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民间游戏5则
如今孩子玩的游戏,大都是挑价钱昂贵的,似乎只要什么高级的遥控车之类的玩具才有面子,其实,有些玩具的原理连大人也搞不懂,又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乐趣与知识呢?
很多年龄大的人,仍念念不忘儿时“自力更生”做过的玩具玩过的游戏,至今都觉得很有趣味和启发,自己做玩具玩游戏,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懂得了很多原理,相信比买来的现成玩具“含金量”高多了。
01打“菱角”
(“菱角”在北方人说来是“陀螺”,底下有圆锥形的铁钉,头上类似茶壶盖头,中间也是圆锥形的,除了铁钉以外,都是木头制成的)
玩法:用线绕后,用力一抽,“菱角”就会旋转起来;还可比赛看谁的“菱角”旋转时间长。
02自制航模
玩法:取来比较整齐的长方形木块,把它挖成船形,船尾再用木块削成螺旋浆,用橡皮筋作为动力,在脸盆上行驶。
03“官兵捉强盗”游戏
玩法:小伙伴分成两队,“强盗”逃,“官兵”捉。“官兵捉强盗”约定地方,“官兵”只要碰到了“强盗”的衣服,就算抓到了。然后,换角色重来。
04拉大锯扯大踞
玩法:非常简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首儿歌,两个孩子只有坐在床上或地上念着儿歌就可以了,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这么简单的游戏,可以跟小伙伴一起玩,可以跟妈妈外婆一起玩。
05打玻璃弹子
玩法:在可以挖的泥土地上挖几个小洞,用手把玻璃弹打进小洞,并瞄准他人的弹子,进行“攻打”。
民间游戏3则
01荷花荷花几时开
游戏目标:
引导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启发幼儿创编游戏歌谣,尝试新的游戏。
游戏玩法:
地上画一个圆圈当做池塘,3到5名幼儿蹲在圆圈中心扮演荷花,其他幼儿站在“荷花”周围。
游戏开始,全体幼儿一起问:“荷花荷花几时开?””荷花”回答:“一月不开二月开”。全体幼儿继续与“荷花”一问一答,直到回答“七——月——开”后,“荷花”开始追逐其他幼儿,被抓住的幼儿扮演荷花,游戏重新开始。
规则:
在追逐时,不能跑出“池塘”,跑出的幼儿停止游戏一次。
儿歌荷花荷花几时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一月不开二月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二月不开三月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三月不开四月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四月不开五月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五月不开六月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六月不开七月开。
02猫逮老鼠
游戏目标:
训练幼儿跑和钻的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游戏玩法:
多个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一个幼儿站在圈外扮猫,一个幼儿在圈内扮老鼠。
游戏开始,大家齐念儿歌。儿歌一念完,“老鼠”从圈内窜出,“猫”趁势追捕。“老鼠”连钻数“洞”(在围成圆圈的幼儿之间钻),若未被捉住,则变换角色;若被捉住,则罚“老鼠”停止游戏一次,或更换角色继续游戏。
规则:
在游戏时,必须唱到“老鼠老鼠九月九,逮到老鼠咬一口”时,“老鼠”才能从圈内窜出,“猫”才能开始追逐“老鼠”。
建议:可以将罚“老鼠”停止游戏一次改为表演节目等。
儿歌:
老鼠老鼠一月一,早来,老鼠老鼠二月二,早来,
老鼠老鼠三月三,早来,老鼠老鼠四月四,早来,
老鼠老鼠五月五,早来,老鼠老鼠六月六,早来,
老鼠老鼠七月七,早来,老鼠老鼠八月八,早来,
老鼠老鼠八月八,早来,老鼠老鼠九月九,早来,
老鼠老鼠九月九,逮住老鼠咬一口!
03编花绳
游戏目标:
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游戏玩法:
两名幼儿为一组。先由一名幼儿用手将花绳编出一种式样,然后另一名幼儿将前一名幼儿手上的花绳编为另一种式样,再套在自己的手指上。两名幼儿轮流编,直到不能编出新的样式,或者花绳脱落而没有套在手指上,游戏结束。
建议:为幼儿准备较柔软且没有弹性的绳子进行游戏。
民间游戏2则
民间游戏:十二生肖跟人走
游戏目标:
1、认识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2、练习跑和躲闪的能力。
3、积极参与民间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游戏准备:
十二生肖头饰,童谣
游戏玩法:
一个领头的幼儿走在前面,其余幼儿跟在后面边走边念童谣:一鼠、二牛、三虎、四兔、五龙、六蛇、七马、八羊、九猴、十鸡、十一狗、十二母猪跟人走。当念完最后一个字“走”时,小朋友四散跑,领头人追,捉到4名——5名幼儿后,游戏重新开始。
民间游戏:乌龟孵蛋
游戏目标:
1、练习快速躲闪的能力。
2、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
3、幼儿愿意参与游戏。
游戏准备:乌龟妈妈头饰一个、老鼠的头饰若干、凳子一张、几个石头
游戏玩法:
1、游戏者中选一人当“乌龟妈妈”坐在凳子上,凳子下面放几个“蛋”
(可用石头代替),表示“乌龟妈妈”正在“孵蛋”。其余游戏者做“老鼠”。
2、“老鼠”在“乌龟妈妈”身边跑来跑去,伺机取“蛋”。“乌龟妈妈”可以自由转动身体保护下面的“蛋”,但不能离开凳子。“老鼠”伸手取“蛋”时,“乌龟妈妈”要迅速拍打“老鼠”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许再取“蛋”。游戏可玩到“乌龟蛋”取完为止。
民间游戏4则
一、民间游戏:翻麻将(大班)
所属类别:竞赛游戏
游戏目标:迅速翻动麻将与抛接沙包的竞赛。
游戏准备:旧麻将四块,小沙包一个。
游戏玩法:
参加者轮流进行翻麻将的竞赛。每人经过下面几轮抛接与翻动的活动,才算完成一局。
第一轮:抛接沙包,翻动一块麻将,然后又迅速抓起去接沙包。如此翻动一块抓起一块,直至全部抓完。
第二轮:抛接沙包,翻动两块麻将,然后抓起这两块麻将去接沙包。另两块也同样抓起。
第三轮:抛接沙包,翻动三块麻将,接着接住沙包。再抛接住沙包,抓起三块麻将去接沙包。接下去抛接沙包,翻动最后一块并抓起来去接沙包。
第四轮:跑出沙包,翻动四块麻将,接着接住沙包。再抛出沙包,一起抓起四块麻将去接住沙包。
二、民间游戏:推磨、摇船(大班)
所属类别:玩手与全身动作游戏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手臂力量,训练动作的灵活性。
2、学会两两合作游戏。
游戏准备:
幼儿游戏前学会儿歌。
游戏玩法:
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或坐下,双手五指交叉互握,随儿歌做推来推去的动作,可反复进行。
附:游戏儿歌(瓜洲方言)
推磨子,磨豆子,豆子磨好了,
过大江,怎么过,摇船过,
摇一摇,摆一摆,
摆一摆,摇一摇,
摇摇摆摆过大江。
三、民间游戏:盲人摸象(大班)
所属类别:猜人游戏
游戏目标:
1、通过触摸同伴的发型、五官、服装等猜测同伴的姓名。
2、体验猜测游戏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游戏准备:
游戏前学会儿歌。
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选出一个幼儿蒙上眼睛做猜的人,其余幼儿围着猜人者拉手成圆圈,边走边念儿歌,念完儿歌停住。让猜人者随便摸一个幼儿,先把摸到的特征说出来,如“有像个辫子”“圆圆的脸”等,然后根据平时对同伴的记忆猜测摸到的是谁,报出名字。幼儿齐声说对对对或错错错,被猜的幼儿和猜人的幼儿交换,游戏重新开始。
附儿歌:
盲人摸象,盲人摸象,
摸到一头象。
摸摸他的脸,
摸摸他的头,
猜猜他是谁?
他——是——谁?
四、民间游戏:捉螃蟹(大班)
所属类别:猜人游戏
游戏目标:
1、通过听辨同伴的声音和回答的问题判断同伴的姓名。
2、创编能反映同伴特征的问题,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3、感受猜测、追逐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大螃蟹、小螃蟹头饰。
游戏玩法:
一名幼儿扮演大螃蟹,用两条手帕蒙上眼睛,其余幼儿扮演小螃蟹。游戏开始后,小螃蟹在场地上四散在跑,大螃蟹去捉小螃蟹。捉到小螃蟹后,大螃蟹向小螃蟹提出一个问题,如:“你家在哪?”、“你最喜欢什么?”通过听辨小螃蟹的声音和回答,判断小螃蟹是谁,如果猜对了,换被猜中者来做大螃蟹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幼儿民间游戏3则
01种莲子
游戏目标: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时,幼儿围成圆圈两手合在一起做捧物状,不能随便张开,“种莲子”的幼儿拿着一颗“莲子”(小豆子或其他的玩具),然后沿着圆圈依次向每个幼儿手里“种”,猜的幼儿跟着他注意观察。这时全体幼儿念儿歌:“种莲子,开荷花,莲蓬、莲子在哪家?在东家,在西家,请个小朋友来看花”。“种莲子”的幼儿在种的过程中,要看猜的幼儿没看清楚,把“莲子”放在某个幼儿手里。
一直到每个幼儿都“种过”之后,便请猜的幼儿来“莲子”被“种”在那个人的手里。如果连猜三次没有猜中。可另请幼儿来猜,游戏重新开始。
最初游戏时教师示范“种莲子”。
02城门城门几丈高
游戏目标: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熟悉多种水果的名称。
游戏玩法:
两名幼儿双手相握上举扮城门,事先约定一个幼儿是“苹果”队,一个幼儿为“香蕉”队,其他幼儿依次从城门钻过,边钻边念儿歌,念到最后一个字时,扮城门的两个幼儿手放下,套住来不及钻过去的幼儿,问:“你要吃什么?苹果还是香蕉?”被套住的幼儿回答后,让他们在一边“城门”等待。游戏继续。直到所有幼儿都被套住过,比一比苹果队和香蕉队哪队的人多,多者为胜。
规则:
被套住的幼儿说出“吃苹果”或“吃香蕉”后,要分开站在两边,以便游戏结束时统计两队的人数。
儿歌城门城门几丈高
城门城门几丈高?二十八丈高!骑花马,带大刀,走进城门套一套,问你吃苹果还是吃香蕉。
03拉大锯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的四肢肌肉;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并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游戏玩法:
幼儿两人一组盘腿对坐,相互拉着对方的手,随儿歌的节奏做拉锯的动作(身体随儿歌节奏前俯后仰)。游戏还可以采用两个幼儿对坐,两手触底,两脚随儿歌节奏对蹬的方式进行。
规则:
在游戏时,两幼儿要双手紧握(或双脚蹬紧),不能随便松开,以免身体后仰发生意外。
建议:
根据幼儿的年龄,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以多人进行。可以改变儿歌的内容,再根据内容变换动作。
儿歌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外婆家,唱大戏。
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我也去。
拉大锯,扯大锯,小伙伴也要去。
你过来,我过去,拉一把,扯一把,
小宝宝,快长大。
民间传统游戏8则
一、游戏名称:蹶仗
游戏目标:
1、锻炼幼儿跳跃、投掷的能力。
2、培养幼儿目测丈量的能力。
游戏准备:沙包一个、场地上画有一个圆圈。
游戏玩法:2—3人的游戏。一人在圆圈内站好,将沙包铲射出圆圈。对面站一人尽力接住沙包。如果接住将沙包投回圆圈,如果没接住,捡起来投回圆圈。圈内的人再将沙包踢出,根据距离目测距离(要几脚)然后用脚进行丈量。丈量的距离可有剩余,如果不够就输了。圈内的人如果没有将沙包踢出,沙包落在圈内就为输。丈量的距离可以累积,结束时多的为胜。
二、游戏名称:三个字
游戏目标:
1、锻炼幼儿的奔跑、躲闪能力。
2、提高幼儿反应速度。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平坦宽敞的活动场地。
游戏玩法:请一位幼儿当“追捉者”,其余幼儿当“被追捉者”四散跑,“追捉者”追到一位小朋友,“被捉者”若说出三个字,“追捉者”就继续捉其他人,若说不出三个字,就当“追捉者”,游戏继续进行。
三、游戏名称:红绿灯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走、跑动作协调能力,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2、培养幼儿感统能力的灵敏性。
游戏准备:眼罩
游戏玩法:请一名幼儿戴上眼罩,当红绿灯,当这名幼儿说绿灯时,幼儿可自由跑;当这名幼儿说黄灯时,幼儿可自由走;当这名幼儿说红灯时,幼儿站在原地不动。戴眼罩的幼儿开始摸人,其他幼儿身体可移动躲闪,但脚底不能移位,若被摸到的幼儿与戴眼罩的幼儿互换角色,没摸到的幼儿继续游戏,游戏反复进行。
四、游戏名称:回头一笑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控制力。
游戏准备:场地
游戏玩法:一名幼儿在离开同伴约lO米远的地方背对着大家,他可以自行控制,每隔几秒钟回头一笑。在他没有回头时,大家可以往他站立的方向前进,一旦他回头,大家必须立刻静止不动。如果他回头时发现谁还在动,那个幼儿必须退回起点重新开始,直至有人前进到他身后拍到他的肩膀为止。最先到达的幼儿可以作为下一轮“回头一笑”的人。
五、游戏名称:编花篮
游戏目标:培养孩子单脚跳的能力。
游戏准备:空旷的场地
游戏玩法:孩子们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个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个孩子的手上单脚站立。然后,孩子一次将自己的腿放在另一个小孩的膝湾里,花篮编成,保持花篮的样子边唱边跳。(注:孩子们的用来编花篮的腿应同时是右腿或左腿,可两人玩也可多人玩。)
六、游戏名称:迈十步
(剪刀代表三步、锤代表五步、包袱代表十步)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
游戏准备:活动场地
游戏过程:首先请幼儿自由分组(每两人一组)在场地的两端画两条线(距离自定),请幼儿站在起点线上开始游戏,二者进行剪刀,包袱、锤的比赛,当一人出剪刀,一人出锤的时候,出锤的一方赢了,赢的一方向前走五步,然后游戏继续进行,先到达终点的一方取胜,游戏可多次进行。
七、游戏名称:冰棍化了
游戏目标: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
游戏准备:空旷的场地。
游戏玩法:把幼儿分成两组,一人A与多人,幼儿A发出指令“游戏开始”。其他幼儿四散跑,幼儿A去抓其他幼儿要被抓住时可以说“冰棍”,并站在原地不能动,待同组幼儿过来拍打一下说“化了”,才可以继续跑。如果被抓到与幼儿A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游戏可根据人数的多少分组玩)。
八、游戏名称:扠咕啦
游戏目标:1、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反应能力。
游戏准备:若干人
游戏玩法:两人搭手作“门”,商量好各自的代号,例如:一人为苹果,一人为香蕉,然后站在场地中央,拉好双手高举。
其他小朋友排成一队,每人拉住前人的后衣襟。便穿过“门”边说着儿歌:“扠扠扠咕啦,家家夜夜吹喇叭,你说呀呀我说呀呀,就是要说他。”当说到结尾的他字的时候,当“门”的小朋友把高举的手放下,套住一位小朋友,然后问他:“要苹果还是香蕉?”小朋友回答什么就站在谁的后面。当所有的小朋友都北部的时候,人数多的一方获胜。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