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着孩子去幼儿园的这一天盼了好久好久,因为很起到看着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并且一回头从这你一笑。这样会让家长很有成就感,让我们来看一下面得这位家长是怎么帮助孩子入园的。
终于到了幼儿园开园的日子。
七点的钟声刚响起,院子里的广播便响了。我也在同时叫醒了儿子。边帮他穿衣服边告诉他:宝宝,今天第一天上幼儿园喽,可不要迟到呀!到了幼儿园要乖乖的,不可以哭鼻子,知道吗?要知道,哭鼻子是女孩子做的事,你要做个勇敢听话的小小男子汉!
其实儿子还只知道是去幼儿园,但根本不清楚上幼儿园的真正定义是什么,听到我在旁边的叨唠,不明白的他稀里糊涂的点了点头。
而一直注意他表情的我看到他点头了,像接了圣旨一样,高兴得抱着儿子亲了亲。因为他从小就有一个好的优点,那就是说话算话。
喝完牛奶,儿了在我与他爸爸和奶奶的护送下走进了幼儿园。我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儿子,我一直在注意他的表情。脚步在踏进校门的一瞬间是开心的,也看得见他的兴奋!慢慢的继续向着走着,眼看着到了教室门口,老师们都迎出来了,他又开始害怕了。拉着我的衣角不愿再向前迈步。我慢慢的蹲下身子,轻声对儿子说“亲亲,你在家是不是告诉妈妈了在幼儿园会乖乖的听话做个小小男子汉的呀?”
“嗯!”耳朵里传进儿子极不情愿的一声回答。
“那你现在就要与爸爸妈妈和奶奶说再见了,然后你要去教室里与阿姨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生活了。但到了下午爸爸妈妈与奶奶做完自己的事就会来接你回家。这就是上幼儿园,你知道了吗?”
这时儿子没有回答,眼睛里满是泪水的看着我小手慢慢的搂起了我的头。
“乖乖,妈妈现在是有事要做,让阿姨带你玩一会儿,等妈妈忙完以后就会来接你了呀!时间不会太长的,好吗?妈妈希望你不要忘记自己刚在家答应妈妈的话,不能做个不守信用的孩子。”
“王亲骎小朋友你好啊!欢迎你加入我们新学年的小小班!老师欢迎你的到来!”
随着声音的传近,人也已经走到了我们的面前.原来是老师出来迎接儿子进入新班级了.我笑着牵起儿子的小手把他送到老师的面前,儿子根本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就匆匆的与他再见,并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幼儿园。
这便是第一次送儿子上幼儿园,对儿子来说是多么伟大的一个起步点,就这样便匆匆的结束了.
看上面的这位家长很顺利的送着孩子入园了,相信有了好的开始以后的日子还会难吗?家长可以参考一下上面家长所用的方法,希望家长们可以顺利的解决孩子的入园哭闹的大问题。
观察时间:4月 观察年龄:6岁情况分析:
闵徐晓是女孩,她在各方面能力比较强,且比较文静;彭丹枫是个比较活泼调皮的小男孩,今天进行玩理发店游戏活动,谁来当理发师呢?小朋友的手都举得高高的,老师选了晓晓和楓楓为游戏的合作者。晓晓对楓枫说:“我来当理发师你来当我的助手,好吗?”枫枫不语,等了一会儿,枫枫说:“你当了一会儿理发师,让我也当一会儿好吗?”晓晓也不语,等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那好吧!”
具体措施:
当我们游戏开始时,好多客人去理发店理发,晓晓说:“你们要排好队的。”当晓晓拿起毛巾给客人披上毛巾时,彭丹槻拿起喷头放在客人头上,晓晓给客人洗头,槻楓给客人头上倒上洗头膏,晓晓给客人抓头,枫楓给客人喷水,洗好后彭丹枫马上递给晓晓毛巾,晓晓给客人擦脸,极根给晓晓拿梳子,再拿吹风机、剪刀、摩丝、剃刀等理发的用具;这时,楓枫说:“晓晓,现在我来当理发师好吗?”闵徐晓等了好长时间才回答:“那好吧!”他们俩交换角色,晓晓做枫枫的助手了,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晓晓开口说话了,她对枫枫说:“要给客人轻轻地抓,抓得重客人要痛的,知道吗?”只听到枫枫说:“嗯!”枫枫在理发过程中只听得晓晓的说话声,教楓楓这样理发、那样理发,枫枫一声不响地听她指挥。
按晓晓的方法去给客人一步一步理发,直到客人满意为止,然后又交换了角色,这次他们都是愉快地递给对方理发用具。在游戏中,他们不断地在配合和合作下完成了理发活动的任务,俩人赚了很多钱,把钱整理得整整齐齐去银行存钱。今天,彭丹柷也学会了理发的本领,开心地对老师说:‘‘顾老师,我也会理发了!”“真的吗?”他说:“是的!”他说得特别自信,声音很响亮。
效果评析:
在本游戏活动中可以看出晓晓已经有了一些理发的技能,用简单理发造型的经验,给客人运用,但彭丹枫没有一点生活经验,大多数在晓晓指挥下操作,在此基础上掌握和积累了一些理发的简单生活经验。同时,手指肌肉得到了锻炼,动作的协调性得到了发展。
在两个幼儿的合作游戏中,可见晓晓是主动一方,构思独特,示范、领导着角色过程;枫讽也很善于配合,两个孩子协调角色游戏的过程,很自然地形成合作关系,产生成功的喜悦。
观察记录细致地记录下了特定观察对象在游戏中的表现,从其对待同学的言行,游戏中的表现,最后加以评析。幼儿在游戏中得到的收获就体现出来。这也是采用观察记录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评价的方式。不过,倘若是在角色游戏的进行中或进行后,教师不妨以这种评价的方式引导幼儿,不但可以让其了解游戏的表演相关情况,还能对自己的表演充满信心。甚至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让他们参与评价,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幼儿游戏行为观察记录
区域名称:美工区
时间:3.15
对象:候嘉豪
观察过程:
候嘉豪在选择了纸泥制作区后显得非常的有兴趣,他先是有耐心把报纸浸湿,然后开始撕报纸,但在撕的时候不是很仔细,有些显得太大了,胶水搅拌的过程完成的较好,在放颜料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他显得有些不开心。在最后的作品制作时兴趣不大,随便做了一个简单的图样。看了旁边的小朋友一会儿后又开始重新制作纸泥了。看样子,候嘉豪的兴趣不在作品的制作,而是对纸泥的制作流程感。
主题确定:
此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延伸,由于幼儿在课堂中还尤意未尽,所以就放到区域中。
效果分析与反思:
材料的运用和游戏技能:该区典型的游戏行为:该区运用的材料是幼儿常见的报纸、胶水、颜料。最主要的要求是报纸要撕得很碎,难点就是胶水和颜料的搅拌。
创新与新颖:
制作的过程是流水式的工序,但制作好的纸泥可让幼儿根据大胆想象制作纸泥作品。
游戏常规执行:活动中常规好,幼儿能按纸泥的纸泥制作流程操作。但在颜色的搅拌中幼儿的手都弄得较脏。
效果分析:
整个观察过程逸飞表现出了平时少有的坚持性,特别对纸泥的制作流程始终都是一步一步的操作,显得很有耐性,存在的不足是对纸泥制作作品不是很感兴趣。
反思:
在材料的提供上还不够周到,应该提供勺子之类的东西让幼儿搅拌,不至于弄脏衣服。为了激发幼儿对纸泥创作的兴趣可以在旁边放一些老师制作好的成品。
社会参与水平与同伴合作:
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择了此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体现不出合作行为。
活动持续情况:
幼儿的活动持续情况较好,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
星期五区域活动前,我找亮亮小朋友和我合作玩掷骰子游戏,并把这新游戏介绍给大伙。玩法为:两人玩。每人手持一支笔、一张记录纸(白纸),一个纸制的六面体骰子。骰子的每一面都有一个数字(1~6)或为1~6的圆点、数量1~6不等的物品图,准备好这些,游戏开始。甲乙两人以“石头、剪子、布”定出胜负,由胜者先掷骰子,用笔在白纸上记录刚刚掷出来的骰子朝上面的数字,如是“6”,就在纸上写下数字“6”,接着由另一方掷骰子,同样在自己的白纸上记录掷出来的数字,如:“4”,那么6和4比大小,掷出数字6的人就在该数字后面打一个“√”,游戏继续下去,直至游戏结束,看谁纸上的“√”多,谁就获胜,到老师这儿领一份奖品“一个小红花贴纸”。
由于是新游戏,加上有贴纸的诱惑,因此人气挺旺的,这一次有诗媛、亮亮、雅雅、子剑、光光等8名幼儿进入,平常冷清的数学区由于操作材料的更新顿时热闹起来。我从游戏的合作者慢慢变成了观察者,从孩子们的记录情况来看,能力不一的孩子记录方式不一,针对杂乱无章的幼儿,发现这张纸很不够用,一会就记录慢了,需要换纸了。我提问:“你这么记录,这张纸很快就会记不下了,想想看,怎样记录方便又看起来清楚呢?”我继续观察着,突然发现能干的幼儿了,于是我把晞晞的记录纸给大伙看,并说:“晞晞把这张纸分成了三大竖格,写数字时一个对着一个,看起来真清楚。”亮亮和雅雅一看就学会这么记了,过了一会儿,亮亮的记录方式又递进了一层,他往大竖格里添上了几条横线,这不就成了一个一个小方格,成为了表格式的记录,哗!亮亮真可谓举一反三哦,我不禁为他喝彩。个别孩子也就依样画葫了。
记录方式的演变图:
1.游戏开始时的记录
2能力强的幼儿(晞晞等)的记录方式
3游戏末的记录
孩子们从刚开始的杂乱无序的记录到有序记录再到表格式的记录,记录下了他们的游戏情况,也记录了他们探索、学习的过程。他们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并在解决问题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我做好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观察者,适时启发他们,发挥同伴同化的功效来,让个别幼儿对数字6的错误书写在同伴的影响下纠正过来。巧妙借助幼儿同伴的记录纸示范,远比老师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效果佳,给了幼儿充足的时间去探索、体验、发现,在实践中满足了他们的探究欲,初步发展了他们的统计能力。
骰子游戏还有好多种玩法,上面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相信我班的那些鬼精灵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好玩、更有趣的玩法来。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