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教案14篇

09-07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制作精良的教案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基石,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从众多文章中选出来的是一篇深入浅出的“智取生辰教案”,非常欢迎大家转发传播这份资料让更多人受益!

智取生辰教案 篇1

(1)讨论明确作业题2,条理出杨志“智送”之“智”举;晁盖等人“智取”之“智”举。

(2)引申一步,写“智送” 用来衬托“智取”,揭示主题。在两类矛盾冲突中,以杨志的`精细反衬出晁盖等人的智慧;用杨志的失败反衬出晁盖等人的力量;用杨志一行的矛盾反衬出晁盖等人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速读课文,找出描写天气炎热的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从不同角度反复渲染天气的炎热?

从不同角度写热:直接写,间接写;作者书面介绍,他人之口介绍。

本文构思十分精巧,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整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北宋尖锐的阶级矛盾,刻画了杨志精明谨慎、细致、一心想往上爬的性格,形象的显示了晃盖等农民起义英雄的智慧、胆识和力量。

杨志与林冲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然而身份不同,境遇不同,因而性格各异,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就大不一样。阅读第四册读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情节安排、人物描写上有什么不同,写一篇人物性格比较的随笔。

智取生辰教案 篇2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赏析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及试题分类汇编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品赏析 手机版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 【体裁】:七言律诗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编辑本段]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编辑本段]注释

1. 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2. 谪宦:贬官。

3. 栖迟:淹留。

4. 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5. 汉文:指汉文帝。

[编辑本段]背景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编辑本段]赏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象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有谁能理解呢!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如此动情,如此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我们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不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

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编辑本段]简评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智取生辰教案 篇3

人教版初三上册《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三上册《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与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作品《水浒传》,理清课文思路,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及人物关系。

2.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认识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围绕“智”字分析双方是怎样斗智斗勇的。

2.小组合作分析“智押”及“智取”,认识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重难点:

1.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2.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点。

板书设计:

智取生辰纲

衬托

杨志吴用

送取

天地人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

1.学生通过教材P236“名著阅读”了解《水浒》,本文节选自71回本,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的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

1.学生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⑴学习成果展示:小组汇报速读感知情况。

⑵交流、明确:

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双线结构:即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

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⑴小组组内交流综合、组员汇报。

⑵明确:

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第二课时

四、分析文中之“智”

1.晁、吴之“智”

学生思考、讨论:

⑴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⑵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

⑶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

交流发言:个人-组内-班上(学生由独学到对学再到群学)

小结明确:

晁、吴之“智”

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

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

智用人和──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三麻——巧下药,麻倒对方

2.杨志之“智”

学生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志的计谋?

⑴他为什么不多带兵?

⑵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⑶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交流展示,明确:

杨志之“智”:智藏行踪──精明智变行辰──谨慎智选路径──多智

五、综合比较,总结全文

1.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不免失败的命运,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综合小结:

外因:急功近利,欠理智,人不和

内因:天外有天,棋差一招

2.通过这样一场“智”的激烈斗争,我们在小说中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冲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这里有个体形象,又有群体形象,作者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去展现自我,并且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是由于《水浒传》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明中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列、杨家将系列、说岳系列等不同的作品,而且对其他题材的作品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六、检测,布置作业

智取生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文意,完整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独特的情节安排;

3、讨论本文主题。

教学重点

把握本文结构,情节和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主题。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水浒传》的音乐。)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古人告诉我们在学习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学习,还要注重提问思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去刻画人物形象,这一节课我们来设置一些疑问,看看解决疑问对我们理解这篇课文有何帮助。

二、浅层设疑

同学们就“智取生辰纲”会产生什么的问题?

提示归纳:“生辰纲”指的是庆贺他人生日的礼物;

“智取”指的是用智慧巧妙夺取、打劫。

谁“智取生辰纲”:晁盖、吴用、公孙胜、阮小七、阮小五、阮小二、刘唐、白日鼠。

三、层层深入

1、晁盖等人是如何的,请复述故事内容:

(打出幻灯片,分层讲述,再简单概述。)

提示:晁盖等人假扮买枣的商人,在小岗的树林里“恭候”杨志一行。又让白胜假扮前来卖酒。他们使计让杨志一行喝了有蒙汗药的酒,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劫走了生辰纲。

2、晁盖等人能成功劫走生辰纲,除了计谋好之外,还有其它原因吗?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用原文做为依据,总结出原因。)

提示:杨志与同行的军士不和,矛盾尖锐(1,2,3,4,语言动作描写的作用)。

3、《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所选这一部分是从杨志上路开始写起的,这也是这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富有戏剧性。

提问:我们这篇课文笔墨较多的是杨志的刻画,而本文又以智取生辰纲为题,你们有疑问吗?

提示:明写护送生辰纲,暗写抢夺计划不露痕迹的实施,最后和盘托出,真相大白。

效果:A、造成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引人入胜;

B、在矛盾冲突中突出杨志的(精明能干、脾气暴躁、强硬、蛮横、粗暴)的性格形象,另一方面反衬吴用等人的过人胆识和超群智谋。

四、主题探讨

本文记叙了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经过,故事情节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明写杨志护纲之警惕,暗写吴用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歌颂了聚义英雄大智大勇的精神。

五、小结

一首《好汉歌》被刘欢雄浑宽阔有磁性的嗓音演绎得回肠荡气、曲折动人。在歌声中我们似乎在眼前浮现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无法在课堂共赏水浒传的其他英雄故事,那就留给课后去找《水浒传》一睹为快吧!

智取生辰教案 篇5

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叙事艺术;明确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欣赏作品的环境描写的艺术。

2、把握作品人物形象,分析并欣赏作品刻画人物的技法,学会赏析小说作品的人物形象。

1、学习小说叙事技巧,欣赏古典小说叙事艺术: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叙述作品情节及比较影视作品交待情节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品叙事技法,引导学生关注叙事艺术,培养他们初步鉴赏叙事作品的结构艺术的能力。

2、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艺术:

通过组织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刻画的环境的特征,引导学生明确环境描写在小说作品中的多重作用。

3、通过组织学生采集《水浒》中有关杨志的故事,结合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树立客观分析人物的理念,从而进一步理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这一创作规律。

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水浒》的有关知识,收集施耐庵的有关信息,让学生们将收集到的资料以 Powerpoint的形式整理出来,便于交流。

2、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水浒》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等回目,以对杨志的生活历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初读课文,初步梳理出本课的情节内容。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一些元明时代的白话及方言,根据语境推断其含义,理解文意。

4、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水浒》电视连续剧第11节光盘(中国国际电视公司拍摄出品发行),要求学生思考:电视剧在展开故事情节时与小说的情节展开有何异同之处?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说说施耐庵为什么这样写,而编导与导演为什么那样拍摄吗?

师:课文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一个回目,选入课本时编辑老师省去了一些信息,你能补充一些必要的人物信息,使课文题目内容更加完整吗?

(设计说明:提示学生从矛盾的双方补充,引导学生得出“杨志智押生辰纲,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题,用重音表示你对题目的理解。

师:课文标题“智取生辰纲”以最简洁的语言交待了小说的什么要素?

1、复述故事:

师:前面讲到课文题目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你能否用自己的话将小说的主要情节复述出来?

(设计说明:此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把握作品的内容,同时能够将记叙作品内容的元明白话转换为现代汉语进行流畅的表述。)

2、感知情节:

师:通过上面的复述,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依据不同的描写对象、故事发生的地点及不同的叙述阶段进行梳理层次的训练,明确小说第两个部分:第1~6自然段是写杨志押送生辰纲,第7~12自然段是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其中第12自然段是补叙。)

3、明确矛盾:

师:通过对课文情节的感知,同学们能够看出小说中存在什么矛盾吗?

(设计说明:此问引导学生明确小说中存在两组矛盾: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健的矛盾,晁盖、吴用欲取生辰纲与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矛盾。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两组矛盾在作品中的作用: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促使了杨志性格与命运的改变。其中要能够分析这矛盾中的偶然性因素与必然性因素,从而为后面赏析小说的叙事技巧与人物性格做出准备。)

1、理线索:

师:结合课文内容,从矛盾的双方来,作品围绕什么线索展开情节的?

(设计说明:此问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小说叙事线索:杨志智押生辰纲,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2、分角度创造性地复述小说情节:

角度一:从吴用、晁盖等人的角度以他们的视角来叙述这个故事?

角度二:回忆电视剧中是如何展开情节的?请简要复述一下。

让学生先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述训练,可以自我复述,也可以同桌间相互复述,也可以小组间复述。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各选两名学生作交流复述。

师:既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情节,为什么施耐庵选用作品中的表述方式呢?

1、比较课文叙述角度与从吴用等人的视角进行叙述的优劣。

明确:以晁盖、吴用等人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情节一览无余,固然能使读者清晰地把握情节,但不能够设置悬念,会削弱小说的情节曲折性与表现力,同时也不能够细致地从正面刻画杨志这一形象,不能很好地展现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健之间的矛盾冲突。

2、比较课文叙述角度与电视连续剧《水浒》之《智取生辰纲》的叙述角度的区别。

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并思考电视剧《智取生辰纲》的叙述角度有什么合理性。

明确:课文在叙述时是先叙述杨志等人的行踪,到了黄泥冈后才引出濠州贩卖枣子的客人,最后补叙出濠州贩卖枣子的客人是晁盖、吴用等人。电视剧在叙述时则是分两条线索同时进行,一方面交待杨志等人的行踪,另一方面交待晃盖、吴用等人的进程。

电视剧的剧情的安排有其合理之处:一是影视作品倚赖画面展现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是单方面交待杨志等人的行踪,而不安排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事后虽然也能通过闪回的方式解决,但是总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其次,电视剧中安排白胜在准备酒时与捕快何清等人擦肩而过,也为作品后面的内容作了一个铺垫。

3、体会小说安排情节的巧妙:

明确:课文(小说)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吴用等人如何安排的,并没有直接写,这一方面照应了小说前一情节中吴用设计,另一方面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随后宕开一笔,写杨志与众人的别扭、老都管的掣肘、虞候的谗言,将读者的目光始终集中在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上。同时写杨志如何小心翼翼,给人一种万无一失的感觉,也使读者感到如黄山观日光,如在云山雾海中一般。而黄泥冈上相遇,杨志一行被蒙`汗药麻翻在地,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精明能干的杨志也不明白到底是在哪一步被下了蒙`汗药。这样读者如坠在云雾里。一边写杨志如何保护,一边抢夺计划却在读者的眼皮底下偷偷进行,最后才全盘端出,造成了一种意外的效果,使读者不得不佩服吴用“果然赛过诸葛亮”。如何改从吴用等人的视角来写,则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奥秘都在读者眼下,故事就平淡无奇了。

1、小说节选部分围绕“生辰纲”展开故事情节的,一方面是从杨志的角度进行,另一方面则是从晁盖、吴用等人的角度进行,两组人物的进程是同时进行的,是属于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2、小说中存在两组矛盾:杨志与都管、虞候及众军健的矛盾;杨志押送生辰纲与晁盖、吴用等人欲夺生辰纲。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逐渐深化与尖锐,导致了杨志失生辰纲、杨志上二龙山。

3、小说采用的是从杨志的角度进行叙述,对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则是采用补叙的方法加以交待,这样可以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扑朔迷离,更富有艺术性,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反复推敲了课文的题目,也梳理出了小说的故事情节。我们再从题目上挖掘:这是一场双方斗智的戏,那么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的“智”究竟表现在何处?杨志智押生辰纲的“智”又表现在何处呢?

⑴利用卖枣子的身份,在黄泥冈上“巧遇”杨志等人;

⑵利用夏日炎炎的时机,让白胜上山岗卖酒,激起都管、虞候与军健们的需要;

⑶晁盖等人先吃掉一桶酒,以示酒中无毒,麻痹杨志,更加激起众人买酒的欲望;

⑷借舀酒作掩护,一瓢装作占便宜,二瓢下药;

⑸白胜与平常小贩一样,争瓢夺酒,故意斗气,不卖给杨志,再一次麻痹杨志。

2、杨志的智举:

⑴扮成普通的商人,开始乘凉行路;

⑵山路地带,改为天热行路;

⑶禁止众人买酒。

追问:写杨志处处小心,除了突出杨志的性格特征外,对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与展开故事情节有什么帮助?

引导讨论并明确:

⑴反衬出老都管、虞候与众军健的无知与草率;

⑵突出了吴用的“计”高一筹;

⑶写杨志的“智”与小心翼翼,使读者感到欲取生辰纲的情节陷入一种不可能地步,为后文逆转作好反面的伏笔,使情节更富有趣味性。

1、结合文本,把握形象:

师:杨志是小说节选部分的主人公,生辰纲的被夺,是否说明他是一个很愚蠢的人?为什么?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组织讨论。(请说出他的性格特征,并从小说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佐证。)

杨志的性格:首先杨志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他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一受任,屡次推托,推托不掉时,才做了精心安排:要求扮作普遍商客,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利,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空子。后来在路上,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时间。开始乘凉,后来到了“人家稀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岗的松林里休息,不允许兵士买酒喝。这都体现了他的精明过人。

杨志如此精明,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除了吴用的计策无隙可击以外,与其性格相关联的是:他急功近利、粗暴蛮横。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激化了运送队伍内部的矛盾。

2、拓展情节,明确主题:

师:从本课阅读中,我们了解了杨志。研究人物,要结合他的生平阅历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变化,才是真正地读懂了人物。同学们平时在阅读《水浒》时,也收集了杨志的许多故事,请大家交流交流,然后我们将这些故事整合起来看看,杨志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

让学生充分交流,交流故事的时候,要说出杨志的性格与追求。

引导明确:

杨志是杨令公之后,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陷花石纲丢官;遇赦求官遭高俅所阻;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牛二;流配大名府充军;梁中书提拔为管军提辖使;受梁中书重托,杨志押送生辰纲;与鲁智深等人二龙山入伙。

杨志的经历,实际上是一个“失意──得志──幻灭”的过程。

参考观点一:杨志确实有点“官儿迷心窍”。你看,为了求官,他不惜降低人格,打点钱物奔走于权贵之门;为了换取保举,他又甘当鹰犬,替梁中书押解不义之财。总之,杨志不大像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豪杰。

参考观点二:出身将门又有武举功名的杨志,希望凭自己的本事“博个封妻荫子,也为祖宗争口气”的想法,在那个时代并非什么不好的事。首先,建功立业的思想,是每一时代的人都共有的,我们赞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赞赏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赞赏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赞赏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什么不能容忍杨志的“封妻荫子”?其次,水泊梁山上,并非每一个都是如李逵等人一般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如林冲、卢俊义,或有自己的一份事业,或有自己的一份产业,只是社会`黑暗,才让他们走上了不归之路。所以说,杨志的初衷实在是可以理解的。

继续讨论:小说刻画杨志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用意?有何典型性?

引导学生明确:林冲走上梁山泊,是“逼上梁山”的典型,解珍、解宝走上梁上,是“官逼`民反”的典型,武松的转折点在于官吏不能秉公执法,不能伸张正义,杨志走上反抗,不像其他人那样主动(林冲等人也不完全是主动的),正说明了他想为朝廷效力,却被朝廷抛弃了。是从这个角度来揭示社会的黑暗的。

思考: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是指天气酷热,伏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伏下文的军士买酒解渴;是指黄泥岗上松树林内,交待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个遭死的军人”“芥菜子大小的管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待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引导明确: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烘托人物性格与暗示人物命运。

1、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应当结合事件进行辩证地分析,要客观地评价杨志的行为与性格特征。

2、欣赏小说,要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开展与人物形象的刻画,探究小说的主旨。晃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反映了北宋末年的阶级对立,体现了《水浒》“劫富济贫”的主旨,而杨志理想的幻灭,则反映出那个时代中下层武士报国无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3、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应当将环境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统一起来分析,从而得到全面的欣赏。

智取生辰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

三、口述故事经过。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五、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

1.善用伏笔:

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略)

2.善用景物描写: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通过写“凉”来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而且写“热”又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不断点染的:有的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有的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有的通过杨志或虞候、老都管之口来写,更多的是通过军健的语言和行动来写。这种对典型环境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例如军健们挑着重担走不动,一再要求杨志趁早凉行路,遇到树林就要歇凉,看到卖酒就急于要买来解渴,最后连杨志也禁不住喝了半瓢,无一不是由于天气酷热引起的。从另一方面看,如前所述,吴用的巧计之所以能在黄泥冈松林里得以实现,就天时而言,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所以作品对天气炎热的着意描写完全是为“智取”服务的。

3.巧用双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处处小心      都管掣肘      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预设机关      团结合作      智取成功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从全文来看小说无论对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个人性格的刻画,还是对八条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的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按语,而这些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是本文表现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四、课堂练习:

1.下面是课文中对天气的几处描写,对其作用判断最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④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A.突出杨志的性格蛮横不近情理。

B.引出杨志与厢军、虞侯、都管等的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

C.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文吃酒打下伏笔。

D.突出杨志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

A.本文以杨志押运生辰纲组织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B.故事主人公杨志是一个性情暴戾、急躁而又精细、强干、机智的人。

C.通过复杂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是本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D.能够成功夺取生辰纲的原因在于以晁益为首的八条好汉,是一个紧密团结、足智多谋、敢向贪官挑战的战斗集体。

3.就杨志这个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思想性格,写一篇200字的短评。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一节,就杨志的遭遇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短评。

智取生辰教案 篇7

按照教材编排意图,《智取生辰纲》篇在于继续培养学生小说欣赏的能力。

小说欣赏包括方方面面,因课时有限,仅能涉及一、二。本篇名为“智取”,“斗智”便是欣赏的关键。“智”体现在如何麻痹对手,如何下药,这“天气”与“酒”又是“斗智”的关键。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天气”与“酒”的关系及它们在小说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上所起的作用。同时,作为课文又必须承担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责任,教学本篇也要讲求综合效应。

1、培养学生欣赏小说巧妙构思的能力。

2、抛砖引玉,激发学生阅读《水浒》全篇。

1、探究讨论;

熟读课文后,注释词语并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概述杨志等人黄泥冈被劫经过(故事梗概,锻炼缩写能力)。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下面我们先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2、下列词语的正确读法与意义是:

3、 学生交流所写故事梗概。

4、 老师范读自己所写的故事梗概,以求教与学交流促进。

1、本文反复描述天气炎热,请用“ ”划出来,回顾《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中描写天气的作用。本篇运用白描,写得极简约,其在小说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黄泥冈卖酒有几个过程,“酒”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本文中“天气”的描写和”酒”在小说中的关系和作用。

以“天气──酒”为一组关系展开联想和想象,编写一篇文章。

智取生辰教案 篇8

◎导读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水浒传》的主题曲曾唱遍大江南北。水浒英雄杀富济贫,为民除害,侠义为怀的事迹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水浒传》有如此魅力,无疑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比如武松的勇武豪爽,鲁智深的疾恶如仇、暴烈如火,李逵的纯朴天真、刚直鲁莽,林冲的刚烈正直,无不栩栩如生,使人过目不忘。作者以其对社会生活的广泛了解、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丰富活跃的艺术想象,塑造出一连串的梁山英雄形象。难怪金圣叹说书中“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这就是《水浒传》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人物众多而人物各自的身份、经历又各异,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

◎作者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从事著述。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处不少,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

◎背景

《水浒》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 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原“指望把一身本事,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命运多舛,奉命押送花石纲,但在黄河里被风打翻了船,只得逃难远避。后被赦,杨志在东京用财物打点,想官复原职,被高俅赶出,盘缠用尽,只得变卖祖传宝刀。集市上遇见泼皮牛二挑衅,只得用刀试砍铜剁铁、吹毛得过,试杀人刀上不见血时,牛二不依不饶,而且强要刀不给钱,盛气之下,杨志杀死牛二,投案自首,被发配大名府充军。这也是杨志“失意”之时。杨志得到梁中书抬举,在校场与周谨、索超比武获胜,被升任为管军提辖使,“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接下押运生辰纲上东京的重任。这是杨志人生中“得志”之时。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晃盖商议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晃盖,七条好汉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晃盖等人夺取生辰纲后,杨志初欲寻死,后逃走;谢都管等人便将罪过都推到杨志身上,诬陷他与贼寇勾结。杨志想光宗耀祖的指望至彻底落空,正是他人生中的“幻灭”阶段。后来杨志遇见“花和尚”鲁智深,二人同在二龙山落草为寇。

[知识览通]

◎语音

1.趱行zǎn,不要念成zàn

2.虞候yú,不要念成wú

3.嗔怪chēn,不要念成zhēn

4.尴尬gāngà,“尬”不要念成jiàn

5.厮sī

6.朴刀pō,不要念成pǔ

7.恁地nèn,不要念成rèn

8.怨怅chàng,不要念成zhàng

9.兀的wù

10.怄òu,不要念成kōu

11.喏喏连声nuò,不要念成ruò

12.芥菜jiè

13.剜口割舌wān,不要念成wǎn

14.忒tuī

15.舀酒yǎo,不要念成yáo

16.罗唣zào

17.面面厮觑qù,不要念成xū

18.聒噪guō,不要念成tián

19.晁盖cháo,不要念成yáo

20.三阮ruǎn,不要念成yuán

21.庵ān,不要念成yān

◎字形

1.虞候:,“候”,不能写成“侯”。

2.喏喏连声:“喏”,不能写成“诺”。

3.怨怅:“怅”,不能写成“伥”。

4.聒噪:“聒”,不能写成“恬”。

◎词语

1.晓事:明白事理。

2.寻思:思索;考虑。

3.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4.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5.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6.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7.出没:出现和隐藏。

8.分说:分辩。

9.勾当:事情。

10.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内容析通]

◎理文脉

本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节选部分有两种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

(一)两分法: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大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教案 篇9

播放歌曲《好汉歌》。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故事在我国民间盛传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青面兽杨志。

1.《水浒传》作为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大家已经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

杨志:

青面兽杨志,杨家将的后代,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后押解花石纲,在黄河遭遇风浪而丢官,沦落东京,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不甘心,后来得到大名府梁中书的赏识,受到重用,派他押送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后,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直到“生辰纲”被劫,不仅功名的道路被截断了,而且有落入牢狱的凶险,他才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上了梁山。

杨志失陷花石纲 汴京城杨志卖刀 杨志杀牛二被充军 杨志北京斗武

趱行zǎn 虞候yú 嗔怪chēn 尴尬gāngà 厮sī

芥菜jiè 忒tuī 舀酒yǎo 罗唣zào聒噪guō

晁盖cháo 三阮ruǎn 省得xǐng 兀的wùdì 勾当gòudàng

1.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默读课文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记录在课本上。小组交流。

示例:本文叙述了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走的故事。

按小说故事情节发展把文章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故事发生:杨志改时送生辰纲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 白胜设计诱官军

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3.课文是如何体现英雄们“智取”的?

讨论后明确:

2.小说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吴用等人是如何安排的,并没有直接写,这一方面照应了小说前一情节中吴用设计,另一方面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1)他不多带些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气炎热,恐怕歹人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说明他智选路径。这样艰难的路径,连强盗也不愿走。

智取生辰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梳理情节,理解人物斗智斗谋的过程。

2、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杨志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杨志命运的悲剧实质是性格悲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6分钟)

听说最近同学们正在阅读《水浒传》,我想考考大家,这个人认识吗?同时出示杨志图片。学生异口同声说:“杨志。”你了解他多少?点明请学生回答,可能答不全,也不要紧,知道多少说多少。(2分钟)

看来同学们对杨志还了解不少,杨志一出场,卖刀时是这样自我介绍的:“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PPT出示这句话)从这句自我介绍中看出了什么?点名请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答到杨志很在意自己名门望族身份。

当林冲与杨志同上梁山,王伦劝二人入伙时,杨志有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廷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光。”(PPT出示这句话)这段话你读出了杨志怎样的心理?学生答杨志不愿落草为寇,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得到功名,光宗耀祖。

本来随着一系列变故,杨志博得功名,光宗耀祖的梦想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时候,柳暗花明,上帝给杨志送来了一个绝妙的机会,一个让他绝处缝生的机会,梁中书让杨志押运生辰纲,并特地休书一封,向蔡太师举荐杨志。这一次,杨志会怎么做呢?请大家打开课本137页《智取生辰纲》。PPT出示原小说回目: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首先我们来看杨志押送生辰纲。(4分钟)

二、梳理故事情节

1、杨志押送生辰纲(7分钟)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4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做法的句子,读一读。(PPT显示)(找句子3分钟)

学生浏览课文,找语句,请两至三名学生回答。学生能从文中找到的句子可能有:(1)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2)“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3)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PPT)

交流。(3分钟)

从刚才的这些语句中,我们看到了杨志是怎样押送生辰纲的?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学生答:谨慎。师:是的,他一路小心谨慎,生怕出一点儿差错。同时板书:谨慎。(1分钟)

2、吴用智取生辰纲(12分钟)

应该说杨志如此小心谨慎,一路比较顺利,哪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半路杀出了晁盖、吴用等人。杨志倾尽心血保护的生辰纲还是被劫走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吴用等人是怎样劫走生辰纲的?默读课文5——11段,小组合作,在纸上补充完整下面的故事情节:(PPT显示)(5分钟)

隐身松林,贩枣蒙志

白胜卖酒,引诱军汉

饶酒下药,智激杨志

都管求情,买酒被麻

请两至三名同学回答。(蒙、诱、激、麻用不同颜色的字)(4分钟)

如果说我们用一个“慎”字来概括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做法的话,那么用一个什么字来概括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答“智”。请同学们再细看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对他的“智”加以说明。请两名同学回答。学生答出(1)巧用天气炎热,军汉们口渴,想喝酒解渴。(2)利用黄泥冈的地形。周围七八里没人家,是个强人出没的地方,有一片松林,可以让杨志他们停下来歇息,又可以隐藏自己。(3)找准时机,完成计谋。(注意追问,根据学生回答的过程板书)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我们看到了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团结一心。(板书:足智多谋)

三、探讨杨志性格悲剧的原因(13分钟)

尽管杨志小心谨慎,但事关身家性命和前途梦想的生辰纲还是被智谋超群的吴用等人劫走了。你认为杨志丢掉生辰纲的原因是什么?跳读课文,小组讨论,谈谈你的看法。(PPT显示)(在课文中寻读3分钟,讨论2分钟,体会句子并指导朗读5分钟)

学生可能会意识到杨志失败,除了吴用等人计高一筹外,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性格原因。他蛮横粗暴、急功近利,不会与人沟通。会从这些方面来入手,将生辰纲平安押送到京城。

PPT出示:(1)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2)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3)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板书:蛮横粗暴、急功近利、不善沟通。

有时间的话品读老都管对杨志说的那段话。体悟到为人处世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

假如你是杨志,你有办法将生辰纲平安的运到东京吗?(PPT显示)(3分钟)

同学们替杨志想了许多办法,让生辰纲平安运送到了京城。但施耐庵为什么不让他送到呢?学生估计能答到生辰纲是搜刮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所以作者要让它被劫富济贫的好汉们劫走。

四、师总结:(送学生两句话,关于做人方面的,结合课文内容,并且PPT出示,全班朗读)

原来杨志败就败在性格上,如果他能没有那么急功近利,懂得与人沟通,善待部下,也许他的命运就又不一样。他的悲剧命运实际上源于他的性格。(出示两句话,学生齐读)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性格决定命运,好性格决定好未来。好的性格是热爱同学,热爱生活,热爱一切。

在《水浒传》中还有人不少人的悲剧命运也是源于性格,比如林冲、武松,课外请大家从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仔细研读,近一步体会性格决定命运。

智取生辰教案 篇11

学习目标

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给加点的字注音。

(1)趱行()(2)嗔道()(3)朴刀()(4)省得()

(5)怄死()(6)厮觑()(7)兀的()(8)聒噪()

请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端的:

(2)这干系须是俺的。

干系:

(3)直这般会做大。

做大:

(4)你们省得甚么!

省得: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试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吴用等人的“智”体现在哪些地方?

杨志有没有“智”?他的“智”体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来并概括。

杨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注意结合人物的具体言行。

三、推荐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薛霸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

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缚在树上。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掸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们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着林冲,又替他拕了包裹,一同跟出林子来。

行得三四里路程,见一座小小酒店在村口。当下深、冲、超、霸四人在村酒店中坐下,唤酒保买五七斤肉,打两角酒来吃,回些面米打饼。酒保一面整治,把酒来筛。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店。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选文叙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水浒故事,请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

对待两个公差,鲁智深要一禅杖打死,林冲却叫“师兄,不可下手”,两种不同的做法反映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从这句话看出鲁智深粗中有细。像这样的描写文中还有几处,请找出一处并作简要分析。

对《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有人用成语“逼上梁山”来概括,结合选文中人物的遭遇或对《水浒传》中其他英雄人物的了解,谈谈你对“逼上梁山”这一成语的理解。

参考答案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一、(1)zǎn(2)chēn(3)pō(4)xǐng(5)òu(6)qù(7)dì(8)guō

(1)真的,确实(2)责任(3)摆架子(4)知道,懂得

二、大名府梁中书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千万贯财宝前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不料,生辰纲在黄泥冈被晁盖等人劫走。

智用天时——酷热天气;智用地利——选择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地点;智用矛盾——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智用计谋——“半瓢酒”。

(1)扮成普通商人;(2)太平地段乘凉走路,危险路段白天出行;(3)三问枣客;(4)禁止众人买酒。

杨志是一个精明能干、粗暴蛮横的人。

三、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出林冲。

看出鲁智深爱憎分明,除暴安良;表现林冲逆来顺受,息事宁人。

事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此处看出他颇有心计,细心考虑各种情况,提前估计到要发生的事情。

示例:“逼上梁山”指英雄们被逼起义。如鲁智深伸张正义,为救金家父女,打死镇关西,却被缉拿,流浪江湖,被逼上梁山;林冲被高衙内陷害,一味逆来顺受,蒙冤发配后,还想息事宁人,安分生活,却被一再追杀,终于被逼起义。

智取生辰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品评人物,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2.引导学生赏析环境描写,理解作者铺设情节的匠心。

过程与方法:

1.任务驱动法:以“帮杨志再闯一次关”的任务来推动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揣摩人物,品评人物,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2.导读导议:以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读、思、辩、悟。

3.合作探究:学生先分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形成较完善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启发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品评人物。

2.理解农民起义的可贵之处和局限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众人的言行。

2.赏析精妙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农民起义的可贵之处和局限性。

三、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导读导议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辅助以多媒体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这一天正是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酷热难当。南山北岭,崎岖小径之间,一行十五人押着十一担金珠宝贝,走上黄泥冈。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光天化日,在众位看官的眼皮子底下,一场八个人打劫了十五个人的好戏就这么发生了。这就是令无数读者拍案叫绝的一场著名劫案:“智取生辰纲”。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背景介绍

1.因为这篇课文是长篇小说《水浒传》的节选,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水浒传》。

2.根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我们来看看“这场劫案的背景资料”。

(1)什么是“生辰纲”?

纲,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如茶纲,盐纲。“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是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送的生日礼物,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在这之前,杨志曾经押送丢失了花石纲。宋徽宗皇帝要盖万岁山,差遣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杨志押送花石纲走黄河水路上京时,被大风把船吹翻了,丢失了花石纲,杨志因此畏罪逃跑。可见,不论是皇帝要的“花石纲”,还是贪污的官要的“生辰纲”,都是搜刮民脂民膏供统治者享乐的财物,本来就是不义之财。

(2)劫取“生辰纲”的八人究竟是何人?

“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提出要劫生辰纲,七条好汉在晁盖庄上聚集商议如何夺取。公孙胜已探明杨志一行要过黄泥冈,晁盖提出可以让黄泥冈东边村子的闲汉白胜参与行动。吴用定下智取之策,作者却以“隔墙有耳”为由不让吴用说出,给读者也留下一个悬念。智取生辰纲后,白胜被捕,苦刑下供出了晁盖,后被救出。晁盖投梁山入伙。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本是梁山泊旁边石碣村人,打鱼谋生,劫了生辰纲,因官军追捕逃回梁山泊。

【设计意图】有必要交代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看清人物活动的大背景。

(三)探究人物──杨志

教师创设一个“帮杨志再闯一次关”的虚拟情境,启发学生去探讨杨志为安全押送生辰纲而说的话、做的事是否都合理并可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熟悉杨志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认识他失败的主观原因。

1.设问:杨志为押送成功,做出了哪些努力?哪些值得肯定?哪些是失败的原因?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归纳:

(1)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说明他小心谨慎,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光大亮、热不可当,强盗不容易藏身偷袭。

讨论:这一安排有利有弊,他考虑到了如何躲开强盗,却没有充分考虑到选在最炎热的酷暑的正午赶路,那些军士们是否能承受,是否能理解并接受他的这一安排。这一时间安排就引发了押送队伍的内部矛盾。

(2)赶着催促行路,不许停留休息,不惜打骂逼赶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他不让军士进入林中歇息,是希望趁着正午时分把那些容易藏匿强盗的危险之地赶快走过去,以免多生事端。

讨论: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并非多余。但可惜的是,他用打骂逼赶的方法,加深了军士们对他的愤恨,使他更加孤立,更加难以控制局面。

(3)审察枣贩。在这里杨志表现出谨慎、多疑。但遗憾的是,他绷紧的神经却被七个好汉的乔装、表演轻松麻痹了,开始进入圈套。

讨论:杨志固然精明,吴用的计谋却更高。杨志只以为自己能想到乔装成行旅客商押送金银,却想不到强盗也能乔装成贩枣子的商人来抢劫,真是糊涂一时。

(4)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杨志毕竟是很熟悉黑道勾当的,知道这酒不能随便喝。但此时押送队伍已经累、渴到了极点,再加上“贩枣子的客人”喝酒引诱,几乎已经不再受杨志控制而要去买酒;此时刘唐、吴用、白胜三人合作上演的“偷喝”戏码,不仅神不知鬼不觉地下了药,而且被杨志看成了“试喝”,彻底放松了他最后一根警惕的神经。这只能说是吴用“棋高一着”,人外有人,无力回天了。

讨论:其实最后杨志的“就范”,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吴用设计巧妙,众好汉演技精湛;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因为杨志与其他十四个押送队员矛盾激化,无力控制局面所致。这都是杨志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刚愎自用,不考虑军士承受能力,在实施计划的时候简单粗暴,不顾军士的心理感受所导致的恶果。

总结:杨志这个人物,自身具有丰富的江湖经验,也精明能干,不乏谋略,但他败在刚愎自用、简单粗暴上,他只是急功近利地想用自己的方法达成目的,却不懂得如何良好沟通、团结作战,在这一点上,梁山好汉们显然比他高明太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更深入地读课文,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2.“帮杨志再闯一次关”。

我们已经帮杨志分析了失败的原因,知道他败在不会良好沟通,不懂团结作战,使敌人利用押送队伍内部矛盾而有机可乘。帮人帮到底,我们帮他重新设计几段台词,看看能否增加杨志的胜算。

(1)众军士抱怨杨志安排的行路时间不合理,不赶着早晚凉快走,却要在正午最热的时候赶路,杨志解释说:

(2)队伍在黄泥冈歇脚时,杨志发现对面松林里有人探头探脑张望,便过去盘问道:

(3)盘问完毕“贩枣子的客商”,杨志回来对众军士们说: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促使学生思考怎样的语言表达更加得体、更加有利于解决问题、达成交流的目的。

(四)探究人物──众好汉

“智取生辰纲”的精彩正在于一个“智”字,高明的作者将一个巧妙骗局通过一群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展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甚至瞒过了读者的眼睛,让我们通过做一个填空题来体会作者的智慧和写法的高妙。

以下是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的一些计策,请将课文中吴用等人“智取”的具体言行摘抄到相应的计策之后。

三十六计

“智取”言行

瞒天过海

以逸待劳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

混水摸鱼

声东击西

走为上策

【设计意图】在填表的过程中,能促使学生体会这些语言和动作描写的精妙之处,欣赏情节的精彩。

(五)探究环境描写

设问:课文对环境描写突出了一个“热”字,请找出有关“热”的环境描写,讨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明确:(有关“热”的环境描写略)在小说三要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很大。社会环境描写可以提供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也带有暗示主题的作用。自然环境不仅可以烘托人物心情、烘托气氛,有时也可以推动情节发展。本文就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例如军士们挑着重担走不动,一再要求杨志趁早凉行路,遇到树林就要歇凉,看到卖酒就急于买来解渴,最后连杨志也禁不住喝了半瓢,无一不是由于天气酷热引起的。从另一方面看,如前所述,吴用的巧计之所以能在黄泥冈松林里得以实现,就天时而言,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所以作品对天气炎热的着意描写完全是为“智取”服务的。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中有关杨志的其他章节,进一步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2.这篇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课文标题却是“智取生辰纲”,试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1.全面了解人物形象,对其形成较成熟的看法。

2.从另一个视角组织故事内容,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写作能力。

智取生辰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叙事艺术;明确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欣赏作品的环境描写的艺术。

2、把握作品人物形象,分析并欣赏作品刻画人物的技法,学会赏析小说作品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小说叙事技巧,欣赏古典小说叙事艺术: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叙述作品情节及比较影视作品交待情节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品叙事技法,引导学生关注叙事艺术,培养他们初步鉴赏叙事作品的结构艺术的能力。

2、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艺术:

通过组织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刻画的环境的特征,引导学生明确环境描写在小说作品中的多重作用。

3、通过组织学生采集《水浒》中有关杨志的故事,结合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树立客观分析人物的理念,从而进一步理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这一创作规律。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水浒》的有关知识,收集施耐庵的有关信息,让学生们将收集到的资料以 Powerpoint的形式整理出来,便于交流。

2、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水浒》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等回目,以对杨志的生活历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初读课文,初步梳理出本课的.情节内容。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一些元明时代的白话及方言,根据语境推断其含义,理解文意。

4、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水浒》电视连续剧第11节光盘(中国国际电视公司拍摄出品发行),要求学生思考:电视剧在展开故事情节时与小说的情节展开有何异同之处?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说说施耐庵为什么这样写,而编导与导演为什么那样拍摄吗?

【教学流程】

智取生辰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二、介绍作者作品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三、口述故事经过。

四、分析故事情节

五、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

1.善用伏笔:

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略)

2.善用景物描写: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

3.巧用双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

六、布置作业:《名师伴你行》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性格

一、处理作业:

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讨论如下问题)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间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三、综述本文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特色。(学生试述,教师总结)

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从全文来看小说无论对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个人性格的刻画,还是对八条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的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按语,而这些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是本文表现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一节,就杨志的遭遇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短评。

2.完成《名师伴你行》课后记:品味四大名著,积累生活、文学底蕴。

幼儿园教案《智取生辰教案14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智取生辰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