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喜欢带孩子们做游戏,一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就是角色游戏。一听到我说:“我们现在玩角色游戏”一个个兴奋的大喊“哇塞”,非常高兴;二是:我发现角色游戏的“力量”真是大,他可以不费多大的力气把平时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自玩耍的小朋友吸引到大家中间来,他可以把性格十分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变成一个“小喇叭”。
我用四十张白纸,叠成了四十架纸飞机,发给我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带着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飞机要起飞了”,孩子们欢呼着,“飞机如何飞起来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飞机是迎风起飞和降落的,飞机起飞时,它所获得的升力和气流速度有关系。如果是迎风起飞,气流速度就是滑跑速度和风速的总和,此时,所产生的升力就比较大,于是借助风的阻力来减少飞机的速度。,所以同样滑跑较短的距离,飞机就可以着陆了,而且迎风起落时,飞时不容易受侧风的影响,会更加安全”。孩子们露出好奇的眼神望着我,我告诉他们,飞机带着人类飞上了的天空,是美国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莱特兄弟,1930年他们设计的“飞行者号”试飞获得了成功,就是人类的第一架实用飞机。它的结构是由方向舵控制踏板、控制杆、副翼、滑轮、驾驶舱、机身,升降舵、尾翼,还有起稳定作用的安定翼等组成。看着孩子们对飞机这么有兴趣,这么快乐,我也不由自主的叫起来“飞机起飞了!”孩子们高兴地举起自己的纸飞机在操场上跑着、跳着、叫着、欢呼着!飞机飞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看着孩子们欢呼、快乐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一个小纸飞机引发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和简单的游戏行为,我们一定要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创造能安静的独自游戏,互不干扰、干扰较少的环境,便于孩子们大胆地操作,摆弄和模仿。
通过“小纸飞机”的游戏,我认为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园的自然“活动”,有兴趣的、活泼的运动,儿童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会将他的全部精神拿出来,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筋骨,帮助消化,促进循环,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孩子好动的特点,把游戏看作符合幼儿天性的自然活动,教育追逐自然,适应自然,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的情绪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幸福,忧愁的情绪还会给孩子带去苦闷和痛苦。因此,我们应当让幼儿游戏,让幼儿感受到游戏中的欢乐,同时感受到游戏中与同伴交流的快乐,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经验、常识、思想和健康。
从一个小纸飞机的游戏做起,我每次带着孩子们玩一次游戏,就累积了更多的经验,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中度过快乐的童年!
今天正忙着组织大班小朋友的区域活动,活动室里一下乱起来,怎么回事?奥:原来是一只小鸟闯进了活动室,然后又想快快逃离,于是在活动室里乱飞一起,随后撞在窗口玻璃上,栽倒了地下,一动也不动了,小鸟撞晕了。
我走进捡起了小鸟,小朋友的注意力早已转移到这里。
看我捡起了小鸟,都争着说:“老师,我要…”“我让妈妈给我炒炒吃”“我拿回家喂我的小猫”……
“嘘……”
孩子们停止了争吵声。
幼儿园生活的特殊性,决定了一日活动皆课程,进行一次关于鸟的课程,这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我把小鸟轻轻地放在手心里,这是一只涉世不深的小鸟,嘴角的黄边还没完全退去,身上的羽毛还显的稚嫩。
“小鸟、小鸟,我是一只漂亮的小鸟。
”我顿了顿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朋友吧。
”
小朋友一起围过来,从鸟嘴、羽毛、爪子看起,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小鸟的嘴尖尖的,”亮亮还没说完呢,明明接上话语“它专吃虫子呢,”“小鸟的羽毛滑滑的,真舒服”红玉的小手触摸到了小鸟的羽毛,“小鸟的爪子细细的…”看来,孩子们都能抓住小鸟的外部特点,观察的还细致。
接下来我想往更深层引入“小鸟、小鸟,我们的朋友。
”我打量着所有的孩子们说:“老师为什么说它是朋友呢,谁能告诉老师呢?”“它吃地里虫子”明明说;“它吃树上的虫子”新会说;依然接着说“它吃菜上的虫子”;“小鸟都吃害虫的”孩子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连“害虫”都出来了。
“可是,浩然刚才说要拿回家给他的小猫吃,小朋友们说这样行吗?”我有意的说。
“不行、不行我们要爱护它”怎么保护它?“我把它装在鸟笼里”、“晚上我搂着它”…又是一些奇特的想法。
这时撞晕的小鸟已完全恢复了意识,惊讶的叫着。
“小朋友的想法小鸟不喜欢,它的家是大树,它的家是蓝天,小鸟只有在天空中才能飞起来。
你们说怎么办?”“我们让小鸟飞走吧。
”“好!”我把小鸟交给了刚才吵着要妈妈炒炒吃的宏伟,说:“就由你来放飞小鸟。
”孩子们一起来到了院子里,宏伟张开了小手,孩子们一起喊着“小鸟、小鸟、快飞吧!”
小鸟在孩子们的期待中,展开翅膀飞走了。
所有的孩子都屏住了呼吸,目送着远去的小鸟。
此时此刻,我相信所有的孩子身心都愉悦。
一次教育很简单,一次教育很可行,他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把只要把随意变成有意,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学业上的,更有心灵上的。
幼儿爱游戏,这不仅能学到本领,还能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因此,在游戏中学到本领是快乐的。这次的主题是《我想飞》,我就让幼儿来学做一架神气的小飞机。
游戏一开始我让幼儿变成了一架架小飞机,让他们自由的飞行,并提问小朋友:你刚刚是怎么飞的呢?然后我通过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让幼儿通过看和听相结合来熟悉儿歌《我是一架小飞机》,我在示范过程中,看到了有很多幼儿很认真地跟着我在做动作,当我示范好后,我就说到:“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做一架神气的小飞机”幼儿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我就又说道:“做一架神气的小飞机是要有要求的,就是一定要会念儿歌”(我是一架小飞机,装满货物的小飞机,一会儿飞得高又高,一会儿飞得低又低,我的翅膀歪向东,我的翅膀歪向西,飞呀飞呀飞远了,一直飞到云里去)。儿歌相对而言简短,孩子再根据相应的动作来学念,念了两遍之后几乎全会了,因此在后来的游戏过程中,一架架小飞机驾驶得都很快乐,也有小朋友在驾驶过程中,不小心撞到摔跤了。我就说道:“哎呀,不好,飞机出事故了,所有小飞机得停止飞行了”,孩子听后,也很配合,一架架小飞机都降落到了自己的小座位上,休息一会儿就又开始了飞行。
他们个个都是神气的小飞机,而从游戏中,我不仅看到了孩子们很神气,还看到了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笑脸!
一次集体活动时,几个小家伙又鬼鬼祟祟地将手伸到抽屉里面,我没有及时地制止他们,而是一边继续与别的小朋友互动,一边不动声色地寻找可以看清他们在干嘛的最佳角度,哦,原来是在折纸飞机呀!下午,我把他们三个叫到身边来,每人送了一架折好的纸飞机,并对他们说:“老师知道你们很喜欢飞机,所以就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架,但我有一个要求,小朋友们一起学本领的时候,飞机需要停在‘飞机场’(抽屉里),自由活动时,飞机才可以出来起飞,只有听从指挥的人才能驾驶飞机,你们能做到吗?”“能!”他们三个高兴地大声回答道。
自此之后,他们知道了要服从命令听指挥,渐渐地不会在课上偷偷地折飞机了,有时,还会拿着漂亮的彩纸来找我和他们一起折飞机,玩飞机呢!一次,帅帅自豪地告诉我:“老师,长大后,我想当一名飞行员!”盼盼和翔翔立即附和道:“我也是,我也是……”一句话,让我倍感欣喜,但同时也倒吸了一口凉气,要是当初我直接冲过去把他们手中的飞机没收了,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会不会让三个孩子长大当飞行员的梦想随之破灭?我不知道,但一定会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
幼儿园教师不好当,肩负的责任比任何人都重大,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不经心的话语,甚至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抓紧手中的接力棒,尽全力地跑完全程,让接力棒安然无恙地交到下一位接棒人手中,健康快乐地继续冲向前方……
任雨熙,这个眼睛里充满着机灵,每天脸上带着灿烂笑容的小姑娘,阳光赋予她健康的肤色,一条油光黑亮的马尾辫在她的脑后摆来摆去,雨熙每天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总是不那么安分,却又那么讨人喜欢。这孩子在上小班时爸爸妈妈就离异,爸爸从不顾家,妈妈回到遥远的外婆家,从小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但是她特别的的坚强、阳光、懂事!
今天,趁孩子们午睡后,我把她们的小手绢洗干净晒在教室前面的围栏杆上。半下午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在活动区玩耍,我照常巡视着她们。偶然一回头,看到一个小姑娘连蹦带跳地往教室那里去了。我看不清那是谁,知道是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因为我们的户外集体活动是由老师带领在一个活动区玩耍的,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允许他们独自一个人离开活动区的。所以我一边往那边赶,一边打算喊住她,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我始料未及。那个小姑娘没有进教室,而是去围栏那里捡拾掉在地上的手绢,一块儿,两块儿……她站起来蹲下,再站起来蹲下,看着她那轻盈的动作,就像小鸟在啄食,就知道她做这件事是发自内心的,是那么心甘情愿,没有谁指使她,命令她。
待我走近才看清,原来那个小姑娘是任雨熙,我原本平静的心忽的一热,多么懂事的孩子,看到手绢被风吹到地上,她放弃喜欢的玩具,放弃玩的机会,本能的去捡拾手绢,所谓从小看苗,从小心里就想着集体,关心他人,长大了肯定也是好样的,雨熙,你真棒!你一定会成为被生活眷顾的孩子!
一、案例背景
小佳是个可爱、自尊心很强的小男孩,从小就不敢当众讲话,喜欢独自玩积木、看图画书,自己一个人感到高兴时才会露出可爱的笑容。经过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他的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唯独怯场现象没有多大改变。于是,我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在老师、小朋友面前表现。比如,我常请他给小朋友发东西,也常让他带领小朋友玩游戏,鼓励他大胆说话。可这些做法都没能收到成效,都到中班了,我真为他着急。
二、案例情况
今天,幼儿园邀请摄影师来园拍照,我们班的拍摄内容是生活操作。小佳最喜欢吃糖葫芦了,看他边串边时不时的露出开心的笑,我真想把这美好的镜头拍下来。可当镜头对准小佳时,正高高兴兴串糖葫芦的他,突然显得很紧张,一点笑容也没了,我鼓励他抬起头来笑一笑,没想到他头低得更低了。活动结束后,我想通过刚才的事情来培养小佳的自信心,于是我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知道小佳笑得很漂亮,你给小朋友们笑一个,好吗?”可他低着头,咬着自己的小嘴就是不笑。我见鼓励不起效,急了,大声对他说:“今天你一定要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看到我态度非常坚决,小佳有点儿难堪,乞求地望着我.我真不忍心再逼他,但想到他今后的发展,我还是狠狠心说:“不要紧张,笑一个。”小佳见躲不过去只好很勉强地笑了一个。我见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伴随着小佳的笑,一颗晶莹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悄然滑落,我的笑突然僵硬,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痛了……
三、案例分析
小佳终于笑了,我见到的是一张带着泪花、委屈的笑脸。他的心里是那样的无奈和伤心,这都是我强制要求他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的缘故,是迫与我对他的一种压力所作出的无可奈何、违心的行为。当时,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小佳,并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展露他的笑容,但为了维持他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形象,甚至说不想被老师批评、被小朋友们嘲笑,小佳只好勉强地笑了,可他的泪花真实地反映了他内心的不情愿、委屈。
作为老师,应当尊重幼儿、理解幼儿,本应该考虑到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第一次成功的体验是孩子形成自信心的关键。但我却急功近利,把小佳这次在小朋友面前笑当作是自己的成功,认为是自己的认真负责帮他克服了最大的心理障碍,让他有了自信。但事实上,我采取的方法是他当时无法接受的,我在他还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突然把他推到了众人面前!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小佳来讲无疑是痛苦的,无法接受的。我这样做只会让他把自己包地更紧,更加剧他的紧张感和局促感,从而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如果我能再多给他一点时间,减轻孩子压力,然后耐心等待,给予他心理成熟一个缓冲地带,或许更有利于他的成长。我为我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地自责!
四、案例反思
为了弥补我的过失,同时更为了小佳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我采取了以下几步,获得了一定成效。
1、运用消退法,帮助孩子减轻局促感
《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为此我采取淡化的方式,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助孩子减轻压力,消除局促感。在一次集体活动中,我拿出一张小佳不经意间露出笑容时拍下的照片,用手遮住,告诉全体小朋友:“这是老师见过的最漂亮的笑脸,你们猜猜他是谁?”小朋友们开始交头接耳,从小佳的神态中,我看出他也在努力地猜想着。当我亮出照片时,其他小朋友都很惊讶,小佳也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美丽的笑脸会是他。我大声问小朋友:“这个笑脸漂亮吗?”“漂亮!”“是啊,老师也觉得小佳的笑容是最漂亮的!”这时,我看到小佳开心的笑了。从他的笑中,我仿佛听到小佳在说:“原来我也可以笑得很好看!”
2、运用强化法,逐渐建立孩子自信心
以后,每当看到小佳笑,我都会发自内心地赞美他:“小佳,你笑得真漂亮!”“小佳,你的笑容真好看!”当小佳在各方面有所进步时,我也会伸出大拇指夸奖他:“小佳,你的汽车搭的真像!”“小佳,你穿衣服的动作真快!”“小佳,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好听!”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也主动地去寻找小佳的优点,也和我一样真心地夸奖他。渐渐地,小佳从听到夸奖就收起笑容转向能大方的接受夸奖,有时甚至用更灿烂的笑容来回报你。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小佳开心的、自信的笑脸。
3、教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方法,提供展示自我的途径
我们应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集体活动就是锻炼孩子最佳的时机。在集体活动时,给小佳创设一个表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们组织“小小故事会”活动,为了鼓励小佳参加表演,我先让几位小朋友陪他一起上台,然后再让他请他最要好的朋友一起上台表演,用陪他的人数逐渐减少的方式减轻他的心理压力。最后,小佳能自己一个人上台展示自己的优点,得到老师、小伙伴和家长的夸奖,提高了他的表现欲和自信心。
4、鼓励孩子勇于表现,增强自主表现欲
《纲要》提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促进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依靠孩子自身的优点,弥补、改进他的不足。根据小佳心灵手巧、喜欢折纸的特点,我经常组织班级折纸比赛,当他在比赛中取得成功时,适时对他进行表扬和夸奖。在他愿意的情况下,鼓励他到小朋友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教小朋友折叠的方法,当一次“小老师”。看着小佳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还像模像样地教着:“角对角,边对边,
中间要压平……”我知道,孩子的自信正在从一次次的成功中走出来。
5、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共同配合促使其发展。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以前在家中,家长时常针对小佳这一弱项,采取过分关注态度,用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他妈妈常说:“没关系,这孩子就是要逼他,才肯迈出这一步!我们这是为他好嘛!”这是家长对孩子理想化的心理在作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发展需要,发现一个缺点,就将孩子的所有优点都掩盖了,从而加深了孩子心中的自卑感,更加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了。我们要改变家长的这种教育观念,让家长知道孩子主要是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的。在组织“小小故事会”活动时,我们邀请小佳妈妈帮助小佳一同准备故事材料,并在家里预先练习。活动结束后,我们把拍有小佳在故事会活动中有良好表现的VCD送给小佳妈妈看,当她看到片中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小佳后,连声感谢我们,并决定改变自己以往的教育方式。现在,小佳妈妈在教育孩子时非常注重鼓励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热情,使他的个性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
每天早上来园时,孩子们都会去搬玩具来玩,这已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有独占和争抢现象,谁也不肯相让,每次都是老师上前制止才肯罢休。这不,徐苏阳小朋友哭了起来,我上前询问后得知:是季以然抢了他的玩具。我好言相劝了很长时间,季以然才很不情愿地将方才抢的玩具还给别人。这边的问题刚解决完,那边又叫了起来,我走上前去,原来是李扬小朋友把玩具篓子放在自己面前,不肯和其他人一起玩,后来在我的启发下,李扬小朋友将玩具篓子往中间推了推,虽然很不乐意,但对于一个小班的孩子来说,已是天大的“人情”。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们的万般宠爱,已将他们培养成了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唯我独尊!一个不让一个。就拿玩具来说,有些家长会认为,这是一件根本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等孩子长大了,他自然会明白一些事理;有的家长甚至会想:“凭什么要我家孩子让着别人?他为什么就不能让着我家的孩子?”殊不知这样的观念会害了孩子一生,将来一旦走入社会,他们会很不适应群体生活,或许会成为其他人排挤的对象。这样的结果有谁愿意承受?“谦让”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为了弘扬这一美德,更为了孩子的将来,请家长朋友们更新观念,从自我做起,从孩子做起,让“谦让”这棵常青树永不凋零!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