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进一步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词的认识。
2.教幼儿学用“X X在X X的上面(下面)”的句式说短句。
(二)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汉字“上”、“下”,培养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图片“柜子”、“小鸟和老鼠”、“动物楼房”各一幅,“上”、“下”字卡若干。
2.电视机、录像机、录像带。(漂亮的房子)
(二)知识经验准备 有一定的方位概念。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小狗和小兔吵架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帮它们分清上下,并用手势表示出来,学习汉字“上”、“下”。
2.出示图1、图2,让幼儿分辨上下,请幼儿讲出自己是怎样分的,让幼儿知道要有两样东西互相比较才能分出上下。
3.出示图3,请幼儿帮小动物分上下,并摆上字卡。让幼儿明白小猫相对小熊在下面,相对于小猪则在上面,即一样东西相对于不同位置的不同东西,它的上下关系也会改变。
4.看录像巩固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5.游戏:“看谁做得对”。请幼儿按教师要求,做有关“上”、“下”的动作,如举起手,放下手等。
6.识辨课室各物品摆放的上下位置。
四、各领域渗透
健康:配合做向上跳和蹲下等动作。
艺术:画出树上和树下的小动物。
科学:学习上和下的空间方位。
五、生活中渗透 分辨各物品的上下位置。
六、环境中渗透 在各物品上贴上相应的字卡。
七、家庭中渗透 家长注意强调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物体时,也会产生不同的上下关系。
八、活动评价。
一、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图形,能按照物体的形状特征进行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二、 活动准备
1.《好饿的小蛇》。
2. 特征不同的小蛇3条、不同形状的食物若干。
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看!这是谁?(小蛇)
小蛇的肚子饿的“咕咕”直叫,小朋友肚子饿了会怎么样呢?
(二)师生看图片,进一步感知图形及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1.第一天,小蛇在草地上扭来扭去地找东西吃,它找到了什么好吃的?(苹果)
引导幼儿说出苹果的特征(圆圆的、红红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么样呢?学一学小蛇找东西、吃东西的样子。
2.第二天,小蛇吃了什么东西?(菠萝)
让幼儿先看小蛇吃完菠萝后的图片,引导幼儿从小蛇肚子的形状猜出小蛇吃的东西。
提问:你怎么知道小蛇吃的是菠萝呢?
3.第三天,小蛇的肚子怎么变成了三角形?它吃了什么?(饭团)
提问:你吃过的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
4.第四天,小蛇的肚子变得弯弯的了,猜一猜它吃了什么?(一片弯弯的西瓜)
提问:还有什么东西是弯弯的?
(三)集体观察比较。
师:小蛇吃了东西可高兴了,它高高兴兴地去找它的朋友们了,你们想看看小蛇的朋友吗?
提问:小蛇的朋友有什么不同?(小蛇的大小、帽子形状不一样)
师:小蛇的朋友肚子也很饿,它们也好想吃东西呀!戴着三角形帽子的小蛇说它喜欢吃三角形的东西,那你知道戴着正方形帽子和圆形帽子的小蛇喜欢吃什么形状的东西吗?
(四)提供材料,幼儿动手操作。
师:今天,老师把小蛇的朋友请到我们班上来咯,我们和小蛇打个招呼吧!(出示三条戴着不同形状帽子的小蛇)马上要请小朋友帮忙喂肚子饿的小蛇吃东西呢!
1.为每位幼儿提供一种食物。
2.请小朋友说一说喂小蛇吃的是什么东西,如:我喂小蛇吃的是圆圆的蛋糕、我喂小蛇吃的是三角形的饼干等等,引导幼儿说出食物的图形并且能把话说完整。
(五)结束活动
师:小蛇吃完小朋友喂的食物,可高兴了,它们觉得好饱呀,我们也学一学小蛇的样子出去找东西吃吧!
这是大班科学下雨之前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了解下雨前气象特征和知道有些动物也能预报天气。
2、知道一些常见动物在预报天气时的特殊表现,丰富气象知识。
3、通过模仿、表演,掌握动物在预报天气时的动作。
4、引起幼儿探索关于动物的各种小秘密及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和欲望。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6、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自制多媒体课件。
2、在班内让幼儿每天轮流当"气象记录员"。
3、请家长收集有关动物预报"气象"的资料。
4、动物的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乌云、太阳的头饰个一个;沙包若干。
5、录音机、磁带
6、提前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天气变化,使幼儿对天气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并讨论:今天是什么天气?前几天是什么天气?怎样知道明天的天气?(听广播、看报纸、看电视等。)
2、天气预报员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变化的?(引导幼儿讨论,充分发挥想象,主动表达自己想到的各种预知天气的方法)
教师总结:"气象专家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观测云象,利用专业气象仪器测出气温、风速等气象情况,来预知天气。(可出示卫星定位系统。气象仪器等图片)
3、知道一些动物和天气的关系
(1)认识各种动物和相对应的小字卡。
(2)观看课件,认识各种动物在下雨前的习性。
4、教师小结:"小动物们真神奇,他们在下雨之前做出各种动作来提醒人们要下雨了。它们是神奇的气象员!那我们小朋友也知道在下雨之前空气会怎么样啊?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如:空气闷热、空气潮湿等)
师:一些动物也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小动物们帮助了我们知道天气的变化,他们很厉害。"
5、游戏《我是小小气象预报员》
师:小动物们是神奇的气象员,那我们小朋友也来当回神奇的气象员吧!
游戏玩法:幼儿戴上小动物的头饰,教师戴上太阳的头饰,那小朋友们就随乐玩耍,教师戴上了乌云的头饰,小朋友们就根据自己扮演的动物,用肢体语言预报天气。(游戏可进行数次,每次可让幼儿交换头饰,感受不同动物的表现,也可让幼儿来当太阳和乌云。)
游戏注意点:表演时不可碰到旁边的小朋友,及时根据教师的头饰做相应的反应。
活动延伸
请幼儿仔细观察还有哪些动物可以做气象员的,并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与天气"这方面的资料。
教学反思:
结合幼儿教育理论,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选择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故事导入语,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整节课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教师以鼓励幼儿为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体现寓教于乐。
引言: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啦!忘不了这经典的电影台词,不知道小朋友们了解这些自然现象吗?还是当发生的时候,都已经钻到妈妈怀里去了啊?不要怕,接下来就让小朋友们来了解这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以后小朋友们就不会在害怕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夏天雷雨闪电等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打雷下雨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和能力。
3、帮助幼儿初步学习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内容,学唱切分音,增强节奏感。
【活动准备】
1、提前观察夏天雷雨闪电现象(也可根据天气状况随机进行)。
2、打雷下雨的录音。
3、人们避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老师弹琴,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2、谈话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听录音,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闪电雷鸣下大雨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想象夏天雷雨的情景。
2、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2)听音乐,为歌曲拍打节奏。
(3)学说歌词。
(4)整体教唱歌曲。
(5)分段教唱歌曲。
(6)幼儿跟着老师琴练习唱。
(7)集体一起跟着琴唱。
(8)分组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对歌练习。
让幼儿在优美的歌声中,对夏季奇妙的自然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夏天的美丽。
3、出示人们避雷的图片,使幼儿正确了解打雷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进行美工活动,添画“夏天的雷雨”,并抓住适当时机,告诉幼儿由夏天的雷雨而引申出的新事物,如,彩虹、太阳雨、避雷针等。
让孩子们大胆讲述你添画的是什么?学习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伸:
与孩子们一起对作品进行展评并张贴在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听音乐表演《夏天的雷雨》。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