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读后感

09-05

更快速地处理文档可以提高工作的完成效率,我们一般都会去看看范文的写作方法。范文对于我们们来讲就好比一个写作的知识库,以下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故事读后感”,感谢您的关注也请不要忘记收藏本文!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1

读《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解析》有感

如果漂亮的衣服装饰了人们的外表,那么书籍就打开了我们的心灵。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是智慧的钥匙。

人不可能总是盲目地徘徊在智慧之门之外,所以用你的勤奋去锻造这样一把钥匙。如果说新鲜的自然美赋予人们直觉和感性之美,那么书籍则带给人们静谧理性之美。尽管有人说书读得越多越让人感到无知,但我坚信雨果所言“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慢慢熔化。

而在这个暑假中我主要选择了《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解析》这本书进行用心阅读,深刻感悟。

慢慢品味着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曾回想参加工作的这么多年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往事,“怎样做一名欢迎的班主任”这个问题也一直是萦绕在我心中的的结,我时常问自己: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

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读完这本书,我想我有了答案。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成为一名知识型教师,更要成为学生人格的塑造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的甜酸苦辣我也尝了不少,在每天疲惫而繁琐的工作中,我才发现原来仅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更需要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一种可以唤醒心灵的智慧。

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班主任工作细致而繁重,我们更应该用“爱”去教育每一个学生,让感动代替制度,让关怀和帮助充满整个班级。著名的哲学家艾果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引导”。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使者。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才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我认为只有这样,班级才能成为最有凝聚力的群体,只有在工作中充满爱心的班主任才是学生最愿意接受和支持的班主任。同时,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快乐成长也是我们的责任。所以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必须为此努力!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我们必须严格而适度。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会经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宽”必须是有原则的。我曾为了和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近距离的关系,而一味的对学生温和,但这样的态度换来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失去了老师应该有的威严。

当我在班上的时候,班级纪律似乎还可以。我不在的时候,班上一片狼藉。自***讲话的,乱下位的比比皆是,更严重的是学生中间打架事件屡屡发生。可见,班级管理中还必须突出“严”,当然,严要严的有理。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要有严格要求,第二,在学生行为上要有严格的纪律,第三,在违纪面前要有严肃的态度,第四,在处理班级事务上要有严格的步骤。为此,我借级调整了班级座位,改变了过去那种温文尔雅的态度,对那些严重违纪的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班级的面貌有了显著的改善。可见“严而有格、柔中有刚”这才是班主任管理班级至高水平的体现。

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榜样。这样在教育学生方面才能引经据典,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平时在教育学生时,我常常采用苦口婆心的说教来教育学生,但学生却往往不感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实施一些逆反行为,通过阅读《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解析》这本书后,使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还不够丰富,班级管理的方法还不够灵活。

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时刻向自己和学生收费,多了解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和班级管理技能,这样才能每天都有新收获。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加强阅读将是我的目标之一。不断充实自己,实自己变得更加富有和有意义。

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还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学生是不是对学***热情,对自己充满自信,他的人生态度是不是乐观,精神面貌是不是积极向上,这才是学校教育要着重关心和塑造的。每当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改变,他的生活就会完全不同。

这与我们目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我们的教育不仅培养能考的学生,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在提倡自我否定中实现班主任的自我价值和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学习——反思——研究——总结——实践——升华”应该是班主任成长可持续发展之路。成长的脚步始终伴随着思考,思考的脚步总是伴随着读书,《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解析》一书能做为我教师生涯的加油站,促使自身业务能力不断增强,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关爱和呵护每一位学生》

我很荣幸,因为我在阳光下从事着最光荣的是业。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从教十六年来,我经常担任班主任工作。

在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有辛酸,有喜悦,有失败,有成功,更有诸多说不完的故事。

在我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让他们都绚丽的绽放,特别是那些“带刺的花蕾”我们更应多一些关爱和呵护。当了十多年的班主任,遇到过很多的“小刺头”,在他们身上,发生过许多令我辛酸也令我感动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给了我永远的鞭策和启迪。

2009年,学校安排我担任八四班班主任,我深知:班主任是所有主任中官职最小,但责任最大,操心最多的主任。我对这项工作的困难有充分的准备。

但当时依旧像每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在出发前我已经热血沸腾、踌躇满志了。

说句真心话,当时班级总体成绩挺优异,而且我和几位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得很愉快,配合得很默契,工作进行得挺顺利自如。但在有尖子生的同时,还有几位级段里挑了头的的调皮捣乱的学生,最让我头疼的是班内的六七个男生,简直就像六七个小魔鬼,不断刺激着我和各任课教师的神经。今天的违纪,明天的两次打架,几乎不能安静。

各任课教师对他们都有意见,但说句实话他们有时的举动又很可爱,真的是让老师和学生们既爱又恨,啼笑皆非。对于这几个学生应该怎么办?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我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这些小魔鬼的心理:

第一,他们的确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上,身上既有小孩子的幼稚,又开始出现青春期的叛逆,调皮也是正常的。其次,更重要的是,六七名男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高。据估计,他们经常受到小学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对他们来说,批评是一种常键的做法。他们的自尊心已经收藏起来,很久不用了。

我想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尤其是对于男孩的群体,更是需要一个身边的领袖。没有领袖,我也要培养一个领袖。

我的实验开始了。于永正老师说过: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而要在骨头里寻肉,哪怕找到一丁点肉丝,也要把它说成排骨。

我仔细观察这些男孩的言行,发现其中有一个叫赵晓龙的同学比较成熟懂事,于是我把目光锁定在他身上。有一天,他发现讲台周围太脏了,就拿起工具扫了一下,我立刻大肆表扬,夸他积极主动有爱心,他很不好意思,放回工具时,也没像男孩们往常那样随手一扔,而是规规矩矩的放回了原位,我的赞扬立刻跟上,几乎把能用的词都用上了。我还发现他的数学成绩比较好,就直夸他聪明有潜力。

一时之间,孙卓成了老师眼中的红人,同学们很是羡慕,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换取老师的表扬。

之后,我就势任命赵晓龙为周一的值周班长,从而成为了五个值周班长中唯一的男性。值周班长职责中有一项,就是当上课铃想起时,站在前面大喊一声上课,提醒班内同学迅速安静下来。在那之后,赵晓龙真的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处处以班长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带动身边的小鬼,帮老师撑起男生的世界。

就这样在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策略实施下,赵晓龙真的进步了,

当年的期中考试中,他的成绩比入学时高了一大截,运动会上还拿到两个名次,班委正式选举中,他以全票当选体育委员。到现在,一直到中学结束,赵晓龙都是班级的体育委员,而且一直在男生之中起着带头作用。

从中我更认定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就如那句话:好孩子可以是夸出来的。

只要唤起学生心底那份自尊,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现在,我的小魔鬼们已经长出天使的翅膀了。学生们的改变也激励着我。

是的,我们都会犯错,可是有什么关系呢?这才是成长!

我的班主任工作也更得心应手了一些,制定班规、分组评比、卫生承包都是挺顺理成章的事情,看来只要用心一切问题均会迎刃而解的。但这更要感谢前辈们的经验,感谢同事们的帮助,更要感谢学生们赋予我的勇气。

至此我才领会为什么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老师眼里的小事,也许是孩子心里的大事。让我们宽恕他们不经意的过错,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给予他们温暖的力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天使,因为,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是上帝。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2

我最喜欢的一个名人,就是陶行知,他是一位务实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名言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反映了他献身教育事业的伟大精神。

陶行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生活比较艰难,他很懂事,小小年纪就能主动帮助妈妈做许多事情。中午妈妈给他一个红薯吃,他总要再硬塞一半到妈妈嘴里。他真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在现在的生活里,许多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开张口,不知道报答父母。这些人和陶行知比一比,难道不感觉惭愧吗?

等他再大一些时,父母送他去当地名师吴尔宽那里读书。他刻苦学习,不懂就问,知识面不断扩大。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迎难而上,勇攀科学高峰。

14岁那年,他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的座右铭。这表明他有远大的志向和伟大的`爱国精神。我们是炎黄子孙,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住一句话:“我们的根在中国”。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将来在祖国各行各业创建一片辉煌。要实现美好理想,从小就要打好基础,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调皮捣蛋,不尽人意的学生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但效果不是很好,我又该怎样做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我千万遍地质问自己。后来,我静下来仔细一想,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从一开始我就没有耐心,给予他的爱也微不足道,怎能要求他会随我所愿,成为一名好学生呢?我从来都没有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总是盯着问题、缺点以及背后的苛求,改变,统统把缺点扫除,以便适应我的眼光,我的标准,我的高度。现在想实在是羞愧难当,但是,我已经有了期待的信心:爱的教育一定能够使这一些粗糙的小草变成一棵香草,香气怡人,芬芳扑鼻。

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一块可雕琢的璞玉或是深埋沙砾中的金子,把“指责、批评、抱怨”,努力换成“启发、赏识、激励”,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充满生机、充满真诚和爱意的美好天地。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当走进校门,看到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顿时感觉很放松,因为他们对我来说就象颜料盒里那五彩缤纷的颜色,象画纸上那美丽的风景。我也因他们的精彩而精彩。记得在课堂中的一个有趣的事情让我感动:“孙崇玉,你今天表现的特别好”。他抬起头对我害羞的笑了笑。(直直的看)“老师,你的这个牙快掉下来了。”“不是呀,我的这个牙就长的这个样,排列不够整齐,有点乱。”“那你可以把它拔掉,然后按上假的呀,我爷爷奶奶的就是假的,我想那样就好看了(自信的笑)。”“那他们年纪大了,我还很年轻,再说别人都说我这牙长的很可爱呀。”(不惑的样子、摇头)“我感觉……不好看!”嘿!这个小家伙观察能力还挺强,并且还很坚持自己的意见。我摸摸他的头,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看看我,也不好意思的撇撇嘴。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3

读书分享会

2018年学驾照,教练为了省油对学员要求极为苛刻,虽然二个月不到拿到了证,但是考过以后,就再也没有要联系教练的想法了。在此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试想,如果学生学有所成,但是毕业以后再也没有想联系老师的想法的话,是多么的让人心寒的一件事情。

幸运的是,我最近读到一本书《教育就是讲故事,做一个会讲故事的教师》,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教育学生的工作中,经常说得口干舌燥却收效甚微,那么这时候加入一两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效果马上就不一样了。

比如进入初三之后,学习压力大了,竞争激烈了,有些学生担心帮助别人解答问题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怎么使学生克服这种狭隘的心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初三年级一位负责老师给全班同学讲了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叫辛格的人和一个同伴穿过喜马拉雅山的山口。他们看到一个躺在雪地上的人。辛格想停下来帮助他,但他的同伴说:

“如果我们带上他这个累赘,我们就会送掉自己的命。”然而辛格不忍心丢下那个人,让他冻死在冰天雪地里。当他的同伴跟他告别时,辛格把那个人抱起来,放在自己背上,他使尽全身的力气背着那个人往前走。

渐渐地,辛格的体温使冻僵的身体暖和起来,这个人苏醒过来。过了不久,两个人并肩前进。当他们追上同伴时,他们发现他死了——冻死了。

辛格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奉献给另一个人,而他却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而他的无情同伴,只关心自己,最后却失去了生命。

这个故事告诉你:帮助别人就是自助。很多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选择了热情、耐心地解答同学的疑问,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对知识形成更为丰富、深刻、全面的理解。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身边有很多讲故事的老师。我似乎找到了他们受欢迎的秘密。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4

丰县县一楼初中二班教导员于婉:刘冰新

人生本来就是辩证的,生活在繁杂的社会中却过着简单的生活,而简单的人生中却又有着复杂的经历,这似乎是陶行知先生的真实写照。

您总是把希望的嫩芽移入春泥,把荒芜的梦轻轻拾起,额头上的汗水顾不得插去,又投进了希望的田地,汗滴垂落,化作一场甘霖,化作一场春雨,发芽了,叶绿了,在这希望的田野中,温和的阳光照着您和蔼的脸,而您又躬身进入树木花丛中,重复着那辛苦而又伟大的工作,每天的周长总是被您撕去,这就是陶行知——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他为了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他为了教育,为了人民,自家经济已勉强维持,却不愿让中国的农民吃没文化的亏,坚持为农民着想,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教导师生们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们进步者,拜人民为师”。山海工学团成立时,孩子们没有桌椅,陶行知先生就请木匠做先生,请叫花子做捉蛇先生,这让课堂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是啊!陶行知身为高等学府的教授、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却没有一点架子,时时注意拜普通的劳动人们为老师,他是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楷模,更是知识分子最早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先驱。

陶行知教育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多学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有一段时间学习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有的学生厌烦了这样紧张的生活,便“有劳有逸”的打起了扑克牌,陶行知先生知道后毅然将扑克牌向烧鸦片烟一样地烧掉,并呼吁同学们,只有多学一点本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在育才学校文学组举办的一些活动,很受大家欢迎。他们成立了“榴火诗社”,陶校长专门为诗社题词,文学社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

有的人留起了长发,特意穿破衣服,自视为艺术家的派头,自以为了不起。陶校长知道后,便语重心长地教导了他们,并且把茅草山似的头发“放火烧山”了,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

对自己的孩子,陶行知同样严格要求。他的二儿子晓光没有正规学历,经人介绍去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厂方要看他的学历资格,他拿不出,就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寄一张晓庄学校毕业证书来。陶行知严厉制止。一封信对他儿子说:

“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后,“追求真理做真人”七个字,便成了晓光的座右铭。

陶行知有两个口袋,一个给**,一个给私钱。有一次他去集资,参观了许多地方。在归途搭车时,发现私款袋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当时就有一个坚决的想法:绝不挪用公家一分钱。

最后,陶校长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十英里外步行回学校。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己”,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

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危亡、生灵涂炭时,有志之士都应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之中,这才是对国家、民族真正负责任的表现。伍豪事件中,陶行知先生沉着冷静,揭露了国民党间谍的阴谋,使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彻底破产。

陶行知先生全身心投入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是一位老少皆宜的教师,是国家、人民、人民的楷模。陶行知先生虽已逝世,但仍旧会有千万位后继者像陶行知先生一样,陶氏精神必定万古流传。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5

利用空闲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中国子教育道理故事》这本书,确实是让人受益匪浅。这些蕴含哲理的小故事,文字朴素,内容翔实,生动,读起来有真实感,十分亲切,这些故事无论对我们这些家长还是对年幼的孩子来说,都易于理解和接受,它启迪着人们的心灵,又鼓舞着人们不断向前。

开篇的第一个故事,《目标分解法》讲的是日本马拉松选手勇获世界冠军的事。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田多次夺冠,令人惊叹。一个身材矮小的选手,竟战胜众多身体条体比较好的选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跑马拉松,人们认为只有那些身体素质好、能力强的人才有望获得冠军。而身材矮小的山田本一跑马拉松,实属先天不足,但它究竟是怎样战胜强手的呢?“用智慧战胜对手”他是这样回答人们疑惑的。

身体条件不好,用智慧来弥补不足。原来他动了脑筋了,把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分解成几个阶段的小赛程,每个赛程设立一个标志,银行,大树,红房子……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去完成,最终很轻松的完成大目标,夺的了冠军。目标分解法帮助山田本一弥补了身材矮小的“先天不足”,确实是用“智慧战胜对手”。

这个故事对我们启迪很大,人活着要有远大的目标,特别是家长对孩子都抱有很大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读书能考上名牌大学,甚至出国深造。当孩子上小学时,父母帮助孩子设定这个目标。这是孩子学习的马拉松比赛。我们大多数父母都给了孩子长期的目标,但没有分阶段的目标。

进入名牌大学是孩子们十年后的目标。对孩子们来说,这个目标太远了,达不到。如果我们家长经常把这个大目标,唠叨不停,让孩子产生听觉上的疲劳,长期都有心里压力,反而影响到眼前的学习,结果失去对学***趣,最终只能是“望洋兴叹”。如果采用山田本一目标分解法,针对孩子的实际,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让孩子踏踏实实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一个小小的目标,可做到由量变到质变。

一次一个小小的成功会激励孩子们不断进取,朝着大目标前进。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6

很喜欢翁倩玉演唱的《爱的奉献》,那甜美、深情的歌声像一股清泉流进了我的心,在喜欢这优美旋律的同时,我更喜欢这首歌的歌词:爱是爱心,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再把爱的芬芳撒播到四方,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在读了《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后,同时,我还感到爱会让孩子重新起飞,爱还会创造奇迹!

这本书分为五个版块:爱心篇、引导篇、尊重篇、激励篇,向我们诉说了感动教师的119个小故事,不论是哪一篇章的小故事,都离不开一个“爱”字。是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教师的灵魂,是爱引导和激励一个又一个孩子,爱是连接老师和孩子的纽带,老师的爱是孩子们进步的源泉……

这本书的第一个小故事是霍懋征老师写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朴素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着教育的真谛,全校有名的淘气鬼何永山在她爱的力量下从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孩子,正像霍老所说:“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我还要说,爱能让孩子重新起飞,在读了《我以性命担保她行》,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端木的女儿在大二的时候选择了文科,因为老师说她没有数学头脑。然后让她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厌学。在美国教师的赞誉和爱戴激励下,她的学术成就创造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

三个月后,她得了600多分,这足以申请美国大学。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是什么让女儿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爱!

爱会创造奇迹!是爱让女儿重新起飞!

读过一则寓言故事《和蜗牛一起散步》:

有一天,上帝给了我一个任务,带一只蜗牛去散步。然而,蜗牛爬得太慢了,所以我一直催促它,吓唬它,责怪它。它却用抱歉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力了。”

我又急又气,就去拉它,扯它,甚至踢它。蜗牛受伤了,但爬行得更慢,所以我不得不盯着它看。

又又一天,上帝派我带蜗牛去散步。这一次,看着她蜷缩的身体和惊恐的眼神,我不忍催促她,强迫她,让它慢慢地向前爬。当我欣赏完花朵的美丽和昆虫的啁啾,我发现蜗牛已经爬到很远的地方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贫困学生需要更多的表扬和关心。有时,一个孩子,在充满斥责挑剔的环境里生活,他将学会粗野;在一个宽容的环境中成长,他会懂得如何去关心。学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在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能奏出美妙的乐章。

我们做教师的,就要用关爱去拨动着根琴弦,而不是一味的去打骂和斥责。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让我们每位教师都有一颗“爱”的心,用这颗心软化和温暖学生幼小的心灵,让每一位孩子在我们爱的感召下,都成为优秀的孩子。

爱是教师的一种无声的语言,更是最美丽的语言,此地无声胜有声——那就是爱的说教。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7

《爱的教育》作品中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这么好看的**,人家是怎么写读后感的,我们来看看吧。

爱的教育读后感第一篇《爱的教育》这一本书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给大家展示了各种不同的爱,有热爱学习的,有热爱朋友的,有热爱父母的,有热爱师长的……我心里跌荡起伏着一阵阵感动,如同决堤的洪水喷涌不断,。同时也受到很深很深的教诲,感觉到了世上的真爱无处不在。

《爱的教育》一书是由意大利的着名作家德·亚米契斯写的。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小男孩。他叫阿姆利柯。他记录下的“每月故事”都是身边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包括父母的淳淳教诲、老师的默默耕耘和同学们的团结互助,都体现了不同程度的爱心,却温暖了人们的心。我似乎融入了这个故事,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感动之余,我也默默地反思,我想:父母那么爱我们,给我们足够的吃,穿得暖和,好,我们对父母有一颗感恩的心吗?我们爱他们的父母?

也许,给他们倒杯水,捶背,询问他们的工作或身体状况,听我们谈论我们的烦恼,分享我们的快乐,父母就会满意。同样,许多老师和同学也帮助了我。我是否心存感激?我会把这种无私的爱传递给别人吗?

我会尽力照顾别人吗?因此,一个有爱的社会可以把爱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爱有多重要。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爱,让我从小开始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疼爱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

《爱的教育》这本书的道理我要时刻铭记心中。

爱的教育读后感第二篇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了爱的境界。

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但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古往今来,有多少真爱故事?可见,爱无处不在。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中,有父母和祖父母的爱。渐渐长大了,上学了,也爱老师,爱学生。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

爱可以让人绝望,爱可以让浪子回头,爱可以激发人无限的力量。

是爱让我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是爱给我们的心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宽容的,包容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沐浴在爱的海洋里。

爱的教育读后感第三篇这本书是说关于爱的故事。主角是阿姆利柯。他是一个文明程度很高的小男孩。我还认识了很多可爱的孩子,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勤奋的斯代地,可爱的波列科西……他们给了安利柯最深厚的友情。

当然,也有慈爱的父母,尊敬的老师,他们给予安利最无私的爱。书中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有《穷人》、《小石匠》、《感恩》等等。其中,《穷人》这篇文章深受我的喜爱。

父亲对安利柯的一段话更是让我深受启发,他说:“当你受到不幸的时候,别人帮助你,可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应该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去帮助别人,你愿意看到和你一样活泼可爱的小孩为了温饱努力挣扎吗?那是一件多么寒心的事呀!

”是呀,在我遇到困难时,心里有烦脑时,我总能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或许是父母,或许是老师,或许是同学,或许是素不相识的路人……有了他们的帮助,成长的路上,我才能拥有七彩的阳光和金色的梦想,

然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我很少想到为别人做点什么。从电视上,报纸上,我知道在我国的一些贫困山区,还有很多孩子每天只吃一顿饭,他们上学要走很远很远,课外书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奢侈品……读了父亲的话,我想: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我们班有一个叫廖开俊的同学。他是个很淘气的男孩。他父母去外地工作,很少回家。他非常想念他们,退后一步。我能试着接近他,用温暖的话语鼓励他吗?我心里有很多问题。

爱,是无私的。每个人都可以奉献自己的爱,也许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也许正是这一点点光芒,才能给别人带来温暖和信心,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是我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所感受到的。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8

印度有位学者讲过,人有两只眼睛,神有三只眼睛,如果通过创造力开发,那么人就比神还聪明,人就会有四只眼睛。

的确如此,人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伟大的发现有了创新,才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声震人间;成功的创富有了创新,才有了比尔·盖茨微软帝国的一枝独秀;精彩的广告有了创新,才会有“鸟巢”和“水立方”奥运会馆的惊艳;每粒的服装有了创新,才有了各种服装的走俏,俊男靓女的丰富多彩;完美的.艺术因为有了创新,才有了张大千用胡子画胡子的一大创举……

德国文学家歌德曾经说:“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英国作家布莱克也认为:“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创新是人类最为可贵的能力,它能化腐朽为神奇,使荒漠变为绿洲。如果没有创新,人的心就无异于一潭死水,社会会停止发展,一切将毫无活力,时间将会在一篇死气沉沉中慢慢凝固。只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人类才能欣欣向荣,开创美好的明天。那些勇于创新的人,才能在大海中捞取那最美的明珠,从雪山上摘到那最美丽的雪莲。

罗斯·斯图特说:“一个故事能改善与他人之关系,移人性情,使人恍然大悟,认识到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9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是由张仁贤老师主编,收录了《不要剥夺学生提问的权利》、《教育有法,机智为上》、《让学生学会尊重》、《让孩子“昂起头走路”》、《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老师,您知道我的选择吗》等故事,在编写的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同时还引用了许多一线教师的案例。全书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感动,更为那一位位教师的教育事迹所折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枚闪亮的艺术珍贝,都闪耀着教师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艺术。看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思考。书中,有很多很有启发的句子,例如,“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等等,这些至理名言,都深深的启发着我们,指导着我们更好的做好一名合格的育人者。 参考书中所说,再对比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感想颇多。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常常感到做了很多事情,可效果却没那么明显。反思我的工作:究竟为什么效果不够呢?是学校的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的工作方法不对?看了《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后,我发现,我们更应该改变一下思维方式,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轻松的教师。张仁贤老师界定,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这一点我很赞同,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即学会自立。我们常常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举例:我班中的一些调皮生就是这样,我在班级的时候,表现的都还不错,可是我一离开,就不自觉了,这可能就是我平时太严所造成的吧)。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更多地去做一名温情的教育者,还是做一名严厉的管理者呢?

其次,要与学生互相尊重。书中的《难忘的八个字》、《掌声里的自信》、《自尊无价》等文章在我看来就是在叙述着尊重的主题。《难忘的八个字》讲述的那种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出爱如己出的关怀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学生在感激老师的同时选择了自己的未来、闯出了自己的事业更拥有了自己的幸福,而作为他们的老师,等的何尝不是能有一天,或在街头路口相遇时,从他们成熟的声音和从容淡定的眼神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成功。;《掌声里的自信》所讲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周老师关爱残疾学生的良苦用心,其与班干部们共谋了一个假抽奖,主人公固然得到了激励,但多数同学却被蒙在鼓里,这是有失公正;《最自尊无价》讲述对“55分”的呵斥和羞辱使一个知道上进的孩子无地自容,道出了“自尊无价”。 对于学生,要学会用欣赏的眼观去看待他们。如果你用心欣赏,会发现每片叶子都是那么美丽且富有生命。孩子们就是这样,千个万个孩子就有千千万万个样子,世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双生儿,每个人都鲜明地跳动在你眼前。《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俯下身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就有教师对孩子欣赏的目光。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于鼓励引导,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也才能逐步建立互相尊重。最后,要做一个聪明的“严师”,理智地施展“师爱”。在书中,张老师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同时也指出,不能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张老师指出,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价的“爱的颂歌”,现实中也的确有老师只求“爱岗敬业”,而在实践中大碰钉子。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所以,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看了这本书后,当我碰到违纪学生时,我都会动一番脑筋再作处理。在平时,学生犯了一些错误,我一定会把他们课后留下来批评一顿。可现在我想到张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我采取让学生做好事来弥补,使他们在做好事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后来只要遇到犯事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这些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们”。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

教育故事读后感 篇10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许多时候,我们学生的不满意仅仅只是因为:他的成绩不够使我们满意,没有达到我们想要他达到的合格或者优秀,——虽然,他确实也曾努力过,或者至少尝试过。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当善于确定: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有些是接近然后达到,有些是达到然后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时间就能达到,有些则需要你的再三的期待与忍耐:对不同的儿童来说,这是不相同的。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也就是说,不仅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不相同的,他们的方法、途径、评价尺度都不应该是完全相同的。这将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许多麻烦的地方,这正是它不能盛行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儿童完成作业而得到评分时,从评分中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他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夹带。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这并不难啊,可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因为我们无视一个人的尊严,我们还认为,尊严和学业上的进步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说,应该允许学生不完成某些作业,但不应该让学生用抄袭的方法来"完成"这些任务。合作学习法中提高分的计算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达到鼓舞学生信心这一点。

在学习上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相信《教育故事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故事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