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为宝贝选择幼儿园

幼儿园如何开展游戏 01-11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有名校情结,希望宝宝从幼儿园开始就能进入比较好的环境中学习,这种心态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追求最好权利,但是如果在过程中,把这件事情弄拧巴了就不好了。所谓的名校,其中也不乏一些徒有虚名,即使是真的很有名,也有可能不适合你的孩子。所以,上什么样的幼儿园,什么样的小学,最关键的是看它们与自己孩子是否匹配。每个幼儿园、学校都有自己的不同教育理念,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孩子有“兴趣”的幼儿园能促进他们学习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如果一所幼儿园或者小学能激发出他们的兴趣,并且能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他们每天想到要上学就会特别开心,这样的学习环境孩子在里面才会有好的发展。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内因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孩子在其中不开心,对里面的事物环境不感兴趣,不能发自内心地去做事情,他的潜能是被抑制的,就不可能有太好的发展。学校教育只是对家庭教育的补充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学校在传统观念上可能会觉得教育是一种专业,学校做教育会比较专业,而父母更多的是参与孩子的衣食住行,负责后勤部分,但是其实家庭对一个个体的影响才是最深远和最广泛的,并且是持续性的,学校教育反而是阶段性和短暂的。我们到学校里面学习到的是知识、技能,同时拥有一个同伴的交往群体。选择了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最终只是给我们的家庭教育作为补充,并不能起到最实质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可以换班级、换学校、但是我们无法更换我们的父母,家庭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一个人品德、品行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就拿道德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那么他有越多知识,对社会来说就是一个越大的负担。父母言行、眼界、价值观等都会在无形中感染着孩子。你看重什么、鼓励什么、排斥什么这些都会在慢慢塑造着孩子的大脑,慢慢形成他的价值观。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发展,不应该单纯寄希望于学校,而是应该先从自身出发,全方面的提升自己。阶段性的学校教育中,如果孩子能进入理想的学校固然好,实在上不了虽然有点遗憾,但是也不会对孩子的人生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哪一步都不可能算是起跑线,即使进入了心目中的幼儿园、心目中的小学,如果没有之后家庭教育的支持,孩子也不一定会优秀。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行为习惯:如何教宝宝正确地如厕


整理了行为习惯:如何教宝宝正确地如厕,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比如在宝宝一岁以后,针对大小便问题,爸爸妈妈就要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训练,这对于他将来的自主如厕有很大帮助。那么要如何训练孩子如厕呢?

1.耐心辅佐

想要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最缺少不了的就是爸爸妈妈的帮助了。爸爸妈妈正确的行为和态度会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让孩子能够更快地学会自己如厕。在刚进行训练的时候,爸爸妈妈就要停止给孩子使用尿布,不然孩子的思想是不会改变的。

爸爸妈妈要让孩子转变思想,跟孩子说明道理,然后教导孩子如何正确如厕。

在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孩子没来得及脱裤子就尿出来的情况,这个是正常的。教育孩子要慢慢来,不能够太着急,不要由于孩子没学会就打骂他。在训练的时候要以鼓励为主,同时积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做法。训练的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学会自己大小便了。

2.坐盆意识

训练时,首先要进行定位训练,跟孩子说明大小便的正确场所,引导孩子改变站着小便和随地大小便的习惯,让孩子养成坐盆意识。

妈妈可以预先估计孩子的排便排尿时间,提醒孩子在适合的时间坐盆,并且不能让孩子长时间坐盆,孩子结束后为孩子擦拭屁股,提醒起身。注意观察孩子情况,出现脸涨红用力的情况,询问孩子是否有大便的意愿,带领孩子到正确的地点进行排便。

3.定时排便

爸爸妈妈平时要多观察下孩子,了解孩子的排便规律,最好是能够让孩子养成定时排便和每日排便的习惯。每天提醒一下孩子排便,防止他玩得太高兴忘记了。时间长了以后,孩子就会有思维定式,想上厕所的时候就会去正确的地方了。

爸爸妈妈早一些对孩子进行良好高效的早教训练,可以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使用正确的方式,不要打骂孩子,耐心教导。让孩子慢慢调整思想,了解正确的做法,养成好的习惯。

如何正确地向宝宝“示爱”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出的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爱,似乎也涵括了爸妈对刚出生小宝宝的爱。那么,该如何把对宝宝的爱把握得保质又保量呢?

如何正确地向宝宝“示爱”

火眼金睛,解读宝宝提供的线索

爸妈都知道,对着宝宝笑笑、说说搞笑的话、做做鬼脸都可以逗乐他,如果宝宝开始回应你的笑容,那就好好地享受吧,并试着让宝宝笑得更多更持久。

每位宝宝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正如手上的指纹一样因人而异。所以,请爸妈注意观察你家宝宝最喜欢哪种互动方式。是你兴致高昂、大声嚷嚷的时候,宝宝最有反应?还是你轻声细语、缓慢柔和的时候,他比较快乐?当你抱起他时,他会不会流露出愉快的眼神,开心地动动嘴唇?他有没有用踢腿、摆手来表达对你的依恋?或许,他是用咿呀的声音把你引到他身边,然后作势要你抱抱?爸妈可以刻意用宝宝喜欢的表情、音调和姿势去投其所好。

起初可能是你主动去接近他的几率比较大,你亲吻他、拥抱他、对他说话、温柔地望着他,向他传达爱的时候,宝宝也在接受并回馈他对你的爱:他开始喜欢看着你的眼睛,他开始模仿你的笑容……多多利用喂奶、换尿片以及一起嬉戏的机会,你与宝宝互信互爱的基础便会日益牢固哟。

察言观色,顺着宝宝的步调行动

时机就是一切,宝宝的行为有他自定的韵律。前一秒他还在冲你笑,对着你手舞足蹈,后一秒他就当你是空气了;或许他会把小手含在嘴里,保持发呆状态30秒后,就变得活蹦乱跳,要你陪他玩。宝宝的行为是有起伏的,很难有持续性。

这种互动应由宝宝带领爸妈来进行,一段时间后,爸妈就该设法延长互动的时间了。仔细观察宝宝喜欢哪种玩法,然后设计各种变化吸引他的注意。你会发现宝宝满脸的惊喜与期待。

如果宝宝喜欢玩“妈妈在哪里”,那么妈妈可以变化着从不同的地方现身“在这里”,也可以控制(延长或缩短)让宝宝等待的时间,宝宝就会有所期待,有新鲜感。

虽然爸妈要尽量让宝宝享受亲子互动的时刻,但切忌把宝宝累坏,他想停止,就该停止。也请观察宝宝在什么时候会显得比较不愿理睬你,当你一整天不在家,回来后会不会觉得宝宝对你冷漠了?你是得花一两个小时哄他,他才会搭理你,还是只要花四五分钟就可以让他恢复正常?

如何正确地向宝宝“示爱”

如果宝宝对你们的亲子关系似乎不大感兴趣,那爸妈就得多花些时间、多下工夫,用更热情的态度去爱他。每天多爱一点点,日积月累总会有成效的。

有条不紊,发掘宝宝的好恶偏好

尝试学宝宝的姿态和表情,看他会如何回应。

在声音上,他也许对单音着迷。如果你特别突出某个好玩的音,或是在不同的音之间变换腔调,宝宝说不定会露出惊喜的表情。要是宝宝会自己发出声音来,那么你们就可以进行不成调的“二重唱”啦。宝宝此时对你温柔的声音已是很喜欢,也越来越有感情,这是吸引他注意的好方法。

另外,了解宝宝喜爱的触碰方式也非常重要哦。你家宝宝喜欢你在他的小肚皮上吹气吗?喜欢你在他胳肢窝挠痒痒吗?是比较能接受你稳稳当当、安安静静的抚摩还是上上下下、前后左右的晃动?对温温的洗澡水是抗拒还是欢迎?

宝宝都会有自己的表情来表达他的想法:咯咯地笑、微微咧嘴笑;手舞足蹈;用欣喜的眼神盯着你的脸瞧……

有的宝宝,在你对着他挤眉弄眼扮怪相的时候会非常兴奋,而当你对他念童谣的时候他却不理不睬;有的宝宝却正好相反,听你念童谣他会很开心,而对扮鬼脸这类视觉游戏却兴味索然。爸妈要善于观察,从宝宝比较灵敏的感官游戏入手是增加亲子感情的捷径哟。

育儿心得:如何正确地给孩子选择书籍


育儿心得:如何正确地给孩子选择书籍

一岁幼儿

此时,他们的视觉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全,能接受单幅、不连贯的图片,但对所看到的东西还没有分析的能力。

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对周遭环境的好奇心。彩色明亮,画面生动的图片会令幼儿觉得兴奋,喜欢把玩这类图书,甚至会出现撕扯或啃咬图书的行为,这是正常的,妈妈们不用太担心,也不要强硬阻止孩子撕扯或肯咬图书,然而由于此时幼儿视觉能力还没完全发展,妈妈给幼儿选购的图片的色彩不宜过度强烈复杂,如果你的孩子喜欢肯咬图书,妈妈们就最好不要选购太硬、边缘过于锋利和有塑胶书膜的图书以防,因为有硬的页面有可能会伤到幼儿幼嫩的皮肤,而有塑胶书膜的有可能会含有对幼儿身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妈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色彩清晰,内容着重于日常生活经验或描述他所熟悉的事物图画书或画片,让宝宝有建立熟悉周围环境的机会。

二岁幼儿

随着视觉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两岁的幼儿已经能够用眼睛直视一样东西,并且能掌握物体或图形的轮廓以及分辨不同的形状。

为他选择画面清楚,色彩明朗,造型大而简单的看图辨物之类的图书,内容接近日常生活,题材最好可引起亲子间的对话。

妈妈们还可以可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岁幼儿

三岁幼儿在语言能力方面已经可以与父母或其他进行简单的沟通。在视觉方面,他们更能够掌握图画,物体的大小,远近,对立体知觉也逐渐能够理解。

幼儿开始对儿歌、韵文感到喜爱,此时妈妈可以选择一些措词简短,易于吟诵的读物。

妈妈们还可以选择能帮助孩子了解现实环境的读物。陪同幼儿阅读图书时除了可依照图片的顺序讲故事给子女听以外,还可利用单一的图片让孩子自己看图说话,训练儿童的推理能力。

四岁幼儿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开始参加社会活动,如进入幼儿园,结交朋友等,在心理上开始学习独立。

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快速发展,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拟人化的动物故事。随着语言能力的加强,对童话,儿歌,民间故事也十分有兴趣。妈妈们可以考虑选择富有想象,创造力的图画故事,或具有实际观察意义的图画书。

五岁幼儿

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五岁的幼儿的语汇已经相当丰富,能够较确切掌握他人说话的意思以及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妈妈应该鼓励幼儿多发问并多与幼儿一起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岁的幼儿可以接受幻想性及具有因果性的书,也喜欢想象性的游戏。在这一阶段妈妈可以给宝宝选择较复杂或拟人化的故事,以延伸幼儿生活经验,刺激想象力,还可加入浅易科学性读物,启发幼儿对科学及大自然产生好奇。

六岁幼儿

随着生活经验的扩大,能语言能力的提高,这时期可以给孩子提供多层面的选择的图书,历史故事、童话、民间故事都很适合这时期的孩子。除了文学性的书籍外,知识性的图画书,如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等都可扩大孩子阅读的兴趣,延伸其经验。妈妈们可选择图文并茂且附有较长的文字故事的图书。妈妈可以试着让孩子进行看图说故事,训练其想象、思考、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

怎样为宝宝选择幼儿园


怎样为宝宝选择幼儿园

幼儿园的好坏,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因为3-6岁是人一生中发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对孩子的将来至关重要。家长在为宝宝选择幼儿园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选择幼儿园应避免以下误区

收费的误区有些父母在择园时将眼光对准了一些收费很高的私立幼儿园。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私立园在硬件设施上是一流的,甚至是装修豪华,电脑多媒体、空调等一应俱全(空调房和过度的装修会产生有害空气,对小孩身体不利),但在软件上,也就是老师的素质、园所的教育理念、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设置上是否是一流的,就需要父母仔细地考察一番了,而不能盲目地根据收费程度来判断一所幼儿园的好坏。

名气的误区不要只凭幼儿园的级别来做出决定,一级园固然有一级园的优势,但不应是您惟一的选择。在您确定将孩子送到这种园之前,应先了解一下这个园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们名声在外的原因是幼儿园整体素质很高呢,还是因为它们有某些常上电视、电台的艺术班、美术班等。这样的班毕竟在整个园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换句话说,即使您的孩子进了这所名声很大的园,不一定会被选择进这样的艺术班。

特色园误区现在很多的幼儿园都打出了特色园的招牌,如双语幼儿园、音乐、体育、艺术幼儿园等,他们所做的培养孩子特长的承诺也确实令不少父母动心。但这些特色园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父母应慎重选择。况且,幼儿阶段重在全面发展,对幼儿兴趣的培养不能过早定向,盲目跟风,过多地偏重一个项目,必然影响其他潜能的发现和发展。即使培养专长,对3至4岁的幼儿也不能要求太高。

挑选幼儿园的渠道

1.借鉴他人经验多听听已入园幼儿家长的反映,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第一手资料。除了向同事、亲戚、朋友了解外,还可以找邻居、街道、甚至慕名前去向那些家长诚恳咨询,或许会令你喜出望外。

2.向幼儿园老师了解同行中人是为你判断、出主意的最佳人选。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千万别错过呀!

3.亲自走访无论哪种途径,最后总要亲自去拜访一下,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一个幼儿园总有其成熟或不成熟的方面,家长择园时不必以一弊而盖全。总之,在“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基础上,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为自己的孩子选一个适合的幼儿园。

不宜选择的幼儿园

1.不能给幼儿提供充足游戏空间的幼儿园;

2.单纯追求赢利为目的的幼儿园;

3.对幼儿要求严苛的幼儿园;

4.管理不规范的幼儿园。

特别提醒:在为宝宝挑选幼儿园时,一定要查看该幼儿园是否有“示范幼儿园”或“合格幼儿园”的牌照。如要将宝宝送私立幼儿园,要仔细了解其是否卫生、安全,是否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

家长必知: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7岁以前的孩子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环境呢?最适合当代孩子发展的幼儿园究竟是什么样的?现在社会上的所谓传统幼儿园真的对孩子有很大的伤害吗?

我想,这是每一个家庭的困惑。

7岁以前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和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这肯定会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同。可是要怎样做才能既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又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呢?那么,这个阶段的幼儿,需要的是一个真、善、美的生活教育环境;需要一些能够自由探索的空间;需要一些能够自由探索的时间;需要一个能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不同内在需求的并且能够平衡教与不教之间关系的人;需要一个和谐的人文氛围。

真,使孩子获得逻辑思维能力;善,使孩子奠定幸福生活的根基;美,让孩子得到快乐的情绪;自由使孩子手、心、脑和谐统一,成为有能力把想象转化为行为并不断思考探索的人;孩子身边有了解孩子内在需求的人就能给孩子自由探索的不同环境;和谐的人文氛围让孩子学会不抱怨。

这是大道。而其中的象是千变万化。不同的方式都可以达到最终这样的目标。现在很多人在华德福幼儿园和传统幼儿园之间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我们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更多的是要去把握住那个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大道。

有一位很关注教育的爸爸对我说:选择大型的公立传统幼儿园,老师的态度都会比较好,不会对孩子有太大的伤害。是啊!老师的态度是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孩子有没有探索、学习的自由。老师的评价标准如果仅仅是上课不说话,涂色很均匀,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做事情。那教育出来的孩子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呢!?

如果幼儿园急于给孩子教知识,而忽视了孩子自己探索和获取感受,那样的幼儿园是不符合孩子学习规律的,使得很多孩子早早就出现了厌学,没有学习兴趣并且过度的玩耍。这些孩子表现为过度地活跃或者过度地安静,大脑思维很被动。

很多小学生的家长告诉我说孩子总是不爱喝水,经常为喝水和孩子生气。孩子不主动喝水是有原因的。现在多数孩子在幼儿园中都是被组织着统一喝水,统一上厕所,孩子失去了自己对自己身体的感受,失去了人最基本的生命感。记得我工作后,我曾坚持不喝水,内心告诉我:我要知道如果不喝水我的身体会怎样!结果,身体部分地方发炎,疼痛。从那以后我大口大口地喝水。我们很多孩子处在那个事事整齐划一的环境中,被动地接受着周围的一切,很多身体最基本的机制没有办法启动。所以幼儿园的家长经常会听老师说:“在幼儿园孩子可以自己去接水”,但孩子就是从来都没有自己主动去接过水,原因就在这里啊

还有孩子的自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传统园的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心理:想在院长面前表现,想让自己班的孩子超过别的班的孩子。这样会导致怎样呢?简单地拿起床穿衣服来打比方吧,3岁多的孩子穿衣服都比较慢,孩子在观察,学习。而这个学习看起来是很慢,很笨拙的。可是老师为了让院长看到整齐,快速,高效的班级。于是对孩子大声呵斥:“你怎么穿衣服这么慢,你能不能快些!?不行,不够快。还不够快,再快些!”。3岁多的孩子心智没有发育健全,孩子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自己身上有问题。成人在孩子面前不断地“开屏”,使得孩子的自信心一落千丈。孩子小的时候是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体系。当然,也有老师会选择另一种办法,那就是代替孩子做一切。这样虽然没有训斥和批评,可是却捆绑住了孩子的双手,剥夺了孩子获得感觉的途径。试想想,你有手有脚的,却整日被人伺候着,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肯定会大声疾呼——我不是残废!!!而孩子会把成人在6岁以前对他的认定转化为自己的自我认定。

在绘画方面,基本上我们本地所有的幼儿园都是给孩子教画,孩子画的不再是儿童画,而是成人儿童画。孩子学会了画一种树就不再会画第二种。孩子学会了画一种猫,以后所有的猫都是同样的方向,同样的表情。颜色方面不再是从自然界中观察所得的明暗关系,而是单一地平涂,不用动脑思考。

教育孩子方面,大道很重要。还是要认真地分析清楚,我们做家长的好出相应的对策。我孩子5岁开始进入传统的幼儿园,虽然在幼儿园被老师教画了符号,限制了思维。可是孩子却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不再说无聊,没有意思的话了。在幼儿园画的是符号,回家就画她自己的内心。所以凡事还是有利有弊的。

还有一些接触了现代教育的家长没有选择当地有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担心将来孩子不能和社会接轨。这也是很正常的,如果用数字中的阴阳关系来诠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初级阶段的话,真可以用1和9来比喻。就是说之所以现在会出现这样的现代教育体系,当然是因为有了这只注重头脑学习的传统教育了。每一种教育都有他存在的道理,关键是要看将来社会的需要了。教育一定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

那么,将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当然需要了解宇宙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了解自身感觉与需求,思维不固化,能把想象转化为实际的知识性创新人才。那么,这样看来,传统教育可以给予一部分,现代教育可以给予一部分。多么和谐啊!

回到我们的主题——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各位亲爱的朋友,有没有清晰一些呢!?洛书中的1和9;2和8;3和七;4和六。而中间是五,8个方位,每相对的一排总数是15。15这个数就是最自然和谐,反映宇宙规律的数。把两种教育比做1和9。就是变相的揭示其和谐的基本规律。作为家长,找到方法平衡每种教育揭示的道理,就是为孩子找到了最适合的幼儿园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