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
编导语:我们当小学老师的,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因为我们深知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就意味着快乐、成功,所以,对于宝宝,我也很重视对他各方面习惯的培养。我们当小学老师的,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因为我们深知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就意味着快乐、成功,所以,对于宝宝,我也很重视对他各方面习惯的培养。但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朝一夕地坚持。宝宝年龄尚小,和他谈论习惯的重要性未免是对牛弹琴,但是我在生活中无时不注意习惯的养成意识的渗透。而最佳的渗透应该是通过游戏这种适合宝宝,宝宝又喜欢的方式让他易接受,易掌握。
这回我就重点谈谈我是如何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
可以说宝宝还是在摇篮里的时候我就念儿歌,讲故事了,当然都是我自创的,可惜未能有心保存下来,想来当时宝宝听得还挺有滋有味,有时他吵闹了,我一念儿歌,他就能安静一些。由于宝宝上幼儿园前都是住在爷爷奶奶家,我一星期只能回去看一次,可是我仍然没有忘记利用呆在一起的时间和宝宝一起看书。我购买的书籍内容涉及面很广,动植物、日常生活用品、人物,鲜艳的图片常能把宝宝的眼球吸引。当宝宝说对名称时,我立即对他竖起大拇指:"你真棒!"或者抱他一下,他很是享受这样的时刻,常常一脸的自豪。宝宝二十几个月时,我就开始让他看绘本了,我一页页地说,一页页地翻,尽量让他能够看图随文听故事。当然对说的要求比较高,不过这难不倒我,声情并茂地讲述总能牢牢将宝宝锁住。根据幼儿喜欢重复的特点,一般一个故事我会讲七八次。宝宝对故事熟悉之后,我会时不时装装傻,充充愣,故意说错,耳尖的宝宝就像啄木鸟发现虫子一样,兴奋地说:"妈妈,不是这样的,而是……"听他讲完后,我故作惊讶地一拍脑门:"是嘛?你看妈妈这脑瓜,就没你好使!"此刻,宝宝甚是得意,高兴地浑身扭动。
识字习惯我也是较早就开始培养了。当时让爷爷奶奶用笔在纸上写一写,或者指着书上的字让他图文结合认字。一开始,宝宝挺感兴趣,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对识字的热情冷了许多。查阅了一些育儿资料才清楚是我们的教学方式不够活泼,激发不起宝宝的识字兴趣。从冯德全的早教经验中了解到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爱上识字。所以,2009年暑假在外婆家的时候,我用家里的纸箱纸制作了50张字卡,这50个字,包括了人物称呼,如奶奶,爷爷等,还包括了身体动作,如跑,跳,爬等。然后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宝宝识字。比如我拿出字卡"跑",宝宝看到后就跑起来,拿出"跳",宝宝就开始跳。再比如,认识"奶,爷、女、男"时,我把字卡摆放在地上,和宝宝玩过桥的游戏,宝宝踩在一张字卡上,念对了字卡上的字,就可以踩第二张字卡,念对4张,就可以顺利过桥。对于这些方式,宝宝玩得不亦乐乎,没有感到一丝压力。
宝宝进入了幼儿园学习,和自己生活在了一起,我因换了单位,工作甚是繁忙,所以一日下来,几乎就没什么时间陪他看书了,识字也是有空时认一认,基于以前的热情,宝宝还是挺有兴趣的,只是我没有了暑假时的时间和闲情,最多只是临睡前给宝宝讲一两个睡前故事,这是雷打不动的,到现在还坚持着。过年时,感觉宝宝大姨给她女儿订阅的巧虎系列甚好,所以也给订阅了一份,5天后就拿到了相应的商品。宝宝对巧虎里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尤其是DVD和巧虎书籍。DVD中也有认识汉字的内容,动画演变汉字的形式很生动,很有趣,宝宝学得津津有味。巧虎书籍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很广,如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对数字的感知能力,生活常识介绍等。宝宝很喜欢这套书籍,因为他可以边看边动手贴贴纸,如果他贴对了我还会奖励他巧虎贴纸,让他贴在墙上。
最后静下来反省了一下,我其实还是应该把暑假里识字的游戏进行到底,还有一点,看绘本的习惯不能丢了。
《吃青菜》
乖宝宝,宝宝乖
宝宝喜欢吃青菜
脆黄瓜,绿波菜
胡萝卜,嫩白菜
多吃青菜身体好
多吃青菜长的快
《吃饭前》
吃饭前,要牢记,伸出手来洗一洗。
《吃饭时》
吃饭时,不讲话,安安静静把饭进。
《穿拖鞋》
穿拖鞋,别快跑,不摔咬,不扭脚。
《跟着妈妈走》
上大街,过路口,人多车多不安全,宝宝拉手跟妈走。
《过马路》
过马路,看一看,哪儿有斑马线,走哪儿最安全。
《不摘花》
公园里,花儿多,小蜜蜂,花上落,蜜蜂有刺我不怕,我不摘花它不蜇。
《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人人都说我真乖。
《红绿灯》
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红灯亮,停一停,绿灯亮,往前行。
《讲卫生》
勤洗头,勤洗澡,讲卫生,身体好。
《爱干净》
不吃手,不坐地,不捡地上脏东西。
《起床歌》
小宝宝,起得早,睁开眼,眯眯笑,咿呀呀,学说话,伸伸手,要人抱
《穿衣歌》
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扣子,小脚丫,穿裤子,穿上袜子穿鞋子。
《小脏手,长指甲》
指甲长长不剪掉,又像小猫又像豹,小手伸给奶奶瞧,奶奶见了吓一跳。
《漱口》
小花杯,装清水,"咕噜咕噜"漱漱嘴。要想牙齿好,吃过东西快漱嘴。
《别咬手指头》
有的小朋友,爱咬手指头,细菌从口入,得病全家愁。
《放炮放花》
噼里啪,过年啦,放鞭炮,放烟花,宝宝不往跟前凑,离得太近危险大。
《上楼梯》
一二三,三二一,小宝宝,上楼梯,不用扶,不用抱,跨大步,走上去。
有一次他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被对方咬了一口,他举着伤手哭着找我告状。我一边安慰他一边趁机让他了解咬人是很痛的,并教育他以后不能再去咬别的小朋友,告诉他牙齿是用来咬食物的,不是咬人的。在这之后他很少再去咬别人,而且当他发现别的小朋友咬人时他还会去制止,对此我大大表扬了他,他很开心,这让我很欣慰。
孩子咬人是一种不良行为,不论谁咬到谁都不好,作为孩子的家长、老师及时发现,耐心教育,帮助孩子改掉这种咬人的坏习惯,让孩子在相互交往中学会谦让、友好相处。
宝宝的名字是伴随着他一生的,所以在爸爸妈妈给宝宝取名字的时候要慎重。要说孩子的名字可是关系到宝宝的一生呢,所以父母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也要注意及时避开一些“坑”,不然以后带给孩子很多麻烦。给小孩取名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幼儿教育教师网为大家整理出的关于父母给宝宝取名字需要注意的建议,供大家参考,欢迎借鉴!
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应该避开哪些坑?
1、重复度高的名字
很多宝爸宝妈给孩子起名字,灵感来源于大火的小说、火热播的电视剧,喜欢把那些主角的名字安到自家孩子身上。但是这样一来,孩子的名字重复度就变得高了,虽然听着挺好听的,但是很多家庭都会用这样的名字,就导致这名字的重复率很高,甚至一个班里就好几个。
2、生僻字
还有一些父母在给孩子起名的时候,就是不想重复度高,甚至想让宝宝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于是就选择了用生僻字,可这样一来孩子的名字比较另类不说,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之后就是看着眼熟,但是读不出音来,因为不知道到底读什么。
所以虽然这样的名字看上去很个性,但是孩子以后在生活的时候,在名字这件事情上容易带来麻烦。
3、避免谐音
也有一部分父母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很注重名字里的单个字的意寓意,虽然寓意很好,但是在名字连读后的谐音会让人觉得很尴尬。有的是单看名字还好,但是加上自己的姓,拿一个谐音梗就让人觉得莫名尴尬。
比如说孩子姓杜,你的名字叫子藤,那么分开读哪个都没有问题,但是合起来谐音“肚子疼”就是让人觉得又好笑又尴尬。
总结: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起名这件事上并不是很上心,因为觉得,不论是什么名字,对于孩子来说都只是一个代号而已。但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称呼,却关系的是孩子的一生。所以,宝爸宝妈们也要注意给孩子取一个寓意好,有内涵的名字。
1、理想式起名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理想是人的生活的动力,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都是因为怀有崇高的理想,才创造出了光辉的业绩,没有理想的人,就如同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在给孩子起名时,都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2、地名起名法
用地名作名字是比较常见的起名方法,这种起名方法既简单又有一定的内含,所用的地名往往是出生地,这种名字是用出生地的简称、代称以及出生地的特性,再加上配字组成的名字,当然,如果你不是这个地方出生的,喜欢这个地方,或与这个地方有什么缘分,也可用这个地方作名字。
3、典故起名法
什么叫典故起名法呢?通俗地说,就是用古代文献中一句有意义的话,从中挑选一、二个字来命名,譬如毛主席,字润之,"泽东"与"润之"意思相辅相成,用的是《孟子·滕文公上》的一句话:"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4、期望式起名法
“望子成龙”这一句习语,非常生动地刻划出父母对子女的切望和期待,在父母一代没有实现的愿望,强烈地要求在孩子身上实现,而已经实现的现想,又希望下一代能够承继下去,发扬光大。父母的这种思想,也往往十分突出地表现在给孩子取名上,所以期望式命名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命名法。
不取一些比较容易产生歧义的名字。汉字有同音字,也有多音字。在取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要仔细想一下给宝宝取的名字有没有同音或者多音字后,会产生歧义的字,这点一定要谨慎。
不要和近亲重名。这个尤其是一些大姓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自己的家人比较多,可能取名字的时候要考虑这一点。我们那里的规矩是重祖不重叔。也就是宝宝的名字不能喝叔父辈的人重名。但是可以和祖上(有族谱可以查到)的人重名。
宝宝的出生日期代表了宝宝的五行,大多数的人五行都不全,所以要补足五行(也有不需要补的),中庸之道基本上是缺什么补什么,可以利用五行的偏旁来进行补足。关于计算五行的方法我有一篇经验详细的说明了,需要的可以去自己查一下另外一篇经验。
用典故是最常见的起名方式,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好的典故,取其中一个字或者两个字来作为宝宝的名字。
这个在古代比较常见,电视里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宝宝生下来后找一些长者进行取名。我们现在还可以借助网络进行。
这是一个进行爱的教育的好题材,所以我选择它作为本次家长开放日的活动。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语言表达和各方面表现的同时,提供他们彼此之间大胆表达爱的机会!因为,现在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将他们对孩子的爱大胆的表达出来,孩子更是不懂父母深深的爱意。
在活动现场,孩子们对小兔表达爱的方式进行了大胆地想象与猜测,也对小兔独有的表达爱的方式蠢蠢欲动,一个个都努力地展示自己张开手臂、高高举起的最大极限,并口中念着:我爱你有这么多!家长不仅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表现,更被他们的爱意所感动!最后,我请每个孩子都用抱一抱、亲一亲的方式去向自己的妈妈(长辈)表达爱意!从家长的灿烂的笑容中看出深深的感动。甚至,有位母亲流泪了,她说:平时照顾孩子的时间太少了,我总觉得亏欠孩子!
我们也被此情此景所触动。是啊,父母总是习惯把爱藏在心底,很少尝试大胆地说:孩子,我爱你!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吃零食,危害大”,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吃的食品在农村小商店、小卖部中随处可见。而儿童食品更是多如牛毛,导致我们幼儿园的大部分幼儿每天上学、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拉着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的手,去小卖部买零食,在我们幼儿园已经形成了这种不良风气,针对乱买零食的这种情况,我们老师询问了几位家长,有的家长说:“不给孩子买不行,孩子哭闹的很,没办法,明知道多吃零食对孩子身体不好,那也得买,这样孩子就不哭闹了。”还有的家长说:“小卖部的零食包装漂亮,食品造型可爱,食品颜色鲜艳。孩子又很喜欢,所以就买了。”还有的家长说:“看见别的小孩买了,我孩子也要买,买了有时候孩子也不吃,就扔了。”
从家长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家长们都很爱孩子,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明知有的食品孩子吃了对身体有害,但是还要买,这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啊?
当然,这些小食品也不是绝对不能给孩子吃,关键是要适量适时。饭后用些糖果还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数不宜多,更不能以吃零食度日。吃零食还有一个危险就是造成营养不良。因为幼儿平常所吃的零食大部分都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被称为垃圾食物。不仅如此,零食还会消耗幼儿体内的维他命B来燃烧所吃进的糖类。体内维生素逐渐减少,会使人神经紧张、暴躁及精神不易集中、精力减退和失眠。同时,零食使幼儿吸收不到正常的营养会导致幼儿身体矮发育迟缓。
针对我们幼儿园里的大部分幼儿买零食的情况,我们幼儿园老师向幼儿和家长们讲了许多吃零食的害处,而且零食对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污染。真心希望幼儿们能少吃零食或不吃零食,逐步养成健康饮食,健康生活的好习惯。
关于“吃零食,危害大”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开学了,我们班的孩子增加了许多,班里三分之一的是新生。他们刚刚进入幼儿园,对我们周围的环境都非常陌生,许多好的行为习惯在家里也没有养成,且不说其他的了,就来聊一下吸吮手指吧。
袁诗琪是一个非常机灵、活泼又可爱的小女孩,但就是经常吸吮手指,特别是她的左手大拇指,除了吃饭、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是时时吸着个小手指,小小手指被吸得白白的,皮肤嫩嫩的,让人看了好是心疼,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这事,老师们每天都提醒她好几次,也给她讲道理,打比方,有些效果,但不明显。
为此,我也是伤些脑筋,为让孩子们不再吸手指,我便在网络中搜寻方法,终于找到关于这方面的视频,于是赶紧的播放给孩子们观看,视频利用动画的形式,讲述了细菌对孩子身体的危害。通过动画《不高兴的手指》、《高兴的手指》使孩子们认识到自己吸吮手指的不对做法,了解了吸吮手指的危害,再往后的这段时间里,吸吮手指的现象大大减少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通过这一事件,以后,我要更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网络,引导、教育孩子,多方面利用电教化武器辅助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
导读:托班的小朋友不但语言表达能力弱,而且动手能力也很差,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多观察、多注意,做个细心的老师,使小朋友能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
陶成在我们班是个各方面能力都很弱的人,开火车排队、上厕所解小便、起床穿鞋,他都需要老师的帮助。特别是解小便,光给他拉下裤子还不行。
记得刚开学那会儿,我带小朋友上厕所,看他站在那儿不响,于是我问他:“成成,是不是不会,”他看着我不响。我知道托班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得到“是”的回答后,我把他的裤子拉了下来,随即去关注别的小朋友。
解完小便到教室里给小朋友提裤子,却发现成成的裤子是湿的,我觉得很奇怪,我明明给他拉了裤子,为什么裤子还是湿的呢?难道之前就解出了,问他,他只是看着我,无奈,我给他换了裤子。
第二天,我发现他的裤子又湿了,我问王老师,她说“我给他的裤子拉下来的”。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决心查个究竟。
睡觉前,我和往常一样带小朋友去解小便,给成成拉了裤子后我留心看他,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成成总是把裤子解在裤子上,原来他的小手一动不动,任由他的“小jiji”耽拉着脑袋,于是“嘘嘘”也就顺着大腿跟流下来了。发现原因后,成成每次解小便,我都要提醒他小手捏牢“小jiji”。这下,成成的裤裤再也没有莫名其妙的湿了。
托班的小朋友不但语言表达能力弱,而且动手能力也很差,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多观察、多注意,做个细心的老师,使小朋友能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