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孩子们都喜欢把玩具带到娃娃家来玩,只有佑佑不舍得带玩具,还经常抢别人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时,他跑到我面前告状:“老师,文文不让我玩玩具还打我。”我把文文叫到面前询问缘由,文文委屈地说:“佑佑不带玩具来,总是抢我的玩,上次还把我的小汽车摔坏了。”听到这儿,佑佑赶紧解释:“我不是故意的。”我问:“你很喜欢文文的玩具吗?”他点点头。我又问:“你该怎样向他借哪?”佑佑不高兴的说:“我和他商量了,他就是不给我玩。”“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呢?”我再问,这时旁边的琪琪插话说:“两个人一块玩。”我又继续问佑佑:“你这样喜欢玩具,为什么不自己带呢?”“我怕别人给我玩坏了。”我说:“是啊,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玩具,如果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玩具一样爱护别人的玩具,就不会玩坏了。”他想了想说:“我明天也带玩具来。”
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辆玩具汽车,并且特意让我看:“老师,这是爸爸新给我买的小汽车。”我高兴的说:“呀,你的小汽车真漂亮,还是遥控车,老师很喜欢。”自由活动时,我请他向小朋友介绍展示小汽车的玩法,他自豪地对孩子们说:“我来教你们玩吧。”孩子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跑到他面前,“我们一块玩吧。”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离园时,他说:“老师,我把小汽车带回家,明天再换一个玩具来。”从此,佑佑会把自己的玩具到娃娃家来和小朋友一块玩。在这里他不仅懂得了怎样与小朋友相处,还学会了与同伴共享。
一天早上,伟伟小朋友带了一辆精致的挖泥车来到幼儿园,把它放在教室右面的柜子上,星星小朋友见了,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柜子边,拿起挖泥车就玩。乐乐一看急了,奔过来不让星星玩,二人于是挣抢起来。一个大叫:“这是我的玩具”,一个大嚷:“让我玩一玩,让我玩一玩!”,场面顿时混乱起来,我连忙走过去制止,并教育星星以后不能抢夺别人的玩具。他立刻点点头,表示以后改正。类似这样的事情已发生了好多次,每次星星只要看到谁的玩具好玩,就随手拿来玩,以致经常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甚至打架。虽然,我已经告诉他一些交往的方式,也带着他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可当我找他谈话时,他都能准确地说出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商量不能抢夺等方式,但他的实际表现往往行动在前,而思维在后,因此造成与其他孩子的纠纷很多。见到玩具好玩,就“抢”,类似这样的现象在其他小朋友身上也时有发生,但星星小朋友显得尤为突出!
怎样才能让星星小朋友改掉这一“霸王”行为呢?为此,我先翻阅了一些资料,分析了一下他之所以抢玩具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见到玩具好玩就抢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此一年龄段的孩子的好奇心强,见到好东西就渴望拥有的心理有关。星星小朋友对“抢玩具”这一行为的对、错,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见到好玩的玩具就渴望马上玩,这种渴望常常使他忘记了“抢玩具”的行为是不应该的,再加上学前期孩子的道德认识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刚刚开始,所以行动在前、思维在后的表现在所难免。另外,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我决定好好地和星星的妈妈进行交流,实行家园同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在小朋友玩区域的时候,我们也会帮助老师一起管理小朋友的秩序。当发现个别小朋友有问题是帮助她们解决。之前我总是看小朋友玩的比较多,然后发现有些小朋友讲话声音过大就提醒她一下。今天我与小朋友一起进入区域玩了一下,让我一下子感觉与小朋友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小朋友最近都很喜欢玩飞行棋,可是今天玩飞行棋的小朋友三个缺一个,还有一副空棋没有小朋友玩。期中乐乐小朋友左右张望了一下,没有小朋友来玩后便邀请我加入游戏,他说:“阿姨,跟我们一起玩飞行棋吧!”我一下子有点不适应,但是又有点激动。我想着我跟小朋友一起玩不合适吧,于是说:“你们玩吧,阿姨看你们玩。”乐乐听了似乎有点失望,旁边老师听到了说:“阿姨,你就跟孩子们一起玩吧
,顺便可以看看孩子们能不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看到老师也让我与孩子们一起玩,于是我就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飞行棋。在玩的过程中,我发现小朋友有不按顺序抛筛子的现象,大家都会抢着去拿筛子抛。于是我纠正他们的错误,告诉他们谁抛完筛子以后轮到谁,不能抢筛子抛的。同时,也发现有的小朋友抛了筛子之后走到可以跳的部分也不太知道,于是我提醒孩子们,走到自己颜色的格子可以往前跳。就这样我们一边走我一边纠正孩子们的错误玩法。发现孩子们都很认真,我教他们的他们都会认真听。同时他们遇到问题也会问我,问我这样对不对。
这样与孩子们玩了一次棋子之后,发现我与孩子们的对话多了。孩子们也更加愿意与我交流了。我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了如何玩飞行棋。看孩子们玩与跟孩子们一起玩的区别很大,中间过程不一样,感情的融入不一样。所以我们不应该是孩子的监督者,应该是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与孩子们一起玩,一起成长。
在一次音乐活动时,老师正带领小朋友一起学唱歌曲。这时,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这个活动单元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刚才小朋友在唱歌时你们为何打闹?”“我们没有打闹。”他俩竟然不承认。我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他俩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大声喊:“老师,罚他俩站到前面去!不给上音乐!不许吃饭!”等等。看他们的神情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想这和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偏差有关。由于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如孩子打闹得出格时,教师有时会沉不住气,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就给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欢顺应老师的心理,于是在发生同类现象时,孩子为了讨好老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被指责的孩子在班里会觉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压抑,从而不喜欢上幼儿园乃至影响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而指责别人的孩子,刚开始,并不懂得幸灾乐祸,但长期这样,也会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心理,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
这时,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
待这个活动单元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
“刚才小朋友在唱歌时你们为何打闹?”“我们没有打闹。
”他俩竟然不承认。
我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他俩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大声喊:“老师,罚他俩站到前面去!不许吃饭!”等等。
看他们的神情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
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想这和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偏差有关。
由于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如孩子打闹得出格时,教师有时会沉不住气,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就给孩子留下了印象。
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欢顺应老师的心理,于是在发生同类现象时,孩子为了讨好老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
被指责的孩子在班里会觉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压抑,从而不喜欢上幼儿园乃至影响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
而指责别人的孩子,刚开始,并不懂得幸灾乐祸,但长期这样,也会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心理,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
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
你航航是不是一个坏孩子呢?航航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我认为在平时要多关注航航的举动,对于航航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做事要有耐心。另外可以鼓励孩子们帮助航航取得进步,让大家一起监督航航,在他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错误时指出错误之处,并帮助他改正。从他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
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不可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他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那个孩子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我应该反思自己的言行,应该让大家一起帮助他改正自己的缺点。
自从有了好伙伴,区域活动他们在一起,户外活动他们也一起。他们在一起不是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合理的玩,而是拿这样材料敲敲打打然后他们相对哈哈大笑。我怕他们会把材料弄破,也会温馨提醒要爱护老师的劳动果实。他们也很懂事就轻轻的玩。看着孩子那么懂事我偶尔也介入进去教他们怎么利用材料玩。
户外活动也是一样,一个跑一个追。亏好我们院子大,可以让孩子尽情的追逐。他们会开心的地上打滚,还大叫着。我也不想去阻止他们的行为,只要在我的视线下是不会有什么危险事情出现。现在只要孩子能与大家混合着玩就好。
中午饭后,孩子在走廊中玩耍着。坤坤吃饭还是蛮爽气的,每次都吃的干干净净。而且每次都很快吃完啦。他现在知道等待好朋友快快吃完可以一起聊天。可是他的好朋友吃饭是慢性子,每次总是班级的最后几名。坤坤可仗义气啦。早早为好朋友抢好了位置等待好朋友来,可是走廊就那么大,不是说可以留很多空位子的,所以饭后的坤坤是很辛苦的,为了给好朋友抢位子一会吵架一会吵架。总算等到好朋友到来,为了跟好朋友坐一起,坤坤宝宝把旁边的宝宝椅子推掉,引发一场打闹。我对坤坤说:“坐那里都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玩的,不一定要坐一起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