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格子的基本特征,促进幼儿方位感知能力的发展。
2、提高幼儿小组活动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大格子图、圆形磁铁若干、地面格子图4副(红、蓝、黄、绿)
小格子图人手1份(正反两面)、小花片人手一盒(6片、同色)
活动过程:
一、感知格子的主要特征
1、老师在黑板上画横线、竖线
边画边问幼儿:"这是第几条横(竖)线"?
我画成了什么呀?--格子
2、格子上有什么?这个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有几个空格?
3、小结:格子上有横线、竖线,还有交叉点和空格。
4、一个圆片飞来了,它放在哪儿了?
引导幼儿理解并说清:在第二条横线和第三条竖线上。
5、(用椅子当桌、泡沫垫当凳)请幼儿拿小花片在自己的格子图上放放玩玩,并说说小花片放在什么位置上了。
二、玩格子游戏
1、捉迷藏
①教师说位置(圆片藏在第二条横线和第四条竖线上),请上来一名幼儿和下面的幼儿同时摆放圆片。
②请一幼儿上来说位置,请上来一名幼儿和下面的幼儿同时摆放圆片。
2、追圆片
黑板上的圆片移动位置,幼儿在自己的格子图上相应地变换摆放位置。
2片花片 4片花片 6片花片
3、改圆片
①现在的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一共有几格?
②幼儿看图示摆放小花片
③教师将格子图旋转后,请幼儿移动圆片成相应的位置。(幼儿格子图不移动)
4、站格子(室外)
①地上也有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一共有几格?
②交代:我们小朋友来当小花片玩站格子的游戏。
5个人为一组(红、蓝、黄、绿4队)看图示站位置比比哪一队站得又对又快!
③中途引导思考:怎样才能站得又对又快?
三、结束小结
刚才我们在格子上玩了有趣的游戏,现在我们回去找找教室里有没有象格子一样的东西吧。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大小、排序方式的影响,加强对数量8的认识。
2、能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找出该物体或者给物体进行定位。
3、能用语言表述相关的操作内容,愉快地参加活动。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1、认识怪兽导入活动。
展示怪兽和数字。
教师:这些怪兽真奇怪,它们的身上有好多的点点,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点子跟中间的数字有什么关系呢?
2、吃相应的数字。
根据怪兽身上的点数吃相应的数字。
3、根据骰子的点数记录数字。
请3-4位幼儿到教师机上操作点击骰子滚出一个数字。
使用荧光笔在怪兽身上来标记相应的数字。
4、游戏幼儿分组操作。
组一:记录怪兽身上的点数。数出怪兽身上的点数,在方框里写出点数。
组二:按照怪兽身上的图案搭配相应的图案1。
组三:按照怪兽身上的图案搭配相应的图案2。
组四:把怪兽送回家。
5、看课件检查答案。
幼儿百科:8是一个有理数,是一个在7和9中间的一个自然数、正整数,是一个合数、偶数和立方数。
活动名称:《大嘴巴鱼》(量的比较)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了解其含义。
2、技能目标:学习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表示两个数字的大小。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游戏,并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活动重点:
能熟练判断10以内数字的大小。
活动难点:
会正确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正确读出不等式。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好大嘴巴鱼和小虾的家、大嘴巴鱼图片。
3、不等式、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谈话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大嘴巴鱼吃虾”,学习数量多少的比较。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叫个别幼儿示范游戏。
(2)指导幼儿分组游戏。
2、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了解其含义。
(1)观看课件,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通过计数的方式比多少、大小。
(3)用身体动作表示大于号和小于号。
(4)看卡片上的数,判断大小。
(5)观看课件,引导发现。
(6)练习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
3、游戏:“找朋友”,巩固10以内数量大小的比较。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重点围绕"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与生活习惯"三个方面来设计与组织内容,以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能力以及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
在平日的活动中,幼儿有时会问"老师,我们下周周几演出""老师,我们的故事会几号开"等,这表明幼儿有倒计时的意识,并乐意为某天某事做准备,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这是有任务意识的体现。因此,我抓住这一切人口设计、组织了"倒计时"这一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倒计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计算倒计时,并激发幼儿对于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同时,希望幼儿以后在对特殊日子的等待中做好准备,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养成做事的计划性、目的性。
活动目标:
1.理解倒计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尝试计算倒计时,了解"倒计时"的含义。
3.在寻找节日的过程中,产生对某个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黑板两块,一块黑板张贴"生活中的倒计时"版面,另一块黑板的一面呈现幼儿说的各种用到倒计时的图片,另一面呈现幼儿计算的倒计时牌。
2.有关"倒计时"的课件(如新闻联播、春节联欢晚会、交通信号灯、微波炉、火箭发射等的录像),有关倒计时的图片。
3.大日历图一张,节日小图片若干,记号笔、固体胶、小日历、操作牌人手一份。
4.建议家长带领幼儿了解生活中的倒计时现象。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倒计时"1.倒计时游戏入场。
师:我们来玩个找位子的游戏,老师说"54321",看谁能又快又轻地找到位子坐好。
师:你们真厉害,速度很快。我们再玩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数字,请你们倒着数,行吗?
师:8。
幼:7、6、5、4、3、2、1。
师:10。
幼:9、8、7、6、5、4、3、2、1。
师:倒数难不倒你们。
2.观看"春晚倒计时"视频,感受倒计时的作用和人们的喜悦之情。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人们是怎么数数的。(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师:他们是怎么数的?为什么春节联欢晚会时要倒着数?
师:你刚刚和主持人一起倒数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啊?
师(小结):刚才我们玩的游戏、看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倒着数时间的,叫倒计时。
3.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倒计时"。
师:你在哪里也看见过倒计时?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幼儿说到的各种用到倒计时的场景图片。)师(小结):看来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要用到倒计时。
4.观看"红绿灯倒计时"和"火箭发射倒计时"视频,说说其作用并通过模拟体会倒计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观看"红绿灯倒计时"视频。
师:红绿灯是怎样倒计时的?
师:没有这个倒计时会怎么样?
师:是啊,有倒计时我们就知道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过马路,这样才安全。还有,它告诉我们过马路时要走得快一点,但不能奔跑。
师(教师继续播放视频至倒计时5秒):红绿灯倒计时还剩5秒时能不能走?
师:时间不多了,只有抓紧时间快快走。当然,最安全的办法是等下一个绿灯再走,我们出行要注意安全。
师(小结):红绿灯的倒计时主要是提醒人们过马路一定要看红绿灯,安全出行。
(2)观看"火箭发射倒计时"视频。
师:火箭发射的时候是怎么数的?我们来看一看。
师:火箭发射的时候,最大是从多少开始数的?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考虑得很周到,这个倒计时与前面红绿灯的倒计时的方式有些不一样。
师:火箭发射为什么要倒计时?
师(小结):火箭发射倒计时可让科学家更充分地做好准备,也让宇航员做好最后的准备。
师:我们也来做火箭升空吧。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火箭在倒计时后做"升空"动作。)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倒计时,有的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有的让我们做好准备。
二、学习计算倒计时
1.了解5月份的节日和大家期盼的日子。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节日和期盼的日子也可以用倒计时来计算。我们来看看,5月份有哪些节日和我们期盼的日子。
(教师出示5月份的月历,带领幼儿了解5月份的众多节日。)师:5月1日是什么节?星期几?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师:5月4日是青年节,是青年人的节日。5月14日是什么节?星期几?
师: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今年正好是5月14日。
2.为劳动节计算倒计时,共同讨论、学习计算倒计时的方法。
师:日历上有这么多节日,我们选一个节日来做个倒计时牌吧。劳动节快到了,劳动人民肯定很期待,我们就做劳动节的倒计时牌吧。今天距离劳动节还有几天?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儿百科:倒计时,从未来的某一时点计算时间,用来表示距离某一期限还有多少时间(多含剩余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紧迫的意思)。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