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热门8篇)

10-20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教案模板范文大全 篇1

教学内容:

1、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

2、手指操、游戏《大西瓜、小西瓜》

教学目标:

1、知道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动作的基本要求。

2、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度。

3、培养学生的创新、反应能力。

重点:

理解掌握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的意义。

难点: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是坐在教室里,而老师是站在教室里。(板书:坐、立)

2、师表演行走,让学生说说这个运动是什么?(板书:行)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

二、新课

(一)、坐如“钟”。

1、说说怎样的坐姿是正确的?(板书:坐如“钟”)

2、谁来说说你对坐如“钟”的理解?

3、师讲解并示范:

头要正、肩要平,脊柱伸直稍挺胸;脚分开,腿平行,双手放在大腿上。 4师出示板凳,指名同学上台坐一坐,其余同学评一评。

5、全班比一比,看看谁的坐姿最标准?

(二)、站如“松”。

1、师:同学们坐我们要做到坐如“钟”,那站我们应做到什么呢?(板书:站如“松”)

2、谁见过松树?它是怎么样的?

3、谁来说说你对站如“松”的理解。其余同学补充说明。

4、师:谁的站姿最正确,上台来站一站。其余同学评价。 师根据学生的站姿讲解:

头要正、肩要平,眼睛平看挺起胸;腹回收,膝后绷,脚跟相靠指并拢,两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拢紧贴腿侧。

5、指名几名同学站一站,其余同学评一评,谁站得最好?

6、全班同学站一站,比一比。

(三)、行如“风”。

1、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行走的姿势,行应做到什么呢?(板书:行如“风”)

2、谁来说说你对行如“风”的理解。

3、师讲解并示范:

头要正,肩要平,眼看前方挺起胸;两臂前后自然摆,两脚向前直线行。

4、学生分小组在巷道走一走,其余同学评一评,看谁走得最标准。

(四)、为什么要掌握正确的身体姿势呢?

1、指名学生说说

2、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正确的身体姿势,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练习

1、判断

师出示图片,学生用手势判断,说说你的理由。

2、学做手指操。

3、游戏:“大西瓜、小西瓜”。

四、小结:

说说今天你学到了些什么?

高中教案模板范文大全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

计算机。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题】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

【实例分析】

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3),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

于是有

即l的方程为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

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这说明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设点的坐标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则

到、的距离分别为

所以,即点在直线上。

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

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最后得到式子,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

解法二: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属于集合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

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

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

例2:点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求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

求解过程略。

【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

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

(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

(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

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

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的距离减去它到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动画演示】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

解:设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轴,垂足是(如图2),那么点属于集合

由距离公式,点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①式移项后再两边平方,得

化简得

由题意,曲线在轴的上方,所以,虽然原点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它是关于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

【练习巩固】

题目:在正三角形内有一动点,已知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且有,求点轨迹方程。

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的坐标为、,则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根据条件,代入坐标可得

化简得

由于题目中要求点在三角形内,所以,在结合①式可进一步求出、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

(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

【作业】课本第72页练习1,2,3;

高中教案模板范文大全 篇3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线性规划的概念;会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在运用建模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线性规划的概念及其解法

教学难点:

代数问题几何化的过程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yjs21.COm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1.实际问题引入。

问题一:小王和小李合租了一辆小轿车外出旅游.小王驾车平均速度为每小时70公里,平均耗油量为每小时6公升;小李驾车平均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平均耗油量为每小时4公升.现知道油箱内油量为60公升,两人驾车时间累计不能超过12小时.问小王和小李分别驾车多少时间时,行驶路程最远?

2.探究和讨论下列问题。

(1)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

(2)满足不等式组①的条件的点构成的区域如何表示?

(3)关于x、y的一个表达式z=70x+50y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4)z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5)z的最大值如何确定?

让学生达成以下共识:小王驾车时间x和小李驾车时间y受到时间(12小时)和油量(60公升)的限制,即

x+y≤12

6x+4y≤60 ①

x≥0

y≥0

行驶路程可以表示成关于x、y的一个表达式:z=70x+50y 由数形结合可知:经过点B(6,6)的直线所对应的z最大.

则zmax=6×70+6×50=720

结论:小王和小李分别驾车6小时时,行驶路程最远为720公里.

解题反思:

问题解决过程中体现了那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3.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

什么是“线性规划问题”?涉及约束条件、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等概念.

4.进一步探究线性规划问题的解。

问题二:若小王和小李驾车平均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和40公里,其它条件不变,问小王和小李分别驾车多少时间时,行驶路程最远?

要求:请你写出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作出可行域,求出最优解。

问题三:如果把不等式组①中的两个“≤”改为“≥”,是否存在最优解?

5.小结。

(1)数学知识;(2)数学思想。

6.作业。

(1)阅读教材:P.60-63;

(2)课后练习:教材P.65-2,3;

(3)在自己生活中寻找一个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写出约束条件,确定目标函数,作出可行域,并求出最优解。

《一个数列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2.在对一个数列的探究过程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问题探究意识、知识应用意识和同伴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问题的探究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

教学过程:

问题:已知{an}是首项为1,公比为 的无穷等比数列。对于数列{an},提出你的问题,并进行研究,你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结论?

研究方向提示:

1.数列{an}是一个等比数列,可以从等比数列角度来进行研究;

2.研究所给数列的项之间的关系;

3.研究所给数列的子数列;

4.研究所给数列能构造的新数列;

5.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可以从函数性质角度来进行研究;

6.研究所给数列与其它知识的联系(组合数、复数、图形、实际意义等)。

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对所提问题进行归类,选择部分类型问题共同进行研究、分析与解决。

课堂小结:

1.研究一个数列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

2.你最喜欢哪位同学的研究?为什么?

课后思考题: 1.将{an}推广为一般的无穷等比数列:1,q,q2,…,qn-1,… ,上述一些研究结论会有什么变化?

2.若将{an}改为等差数列:1,1+d,2+d,…,1+(n-1)d,… ,是否可以进行类比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一、对“研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研究性学习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美国数学教育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主要口号,即认为应当以“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

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其核心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为“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试图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的形式,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关于“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实施“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的功能目标: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开掘创造性思维潜力,培养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精神,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自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二)数学学科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目标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目标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会审题,会建模,会转化,会归类,会反思,会编题。

(三)“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四)“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2. 教学方法的选择;

3. 问题的选择;

4. 师生主体意识的体现;

5.教学策略的运用。

(五)了解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

(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高中教案模板范文大全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说出射门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正确的运用该技术,运用两种射门技术能准确将球射入球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学练结合,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过程中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养成勇敢拼搏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射门的和基本动作。

【难点】

射门力量、方向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射门技术无疑是重点技术动作,因为只有取得更多的进球才能获得比赛胜利,也可以说我们在球场上一切的技战术的运用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射门机会,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总结学习一下足球射门技术,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得分能力。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三面转法,齐步走立定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游戏:运球追捕

场地器材:标出一块30×30m的游戏区域,足球30个。

游戏方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人一球,其中有一个队为追铺方,另一队为逃跑方,开始运球时可以不要限制运球的方法,只要控制好运球即可。游戏开始,追捕方的学生运球并设法用手擒捉逃跑方的同学,逃跑方的学生则尽力躲避。被捕捉到的学生要离开球场,到场外练习颠球,直到本方所有同学都被捉到为止。然后互换角色再进行游戏。按照捕捉逃跑方全部学生的时间长短来决定胜负,时间短的一方获胜。

组织教学:分散站立

2.配乐韵律操

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3.专项练习

足球颠球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四列横队站立,每人一个小足球,做颠球练习。

要求:左右脚连续颠球,尝试用不同的部位颠球。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可采用正面示范和侧面示范。

2.提问: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一共用了几种射门方式?都是什么射门?(4种,脚内侧、脚背正面、脚背内侧、脚背外侧)

3.讲解

射门技术的关键在于,敏锐的观察,果断起脚;选择好射门的角度;射门必须准确、突然、有力。

4.练习

(1)定位球射门,将球放在罚球区线上,用脚内侧、正脚背射门。

组织教学:体育小组为单位,每组一个球门练习射门。

(2)学生排成一路纵队,依次运球射门。

组织教学:体育小组为单位。

(3)运球绕杆射门,学生排成一路纵队,依次运球绕过障碍后射门。

纠错:对于技术动作的易犯错误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自己发现,自我改正,达到迅速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

组织教学:分散站立,教师巡视指导。

(4)接球射门,学生排成一路纵队,依次将球传给教师,接教师回传球后射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练习队形。

5.优生展示

6.教学比赛—射门大作战,体育小组为单位,每人做运球过障碍相距球门20米射门,学生依次完成,进球得一分,小组成员全部完成后,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老师引导学生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最后老师做总结性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五、场地器材

足球场、小足球30个、障碍物8个、障碍竿4根、音乐播放器。

六、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25-135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七、课后反思

高中教案模板范文大全 篇5

教学目标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2、通过教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经过的讲解,以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总历程,理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3、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先进生产关系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的过程,尽管其间存在着曲折和反复,但是,历史前进的潮流不可逆转。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如果说人类社会从14、15世纪开始了向近代化迈进,那么17、18世纪的人类社会则是向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其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当时世界历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时,它有力地推动了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推动了欧洲一些封建国家的改革,推动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行,这一切在客观上为早期资本主义在世界的发展均创造了条件。由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教法建议

1、让学生阅读前言,归纳17-18世纪的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用图示(教学过程中的图1)的方法简要介绍本单元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处的地位。

2、如果时间允许,还可用“树状”结构简介历英国的建立及封建王朝的更替情况。

3、在教师讲述的同时,启发学生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经济、政治、宗教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概括出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革命的基本内涵。

4、“为什么英国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打着“宗教”旗号?”“为什么革命过程呈现出极其复杂、呈现了多次反复?”“为什么革命的结果,建立以新贵族为主的资产阶级专政?”利用上述问题的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具有的特征。

5、利用课件或图示的方式围绕“资产阶级革命”的内涵,分阶段讲清革命的基本进程。并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克伦威尔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重点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进入17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明显尖锐起来,成为当时英国社会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农业发展到相当水平之时,冲破这些封建性限制便成为当务之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便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即为日后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前提保证。另外,在它的影响下,欧美的一些国家或通过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或通过改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难点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这是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随着英国清教运动的不断发展,其抨击英国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最终向英国的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发起了进攻。

教学设计示例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1、结合教材目录介绍第二章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

阶段特征:属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特征,但制度不完善;此阶段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2、结合英国王朝世系表介绍英国历史的沿革及革命前的背景(重点介绍:七国时代——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比中国晚3000年。安茹王朝——13C议会制建立、议会的传统。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及遗留的问题、专制、重商主义、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伊丽莎白女王王位继承。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专制统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启发学生归纳、概括革命的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在反封建的基础上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3、革命过程:采取板书、地图或课件示意的方法,由老师形象、重点讲述,对一些重点问题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如:导火线——革命的标志?——内战——共和国的政权性质?克伦威尔措施、评价?——复辟及原因、两党制形成——“光荣革命”、二王制、革命结束的标志?——《权利法案》(内容、实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君主立宪?

4、历史意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重点理解: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君主制;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教学设计思想

1、学习世界历史,尤其是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需要从这个阶段的大背景(即阶段特征、知识线索)入手,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在时空上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同时对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2、为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历史,适量地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并采取图示的方法。

3、本节主要采取教师启发下的学生讨论、归纳法。

高中教案模板范文大全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侧向滑步推铅球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够做出该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侧向滑步推铅球发展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享受到田径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全身协调用力在最后用力时,按顺序集全身力量于最后产生的爆发力上。

【难点】

滑步与最后用力之间的衔接。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温故知新导入: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原地侧向推铅球。哪位同学能做一下动作帮助大家复习?

做的非常标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技能与原地侧向推铅球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原地基础上增加滑步。叫做侧向滑步推铅球。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新技能。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行进间转法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花式传球

方法:四路纵队,每个队的排头持球从头上传给后面同学,第二名同学接球后从胯下传给第三名同学,依次类推。

2、徒手操: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弓步压腿、踝腕关节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动作标准,到位,充分活动各关节。

(三)基本部分

1、复习原地侧向推铅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第一排先投,集体投出,集体捡球,捡球后站在队伍最后一排,第二排依次继续。

2、示范

提问:注意观察老师整个动作包括那几个环节?

学生回答:预备姿势、滑步动作、最后用力。维持平衡。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

3、讲解

动作要点:

(1)握球的方法:五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拇指扶在球体两侧。

(2)持球的方法:将球握好后,放在锁骨窝处,头部稍向右靠,用颈部和下颌贴紧铅球,右手抵球,肘部稍外展,完成持球动作。

(3)预备姿势:握、持好球后,高姿站立,左侧对准投掷方向,右脚靠近投掷圈的后沿、脚尖稍向里合,左腿自然弯曲,左脚掌内侧着地,重心落于右腿;上体稍右倾,左臂微屈在体侧上方自然上举,眼睛平视前方或视前下方。

(4)预摆和滑步:在开始滑步前,通常做1~2次的预摆。预摆时左腿微屈以大腿带动小腿向投掷方向摆起,上体稍右倾,接着右腿屈膝下蹲,左腿屈膝回摆靠近右腿,上体右倾,收腹含胸,预摆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身体的平衡;身体重心向左移动,左腿向左侧摆出,同时右腿用力侧蹬,“摆”、“蹬”同时进行;右腿充分蹬伸后,迅速收拉小腿,使前脚掌沿地面滑至投掷圈圆心附近,脚尖稍内扣,使脚约与投掷方向成直角,同时左脚积极下压,以前脚掌内侧着地,形成最后用力前的良好姿势。

(5)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最后用力和滑步动作是紧密连接的,当左脚一着地,即开始最后用力。首先以髋部大肌肉群发力,右腿用力蹬转,髋部前移并左转,同时左臂稍内旋经体前带领左肩边移、边抬、边转至投掷方向;紧接着右腿开始转蹬,两腿进行爆发式蹬伸,左肩制动,右肩充分向前,抬肘、伸右臂、用手指拨球,将铅球从肩上向前上方推出;当铅球出手后,及时换步、降低身体重心,维持身体平衡。

4、练习

(1)徒手模仿预备姿势练习。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2)滑步练习:

①摆动腿预摆练习;

②支撑腿主动后撤练习;

③预摆滑步练习。

(3)最后用力模仿练习(体会蹬、转、挺、推、拨、送的用力顺序)。

纠错:在刚刚的练习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用力的时候没有充分利用下肢力量,没有掌握用力顺序,在接下来的练习中要注意先蹬地、专题、挺髋再过度到上肢。

(4)滑步动作完整练习。

5、检验——投铅球比远比赛

方法:在投掷区不同的区域画出一个圈,圈里放一个装满沙子的废弃饮料瓶。每组每人用侧向滑步投掷铅球一次。从近到远不同的标志点分别给从低到高的分数,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分数少的同学帮助分数高的同学做放松运动。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五、场地器材

铅球若干个、铅球场地。

六、课后反思

高中教案模板范文大全 篇7

【课题名称】

《等差数列》的导入

【授课年级】

高中二年级

【教学重点】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三维目标】

㈠知识目标:

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等差数列是否是一个等差数列;

㈡能力目标:

通过寻找等差数列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通过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列的定义以及给出表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法,递推公式、图像法。这些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数列的特点。下面我们观察以下的几个数列的.例子:

(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个5个数可以得到数列:0,5,10,15,20,()

(2)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工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的数列(单位:kg)为48,53,58,63,()试问第五个级别体重多少?

(3)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水库管理员定期放水清库以清除水库中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即可得到一个数列:18,15.5,13,10.5,8,(),则第六个数应为多少?

(4)10072,10144,10216,(),10360

请同学们回答以上的四个问题

生:第一个数列的第6项为25,第二个数列的第5个数为68,第三个数列的第6个数为5.5,第四个数列的第4个数为10288。

师:我来问一下,你是依据什么得到了这几个数的呢?请以第二个数列为例说明一下。

生:第二个数列的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多5,依据这个规律我就得到了这个数列的第5个数为68.

师:说的很好!同学们再仔细地观察一下以上的四个数列,看看以上的四个数列是否有什么共同特征?请注意,是共同特征。

生1:相邻的两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很好!那作差是否有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生2: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去前项,不能颠倒!

师:正如生1的总结,这四个数列有共同的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我们叫这样的数列为等差数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推进新课

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从刚才的分析,同学们应该注意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

师:有哪个同学知道定义中的关键字是什么?

生2:“从第二项起”和“同一个常数”

高中教案模板范文大全 篇8

基础知识目标: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理解其内容、作用、影响。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历史人物评价能力,初步掌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通过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尊儒术兴太学、开发边疆。

教学难点:

“大一统”的含义、“推恩令的内容和作用

一、导入新课:

放电视剧《大汉天子》的主题曲,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问:

1、讲的是汉朝哪个皇帝的故事?

2、你知道关于汉武帝的哪些故事?

历的汉武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今天穿越时空,置身西汉,走近大汉天子——汉武帝。

二、教授新课:

歌中唱到“守业更比创业难”,西汉自高祖刘邦建立以来,历经惠、文、景帝几代人努力,到武帝时,他不但守住这份业,而且还发扬光大,今天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我们的语言叫“汉语”,就是因为汉朝的强盛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汉武帝是如何守住这份业的?

(展示)汉武帝在文治方面做的`如何?

用5分钟的时间,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分为3组,分别找政治、思想、经济面临的问题?有什么措施?起什么作用?各组学生相互提问、解答。

政治: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内容→作用:政治上一统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问)与景帝的“削藩”有何不同?(景帝用武力“硬”的,武帝用“软”的,手段更高明、更巧妙)。

(过渡)但是,削弱王国实力的`做法,在当时招来了诸子百家的责难,他们由于立场不同,议论纷纷,甚至朝廷,谩皇帝,面对这种局面,汉武帝怎么处理?

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废除诸子百家的学说,惟独推崇儒家学说。)兴办太学,推行儒家教育。看图观察太学的基本情况。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措施:(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原因→作用:经济上一统于皇帝。

(展示)感受探究,讨论“五铢钱”为什么是天圆地方的形状?

这样子就从政治、思想、经济等各方面将权力一统于大汉天子手中,这就是大一统。董仲舒宣称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是人间的主宰。“天子”一词由此而来。

(过渡)看了武帝在文治方面的作为后,感到他确实是有勇有谋的政治家,那么,武功方面又如何呢?

文治上的大一统为武功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国力强盛后打败了匈奴,开始了开疆拓土的征战,请认真观察比较一下:秦、汉的疆域对比;汉朝管辖范围大大扩张,奠定了祖国地大物博的基础。

回顾总结:复习本课线索、内容。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高中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热门8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大全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