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小老鼠(小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教案 幼儿园音乐教案小班 12-13

教案意图:

我们不仅拥有丰富的幼儿园音乐教案,还拥有丰富的儿歌资源,点击看看吧!

闲来着没有事儿我上了西壕

看见了两个老鼠它正在摔交

小老鼠呐抱着那大老鼠的腿儿奥YjS21.coM

大老鼠嘛搂者那小老鼠的腰

摔着摔着摔起了劲儿

它不好了它了不得了

从那正东过来了一只大花猫

它瞅也不瞅它瞧也不瞧

它踢啦突噜的过去了

众民公嘛要问是怎么回子事喽

原来那只花猫它是只瞎猫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避免与同伴相碰撞。

2.引导幼儿感受A—B—A’乐曲的风格,理解小老鼠历险的故事情节,并建立音乐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概念。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表现小老鼠找东西吃的动作,感受猫捉老鼠的刺激和老鼠躲猫的紧张。

教案准备:

录音机,钢琴,音乐,猫的头饰。

事先学习歌曲《我是一只小老鼠》,一段欢快的音乐,一段摇篮曲。

教案过程:

一、请老师和幼儿共同做小老鼠去历险,在感受音乐变化的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

1.小老鼠们,今天鼠妈妈带你们出去找吃的好吗?不过你们可要紧紧跟着妈妈,当心别让猫给抓走了。

1)复习歌曲《我是一只小老鼠》

2)感受音乐的变化。(播放A段音乐)

二、播放A’音乐,请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创编动作,并且能够完整地表演动作。

1)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

2)播放摇篮曲。

三.播放 B段音乐,通过游戏体验猫捉老鼠的刺激和老鼠躲猫的紧张。

1)放音乐(低音,含减七和弦)

2)放猫走路声 (低音,强)1 55|1-|1 55|1-|……

强至减弱。问:现在猫走了吗?(没有)你怎么知道猫还没有走?

减弱至无声。问:现在猫走了吗?(走了)你怎么知道猫走了?

3)游戏:猫捉老鼠。

4)第二遍游戏,幼儿做猫。

四、结束活动。

师:天黑了,小老鼠们,我们回家吧!

小编总结:

小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现在它的形象是很可爱的,再为大家推荐一首关于小老鼠的儿歌吧:

小老鼠不小,小老鼠不小,

天文地理都知道,

老老鼠不老,老老鼠不老,

炫彩时尚青春正年少;

鼠夫人笑了,鼠夫人笑了,

短裙长靴新皮草,

鼠先生爱闹,鼠先生爱闹,

旅游他去了塞班岛.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我是一个小鞋匠(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意图:我是个认真干活的小鞋匠哈,有人想修鞋补鞋,就来找我吧,不过,能不能补好,就另当别论了哈。我哼唱着我的幼儿园音乐教案小歌曲,自己玩儿着我的鞋匠。

活动目标:

1、能体验生活中各种玩具工具发出的各种声响,创造性的探索并使用这些玩具为乐曲伴奏。

2、喜欢参加节奏活动,尝试集体合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具:

1、红、绿、黄三色垫子

2、水桶、脸盆、盘子、杯子、碗、勺、筷、盒、纸袋、报纸、一拉罐等生活用品。

教具:

1、音乐磁带

2、图片:剪刀(红色)、锤子(绿色)、针(黄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鞋匠”

二、师幼互动游戏将象声词编入乐曲,初步尝试合奏的乐趣。

1、师以“小鞋匠要做一双新鞋子”为题引导幼儿看老师表演歌曲。

2、师幼一同有节奏地模仿锤子、剪刀、针发出的声音。

3、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并按图片上锤子、剪刀、针的色彩坐到相应的垫子上。徒手练习各自的节奏。

三、鼓励幼儿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当作乐器为歌曲伴奏。

1、引导幼儿听音乐自然的用手中的“乐器”为乐曲伴奏。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发现了什么,怎么让你手中的“乐器”发出好听的声音。试一试哪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最像你所扮演的工具的声音。

四、结束

小编小故事:

一个房子里住着三个人,一个鞋匠,一个裁缝,一个理发师。

鞋匠的鞋子是好的,但是衣服和头发都很糟;裁缝的衣服是好的,但是鞋子和头发都很糟;理发师的头发是好的,但是血子和衣服都很糟。而补鞋子要一块钱,洗衣服要一块钱,理发要一块钱,他们每个人需要两块钱才能把自己搞都从头到脚都干净,才能去工作。但是他们都没有两块钱,所以他们都不能去工作。

一天,鞋匠的亲戚来啦,借给鞋匠两块钱,然后鞋匠把一块给裁缝,把另一块给理发师,于是鞋匠从头到脚都干净啦,就可以去工作啦。

现在裁缝和理发师各有一块钱,裁缝把他的一块钱给理发师,理发师有两块钱啦,他把一块给鞋匠,把另一块给裁缝,他也可以去工作啦。缝呢?把理发师给他的一块给鞋匠,他也可以去工作啦。

现在,那两块钱又在鞋匠手里啦,他把它们还给了亲戚。

他们三个人现在从头到脚都是干净的,都可以去工作啦。

你就是钱,钱就是你!

大象和老鼠是好朋友(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意图:大象和老鼠是好朋友,很喜欢一起玩。玩什么好呢?玩蹦床吧,大象很高兴,老鼠可不喜欢;放风筝吧,大象喜欢,可怜的老鼠被风筝带上了天;玩坐热气球,老鼠可喜欢了,但大象怎么都升不上去...怎么办呢,大象太大,小老鼠又太小,两个好朋友很忧伤。后来,大象想了个好办法,他拿起锤子钉子锣丝刀敲敲敲,打打打,然后两个好朋友终于可以一起玩啦!通过音乐教案大胆创编大象打喷嚏、小老鼠摔倒的动态,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平稳的旋律和节奏,能听准、拍打4拍子的重拍节拍,会听着音乐的变化做游戏。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大象头饰若干

2)小老鼠、大象手偶各一个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随乐曲的旋律扮演小老鼠进场。

2、欣赏乐曲,感受、拍打4/4的重拍。

3、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1、幼儿分角色扮演小老鼠与大象,提醒幼儿有表情地表演。

2、通过儿歌的引导,创编大象睡觉的动作和小老鼠走路的动作。

3、大胆创编大象大喷嚏和小老鼠摔倒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4、引导幼儿按音乐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5、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玩“老鼠和大象”的游戏,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小编总结:

一个小笑话:大象对一只老鼠数:你是我见过的最小、最没用的东西。小老鼠一听,连忙掏出纸和笔,说:请您再说一遍,我过会要去见一只跳蚤,正好把这句话讲给它听。

小班音乐《小老鼠上灯台》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奶罐的多种敲击方法(各个方向的敲击、转动发声等),并能用敲击和转动发声的方法边唱歌边玩游戏。

2.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发现并尝试奶罐的多种敲击方法。

3.当“老猫”出现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保持不动。

活动准备

1. 幼儿每人一只空的绘有老鼠形象的酸奶罐,一根长约15厘米左右的小木棒(一次性筷子)。

2.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3.教师用的一只贴有小老鼠形象的奶罐。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运用变魔术的方式将酸奶罐变成小老鼠。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什么?我来把它变变变——变成一只小老鼠。

二、教师模仿小老鼠和幼儿问好,练习相关节奏。

师:这是一只说话慢的老鼠,它说小-朋-友-好!(幼儿练习)这是一只说话快的老鼠,它说小朋友好!(幼儿练习)说话快的老鼠说,请你打开你的小门,家里也有一只小老鼠,快点把它拿出来。

三、幼儿取出奶罐,探索奶罐的多种敲法。

1.幼儿边敲边和教师扮演的老鼠妈妈打招呼。

师:请你们拿着小老鼠的“裙子”,敲敲小老鼠的身体,有这么多的敲击方法呀!那我们和后面的老师打打招呼。老师们好!

2.教师启发幼儿探索转动奶罐的方法。

师:除了一下一下地敲,还可以怎么敲?快跑快跑快跑快跑!

3.幼儿练习各种方法。

师:走走走走,快跑快跑快跑快跑。

四、幼儿看教师示范玩游戏。

师:小老鼠跑累了,都在小腿上坐坐,我的小老鼠表演一个节目给大家看。

五、师生随乐敲击玩游戏。

1.完整敲击游戏。

2.再次爬到高高的灯台上偷油吃。

3.大老鼠偷油:声音重。

4.小小老鼠偷油:声音轻

5.肥老鼠:重点示范从灯台上摔下来。

六、小老鼠空手玩游戏。

七、请配班教师伴奏。

袋鼠学音乐(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意图:学习木鱼的演奏方法。通过幼儿园教案学习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比较练习,感受并掌握八分音符的时值。小朋友要们认真听。

活动目标:

1、会听音乐做游戏,体验角色游戏的快乐,能遵守游戏规则。

2、通过反复感受,初步掌握音乐和动作的关系,音乐和角色形象的关系。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袋鼠图片(大、小各一个)、钢琴、

活动过程:

一、基本部分

1、感受旋律

(1)在录音磁带的背景音乐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问好,说明自己的来意。

“我知道今天许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小(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我和我的乖乖也想来玩一玩,你们欢迎我们吗?”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幼儿向袋鼠问好)

(2)老师以袋鼠的身份范唱歌曲,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袋鼠妈妈和她的乖乖还准备了见面礼呢?这个礼物是一首好听的歌曲,你想听吗?”

(3)提问歌曲内容,幼儿泛说

“歌曲里唱了些了什么?”

(4)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感受歌曲。

“歌曲里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说的那样的吗?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5)教师提问,教师用歌句总结回答,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A:袋鼠妈妈有个什么?

B:袋袋里面装着什么?

C:妈妈和乖乖怎样?

(6)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唱歌,教师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提示幼儿歌词。

2、歌表演

(1)激发起幼儿扮演小袋鼠的兴趣

“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哟,何老师也想来做一次袋鼠妈妈,可是谁来做我的乖乖呢?”

(2)教师引导幼儿如何扮演袋鼠乖乖。(双手抱住老师的脖子,双腿环绕于老师的腰部)

(3)引导幼儿在歌词“相亲相爱”处做一亲密动作表示乖乖对妈妈的爱。(如亲吻等动作)

3、亲子游戏

“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了,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邀请你们一起游戏,请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4、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游戏的时候,何老师听见了一个声音,你们听见了吗?”(教师弹出低沉缓慢的旋律即听音乐游戏的旋律B)

“大灰狼来了怎么办?”(蹲下不能动,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动)

5、完整游戏——辨别不同的音乐并且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仔细听音乐旋律,大灰狼来了,千万不能动,否则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动”

A:歌曲《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B:低沉缓慢的旋律——家长保护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动。

A:回复《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二、开始部分

1、练声

A:1313∣5 —∣5353∣ 1—‖

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1234∣5— ∣ 5432∣ 1 —‖

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

B:1313∣55 . ∣5353∣ 11 .‖

小 猫怎样叫呀?喵呜喵呜喵呜!

1234∣ 55 . ∣ 5432 ∣11 . ‖

小 猫怎样叫呀?喵 呜喵 呜喵呜!

2、听音乐游戏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快乐的自由游戏。

B——低沉缓慢的旋律:幼儿扮演的各种小动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动。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恢复快乐的自由游戏状态。

3、出示袋鼠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小朋友的歌声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袋鼠)

“还有谁来啦?”(袋鼠乖乖)

4、引导孩子热情有礼貌地向袋鼠问好

三、结束部分

小编小故事:有一年,我们这里的一只大灰袋鼠怀孕了。能在动物园里繁殖,这可是件稀罕事!我专门负责照料怀孕的母袋鼠,每天给它送去营养丰富的食物,还仔细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