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去超市购物,遇见了一位捏糖人的老人。
超市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一群人,不时从人群中发出一声声的惊呼。好奇的我一下子钻进人群中,凑近去看热闹。
只见人群中央一个老人在捏糖人,老人面前竖着一个稻草靶,上面插着一些糖人,有“孙悟空”、“玉皇大帝”、“哆啦a梦”……它们每一个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细看老人,他额头上布满了一条条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一条条的沟壑。他的手宽大而粗糙,一个个老茧遍布其上。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这些漂亮的糖人,竟是出自一样以为风烛残年的老人之手。
我掏出钱币让老人帮我捏一个凤凰,老人吆喝着一声“好嘞”,便见老人用手挖了点金黄色的糖稀,趁它还冒着热气,拌了拌,那糖稀像细丝一样往下淌。说时迟那时快,老人一气呵成,迅速捏出了一个鸟头,接着又动作敏捷地捏出了身子、腿、爪、翅膀,然后用无数根细细的糖丝勾勒出美丽的凤凰尾巴,最后,他熟练地取出一颗涂上颜色的豆子粘在眼睛的部位。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就这样诞生了!
拿着这只漂亮的凤凰,我真舍不得吃,决定留着它当作纪念品吧!如果不是老人那双巧手,我也不可能看到这么美丽的作品。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回想着那位捏糖人的老人,我从未曾想过普普通通的糖,在劳动人民的手里竟能变化出千百种神态各异的艺术品,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啊!
上学路上,我看见一个捏“糖人”的老人。老人面前竖起一个稻草把,稻草把上插着一些糖人。什么“孙悟空”啦、“鲤鱼跳龙门”啦、“兔子拜月”啦等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下面糖盘锅里有半锅冒着热气的金黄色的糖稀。
老人的额头上布满皱纹,他的手又粗又大,上面长满了老茧,就像一个小耙子。可是他做起细活来,叫人真想不到就是用他那两只手做的'。只见老人用手挖了点儿糖稀,拌了拌,那糖稀像细丝一样往下滴。老人动作敏捷,不一会儿,就捏出了一个“鸟头”,接着又出现一对翅膀,然后又捏了尾巴、身子、腿、爪。最后,他又熟练地取出一颗涂上了颜色的豆子,蘸上一点儿稀糖,嵌在眼睛部位,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用竹棒蘸上热糖稀粘住成品,一只别有情趣的凤凰就映入我的眼帘。这时,传来了一片啧啧的称赞声:“老人的手真巧!”
北京的庙会总是热热闹闹的,能见着许多平日看不到的玩意儿或绝活,让我最是印象深刻的非吹糖人莫属了。
在庙会里逛着,便见一个摊位上围了几圈人,吵吵嚷嚷的,还有许多孩子叫着:“给我买一个吧!”“能不能吹和小葫芦?”我不禁好奇上前看看,只见一个小推车,上面插了一排木签,木签上各端坐了形态不同的人、物、花、鸟很是精巧好看,还有的就是一口锅,一把勺,一锅金灿灿融化的麦芽糖,还有一位手艺人,仅此而已。原来是吹糖人啊!
看那位手艺人四、五十岁,穿了件大红袍很是喜庆,不经意间,便会被他的手吸引,他的手很是灵巧,不间断地行云流水般便吹好了一个糖人。“能不能……要一个大公鸡?”一个孩子说到,他点了点头,便挑了一勺糖轻轻在手中揉弄,我不仅仔细看去,他将那糖几下揉成了圆形,又拉长一点,一端大拇指向下压,变得跟个碗似的,他提着碗口那段,向下坠两坠,就变成钟摆似的细细的糖条吊着大大的糖块,我的心竟不禁有些提了起来,生怕那细细的糖不小心断了,周围的人也都有些屏气凝神。手艺人见那糖条够长够细了,便拖住了下面的糖块,糖条放在嘴边,微微鼓起了腮帮子,竟是要向糖块里吹气!只见糖块的"肚子"慢慢鼓了起来,同时手艺人的手也动了起来,他轻轻的一手托着糖块,一手捏在糖块一端快速一提,糖块便有了一个角,又在这角下面拉出了两个小角,有点弯弯的弧度,大概是公鸡尾巴。他又在另一端一拉,在尖端稍稍捏了两下,便有了小小的.尖,“原来是嘴啊!”我不禁惊叹他的手艺,三下五除二便有了大公鸡的雏形。他手不停,嘴也不停地吹着气,那大公鸡肚子薄得透了亮,我总是感觉是不是大风一吹便会破?
他又捏出了个小鸡冠,折断了糖管,用竹签沾糖粘在公鸡肚子下面,还没完,又用颜料为公鸡上了点妆。红色的鸡冠鸡尾,绿色的翅膀羽毛,配上原来黄橙橙的色儿很是好看。看着艺人灵巧翻飞的手指,仿佛在与那麦芽糖嬉戏着似的,我静不禁有些入了迷,想起曾了解的原来的糖人是用模子吹的,我想这一定比那样的糖人好上无数倍,又听身旁的人议论:“这样娴熟的手艺怎么也有着几年的积累吧!”“可不是嘛!”我不禁有点敬佩,就这样边吹,边提、拉、捏、摆弄着,不过一、两分钟,一个小巧的糖人便在灵巧的双手中诞生了。
临走时我也买了个同样的糖人,小巧精致的样式,一层薄得透着光的糖,阳光下澄黄澄黄的很是好看,我竟有些舍不得吃了,不禁暗自感叹手艺人的技艺精湛,真可谓是“绝活”!
吹糖人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民间艺术,在无论大小城市的古镇古庙间,总能找到几家吹糖人的小店铺。那形态各异的糖人,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
当我还在上海时,总在城隍庙附近看到一位老爷爷在吹糖人,我有次现察了他许久,也没什么客人,我好奇,便走上前去问:“老爷爷,您吹得这么好,怎么没人买?”老爷爷笑了:“小孩,我可不是什么卖糖人的,我是教吹糖人的!现在的.年轻人哟,太懒,都不愿意学,我只是想让吹糖人这项手艺,一直流传下去,而不是赚钱!”
我有些不解,干这行居然有不赚钱的!那我要学!老爷爷高兴极了:“太好了,总算有一个肯学的年轻人了,得学好不收你学费!”(wj62.com 泡泡演讲稿)
之后我便被老爷爷手把手教学,先把软乎乎的热糖浆塑型成空心圆,再用吸管从缺口往里吹气,用手把住要分离的位置,不一会,一只灵动的小猪就出现了。样子既可爱,又憨厚。谢过老爷爷之后,我便拿着糖人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再一次接触到糖人时,已经是一年以后了。我与同学漫步在街上,偶然看见一家糖人店,同学们都嚷嚷着要吃,碰巧这回轮到我买单了,我便走上前问:“小哥,这糖人怎么卖啊”小哥随口而出:“现做十五块一个,成品十二块一个,限时活动,自己吹出来的不要钱。”
“巧了,我会,我来!”我自信地开始操作。“你一小孩能会吗?别浪费我的原料咯!”老板并不相信。我没有回答,直接开始了操作。还是熟悉的步骤,还是差不多的小猪,哎呀!忘捏尾巴了,不过还是有模有样的!
老板心服口服,带头鼓起掌来,同学们也纷纷为我鼓掌。
吹糖人简单又好玩,好吃还中看,却极少有人愿意尝试。但我希望人们能一直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我也会继续学习做其他的糖人,关键时候还能当做拿手好戏,在同学面前露一手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