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热门7篇)

10-22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圆片5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先来做一个填数抢答游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5的分与合)?

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

(1)观察图意。

师:学校欢庆十一国庆节,校园里一群小朋友也为此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去瞧瞧他们在干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

师:你说得很完整。

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呢?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还会说?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他说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

你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2)认识加法

师: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刚才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大声响亮地说清楚?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师:你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加法算式,出示课题)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请小朋友先说一说)老师做一个动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

教师板书(3+2=5加号)

这个算式你会读吗?(学生读、齐读)

(3)理解算法

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

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那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谁来说一说?反复请学生说,同桌说3+2=5表示的含义。

师: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

生:3和2合成5。

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一共是5。

2.教学试一试。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你们非常熟悉的儿童乐园。出示情境图

你能看懂图的意思吗?儿童乐园里有?又来了?会说吗?自己小声说一说。

师:谁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生:儿童乐园里有1个女孩在玩荡秋千,又来了2个男孩。

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现在有几个人?

师:要求现在一共有几个人?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你会算吗?

指名说,教师板书。翻开课本第40页,找到这幅图,自己在课本上填上得数。填完的小朋友轻声地将算式读一读。

师:得数是3,你是怎样想的?(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提问:那1+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和2合起来是3。)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把2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三、练习巩固、拓展思维

1.摆一摆,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摆圆片游戏吧!(动手操作)拿出5个圆片。

请学生上台来摆。我来说,你来摆,边摆边说。

(1)左边摆2个,右边摆3个。一共有几个呢?谁来报算式?

(2)左边摆4个,右边摆1个。一共有几个呢?算式是?

老师这还有2道算式,你能照样子边摆边说吗?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

(学生口报,教师板书)

2.说一说,填一填。

师:瞧!可爱的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第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图意?你会列式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我这还有2幅图画,你能看懂图意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完成算式。

(请学生说图意、报算式)

追问:4+1=5表示什么?(4和1合起来是5)

(2)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老师读算式)(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呢?)

生1:每次多加一个,又多一个。

生2:加号后面的数都是1。

生3:加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越来越大。

小结:一个数加1后,得数比原来这个数多1。

讲述:刚才我们看图写算式,现在没图,你会算吗?

3.算一算,写一写。

直接报得数。

2+1=3和1+2=3观察这2道算式中的数。哪里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呢?

生1:我想到3的分与合,1和2,2和1合成3。

生2: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加交换的手势)

师:通过几个小朋友的观察,我们知道了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他们的位置不一样,交换了,得数呢?都是3。)

师: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

4.连一连。

讲述:瞧!一个绿色的身影正在忙碌着,他是谁呢?(出示一张邮递员投信的照片)原来是邮递员叔叔,他在为四面八方的人们送信呢,我们去帮帮他,好吗?

师:怎样把信准确送进邮箱?谁知道?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剩下的信都送到邮箱里吗?自己连一连。

(发信封,请手上有信的邮递员,把信准确地送到上面的邮箱里)自觉排队。

听同学报算式,检查自己的连线对不对。学生汇报,开火车。

师:瞧!这些邮递员的信送的对吗?(这些都是合格的邮递员,不简单,他们能把信准确地送进邮箱。)

讲述:只是看起来有点乱,请小朋友们动动脑。把他们有序地重新排一排吗?(学生排)

师:他的速度很快,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的,是什么顺序?

生:加号前面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按数的大小)。

(这个小朋友真能干,他这种排法就能一个不漏地把得数是2、3、4、5的算式记清楚,思维真灵活)

四、拓展延伸

1.这个算式中括号里填什么数,会吗?你能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都报出来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5

讲述:他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有序地报一报,我们还可以从大到小地排。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习分与合的时候?(看到4+1=5就能想到?)

讲述:像这样根据数的分与合一组一组地报,也能找到得数是5的算式。

2.()+()

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报一道,教师翻一道。)

师:这些算式得数小于5,也就是我们刚刚找到的得数是2、3、4的算式。瞧!我们现在又可以把得数在5以内的算式分成两类。一类是得数小于5的算式,另一类得数是5的算式。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新符号,会读会说加法算式,我们以后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第9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计算单位、读数和写数、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2、通过复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在复习过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计算单位、读数和写数、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教学准备】

师准备;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回想一下,100以内的数包括哪些学习内容?

指导学生说出100以内的学习内容包括数数、数的组成,写数、读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和认识人民币。

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写数、读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认识人民币

师: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板书课题。

二、复习数数、数的组成

师:我们在数1到100的数时,可以怎样数?

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10个10个地数。

师在“数数”后面接着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师:请同学们一个一个地从8数到26;再一十一十地从10数到100。

学生数数。

出示4捆零7根小棒。

师:怎样才能又快又对地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呢?

让学生理解数这些小棒时,要先10根10根地数出有多少个十,再一根一根地数出有多少个一。

师:用你们掌握的两种数数的方法数一数。

学生数小棒后汇报。

师:所以同学们在数数时经常是把两种数数的方法结合起来用的,两种数数方法配合使用,在数数的同时,就知道这个数的组成了,例如刚才同学们数小棒时数出多少个十多少个一?

学生:数出4个十7个一。

师:所以47是由4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出示3捆零4根小棒。

师:这里面又数出了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

让学生明白这些小棒可以数出3个十和4个一,所以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师:说一说5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89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学生回答略。

三、复习写数、读数

师:下面我们复习写数、读数。不管是写数还是读数,都要用到数位,你知道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吗?

指导学生说出数位的排列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写数、读数”后面板书。

出示:36,63,78,87,99,100。

师:这些数怎样读?

学生读数。

师:83怎样写?38呢?79,54呢?

学生写数。

师:你觉得在读、写100以内的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指导学生说出: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师:请同学们完成总复习第1题和第2题的1,2,3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集体订正。

四、复习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师:怎样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先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比较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

师随学生的回答作相应的板书。

显示:在圈里填“>”、“<”。89○9872○7158○6083○8499○100

师:这几组数哪些是十位上相同的数?哪些是十位上不同的数?

学生回答略。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比较方法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

学生比较。比较时不但要求学生说出结果,还要求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

师:这样掌握了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就可以把数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了。请同学们看书上第119页第2题第4小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些数填在括号里。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排列方式是先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出示第97页第3题。

师:要求甜甜和朋朋可能有多少钱,应该怎样想呢?

引导学生这样想,100元比25元多得多,28元比25元多一些,20元比25元少一些,8元比25元少得多。所以甜甜可能是28元,朋朋可能是8元。

师:甜甜一定是28元,朋朋一定是8元吗?

让学生意识到不是一定,而是有这种可能。

师:还有哪些可能呢?

指导学生说出甜甜还有27,26,29元这些可能,因为这些数都是比25元多一些;朋朋还有7元,6元,5元等这些可能,因为这些数都比25元少得多。

师:这样一来,我们对多与少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五、复习认识人民币

师:通过认识人民币的学习,你知道哪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学生自由地说,师把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主要有三块内容,一是认识币值,二是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三是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上出现一些人民币。

师:所有的人民币同学们都认识吗?请大家认一认这些人民币。

学生认人民币,师从中挑出几张人民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

师: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1元=10角,1角=10分。

师:8元=()角,60分=()角。要求学生说出因为1元=10角,8元里有8个10角,所以8元=80角;因为1角=10分,60分里有6个10分,所以60分=6角。

师:2角3分=()分,18角=()元()角又该怎样想呢?

指导学生说出2角是20分,再加上3分就是23分;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10角是1元,所以18角=1元8角。

师:请同学们完成第95页第9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说出来大家帮助你解决。学生回答略。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篇3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做系统的分类整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四、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若干、玩具、帽子,布置模拟文具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数学课,看看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人民币)

生:钱。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钱?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乘车……

师:看来钱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反思>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悬念情境。上课伊始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简单的问话制造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主题当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顺利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认识目前流通的人民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都准备了吗?好,从抽屉内把钱袋拿出来,同桌互相认一认,看谁认得最多?

同桌认人民币,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认得很不错,现在我要考一考你们到底认识哪些人民币?(出示1元纸币和硬币)

师:谁认识这张人民币?你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认的吗?

生:我是看的数字。

生:我看的是汉字。

师:这枚硬币你认识吗?

生:认识,是一元的硬币。

师:这两个1元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制作材料不一样。

师: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

师:左上角的图案是什么?

生: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因此,我们应该爱惜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乱画。继续看:课件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认50元时教师指盲点:这些小黑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是给盲人摸的。

师:你的生活常识真丰富,这些小黑点是盲文符号,盲人是通过摸点数来判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人民币上印盲文符号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盲人的关怀。(课件出示以上人民币)

师:李老师真佩服你们,认得又快又准。除了刚才你们所说的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外还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来认的?

生1:我看的是人。

师:喔,你看的是人头像。还有用别的方法来认的吗?

生:看图案。

生:看颜色。

师: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

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它们的单位名称都是什么?(元)

师: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这些都是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

课件出示1角、2角、5角、出示5角纸币和硬币

学生回答:1角、2角、5角。

师: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角)

师: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出示1分、2分、5分、(生齐答或指名答)

师:它们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分)

板书:分

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分币吗?(没有)

师:是不是,它就没有用了呢?(生摇头、疑惑,不出声)

师:分币在市面上已经不流通了,但并不代表它没有用了,还有很多部门进行商业活动时要用到它。比如银行在计算利息时最小的单位就是以分来计算的。

师:所以我们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反思>认识人民币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教学只做检查,让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适当补充,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下一步的分类做准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我在这里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元、角、分。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在介绍人民币上的一些图案时重点介绍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些老师建议我应该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一些防伪标志,我认为没有必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它们还做不到,大人都无法分辨人民币的真伪,何况小孩子。对于“分”的教学学生认为是古老的东西,生活中没有用到“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省掉这部分的教学,而应该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介绍“分”的历史和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不仅会认人民币,那你们会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吗?

师:好,下面4位同学一个小组在一起合作,将桌子上的人民币分一分,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分类方法最多?开始!

学生活动后交流展示分类方法。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合作上来分一分?(指名到投影仪上操作并说分类的方法)

1、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一类。

2、把元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分币分成另一类。

3、可能还有按数字分的;按旧版和新版分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点子真多,想出了这么多分类的方法。有的按数字分,有的按单位名称来分,有的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来分,这些都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李老师也将刚才的人民币进行了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1)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其面值是7种。(按从小到大排列)。

师:数一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一共有几种?

生数后答:12种。

(2)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师: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数:6种。

(3)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3种。

师:比一比以哪种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哪种最少?

生: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以分为单位的最少。

师:充分说明在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分类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印象,归纳出我国人民币发行的种类面值和图案,知道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分类方法没有按单位名称分的,第二次试教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学生观察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后,才有学生按单位名称分类。所以说知识的铺垫很关键。

三、师生做换钱游戏。

1、换2角和5角的游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师拿出2角,再拿出5角:谁来找我换?(点两组同学上前换钱后出示课件)

师:一张2角可以换2张1角,1张5角可以换5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和几张2角,请同桌的同学动手换一换,看有几种换法?(课件)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汇报2种换法,课件展示结果。

2、换1元的游戏

师:有两个小朋友看到我们在做换钱的游戏,可高兴了!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课件:‘你到哪里去’,‘我去买一把尺,但不知道钱够不够’。‘你带了多少钱’‘10个1角的硬币,尺要一元钱’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华带的钱够不够?

生:够。

师:为什么

动画演示1元=10角配上声音‘10个1角就是1元’‘哦,这就好办了!’

板书:1元=10角(学生齐读)

[反思>通过不同层次的换币活动,使学生体会每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做准备。动画课件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之间十进关系的理解,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模拟购物

1、师生活动

师(出示一个玩具)我这里有一个玩具想卖给你们,这个玩具值1元钱,谁愿意来买?(一名学生拿了一枚1元的硬币,老师将钱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确认是1元钱后,老师再将玩具卖给了那名同学)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2角的人民币,你应该带上几张呢?(很多同学拿出了5张2角,也有同学拿一张2角的,经过老师的提问后马上更正了。)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你要带几张?(有拿2张5角纸币的,有拿2枚硬币的)

师:除了刚才的3种买法外还可以怎么买?请你把钱举起来,拿对的同学我卖给他!(学生上来买,把钱展示给同学们看)

[反思>我认为这部分的教学学生特别感兴趣,针对大部分一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购物体验不多的情况,特别在课堂上安排了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为了买到玩具,能按老师教学思路动手动脑,将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高兴之余产生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试教时我限制了学生的付币方法,要求是先拿2角的,再拿5角的。

2、学生活动

师: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很有趣?同学们想不想用你们手中的钱去买东西?好,让我们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文具店情景图)我们先来了解这几种商品的价格!(橡皮、尺、铅笔、练习本、)

师(指讲台前的模拟文具店):我们来到了文具店,这里肯定有大家想要买的东西吧!我请一名同学上来当售货员,**我跟你准备了一顶帽子。(给售货员戴上帽子)师问“售货员”:你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把钱看清,既不能收多,又不能付多)同学们听明白他的话了吗?

师:李老师先来当顾客,我想买一把尺和一个练习本多少钱?我还想买一支铅笔,需要加多少钱?这个售货员不错,找她买东西放心!(请一名顾客示范买东西)

师:下面的同学想不想到这里来买东西?(想)李老师有一个要求:只能买1元钱的东西,小组内的4名同学先在一起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商量好的小组小组长就可以带上钱上来买了,其他的同学当法官,看他们买对了没有?拿对了就说‘可以卖’,拿错了就说‘不能卖’。还要提醒你们,上来购物的“顾客”可要遵守秩序排好队哟!想好的小组就可以上来买了!

(学生购物,教师指导)

师:每个小组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东西了吧!高兴吗?去看看小明拿着钱在干什么?

生:存钱。

师:你们有存钱的习惯吗?

师:你们手中的钱除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外还可以干什么?

生: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师:对,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明一样把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办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还学会了买东西,你们真能干!这节课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很出色,我想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愿意接受吗?下一节课我们将会继续探讨有关人民币的问题,下课!

[反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街购物的机会很少。为了弥补学生学习上的不足,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模拟超市,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课堂上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上来购物,但又不能把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课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组,由学生先在小组内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为了不出错,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会积极思考心里计算哪几件商品的价格是1元钱,当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建议时,它们就会考虑,谁的更合理些或者说谁设计的买法让大家最满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他们还懂得了互相谦让。8个小组的代表上去购物时,其他的学生当“法官”让她们监督售货员,他们也不会马虎,都在认真地计算。“小小文具店”活动,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

·能力目标·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身边事物的习惯。

·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关键: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活动增加感性认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 [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一只百灵鸟手拿喇叭在广播:“森林王国的居民们请注意,最爱整洁小家庭的评选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作好准备,下面开始评选。”动物评委老虎、梅花鹿、狮子走向动物们居住的房子。先是小蝴蝶的家——很多花朵按颜色分类放得整整齐齐;再是袋鼠的家——很多玩具按形状分类放得整整齐齐;再是小白兔的商店——货柜上第一层是学习用品,第二层是生活用品,第三层是各类蔬菜;此时,评委们面露喜色,当来到小猴子的家时,(书上插图)一片凌乱,评委们目瞪口呆。

2、师导入:当评委们来到小猴子的家时,为什么都呆住了?

(因为小猴子的家乱七八槽的,没有别的动物的家那样整洁。)

3、动画现出小猴子可怜的样子,用可怜的语调(配音要逼真)说:“小朋友们,你们快帮帮我吧,我也想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4、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帮助小猴子把它的家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呀?(想),那么该按怎样的方法去把这些凌乱的物体分类整理好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给物体分类,板书;分类。

5、出示课件:例1图片(4支黄色铅笔,5支红色铅笔)老师这里有一些铅笔,该怎样分一分呢?

6、师:小朋友们,我们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分好之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指名回答 。你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学生归纳:这样是按物体的颜色来分。板书:颜色

7、出示课件(例2图片)

8、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可以按物体颜色给物体进行分类,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如:请大家看屏幕,我们给这些衣服裤子标上了番号,请你按要求分一分,然后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引导学生归纳,这是按物体的种类分的。板书:种类

9、师:小朋友们,看来给物体分类不光可以按颜色分,还可以按种类、大小等标准进行分类。那小朋友们请看,你能试着分一分吗?(课件出示)你是怎样分的?

10、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棒,那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有信心吗?请看屏幕(出示练习题)

11、现在请把书翻开(P55),看看第一题,这里有许多动物,请大家把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稍候片刻,教师巡视批改。)

12、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分类的方法,有能力帮助小猴子整理房间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你们看,小猴子的家里有一个书桌和书架,还有学习用品和玩具,它们放得真乱啊!这些玩具和学习用品应该分别摆放在什么地方呢?A我们先看看地上的玩具应摆放在哪里?B这地上的笔应放在哪儿?C这个笔筒应摆在什么地方最合适?D这书桌上还有两个玩具也应该摆放在哪儿? F这些书应摆放在哪儿?(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显示小猴子咧嘴大笑:“太舒服了,谢谢你们!)”

13、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特别好,老师为了奖励你们,特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不同颜色,形状的物体图片)请小组长上台领取。

14、现在,每个小组都得到一份礼物,不过上课前老师在装礼物的时候因为时间来不及了,所以装得乱七八糟的,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刚才学习的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将信封里的礼物进行分类整理,在桌子上摆好,看哪一组的同学摆得又对又快,并想一想你们为什么要那样分类?

15、学生自由分类整理

16、小组演示:你们真能干,很快就整理好了,现在,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分的:分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a、按颜色分类:将篮子里五种不同颜色的花儿分类排放好。5类

b、按形状分类:将篮子里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分类摆好。 3类

c、按大小分类:将篮子里的柚子、苹果、葡萄、梨子、桂圆分类摆好。3类。板书:大小

(也可能学生会按种类分,师应予以肯定。板书:种类)

d、按用途分类:牙刷、梳子,尺子、钢笔、本子,饼干、糖,帽子、鞋子)4类。板书:用途

17、分别给予表扬,对于说得特别好的学生给予握手的表扬

18、我们已经帮小猴子整理了房间,也学会了一些分类的方法,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学到的方法,将自己书包里的东西进行分类?请大家把书包拿出来,比一比,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

19、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和我一起学习了分类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来分类,在生活中,我们给物体分类时常根据不同标准,比如:物体的大小、用途、种类……只要大家能说出适当的理由。我们都可以对物体进行分类,今天回家之后,请大家对自己的房间进行分类整理。

本节课几点感受:

1、备课时,研读本节课的教参“标准”一词是甚为重要的。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孩子们对这个词的理解还是很有限的。这就引起我的思考,“标准”一词应如何解读给一年级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感知其含义?在备课时,我一直想换一个词,用一个更接孩子语言的词,可是思量很久也未能找出一个合适的,课堂上还是出示了“标准”这一词。

2、例题教学的深入解读欠缺,例题只是简单地按颜色分了一堆铅笔和标上序号的上衣裤子。在帮小猴整理房间时,让孩子自己去分一分,摆一摆,这样我想他们更能通过简短的体验感受到分一分的长处。

3、在上完例题后,我紧接着安排了分玩具的练习,按照不同的标准去分一分,这也是练习感知不同标准对同一些事物分类的结果是不同,从而强调一次分类是始终根据一定标准。

4、本节课布置了课外作业:整理书包,可以让学生去实践中感受分类的长处。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篇5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8个小五星,9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问: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

2、师: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8○98○69○5

3、猜一猜。

①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②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4、揭题。

师: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

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9,了解8和9分别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9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㈠教学8的组成。

1、创设情境。

一天,老师买了8个小西瓜,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8个小西瓜吗?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请你拿出8个五角星来代替8个小西瓜,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看看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①同桌合作,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所有组成。

③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五角星,知道8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8的组成,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

师: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我们可以由l和7组成8,想到7和l组成8,由2和6组成8,想到6和2组成8,由3和5组成8,想到5和3组成8。我们只要记住1和7组成8、2和6组成8、3和5组成8、4和4组成8就可以了。你们觉得这样记忆好吗?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下,试着用这个办法来迅速记住8的组成,看谁最先记熟。

④请几位最先举手的小朋友来背8的组成。

㈡教学9的组成

1、让学生自己试着将9个小圆片分成两堆,并根据自己动手实践,将书上

9的组成补充完整。

2、指名反馈,教师板书,集体订正。

㈢看书答疑: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书上52页,请同学们看一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反馈练习

1、师生举数字卡片来对8、9的组成。

2、同桌两人打手势来对8的组成。

3、完成课本第52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练习

练习八的第4、5题。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找到了8是怎样组成的,并且学会了只要记住一组,就会联想到另外一组。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学习5以内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5以内加法

难点:真正理解5以内加法,会应用。活动准备:

红花三朵;水果磁性教具若干;5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复习5以内的数的的分与合

1、教师和全体幼儿进行问答游戏,进行5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1和几?

幼:肖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2、教师和个别幼儿进行问答游戏,缩小幼儿之间的能力差距师:xx小朋友,我问你,2和3合起来是几?

xx幼儿:肖老师,我告诉你,2和3合起来是5.

3、教师请幼儿两两合作并交换角色进行练习。

二、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

一)复习3以内加法,巩固对“+”“=”的认识

1、老师昨天奖给小明2朵大红花,今天又奖给他1朵大红花,小明两天共得了几朵大红花呢?(教师边说边演示)

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们用加法算式怎么写出来呢?(教师板书:2+1=3)昨天奖到的.2朵大红花用数字2来表示,今天奖到的1朵大红花,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问共有几朵,我们用加法。

“+”“=”又表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说符号的含义,进一步复习巩固)

二)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

1、小朋友,看,这是小明的妈妈在超市里买的水果,看看她都买了什么?(出示不同数量的各种水果)

现在老师要出题来考考你们,请你们算出橘子和苹果一共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用加法算式怎么来写呢?(教师板书,并引导幼儿读出算式,并说说算式中各数和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2、教师和幼儿编应用题

如:小明的妈妈在超市里买了1个西瓜,买了4个脐橙,请问西瓜和脐橙一共有多少个?

编出一道就以各种方式请幼儿说出算式或写出算式,并说说算式的含义。

三、游戏巩固练习

1、教师一一出示5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如1+3=),请全体幼儿抢答。

2、教师出示5以内的算式卡片,请个别幼儿回答,对于有困难的幼儿,引导他利用实物等辅助进行计算。

3、把幼儿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答得又对又快。

四、活动延伸

回家与爸爸、妈妈比一比屋子里5以内的加法谁找的最多。(比如:3个凳子跟2个桌子可以组成5。1根黄瓜再加上4个西红柿是5······)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本单元结合学生生活中整理文具和学具的经验,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学会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接触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 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3. 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

1.CAI故事引入。

两位小主人公自我介绍:“我是宝宝,我是贝贝,我俩是好朋友,我们长大了!上小学了!我们很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谈话: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宝宝和贝贝邀请我们一起到他们家里做客。

CAI出示:宝宝和贝贝的书桌。(贝贝的书桌上散放着文具和学具,宝宝的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盒盖打开着。)

提问:你们喜欢谁的书桌?为什么?

CAI出示:贝贝的妈妈对贝贝说:“贝贝你上小学了,自己的东西应该学会自己整理。

贝贝皱着眉说:“应该怎样整理呢?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评: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故事情境,通过两位主人公零乱和整齐的书桌的对比,使学生初步感受了整理分类的好处。再以主人公贝贝寻求帮助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的操作欲望,同时有机渗透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2.学生尝试操作,形成分类方法。

(1)提问:如果你是贝贝,会怎样整理这些东西呢?小朋友们先自己理一理,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助贝贝整理的。

(2)学生个人整理,同桌交流。

(3)学生在实物展台下操作汇报怎样整理的,集体评议。

(4)CAI演示贝贝的操作,贝贝:“谢谢大家教我的好办法,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铅笔盒里。这样分一分就整齐了。”

[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独立操作,然后与他人交流是怎样整理的,符合刚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把具体的操作行为和抽象的言语概括相结合,令操作活动富有成效。]

二、 联系生活实际,形成分类方法

1.购物中的分类。

(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你真棒!瞧瞧妈妈在超市买的这些东西,你能帮着分一分,整理一下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物品。

(2)CAI演示:贝贝:“行!都有哪些东西?”同桌学生互相交流贝贝提出的问题。

(3)CAI演示:贝贝:“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合适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操作。

(4)学生汇报。

(5)CAI演示贝贝的操作方法,妈妈说:“一袋装吃的,一袋装用的,你们是这样分的吗?”

2.交通工具的分类。

(1) 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真行!奖励你去看一会儿书吧。”

贝贝打开百科全书“交通工具”,出现课本中“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各种交通工具。贝贝:“小朋友,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

同桌学生互说。

(2) 百科全书说:“小朋友,你知道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吗?”

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3) 学生操作课件(拖动相关交通工具图标)汇报分类方法。

学生正确分类后,CAI演示:各种交通工具分别在天空、陆地、江河里行驶。

[评:从超市购物装袋到为各种交通工具分类,教师都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分类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加深对分类的理解。教师努力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切实感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CAI演示:百科全书:“小朋友,只要你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在生活中,你能发现很多物体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有的可以分成两类,有的还可以分成三类、四类等。”

三、 走进大自然,掌握分类方法

1.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动物篇”(“想想做做”第1题,改变部分动物,突出三种生活环境:水中、陆地、天空),贝贝:“大自然中的这些动物可以分类吗?”

(1)小组讨论交流:你认识哪些动物?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

(2)学生每人用学具卡片操作分类。

(3)学生汇报,CAI演示学生分类结果,集体讲评。

小结:小朋友说得有道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动物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 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植物篇”(“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先在小组内把自己认识的介绍给其他小朋友,然后自己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分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2)学生在展台下操作汇报,集体评议。

[评: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进行分类,形成了和谐的、宽松的、平等的交流氛围,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结:小朋友们开动脑筋,不仅帮助贝贝学会了分一分整理学习用品的方法,还想出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植物、动物进行分类。你们真聪明!

四、 向课外延伸,活用分类方法

谈话:分一分的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做什么事有帮助呢?明天上课时告诉大家,你用这种方法做了什么事,好吗?

[评:下课铃声响起,并不意味着数学课教学的终结,而是在更大时空范围内实践数学思想方法的开始。课末,教师让学生带着“我想用方法,我能用方法”的积极心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体现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总评]

1. 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教材。

“分一分”是学生进入小学生活初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课前,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约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分类整理玩具、物品的经验,但有主动分类整理习惯的不到四分之一;约四分之三的学生有超市购物经历;对常见各类动物生活习性有初步认识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二。

根据此项调查,教师从学生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改变教材例题中直接提出问题(哪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的方式,以故事情境呈现零乱、整齐的两种场景对比,让学生感受分类整理的必要性,同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埋下伏笔。其次,将“想想做做”第1题(把能在水里 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直接给出一种分类标准的习题,调整到第三层次“可以按不同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中教学。

全课设计注意发挥多媒体优势,创设故事情境,以贝贝和妈妈、拟人化的百科全书间对话为线索,将教学内容串联成一个帮助别人找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了解自然界动物、植物分类方法的整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的价值。教学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既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更注重引导学生用好方法,形成好习惯。

2.把学生个体间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由于学前教育、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学生间个体差异明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创设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力图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五次独立思考、操作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第一次活动,唤起学生生活中曾有的分类整理的经验,个体操作,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获得自我肯定;第二次活动,四人小组合作,联系过去的购物经验进行操作,达成分类的共识,形成方法;后三次活动,重在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向组内成员介绍自己认识的交通工具、各种动物、植物,然后独立操作分类,再与好朋友分享自己的方法。

集体评议时,教师给学生时间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互相争辩中明理,交流讨论中创新。宽容、轻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心理环境,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成功的欣喜。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热门7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一年级教案设计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