略短;下部“皿字底

”体形宽扁,框里两短“竖”,分别同左右两“竖”画走势相应,而彼此对称,平分成框里三个空隙,末“横”特长,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稳定。

裳:上部宜纵向收紧;下部“衣”的“横”画宜短,“撇”画稍长,“竖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连于长“捺”,下部四笔体形宽放,保持全字稳定。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札记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吐丝,蚕姑娘,吃桑叶

换上,从此,暖洋洋,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

(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

(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

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

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四、课堂作业

朗读、练习背诵第l-5自然段。

札记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

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

1.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

(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

看)

(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

(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这句要怎样读?(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学生读)

(4)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板书:吐丝结茧)

(5)齐读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蚕”称做蚕蛹。(板书: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里的蛹是慢慢在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能写“一动也不动”)

(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板书: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斩帛”;士田烟嫱n夺Z右茁辟一柞“并下宙”__徂会括而有趣。请看第31页上面的第一、二两幅图。(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学生读)

(4)看31页上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5)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

从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又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天_____。它吐_____结_____,最后_____开了窗,飞出了_____姑娘。

3.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初步认识句子的并合(课后练习4)。

这里有两组句子,每组三句话,要求我们读一读。初步懂得怎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

(1)各人自读,体会。

(2)指名读第一组三句话。

(3)谁能说说怎样把第一、二两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两句连起来,把第一句未了的句号改为逗号,把第二句开头的“蚕姑娘”去掉,这就并成了第三句)

第二组三句话的练习方法同此。

2.背诵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韵的字引背。(押韵的字写在小黑板上:娘、上、由主.__白¨向宙__白、

(2)分两个大组,一组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评议。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诵。

3.背诵全文。

(1)全班背诵。

(2)指名背诵。

4.书面作业。

(1)扩词。

蚕()()()()

换()()()

丝()()()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暖洋洋,红通通,黑白,绿亮

蚕姑娘教案【篇9】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蚕姑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蚕卵”“蚕床”等词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4、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第一次蚕眠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蚕的第一次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蚕书签、贴图

一、儿歌导入

1、上课前,我们一起唱的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谁?对,它就是“蚕”。

(板书:“蚕”)这是一个平舌音的字,谁能读好它?

古时候的人,又把蚕叫做“天虫”,人们觉得它是上天赐给人们的,专门为人们吐丝结茧。在人们心里,蚕就是一位美丽能干的姑娘!(板书:姑娘)姑娘这个词,要读轻声,谁来读?

让我们一起亲热地叫叫她的名字。

2、小朋友们见过蚕吗?谁来说说?

出示图片。这就是蚕,她可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术师呢,你知道她都会变哪些戏法吗?想知道的小朋友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数数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想一想:从蚕卵里钻出的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

2、检查反馈

出示蚕姑娘的信

大家读得都很认真,蚕姑娘知道小朋友们都很想了解她,所以就给大家写了封信,想看看信里面写了些什么吗?

想打开这封信,得把课文读好,有信心吗?

(1)出示第一组:蚕卵茧子蛾

吃桑叶换衣裳盖新房

先请小朋友们好好读读这些词,注意读准字音,哪些字的读音特别容易读错,等会请你做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

着重指出:“桑”是平舌音;“卵”是三拼音节,声母是l

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读。

指出第二行都是蚕姑娘的动作。

(2)出示第二组:床上换上漂亮

脱下吐出蛾姑娘旧衣裳

这几个词语,先听老师读一读,小耳朵要听仔细这些词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指出轻声。

自由读,指读,去掉拼音读。

(3)看来词语都难不倒大家,那么课文能读好吗?

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指名读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了吗,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四次)

3、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我们赶快打开蚕姑娘给我们的信,听听蚕姑娘跟我们说了些什么吧。

出示蚕姑娘的信。

小朋友们,你们的读书声真好听!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长大变化的呢?我真诚地邀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吧!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小礼物啦!

蚕姑娘向我们发出了邀请,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和蚕姑娘交朋友吧。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蚕姑娘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钻出来的'。指导朗读“暖洋洋”。

蚕姑娘是从蚕卵里钻出来的。结合图片理解“蚕卵”。

蚕姑娘“钻”的动作。结合动作表演读,体会蚕的生命力。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细读第二自然段

1、蚕姑娘终于好不容易钻出了蚕卵,那么刚刚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赶快到第二自然段里找找。

(贴图)

2、又黑又小,这么娇嫩的蚕姑娘是怎样长大的呢?请小朋友们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蚕姑娘的几个动作,把它们圈出来。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圈圈画画。

相机出示图片,理解“蚕床”。

3、句式训练: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子把蚕姑娘的变化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说。

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蚕姑娘的变化吧!(出示图片),展示蚕姑娘的第一次变化。

(贴图)

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加一个表示语气的词“啊”。

学生迁移,用上不同的表示语气的词,读出不同的感受。相机指导在感叹词后不同标点符号的使用,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

5、小结。

板书:又黑又小又黄又瘦

6、词语积累:

像“又黑又小、又黄又瘦”这样的词语,课文里还有吗?

出示:又黑又小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又白又胖

你还能再想出几个来吗?

五、指导书写

师范写“蚕”,学生书空。

学生观察“姑娘”两个字的共同点,分析字的间架结构,书空。

六、小结

补充板书“?”

七、作业

1、画画蚕姑娘第一次变化前后的样子,记得图上颜色;

2、把蚕姑娘第一次变化的过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蚕姑娘

又黑又小→又黄又瘦→?

蚕姑娘教案【篇10】

案例

师:同学们,你们谁养过蚕?(举起许多小手),你们能说说对蚕的了解吗?

(生说了许多对蚕的认识,其中一个学生说:蚕吃桑叶时有声音,但是声音很小很小,要挨得很近才能听得出。)

师:从你与蚕挨得很近很近,去听它吃桑叶时发出轻微的声音,可以知道你一定很喜欢蚕,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蚕的原因吗?

生:因为蚕吐的丝有很多种颜色,而且很好看。

生:因为蚕吐的丝可以织成布,做成美丽的衣服。

生:还可以做成蚕丝被,盖起来很暖和。

生:我们的丝绸在世界上很有名,所以我们都喜欢养蚕。

师:同学们都那么喜欢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蚕姑娘》一课。首先看看蚕这个生字是怎样写的呢?(师板书生字蚕?)

师:谁来说说古人是怎样造这个字的?

生:天字下面一个虫。

师:现在我们来读读课题蚕姑娘,你能从这个课题里读出什么样的情感来?

生:我读出来了,作者也很喜欢蚕,把蚕当作一个姑娘。

生:蚕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的幸福和欢乐,我觉得还可以叫它天使虫。

(好一个天使虫!我一边为他们的回答喝彩,一边在心里赞叹:我们的孩子多聪明,他们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从同学们的回答中,他们不仅对蚕的生长有了基本的了解,而且已对蚕也产生了喜爱之情。我以后的教学该怎样进行?是按教案预设听课文录音,说说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此时显然已是多余。于是我随机引导:同学们对蚕如此的喜爱,你们能自己读书,用书中的语言说出蚕的生长、变化的过程吗?学生立刻满怀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反思:

这一节课分为三课时完成。第一课、第二课下来同学们都有问不完的问题。第三课时结束,他们已积极提议准备养蚕,而且还要分小组比赛,看看哪一个组养的蚕最好。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为什么会持续不减?它可能还与课堂学习中学生对蚕天使虫产生的情分不开。

学生的情从何来?首先,教师在授课中注意了自己的角色。教师没有把自己当作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引导者,是课堂情境的设计者,是与学生平等的、独立思考的对话者,所以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有谈独立感受的机会,才对蚕有了天使虫这样美好的认识,而天使虫与课题《蚕姑娘》都让人感觉亲近,美好,与作者的思想情感发生了共鸣[

其次,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的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引领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跟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访、交流感情。也许,教师在这一课把握较好,所以,他们今天的学习热情大概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吧。

蚕姑娘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蚕、床、脱、旧、胖、吐、茧、卵、桑、裳、嫩、渐、蛾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书写卵、桑、裳、嫩、蛾、渐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过程:

一、揭题、教学生字。

1、出示蚕的图画

今天,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

2、出示生字蚕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

3、蚕姑娘非常可爱,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很多同学都了解蚕,有的同学可能还养过蚕,对蚕感到很亲切,相信读了课文,你会更喜欢蚕。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1〉出示词语(带拼音)

蚕卵

桑叶

蚕床

脱下

蛾姑娘

又白又嫩

茧子

渐渐

长胖

吐出

旧衣裳

又黄又瘦

老师把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请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如果有读错的,请你帮他纠正一下。重点朗读词语

蚕卵

又白又嫩

旧衣裳

蚕床

〈2〉、请你再看看这些带有拼音的字,哪个难写而你又用好办法记住了,请你介绍一下。重点指导卵的笔顺(指名说

教师板书

书空

学生在作业

本上写一个)

四、读准了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挑选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3、反馈、评议。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评的重点就是上面两方面。

可作如下点评:

〈1〉你一个字都没读错,真行啊!

〈2〉这个词语你读的特别准,你再读一遍。

〈3〉你读得太心急了,把字给丢了,慢慢来再读一遍。

〈4〉你这一小节没读好,没关系,你可以请同学帮你读。

当学生读第六小节时,教师板书茧。读第七小节时板书蛾

五、刚才小朋友经过认真地读课文,了解了从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蚕姑娘又变成了茧子,茧子变成了蛾姑娘,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读。

(1)自由准备

(2)抽四人小组赛读。(2组)

(3)你们看,这就是蚕的一生。(课件出示图画)你记住了吗?

(4)拿出课堂作业本,填一填。反馈、校对

六、小结

蚕姑娘从卵转变为茧再转变为蛾,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七、板书设计

蚕姑娘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7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蚕床、蚕山、盖新的房、开了窗”。

教具准备:

挂图、复印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

衣裳 蚕姑娘 又黑又小 又白又嫩

漂亮 暖洋洋 又黄又瘦 又白又胖

2、春天,春蚕从蚕卵里钻了出来,刚钻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又是怎样长大的呢?

二、教授新课

1、教学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①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②蚕姑娘出来以后就干什么?边读边把写蚕姑娘动作词圈出来。

③讨论,圈出动词:吃、睡、脱、醒、变。

④讨论,出示句子:“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变成黄姑娘。”(师板书:黑→黄)

A比较:这个句子与课文第二段有什么不同?

⑤当看见蚕渐渐长大了,你的心会怎样呢?

⑥自由练读。

⑦指导看图理解词语“蚕床”。

⑧醒了,醒了”,省去一个“醒了”,读读,体会有什么不同?

⑨师小结:

蚕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这就叫做“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2、教学第3-5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找找有关写蚕动作的词,想想蚕又起了什么变化,再读一读。

②指名说说圈出哪些动词。

③讨论蚕的变化,出示句子:“蚕姑娘变成白姑娘,身体渐渐发胖,渐渐发亮。”(板书:白→胖→亮)

A比较这句话与课文的第3-5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④指导朗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评议。

3、教学第6-7自然段

(1)教学第6自然段。

①这个自然段蚕干什么呢?

②指名读。

③理解词语:“盖新的房,蚕山”。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①茧子里面的蚕姑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蛹“。

②为什么它一生不响呢,它在干什么?

③“茧子开了窗“说明什么?

4.指导看图。

三、板书小结,总结课文

蚕的整个生长是一个经历,是由卵变蚕又变茧变蛾的大变过程,而蚕从幼蚕、成熟蚕是一个由黑变黄变白变胖变亮的小变过程。

四、板书设计:

↗ ↘

卵(黑→黄→白→胖)茧

↖ ↙

相信《蚕姑娘教案》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蚕姑娘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