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孩子的反复阅读,图书区里竟有了一叠废旧的图书,在看孩子显得有点无味,丢了又有点可惜。
如何来处理这些废旧的图书了,还是来听听孩子们有什么好的意见吧!于是我从图书区里拿了一叠厚厚的废旧图书,对孩子说道:“你们看这是我们班图书区上的一些废旧图书,我们小朋友一起来想想,如何来处理呢!我的话刚说完。
孩子们纷纷举手。
彤彤说:“可以送给小班或者中班的小朋友看。
”“对啊,或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他们应该没有看过”笑笑说道。
乐乐说:“把图书上面漂亮的图片剪下来,可以来布置我们的区域。
佳佳连手都忘了举急忙说道:“对对啊,把图案剪下来,还可以来做我们的手工活动。
”一脸严肃的铭峰说:“可以把那些撕破的图书挂在图书区的墙上,提醒小朋友爱护图书,不要把书撕坏。
”想不到孩子们有这么多富有创意的想法。
于是,我们遵循了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充分利用了这些图书。
从这件事我认识到:老师不可能把事情都想得很周全,我们的想法也不一定都符合孩子的兴趣,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听听你们的心声。
作为老师,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声音,要知错就改,并寻找合适的教育契机,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孩子们。
日积月累,班里的图书角里,竟有了厚厚一叠图书。这些废旧图书看之无味,弃之可惜。开始我尝试让孩子们通过剪剪、贴贴将废旧图书制作成“新图书”,但是后来孩子们的制作兴趣明显下降。到底该怎样处理这些废旧图画书呢?我想还是听听孩子们的意见。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我捧着一叠厚厚的废旧图书,用很真诚的态度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你们是班级的小主人,大家来想想办法,这些图书该怎样处理?”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纷纷举手。希希说:“把这些旧图书上的漂亮图案剪下来,用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吧。”这是个可行的好办法。辰说:“可以把废旧图书上可爱的动物剪下来做头饰,用来表演故事和歌曲。”活跃的弼衡说:“有些废旧图书可以用来折飞机,还有小青蛙。”小蒲也不甘示弱:“让小朋友利用废旧图书做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做好以后讲给大家听。”晨光说:“老师的书上没有漂亮的图案,我们可以把废旧书上的图画剪下来贴在老师的书上。”这时,小光神情严肃的对大家说:“可以把有些撕破的图书放在图书角旁边,提醒小朋友爱护图书,不要把书撕坏。”······没想到孩子们有这么多富有创意的想法。此后,我们便按照孩子们的想法充分利用了这批废旧图书。这件事让我们再次认识到:老师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想得很周全,而且老师的想法也并不一定都符合孩子的兴趣,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倾听孩子们的智慧。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一直对我们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怎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呢?并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触孩子的世界。
在进餐前,我组织幼儿听录音故事。
没过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
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
稍稍维持秩序,情况有所改变,但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这时,我特别恼火,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听的配乐故事孩子们却不喜欢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
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听故事,我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
我环视了一下,看见较远的那组孩子居然手拉手说说笑笑的,我便径直朝他们走了过去。
当我走近时,孩子们的笑脸凝固了,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惶恐、胆怯的脸.一副准备受罚的表情。
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便什么话都没说,在那组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
一坐下来.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我班的录音机有点小问题,播放时声音很轻,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听不清楚录音机里讲的是什么,于是他们干脆自己玩起来了。
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释然了。
向孩子道歉之后,我轻轻的放大录音机的声音,随后又坐到孩子的位置,听一听声音是否合适,问一问旁边的小朋友,这样能听到吗?回答是肯定的。
这一事件给了我很多启发。
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仅凭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
另一方面老师或许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还是要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时换一个位置,站在孩子的位置聆听孩子的声音或许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于是我蹲下来细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从中发现教育的契机。
1、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
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你应该表示共鸣。
当孩子表达不清时,你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你关注他的谈话内容,可以使用“嗯”、“是吗”、“后来呢”等词,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2、要鼓励孩子大胆发表意见。
在课上,在活动中,你不能永远一言堂,只是你说孩子听。
小小班的孩子喜欢插嘴,不管孩子讲什么,老师都要鼓励他让他把话说完,尽量给孩子提供说话的机会,要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多赞美,少批评。
有时我们老师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可能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重大的影响。
“你怎么越来越不乖?”……这些话会让孩子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
但是恰到好处的赞美、欣赏则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
所以我们老师要对孩子要多了解、欣赏、赞美、鼓励。
世界上最纯洁的地方莫过于孩子的心灵。
在那里充满了奇妙的幻想,萌生着天真的希望。
在工作中我与幼儿靠得更近了,细听孩子的心理话让我更加了解孩子,也从中找到了更多的快乐。
小朋友们看到雅轩的笑脸,我一回头,都跑到我的前面来,我就问:“小朋友们,有什么事吗?”他们一起说:“没有事,我们也想和你说说话。”“为什么愿意和老师说话呢?”调皮的孙宗岩小朋友们说:“平时,老师高高的,你蹲下来就和我们一样高了,就和我们一样了,我们就愿意和你说话了。”奥,原来孩子们喜欢我蹲下来和他们一起交流。
这件晨间趣事提醒了我,教师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感觉到亲切,才愿意和我们说悄悄话。尊重是我们与他人交往的第一要素,正如我们爱孩子,孩子才会反过来爱我们,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这几天观察下来,发现宝宝各方面的进步也是挺大的,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班上大部分宝宝都知道了自己的学号、位置,能找到自己的茶杯接水喝。学习游戏活动时宝宝的注意力也能短时间集中起来。特别令我感到高兴的是一向坐不住的欣怡宝贝,也能安静的坐在位置上跟着老师学本领了。还有我们的泽泽宝贝和欣毅宝贝也愿意跟着老师游戏,有时还愿意到集体面前来唱歌,真是可喜的变化。在就餐时宝贝都能安静愉快的用完自己的一份餐,虽然桌面有点脏,就像欣毅妈妈说的一样:宝宝们从不愿吃饭到要老师阿姨喂饭到现在的自己吃饭,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午睡时也没有孩子哭闹,睡眠的时间也长了,而且孩子们大都会自己脱鞋子,并把鞋子排队排好。但在穿脱衣服上还需继续加油!
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我们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宝贝们,老师爱你们,相信你们会越来越棒的,加油哦!
星期五下午午睡时突然肚子有点疼,我想忍一忍,等会儿就好了。可是肚子越来越疼,这时起床的音乐响起了。我让孩子自己起床穿衣服,而我疼的趴在了桌子上。这时聪聪走过来说:“老师,你肚子疼吗?”,我“恩”了一声。他就回到自己床上很快的穿好了衣服,以前他总是“耍赖”,不肯自己穿衣。
吃小点心的时候,一些吃的快的孩子,吃完后都围在我身边问我“怎么了?”聪聪马上说:“老师肚子疼,你们轻一点。”孩子们听后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朱一帆跑到我身边在我脸上亲了一下说:“还疼吗?”我被他的举动逗笑了,孩子看到我的笑,一下子跑上来七、八个孩子都争着要亲我。孩子们都是顶着光环的天使,用他们的方式给我安慰、给我鼓励。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那是我们“小瞧”了他们。其实孩子的观察是很敏锐的,他们能在你的动作中发现很多的秘密,就像聪聪从我捂着肚子的动作就知道我肚子疼。而我们有时总抱怨说孩子不懂事,但是孩子们却能用自己的方式安慰生病的老师。孩子们虽然小,不会用言语安慰别人,但他们的表达方式更直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