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城里来了大恐龙》”。让幼儿培养注意倾听的习惯,使之感受故事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庞大、笨重,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来续编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庞大、笨重。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使之感受故事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3、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来续编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2、尝试用绘画的方式来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恐龙的图片。
2、制作一本故事大书《城里来了大恐龙》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丰富幼儿有关恐龙的知识。
基本环节:
1、教师出示恐龙的图片,给幼儿讲解恐龙的特征,形态。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故事。“老师今天要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里来了大恐龙》。一直大恐龙来到了城市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3、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线索和人物的。
形象特征:
1)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它觉得怎么样?
2)恐龙所到之处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恐龙给城里人带来了那么多的麻烦,是它自己愿意的吗、
4)恐龙变成了立交桥时,它心里是怎样想的?
4、教师有感情的再讲述一遍故事,可以边讲边请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表现恐龙的形体特征。
5、“恐龙还想为城里多做好事。请小朋友想想,恐龙到了哪里?它看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鼓励幼儿想象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结束环节:
请幼儿试着将自己续编的故事画下来,粘贴在展板上。并请幼儿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创编的故事结尾。
活动延伸:
1、在餐前活动中,请个别幼儿将续编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
2、回家后请幼儿给父母讲述此故事,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
城里来了大恐龙
大恐龙来到了城里,它觉得这个地方比它以前到过的任何地方都热闹。大恐龙“啪嗒啪嗒”地走在马路上,可是它的身体太大,交通被堵塞了,汽车排起了长队,“笛笛笛”地想起了喇叭声。
大恐龙“啪嗒啪嗒”地走在铁路上,它的身体太重了,铁路被踩的“吱哩吱哩”直响,火车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龙“啪嗒啪嗒”地走进胡同里,它闻到人家厨房里飘出来的阵阵香味,忍不住把头伸进窗户。可是大恐龙的脖子太长,把人家的房顶都掀翻了。大恐龙心里难过极力——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
这时,一个孩子说:“大恐龙走了许多路一定是饿了。”他带着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撒青草。大恐龙沿着这条青草路边吃边走,吃饱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马路口被堵住了,汽车从大恐龙的身上、身下开过,它变成了一座立交桥。大恐龙觉得身上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呢!大恐龙觉得自己应该为城里人多做点事,因为它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啊!
教学反思
1、语言的发展对幼儿尤为重要,倾听是语言教育的第一步,语言发生必须完成听和说两项作用。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故事很感兴趣,听故事回答问题也完成的很好。
2、在续编故事中,很多孩子能画出自己创编的故事,但是在语言组织能力上还是很欠缺。需要大量的听说练习来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加入讨论环节,让孩子们多去练,多去说。在部分环节上,多去引导幼儿开口。
幼儿百科: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目标:1.仔细观察每幅图,理解故事情节。2.大胆尝试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表现。准备:大图书一本,电脑制作的图片若干,小图书人手一本。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前些天我们在逛街时,发现了许多美景,今天我带来了一张照片,你们看看这张照片上有哪些美景?(出示多媒体图片。)幼:东方明珠、金贸大厦、南浦大桥。 幼:还有喷泉。师:这些美景不仅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来上海观光。今天还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谁呢?(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现大恐龙。)幼:大恐龙。师:是一只超级大恐龙,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幼:大恐龙你好!欢迎你来上海。师:想想看,大恐龙来了以后,我们的城市会怎么样?幼:我们的城市要遭殃了。幼:会被它弄得乱七八糟。幼:人都会被它吓跑的。幼:它太大了,会把房子撑破,把电线拉断。师:好像挺可怕的。有谁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幼:它是来找朋友的,我会做它的朋友。幼:它只是想看看城市风景,不会做坏事的。师:大恐龙进城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我们来听听《恐龙进城》的故事。二、师幼共同阅读图书(师幼共同阅读大图书的前半部分。)师:大恐龙进城后都发生了哪些事呢?幼:大恐龙太大了,害得马路上的车子都不能开了。幼:它玩滑梯,可是滑梯断掉了。幼:它还冲进人家家里,把人家的饭都打翻了。幼:大恐龙把喷泉的水都喝光了,喷泉就喷不出水了。师:看来大恐龙进城以后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么第一件是什么事呢?幼:大恐龙把马路上弄得乱七八糟的,交通坏了。师:是交通混乱,对吗?谁来找出这幅图?(一幼儿翻到图书第二页,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师:你们从哪里看出大恐龙引起了交通混乱? 幼:车子原来都往一个方向开,现在有的车子朝这个方向开,有的车子朝另外的方向开。师:是啊,原来很有秩序的车子现在变得横七竖八了。幼:图上有一条条的线,是司机揿喇叭的声音。师:司机为什么要不停地揿喇叭?幼:提醒大恐龙快点让开,否则要撞到它了。幼:司机把头也伸出来了。师:它会怎么喊?幼:大恐龙快走开,你把路堵住了。幼:快走快走,我们会撞到你了。幼:这里很危险,快走到旁边的人行道上去。师:可能大恐龙第一次来城里,不知道交通规则,让我们学学小司机,提醒它一下。幼:大恐龙快走开,有危险,你引起交通堵塞啦。师:大恐龙除了给城市交通带来麻烦以外,还带来什么麻烦事?幼:他还去抢别人家的饭菜。幼:不是抢,是它饿了,想吃东西!师:是吗?让我们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地方?(翻到图书第三页,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幼:饭店。师:你怎么知道的?幼:上面有字。师:请你指给大家看。(一幼儿指认,其他幼儿一起认读。)师:原来它冲进了一家饭店。它想进去干什么?幼:它大概逛街逛饿了想吃东西。幼:它把饭店墙壁都撞坏了,它太想吃了。师:(指着书上的宇)大恐龙逛街逛饿了,就想进饭店吃饭,没想到把客人都吓跑了。除了这两件事,大恐龙还惹了什么麻烦?我们再来看一遍图书,呆会儿请一个小朋友表演给大家看。(再次翻阅大图书前半部分。)师:谁来表演?(一幼儿表演喝水。)师:他表演的是哪件事?幼:大恐龙喝水。幼:大恐龙跳到水池里去了。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来找出这张图?(一幼儿翻阅图书到相应的页码。)幼:大恐龙跳进了喷水池,可能是它逛街逛得太热了,想洗个澡吧。幼:不对,是大恐龙想喝水了。师:我们来看看上面的字是怎么说的。(师幼共念文字:大恐龙逛街逛渴了,就一股脑儿把喷水池的水全喝完了。)师:原来是这样。大恐龙喝完了喷泉的水,喷水池再也喷不出美丽的水柱来了。还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直接翻阅至相关页码。)幼:大恐龙把滑梯坐断了,我看滑梯裂开了。师:为什么大恐龙一上滑梯,滑梯就会断呢?幼:它太重了。这是小朋友玩的滑梯,大恐龙是不能上去的。幼:它大概看到小朋友玩得那么开心,所以也想试试吧。师:原来大恐龙不是故意的,它没有想到自己的重量会把滑梯压断。哎!大恐龙无意中惹了那么多麻烦,你们说它现在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幼:一定很难过。 幼: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会哭的。师:是呀,它这时的心情一定很不好。谁愿意来安慰安慰它?(阅读大图书后半部分的第一幅。)幼:大恐龙,你别哭,我来和你做朋友。幼:大恐龙,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幼:我来带你玩,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了。幼:大恐龙,请你到我家来玩吧。(幼儿上前安慰图书上的大恐龙,教师拥抱每一个关心大恐龙的孩子。)师:如果我是大恐龙,听了你们那么温暖的话,一定很高兴。最后我们来看看大恐龙的上海之旅结果怎样了。(阅读大图书最后两页。)幼:哇!它变成了滑梯。幼:它不走了,它和我们在一起了。师:你们喜欢大恐龙吗?希望它留下来吗?幼:喜欢。师:大恐龙为什么愿意留在我们身边呢?幼:大概我们对它太好了吧。幼:我觉得是上海太漂亮了,所以它舍不得走了。师:你们说得真好,一定是我们的城市太美,小朋友太可爱,所以大恐龙愿意留在这里。三、自主阅读幼儿自主阅读小图书并互相交流。
中班语言活动设计――恐龙进城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同伴交流恐龙灭绝的原因。
2.产生探索恐龙灭绝原因的兴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Ppt、图示
【活动流程】
一、讨论恐龙的灭绝原因。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查询资料时得到的相关信息,如果其他幼儿有不同意见,教师应允许并鼓励幼儿说出反对的理由。
提问:恐龙生活在什么年代?现在能看到恐龙吗?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教师不必强求幼儿按照科学家推测的说法来交流,只要从幼儿能理解的角度出发来交流即可)
二、整理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
你认为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目前有许多种说法,但没有定论。这里可以让幼儿投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说自己投票赞成的理由,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或作进一步地追问,或表示认同)
三、出示挂图,介绍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如:小行星碰撞地球、气候变冷、病态恐龙蛋、恐龙食物没了、吃了有毒的植物等,幼儿看图听教师介绍。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传递给幼儿的一个信息是:这些让恐龙灭绝的原因都只是一种推测,一种可能,随着科学的发展,也许会出现新的结论)
【活动反思】
恐龙去哪里了这是个十分有意义的探讨活动,幼儿会积极主动的探讨活动,但有时小朋友说出的答案,有点偏离现实,需要老师从旁指导。重新梳理知识,但在图片、视频方面的资料还不够全面、科学。幼儿接受的知识还不够科学。
幼儿百科: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恐龙》含反思》
中班教案《恐龙》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恐龙及恐龙灭绝的原因,感知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感受生命的宝贵,学会感恩,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恐龙》含反思教案吧。
1.感知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了解恐龙及恐龙灭绝的原因。
3.感受生命的宝贵,学会感恩。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探秘恐龙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绍自己收集的恐龙图片、资料,讨论自己知道的恐龙。
(2)请个别幼儿分享讲述。
●欣赏、感受
(1)观看恐龙化石。
(2)恐龙由哪几部分组成?
●演示、讨论
(1)恐龙模拟视频,感受恐龙世界的壮观和神秘。
(2)利用课件和视频认识腔骨龙、异特龙、梁龙、甲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3)小结
★肉食性恐龙牙齿锋利,吃肉凶猛,两腿行走。
★草食性恐龙吃青草、树枝上的嫩叶等,草食性恐龙比较巨大,牙齿扁平。
★杂食性恐龙既吃肉也吃植物,还偷吃恐龙蛋。目前发现的恐龙中,草食性恐龙最多,杂食性恐龙最少。
●猜想、探究
(1)现在还有恐龙吗?它们都到哪去了?
(2)科学家对于恐龙灭绝的各种猜测。(看视频)
A、小行星撞地球假说
B、火山爆发假说
C、气候变化假说
D、海洋变迁假说
小结:恐龙灭绝仍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操作、游戏
分组活动:
(1)白色恐龙石膏像涂色
(2)恐龙化石挖掘考古
(3)恐龙模型分类
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我想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和几张图片进行教学,很难使幼儿充分感知了解,教学效果可能不尽人意。为此,课前我鼓励幼儿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寻找恐龙的模型玩具或图书图片等,然后带到幼儿园一起交流观看,为这次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和准备。
小百科: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