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节养育快乐孩子

教育孩子笔记 快乐的幼儿园教案 01-04

1、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舒缓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2、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宝宝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课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唯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像力无拘无束的发挥,让他们可以悠闲的看蜘蛛织网、研究萤火虫如何发光……以他们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们所好奇的世界。也许,有时你也该放慢你的脚步,抛开你的行程表,跟着孩子的节奏享受生活。

4、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5、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6、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7、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扎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9、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1.确认他的问题。2.让他描述他想到的解决方式。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10、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快乐着孩子的快乐


幼儿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意外......

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细细留意,我们会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当我和幼儿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从一再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幼儿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记得有一次在草地上休息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大虫子。于是草地下还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话题,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拣到的树枝,一个劲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来看,我找到了一个东西啦。”仔细擦干净泥土一看:哎呀,原来是一块小石头。一下子就泻了气。“没关系,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着嘴,气呼呼的样子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在经过一场草地混找之后,幼儿可有自己的战利品了:几个坏积木、几个蜗牛壳,还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虫子,连草根都被拔了几根......也许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脸上、眼里、心中看到了两个字:快乐。

在幼儿的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只要他们喜欢做的事那么我想这就是快乐的事。

教育随笔:孩子们的快乐


教育随笔:孩子们的快乐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意外、、、、、、细细留意,我们会在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

当我和孩子们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方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从一再数;他们会歪歪扭扭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记得有一次在草地上休息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大虫子。于是草地下还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话题,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拣到的树枝,一个劲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来看,我找到了一个东西啦。”仔细擦干净泥土一看:哎呀,原来是一块小石头。一下子就泻了气。“没关系,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着嘴,气呼呼的样子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在经过一场草地混找之后,孩子们可有自己的战利品了:几个坏积木、几个蜗牛壳,还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虫子,连草根都被拔了几根、、、、、、也许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孩子们是快乐的。

我想只要他们喜欢做的事,他们就很快乐。

教育随笔:要重视孩子的细小环节


教育随笔:要重视孩子的细小环节

一个孩子只有建立起自尊心,才能建立起自立精神,孩子的自尊心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我们应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我女儿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她从幼儿园开始就知道小红花、奖状之类都是表现好的物证,她很珍惜这些奖品,每得一个奖品,我也很认真的给她贴到她自己房间的墙上,她也为每一张奖品感到高兴和自豪。

前不久,我女儿又到市里文艺汇演得了二等奖,当老师打电话让我去拿奖品的时候,她那高兴劲就别提了,迫不及待的催我赶紧去拿,可是当我用电动车带者茶具和奖杯回家的路上,我不小心把茶具从电动车上滑了下来,当回到家时,女儿满怀希望的接过奖品,拆开来一看,啊?茶壶的茶嘴竟让我打了下来,当我说明原因时,女儿把嘴一撅,泪水夺眶而出,我忙向女儿道歉说:“是妈妈不小心把它打的,对不起,边说边去擦女儿脸上的泪花,虽然女儿没有说什么,但是我看到女儿泪水仍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我忙说要不妈妈用高明的方法把它修好行吗?”女儿爽快地点了点头。这时我拿来透明胶小心翼翼地粘了起来,好不容易终于粘好了。虽然这是哄孩子的手段,茶壶还是不能用,只是外表好了,这时,我看到女儿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我也松了口气,为这事我内疚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事就这样湖弄过去了。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女儿用手扶摸着这个茶壶发愣,我的心象刀割一样,虽然我们彼此都没有说什么。

由此,我体会到,在人格上,孩子是和自己平等的主体,他理应受到平等的对待,要想培养起孩子的自尊心,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像尊重领导、同事、朋友一样尊重孩子,包括尊重孩子的荣誉,尊重,在孩子生命早期最重要的表现是让孩子说话,让他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话说完,不要用你的判断代替他的判断。珍惜孩子的每一份荣誉。哪怕只是一个小红花,对孩子来说也是努力争取的结果。

中班教养笔记:细心的孩子


黑白配,咋一听,以为是孩子们的零食,其实是我们主题中的一个艺术活动,就是让孩子画出白天与黑夜的两幅画,我让孩子把一张长方形的画纸一折二,然后一半画白天的内容,一半画黑夜的内容,并交代说画完后要在中间串线挂起来来,我还刻意强调在长方形的纸上都方向一致的朝上画。孩子们随后就专心的画了,我也没发现什么不对。突然,一个孩子跑来给我看她的画,向我解释她画错了,怎么办?我一看,两个图都朝上啊,没什么不对呀,就鼓励她继续画,不一会儿,她又来给我看她的话,还是那句话,我画错了,我一看,还是没画错呀,还是让她继续画。过段时间一个孩子把他画好的作品交给我,我一看,怎么上面半张的画是朝下画的,下面半张的画是朝上的,我刚想说你怎么错了。突然之间我顿时领悟到了,对了,我刚才说要在画的中间串上线挂起来,如果照我说的方法画那一折二后挂起来就变成一张朝上一张朝下了啊,我意识到我犯下的错误了,还是孩子们比我细心,刚才反复说画错的孩子可能也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可她没主动说错在哪里,而我却粗心忽略了,也不问问她为什么说错了,不免心里又一阵自责。最后,看到孩子们的作品交上来很多是按照我的要求画的,要挂上去肯定是要做一番补救工作了。得把他们的画裁下来,再按正确的方向粘贴好后才行。这些多出来的工作是因为我的粗心而造成的,多做那么些工作也好,也能让我记住今天所犯的错误!可喜的是一些孩子还是很细心的,为他们的细心感到高兴,孩子有时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要向他们学习!!

教育随笔:孩子给予的快乐


教育随笔:孩子给予的快乐

我们班有一个叫泰一的孩子,是一个很逗的孩子,就是你再不高兴的时候,他总是能让你开心的笑出来。

一开学时,孩子们一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都有些不适应,有很多孩子每天来的时候都要哭,当然,泰一也不例外,那时候,每天都面对着几十个哭闹的孩子,心里真的是挺慌的,到了中午睡觉的时候,又是孩子们哭闹的高峰了,

这时,大部分的孩子,都哭着闹着要妈妈,要回家,只有泰一,他说的和别人不一样,他也是哭着夹杂着很重的地方方言说:“老师啊,老师啊,你过开啊,过来抱抱我睡啊。”天啊,哭的时候,还都这么理智,都不忘了提出自己的要求,真是让我们苦笑不得,顿时,心情也开心了很多。

还有一次,在上课,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有没有人知道猫是怎么走路的。小朋友有很多人都说知道,于是,就说了:“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上开学一学,让大家看一看。小朋友都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泰一也很积极的举起自己的手,对于泰一,上课积极举手还是少数,于是就请了他,只见他上来后,像平时一样大摇大摆的走了两步,,于是就问小朋友:他走的对不对,小猫是不是这样走路的。小朋友都说不对,说小猫是四条腿走路,是在地上爬的,我就问;泰一你会不会啊?他歪着头看着我说了一句话:你先走,你学给我看看。我的天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反将老师一军,厉害厉害。

可是,五一过后,泰一就生病了,到现在都没有好,一直也没有来上幼儿园,我们班的老师和小朋友都挺想他的,在此,希望他快点好起来。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开开心心的做游戏。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的时光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的时光

孩子进餐时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如不小心把别人的饭菜碰洒了,咳嗽、打喷嚏喷别人一脸。过去,老师总是赶紧设法解决问题,指出错误,教给方法,最后让孩子互相道歉。这样做,问题看似解决了,但往往影响孩子进餐的情绪和食欲。我重新思考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不在进餐时论是非曲直,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用适宜的方式安慰各自的委屈。进餐后,引导孩子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使他们学会理解、善待和宽容。这样才能保证――让孩子们在用餐的时候也能享受快乐的时光。

孩子们正在吃午饭,今天小朋友们吃的是基围虾,我们一直都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剥虾壳,孩子们都剥的挺不错,干干净净。忽然,一个小朋友对我说:“老师,他把虾壳放在我的碗里了。”我一看,可不是吗,旁边的小朋友把虾壳放到了他的碗里,而没有放到老师准备好的残渣盘里。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呢?这孩子一脸委屈的说:“他刚才也放我碗里了。”我想,这时说谁不对都不合适,简单地说一声“对不起”也不会起什么作用。那么,怎样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这类小事,让孩子学会正确交往、宽容待人呢?我决定先安慰两个孩子。两个孩子情绪平静了,又吃起饭来。我抓住这个机会,餐后组织孩子们讨论一下:针对刚才的事情想一想应该怎样做?让孩子们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也抓紧时间做好餐后整理工作,然后加入了孩子们的讨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能把虾壳放到别人的碗里,多不卫生啊。”雅雅说。

“先放虾壳的不应该要说对不起。”辰辰说。

“都不能放呀,都要说对不起。”彻彻说。

我说:“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没用老师帮忙,自己就帮同伴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以后,大家遇到这样的事,都按刚才说的做,学会关心别人、宽容别人,家就能成为好朋友了。”孩子们听完我的话都鼓起掌来。

虽然这是件小事,作为老师劝劝两个孩子也说得过去,但是我认为,那样不能让孩子明白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通过讨论,孩子们既学习了自己解决问题,又初步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善待别人、宽容别人的道理。

教育随笔:让孩子快乐过冬


教育随笔:让孩子快乐过冬

季节的脚步又即将行进到了初冬。每年的这个时候,许多幼儿家长担心孩子冻着,引起感冒发烧,从而影响健康发育。

因此,干脆把孩子留在家里,不再去幼儿园了,直到明年春暖花开。事实上,无论从身体健康发育的角度,还是心理发展的层面,家长的此种做法,都是违背科学的愚蠢之举。

首先,温度变化与孩子感冒发烧关系不大,不当穿衣才是罪魁祸首。随季节气候温度的变化来加减衣服才是明智之举。从科学的角度看,儿童正处于身体的快速发育时期,其身体内部新陈代谢的速度,要比成人高出许多,维持身体温度所需的能量释放也多于成人。因此,按理说儿童应当比成人穿得少才科学。而事实上,我们的大多数家长更容易给孩子多穿。科学实验证明,正常的儿童和大人一样,体内都有很好的恒温系统。只要不给他们穿得太多,其恒温系统都能正常工作。如果穿得太多,从上到下捂得严严实实,孩子的体内的温度调节功能就会失调,这样更容易引起感冒。建议宁可给孩子少穿衣服,或者和父母穿得一样,也不要多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鉴别标准,就是孩子穿得正常的时候,他们的手总是凉的。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的冷热,你应该将手伸到衣服里去摸孩子的胳膊、腿或脖子。如果是热乎乎的,而且没有出汗,那就正好合适。当然,也可以观察看孩子的脸色。孩子感到冷的时候脸上没有红润。还要记住,在寒冷的天气里,必须给孩子戴帽子,因为他们的大部分热量都是从头部发散的。做到这些,不管气候如何变幻风云,家长也不必忧心忡忡。

第二,幼儿园快乐的游戏活动,绝对是有利于幼儿健康发育之举。它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可以少得病。经常让孩子到室外去呼吸新鲜空气,空气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儿童因适应冷热变化能力的提高而增加自身免疫力。这在百年前就已成为科学事实了。而长期呆在家里的幼儿,由于一直住在温暖的房间里,其脸色会显得很苍白,没有血气,食欲大多不好,得病的几率其实更高。

第三,0-6岁的孩子,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对其身心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孩子正幼儿园所接受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丰富课程活动(刺激),与家庭中单调乏味的环境相比,是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的。0-6岁是孩子几乎所有方面发展最快时期(关键期)。尤其在脑中枢神经细胞间的联系建构方面,只有将儿童置于具有丰富刺激(课程活动与师幼间及儿童间交往)环境中,才能形成合理及丰富的结构。而结构合理与稳定,脑的功能才强大无比;而功能的强大,才能让孩子在学业和事业上如鱼得水,春风得意。仅就语言和人际交往发面的发展来看,呆在家里一个冬天(至少要三个月),其损失都几乎无法用任何事物可以衡量,且是终生不可逆转的。在家里,成人与孩子间的语言交流,与有教师和同龄孩子的环境相比,是相当单调和贫乏的。而0-6岁接受性语言刺激和交流性语言影响,对未来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从交往方面看,家里的环境仅仅限于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而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儿童间,尤其是同龄儿童之间的交往,对于众多的独生子女来讲,其分享与合作的品质、自我意识的形成、去中心化的完成等等,都对儿童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终生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来得越晚,其塑造的可能性越低,自我中心的改造就越困难。此外,针对适龄儿童所设计的任何课程,仅仅呆在家里,其损失是不可能有机会再可以弥补的。

第四,温室里的花朵,是永远都无法长成能经风雨、傲苍穹的参天大树的。逻辑上,没有磨练,怎能茁壮成长;不能茁壮,怎能经风雨见世面。将孩子放在沙漠里都能生存下来,那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功能,往大了说,是让孩子成才,对社会有用和作出贡献;往小了说,是要承担家庭的种姓血脉传递,生生不息。无论哪一种功能,我们都希望孩子起码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以及继之自我发展的能力。然而,我们做家长的,如果把孩子固有的本能都养育没了,连生存的能力都没有,还怎么能够“齐家”和“治国”?君不见很多家长怕孩子受伤,在孩子该爬时不让爬,该走不让走,该跑不让跑吗?岂不知这样一来,孩子大肌肉协调能力发展受阻,走路能够把自己绊倒,受伤的几率更高,这不是得不偿失,反而害了孩子一辈子吗?连冬天呼吸一点冷空气的权力都能被剥夺了,你们还指望自己的孩子能出息到哪里去?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即便为了你的家族兴旺,也不应该将你唯一的孩子养成真正的“病秧子”。

这个冬天,鼓励宝贝们天天坚持上幼儿园吧!让我们一起迎接马年的春天!

教育随笔:把快乐还给孩子


教育随笔:把快乐还给孩子

橙橙小朋友昨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后跟被自行车夹到里。她妈妈再三叮嘱近段时间不要让他参加户外活动,为此,我对他格外关注。

今天户外活动时,我照例带领孩子们到室外进行律动和体育游戏,恩熙跑过来说;“老师,橙橙来上学了。”我看到橙橙,未加思索地对他说:“橙橙,你脚不好就不用了,坐在那花园边上看小朋友做游戏吧。”听了我的话,刚才还兴高采烈的他忽然脸色阴沉了下来,慢吞吞地转过身子,往花园那边走去……

橙橙的瞬间变化让我猛然醒悟;离开集体,他并不快乐!我迅速改变了想法:“橙橙,等一下!老师还要请你帮忙。今天的游戏请你当红绿灯,好吗?”我说。橙橙爽快地答应了。“红绿灯”是这个游戏运动量最小的一个角色,在游戏的过程中,虽然橙橙站在原地,但他扮演得很投入,看得出他很快乐。我决定,次后无论做什么游戏,都要跟橙橙安排一个合适的游戏角色,即使没有合适的,也要为他创造一个合适的角色。

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孩子的感受,在不经意剥夺孩子的快乐。如果我今天忽略了橙橙的变化,就不可能了解橙橙的感受,橙橙也就不可能享受到集体游戏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的变化,深刻体会孩子的感受,真正理解、尊重孩子,还他们快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