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案设计合集五篇

10-20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教案设计”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教案设计 篇1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3、读懂课文,了解作者在南极洲观察到的关于企鹅的一些情况,激发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一、宣布课题。请学生谈谈有关企鹅的一些知识。

二、组织预习。

仔细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在课文中划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质疑问难。

三、检查预习效果。

1.请几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各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

2.理解下列词语:

3.说一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

4.质疑问难。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一般放在细读课文时解决。有的问题则可立即解决。比如:“乘飞机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则可马上解决。

1

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1、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默读全文,然后议论:课题是《登上企鹅岛》,课文内容主要写什么?(写我在南极洲看到企鹅的情况。)

细读课文1、2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第1自然段,你了解些什么?((1)时间、地点;(2)从北京到南极大陆距离很远。)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指一指第1自然段所说明的飞行路线。

2.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组织议论。

思考题: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2)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3)这个自然段的第1句话和写“企鹅”有什么关系?

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 指名读课后练习题1,教师在学生议论的过程中,着重指导明确以下三点:

(1)岛上有哪三种企鹅?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读了这一段,你了解到企鹅个头是大还是小?(2)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议论。

思考题: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3)(说明企鹅生活在严寒的南极洲。)先带着第1、2问读课文,分小组议论,然后组织全班议论。

(①金企鹅又叫花脸企鹅,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②帽带儿企鹅,它的颈部有一圈黑毛,它给人们的印象是彬彬有礼的。③阿德雷企鹅,它很凶猛,叫声像毛驴。)在讨论过程中顺势解决“驱逐出境”的意思。

读后进行议论。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m.Popo666.COm 泡泡演讲稿)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自然段中哪些内容是“我”看到的?哪些内容是“我”听到的?

3.学生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分小组边读边议,然后全班讨论。通过看,“我”了解到企鹅的什么情况?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小企鹅换过一次毛就可以下海捕食,换过第二次毛就成了成年企鹅。小企鹅的毛换成光滑油亮的毛就是成年企鹅了。)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登上企鹅岛》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篇2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1师:老师了解到商店的一把勺子的标价是3.00元,在日常生活中说是多少钱呢?(3元),3元和3.00元是什么关系呢?(3=3.00元)出示一副手套的标价是2.50元,我们把2.50元平时说成是多少钱?(2.5元)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1.教学例1。让学生动手操作量出三张长0.1米 0.0-1米 0.001米的纸条。

你发现这三张纸条的长度是怎样的?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学生略加思考后马上提问,要求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即想的过程)

演示:重合法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3)指导看黑板:

0.1米 = 0.10米 = 0.100米 0.1=0.10=0.100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有什么变化?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强调是末尾,不是后面)?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问:谁涂的面积大?0.30和.0.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5)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6)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1 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小数的末尾的“0”去掉,它的计数单位就发生了变化。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相关知识;

2.了解卡夫卡;

3.了解小说的情节及人物;

4. 鉴赏小说荒诞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简介卡夫卡及现代主义文学。

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为阅读作品扫清障碍。

二、阅读小说,了解人物及故事情节。

阅读时,教师可做如下提示:

读第一部分要了解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后的心情,变成甲虫的原因。读第二部分要注意分析格里高尔对家庭的感情和他的责任感,以及他的自责心理。读第三部分要注意:全家人对格里高尔态度的变化,妹妹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

学生熟悉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后归纳: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一成为累赘一绝望而死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一逐渐憎恨一“把他弄走”

三、阅读讨论

A.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家里人对他态度的变化。

B.讨论这篇小说的主题

(问题A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找出揭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的'句子,思考: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原因。

此为落实书后练习一的要求。

2.结合书后练习四所列三段人物心理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片断所表现的格里高尔的内心状态及其变化。

此过程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来感悟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讨论:妹妹、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对待格里高尔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此过程在于了解亲情异化而导致格里高尔被亲人抛弃,从而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地干活,却受老板的气。他不幸变成甲虫,失业了,然而他还为父债担忧,还眷恋亲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乖乖地、艰难地爬回卧室。这样忠实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还是被亲人抛弃。

2.格里高尔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的。心理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

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惊慌、忧郁,但还想为还清父债而苦干。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恶狠狠的样子,把他赶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顺从父亲。

②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

③受重伤后,遭亲人厌弃而绝望、空洞、平和。一只苹果落到背上,格里高尔身受重伤,终于被妹妹厌弃。他异常冷静,面对变形,面对厌弃,面对死亡,他感到孤独、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

3.格里高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了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之中追求另一种超脱——死亡。)

(问题B明确:

一家人本该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格里高尔始终关心家庭,怀念亲人,可一旦不能养家了,亲人们就把他看作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了,亲人们也无动于衷,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小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一是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了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娱自践;二是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的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描写这种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

对小说主题的探讨,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

四、诵读小说,深入研究

再次诵读小说重点段落,研究这篇小说是如何通过荒诞的情节来表现社会生活本质的。

明确:

(1)小说借助荒诞的情节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形异化。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象,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母亲无奈,父亲狂怒,妹妹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的脉脉温情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2)作者用了写实的手法,使荒诞、变形的情节真实可信。

(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五、课外延伸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现代主义,可以结合资源库中《西方现代派美术》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

教案设计 篇4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9月29日,再过1天就是我们祖国66年华诞。因此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勿忘历史、热爱祖国。

十月一号是个特殊的日子,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自强的道路。然而,66年过去了。十月一号,这个曾经数以万计的人,为之奋斗的日子,似乎正在渐渐被我们淡化。那曾经几代人为之热血沸腾的革命故事,那些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崛起,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也开始从我们的脑海里慢慢的模糊、淡忘。

如今的十月一日,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仅仅只是个黄金周的概念了,绝大多数人都做着与国庆节无关的事情。国庆节你做什么?在家看电视、睡觉,玩电脑游戏,或者举家出外旅游等等。大家已经体会不到别的更深一层的含义了。但是,我要请大家别忘了,国庆节是全国人民的政治节日,这个节日正是教育我们爱国爱家爱校的最好时机。

十月一日是洗刷耻辱的日子,是庆祝胜利的日子。在老一辈已逝,新一辈正茁壮成长的时期,我们更应谨记这个参和着血与泪,欢乐和痛苦并存的日子。十月一日,更是我们缅怀先烈勿忘国耻,励志图强,报国卫家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在我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我要提醒大家:不要忘了我是一个中国人!作为新世纪的学生,今天是莘莘学子,明天是社会栋梁,祖国和人民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来属于你们。所以,大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一天天长大。我们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体现自己的价值,那就是我们将担负起建设祖国、建设家园的重任。

因此我们要自觉行动起来,珍惜学习的机会,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勇往直前,战胜自我;我们应该发扬中华美德,学会宽容,学会以礼待人,学会遵纪守法,学会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让自己成为一个珍惜光阴、热爱学习的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值得老师信赖,能让父母放心的人,成为一个具有理性、有智慧、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同学们: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读书做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自己、为父母、为祖国添光加彩!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教案设计 篇5

新年的由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

相关来历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元封六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最新教案设计合集五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教案设计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