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要向您学习

幼儿学习故事 教育学习笔记 11-27

在孩子们心中,老师的形象是至高无上的,老师说的每一句话,给的每一个眼神都会被孩子铭记在心,因为孩子们对语言和动作的理解受年龄的限制往往会不加分析的接受,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出言谨慎,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又该怎样去做。

我留着长发,可最近由于扎得太紧,把头皮扎得很疼,所以总是把头发扎得低低的,星期一入园晨检的时候,我看到燕佳萱小朋友的头发扎的低低的,我便说:“燕佳萱,你的头发扎得很低,一是不漂亮,再一个就是一点活力也没有。”说着我便帮她把头发扎起来,她也没说什么就去区角玩去了,离园的时候,我与她奶奶说起这件事情,佳萱奶奶说:“孩子从星期六的时候就让这样,她说沙沙老师就是这样,要向您学习。“当我听到这句话,不由让我心中一振,天呐,孩子们对老师的观察的多仔细,感受的多深刻呀!从这件事情中我感觉到我是多么的伟大,可反过来,伟大的背后就是压力,我知道了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作为老师的我们,一举一动必须要严格要求,做孩子的好榜样!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她终于爱说话了


百合是我们班一个比较内秀的孩子,平时她很少开口说话,看老师时的目光总是怯怯的,别说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就连点名时的一个“到”字都不肯说,一点到她的名字,她就会低下头,微微张张嘴。在与百合爸爸进行沟通时,了解到百合在家还是挺能说的,就是见了生人就不说话了。我们决定帮百合克服胆怯心理,让她接受我们,要让她感到老师和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她,我们经常对她投去关注的目光,户外活动时,有意识的拉着她的小手一块做游戏,并对她的积极表现及时表扬鼓励,。

有一天,百合来到我身边小声说:“老师,我想尿尿。”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和我说话,我赶紧领着他去厕所,再去厕所的路上我就找一些话题与她交谈,这次她终于开口了,和我聊了一会。记得那天下午我在整理图书,把百合一起叫了过来:“你帮我整理一下书,可以吗?”百合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一边整理图书一边与百合聊,说着说着小家伙妙语连珠。。。。。。我感到很吃惊,这是那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吗?原来她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么强!原来他有这么多的感情要表达!原来她喜欢我们老师,因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小伙伴!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当时真是倍感激动,我感动得只说了三个字:“谢谢你!”百合终于爱说话了,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爱说话的活泼小姑娘。

向孩子学习吧,学习那份清澈


笑和哭都是人类所具有的基本情绪情感之一,它们反应着我们的状态,更代表着一种情绪表达。作为成人的我们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让别人看不出我们的情绪变化,所以我们逐渐学会了冷漠,学会了伪装;但孩子的一笑和一哭都是他们心中所想的真实反映,这反映中我看到了纯真,看到了感动。

下午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都在洗手间里洗手、小便,而我也在外面看护已经收拾完坐在小椅子上的小朋友。心里正想着给他们讲个好听的故事。可就在这时,美美过来跟我说:“管老师,管老师,刚才林林和奥奥在厕所打架。”我一听,立马把他俩叫了出来,询问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一开始奥奥和帆帆在那聊天,聊到兴起就相互推搡起来,动作其实不大。但一旁来的林林以为自己的好朋友帆帆被欺负了,就推奥奥试图来保护自己的好朋友帆帆,可奥奥不想吃亏就还回来,一来我往演变成了打架的架式。知道事情的经过后,我看到他俩都低着头,看来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了,于是我说:“老师首先表扬你们能跟老师说明一切,也为你们之间的友谊感到开心,但你们觉得自己处理的方式对吗?真正的友谊需要用武力来维护吗?”两个小朋友其实都是懂事的孩子,他们一会就跟我说:“管老师,我们知道错了,这样是不对的。”我又接着问:“那你们应该怎么做?”他俩看了我一眼后又看看对方,竟然异口同声地说:“对不起林林/奥奥。”接着俩人都笑了,拥抱在一起。

当看到他们俩人笑时,我也笑了。我看到他们手拉手一起给对方找座位时,我的眼角又开始湿润了。孩子的世界多么清澈啊,什么表情就代表着什么心情,如此的统一;他们的“一笑泯恩仇”说明了孩子心灵深处的“人之初,性本善”。可想想如今社会的成年人,是否还有孩子这般始终如一的清澈和统一?是否还存有“人性真善美”的信念?是否还存在那份管鲍之交,坦诚之交?当人们都全副武装,把自己隐藏起来时,这些孩子们该如何去相信这个世界?去用真诚、真心来面对自己的成长?

向孩子学习吧,学习那份清澈;向孩子学习吧,学习那份纯洁;向孩子学习吧,学习那份善良。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不要轻易向家长告状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不要轻易向家长告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你们的孩子今天打人了。

”“他今天吃饭不太好。

”......类似这样教师在幼儿家长接孩子时,向家长告状,诉说幼儿一天犯下的错误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

我认为教师的这种做法有不妥之处。

首先,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较差,犯错误是难免的。

老师应帮助幼儿分析问题,改正错误,而不宜简单地以“告状”的方式来解决,从而把问题推给家长。

其次,老师向家长“告状”,往往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有的孩子家长性格粗鲁、脾气暴躁,听到“告状”后就对孩子进行体罚。

这些孩子一旦犯错误后就担心老师会“告状”,从而产生精神压力,影响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有的孩子还会因害怕家长惩罚而说谎;还有的孩子认为老师的“告状”是无能,管不了自已,如果其父母对孩子又娇惯、溺爱,天长日久,这些孩子对老师的“告状”就会持无所谓的态度。

要改变“告状”式的家园联系,一方面教师要对犯错误的幼儿采取正确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发现幼儿犯错误不急不躁,冷静地帮助幼儿分析自已的过错,使幼儿明白自已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

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对平时表现较好,偶尔犯一个小错误的幼儿,只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已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了,教师即可根据情况,或者悄悄地将情况告诉家长,使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或者经观察发现孩子已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就不再将情况告诉家长;对调皮捣蛋、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教师则一定要注意联系方式,不要当着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面告孩子的状,要静下心来和家长单独面谈或采取家访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及应采取的解决办法。

家园教育保持一致,才能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不知道本文“不要轻易向家长告状”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家长们不要过于溺爱您的孩子


今天在活动课上,我出示一张哭脸图片,然后问: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会哭?有的孩子说:被爸爸妈妈打屁股的时候我就会哭。

还有的孩子说:打针的时候我会哭。

还有的孩子说:受伤的时候我会哭。

听了他们的话,我表扬了这些小朋友,但在内心中,我也想,他们所回答的都是在我的预设中,然后我又问:除了他们说的,还有什么在时候你会哭?这时有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我撒娇时我会哭,我想要什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买!在他说的时候,我看他一副得意洋洋、趾高气扬的样子!特骄傲!听到孩子说到这里,我轻轻地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这种哭是不对的……”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理直气壮的说“怎么不对?如果我不哭出来!他们就不给我买……”我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在他这样的孩子身上发生过,在其他家的孩子也同样发生着,是啊,在很多的大人眼里孩子是很小的,小到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但不是,其实孩子一点也不小。

有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如孩子经常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难免回来一次。

或者生活在但单家庭里面,做母亲的觉得孩子没有父亲很可怜,所以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都尽量的去满足,甚至一些无理的要求,大人能做到的,也一定去满足孩子。

孩子就这样养一只被宠着,慢慢的也养成了爱撒娇的小脾气,有的时候大人不答应她的要求时,他就撒娇耍小性子。

是啊,如果事事都顺孩子的意,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会满足自己一切要求,甚至会认为父母是在怕自己。

于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父母也半推半就,更让他有恃无恐。

在这里,我要呼吁溺爱孩子的家长们,不要将恶性循环下去了,等到有一天它真正的无视你的存在,也不把你当回事,趾高气扬惯了的他,处身社会的时候,如此自私和无理,又怎么去与人合作?

《新纲要》学习心得


新学期开始,在刘老师的引导下,范老师组织我们全体老师进行了《新纲要》的学习,这次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以往我们比较注重知识点的测评,对幼儿的评价主要放在幼儿具体了解多少,掌握了多少,教学内容是具体的知识菜单,评价是看幼儿对菜单的掌握情况,而《新纲要》提出更多的是:强调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评价要在教学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新纲要》中教育内容更多地考虑到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别差异,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感。《新纲要》特别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我们小班,可作为平时活动的目标。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如: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玩具玩好后,能自觉的收拾好,爱护图书的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礼貌行为习惯,举止行为习惯等。让孩子学会分享快乐。《新纲要》提出,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学会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的能力。小班幼儿自控能力差,他们常常想到什么就干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场所,孩子要适应这种新生活,就必须学会与同伴交往,为了更好地让孩子学会分享,在让幼儿分享班上玩具的同时,我们鼓励幼儿每周一可以带一个玩具入园,(周五带回家),引导幼儿去交换,或轮流玩,并提醒幼儿要爱护别人的玩具,通过与同伴的协商交换,合作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与提高,在活动中孩子们也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会观察判断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做到纲要所要求的: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自信和成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能获得最充分有效的发展。

我们都要关心她,小朋友们有爱心


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们是中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一天午饭散步的时候,我们正在操场上散步,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涵涵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书瑶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婉宝贝说:“哎呀

,那么娇气呀1书瑶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么能那样呢!我们应该关心她的,老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了涵涵哭的原因,原来刚吃完饭,她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马上给她摸了摸肚子,又让她坐那一会儿,很快就好了。

回教室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纷纷问:“老师,涵涵怎么了?涵涵怎么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说:“孩子们,涵涵没事了,她岔气了。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关心同伴了,很好。”并着重表扬了书瑶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

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老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对内向的孩子要多给予


我班的伦涵月小朋友性格内向,不爱讲话,别说课上就连平时你问他,他也总是两眼盯着你,一言不发,针对这一情况。我对他进行了家访。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我知道他是个性情比较孤僻的孩子。

为了培养他开朗的性格,我采取很多办法,比如:让全班的小朋友都背诵一首儿歌

她哭了


今天中午,孩子们起床后,我就组织他们去喝水。忽然,听到有人在小声的哭泣,我循着哭声找去,一看是小豆豆。我问她:“你怎么了?”她没有回答。我想可能是刚睡醒的缘故,没有再多想,就催促她去喝水了。

上课了,别人都在认真听讲,小豆豆又开始小声的哭了。我轻轻走过去,问:你怎么了?孩子还是哭,不回答我。这时,我心中生疑,莫非病了?我用额头碰碰她的额头,坏了!感觉不好。赶紧拿来体温计测了一下,我的天!38度5!怪不得孩子老是哭,是发烧难受的。

唉!你看我,怎么这么粗心,刚才怎么就没有想到是孩子不舒服呢?

可见,做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谈吐,还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三周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好,他们对自己不满意的事情,会用哭声来表示不满;他们对自己的病痛不会表述,有时也用哭来告诉老师:他不舒服。所以,我们老师可一定要细心的对待孩子的哭声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