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天安门(语言)
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理解并学习有关的词,如:向往,雄伟壮丽。
2.进一步认识首都北京,增强对祖国的情感。
准备:
1.天安门图片一张。
2.认识过首都,对天安门有所了解。
3.绘画用纸、笔,配合使用幼儿用书。
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谁去过北京天安门?天安门是什么样的?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看图,边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天安门城楼上的特征,学习“琉璃瓦”、“雄伟”、“壮丽”等词。
2.学习诗歌。
●教师示范朗诵诗歌两遍。
●幼儿跟念诗歌2~3遍。
●幼儿学习朗诵。重点提示幼儿吐字清楚,发音正确。
3.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对天安门的认识。
●请能力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示范,增强幼儿绘画的兴趣。
●幼儿集体作画。(使用幼儿用书)
●展览幼儿作品。
4.边念诗歌边欣赏绘画作品。
建议:在建筑区中,鼓励幼儿边建造天安门,边念念诗歌。
评价:
1.能响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表达出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能结合诗歌内容大胆作画,表现出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特征。
天安门
首都北京天安门,
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高大的城楼雄伟壮丽,
金黄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庄严的国徽挂在红墙中央。
一盏盏官灯放射红光,
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
啊,北京天安门,
你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汽车造型特征,进行临摹绘画 。
2、能用二、三种水粉色平涂,欣赏不同色彩之间的晕染、渗透。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和技巧,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活动准备:
1、组织活动前带领幼儿在马路边观察各种各样的汽车的外形特征,汽车的形状以及细节;2、范例图;3、幼儿每人一张铅画纸、油画棒;4、稀释的水粉颜料(红、黄、蓝、绿等) 、水粉笔。
活动重点:绘画方法。(先画轮廓,后画局部、按顺序均匀平涂。)活动过程:
一、提问、讨论各种各样的汽车1、教师提问:马路上的情景是什么样的?回忆看到的汽车有哪些?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启发幼儿结合几何图形来说说。如:公共汽车的车身象长方形,下面添画上圆或半圆形的车轮;小轿车的车身象梯形、下面添画圆或半圆形的车轮;大卡车车头象梯形,车身象长方形,下面添画上圆或半圆形的车轮。
2、引导幼儿回忆汽车的细节:汽车上有什么?(有车门、窗户、车灯、倒车镜、广告画等)二、展示范例图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汽车的外形特点,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三、教师示范画汽车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画汽车时,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教师小结,分步骤示范、讲解绘画要领:先画大轮廓,再画细节。
四、教师提出作业要求请幼儿有选择的练习绘画汽车。
要求:
1、先用油画棒画马路上的汽车;2、画好后用水粉色平涂;3、要注意平涂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均匀地涂色;4、涂色时,要注意身体及画面的干净整洁。
五、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提示、帮助、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涂色,在颜色交界的地方不要停笔,两种颜色可以碰在一起。并启发幼儿有创意的进行添画。
六、展示、分享幼儿作品请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粘贴到'小小绘画天地',大家一起互相交流、分享颜色搭配好看、造型丰富、涂色均匀的作品,体验不同底色间互相晕染、渗透的美感以及成功的喜悦心情。
活动延伸:
1、可结合主题活动丰富画面内容;2、家庭教育,家长可利用上街机会,带幼儿观察不同车辆,丰富幼儿有关汽车的知识;
活动目标
1.感知布的特征,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
2.增进对布及布制品多样性的认识,初步了解布的用途。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种布制品的物品,如:布衣裤、布娃娃、床上用品、布袋、布鞋、桌布、布书、手绢、帽子等,在班级里布置成展台。
2.用来做对比的塑料桌布和皮鞋。
活动过程
一、感受布和其他材质的区别
1.教师出示塑料桌布与布质桌布,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师:这里有两块漂亮的桌布,我们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师: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摸一摸,有什么布一样?布做的桌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2.出示皮鞋和布鞋,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师:这里还有两双鞋,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看一看、摸一摸,布鞋给你什么感觉?
师:穿在脚上试试看,有什么不同?
二、看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布制品。
1.出示布制品展台,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感受各种布制品。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布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用什么布做的。
师:布还可以做什么呢?
师:如果请你用布做东西,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三、触觉游戏。
教师准备依个大袋子,里面放用布、塑料、陶瓷、橡皮做的玩具。
请一个幼儿上来,闭上眼睛,在袋子里摸布玩具。确定后,其他幼儿喊"一、二、三",拿出来看一看。如果他摸到布玩具,其他幼儿为他鼓掌奖励,如果没有摸到布玩具,可以请他再试一次。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找一找,生活环境中有哪些布质的物品,共同填写"各种各样的布"调查表。(详见"附")。
活动提示
(1)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感知与体验的时间,帮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布的特征,并且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2)有的幼儿可能只从表面理解问题,如只从表面的特性,如颜色、图案等来区别布和其他材质。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追问,帮助幼儿深入了解问题,如材质,的软硬、光滑与粗糙等。
(3)该活动可以进一步向语言领域扩展,请幼儿细致描述布制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本活动结束后,将幼儿带来的各种布制品展示出来,布置"布的世界"主题墙和展台。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纸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 .感知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纸制品及纸制品的用途,初步了解经过特殊加工的纸制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探索纸的秘密,了解纸易折,易撕碎,易揉皱,易吸水,易燃烧等特点。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生活中有接触纸制品的经验2.物质准备:各种各样的纸制品--报纸、信纸、手工纸、皱纹纸、包装纸、纸作品(纸球、纸飞机) 、打火机、纸盒、纸箱、纸杯、挂历、明信片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运用原有经验讲述纸制品的种类及用途。
师:小朋友,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多纸制品,你见过什么样子的纸制品?它有什么用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教师注意总结。)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纸制品的质地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纸制品,请小朋友看一看,有哪些是你认识的,这些纸制品有哪些不一样?请小朋友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觉一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请你介绍给旁边的小伙伴听。
(1)幼儿自由观察讨论。
(2)独立发言。你认识哪种纸制品,曾经在什么地方看见过的,它有什么用处?谁愿意大声地来说一说?
(3)集中交流。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纸制品是各种各样的,有不同的颜色,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光泽,有的暗淡一些。
3.探索纸的属性。
师:刚刚我们玩过的这些纸制品都是纸做的,那么它们有哪些特性呢?
(1)出示纸作品,了解纸易折、易揉的特点。
师: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处,你看,老师带来了纸的好朋友,看一看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出示纸球、纸飞机)幼儿分组自由探索。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说说看,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幼儿自由发言。
师:原来纸可以撕出来做纸球、纸飞机,纸的用处真不少。
(2)了解纸易吸水的特点师:现在请小朋友猜想一下,如果纸掉进你了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幼儿发言。
师:小朋友们都说纸会湿的,那我们做个试验验证一下好不好?(实验)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朋友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我们知道了纸遇见水会湿掉的,这说明了纸是有吸水性的。
(3)通过实验了解纸易燃的特点师:纸碰到火又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燃烧实验)小结:引导孩子自己总结:纸遇到火会燃烧。
4.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纸,如果没有了纸,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合理想象、大胆发言)教师小结:纸是我们离不开好朋友,离开了纸,我们的生活会很不方便。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张纸,不浪费纸张,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升华情感: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纸最早是谁发明的吗?纸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的,我们中国人是很聪明的,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在组织科学活动时,我还应该多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及课堂整体把握的能力,尽量做到授课不慌不忙,沉着稳重。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重视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
相关文章《大班科学领域:认识合欢树》: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合欢树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方法,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观察认识合欢的花、树、皮。简单了解其各部分的功用。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领域认识合欢树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发现并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能按不同条件给叶子分类,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感受叶子的多样性和奇特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叶子教案吧。
《大班科探室活动:会转的风车》:大班科学活动会转的风车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能初步探索并感知风的大小与风车转动的关系。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风车。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探室活动会转的风车教案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