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包公观后感汇编十篇

10-23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千年包公观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好的电影可以激发我们浓浓的兴趣,就算时隔多年,再次观看仍然充满感动。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经常写观后感,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丰富。到底该如何写好有关作品名的观后感呢?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千年包公观后感 篇1

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知政失者在草野,广大人民群众是各项政策方针的受益者。政策好与坏,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的问题和心声是党制定政策方针的灵感来源。民生是大计,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忧患。要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须做到以下几点:

1、听民意。只有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才能凝聚起最为广泛的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近年来,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通过听证等方式征求民众意见的事例越来越多,但有的效果不甚理想,听证会被公众质疑为走过场,网络上被代表的言语更是频频出现。政府决策征询民意,关键是让民意在决策过程中得到准确表达。首先是最大限度地打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要让民生重大决策流程公开化,让民意的公开表达、真实表达得到实现;坚决杜绝政府决策的内部人效应,政府参考民意的操作规程需要公开,政策博弈结果的论证过程应该透明,保证公共权力真正服务于公共利益。其次,还要在政府内部培养决策必须尊重民意的意识,使决策尊重民意成为政府的自觉行动。此外,还可以利用群众工作意见箱、热线电话、投诉电话、公共电子邮箱、网上论坛、微博等多种手段,开展网上新闻发布、网上调查、网上讨论、网上问政等,倾听群众的诉求,了解群众的呼声。

2、解民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能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帮助群众克服生产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当前,我们首先要把促进就业放在工作的优先位置,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其次,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第三,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保证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第四,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逐步降低药品价格。第五,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遏制炒房行为,切实稳定房价。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政体基石的稳定源于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始终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m.Yjs21.coM

千年包公观后感 篇2

一身正气留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包公,一个家喻户晓、世代传颂的名字。包公不仅秉公执法,像神仙一样审案,还上天地降魔。

包公日审阳间,夜审阴间,不管什么冤案到了包公手里,都会真相大白。在老百姓的心中,包公就是公平与正义化身的“神”,被尊称为“包青天”,深受万民所景仰。

近日,将包公的事迹历史再现的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在**电视台**时段盛大开播。《千年包公》分为《清心直道》、《铁面无私》、《以民为本》三集,讲述了包公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一生,其中“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那个年代不畏权贵,****污吏及皇亲国戚的故事着实让人钦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今天,反腐倡廉依然是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包公精神对于加强自身清正廉洁、转变为民服务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第一,始终坚持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党员,只有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才能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才能更好地保证我们的廉洁。因此,我将坚持定期深入了解和研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

在领悟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领悟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我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我,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党赋予的任务,最根本的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时终注意树立警惕意识,在重大问题面前坚持正确的利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转变,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判断和检验是界观的优劣。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着眼于组织和群众。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廉政建设规章制度。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认真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要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又要用党章和党纪来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改善。党组织教育是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接受党组织的教育是每个党员干部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在党组织教育中,才能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个人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吃苦耐劳,管小部门,堵**,清白无辜。

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作为一名村主任,应学***精神,时刻怀有“清官清节”,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利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契机,加强对我村党支部的学***。

党的光辉形象,有赖于党员的共同努力,增添党的光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共同维护。要教育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美丽山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千年包公观后感 篇3

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

第二集《铁面无私》,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用影视剧手法再现“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等典型史迹,突出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展现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

相传,包拯离开端州,一块端砚也没有带走,连自己在衙门里用的端砚都上交了。可当他坐的船开到西江羚羊峡时,突然风浪大作,船不能够行驶。包拯想,这是不是为官不廉所致?于是,命仆人检查,发现船舱里有百姓送的一块端砚。包公把端砚抛到江心后,风浪立刻停止了。”

这样的故事让人感慨:“我们发现,真实的包公故事,比起传说毫不逊色,而且更加精彩,更加丰满,更加生动,更加感人。”

《千年包公》的制作过程,得到了来自安徽省纪委、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等的关心和支持。导演手记中称,安徽省纪委领导不但亲临拍摄现场慰问指导,还多次前往北京,帮助导演组协调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还亲自审看节目文本,数易其稿,力求精确完美表达。

千年包公观后感 篇4

《千年包公》共分三集,每集45分钟。

第一集《清心直道》,通过包拯青少年时期真实的故事、包拯出仕时明志诗,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的清正廉洁的家风与精神至今仍有深刻影响;通过同时代的**刘筠对他的影响,呈现北宋仁宗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点面结合,有理有据。

第二集《铁面无私》,叙述包拯任监察御史及开封府尹等官职时,不畏权贵,弹骇**污吏及皇亲国戚的故事,其中以“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最为精彩,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的用影视剧手法进行再现,突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说明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对**污吏铁面无私,对百姓却心怀柔情厚意,他把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一千年来,百姓把他也放在心坎里。我们通过再现包公的真实故事,寻求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力求在观众心目中树立一个真实可信的包公形象,既诚实又不开玩笑。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最准确地展现宋代包公的历史和形象,剧团仅用几个月时间就采访了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数十位包公研究学者和宋史专家。

《千年包公》自2015年5月策划调研之项,自2015年8月正式开拍,剧组成员不顾高温酷暑与严寒冰冻,克服困难,奔波数万公里,先后到台湾、新加坡、河南开封、广东肇庆、浙江宁波、安徽天长、安徽合肥等十几个地区与城市,进行实景拍摄、专家学者釆访及历史再现,积累了大量素材与文献后,于2016年元月开始进入后期剪辑,将于5月25日晚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千年包公观后感二

5月24日上午,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暨新闻发布精选千年包公观后感一

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电视台纪录频道和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承制的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历时一年,目前已制作完成,将于5月25日晚8点**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

千年包公观后感 篇5

纪录片《千年包公》于今晚8点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该片通过展现包拯人生各个时期的故事,表现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形象。

据介绍,为最可能精准地展现宋代历史与包公形象,剧组采访了中国、新加坡等地的几十位包拯研究学者及宋史专家,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后,摒弃戏说,完全根据史实,进行人物再现与现实拍摄。

《千年包公》全片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第二集《铁面无私》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用影视剧手法再现“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等典型史迹,突出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展现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

千年包公观后感 篇6

永兴学区沟北小学--王显思

看《千年包公》有感

永兴学区沟北小学--王显思

2016年5月27日晚,我**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承制的纪录片《千年包公》。《千年包公》共分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从包拯青少年时期的故事;第二集《铁面无私》,讲述包拯任监察御史及开封府尹等官职时,不畏权贵,****污吏及皇亲国戚的历史故事;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 “匿金案”“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讲述了包拯以民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包公集清官、忠臣、名探、神袛于一体,成为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是万民景仰的“包青天”。在民间传说、戏曲舞台和影视剧中,他不仅秉公执法,像神仙一样处理案件,而且上地伏魔,代表了中国民间传统对人格化的最高期待。几千年来,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包公,中华民族的清正廉洁的表率,他的为官之道,铁面无私,为民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流芳千古,经久不衰,垂青史册。

以铜为镜,可以端正衣裳,以古为镜,可以看到兴衰。今天,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怎样做一个负担得起国家、人民和社会的好公仆?怎样才能让群众满意、党和**放心?

怎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认为应该以包拯为榜样,自觉遵守法律、法纪,自觉遵守党章、党纪;心中始终装著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利益,爱岗敬业,努力做好份内的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要认真学习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克己奉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作为校长,要总览大局,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把学校、教师、学生的事情时刻放在心上,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向40分钟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群众放心的教育。

做一个诚实、敬业、无私的好党员、好公民、好干部。

千年包公观后感 篇7

包拯的实干精神古所罕见。在任何一个职位上,他都关怀民生,锐意改革,同时将遇到的问题和了解的情况,不论是否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都如实向朝廷报告,并提出解决办法,请皇帝“特降指挥”。在包拯看来,这是一个**应尽的责任。

包拯留下的著作,除一篇家训、几首短诗外,就是多达185篇的奏议,其中有55篇奏议,竟**本朝**多达61人!这61人中,**污吏首当其冲,犯一般错误和不称职的“庸人”也不在少数。那些比他高的人,如宋庠总理,皇帝的亲戚,如张尧祖、郭承佑、杨景宗等,都被列入**名单。

譬如,他认为宋祁“在益部多游宴不可任三司”;张方平身为三司使,“乘势贱买所监临富民邸舍,无廉耻,不可处大位”。宰相宋庠,“自再秉衡轴,首尾七年,殊无建明”,却“安处洋洋,以为得策”,而作为宰臣,“与国同体,不能尽心竭节,灼然树立,是谓之过,宜乎当黜”。一时间,“包弹”成为朝廷闻之色变的流行语。

“包弹”中以“六弹张尧佐”最为惊心动魄,包拯在其中显示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尤其长久地为世人所称道。

张尧佐是仁宗皇帝宠妃张贵妃的伯父兼养父,原为地方小官,张贵妃为了报答养育之恩,以她特有的地位缠住仁宗,为张尧佐加官晋爵。张尧佐因养女得势,扶摇直上,任至三司使。包拯刚一主管谏院,便履行“以言为职”的职责,和几位同仁一起,**这个“徒缘宠私,骤阶显列”的“凡庸之人”。

谁知仁宗变本加厉,更委派张尧佐以重任,让他一人兼任宣徽南院使等四职。消息称,法庭和现场一片哗然。即使是一向温和的皇室历史,丞王举正也支持包拯,并要求仁宗撤销对张耀祖的任命。因此,这一提议无效,王举正上朝廷时不得不与皇帝当面辩论。

法廷辩论中,包拯激动得离开座位,走近仁宗。他往仁宗脸上吐口水,令仁宗不悦而退却。包拯百折不挠,继续**张佐尧,前后共达六次之多。他反复说:

五六年超擢张尧佐,群臣皆窃议于下,然而迹其过不在陛下,在女谒近***政大臣也……执政大臣不思规陛下以大谊,乃从谀顺指,**要职,唯恐尧佐不满其意,使陛下有私昵后宫之过,此岂爱君之心哉?(《论张尧佐除四使不当》)

张尧佐久以非才……臣等累次论列。陛下欲务保全,乃曲假宠荣,并领要职。求之前代则无例,访以人情则不安。

臣实忧危,罔知所措……况执政大臣,与国休戚,不能执守建明,曲有阿徇,成此过举,俾天下窃议,谓陛下私于后宫。(《再弹张尧佐》之一)

包拯直接指斥的看似是执政大臣,矛头所向却显然在仁宗的“私昵后宫”。封建时代,帝王雄居万人之上,掌握生死予夺的大权,作为臣民,要能够做到直言极谏,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看完《千年包公》纪录片,我的心情波澜起伏,自己与包公对比相差甚远。

4000多年前,我国宗法社会形成了原始社会的民主监督制度。到西周,“廉”已成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治国思想。西周以廉为本考察群吏的政绩,裁断高下优劣。

到了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将“不慈孝父母,不长弟于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纳入巡察之列,要求**清正廉洁。孔子注重廉政文化和道德修行。“政者,正也。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说,当权者的修养和自律对正确使用权力起着重要作用。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可以用权力为社会和人民谋幸福。法家则把礼义廉耻作为立国的四大纲要。

在以廉政思想为内核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廉”论,如邓牧论君道吏道的败坏,黄宗羲论吏治廉洁的标准,曾国藩论节俭治贪等。《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子罕“不贪为宝”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我国历朝历代都设立了各种监察与反贪机构,出台种种法典奖廉罚贪,涌现了许多清廉守正、严于执法、政绩卓著的清官廉吏,如包拯、海瑞、于成龙等人;产生了许多廉事、廉诗、廉文、廉谚、廉戏、廉政格言警句等等,如“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

这些汇笼一起构成了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体系,其中贯穿了“百行德为先,治政廉为首”的思想。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思想资源。

不断发现和创新诚信文化载体,营造文化环境,努力用文化育人。除了报纸、广播、电视台廉政宣传工作的主渠道外,还要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文化载体,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加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积极搭建诚信文化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公益广告、红色旅游等新兴载体,拓展诚信文化传播新途径。

建设有利于领导干部廉洁的道德环境和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廉洁文化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加强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趣,形成科学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追求积极健康的文化时尚,升华人格,永葆慎独精神。注重利用中华大地丰富人文景观、深厚历史积淀、党的优良传统等优势,建设廉洁文化基地,开辟人民群众接受廉洁文化熏陶的新方式,利用电视述廉、反腐台历、反腐明信片、廉洁承诺、党风廉洁书画展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影响力和渗透力。

组织征文比赛、辩论赛、书画比赛等活动,有效帮助员工自然感知、理解、思考、积累,将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道德需求。要创新文艺形式,塑造诚信艺术的光辉形象,不断增强文化艺术作品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感染力。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执政实践、企业改革发展的工作实际,广泛借鉴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国外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不断总结和概括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大胆探索,在巩固基础上提升,在规范基础上拓展,积极创新廉洁文化建设理论,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促进***银行健康持续发展。

昨天,学校开展了“千年包公”教育活动。完成《千年包公》全集后,让我们谈谈我的感受。从古至今,有多少**郑重承诺清正廉洁的政治信条,是多少老百姓的殷切期盼。在现实生活中,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坚持自己的人生信条,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为人民群众努力奋斗。

但也有个别党员教师抵制不住各方面的**,心理防线坍塌,在盲目的攀比中,心态失衡,理想信念动摇,道德操守滑坡,铤而走险,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以满足贪婪的私欲,最终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犯罪分子。全国政协成都市委员会原副主席周学文、沈阳市公安局于洪分局原局长袁长占值得我们深思。

随着历史的车轮驶入现代化的新时代,广大党员和教师需要清正廉洁、勤勉尽责。 任何一个掌握权力的人都应该明白,党和人民给我们的物质待遇已经不低了。**腐败无异于飞蛾扑火。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数不清的**污吏东窗事发后,面对党纪国法,流下悔恨的泪水;暂时还没有暴露的,也难免为自己的贪腐行为惶惶不可终日。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腐败之风不能持久。诚实和廉洁是最好的。它提升我们的灵魂,愉悦我们的身心。当前,作为党员教师,要带头作表率,清正廉洁,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努力。

清正廉洁,自古就是万民企盼、爱戴的为官典范。有史以来,清正廉洁、高风亮节者名垂史册,受世人敬重,后人颂扬。同样,历史上也有很多**污吏,不仅断送了锦绣前程,更搅得国脉不昌,民怨不绝。

所以古代很早就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的至理名言。

。古往今来,清正廉洁是许多有识之士追求的目标。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晏婴就提出“廉者,政之本也。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代,又提出“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的论断。宋代名相包拯包青天也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其实,这些话都向我们传递着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居官者要廉而不贪,洁己爱民,作老百姓的道德表率,才能正本清源,使国家日臻强大,使百姓安居乐业。然而理虽浅显,但古往今来,在此触礁者却是时而有之。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之人,才会被老百姓长记于心,经久传颂。

作为党的教师部门,首先要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这既是一种政治觉悟,更是一种政治责任。这是政治意识,因为这是一个党性和原则的问题。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听从党的指挥。

说它是政治责任,是因为作为党员干部,有责任有义务带头执行好、维护好,旗帜鲜明地同一切危害大局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党员教师就要严格自律。“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一个人违反纪律不是突发形成的,总有一个日积月累、逐步蜕变的过程。

有人爱贪小便宜,唯利是图,慢慢陷入私欲膨胀的泥潭不能自拔,贪赃枉法,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有人爱吃吃喝喝,“酒杯一端、纪律放宽”,丧失了党员干部的原则立场,对纪律的限制、约束、惩戒无所畏惧,一步步走入人生的死胡同;有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当成合法合理的来看待、当成新生事物来接受,难免会步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

在工作中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亲民、富民、安民”的从政理念,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珍爱手中的权力,珍惜人民的信任,充分发挥权力的作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勇干探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汲取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放下“官”架子,去掉身上的“官”气与群众平等相待,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要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把为人民群众办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地树立起共产主义人生观,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既要勤政为民,无私奉献,又要淡泊名利,廉洁奉公,还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不断开拓进取。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

而真正的共产党人更应多一些奉献精神,正如鲁讯先生所赞颂的“孺子牛”精神,吃的是草,而奉献给人民的却是奶汁。古人尚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何况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共产党人呢!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清清白白做官,兢兢业业干事,永葆共产党员的青春本色,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人物烂若繁星,千百年来,若论在大众中影响最为深广的人首推孔子,孔子之下的一人,在我看来,或许就要数到包拯了。孔子是思想家,思想家的思想可以超越时空,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包拯是封建王朝的一位实干型**,除史书记载的政绩外,留下的主要文字是上书皇帝的“奏议”。

不管奏议怎样高明,政绩如何突出,最终都是为巩固封建王朝服务,但是,他的影响为什么也能跨越时空、超越阶层、传诸久远呢?那是因为,在那些卓越的政绩、作为政绩的思想基础的奏议背后,蕴藏着一种很宝贵的“包拯精神”。要知道包拯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就有必要明了包拯的思想核心与性格特征,而这又需要对他的生平有一个大概了解。

包拯,字希仁,谥孝肃,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出生于淮南西路庐州合肥县解集乡包村(今安徽合肥所辖肥东县包公镇包村),包拯父亲有一定文化,做过小官,薄有田产。小康之家耕读为本,这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包家亦不例外。《肥东县志》上说:

“包拯少年在乡读书,亦耕亦牧。”天圣五年(公元1027)包拯进士及第后,曾经被朝廷两次授官,均因父母不愿随行而辞官尽孝,直到双亲病殁,守孝三年,才出任天长知县,时年38岁。

在地方一级,包拯担任县长、知府和调任使节。在**,他由权度支判官、监察御史里行、户部副使、御史中臣、三司使,一直做到枢密副使任上离世。我们知道,北宋最高监察机关是御史中丞领导的御史台,最高财政机关是三司使领导的三司,最高军事机关是枢密使领导的枢密院。

枢密院是辅佐皇帝执行兵政的机构,在皇帝的总揽下,由宰相、副相、枢密使、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共同组成国家最高领导核心。所以,包拯的职位是相当高的。

包拯的思想核心是忠君与民本的高度统一。包拯具有鲜明的忠君思想。在一封奏札里,包拯写道:

“臣生于草茅,早从宦学,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知事君行己之方,有竭忠死义之分,确然素守,期以勉循”,而“骤被殊用,置诸侍从之列,擢处谏诤之班,臣于此时敢忘图报”!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一个出身既不高贵又缺少政治后台的人,能够被朝廷委以重任、视做心腹,这种感恩戴德的心理是不难理解的。基于这样的心理,他特地上书仁宗“请建太子”,希望赵家王朝“传之无穷”,因为 “太子天下之根本也”,只有建立太子,才能“巩固王室”,“挫奸雄观望”,否则“必稔祸于将来,恐非社稷之福”。

这样的忠君思想,可谓臻于极致了。

包拯又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古人很早就提出“民唯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一古代中国极为重要的政治思想,成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包拯一生从政的根本信条。他反复对仁宗说:

“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当务安之为急。” “民者国之本,财用所出,安危所系,而横赋暴取,不知纪极。”他几十封为民请命的奏折,便立足于民为国本的思想。

难能可贵的是,包拯思想中的忠君与民本是和谐一致的。那么对于包拯来说,将二者统一起来的逻辑性何在呢?

在《请差灾伤路分安抚》中,包拯反映江淮等地天灾人祸严重,请求从速安抚,否则酿成大乱:“民间之蓄尽为军储矣,民失其赖,流亡日众……况今秋苗稼既槁…… 凋残之民朝不谋夕……饥则盗起,盗起则奸雄出,奸雄出则不可制矣,岂可不深惧而豫防之哉!”他讲得很明白,如果官不爱民,民不聊生,“奸雄”就会揭竿而起,后果不堪设想。

类似这样的话,在今天尚能看到的包拯的奏议里至少说了四次。能够看出,包拯不仅自己爱民,还苦口婆心地劝说皇帝爱民。包拯将之当做最大的“忠君”,这也就是他秉持的忠君与民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

可以说,包拯“忠君”的目的固然在于“君”,但客观上有利于天下苍生,其忠君与民本高度统一的积极意义也正体现在这里。

包拯的性格坦诚得近乎毫无保留,率真得似乎缺少修养,其刚直乍看起来真有些不近人情。这种性格的形成,一是由于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而且一生和农村保持不间断的联系,无形间烙上了中国农民纯朴诚实的印记;二是在他熟悉的古代典籍中,仁人志士忧国爱民的胸怀, “言必信,行必果”的品格,对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当朝名臣刘筠的言传身教对他影响甚深。刘筠是翰林学士,刚毅正直,疾恶如仇,因和朝廷恶势力势不两立,两度外任庐州,而包拯自年少时即颇为刘筠所赏识。

包拯精神就是以包拯的思想核心为基础、性格特征为外在表现而形成的。

千年包公观后感 篇8

包公以清廉刚正形象传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秉公办事、坚持正义的官员,便常用“包公再现”、“铁面包公”等话语表示肯定,在自己碰到纠纷或官司之类的麻烦事时,也总是希望能遇到像“包公”一样的好官、清官。这就是在许多普通百姓心目中存在的“清官情结”。

包公之所以能给世人留下清官形象,除了他清正廉洁的作风外,更主要的正是由于他始终坚持大宋吏律,不唯上,不唯权,敢于不畏权贵,伸张正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能坚持做到依法行政。

因此,面对“清官情结”,我们既要看到民众对官员清廉正义、刚正不阿的外在要求,同时更应该看到这情结背后所隐含的要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案的法治意识。其实,正是由于这种意识,才分外凸显出包公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缅怀的价值。

在当前的法治社会里,我们评价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尽职尽责,关键是看他能否坚持依法办事。尤其在今天我们的各项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的情况下,如何依法办事、能否依法办事更是对干部提出了挑战。长久以来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清官情结”,在当今时代其实更应该解读为要求领导干部秉公执法、依法行政的“法治情结”。

面对包公像起誓,在形式上体现了后人对先贤的崇尚,表现了一种学习的姿态。对于走向和谐与法治的今日中国来说,笔者衷心希望这种学习姿态真的能在全社会化为具体行动,并且深入精髓,领会包公身上真正值得体会的法治意识。

千年包公观后感 篇9

刚正不阿树正气,一世清名永留传

----《千年包公》观后感

近期我认真**了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看后深受启发,并有以下感受。

包公是历史上对北宋名臣包拯的尊称,是一位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刚强坚毅、务求忠诚、举贤任能、为民请命等集一身的杰出清官代表,是世人敬仰的“包青天”,也是后代为官者的学***模,也是值得当今干部学***象。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处在改革发展攻坚区和深水区,社会矛盾突发期,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产业转型、制度改革、利益分配等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导致各地****件高发、仇官心态蔓延、医患关系紧张、就业形势严峻、住房拆迁与土地征用冲突频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益分配不公导致,孔子语“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主义这个蛋糕在我国已经做的足够大了,在分配过程中很多人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得不均匀。在分配不均的背后,存在着各种不透明、不规范、不合法、各种腐败问题。为了解决当前突发性冲突问题,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我们可以从包公那里找到答案。

第一集《清心直道》,通过包拯青少年时期真实的故事,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每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是一张白纸。他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的未来生活。环境与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无庸置疑的。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进步和成长,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环境是客观因素,一个人的成长、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主要取决于自己的主导因素。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对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在工作中,要主动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新形势。

养成定期学习的习惯,建立终身学习,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同时,要加强廉政风险教育,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思想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用中国共产党章程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第二集《铁面无私》,叙述包拯任监察御史及开封府尹等官职时,不畏权贵,弹骇**污吏及皇亲国戚的故事,其中以“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最为精彩,突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看过《铁面无私》后,我想到十八大以来的中纪委“打虎拍苍蝇”行为,这次正风肃纪力度空前,震撼力也是空前的,让全国人民看到我们党、我们国家治理的腐败的决心和具体的行动,从新树立我们党和**的权威和威望,也极大的满足了普通民众对治理腐败的期望。“打虎拍苍蝇”行动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惩处腐败是个长期性的工作,再以后的很长时间内要常抓不懈,让广大党员干部长绷拒腐防变这根弦不放松,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说明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我们党是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些都决定了在执政过程中,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权为民所用、爱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原则。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工,我们的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矛盾,我们党和**面对这些矛盾,多措并举,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为实现病有所医,实施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大病保险、基本公共服务、健全完善农村医疗机构、配备全科医生等;为实现住有所居,大力实施的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提供公共租赁住房 ;为实现老有所养,重建改造农村敬老院、推进社会养老事业发展;为实现劳有所得,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新型农民培训、提供基层就业岗位、发放求职补贴、完善失业保险、降低就业门槛,大批的取消各种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创业创新。这些民生政策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为民优先、为民谋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包公的为民情愿、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光明磊落、正直无私、正气堂堂、风骨凌然、清心寡欲的个性,虽然过去了千年,但是仍是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的学***样,在以后的工作学***中,我们要把包公精神践行到工作中去。

千年包公观后感 篇10

包公文化园坚持融古鉴今,强化反腐倡廉主题,通过宣扬包公 “清心”、“直道”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以国为重”、“以廉为先”、“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传播包公廉洁文化的精髓,达到以清官廉吏为典范的教育目的,作为新时期广大群众修身指引和党员干部为官镜鉴,为构建廉洁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通过参观包公文化园,不少党员干部获益良多。

一名老干部感概地说:“包公文化园不仅可以让党员干部接受深刻的廉政教育,还可以让市民群众更了解‘清官’的标准,教育作用很大。相信通过包公文化园的开放,定能使包公精神之髓在人们心中代代相传。”

清风社区党员代表也对记者说:“包公那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的形象,以壁画、雕塑、情景设计等方式展现出来,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参观包公文化园,我对包公刚正不阿、公正廉明的精神感到敬佩,也被这他那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精神所感染。结合到自身,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平时一定要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拒绝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廉洁自律;并要树立为民请命的意识,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和水平。只有做到廉政、勤政、善政,才能真正继承和发扬包公精神,成为让人民满意的党员干部。”

据了解,包公文化园自开放至今仅仅1个月,已接待参观学习34000多人次,其中252个机关单位8000多名党员干部、26000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目前,包公文化园已经成为各单位开展党日活动和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

对于包公文化园今后的发展,肇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林晓明说道:“我们未来会进一步完善文化园相关设施,丰富展品内容,提升内涵品位,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使之成为一个展示我市对外形象的窗口。同时要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基地功能作用,尤其是结合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接受教育,传承和弘扬包公勤廉思想,让包公文化园成为一个传播廉洁文化的主阵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