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找座位》教案(摘录7篇)

10-24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找座位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找座位》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的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赛”中增勇气,“乐”中长才干。意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科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教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规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在游戏的情景中让幼儿能感知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4.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圆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数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数字卡片(人手一张)。

2.幼儿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有朋友吗?你们的朋友是谁呢?

二、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对应并置的两排圆片,数量分别是2和3.师:第一排圆片有几个?第二排圆片有几个?第一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一排圆片呢?我们可以说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师在3个圆片下面再贴出第三排4个圆片。

师:第三排有几个圆片?第三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三排圆片怎样?我们可以说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师以中间一个数为参照,先与前面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

师:3比2怎样?3比4怎样?

4、师小结: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们就把这排在一起的3个数叫相邻数。

5、教师把2个圆片取下,在4个圆片的下面贴上5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4比3怎样?4比5怎样?所以4的相邻数是3和5.

6、教师把3个圆片取下,在5个圆片下面贴上6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5和4怎样?5比6怎样?所以5的相邻数是4和6。

7、教师直接说数字6、7、8、9,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启发幼儿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它们的相邻数,幼儿回答后,师可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理解10以内的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三、玩游戏“找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1、“找朋友”的游戏。

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幼儿胸前挂有1——10的数卡。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本组的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到本组的朋友,音乐停止,2、3、4的'幼儿手拉手站一排。(先请10位幼儿演示,然后游戏继续。)

2、卡片游戏。

师事先发给幼儿1——10的数字卡片,教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找出该数的两个“朋友”,并将卡片举起。

(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四、结束部分。

1、游戏后评价。

2、师小结,教育幼儿要像数字宝宝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友爱同伴的意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衔接到数字朋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述、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帮助幼儿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老师请幼儿找朋友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老师问题刚提出,孩子们就争着回答;老师请小朋友们做“找朋友”的游戏时,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还有幼儿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动后请家长回去利用扑克牌与幼儿巩固10以内的相邻数,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再玩几次类似的游戏。

大班数学《找座位》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明确方位词语“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够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生活中经验认识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为标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明确方位词语“左右“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位置与顺序的相对性,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左右的标准,左、右标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左右,体会自身存在的左右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揭示谜底:双手。

(二)联系左右手,认识左右方位词

1.让学生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

2.学生一边汇报想法一边做动作:左手压本,右手写字、右手敬礼、左手扶碗,右手拿筷子吃饭……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利用生活实例让他们初步区分左右。】

二、利用汉字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1.教师板书汉字:“左、右”,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两个字。

2.教师借助PPT介绍“左、右”汉字的演变。左和右,是两个象形字,就像两只伸出来的手形一样。后来,人们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工”字,表示左手,意思是说左手可以辅助做工。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口”字,表示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凡是在左手的一边就叫“左边”,在右手的一边就叫“右边”。

【设计意图:追根溯源,了解在文字发展史的基础上来理解表示方位的词“左、右”。】

大班数学《找座位》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声音辨别乐器,并能找到相应的摆放位置。

2、能仔细聆听声音,按规则操作。

二、活动准备:

1、铃鼓、三角铁等乐器

2、活动材料第6页

三、活动过程:

(一)什么乐器在唱歌?

1、教师一次介绍乐器的名称并演奏,幼儿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指认“XX(乐器名)在哪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请个别幼儿蒙上眼睛,听听什么乐器在哪个位置唱歌。

(二)乐器在哪里?

1、出示格子底板,将铃鼓、三角铁、圆舞板、双向筒、鼓的图片贴在相应的格子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或幼儿)一次演奏五种乐器。幼儿睁开眼睛,根据听觉辩论“十字格”中相应的.乐器。

(三)乐器位置在哪里?

1、翻到幼儿操作材料第6页

2、请幼儿先用手指做连线动作,确定之后再把乐器和十字格中相应位置的“▲“连上线。

3、巡回观察,给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指导。

(四)活动延伸:

可以将乐器投放到区域角进一步加以巩固,使幼儿知道乐器的名字。

大班数学《找座位》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所以我在上课的形式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上都比较地“生活化”。课的一开始“猜”的游戏设计引入,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完成了数对的认识和数对的写法教学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得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这是恰到好处的合作学习。我们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完成知识点的教学之后,老师用“数对”来代替学生的名字,叫学生回答问题,方法很好,这也是一种对课堂资料的利用。教学环节“电影票找位置”的设计,发给学生这样(x,5),(x,x)的电影票,学生在找不到位置之后,自然会产生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这是培养了学生对范围的估计能力,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也提高了课的深度。知识拓展中关于地球经纬知识、台风的一些新闻报道和天气预报中的台风预报的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对“数对”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事物的位置。

能力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某有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对问题。

教学准备:

班级座位表、方格纸、地球仪、写数对的红纸条、课件、资料的收集。

学生课前准备:

老师发的红纸条、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猜位置”引入

师:认识老师吗?认识(全班异口同声)。

师:我也认识你们,但我知道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画画很不错,她曾经在去年的美术比赛中获奖。让我来猜猜她在哪里好不好。猜之前先说明猜的规则:我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小组分别编为第1小组,第2小组……,从前到后依次为第1排,第2排……。老师猜大了,或者小了,你们给我一个提示,可以吗?

师生互动,完成猜位置游戏,辅之以板书:第几排,第几个。

过渡语:刚才我们玩的猜的游戏,其实就是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这里就是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同时,通过“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受应从两个角度确定位置,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

1、找位置(课件出事班级座位表)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们的座位表!

师:你能在这里找到你自己吗?

生:能(大声地、兴奋地)

2、说位置

师:谁来说说,你的位置在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

生:我叫x x x,我的位置是第2排,第3个。

我叫xx,我在第6排,第5行。我在……

师:你们说得真好!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前后同桌说一说,还可以说说自己旁边同学的位置,自己好朋友的位置。

师巡回地反馈说的情况。

3、位置

师:大家说得都很不错,那就赶快拿起笔,把自己的位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吧!

师巡回地查看,请表述方式不一样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小结出:同学们的表述方式有很多种,这么多的表达方法有时候其他的人不一定理解。那么,在数学上就有一种更科学的表达方法。那就是:数队(板书)

4、探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1)课件:班级座位表和坐标图。

(用FIASH演示坐标图覆盖在座位表上的过程,让学生有个从感观到抽象的认识过程。然后,隐去座位表,就留下坐标图。)

引导学生看坐标图(坐标图上的点是从“0”开始数起,看点数,两条线交叉的那个点就是你的位置。)老师边说,边板演。

师:如老师上课前猜的第7排,第6个,就可以表示为(7、6),课件中显示此点的数对。又如:第2排,第5个,可以表示为(2、5)。课件中显示此点的数对。你能像这样用数对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2)组之间相互说一说自己位置的数对,写一写,小组之间评议。

3)方格纸上用笔标出自己的位置,并写上数对。

自己在已发的红纸条上写上数对,然后全班交给老师。

4)完成课件下面的三题尝试练习。

5)小组合作、探索(课件显示所有已说的和练习中的数对,数对和点一一对应)

师:仔细观察这些数对和他们所表示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吗?

小组内讨论、交流。(给予充分的时间,师巡回观察)

学生小结出“数对”表示的方法:先横着数,在第几排,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竖着数,看在第几排,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自己班级的座位图,学生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把这种认识转化到抽象的坐标图中;对“数对”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的过程,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呈现学生多种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头脑中的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进行调整、提升,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中发现表示位置的方法。同时,借助课件,从班级座位表逐步抽象出坐标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坐标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建构新知系统。)

三、联系生活,应用“数对”

1、课件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这是我们学校附近的地图。

师:是的,你能用数对来表示他们的位置吗?

学生说,课件演示,集体评议。

2、课件出示游乐场的平面图。

1)用数对表示各景点的位置。

2)小敏的位置是(4,2)她要都溜冰场去,请画出路线图。

学生做题,评议。课件配合演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逐渐进入到学习兴趣的最低点时,用学生熟悉的环境制成坐标图,又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给了一个新的兴奋点,重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学生高效率地掌握新知。)

大班数学《找座位》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关注和学习同伴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学会不同的起点与方向辨别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认物体排列位置的思维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感知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二、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具体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难点:学会不同的起点与方向辨别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认物体排列位置的思维方法。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反口令"游戏

玩法:

1、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

2、教师发口令,幼儿做动作。

(二)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1、在演示板上出示小汽车比赛的场面,感知前后。

2、幼儿自由讨论。

说一说汽车各在什么位置。(设计不同的方向)

"同一辆小汽车,同一个位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在第二个,有的说在 第三呢?"

根据孩子座位情况,说说自己的前后都有谁。

3、创设情境,"小动物看电影"感知位置的相对性。

小狗坐在第1行从左往右数的第2个位置,它的左边是小猴子,右边是母鸡……

4、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摆出9只小动物,再回答老师的问题。

5、两人一组合作,一人提问,一人回答。

(三)游戏活动,巩固位置。

1、游戏"谁不见了"。

2、游戏"猜猜它是谁"。

大班数学《找座位》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19页例2及练习三3、4题。

教学目标:

1、能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重点难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演示讲解;

学法:观察思考,操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上节课给出地图,同学们能说出位置,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给出了方向和距离,我们如何画出这个物体所在的位置。

板书课题:绘出物体位置

2、说一说: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

出示数据

(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 150米处。

(2)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 150米处。

(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 200米处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题。一上课就使孩子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使孩子迅速调动认知体系中与本节课有关认知,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2、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出,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 150米, 20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3、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4、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大班数学《找座位》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两维坐标,学习根据两维的坐标找到合适的位置。

2.会用“第x排第x个座位”表述自己找到的结果。

3.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述自己找到座位的理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认识1—10序数的经验。

2.物质准备:

教具:座位图一张,小动物10个。

学具:第一组:找座位,操作底纸,小动物图像若干;

第二组:找找我坐哪儿,操作单若干,笔;

第三组:连线,操作单若干,笔。

第四组:给图形做标记

活动过程:

1.看座位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鼓励幼儿用正确的序数词讲述小动物所在的位置。

师:“今天森林里放电影,小动物们都来了,它们坐成一排。这里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总数),大象坐在第几个座位上?你怎么知道的?”

师:“我来说一个第几个座位,你们来说一说是哪个小动物坐的,行吗?”

师:刚刚我们一个一个数速度有点慢,数字朋友可以帮我们说的又对又快,我们来试一试,小猪坐在第几个座位?第9个座位上坐的是谁?这些小动物坐在电影院里的第一排,小狮子坐在第一排的第几个座位?第1排第10座坐的是谁?(幼儿完整重复)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两维坐标,根据两维坐标找到相应的位置。

(1)出示两排小动物,引导幼儿理解排、座。

师:电影就要开场了,又有一些小动物陆陆续续的来了,他们坐在第二排,现在你们能告诉我这只小猫坐在第几个座位呢?第2排第7座坐的是谁?这是第几排?这个呢?

(2)幼儿根据小动物的座位号,帮助他们找到相对应的位置。

师:这里还有一些空座位,小狗拿着票去找座位,票上写了第几排第几座?谁来帮它找到自己的座位?你找的真快,你有什么好办法的?(先找排再找座)

3.小组操作,教师指导。

(1)介绍小组操作材料,了解游戏规则。

师:今天在你们的桌子上还有一些好玩的.游戏,有帮小动物找座位,请你在帮的时候拿着小动物的票告诉它,它坐在第几排第几个座位,再帮它找一找;第二个游戏,找找我坐在哪儿,要用线把它连到它的座位上;还有一个游戏,连线,有的小动物可糊涂了,它找到自己的座位后就把自己的票扔了,可是它不知道一会儿检票员还要来检票的,这里有一些被扔掉的票,你们能帮它找到它的主人吗?找到的时候你要告诉他这个几排几座的票是你的,你要保管好哦!这两个游戏做完以后都要用抹布擦一擦,放在桌上,一会儿其他小朋友还可以继续玩,好吗?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掌握看两维坐标的方法。

鼓励幼儿正确的运用“第x排第x个座位”表述自己找到的结果。

4.交流、评价。

(1)交流操作单。

老师:这里有一张小朋友完成的作业单,我们来检查他送的对不对。

(2)引导幼儿再次找座位。

老师: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还有几个小动物没有找到座位呢,现在我要两个小朋友来比赛帮它们找到座位,同时开始要一边告诉它坐在几排几座,一边送它到座位上去。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大班数学《找座位》教案(摘录7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大班数学教案找座位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