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歌教案十一篇

10-09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我们听了一场关于“一二三四歌教案”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一二三四歌教案【篇1】

一二三四歌教案的主题是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一、主题:音乐与生活

范文:

音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伴随我们的成长,给予我们慰藉和快乐。通过音乐,我们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他可以抚平我们受伤的心灵,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通过一二三四歌,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和情感表达,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喜好。

二、主题:节奏与韵律

范文:

节奏与韵律是音乐的基础,通过一二三四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和韵律的感觉。在课堂中,我们将配合动作和打击乐器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身体的感觉来理解和表达音乐中的节奏与韵律,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主题:音乐素养

范文:

音乐素养是指人们通过音乐活动获得的对音乐的感知、理解、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通过一二三四歌这首简单的歌曲,我们可以让学生理解并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在音乐素养的培养中,我们将加强对音乐形式、结构和风格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四、主题:合作与交流

范文:

音乐教育不仅培养个体的素养,还强调合作和交流。通过一二三四歌,我们可以让学生合作演唱,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演唱中,我们还可以加入合唱和合奏等形式,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倾听和协作,达到更好的音乐效果。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音乐技能,还可以培养人际关系和表达能力。

总结:

一二三四歌教案的主题是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二三四歌教案【篇2】

一、主题概述

本教案主题为“一二三四歌”,旨在通过四首歌曲的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数字,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和数学思维。通过歌曲的形式,将学习内容融入到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数字一、二、三、四的读法和写法。

2.能够辨别和书写数字一、二、三、四的字形。

3.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唱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

1.歌曲一《一二三四歌》

2.歌曲二《数字歌》

3.歌曲三《数数歌》

4.歌曲四《数猜谜歌》

四、教学步骤

1. 歌曲一《一二三四歌》

引入:老师播放歌曲一,让学生跟着节奏一起唱,并手指出节拍数,让学生感受数字的律动感。

歌曲学唱:反复播放歌曲一,逐字逐句教唱。

歌曲活动:分成四个组,每个组负责唱一个数字,每唱一个数字,其他组员都跟着用手指出相应的数字。

巩固练习: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唱出相应的歌词,加深对数字的记忆和理解。

2. 歌曲二《数字歌》

引入: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购物支付、计数、记分等。

歌曲学唱:反复播放歌曲二,逐字逐句教唱。

歌曲活动: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和动作,比赛谁能更快地数到指定的数字。

巩固练习: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说出相应的数字,并给出合适的答案。

3. 歌曲三《数数歌》

引入:老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来数数。

歌曲学唱:反复播放歌曲三,逐字逐句教唱。

歌曲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方式来数数,比如画出相应数量的物品、用手指画出数字等。

巩固练习:根据歌曲内容,老师出示一些图形,学生说出每个图形中的数量。

4. 歌曲四《数猜谜歌》

引入:老师出示一些数字谜题,让学生猜数字。

歌曲学唱:反复播放歌曲四,逐字逐句教唱。

歌曲活动:学生分组,每个组出一个数字谜题,其他组员根据谜题来猜数字。

巩固练习:老师出示数字谜题,学生回答并解释答案的推理过程。

五、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以及课堂上的活动参与度和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评价、口头表达评价、书面作业评价等形式。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歌曲的形式融合数字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节奏和活动安排,确保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效果。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

一二三四歌教案【篇3】

1、学习歌曲《一二三四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认识曲作者,并简要了解他的其他作品,从中感悟军旅歌曲的特点。

1、听《当兵的人》,并请学生关注音乐中描述的是什么人物形象。(军人)

2、师:这天就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当军人的滋味。(将学生分成三组海军、空军、陆军,教师当总司令。)

3、师:海、路、空三军的新战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这天就让我们走进部队,初步体验一下战士们的军旅生活,请你参观后,说说你的感受。(观看《一二三四歌》视频,学生感受部队生活,感受军人精神饱满的状态)

1、师:作为你们的总司令,这天我特地准备了一首歌曲送给你们,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队伍,请观察一下我所演唱的歌曲的情绪,根据歌曲的情绪、旋律、节奏,歌曲能够分成几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师范唱《一二三四歌》,生关注歌曲的情绪与结构,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饱满、铿锵有力的特点)

一 0 二 0 | 三 0 四 | 一二三四 | 一。二三四0 |

0X 0X|0X 0X|0X0X| 0   XX0X |

E、学习轮唱部分。

②师生合作,师唱低声部,请生唱高声部,并观察低声部在什么时候加入。

③生学习低声部,师提示低声部只唱轮唱部分,其余和声部分和高声部唱同一音调。)

④将学生分成2组,空军和海军一组,陆军一组,进行轮唱。

A、视唱曲谱。

B、朗读第一段的歌词,要求声音饱满富有弹性。

C、填词演唱(师生接唱——生完整唱,引导学生唱出军人的精神面貌干脆利落)

D、情感处理:同学们都说战士的歌声是坚定有力的,其实他也有温柔的一面,歌曲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这一面呢?(引导学生用连贯流畅的方法演唱第二乐句,其他部分用饱满、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1、认识曲作者,臧云飞。

2、依次播放《当兵的人》、《东西南北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让学生猜猜曲名,会唱的同学能够跟唱。

3、揭示聆听的曲目,并简单介绍臧云飞的其他作品。《军中姐妹》、《女兵》、《珠穆朗玛》

4、师生探讨军歌的特点:人民军队的雄壮与豪迈,是唱给战士的歌、反映战士生活,富有战斗气息。

5、师小结:真想音乐家贝多芬说的:“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军旅歌曲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将军人的精神面貌淋漓尽致地展此刻我们眼前。小军人们,让我们也用歌声将军人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大家看看吧!

一二三四歌教案【篇4】

一、主题:童趣无限

——以《一二三四歌》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童趣无限的音乐魅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唱歌、跳舞、演戏等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常规口号:“大家好!”同学们热情回应:“好!”“上课了!”“该上课了!”等口号,使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2.熟悉歌曲

播放歌曲《一二三四歌》,让同学们跟着歌声学唱。教师边播放边示范动作,并让学生一起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跟着教师口头指令进行动作,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团体协作意识。

3.歌曲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特点,比如歌曲名字是个数字序数,歌曲旋律简单朗朗上口,歌词内容简单明了。接着,让学生一起听歌曲,分辨歌曲的主线旋律和随唱随摆的伴奏旋律。

4.歌曲配合舞蹈

教师找出歌曲中的舞蹈元素,分别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指挥下,跟着音乐节奏和节拍动身进行舞蹈。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协作能力。

5.小游戏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分组进行歌声比拼。家长和同学可以成为评委,评出最佳演唱小组和最佳演唱者。这样的比拼能够锻炼学生的表演和竞争能力。

6.课堂总结

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在总结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和对未来的展望。

二、主题:快乐儿歌

——以《一二三四歌》为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快乐儿歌的概念。

2.培养学生对快乐儿歌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通过唱歌、跳舞、演戏等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用愉快的语调和同学们打招呼,引导他们心情愉悦地迎接这节活泼的音乐课。

2.了解儿歌和快乐儿歌的区别

教师让学生辨析儿歌和快乐儿歌的区别,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快乐儿歌来源于儿歌,但具有更加明快、简单易记、节奏感强的特点。

3.学唱《一二三四歌》

先播放歌曲,听后唱,再边唱歌边跳舞,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节奏与动感,激发他们的舞蹈和表演灵感。

4.表演抒情片段

教师指导学生仿照童话故事情节表演抒情片段,表现出不同情感状态和角色性格的特点。通过表演,让学生愉快地享受表演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身体表现能力。

5.拓展扩展

教师鼓励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的歌曲和舞蹈。让学生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个性风格和综合能力。

6.总结反思

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总结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取他们对教学的反馈,为今后的授课提供改进的参考。

一二三四歌教案【篇5】

一二三四歌教案的主题范文:音乐是人类创造的美妙艺术形式,旋律动听的音符融入歌词中,引发共鸣和情感流动。《一二三四歌》是一首经典儿童歌曲,其简单易学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唱歌的方式学习如数数、简单的加减法等基础知识,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爱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以下是一篇关于《一二三四歌》教学活动的主题范文。

《一二三四歌》教学活动主题范文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 学习轻松愉快的情绪表达方式,并将其运用于音乐中;

2. 学会数数,并通过音乐表达数数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态度。

教学步骤:

1. 先听一遍《一二三四歌》,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向学生解释歌曲的歌词含义,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歌词;

3. 教师通过散打的形式,打节奏教学生歌曲的节奏;

4. 教师给学生分发乐器,带领学生一起演奏并合唱《一二三四歌》;

5.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比赛,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 学习如何用音乐唱出简单的加法算式;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

1. 提问:你们会做加法吗?请举一个例子。

2. 向学生解释如何用音乐唱出一个简单的加法算式,比如1+1=2;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1+1=2,然后请学生分组演唱其他简单的加法算式;

4. 学生表演各自组合的加法算式歌曲,并相互欣赏。

第三节

教学目标:

1. 学习如何用音乐唱出简单的减法算式;

2. 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和节奏的敏感度。

教学步骤:

1. 提问:你们会做减法吗?请举一个例子。

2. 向学生解释如何用音乐唱出一个简单的减法算式,比如3-1=2;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3-1=2,然后请学生分组演唱其他简单的减法算式;

4. 学生表演各自组合的减法算式歌曲,并相互欣赏。

第四节

教学目标:

1. 学习用音乐唱出五音音阶;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动作配合能力。

教学步骤:

1.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五音音阶吗?请谈谈你们所了解的。

2. 向学生解释五音音阶的概念,并通过锣的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五音音阶,并进行动作配合;

4. 学生分组演唱其他五音音阶的歌曲,并再次进行表演比赛。

通过以上一系列《一二三四歌》的音乐教学活动,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数、简单加减法和五音音阶等知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这种以音乐为媒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创造力。

一二三四歌教案【篇6】

主题一:幼儿音乐教育

《一二三四歌》是一首非常适合幼儿园儿童学唱的歌曲,它简单易唱、旋律优美、歌词生动,让小朋友爱不释手。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可以将此歌作为教材内容,既能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通过跟唱和舞蹈动作,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听觉感知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认识歌曲《一二三四歌》的歌词和旋律。

2. 学会跟唱歌曲,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通过舞蹈动作,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听觉感知能力的发展。

教学准备:

1.《一二三四歌》的歌曲录音。

2. 讲解和跟唱歌词的音频资料。

3. 注重细节的教学图片和实物资料。

4. 舞蹈动作视频资料。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老师先播放《一二三四歌》录音。大声朗读歌词,引导幼儿重复跟读。

2. 歌曲学唱:老师将曲调和歌词分段教给幼儿。从头到尾认真的带领幼儿跟唱,注意让幼儿掌握好旋律、韵律、音准以及发音。

3. 舞蹈动作模仿:老师给幼儿讲解和示范歌曲舞蹈动作,让幼儿模仿动作进行训练。在歌曲演唱的时候让幼儿配合动作舞蹈。

4. 教材拓展:老师准备一些相关教材,如手工制作、色彩绘画等,让幼儿围绕着歌曲做一些创作,增强教材的穿透力。

5. 讲评人员表现:在课堂中积极评价幼儿的表现,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进步和努力得到了认可。

教学反思:

《一二三四歌》广泛应用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是因为它简单易唱、寓教于乐,同时它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小朋友唱跳玩耍的歌曲。通过教唱《一二三四歌》,幼儿的音乐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听觉感知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升。此外,老师在教学中加入手工制作、色彩绘画等拓展教材,让幼儿学得更多,学得更有趣。

一二三四歌教案【篇7】

《一二三四歌教案:唱出美好童年》

一、教案概述

本教案以《一二三四歌》为主题,通过声乐教育的方式,帮助儿童愉悦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悟力。课程内容注重通过唱歌、手语、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字1-4的数学概念,能正确识别和书写;

2.掌握《一二三四歌》的歌词和旋律,培养对音乐的感悟力;

3.通过手语表演、游戏等方式,培养儿童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教学内容

1.学习《一二三四歌》的歌词和旋律;

2.数学概念的学习:数字1-4的认知和书写;

3.手语表演的学习:通过手势与歌词配合,呈现出更生动的音乐感受;

4.游戏练习: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数学概念的学习和手语表演的训练。

四、教学步骤

1.热身活动:让学生做简单的手指操,操练手指的灵活性,并引导学生说出数字1-4。

2.引入新知:播放《一二三四歌》的音乐,让学生先跟随音乐节拍拍手,然后再唱出歌词。

3.学习歌词:逐句教唱歌词,通过分段学习,保证学生能够正确背诵。

4.学习手语表演:将歌词与手势结合,教导学生正确的手势,最后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整体表演。

5.练习书写数字: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4,并在练习纸上进行书写练习。

6.游戏练习:设计数字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对数字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专注度、合作意识等;

2.评估学生对数字1-4的掌握情况,包括识别、书写和运用能力;

3.评估学生在手语表演和游戏练习中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展现。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实施,学生在唱歌、手语和游戏等形式中,既学习到了数学知识,也培养了音乐感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但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对数字的书写还不够准确,需要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加强。同时,对于游戏环节的设计,也可以增加难度,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二三四歌教案【篇8】

一二三四歌教案

主题:欢乐儿歌之旅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歌曲学习,让孩子们能够熟练唱一二三四这首儿歌,并理解数字的顺序和数数的方法。

2. 培养孩子们的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音响设备、音乐CD、PPT课件

2. 手绘细节图、课堂小道具(数字卡、拼图等)

3. 提前准备好数字美术作品展示区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

1. 创设学习氛围,播放一二三四的音乐,让孩子们听一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欢快的旋律。

2. 引导孩子们回忆、讨论一些有关数字的问题,如:数字有哪些?数字的顺序是怎样的?

步骤二:学习歌曲

1. 使用PPT课件展示一二三四的歌词,带领学生一起读。

2. 分段教唱歌曲:首先教唱前两句,“一二三四我爱数”,“一二三四我爱它”;然后教唱后两句,“一二三四我爱它”,“它帮我数一二三四”。

3. 整体演唱歌曲,重复几遍,让孩子们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步骤三:学习数数

1. 利用手绘的细节图展示数字的含义,例如:1个苹果、2个球、3只鸟、4朵花等,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具体代表意义。

2. 制作数字卡牌和拼图,分发给孩子们玩,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拼凑,逐渐理解数字的顺序和数数的方法。

3. 利用数字卡和拼图,组织学生参与数数游戏,例如:教师说一个数字,学生们齐声出示对应的数字卡。

步骤四:表演与展示

1. 让孩子们自愿参加一二三四歌的表演。可以选出几位自信和有兴趣的学生来分别扮演歌词中的“我”和“它”,其他学生跟随伴唱和舞蹈动作。

2. 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数字美术作品展示在数字美术作品展示区,展示区前进行小组展示和点评。

四、教学延伸与反思:

1. 鼓励孩子们创作一两个与数字有关的小游戏,例如:几内亚斑马、数字跳绳等,通过游戏提高孩子们的数数能力和反应能力。

2. 反思本次教学过程,思考教孩子学唱歌曲时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数字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通过这一节欢乐儿歌之旅的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会一首儿歌,更能够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数字的奇妙。同时,通过手工创作和表演,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二三四歌教案【篇9】

《一二三四歌》教案主题范文

一、主题介绍

《一二三四歌教案》是针对幼儿园中班儿童所设计的一节音乐教案。本教案以儿童喜闻乐见、能动脑筋的歌曲《一二三四歌》为教学内容,通过歌曲的编排和相应的活动,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数和打拍子,培养他们的音感和协调能力,丰富他们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 能正确和流畅地唱出《一二三四歌》的歌词。

2. 能独立数出1-4,并能与歌词相对应。

3. 能按照音乐节拍进行手鼓敲打,并与歌曲的旋律合拍。

4. 能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一二三四歌》原版CD、数字卡片、手鼓、音乐播放器。

2. 教学环境:教室内设置音乐区,保持环境整洁和安静。

3. 教学材料:准备代表数字1-4的数字卡片,分发给每个学生。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1. 授课教师播放《一二三四歌》的音乐,引导孩子们跟着歌曲的节奏扭动身体,放松筋骨,热身准备。

2. 教师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如通过音乐节奏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例如“跳蚤跳”、“猫摇尾巴”等。

二、歌曲欣赏

1. 教师播放《一二三四歌》的音乐,引导学生仔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观察歌曲CD上相应的图案。

2. 教师逐词逐句地带领学生一起唱歌,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涵。

三、数数活动

1. 教师将数字卡片1-4分发给每个学生,教师让学生按顺序和节奏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

2. 教师带领学生数数,鼓励学生能够准确数出1-4,并与歌词相对应。

四、打拍子活动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手鼓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练习按照音乐节拍进行敲打手鼓。

2. 教师调整音乐的节奏,带领学生一起打拍子,并与歌曲的旋律合拍。

五、音乐游戏

1. 教师与学生进行合奏活动,将手鼓、小木琴等乐器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演奏。

2.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小游戏,例如: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踩踏舞、击鼓传花等,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六、总结

1.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2. 教师提醒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一二三四歌》的歌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七、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可以编舞、编曲并进行演出。

2.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一首歌曲,并进行表演和分享。

总结起来,本节音乐教案通过对《一二三四歌》的教学,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同时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使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得到了愉快的学习和成长。

一二三四歌教案【篇10】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缺失;改进;分配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92-04

作者:周萍,长沙外国语学校教师;湖南,长沙,41000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教是历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第十六》)自汉武帝时将《诗经》列为“五经”之首后,各种教育读物无不将诗歌作为重中之重。旧时许多文人无不接受过“柔日读诗”的严格训练,传统蒙学中就有《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

现代教育的初中阶段(约12~15岁),是人生接受能力最强、记忆力最好的阶段。作为现行重要的初中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同样继承了我国诗歌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全部一百六十九篇课文中,有中国古代诗歌(包含诗、词、曲)三十首(以下简称“正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还选取了六十首古代诗歌作为课外背诵(以下简称“附选”)。毫无疑问,无论正选还是附选,这总共九十首中国古代诗歌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是大有教益的(附带说明,课文中还有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但非本文论及对象)。所选诗歌无疑都是历来公认思想意义较深、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就其可接受性而言,无疑都是历来流传较广的优秀篇什。

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本人以为,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古代诗歌选目仍不无缺失,其主要表现为:时期分布失衡,体裁分布不均,作者分布面偏窄。本文旨在对此三大缺失作出详细分析后,提出改进选目之我见。(m.SXW9.Com 实习报告网)

一、时期分布失衡

从三十首正选的时期分布看,春秋前(含春秋)二首,三国一首,晋二首,北朝一首,唐十二首,宋九首,元二首,清一首。显而易见,过于偏重唐宋,唐占40%,宋占30%,二者合计共占70%。

至于附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全部六十首中,汉一首,三国二首,南朝一首,唐三十七首,宋十六首,明二首,清一首。唐占61%强,宋占27%弱,两者合计占88%。

唐诗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双峰并峙,其高度空前绝后,选目有所侧重,谁都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的比例似乎严重失衡。尤其使人不能接受的是,作为与《诗经》并列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刘勰《辨骚》)的以屈原《离骚》为代表《楚辞》,竟然一首(或一章)未录。此外,两汉四百余年,无论乐府民歌、文人诗歌,不乏名家名作,正选一首未录,附选仅录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一首;灿若星河,为唐诗的兴盛准备了条件的南朝宋齐梁陈诗歌,正选一首未录,附选仅录梁吴均《山中杂诗》一首;北朝除正选录北方民歌《木兰诗》外,文人诗一首未录;隋因历史太短,一首未录,情有可原;“开创了词的初盛局面,而且历来还被奉为词的不祧之祖”(吴和熊语,见其《唐五代词三百首》前言)的唐五代词,仅录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一首,“不乏别有情趣的奇花异草和清溪幽涧”(黄天骥语,见罗斯宁选注《辽金元诗三百首》前言)的辽金元诗一首未录;辽金元词一首未录;即便是与唐诗宋词鼎足而三的元曲,仅正选二首,附选一首未录;有“陵宋跞元驾清”(羊春秋语,见其《明诗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明诗正选一首未录,仅附选一首;至若明代词曲,仅附选中录散曲一首,词则一首未录;有“承宋继唐”(钱仲联语,见其《=}青诗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清诗正附选各只录一首;有“承宋之绪而后来居上”(钱仲联语,见其《清词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清词竟一首未录;“也有一批杰出的散曲家”(羊春秋语,见其《散曲通论・作家论(清)》)的清代散曲,一首未录。

时期分布的严重失衡,必然无法贯通整个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的发展脉络,无法让学子们领略诗歌长河的继承与创新,尤其是让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淹没不彰。

二、体裁分布不均

(一)诗词曲三者分布不均。在三十首正选中,诗二十一首,占70%;词七首,占23.3%;曲二首,仅占6.6%。附选六十首,失衡的情形进一步加剧,诗四十七首,占78%;词十一首,占18.3%;曲二首,占3.3%。

(二)各体内部之小体分布不均。

1、诗中各小体分布不均。正选中,骚体诗一首未录,六言诗一首未录,五绝一首未录。即便是《诗经》中之二首,全为风体,没有考虑雅体或颂体。附选中情形大致差不多。

2、词中各小体分布不均。正选七首中,表面看,小令一首,中长调各三首,似乎说得过去,但若仔细分析,所选小令和长调,均接近于中调,而与中调字数差距较大的小令和长调全无,尤其是长调中之三阕以上者一首未录,也未尝不是一个缺陷。且所录各词均为正体,“减字”、“偷声”、“摊破”、“摘遍”、“犯”、“慢”、“引”之类的变体一首未录。

附选情形更是糟糕,十一首词中,除晏殊《破阵子》略略超过小令五十八字上线为中调外,其余十首,俱为小令。且《浣溪沙》词牌即有三首(苏轼独占其二),《卜算子》二首。

3、曲中小体分布不均。曲选本来太少,不具有多少代表性,与一代之文学的地位极不相称。正附选各二首,纯为小令,套曲、带过曲、集曲、自度曲等皆一首未录,当然也无法录,也无法“均”。

(三)、文人体与民间体分布不均

正附选总共九十首作品中,姑且把《诗经》之《关雎》、《蒹葭》算作民歌,其民歌数量也不过四首,这与我国古)○(代诗歌的实际状况不符。在古代的任何时期,都有大量民歌,尤其是在诗歌的非自觉时期。即便是后来的词、曲,也往往经历了从民间至文人的过程。单说《敦煌曲子词》,即是一个最有名的民间作品集,对此,选编者似乎全无意识。

体裁分布不均,甚至某些体裁一首未录,致使学生无法领略体裁的多样性、作者的创造性,无法体味形式与内容的某些关系。尤其是《楚辞》骚体的缺失,将会使学生对中国诗歌史的认识出现断层。民间体的缺失,不但无法让读者看到文人诗歌以外的另一片广阔天地,亦无法让读者看到诗歌从民间到文人的发展过程,更无法领略民歌与文人诗歌的风格差异。

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由于诗的比例太重,导致词、曲(尤以曲为最)内部之小体无法均衡分布。

还需附带说一下的是,除诗词曲之外,对联似乎也可作为诗歌之一体予以考虑。对联,尽管它全盛于明清(有人称之为有清一代之文学),但无论如何,它实际上是伴随着诗歌(包括骈赋)的产生而产生,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以为在我们的课文中选取少许,让学生稍具对联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三、作者分布偏窄

正选三十首中,共有作者二十二人(包括无名氏二人),其中杜甫四首,无名氏(《诗经》)、陶渊明、李白、苏轼(全为词)、辛弃疾(全为词)各二首,无名氏(《木兰诗》)、曹操、王湾、王维、岑参、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文天祥、马致远、张养浩、龚自珍各一首。

由于前述时期分布失衡的原因,作者的分布,自然在时期上注定了不均。二十二人中,先秦一人(《诗经》),三国一人,晋一人,南北朝一人,唐九人,宋六人,元二人,清一人。很显然,唐占41%,宋占27.7%,其他朝代,要么完全缺失,要么作者太少。即便是在有限的时期或朝代中,其分布状况仍值得商榷,如唐代九位诗人中,主要分布于盛、中唐,初唐全无。在这九人中,杜甫虽是“诗圣”,实在也没有必要选取四首。再,苏轼、辛弃疾不必纯粹以词人身份出现。尤其是苏轼,若诗词各选一首,或许更能使其具有宋代诗词大家的代表性。曲家仅选马致远、张养浩,实在人数太少,且都为元代,明、清散曲则无法入选。

附选作品数量翻了一番,本来应该相对有利于作者的均衡分布,然而,失衡的状况却进一步加剧。在总共六十首作品中,共有作者四十一人,其中唐二十一人,约占51%,宋十一人,约占26.8%,唐宋共占约78%。其他三国二人,汉一人,南朝一人,五代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一人,几乎不成比例。四十一人中,李白六首,杜甫、孟浩然各三首,王维、岑参、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晏殊、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各二首,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曹操、刘桢、吴均、王绩、王勃、杨炯、陈子昂、崔颢、常建、刘方平、刘长卿、韦应物、李贺、刘禹锡、杜牧、温庭筠、李煜、王安石、梅尧臣、王观、杨万里、朱熹、赵师秀、张养浩、王磐、夏完淳、赵翼各一首。

正附选都出现的作者共有十四人,他们在正附选中选取的作品数量合计情况依多少排列如下:李白八首,杜甫七首,苏轼四首(俱为词),辛弃疾四首(俱为词),王维三首,岑参三首,白居易三首,李清照三首,陆游三首,曹操二首,刘禹锡二首,杜牧二首,温庭筠二首,张养浩二首。

只在正选出现的共有八人,他们是无名氏(《诗经》)、陶渊明、无名氏(《木兰诗》)、王湾、范仲淹、文天祥、马致远、龚自珍。

只在附选中出现的共有二十五人,他们是: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刘桢、吴均、王绩、王勃、杨炯、陈子昂、刘方平、刘长卿、韦应物、孟浩然、崔颢、李贺、韩愈、李煜、晏殊、梅尧臣、王安石、王观、杨万里、朱熹、赵师秀、王磐、夏完淳、赵翼。

正附选九十首作品共有作者四十七人,如果我们对其作进一步分析,便可发现:

(一)朝代分布面偏窄。

四十七人中,春秋前一人,三国二人,晋一人,南北朝二人,唐二十一人,五代一人,宋十三人,元二人,明二人,清二人。完全缺失的朝代有战国、秦、隋、辽、金。秦、隋历史太短,且无著名诗人,可不选。辽无著名诗人,亦可不选。战国有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作者,不选不应该。金有赵秉文、元好问等大家,至少不应无一人入选。其他晋、南北朝时期似乎入选面还可扩大。

(二)相关朝代的体裁空缺或分布面偏窄。

这主要体现在:

1、楚辞作者全无。

2、元代除散曲作家还应增加外,诗人、词人均不应无一人入选。明代词人不应无一人入选。清代词、曲都不应无一人入选。

(三)风格流派偏窄。

就风格流派而言,诗类完全空缺的有楚辞系、江西诗派、公安竟陵派、江左三大家和神韵派,数量偏少的有六朝山水诗派、建安邺下文人集团等。就词而言,清空典雅派、金元疏快派、晚明蕴藉派、清初阳羡派、清初浙西派、清代常州派等或空缺,或数量太少。就曲而言,无论本色豁达派,还是文采清丽派,均因入选作者太少而无法彰显。

其他如竹林七贤、太康诗风、竟陵八友、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苏门四学士、元诗四大家、元曲四大家、茶陵诗派、清初三遗老、晚清四大家等都应尽可能有所体现。

作者分布面偏窄,使学生无法看到各时期各种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自然也就无法整体感受古代诗歌的多样性。

四、改进选目之我见

我国现时为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意味着许多人初中毕业以后,不再有系统接受古代诗歌教育的机会,如果我们的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选目缺失过多,意味着大多数的公民受到的古代诗歌教育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针对上述三大缺失,本人以为,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选目之改进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作出考虑。

(一)、宏观考虑。

1、合理划分正附选功能。

(1)正选尽可能照顾到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体裁、各种风格流派有影响的著名作家、诗人团体。①从历史时期而言,春秋前(《诗经》)、战国、汉、魏、晋、南北朝(应兼顾到宋齐梁陈)、隋、唐(应兼顾到初盛中晚)、五代、宋、辽、金、元、明、清都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②从体裁而言,A.诗词曲比例应适当;B.诗中之古风、近体及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律体、绝体、民歌都要有恰当表现:C.词中之小令、中调、长调都应有所体现;D.曲中之小令、套曲、带过曲等都应有所体现。③从作者而言,尽可能把中国诗歌史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大家名家选进来。

(2)、附选尽可能补正选之不能或不足。①补足未入正选的某些朝代或时期。②补足大家名家不同风格题材作品。③补足未入正选的某些风格流派、诗人团体。

2、合理分配诗词曲各体的数量及各时期的数量。

(1)首先给诗、词、曲各体分配一个大致比例。考虑到诗的历史最长,作者面最广,词、曲历史相对较短,作者面相对窄一些的状况,本人以为,诗、词、曲的比例正选可定在5:3:2,附选可定在6:2.5:1.5。

(2)合理分配各体在各时期的数量。①凡有重要作者的时期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②凡有重要风格流派的时期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③凡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重要作家应尽可能有作品入选。④著名的民歌作品应尽可能入选。⑤各体裁的早期作品应尽可能有入选。

(二)、中观考虑。

1、适当减少唐宋分量,尽可能使各时期的作家各品有所体现。

2、适当减少个别大家名家的分量,尽可能增列其他名家名作。

3、尽可能照顾到体裁、题材及风格的多样性。

(三)微观考虑。

所谓微观考虑,即考虑到具体作家作品。基于以上宏观、中观考虑,本人试拟出以下作家作品分配方案。

1、正选三十首分配方案。

(1)诗十六首:《诗经》一首(《风》体),楚辞一首或节选一章(屈原作品),汉一首(可考虑蔡琰),三国一首(曹操),晋一首(陶渊明),南朝一首(可考虑谢灵运),北朝一首(《木兰诗》),唐五首(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各一首),宋一首(黄庭坚),元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2)词九首:唐一首(李白),五代一首,宋四首(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姜夔各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3)曲五首:元三首(马致远、张养浩、关汉卿各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2、附选六十首分配方案。

(1)诗二十九首,《诗经》二首(可考虑《雅》、《颂》各一首),楚辞一首(宋玉),汉一首(可考虑从《古诗十九首》选一),三国二首(可考虑刘桢、阮籍各一),晋二首(可考虑左思一首、民歌一首),南朝二首(谢胱必选,另一首可考虑鲍照),北朝一首(可考虑庾信),唐九首(王绩、李白、杜甫、韦应物、王维、岑参、孟浩然、韩愈、李商隐各一),宋四首(苏轼、欧阳修、陆游、杨万里各一),金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二首。

(2)词十八首:唐一首,《敦煌曲子词》一首,五代二首,宋八首(苏轼、柳永、晏椎馈⑶毓邸⒑刂、周邦彦、姜夔、王沂孙各一),金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三首(王夫之、陈维崧、纳兰性德各一)。

(3)曲十二首:元八首(卢挚、白朴、马致远、张养浩、乔吉、张可久、徐再思、无名氏各一,其中应有套曲一首,带过曲一首),明二首(王磐一首,无名氏民间作品一首),清二首。

一二三四歌教案【篇11】

1、上官体:

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

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

3、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

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

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o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论述题

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参考答案:

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

2、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

初唐诗歌革新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太宗君臣为代表,鉴于南朝历代统治者败亡的教训,从巩固基业的需要出发,重视思想文化的统治作用,提倡中和雅正的文学主张,在诗风转变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第二阶段以“初唐四杰”为代表,他们力图改变齐梁余风,扩大诗歌题材,不仅推动了律诗的发展,并对唐代文风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标举“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开拓了唐诗正确发展的道路。

3、《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一二三四歌教案十一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一二三四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