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捣蛋”的宝贝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 09-07

很多父母为孩子的“捣蛋”头痛。因此当孩子“捣蛋”后,不耐烦的父母往往不加分析,就任意斥责、怒骂、惩罚孩子,讨厌孩子,孩子不得不忍受。这样会给孩子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和后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使孩子缺乏意志力,屈服于压力而没有主见;二是固执顽劣,对人对事冷漠无情。其实孩子的“捣蛋”是有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的。学龄前儿童大脑虽然获得发展,但脑细胞却很嫩弱,抑制过程的微弱和兴奋过于强烈,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很差。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加之他们缺乏经验,对行为准则不理解,大脑操纵小肌肉群能力很差等原因,就造成孩子的种种过失。父母知道孩子“捣蛋”后,不要急于对孩子进行惩罚,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捣蛋”犯错误。对于好奇产生的过失,应对孩子讲一些粗浅的原理并指导他观察,促使思维发展,把好奇发展成为日益旺盛的求知欲。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要耐心说理,使他懂得行为规范,错在哪里?懂得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适当的表扬、鼓励对于孩子的进步是很必要的。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前提,信任孩子是教育的关键。教育者的责任是把孩子想做一个好孩子的内在力量充分发掘出来,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他们才有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只要循循善诱,引导得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孩子一定会出现可喜的进步。由一个“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聪明、积极上进的好孩子。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班里有群“捣蛋王”


班里有群“捣蛋王”

我们班里有几个很让人头痛的“捣蛋王”,他们爬高上低,调皮活泼,动作迅速,反应敏捷,打闹嬉笑,问题不断,状况百出。

其实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聪明、积极、活泼、合群、灵活、热爱劳动、尊重老师、乐于助人……但是,他们确实又都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的制造“麻烦”!

当孩子的行为与我们的期待相反时,我们经常会下意识地给他贴上一个负面的标签,实际上,孩子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有他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公正的立场去看待孩子的行为,我们要先反省自己,对照以下问题去反省与改变:

你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爱和尊重吗?

你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孩子吗?

你的原则是确定的,不会随着心情而改变吗?

当你控制不了局面时,保证不会对着孩子撒气吗?

孩子做错事敢向你坦诚吗?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骄傲的回答“是”那么,孩子很幸运,如果不是,老师还有努力的空间,需要继续修炼。

孩子的改变,需要老师的理解与支持!

捣蛋的为何总是他们


下午副餐时间到了,我请孩子们分别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然后分别给他们分发点心。可是这时辉辉、小颖等几人用力敲着茶杯,还大声尖叫。我当时非常生气,就走过去严厉地对他们说:“你们怎么又捣蛋了,不要吵了,快去吃点心吧!”吃完点心后,当我上课时,辉辉、小颖又开始走来走去,我又一次严厉地批评了他们。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请孩子们收拾好自己桌子上的废纸,其他幼儿都整理干净,可是他们又把纸仍到地上……这使我感到很纳闷:为什么捣蛋的总是他们呢?想来想去我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好,我总是批评那些所谓的爱捣蛋的孩子,使他们受到心理暗示,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永远也改不了,所以也就不会想到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我想如果我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而是信任他们,告诉他们怎样做是不对的,那么孩子们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改观。一个孩子表现的好坏有时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的评价,教师的定位能决定孩子的表现,更能改变孩子的表现,所以我们尽量不要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让他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何对待宝宝打人与被打


没有一个妈妈听说孩子被欺负不心疼的,本想告诉孩子继续还手的,可又担心如果真的教会孩子还手了,不知道会不会出来一个先动手打人的孩子。

很多人说,让孩子还手,就是让孩子相互伤害。

可是,对于孩子呢?有的孩子一直喜欢欺负人,专门找那种不反抗的孩子欺负着玩。

这样的孩子,当然是不喜欢人家还手打他。

可是,长此下去,他又会被娇惯到什么地步?许多孩子都在幼儿园遇到相似的情况。

分析幼儿爱打人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为什么有的孩子爱打人?在这里我们抛开孩子无意识打人的情况不提,而是分析3-4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养成打人的习惯,父母的态度究竟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教育家认为:父母对待孩子打人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例如:1、用商量的口吻制止:当孩子打了别人,妈妈用商量的口气说:宝宝,咱别再打小朋友了好吗?这样的问句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

2、显而易见的明贬暗褒:“我家阳阳总被告状,整个幼儿园谁也打不过他,真拿他没办法。

”3、不恰当的玩笑:“冉冉,打这个臭哥哥。

”4、口头制止没有行动:看到孩子打别人,家长只是呵斥孩子一句“不要打人。

”但没有用行动去拉开孩子。

5、有制止的行动没有批评:只是拉开了打人的孩子,但没有告诉孩子他的错误所在。

6、过激的反应强化了孩子打人的意识:面对其他家长的告状,火冒三丈的爸爸一巴掌下去,“看你下次再打人!”。

孩子也会学着把打人视作发泄情绪的手段。

以上这些方法对孩子“打人”的行为没有十分明确的善恶观念,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这时家长的态度应十分明确,首先要及时制止,郑重告之“不许打人。

”然后允许孩子申诉打人的原因,父母要明确地表示对此事的态度,并给孩子讲清道理。

如是其他小朋友引起的,应告诉孩子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打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如果孩子情绪激动,听不进道理,可以暂时“冷处理”,待孩子平静以后,进一步讲清。

二、建议教孩子的自我保护方法:1、面对面严肃地说“请不要碰我”。

2、大声地说“不许你打我”。

3、用手用力地推开他。

4、找老师讲明情况。

一般来说,当孩子能勇敢地用上面的方法保护自己的话,几次下来,挨“欺负”的情况就会改变。

希望这些建议会对爸爸、妈妈们有所启发。

宽容孩子的所谓“胡乱捣蛋”


摘 要:父母文化素质是决定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方面,一般父母文化素质越高,越可能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越能为培养子女创造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调查显示,“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子女创造力的培养。从父母文化程度与“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关系看,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越会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

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态度,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顺水推舟”或“逆水翻舟”两个截然不同的效果,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和南昌6市在对106所中小学校11098名学生进行大样本调查后发现,创造能力强的孩子大多出自气氛民主自由的家庭。

家长教育方式对孩子影响大

“小孩不懂瞎胡闹”,这往往是家长对孩子兴趣的一记闷棍。家长喜欢用成人的视野,对孩子创造力的萌芽不自觉地加以扼杀。有一位女孩对摆弄电脑有特别爱好,结果还是被母亲斥责为“破坏”行为。

调查显示,“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子女创造力的培养。调查通过对子女拆闹钟的反应来分析家长的教育类型。“很生气,训斥我一顿”和“警告我以后别再做这样的事”属“强制型”教育方式;“无所谓,反正都已经拆了”属“溺爱型”教育方式;而“赞许,并加以鼓励”和“陪我一同做,并给我讲解相关知识”属“民主型”教育方式。结果发现,“民主型”占54.4%,“强制型”占33.5%,“溺爱型”占12.2%。从父母文化程度与“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关系看,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越会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

宽容孩子的所谓“胡乱捣蛋”

在创造教育上屡有成果的上海市向明中学,在对学生创造发明的过程进行跟踪后发现,知识层次较高的家长对孩子所谓的“胡乱捣蛋”行为表示容忍和引导,有利于孩子把胆量练大,萌发新的想法。校长芮仁杰认为,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家庭教育是一个需要被放大的因素。

一些专家认为,家长态度对孩子影响深远。比如,“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父母总是鼓励我自己选择衣服的款式和颜色”、“父母经常和我一起谈论科技、文化或社会新闻,彼此交流信息”、“父母鼓励我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家里我可以通过上Internet了解世界”等,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正向的力量,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看起来好笑的行为予以宽容,也许能让创造的火花点燃。

教育随笔:宝贝,对不起!


教育随笔:宝贝,对不起!

临近学期结束,结合我园阅读特色,每个班级都在积极准备最后的阅读展示活动,濛濛班也不例外。我的女儿濛濛在同轨的班上,她们的活动展示是中华美德小故事。于是我和女儿商量了就从中选了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表演。女儿的语言发展不是很好,说话口齿不清,也可能是小龄的特点吧,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女儿爱讲故事的热情。我一直期盼着女儿在故事表演中发挥她的优点:大方,不扭捏。也许是我的期盼值太高,在排练的过程中出现让我很内疚的这一幕:“濛濛,你讲话的声音就不能大一点吗?你瞧,诺诺的声音多大声呀。”“濛濛,你能不能别太随便,知道我们在表演吗?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真是浪费我的时间。”“濛濛,你说的话怎么还记不住,你瞧瞧你的朋友们,说的多好。”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表演后,我终于安奈不住心中的怒火,冲着女儿很暴力的发了一通火,我想,这不仅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深刻,在女儿的记忆中更加的深刻了吧,她会并不会一辈子记住她暴力妈妈的形象了呢?我懊悔,不该拿女儿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更不应该当着全班所有小朋友的和同事的面对宝贝发火,狠狠的伤着她的自尊心,女儿一直很好强。我反思着:我能把爱心、耐心和细心分享给别人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分享给自己的孩子呢?能够对别人的孩子做到宽容,为什么就不能宽容自己的孩子呢,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尽善尽美,其实连自己都做不到,何况是一个5岁的孩子呢。事后的我很自责,也许是教师职业的后遗症吧,把工作中的情绪发泄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了,我悔悟,也呼吁,如果是你,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况,希望你三思。孩子的童年很重要,父母的爱和引导更重要!

换种方式,捣蛋也乖乖


赫赫是我们小一班的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他顽皮的一刻也坐不住,这儿爬爬,那儿摸摸,满教室里来回跑。上课时,他忙着做小动作。我想了好多办法让他做在位子上不乱跑,可都不见效。无论是讲道理还是受批评,对他也只是"耳旁风"。今天孩子们都去上小便,准备洗手吃午饭了,可他还在教室里到处乱跑。我实在是没辙了,给他找点事情做吧,也许能让他安静一会。“赫赫,我交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好不好?”小调皮睁大眼睛好奇的盯着我,“你在这儿监督小朋友洗手……”“我会提醒他们要洗干净!”我还没说完,他就兴奋的告诉我。我说:“好的!太棒了!”“你就在这里提醒小朋友们,赫赫真像个男子汉!”“嗯!”他使劲儿的点点头。

就这样,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洗手的孩子,赫赫都在严格的督促他们,一刻也没有离开。吃完饭,我又让他去帮小朋友们收餐具,课上帮老师分教具。这天,赫赫像变了个孩子似的,不再到处乱跑,而是认真的做事,乐于助人。

是啊!像赫赫这样的孩子有很多,差不多哪个班里都有一两个!他们并不是不听话,只是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就连收餐具、摆鞋子,他都会认为是件好玩的事情。因此,做为一名优秀的幼教工作者要深刻的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对于个别性格独特、鲜明的孩子更要重视!有时也许多给孩子找点事情做,他会变得伶俐、聪明又能干!

小班:“捣蛋王”也需要爱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不管是主题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遵守纪律和守规则的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疼爱,反之,那些“捣蛋王”听到的,只能是教育和训斥,其实,有时细想起来“捣蛋”的孩子也有很多可爱之处。

晨晨是我们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白净的皮肤,可爱的脸蛋,看着都着实招人喜欢,而他就是我最头疼的“捣蛋王”,小手就没有闲的时候,特别是在游戏的时候,总是与小朋友发生纠纷,告状的屡见不鲜,在我观察中,晨晨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每次在玩区域活动时,他都表现积极,愿意参与游戏,也希望老师会关注他,喜欢他。从我关注他后,我发现晨晨与小朋友交往的方法不对,所以经常事与愿违,所以告状的也就见怪不怪了,如:在玩区域活动时,在区域里随意走动,随意拿或抢玩具,“老师,你看晨晨,跑我们这里抢东西”“老师,他挤我们”“老师……”。

每当发生这种事情,我都有意识地,悄声提醒他,教他正确的交往方式,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鼓励他与小朋友们搞好团结,要学会分享玩具,解决不了的事情,要和小朋友们商量,不能硬抢,大家一起玩才快乐,在主题教学活动时,让他有表现的机会,因为他聪明好动,上课喜欢回答问题,我就多给予表扬,潜移默化的教育有了小小的气色,慢慢的他和群了,会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调皮的孩子也不列外,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耐心,也许一个眼神或一个提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应,让爱走进幼儿的心田,让世界弥漫爱的芬芳。

宝贝的吻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宝贝的吻”!

宝贝的吻是最神奇的礼物,能让不安的心立马安静下来,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瞬间开心的不得了。

还记得有个故事《甜甜的吻》,宝宝给她外婆送了一个甜甜的吻,甜到外婆心里去了,孩子们回家都送自己的妈妈一个甜甜的吻,有很多妈妈后来跟我说宝贝长大了,会疼爱人了,给的甜甜的吻都甜到心里去了。

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宝贝,不图孩子回报多少,一点小小的回报就让他们很满足,很开心。

吻是很神奇武器,轻轻吻一下,便会很开心,不安的心立马安静下来,充满温暖。

小班的小朋友年龄小,离开妈妈来到幼儿园很不适应,有的小朋友哭闹,让人疼惜,我便安慰他们,给他们一个吻,一个拥抱,安抚他们不安的心,他们一会儿便安静了,还给我一个吻,我们的心便拉近了,孩子们也喜欢这里了,一下有了家的感觉,安心的在这里生活。

吻的神奇功效还有很多,爱孩子就多亲亲他们,抱抱他们,让我们的心中都充满爱,在爱中成长。

独一无二

寿光市侯镇实验幼儿园李维霞宋晓风

“自己是最重要的,自己永远是世界的唯一。

”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精心打造的,独一无二。

对于这,孩子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各自的独特之处。

幼儿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时期,这时候的孩子单纯如白纸,没有任何的伪装,自己的优点、缺点都表现出来,没有一点掩饰,干干静静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所以,这样的生命才让我们喜爱,忍不住的疼爱、呵护。

孟一小朋友在班里比较淘气,经常闯祸,可这并不影响他的发展,每天都是快乐的玩、闹、学,从不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因为他有自己的优点。

大方,非常大方,从不会在别人面前拘束,这让我很喜欢。

一次,我们学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小朋友们自制面具、金箍棒,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开始叫几个平时表现好的小朋友表演,但都是扭扭捏捏,不理想,这时,我突然发现孟一小朋友不自禁的在那表演,我便叫他到台上表演,一鸣慢慢走上来,当开始表演时,一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点没有拘束的意思,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小朋友的一阵喝彩,孟一也特别的得意,此后,孟一表演的孙悟空成了小朋友模仿的样子,经常看到一群小悟空在那活蹦乱跳,孟一从此也更爱表现,表现的也更积极,连家长都明显感觉到了孩子的变化,很欣慰。

看到孟一的进步,我特别开心,孩子认真学习,积极表现是非常好的进步,在一点一点的表现中渐渐的成长,表现得欲望促使孩子学习,各方面都会有突出的进步。

孩子不一定都要学习好,认真学习、乖巧听话,只要有自己的优点,勇于表现,都会获得进步,在一次次的表现中成长、成人。

每个人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很重要,都是自己的唯一,孩子更没有好坏之分,每个孩子都是棒小孩。

不知道本文“宝贝的吻”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