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孩子的进步需要时间
一天在做小实验的时候,我意外的发现烁烁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并且正确的做出来,接下来在阅读课中,他也能很快的掌握呢,真不错。我看到后,表扬说:"烁烁这么棒,都能读出来了,并且学的速度非常快,进步这么大。"烁烁高兴得看看我。
在后来得一段时间里,我发现每次做操作他都能自己完成了。每次学新课都能掌握的不错。烁烁以前非常活泼,每次上课都坐不住,精神很散,更是不能回答问题,每次操作都是给他进行单独指导。这个学期他真是意外的进步非常大,好像他的进步就在这一刹那。不但上课能开口读书,操作还非常好,而且都能在上课的时候主动积极的举起手,并且回答的还不错。每次学完新课都能回家读给家人听,家人都对他的进步感到非常高兴。
烁烁的进步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他的改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得了的,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我们要耐心的等待。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挑食的孩子没有了,吃饭的速度快了,饭量也增大了。爱哭的宁宁不再随便哭泣了,爱睡懒觉的萌萌起得早了,不再迟到了,有点糊涂的骐骐也懂事了,会回答问题了。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心中才感安慰,这一年没有白白浪费了珍贵的光阴。
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长了,也就有了感情,要和孩子们进行感情的交流和沟通。可是就是我们班的凡凡,每天一早上来了就低着头,没有声音。开始只是觉得今天是不是他有什么不称心的事情了,所以心情不佳,渐渐发现他几乎每天都是这个表情走进班级,送他的爸爸每天也都是匆匆离开了,我开始琢磨起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开始关注起凡凡每天上园,爸爸怎么没有送凡凡走进班级,有天我早早等待着凡凡和他的爸爸到来,发现凡凡又是一副不高兴的表情,爸爸也是送到门口就停步了,这时看到另外一个孩子和送来的家长说着再见,凡凡的爸爸看着一副羡慕的表情,这时的我好像有点找到头绪了,难道是“凡凡不愿意和爸爸说再见?”我便走进班级和凡凡聊起天来,“凡凡,今天是谁送你的啊?”我故意问着,凡凡“答道是爸爸。”我接着又问:“你怎么不和爸爸说再见呢?我们都是有礼貌的乖孩子是不是啊?”“爸爸不给我买玩具,我不要和他说再见。”我好像找到原因之处了,原来每天凡凡早上来幼儿园时都和爸爸吵着要买玩具,但是因为爸爸没买,他都心情低落,不说再见,这以连锁的反应也导致了爸爸送凡凡都不走近班级,知道凡凡不说再见,我明白明白了。明白了原因,我就行动起来了,先是找家长谈心,说说他们的心里想法,再给他们意见,是不是把孩子送进班级呢,也许早上因为没有买玩具他又会不说再见,但是我们能不能给他降低一点要求先只要他挥挥手表示一下再见,经过一段适应后,我们再让他说再见。凡凡的爸爸接受了,有了家长的配合,那就是与孩子的交谈了,趁着吃餐点和区角游戏的时间,我主动找到了凡凡和凡凡商量着:“玩具你是不是已经有很多了,如果你还想要是不是每天都早上都和爸爸挥挥手或者说再见,坚持一个星期,老师就送你一朵魔术花,是会变颜色的哦,先给你看一下好哇?”凡凡半信半疑的点着头说:“好吧。”我和他先玩了一会,提醒他不能忘记哦。到了第二天早上,苦瓜脸继续呈上,但是凡凡的爸爸把凡凡一直送进了班级,我试着拿着魔术花来到凡凡的面前问:“看谁来接你了,凡凡早上好,还记得我们的拉钩吗?”凡凡还是毫无表情,我不得不说:“魔术花要和你做好朋友了,那我们和爸爸说声再见吧?”凡凡看了我一眼,有点反应了,我继续加大能量说服他,“那我们不说再见,挥挥手吧?”凡凡看了看手,我说:“那我们拿着魔术花,让魔术花和你一起挥挥手好吗?”凡凡点点头,和爸爸挥了挥手,慢慢的走进自己的座位了,我这时看到凡凡爸爸的脸上出现了那一丝笑容,为了那一丝希望般的笑容和孩子的交谈、礼貌我下定了更大决心的去和凡凡每天进步一点点。
条件的优越
,现在的孩子基本是独子的多,享受惯了骄横满贯的小王子、小公主的优越待遇,孩子需要你与家长共同来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了解一些道理,一步一步深入,让孩子主动接受
又有一次手工课刘波小朋友很早被他的舅舅接回家了,第二天早晨刘波妈妈一进教室看见小朋友的手工作品,就连忙找孩子的作品,我说:“昨晚他舅舅很早就来接了
,我们正在上课呢,所以刘波就做了一半”说完拿出来给她看一下。谁知刘波妈妈对我说:“张老师对不起哦,我真不该让他舅舅来接,打搅您的活动了”“没事的、没事的”我被她弄得很不好意思。接着她耐心地指导孩子把作业完成。她每天早上来时总是左吩咐右吩咐刘波宝宝要好好玩,不要去抢玩具,老师上课要学会听。晚上离园总是找孩子在园留下的成长足迹。
家长的重视和督促使刘波小朋友在这学期里进步很大。以前发下的画画纸都给他撕烂或者用蜡笔扣得满脸是颜色.这学期他拿到画画纸、手工纸不会再去撕烂而是跟着老师一起学本领真的不错,有时边做边对我说:“老师这样哦”“是啊”有时太贪玩也会忘记去完成任务,只要轻轻一提示他马上就专注起来。他知道妈妈最喜欢看到他的作品被挂在展示板上。家长的督促促进孩子的进步,家长的督促对孩子帮助真的很大。
孩子的需要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孩子的进步是教师快乐的源泉。
胡蝶是我班上一个文静又很秀气的小女孩。
平时,她不太愿意主动地与人交往,话也不多。
学习活动中从来都不愿意举手发言,请到她时,也不愿意开口说话。
有时情绪很不稳定,不乐意时抿着小嘴,一声也不吭。
似乎是一个很难接近的孩子。
可是,她却又是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她所缺少的是自信和大胆的品质,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首先,我在与她家长的交流中得知,胡蝶从小有奶奶带大,奶奶为了孩子的安全,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做,孩子整天在奶奶的呵护下成长。
加上父母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在家照顾幼儿,使她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
面对什么困难都要让别人去帮忙。
到了讲故事的时间,“胡蝶,你来给大家讲个好听的故事,行吗?”她扭扭捏捏地站起来,低着头,牙齿紧咬着嘴唇。
小朋友鼓励她,并放低要求,只要说几句就行了,她还是不愿意。
无奈,只有等到明天了。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
最后,她终于答应明天来讲故事。
第二天,我先和她随意地谈了一会儿,让她知道:一个人说话要算数,说过的事情就要做到,要讲诚信。
再来由她讲故事时,我微笑地向她点点头“你能行的。
”终于,她的态度有所好转了,虽然声音很轻,可是却是不小的进步。
这几天起床后,我一边给胡蝶梳头,一边总是要和她说说话,问问她家里的一些小事。
今天,刚坐下,她就乐呵呵地告诉我:“昨天爸爸和我玩球了,他的技术还不如我呢,我都会转身拍球了?” 现在,每个老师见了胡蝶都说胡蝶变了。
的确,胡蝶是变了,变得活泼可爱了,变得落落大方了,变得聪颖懂事了。
看着她的改变,我也发自内心的欣慰,对孩子播撒的爱,终于有了收获。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游戏结束了,我请小朋友们把玩具收起来放到篮筐里面,然后来我的前面排队。
听见排队两个字,有些孩子不顾手中的玩具,往地上一扔便跑了过来,还有的孩子把玩具仍进篮筐中,但是仍歪了,等我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拿着衣物排起了队伍,也没有看清楚到底是谁仍的,当我正要叫孩子们去把玩具宝宝捡起来收好的时候,我看见了拉拉和其他两个孩子,他们正在收玩具,拉拉的胸前抱着两个,手中还拿着一个,手中的一个放进篮筐中,没放好掉出了篮筐,胸前的没有抱牢也掉在了地上,他赶紧捡起来放进去。
有的放的歪了他还小心翼翼的重新放,确定不会掉下了他才跑过来排队,一转头,他又看见了一个玩具在空空的场地上没有放好,他又赶紧冲过去捡起来放好。
才一步一回头的过来排好队。
我对小朋友们说:“今天,拉拉是最后一个排好队的,但是,我反而要表扬他,有的小朋友把玩具宝宝扔到了地上就过来排队了,是他一个一个捡起来,把玩具宝宝送回家的,你们觉得他做的好不好啊?”孩子们看看他,异口同声的回答:“好。
”拉拉的脸红了,害羞的笑着。
我说:“玩好游戏就要把玩具收整齐,你们能够像他一样做到吗?”
以前,拉拉的习惯真的不好,我说过,他餐巾纸擦了乱丢,玩具玩到哪就丢到哪,习惯很不好,现在的他变了,从他喜欢的体育游戏着手,使他养成了游戏的好习惯。
慢慢地,在其他方面,他也会逐渐的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于“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自从冬季以来孩子们穿的衣服多了,一层又一层。为了让孩子的小床看上去更有序,从两周之前午休时都要求孩子们自己尽量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叠自己的衣服。那时老师一说咱们自己叠衣服吧,孩子们说了我妈妈不让我叠,我奶奶不让我自己做.......说实话孩子的确有些小能自己去叠好衣服是不可能的,但有几个孩子还是自理能力很强的在没有老师要求之前就会自己去有意识地整理衣服,像是丹宁、佳瑞、雪洁、熙雨、静仪、焜焜、朵朵、铭泽。这说明在家一定是大人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自己来做过的。但也有几个孩子自理能力不是不好是懒于去做像是然然、毛毛、清杨、姗姗、欢欢喜喜、格格等。记得第一天教孩子叠裤子时我都说:“两条腿变一条腿中间切一刀就好了”孩子们记得很快以后中午叠裤子时会边说边做。可上衣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有难度。在这段时间自理能力进步最大的应该是天麟了,之前可是等着老师来穿脱衣服的,现在套头的毛衣都能自己穿脱了。为了能让孩子们有更大的进步还希望家长在家尽量引导孩子自己来做,也许第一次第二次做的不好但第三次也许就会给您一个惊喜的,要知道当孩子能自己把衣服整理的让大人来说你做的真好时,孩子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同时也会激发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更加的自信。所以我们该放手的时候就放一下手,也许只是会耽误一点时间或是多做几次,但对孩子们来说可是一次超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