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1:
一天,玲玲和艺艺发生了争执。我注意了她们一下,是为了一个娃娃而吵的谁也不让,局面僵持了一段时间,艺艺作出了让步把娃娃让给了玲玲,但要求曹君玲玩了一会后就要让她玩了。过了一会儿艺艺就要求玲玲把娃娃给她玩,玲玲也就主动让了出来。分析:
这一现象说明幼儿间在交往的过程中已经自觉不觉地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对同伴作出让步。如果幼儿间一发生争吵老师就出面调解,小朋友也许会养成有事信赖老师,做的更多的只是告状,那种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就相对减弱,也失去了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机会。主动控制情绪和谦让的行为,在思想上就没有了概念。因此我们要给幼儿自己处理矛盾的机会,仅可能的只提供引导和帮助。实录2:
早晨,幼儿自由活动进行晨锻。我在指导幼儿做值日生工作。这是活动场上传来了哭声。原来,辉辉踩了晟晟的脚,晟晟跌了一跤,正躺在地上哭。辉辉傻傻地站着说:“你自己跑过来撞的,又不是我撞你。”晟晟边哭边说:“是你踩着了我的脚,我才会摔跤的。”阳阳走过来扶起承晟边替他擦眼泪边问:“你有没有摔伤。”晟晟说:“说没有。”阳阳象个大哥哥的发话了:“没有摔伤,哭什么呀,辉辉又不是故意的,辉辉你说句对不起吧。”辉辉说了“对不起”晟晟说了“没关系”三个人又开心的象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又自由活动去了。分析:
整个我都没有去干涉,因为孩子自己已经把问题处理好了。活动过后我找了块干净的抹布,悄悄交给辉辉,让他去把晟晟的新皮鞋擦干净。晟晟呢,也不用辉辉擦,自己接过抹布把皮鞋擦得干干净净。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首先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都认为自己有理,停止的原因或者是认识地自己是有错,或者是原谅了对方。这说明他们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比较肤浅,但是,是很可贵的。在上述事例中,教师只是在观察争吵过程的发展情况。让孩子们自己去分辨对与错该如何解决。然后给予他们不露声色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对孩子们的成长更有利。实录3:
一天,午睡起床,小朋友都在玩各自喜欢的玩具。梅梅和奇奇为一套拼图玩具争吵起来,梅梅说:“你为什么抢我的玩具,我先拿到的。”奇奇理直气壮地说:“不对,我没抢是你抢,刚才是我在玩的,等我上完厕所,你就抢去玩了。”梅梅委屈地说:“我没抢,没人玩了我才拿来玩的,谁叫人去上厕所。要不,咱们一块玩吧。”奇奇坚持说:“不行。”梅梅语气温和地说:“咱们一块玩吧,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奇奇想了想说:“好吧,咱俩比比,看谁拼出的图样多。”于是两个小朋友一块玩了起来。分析: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纠纷,是幼儿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表现。孩子对玩是很感兴趣的,但是玩有玩的规则。一件拼图玩具应该由谁来玩,孩子们的判断在争吵过程中会表现的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也正是在这种争吵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和分析事物,获得了与同伴相处的各种技巧。如果孩子之间始终和平相处,没有矛盾没有争吵,就缺少了学习与人相处的机会。孩子们一分钟前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朋友”。在玩耍中,他们最大的利益追求是玩得开心,尽兴和获得成功。为了这种利益他们可以马发生冲突,也可以马上成为朋友,作为成人应该对孩子的这种“争吵”现象持积极态度。因为他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思考:
孩子是在“争吵”中成长的,有句话叫“会吵嘴的孩子聪明”。一个孩子能够自己熟练地运用语言技巧,说服对方,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如果一个孩子在争吵中最终服从了对方,说明他从这次争吵中学会了生活中必要的“听取”和“放弃”。孩子们正是在一起玩耍,一起争吵,然后重归于好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体力、智力;切身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学会了申辩是否,学会了与人交往,逐步形成了互相合作、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良好道德品质。
一个孩子在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后,是免不了与同伴发生争吵的,这是因为孩子们的年龄、经验、能力等方面都彼此相仿,他们始终处于绝对平等的层次上。相处过程中各自的行为态度一旦出现矛盾,只有通过互相协调、平等争论来解决,虽然在争吵中孩子在双方关系上会有短暂的障碍,但是这种“吵了又好,好了又吵”的过程,正是孩子们逐渐掌握处世技能,学会适应未来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益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人的重要意义。
很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做实验,孩子们也很感兴趣!因为-----从中我能得到很多意外的惊喜。虽然它不像刘谦的魔术那么神奇、魔幻,但孩子们一样崇拜其中的变化,惊叹其中的奥秘!
今天上午第二节作的实验:如何把铁钉从水中的小卵石中取出来?我出示的道具有:盛有水、小卵石和小铁钉的透明玻璃瓶,广口玻璃瓶,勺子,磁铁。看着道具,孩子们很自然的想到:用勺子捞出来。
林雨馨马上举手:“可以用手拿出来!”“这个方法非常好,可是有点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指头。”我补充说,但是他已经脱离了老师出示的工具,值得表扬。
张怀元发现了桌子上的磁铁,这时他像找到了新大陆一样,很激动:“老师可以用这个把它们吸上来!”实验结果证明,不但能吸上来,更神奇的是,“磁铁还没到底下,小钉子就飞上来了”刘晨帆和小朋友议论道。
张俊豪好像想到了更好的方法,着急的说:“老师,可以用网子把它们捞出来!”“可以把钉子捞出来吗?”我问。“把网子放在瓶口上,让后把水倒出来(过滤)!”能有这样的解释,让我感到很意外,很惊喜!“这个方法也很不错,把水倒出来,再把小石头和小铁钉(分开就好了)。”经过提醒,孩子们还是能够补充的。
“谁还有其它的方法?”我乘胜追击!
林雨馨举手:“可以用一个长长的泡沫伸到杯子底下,把钉子扎到上面,让后拿出来。”听到这样的想法,我很得意,也暗自窃喜,因为孩子的思维已经放出去了,而且超过了我的想象!
杨静凯:“可以用胶带,把钉子粘上来!”实验之后,胶带不粘了,可孩子还是很高兴,因为他们想过了,做过了……
给孩子一桶水和一把沙子,孩子能帮我们找到广阔无垠的大海;给他们一朵云彩,孩子们会还我们一望无际的蓝天,有这样的回报,我们何乐而不为?
宝宝在上幼儿园时,幼儿园的自我介绍是小朋友友谊的开始,也是小朋友们自己相互了解的开始。作为小朋友的家长和老师如何教他们自我介绍呢?好的自我介绍可以让小朋友们快速成为好朋友,彼此更加了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朋友自我介绍范文 ,希望对你们有用!
大家好,我是xx,大名叫xx,爸爸妈妈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好好学习。其实我是挺喜欢学习的,我可喜欢上幼儿园啦,我还爱看书、爱听妈妈讲故事,爱听老师唱歌,爱交好朋友,所有新奇的事情我都感兴趣。当然、当然,我最、最喜欢的还是芭比……
我会说英语。不信我说一段让你听听:hello、like you!、Do you want to be friends?
如果你们想知道我刚才说的英语是什么意思,欢迎下课后 来问我。
说到我的不足,爸爸妈妈和老师都说我太好动,小屁股有点坐不坐,这个,其实,我是有一点点外向啦……
总之,在新的幼儿园,我会好好学习,改正不足,做一个老师、小朋友都喜欢的好宝宝!
我的自我介绍完了,接下来,让我们交个朋友吧!
嗨,大家好,我是xx!大名xx。我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有时活泼好动,有时腼腆内向。小小的脸蛋上长着一双单眼皮的眼睛,嘴角上还镶嵌着一对迷人的小米涡呢!而最醒目的要数那对大大的招风耳了,说到这里,你们是不是一下子就能猜到我是谁了,对,我就是大三班的xxx!今天在这里我要勇敢地向大家夸夸我自己!
我会下国际象棋。这可是一个动脑筋的游戏哦!;因为棋场就像战场一样,你攻我守,我进你退,只要稍不留意,就会成为别人的手下败将。我刚开始学的时候,连每种棋的路线都经常弄错,更别说赢棋了,所以下得很没自信 ,甚至都不想学了。但是妈妈说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什么事也做不成。我就坚持了下来,现在我已经能pk掉培训 班里好几个对手呢!
我的这些兴趣爱好锻炼了我的智力和耐力,也强健了我的体格,我希望以后能学到更多的本领,增长更多的见识。当然,我和所有的小朋友们一样,身上也有一些小毛病,但是我会努力把它改掉的!谢谢大家!
嗨,大家好,我是xx!大名xx。妈妈说,我出生在连续阴雨后的一个晴天,所以是一轮“美丽的太阳”,给全家带来了“万丈”光芒!!
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男孩,像维尼熊一样,遇到问题总是举起右拳头敲敲大头——想、想、想……我最喜欢看书了,天文地理,历史未来,童话现实,都是我的所爱!我爸爸说,他八岁才上学,十岁才看得懂故事书,可把我笑坏了:我5岁就已经“读书破万卷”了!你说,咱俩谁能干??
除了看书,我还喜欢军事和体育,喜欢汽车、飞机、舰艇、导弹、火箭的模型,喜欢看球赛、看赛车。我最不喜欢哭了,哪怕老爸揍我也不哭,因为我是一个男子汉!长大了,我要去当兵,对了,要去练跆拳道——主要是对付我老爸,谁让他总想教训我;还要学会操作各种高科技武器——这当然是打坏蛋了!到那时啊,你们大家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坐在家里了——因为,有我啊!
“小朋友们,看看自己的衣服拉链拉好了没?裤子提好了没?鞋子都穿对了吗?过会我可要检查喽。
”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都在麻利地整理起衣物来了,快的幼儿已经将手高高举起等待我去检查了,我看看他们,满意的点点头,并作了个别的指导,可是睿睿的裤子还没提好,因为他总提不好,所以我也一直在关注着他,“睿睿,加油,我可要来看看你的内衣有没有塞在裤子里了?”他?只是站在那儿不说话,我知道他肯定没提好,于是,我走到他面前,还没碰到他,他便马上捂住裤子,不让我看。
我有些着急了,因为马上就要放学了,只听他很不情愿地说“老师,我不想让你看。
”我不解,“为什么?”“因为我觉得难为情。
”睿睿简单的话让我反思起来,我们在检查幼儿的身体健康时,却往往忽略了幼儿的心里感受。
六岁的幼儿已有了自尊和羞愧感,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要保护自己身体的隐私,这需要我们老师的理解,所以我们在制订幼儿生活常规时要能更好的体现适宜性,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在常识课上,带领孩子们来到院子里在幼儿园的种植区内观察每个季节不同的农作物,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农作物如;麦苗、小草等植物,让幼儿在参观了解的基础上种植各种植物,让孩子一次次尝试,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答案,在观察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在植物漫长的生长过程中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泥土、水、肥。
同时在美术课上我们还开展了《一块泥你一把土》的游戏,利用泥土加水合成泥块进行美工制作活动,幼儿可以尽情地摆弄,挖、团、堆、捏等制作出植物的各种外形,获取造型经验和乐趣。
泥的特性使得孩子们兴趣之高绝不亚于玩一个从来没有玩过的玩具,他们精心的尝试着,创造着,每一点着力、每一分用心、每一瞬间的灵感都能留存在它之上,打上清晰的印记,创造性的设计、想象着,那样执着、那样认真那样陶醉,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不少于一个相应主题所规定的内容,而此时此刻对泥巴的兴趣更是胜过任何一种高档的玩具,提高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和孩子们教育相处时,民主、平等的氛围越浓,越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教育的契机蕴藏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只有更好地完善自己,真正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就能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真正的尊重!
有一次开始上课前,我拿了一叠书本,准备发给小朋友阅读。当他们翻开书阅读时,我发现自己拿错了。我嘀咕道:“哎呀!拿错了,应该是拿‘三号’本”。我的嘀咕给一个孩子听到了,他喊起来:“老师拿错了,老师拿错了……”。其他孩子都以惊奇的眼神盯着我,好象我范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我只好尴尬地向孩子们道歉:“对不起,老师没有看清楚,拿了本‘一号’本,现在你们把书收上来好吗?我们换一本。”在收书时,我听到一个孩子说:“老师也会错呀?”我等孩子们收好书,就问他们:“老师不会有错吗?”孩子们都回答:“是!”原来他们这么崇拜老师,我接着说:“老师也有做错的时候,刚才是个小错误,你们能原谅我吗?”孩子们都说:“能”。我又说:“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努力不做错事情,好吗?”我听到了响亮的回答,这堂课就在一片轻松愉快中开始了。
作为一名老师,要勇于承认自己在教学中的各种错误和失误!老师与孩子心与心的沟通,一定会感受到向孩子道歉也是一种幸福。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
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
,彻底改变评语中“该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
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
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
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家长会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1、尽量多表扬孩子,轻易不要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长大。
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进步,不要因为考试失误而责备学生。
3、多了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谈心,要沟通,但决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
4、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不能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坚决不能给孩子下结论。
5、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负责。
6、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经常与学校沟通。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可以作为高一德育培养的目标的主要目标
童童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会主动结交好朋友,就是自尊心特别强。起初缘于我对他不太了解,常常当众处理他与同伴之间的纠纷,让他感觉很丢面子,以致多次冲出教室,还把不高兴的情绪带到家里。我和童童的妈妈就这事进行了交流,知道他在家里也爱生气,没有谁能控制他的脾气,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就随他去了。我开始深入观察童童,由此我了解了他的性格特点,知道他会在什么情况下闹情绪。一次排队时,童童为了和好朋友雨欣站在一起,和同伴吵了起来。吵着吵着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他顿感不好意思,一个人赌气就走远了。我刚要像往常一样追过去,可转念一想,为何不让这个聪明的孩子自省一下呢?这样或许他改变不分青红皂白地生气有所帮助。于是,我停住脚步继续组织幼儿活动。我发现童童站在远处不时地用眼睛瞄向小朋友,我知道他也想参与到活动中来,只不过还没有化解心中的不平。我注视他不言语,但我相信她一定读懂了我对刀子的暗示:“你好了吗?过来吧!”童童移动着脚步慢慢靠近大家,然后在附近来来回回地走了几次,最后,我估计她的气也该消了,就在他走近时对他说:“童童,快来和大家一起玩吧。”童童终于有了一个台阶可下,也就高兴地参与了活动,事后,我也就没有再去追问他离开的原因。有时对于孩子一些无意的行为没必要追根问底,我们要让他学会忽略,学会忘记不愉快,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他淀粉地生活交友和学习的方法,让他在不同的场合都有愉快的体验,而不是去强化不愉快的情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