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观后感模板

09-25

到底该如何写好有关作品名的观后感呢?就算时隔多年,再次观看仍然充满感动。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经常写观后感,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丰富,我们听了一场关于“敦煌观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敦煌观后感【篇1】

樊锦诗在那种艰苦条件下,能守住自己的初心,担任起她的使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无怨无悔 ,这种“莫高”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

年轻干部首先就是勤奋学习。学无止境,在新时代下我们年轻干部要学会通过“学习强国”APP等新鲜的载体 ,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及先进的工作方法,学会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给自己加油充电,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守住自己的初心,及时清理思想上的“污渍”。

年轻干部需要真干、实干,勇于担当。干部干部第一个字就是“干”,我们作为年轻干部需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因为问题困难、历史悠久,难以处理,自己刚接手,我们就畏手畏脚,不知所措。我们要敢于担当,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用真干、实干换取群众的信任。

年轻干部还需要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开拓进取。新时代带给我们年轻干部新的使命与担当,需要年轻干部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及工作思路,提高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多用数据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真正做到方便群众,赢得群众的拥戴。

新时代下的年轻干部要时刻将“莫高”精神牢记心中,守住自己的初心、使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敦煌观后感【篇2】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一尊尊形态各异的雕像,它们所描述的正是莫高窟。

此书的作者为顾春芳,由樊锦诗,这位陪伴莫高窟由衰落走向兴盛的“英雄”口述所著。讲述的自然是莫高窟在她一生中的“经历”。

最初,樊锦诗在接收了去敦煌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时,可以看出她的无畏;后来,敦煌的穷困程度令人震惊:当时的敦煌就是一个小镇,半个小时就能走完,城里头总共只有两个百货商店,还有一个糖盐局,大家住土房,喝盐水,“再看右面附有一张照片,简陋的土房,掉了皮的墙壁,露出了块块砖头,鳞次栉比地分布着,同时薄薄的窗户,让人看起来一吹就破,相比之下,我们好似“神仙“。

樊锦诗专注投身于考古事业,并没有安常处顺,在这山穷水尽的地方,埋头苦干,不久她的丈夫也被调来,与她同甘共苦,但她的孩子们都托付给了亲戚。如此之骨肉分离,让人怎不心如刀绞,正是为何?

因为他们心中怀着的是国家的重任,为国家而努力!看到这里,不禁使人泣涕而下,如此的心系家国情怀,也让我们反思自身,自己是不是应该具有这种精神,拥有了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品格,对我们的学习大有益处。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守护莫高窟的几代人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大无畏精神,他们扎根于这偏远大漠,保护、修补我国中华文明的瑰宝,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坚守,才使这千年莫高窟重绽光彩,扬名中外,成为了世界的文化遗产,世界的莫高窟!

学习莫高窟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所秉持的坚毅气质,弘扬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效力祖国。

敦煌观后感【篇3】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对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为了让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75年来,一代代莫高窟守护者坚守大漠,把青春年华奉献给莫高窟。他们经历了物质极为匮乏的岁月,耐住清苦寂寞,用无私奉献换来了敦煌石窟保护的崭新局面和敦煌文化的赓续弘扬。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自觉把“莫高精神”转化为驱动工作的内在动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组织工作干出成效。

擦亮党员底色“守初心”。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胸怀梦想、守一不移、薪火相传、不懈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木求其长者必固其根本”。要守好共产党员的初心,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组工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能够淡薄宁静的看待得失,从容笃定的面对进退。不断淬炼“初心”的纯度,当好人民勤务员,树立起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持续改进作风“重实干”。持之以恒抓好学习,要把学习当做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在常学常新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要把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意义的社交,多一点时间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知识充值,为头脑充电,克服“本领恐慌”。

树牢纪律红线“讲规矩”。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必须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人事纪律和工作纪律作为刚性约束,有令即行,有禁即止。要做到无人之时长自律,细微之处常自省,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

敦煌观后感【篇4】

敦煌,一个古老的名字,拉开奇妙的历史画卷,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连在一起。可有谁知晓,这美妙画卷几十年前竟是个沙海茫茫的不毛之地。谁改变了这一切?xx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

寸草不生,满目荒凉故事在樊锦诗对敦煌的第一印象中徐徐拉开帷幕。从她口中,敦煌那时的样貌渐渐显露:土砌的房子,被污染的饮水我还了解了那里的大环境:漫天飞舞的风沙,狂风盘踞的恐惧地狱,沙尘尽情肆虐的家园当时在那儿实习的北大的科考队,生活就如同在水潭中挣扎的鱼一般,痛苦艰难。因为严重水土不服,她们不得不停止工作。但就在樊锦诗回乡调养身体不久,由于敦煌急需专业人员,她又听从祖国的召唤,来到莫高窟工作。

然而这一去,就是大半辈子。为了这段瑰丽的画卷,樊锦诗与丈夫分隔两地,两个儿子出生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樊锦诗这位敦煌女侠,却将一切的儿女情长都抛至身后,视敦煌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为敦煌而忙碌,从未间断。

这些事迹,不只是向我们展现了樊锦诗老人为敦煌作出的奉献,更展现了她身上为了敦煌永不放弃的精神。五十七年,一个人的大半辈子啊,独自坚守,只身担负光阴中的自然轮回,任谁都受不了吧!但她眼中,这些不过是白驹过隙,尘灰一粒罢了。她甘愿用生命作城,守护敦煌。正如她所说:我的心好像一直就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是啊,敦煌之女用她一生的执着,写下一篇平凡而伟大的诗歌。

在给她的颁奖辞中写道: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我也曾经疑惑过,明明有更好的选择,樊锦诗老人为什么会选择隐居尘世,一心向敦煌?我忽然联想到我的书法老师,全国第一位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却有着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阔达。当老师了解我的疑惑后,只是对我说:人这一生,为了利益与欲望拼命,最后得到的只有头破血流;相反,坚持自己的喜爱,不管周遭会发生多大的变故,也能活得称心如意。是啊,或许,这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秉持的清静坚守吧。

看完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之后,我倍受鼓舞。虽然成功的路上总有很多荆棘,但历史总以乐观的态度宽慰我们。我会向樊锦诗老人学习,坚持自己心中所爱,努力做出成就,即使前路一片阻碍,我也会披荆斩棘,为梦而坚持。

敦煌观后感【篇5】


《敦煌守护神》是一本让我难以忘怀的历史小说。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人物的命运和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文化艺术遗产。通过深入研究敦煌石窟和敦煌文化的历史,书中呈现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


小说从一个现代人被送回到唐朝的情节开始,讲述了一个年轻的考古学家,陈非却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误打误撞成为了敦煌石窟的设计师之一。陈非借助一本神奇的画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穿越时空之旅,亲身体验了唐朝时期的敦煌。通过他的眼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个古老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敦煌石窟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陈非的世界与唐朝的敦煌产生了接触,他将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唐朝的艺术精神相结合,为敦煌石窟设计了新的壁画。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陈非与名字忘记的士兵、家境贫寒的画家和醒目的美女之间的故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动人的历史画卷。陈非的设计承载了对敦煌石窟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意,他的作品成为了一座座守护神,守护着敦煌的文化。


小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陈非的眼睛,我了解了唐朝时期社会生活的细节,如宫廷的权谋斗争、士人的才华与追求、画家的创作之路等。我也对敦煌的壁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壁画不仅仅是一幅幅艺术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故事的载体。敦煌的艺术展示了唐朝时期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敦煌守护神》不仅展示了敦煌石窟的壁画艺术和唐朝社会的历史背景,更提醒我们保护和传承中国的古代文化。小说中,陈非与画家们一起努力保护和修复几百年前的石窟壁画,在他们的努力下,敦煌的文化宝藏得以保留至今。这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敦煌守护神》是一本融合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优秀作品。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对敦煌石窟和敦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博大精深,也教会了我们保护和珍惜历史遗产的重要性。读完后,我对敦煌产生了更深厚的兴趣,希望能够有机会亲自去感受这个古老文化的魅力。


总之,读完《敦煌守护神》后,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敦煌石窟的历史和文化,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从中汲取到了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力量和责任,相信这些知识和情感将在我今后的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优秀的小说,与我一样对敦煌的神奇与美妙产生共鸣。

敦煌观后感【篇6】

小时候听过含笑的一首歌曲《飞天》,第一次对敦煌飞天有了向往,彩衣飘飘的飞天神秘美丽。高中时学到余秋雨的《道士塔》,读到王道士把敦煌经书文物廉价交易给外国人时不由得愤恨惋惜,正如中国青年的那首诗所讲,我恨 我没早生一个世纪。那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悲剧。

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让多种文化在这里融汇撞击,它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每一副壁画背后、一座泥塑背后以及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好在,新中国发展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以常书鸿、段文杰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青年学子远离城市,来到大漠戈壁,艰苦奋斗,莫高窟事业迎来了发展春天。三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被称为“莫高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使敦煌文化迈入科学保护、弘扬传播、成果竞秀、国际合作的崭新阶段。

敦煌观后感【篇7】


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内容、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和学者。最近,我有机会亲身前往敦煌,亲眼欣赏这些历经千年依然光彩照人的壁画,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


当我进入敦煌莫高窟时,眼前景象令我惊叹不已。周围是高耸入云的崖壁,崖壁上布满了色彩斑斓的壁画。这些壁画大多具有浓烈的佛教色彩,表现了佛陀的生平故事、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壁画的内容极为丰富多样,有的描述佛陀坐禅的形象,有的描绘了佛教的诸天、地狱和六道轮回。每一幅壁画都精心细致地描绘着细节,让人不禁为古代画家的才华所倾倒。


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也令人叹为观止。画家们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将鲜艳的红、黄、蓝等色调展现得淋漓尽致。细致入微的底层细描和精心的上色使得画面生动而立体,仿佛其中的人物和物品就要跃然纸上。画家们还善于利用光线的变化和透视的手法,使得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我仿佛能够感受到画中人物的呼吸和脚步声,这种真实感令人动容。


除了艺术技巧的精湛,敦煌壁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深深吸引了我。这些壁画不仅是佛教文化的宝库,也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佛教继承和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壁画中出现的人物、建筑和装饰品都充满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比如,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建筑风格和物品装饰都具有明显的唐代风格,这让我对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有了更加真实的感受。壁画中还出现了一些古代文化中的象征和寓意,例如龙、凤、莲花等,这些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更加着迷。


观赏敦煌壁画让我对中国古代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些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成就的杰作,它们不仅是审美的享受,更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欣赏这些壁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感受到了古代画家们的情感和智慧。我被这些绘画技巧的精湛、题材的丰富和文化内涵的深远所震撼,深深地被敦煌壁画的魅力所吸引。


在敦煌壁画的世界里,我仿佛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这些古老的壁画给了我无穷的启示和激励,让我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更深的热情。在敦煌莫高窟的那一天,我仿佛与艺术对话,沉浸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与古代文化相互交融。这种体验让我明白,艺术是无边界的,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传递智慧和美感。我深深感激那些古代画家的付出,他们的作品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敦煌壁画的观赏之旅并未结束,但我已经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我而言,敦煌壁画是一座永不凋零的艺术宝库,它们的光芒将继续照亮人们对美和智慧的追求。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欣赏到这些壁画,感受到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中获得自己灵感的火花。这将会是一次难忘的人生体验,一次对艺术世界的探索与启迪。

敦煌观后感【篇8】

河西走廊,在祁连山与沙漠之间,自南而北,有凉州(武威,即武功军威之意)、甘州(张掖,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腋)、肃州(酒泉,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瓜州(安西)、沙洲(敦煌,即盛大辉煌)五座重镇,再往西是玉门关、阳关,此去便通往西域各国了。

自唐大中二年到宋景祐三年为止,瓜、沙地区一直由张氏、曹氏两敦煌世家豪族统治,称归义军时期,其间虽有各种变故,但史书评价“边围有金汤之固,中土无烽燧之惊”,有守土安疆之功。

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6年),李元昊入党,先后攻克瓜州、沙州、肃州,占领河西走廊。《敦煌》故事,就以此为背景。

像许多落魄的书生一样,在科考失意后,赵行德背起行囊前往大漠。因为在市场上存钱的女人告诉他,西方有一个新建立的国家,一切都是新的。那个宁可被剁碎了称斤卖也不愿完整为奴的西夏女子,那般倨傲漠然,激起了他对西夏民族极大的好奇。

此后种种机缘巧合,先是做了西夏的士兵去攻打回鹘,又前往西夏国都兴庆学***文字,还编了本词典《番汉合时掌中书》,并学***将沙洲大量的**翻译为西夏文……但是触动了他的灵魂,成为他此后一切行为的动机的,是那个在甘州城墙上救下的回鹘郡主。

沙漠女子的刚烈,其实是出于一种生命的虚无之感吧,在动辄亡国灭族的时代,生命只如草菅。无论是躺在砧板上等待被**的女人,还是看似顺从却实际上拒绝的高贵公主。战乱时代的人,有如蝼蚁般苟且求生的,也有对生命报之以冷笑的。

所谓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其实只是一种无奈。乱世中的人,到死亡临近的时候,是不是会松一口气,微叹着说“哦,这原来是我的死法!”

故事的最后,沙洲陷落吞没于乱兵火海;而大漠之上,夜色弥漫月色清冷,赵行德和僧人随着驮了大大小小包裹的骆驼长队,默默地行进至千佛洞。远处,千骑横踏,尘土漫天,火光映照下的天空如血海苍茫;而洞窟内,默默无闻的几个人正默默搬运、封存沙洲城里几百年来积累的数万卷**。与**一同放置在洞穴中的,还有赵行德为超度回鹘郡主亡灵而写的《般若心经》,在结尾处题跋: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据说,井上靖的**《敦煌》就是从这一段不辨真假的文字里演绎出来的。

我很记得书里的一段文字:“行德写到“甘州小娘子”时,将笔放下。这一瞬间,回鹘王女从甘州城上一跃而下的情景又一次鲜明地闪现在他的眼前。

她的脸色比以前苍白,头发呈棕褐色,身体看起来有点瘦。这些年来,行德心目中维吾尔国王女儿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

赵行德,究竟是为了什么到的西夏,是为了西夏的文字,为了寻求对抗西夏的策略,为了保全佛法,还是,仅仅是为了与甘州小娘子的相遇与离失?

人这一辈子,如野草飞蓬,四处漂泊流荡,又是为了什么?

藏经洞是敦煌文献集中现身之地,关于它的开凿年代、用途、文献、封闭原因及时间,一直为学界争论不休。单是这个话题本身就足够神秘。除此之外,还有回鹘郡主,和田(于阗)月光玉、尉迟(征服之意)王族后裔、西夏文字、亚夏人、归义军……这些遗落在遥远时空深处的名词汇入同一条叙述的河流,这才是吸引我一路看下去的原因吧。

不管怎么说,电影里总有一种强烈的幕府意识,但我从这本书开始怀疑西北地区和河西走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