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和孩子一起阅读
有好多次在读《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好多次在跟学生讲《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好多次在和家长同志们说《孟母三迁》的故事,直到很多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孟母的智慧与伟大。
带着孩子上班已经2年多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环境、周围的朋友对一个孩子的早期成长影响有多大。两年前,孩子小,每一次开会没有人帮助看孩子,就随意的把他交给比他大一些的大哥哥们,应该从那个时候起,孩子开始接触网络,刚开始的时候是看别人玩,后来就学着自己摸索,再到后面上瘾,早上起来就想把电脑摸一摸,网上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守在电脑前。(其中有一个环节:那个时候他接触的孩子都是爱玩电脑的,他们经常指使冰冰去找妈妈要电脑,如果妈妈不给,他们这群孩子就不跟他玩。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把孩子们都变成了这样。)为这个事情,我曾经很苦恼,心理学上讲:强迫地想让一个人不去一件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发这个人更坚定地去做这件事。可见:硬性的强迫孩子不玩电脑只会让孩子更离不开电脑。为此,我买了《儿童心理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最大的收获是:孩子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玩电脑是他的一种兴趣,只不过现在这种兴趣让他着迷,并影响到他其他兴趣的培养。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转变孩子的兴趣。在孩子12岁前,应该是一个人身体和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人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我决定抽时间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正巧,在这个时候,我读了邬晓莉的《爱的叮咛》,知道了课外阅读对一个人一生智力发展及终生学习的重要性,我决定将孩子的兴趣引到课外阅读上来。为达到这个目的,我分如下步骤完成:
第一:让电脑被“没收”,从此不能用。我将我们办公室的电脑全部用密码锁上,并告诉冰冰:学校检查电脑的时候,发现我的电脑上玩游戏的记录最多,校长爷爷已经将我的电脑没收了,现在这个电脑不属于我了。(善意的谎言,还让校长成了坏人,呵呵。同时自己也要做到孩子在身边的时候,坚决不用电脑)
第二:想办法将家里的电视关掉。有一个机会:那天,冰冰和他爸爸在家玩游戏,他爸爸要买他的枪,问他多少钱卖?后来玩到尽兴的时候,他爸爸说:我想买你的遥控器,你多少钱卖?冰冰说:多少钱也不卖。为防止爸爸抢遥控器,他还特意去把遥控器给藏起来,后来遥控器就“永远”消失了。冰冰回家也就没有电视看了。
第三:借助益友的力量。我们办公室旁边有一个喜欢读课外书的男孩-----蒋东方,这小孩机灵,淘气,好动,正直、热情、爱看书。我让冰冰天天和东方一起玩,有意避免他和以前爱玩电脑的那几个小孩接触。朋友的力量还真是大,孩子一旦有了益友,他也会学着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每天放学学完作业,就在操场上玩耍锻炼身体,还经常听他们相互之间探讨一些孩子世界里的问题。
第四:带着孩子读书。每天回家,不管多忙,多累,都要陪孩子把书拿出来,读一读,刚开始是我读,冰冰听,后来变成,他看图说话,我再带他读,书里面有很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有时候读得我们一起开怀大笑,有时读得我们疑惑重重。
现在孩子已经走进阅读,并喜欢上阅读了,我们一起用四天的时间读完了《三毛的故事》,现在正在读第二本《小王子》,我正打算再买一套适合孩子口味的读物。作为暑假作业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完成。
离开斑斓的大学生活已经9年有余,进入社会的大炼炉,自此再也没有捧起过书本,“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魅惑对我而言再也不起任何吸引度!
童童小班了,开始大思维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老师要求家长给孩子阅读故事,原本只是敷衍了事的给他翻了一下故事书,又开始我的手机生活,他的动画片时间,各自享受“Everyone’sTimes!”
曾几何时,我们的日常交流贫瘠的只剩下一起吃饭,一起去幼儿园。当有一天我梦见我的孩子不再跟我交流,而是追随光头强和熊大的脚步与我背对着,渐行渐远,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自私行为给孩子的习惯和生活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因为与孩子共同阅读
,我仿佛重新又回到了那个属于我的纯真年代,让我放飞自我,抛下心心念的手机,于是我们俩就开始了每天读童话的生活,行云流水般的在童话的森林里奔驰,享受大自然的每份阳光。
当三只小猪的老大老二被大灰狼追赶的时候,童童和我都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童童还会要求我去把大灰狼打死,但是老三的砖瓦房拯救了这一大家子后,大家紧绷的内心瞬间放松了。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我儿子善良的一面,间接的让我慢慢的走进儿子的内心!
当看到插画上丑小鸭丑陋的那一面,童童会对我说:“妈妈,这只鸭子好丑啊,我不喜欢他。”我会耐心的跟他讲:“童童,丑小鸭一会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像变魔术一样,我们一会就能看到了!”读书的同时,我们的精神世界其实与孩子是一起在成长的,很多时候大道理谁都懂,但是现实中“外貌协会”、“以貌取人”、“看人看事看表象”都是我们这群大人存在的弊端,与孩子阅读的同时也从侧面鞭策着我们完善自我,让我们的素质走向高端。
因为阅读,与童童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让我看到了自己孩提时代欠缺的父母关爱,我觉得不能再让历史重演,要让我的童童整个孩提时代都将是快乐的。
因为与孩子共同阅读,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发生改变。
妈妈问:“童童,你觉得谁最漂亮呢?”
童童答:“妈妈,你是我的白雪公主,你是最漂亮的,我是你的王子。”
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纯粹的,缓慢变化的,上一秒我还批评过他的无知,但是下一秒我又成为他心目中的白雪公主了,王子与公主永远是最和谐的一对,他们不会彼此吵架,彼此伤害,彼此苛求对方!
很多时候职场和生活中,我们会小鸡肚肠的回敬那些曾经批评或者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一直抱怨自己生活的很累,也一直以一种渴望的姿态回望自己的青葱岁月,放下自己的身段吧,放下一切所谓的仇恨,童话生活、童话世界需要的是孩子般洁白无瑕的心智。
很多时候孩子反而是你最大的榜样
,请不要视而不见。和孩子一起学习书本知识,把书中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同时补充自己精神、文化的空缺。
亲力亲为的拿起你手上的书本,与孩子一起阅读,只有通过亲子阅读,才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想的是什么,同时让孩子懂得了只有辛勤的付出,才能有丰厚的收获,真正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正含义,使孩子更加喜欢读书和爱护书了。
育儿心得:和孩子一起成长
转眼间女儿都开始上幼儿园小班了,送她第一次去幼儿园时,她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现在已习惯每天都要去幼儿园,孩子在一天天成长,也让我很幸福的和她一起成长。
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最初,我与女儿相处的模式是:她不听话,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会哄哄她,当我哄了一会她还是继续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会大发雷霆,甚至会动手打她两下,刚开始还有点效果,后来发现效果越来越差,她甚至也有了点暴力倾向。这让我感到不能把自己在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到教育孩子上面来,反思自己,不能再用暴力了,在她无理取闹的时候试着先让她冷静冷静,再和她心平气和的谈谈,我自己也控制了情绪,轻易不发脾气,引导她正确的处理自己的坏情绪。现在有了很好的改善,遇到问题能心平气和的解决。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个真的很重要。最早我们为孩子挑选一些有意义的书,和她一起阅读,把它当做亲子活动。她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我会给她挑选颜色鲜艳很大的动物,水果图片,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很很喜欢,慢慢就认识了图片,有了兴趣。到她会说话的时候,我会讲故事给她听,她会很有兴趣的听,一个故事让我讲好几遍,慢慢的孩子会复述我讲的故事了,她先会复述故事里的人物,指导复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现在都有自己的想象力了,给故事添枝加叶。阅读慢慢成为孩子生活得一个部分。她会自己拿书,虽不认识字但能知道图片上的内容,还会描述给我们听。除了讲故事我还会教她一些三字经,弟子规,虽然她现在不太懂,但是我们联系生活的种种和孩子去说,孩子也有了不错的理解。如:在吃东西的时候,她会先拿给外公外婆吃,还说:“长者先,幼者后”。上次她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忽然说了一句:少不学老何为,用的还是蛮恰当的。把书中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理解书中的内容,孩子的变化让我知道其实孩子的领悟能力很高的,家长要有耐心慢慢引导,
引导孩子与人相处,例如我和她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她会要求我出什么,她要赢,不听她的她就不高兴。我和她说:你想赢,别人也想赢,游戏本身就有赢有输,是很正常的事情,你如果都让别人听你指挥,谁还会和你玩了。在做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我都会和她讲,慢慢她也不在要求这种无理要求了。孩子之间相处的时候,我一直对孩子说:要友好相处。你对别人友善,别人也会对你友善。有一次带她去游乐场去玩,她和另一个小朋友同时要玩一个小车,两人都要玩都不让,她还跑过来和我说:“妈妈,她不让我。”我和她说:“那你为什么不让别人先玩呢,你不让别人,就不能要求别人让你,这是共有的玩具,谁都可以玩,你谦让一点,可以和小朋友说,你先玩,玩好了再让我玩。”她觉得说的有点道理,就跑过去和小朋友说了,后来两个小朋友一起手牵手玩了很多游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一直都让她保持与人为善,现在她与小朋友相处都还不错,有了明显的进步。
让我骄傲的是,今年夏天,我和她爸爸带着她去爬泰山,女儿真的很棒,爬到了山顶,在这过程中她也有不想爬的时候,我们一直鼓励她,给她加油,在我爬不动的时候还会扶我。孩子的爆发力真的不可思议,让你想不到,所以不要低估孩子,去培养她的耐心,毅力,孩子真的会带给你不同的,异想不到的惊喜。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反思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对孩子充满了爱,孩子回馈我们的是健康成长,家庭因爱充满了阳光。
育儿心得:陪孩子一起成长
前几天收到老师的短信,请家长利用空余时间写一篇育儿心得。其实收到这个短信,我还是很头疼的,育儿经验实在不知道有还是没有,也不知道自己这些年对待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确。孩子刚出生时,我自己倒霉觉得什么,而是朋友们都觉得我肯定可以教育好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感觉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了。
不知不觉我当妈妈快4年了,从什么都不懂到一点一点摸索出一些自己的育儿经验,其中的酸甜苦辣让人感觉都是幸福的。作为涵涵的妈妈,其实在对孩子育儿的经验很少,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有自己小小的感悟。
在涵涵还没出生之前,我没有像别的爸爸妈妈那样做足功课,想的最多的就是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长得什么样子,生下来一定要健康,当涵涵出世时,那是多么的手忙脚乱啊,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去碰他,更多的是不敢碰他,宝宝太软了,然而在后面的时间里慢慢的适应了和宝宝的亲密接触,并且用自己并不温柔的态度去和他相处。让我感到开心的是涵涵一周岁差10天的时候会走路会说话,还长了8颗牙,摸着沙发战战兢兢的往我站的方向走来,并很快的扑到我的坏了,那一刻我感觉很幸福,他就是我最甜蜜的负担(我是不太喜欢小孩的人)。
涵涵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话还特别多,和小朋友们能开心的在一起玩,两周半就去幼儿园上学了,在第二学期班上又来了新同学,那个小朋友胆子很小,老师为了鼓励他,就问其他的小朋友:“有哪个小朋友愿意来和这个新同学打招呼?”,涵涵第一个举手,并直接走到新同学面前拥抱他,跟他说“HELLO,我叫童浩宇”,晚上我去幼儿园接他时,老师告诉我说“童浩宇今天很棒,主动欢迎新同学”,听到这我很开心,因为他愿意和小朋友做开心的玩伴。
有一点就是如果小孩要什么东西时,如果是又哭又闹的话,不管这件东西是不是他很想要的,这时候不能给他,如果给他的话是鼓励他,以后就很难控制了。然而这也是有时让我觉得烦心的地方,小一点的时候,经常带涵涵逛超市,看到喜欢的玩具或想吃的零食,就站在那跟我说要买,我如果说不买,他就会哭,我会直接抱起她走,并告诉他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大人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依着你,你也要依着妈妈,再到后来就不这样了,只是跟妈妈商量,想要这个,这个时候,买了会很高兴,不买也就还好了。
其实教育孩子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但作为家长的我们都是为自己的孩子好,只要不是溺爱,我觉得那就够了。
育儿心得:与女儿一起成长
今年,作为新蕾幼儿园的新生家长,我很荣幸地成为了第九期家长学校中的一员。带着责任和希望,每一次开课,我总是准时参加,并认真笔记。
女儿刚上幼儿园,从单一的家庭环境到了幼儿园的大集体,所处的环境起了变化,生理上也会随之而变化。作为假合资拿过,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健康问题了。王保章医生的“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就像一场及时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除了健康,那就是对耗资的教育了,吴老师与闻老师的讲座更是精彩,让我明白智力因素跟非智力因素同样重要。作为我来说,一直主张用我们年轻人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所以自从有了女儿,我宁愿放弃工作在家做起全职妈妈。先生常年在外,婆婆与我们同住,由于两代人教育观念和方式不一致,有时为了女儿会产生一些不愉快。平时谈及时,做奶奶的也知道过分包办,溺爱是不好,可一遇事把什么都忘了,还是那一套。我想:如果以后可以专门开设一个关于隔代教育的课程,让那些祖辈们听听,聊聊他们之间的话题,那可定也是受欢迎的。
总之,要感谢新蕾幼儿园给我们这样的学习机会,感谢为这期家长学校付出辛苦的专家和老师们。当女儿踏入新蕾的那一刻起,我感觉我也是新蕾的一员了,我也会随着女儿的成长在这片快乐的天地里一起学习成长!
对大多数初为人母的我们来讲,刚开始也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孩子相处,长辈?朋友?抑或是教育者的姿态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刚开始的迷茫,到渐渐地有所了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成长,对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处理的得当,会让母子关系更亲近,一旦相处不当,真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给孩子讲故事,一开始真的会让人一个头两个大。真的不是单方面有耐心就能完成的事情(),因为小孩子很难注意力集中地听完整个故事,不是经常性的打断,让故事再难接下去,就是中途跑掉玩玩具去了,总之很难坚持听完一整个故事。当然,这其中也有我的责任,只懂得平铺直叙的读故事,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讲故事。后来为了不让孩子走神,互动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再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边讲边问孩子故事中的角色怎么样啦?或者指着故事中的图片问他下面的情节会怎么发展?这样时不时的提问,既可以增加互动,也能让孩子少走神,两全其美的办法,何乐而不为呢。另外,讲故事的环境也需要注意,如果在一个非常吵闹的环境中,旁边的小朋友不停的跑着闹着地玩耍,你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给孩子讲故事,还指望他能专注,想都不要想。对四五岁的小孩子来说,本就注意力很分散,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即使他有专心听故事的心,也难控制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所以说讲故事的环境一定要选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这样,才能让孩子完全融进故事情节中。
我是一个不算称职的妈妈,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和孩子一起成长,看着他一点点长大,一点点变得优秀。与此同时,我也在努力并尽力地,多与其他小朋友的父母沟通,做一名更加称职的妈妈。
育儿心得: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晃,振衣大师就来到了大班下学期。随着孩子年龄慢慢变大,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自然也相应有了一些变化。不过,我想大部分的内容,可能各个家庭都差不多吧。所以,这里就只写一个我自己觉得可能有一定独特性的育儿心得。
今年春节前,带振衣大师回老家,和他聊天。告诉他,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问他要不要一起做。孩子当然很高兴就答应了。于是,我就说,有一本书,叫做《千家诗》。很好玩。要不要我们春天的时候就背春天的诗,夏天的时候就背夏天的诗?振衣大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提议。当然,这里要插一句。大概从振衣大师三岁的时候开始,我带他出去散步的时候,就经常自顾自地在前面背些古诗。一来二去,振衣大师当时也记住了一些(当然,如您所知,事过境迁后,又忘记了)。因此,在他的印象里,觉得背诗歌还是一件挺好玩的事。然后除夕夜,我就开始教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在震天动地的爆竹声中,孩子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些诗句。从那时到现在,断断续续地带着他背了不少古诗了。他也一直保持着对《千家诗》浓厚的兴趣。我很欣慰。
对于背古诗这件事,我的想法是这样的:1、重要的是让他对这事有兴趣。2、是不是一直记得住不重要。这一点,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家的,也要和老人家说清楚。否则老强制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这事不那么有趣。3、选择《千家诗》,是因为这本书是按照四季来编排的。这样孩子能够结合四季里风物的变化。当然,象《千家诗》里,有一些应制诗,就没必要给孩子背了。4、家长最好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是只要求孩子自己背,而是自己也要背。这几个月来,为了可以在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候,随时可以脱口背出古诗,我自己也花了不少时间。现在千家诗差不多有半本,我自己也能背出来了。
感谢孩子,让我们能看到他的成长。也让我们能够因为爱他,而让自己也继续成长。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