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
宝宝2岁时,加强他的手指灵活性,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家长要带宝宝一起做手指操。跟着音乐节奏,让每个手指都运动起来,还可以经常让宝宝拿一些东西。和宝宝一起搭积木就是很好的选择。
专家建议:用手指拿东西,可以刺激大脑。
2、锻炼宝宝眼脑与脚的协调性
这时候宝宝已经会慢慢走路,当孩子可以独立行走时,家长要锻炼宝宝学会自由支配双腿与双脚的运动。比如:让孩子多上下楼梯。
专家建议:多让孩子玩各种玩具,让他们体会游戏的快乐。
3、开发宝宝运动能力
宝宝2岁开始就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游戏,也可以独立完成简单的游戏动作。所以家长要多带宝宝出去玩,这样可以促进孩子反应能力与肌肉的发育。
专家提醒:由于孩子的破坏能力很强,要经常检查他玩过的玩具,以防孩子破坏的地方会割破手指或扎到眼睛。
4、玩沙子、捏胶泥对孩子好处多
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沙子、捏胶泥。家长千万不要怕脏不让孩子玩,因为对于宝宝来说,玩沙子捏胶泥是一种很好的启发性的游戏。而且沙子也不脏,它里面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家长要教孩子玩各种沙子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
专家提示:在玩完沙子、捏胶泥后一定要给宝宝把手洗干净。
5、鼓励宝宝随意涂画
2岁孩子对涂画很有兴趣。家长可以给他准备笔与纸,让他可以随意涂画。不管画得好不好,家长都要表示鼓励,让他对画画的兴趣更浓。(美感教育方法:孩子从小绘画可增强美感)
专家提示:注意不要让宝宝独自拿钢笔或圆珠笔玩。
6、鼓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要从小教宝宝和别人相处,只要家长多带宝宝和外界接触,就能养成他们好的性格与学会怎么和别人相处。
专家提示:在饭后半小时不要剧烈活动。
7、培养宝宝的主动性
宝宝从2岁开始就逐渐独立,有了自己的意识,什么事都想自己做。家长对此不要制止,适当的启发与引导他,因为主观能动性是智力开发的动力。
专家提示:让宝宝远离危险物品。
8、培养宝宝自立的生活习惯
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饭前便后自己洗手、自己穿衣服或者穿鞋子的好习惯。
在宝宝运动训练时,家长们不要过于溺爱小孩。希望这些方法对年轻的家长们有帮助。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上,也要让宝宝不断练习一些小运动。
导读:在动听的音乐环境中,大脑细胞能更好地发育成长。音乐是一种形象思维,而右脑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地。从小进行音乐训练,对于右脑功能的开发,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音乐还能促进左右脑的平衡。
拥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聪明的宝宝是天生的吗?在人的一生中,婴幼儿时期是最聪明的天才时期。通过什么样的训练能使自己的宝宝更聪明呢?
思维分类及特征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是人类的本能,正像人需要运动一样,人脑也需要思维。从个体思维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种。动作思维是思维过程中依赖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如3岁前儿童的思维总是伴着动作。他们不能脱离动作默默思考。形象思维是思维过程中依赖表象为支柱进行的思维。抽象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借助语言为中介,并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
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来看,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俄国儿童专家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儿童到学前晚期开始,能初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从出生到4岁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决定时期,其中8个月—1岁,2—3岁(特别是2岁半—3岁)是这个年龄阶段发展的两个转折时期、关键时期。人的一生思维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是先快后慢的。
思维需要训练
思维是儿童掌握知识主要的心理过程,发展思维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核心。促进宝宝思维发展,一方面要为宝宝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掌握宝宝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善用赞美和鼓励,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另外,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要进行思维训练,思维是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和发展的。
思维训练,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七巧板、燕儿图、益智图。古人从小学习琴棋书画、诗歌朗诵和明代以来的珠算等,都是思维训练的好形式。
儿童的思维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儿童的思维训练也应该是多方面的。下面就从大脑的训练、相似性思维训练等方面,来谈如何促进宝宝思维训练。
大脑训练,开始!
大脑的右半球和左半球有着一定的分工。脑科学研究表明,左脑半球的主要贡献语言和逻辑方面的,主管抽象思维、分析思维,它也是脑语言区的所在地。左脑如果出问题,语言表达常常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下降,很难进行推理、演绎,要完成一些数学题目(数学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就会非常困难。
右脑半球的功能主要是形象思维、创造思维和综合性思维。如果一个人右脑半球损坏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下降,识别方向、空间位置的能力就会非常低。
右脑训练——
1。手指练习法:
用拇指去挨个碰从食指到小指的指尖。
2。左书左画:
左脑主管着书写过程。为了开发右脑,脑科学家们主张多用左手写字。左画,就是用左手作画,不仅具有一般作画时的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等益处,还练习左手的灵活性,同时,激发右脑在形象思维、综合思维和创造思维方面的潜力。
3。左侧体操强右脑:
左侧体操是开发右脑功能的一种好办法。由于右脑负责左侧身体,因此,左侧体操会反过来促进右脑的活动,有利于右脑能力的提高。左侧体操包括一些基本的动作和游戏——
基本动作:
Ⅰ.左上肢侧举运动。
Ⅱ.左上左上肢侧举运动。
Ⅲ.左手指运动。
Ⅳ.左腿侧举运动。
Ⅴ.左腿前举运动。
基本游戏:
Ⅰ.用左手进行猜拳游戏。
Ⅱ.每天早上学习用左手使用牙刷。
4。脚部活动法:活动脚趾的右脑刺激法。这是一种宜于洗澡时或洗完澡后进行的。
具体做法:
Ⅰ.不用手,将脚趾全部伸展开,并稍稍保持一段时间。
Ⅱ.脚拇指和其余四趾交叉活动。一开始活动不了的时候,可以用手指帮助拉开。
Ⅲ.将脚趾绕到第二趾上,再相反进行。
Ⅳ.以抓东西的感觉收拢脚趾。
Ⅴ.用手一个一个拧转脚趾,并握紧拳头捶击脚心。
5。潜游:在练习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时间长度不要超过2分钟。
6。悬挂倒立:这种训练能够治疗前庭疾病,发展平衡感觉,同时还能改善整个头脑的循环功能,使更多的脑细胞得到更充分的氧分供应。
7。音乐吹开智慧花:
音乐被称为“智慧的催化剂”。在动听的音乐环境中,大脑细胞能更好地发育成长。音乐是一种形象思维,而右脑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地。从小进行音乐训练,对于右脑功能的开发,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音乐还能促进左右脑的平衡。
具体做法:让孩子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同时,要求他们为歌曲配动作。家长鼓励孩子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多选择节奏鲜明、旋律简单的音乐。
相似性思维训练——
相似性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它主要包括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别、发现事物相似的原因、发现事物相似的结果、发现事物相似的规律,等等,所以相似性思维训练也主要是针对这些方面训练来提高思维能力的。
具体方式:
1.寻找事物间的相似,例如:
无花果叶和仙人掌。
鲸鱼和鲤鱼。
人和猴子,人和黑猩猩。
2.寻找事物间的差异,例如:
仔细观察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看看有什么不同。
仔细看看你和爸爸、妈妈的照片,有什么不同。
对着镜子,仔细看看你的左眼和右眼,有什么不同。
3.对相似的事物进行分类,例如:
彩笔、铅笔、记号笔、抹布、扫帚、本、图画书。
鲸鱼、鲫鱼、金鱼、海狮、海象、海马、海豹。
大猩猩、猴子、长臂猿
4.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关系,例如
人和猩猩;猫和老虎;熊和熊猫。
5.从事物的相似性推测事物的性质
红色的长方形和红色的圆球;蓝色的圆球和红色的圆球。
家长训练宝宝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一、充分利用宝宝的好奇心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强烈、新奇、富于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宝贝们的注意。会唱歌的卡片,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的小娃娃,会说话的书等事物都能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从中收获一些知识。
妈咪们在给自己的宝贝选购玩具或者图书等东西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尽量选取有趣、丰富、鲜艳、富于变化的,用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
有一款很专业的早教产品小太阳点读机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是一款很好的早教产品,对孩子集中注意力有很大的帮助。这款产品看起来像玩具,卡通的青蛙王子形象,孩子很喜欢。但它不仅仅是玩具哦,它还是一种益智类的教具。还是会开口说话的教科书,提高了图书阅读的有趣性及丰富性,不断刺激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这样多方面的学习也有助于宝宝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建议你在百度里搜一下,去他们的网站看看。
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的环境中去玩。比如带宝贝逛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带宝贝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等,利用宝贝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去培养注意力。
二、培养兴趣与培养宝宝的注意力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宝贝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就会很投入、很专心。如果你的宝贝喜欢画画,妈咪就可以专门培养他去画画,让宝贝接受一些正式的学习或者练习。当他能坚持长时间的全神贯注地完成他的画画作品时,他的注意力也得到了锻炼。
如果你要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你可以利用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给小孩子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小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并且告诉孩子这些好听的故事都是用书中的文字编写的,引发孩子识字的兴趣,然后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三、在游戏中训练宝宝的注意力
宝贝上学后每天都会有作业。如果宝贝注意力不好,就很可能每天都拖累着父母浪费很多时间。所以入学前,爸爸妈妈就要要求宝贝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时间观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研究表明,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分别为:5~10岁孩子是20分钟,10~12岁孩子是 25分钟,12岁以上孩子是30分钟。因此,如果让你6岁的宝贝安静地看书,你可以规定15到20分钟内注意力集中。千万不要定下宝贝完全达不到的标准,就会失去了训练注意力的目的。
四、给宝宝创设一个良好、安静的活动环境
当你的宝贝在弹钢琴或者画画时,爸爸妈妈要给宝贝最安静、最纯粹的空间。试想,宝贝在弹钢琴,可同时家里还开着电视,那么也许电视里的一声“枪响”就会马上引起宝贝的无意注意,影响正常的活动,要让宝贝再把注意力从枪声上转移到弹琴上就要付出很多的时间。所以,环境十分重要,安静、良好的环境可以避免很多的无关信息,去影响正常的活动,使注意力分散。
1、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喝水
吃饭问题总是父母们比较操心的,大多数的宝宝在上幼儿园之前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喂饭长大的,甚至都没有自己拿过碗筷,然而,上幼儿园了,吃饭喝水这些问题也只能靠自己了。家长们需要在宝宝入园前就训练宝宝自己动手,来解决吃饭喝水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吃饭喝水的问题了,再送宝宝入园,爸爸妈妈们也才放心喔!
2、训练宝宝独自解决大小便
说完了吃饭喝水的问题,解决大小便也是个问题,如果宝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不能自己解决大小便,那可真是太麻烦了。家长们最好在宝宝一岁半左右就开始训练宝宝自己如厕,这样到宝宝上幼儿园的时间,就有大把的时间训练孩子自己解决大小便问题。以免到了幼儿园里,一旦尿湿裤子,被其他小朋友嘲笑,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心理健康。
3、训练宝宝独立入睡
从宝宝进入幼儿园学习开始,基本上都是一整天待在幼儿园里的,午饭后还会有两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对于宝宝独立入睡的问题,家长们也应在入园前训练好,以免孩子在幼儿园午睡时睡不着或不敢睡而影响身心健康。从入园前的半年就开始训练孩子独立午睡吧,让孩子养成独立午睡的好习惯是非常有益处的。
4、训练孩子独立自主
有些宝宝是非常爱黏着爸爸妈妈的,只要爸爸妈妈一不在身边,就会非常不高兴,甚至是产生恐惧心理,这是孩子过分依赖父母所导致的。然而,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圈子,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们就应训练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即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自己也能够照顾好自己,更要让孩子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问题要大胆地说出来,这样一来,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家长们就不用操心了。
在宝宝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们需要给孩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训练孩子积极适应新的环境,这更加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以免宝宝不能够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而排斥入园、或因在幼儿园里遇到问题措手不及而发生危险。以上几点家长们要记牢,在宝宝还没有上幼儿园时就开始训练吧,不仅让父母更轻松更放心,还可以更好地锻炼孩子各种自理自立的能力,对孩子的发展更加有益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