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时间过得好快啊,姚远已经上中班了,想起他的点点滴滴,有辛苦。但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养育一个孩子是一门学问,我一直在摸索,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堪称完美的育儿理念,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我们的小朋友,我是如何跟他过招的。
1.姚远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带大的,这就造成了他特粘我,其实作为男孩子来说,这样是不好的。我有跟他说过,经常跟爸爸在一起的男孩跟聪明,他也懂得,所以这次端午回外婆家,我就一个人独行,制造一些跟他爸爸在一起的机会。前提是,我要跟他说几号回来,而且大人一定要遵守这个约定。对孩子可不能撒谎,否则就失去诚信了。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对,一言一行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要求孩子能够形成的品德,自己一定要先拥有,我们现在每天睡前,基本上都会看书,姚远已经养成这个习惯了,每次看书都觉得时间太短,都要催着他去刷牙,睡觉。这点是受到姚远的舅舅的影响。
3.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受益终生的。需要孩子养成好习惯,就要制定一些规则,比如,玩电脑,看动画片的时间,睡前刷牙,吃饭的时候不准看电视等等。时间一长,习惯成自然。看到小区里许多同龄的孩子喊牙疼,牙齿变成了黑色。这可能就是没有保护好牙齿。
4.姚远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爱动的,还算比较懂事的孩子,因此跟他相处时,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一般都会满足他,只要不会发生危险,一般不会去制止。去超市买东西,买玩具,我一般会让他自己选择,如果我今天今天告诉不可以买玩具了,他会说,那我看看吧。等会就走。听到这句话,很是欣慰。
5.在孩子面前适当的示弱。我去买菜的时候,我会请姚远帮我拎1-2个菜,他也很乐意帮忙。有时候周五下午带被子回家,我会请他和我一起抬,不要求他为我分担多少,只是能让他体会到,妈妈很辛苦。在家里的时候,人走关灯,这是告诉他,不能浪费。说道这里,有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去年的日本跟中国,争钓鱼岛,吃饭的时候,姚远跟我们说,爸爸妈妈,我有个办法,打败小日本。啥办法?非洲不是缺水吗?我们节约点,给非洲一些水,然后请他们帮我们一起打小日本。我当时就告诉他这个办法很好。
6.孝顺,因为老家在外地,现在他爸每次跟他爷爷奶奶通电话的时候,我都会要求姚远跟他爷爷奶奶说上几句,不管说什么,或者叫一下,也行。希望他长大也能这样对待我们呀。嘿嘿,这叫言传身教。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着贪玩,不听话,霸道的时候。慢慢来吧,我相信,我们的宝贝,姚远,以后一定是一个孝顺,懂事,优秀的孩子,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在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很重要,我们家里,对待女儿提出的要求,只要不违反原则,基本都会满足她的要求,同时,只要是我们承诺的一定会做到。前一段时间,女儿特别想买一个滑板车,天天回家跟我们说,于是,我提出来:如果这个星期,她在幼儿园得到了大红花,在家里自已又能好好吃饭不要大人喂,那么星期天,我们就一起去买。一个星期过后,她表现得很好,我们也兑现我们了承诺。有了这样的先例,在家里,我们一般采用这样的方法。女儿特别喜欢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她每天起床和从幼儿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DVD看动画片,不管我们怎么说就是不听,如果强行关掉,马上就会爆发一场战争,哭闹。于是,我们又提出一个要求:让她自已管自已,告诉她,现在她已经是小班小朋友了,长大了,是小小班小朋友们的姐姐,可以自已管理自已了,以后自已的事情自已可以做主了,以后要看动画片,也可以自已做主,爸爸妈妈不管。但是,看动画片之前,必须先给自已订一个规矩,要先想好计划看几集,或者看几分钟,如果时间到,或者看的集数完成了,就不能再看,因为我们说话要算数,说到做到。刚开始时,她也做得很好,但时间长了,她觉得看不过瘾,于是开始会讨价价,我的办法就是问她:“菁菁,妈妈说话算数吗?”“嗯,算数。”“那如果你可以说话不算数的话,我以后也可以不算数的哦。”一般一两分钟下来,女儿都会说点头同意,因为规矩是她自已订的。现在,女儿又喜欢上了《喜洋洋和灰太狼》,每天都看,但基本都能做到事先要求看几集或都看几分钟,时间一到,就不再要求。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记得有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女儿一直比较内向,特别在陌生人面前不善于表达自已,我也一直想让也从书中学习找到表达自已的方式,每天我都会坚持给女儿讲故事,让她在故事中学会生活,学会助人和自助,学会去接纳别人。从小兔汤姆心灵系列到最近的青蛙弗洛格成长故事,我们一起读,一起讲,有时候,我们还会把书中的场景搬到生活中,前几天我们在读《青蛙弗洛格和陌生人》时,我问她:“你喜欢小老鼠吗?”“喜欢”“为什么”?“因为小老鼠喜欢帮助别人,还给大家带来了快乐。”“那菁菁在幼儿园有没有帮助小朋友,给大家带来快乐呢?”“嗯
,有的。”女儿总很高兴的回答我。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作为家长,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在家里,儿子对我的话不是很听,也许正处于逆反期,叫他上东他上西,叫他上南他偏上北,但今天张老师跟我说的有关儿子的一件事让我很震撼——看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重要。
在班里,老师为教育活动能顺利进行,经常会给孩子们调换一下座位。今天张老师说:“阳阳,你在那里看不见来这里吧”,于是儿子坐到了张老师指定的位置欣赏教师的示范。到了操作环节,儿子不声不响地回到了刚开始坐的第一排位置上。下一个环节是老师点评,发现阳阳看不清楚后,张老师说:“阳阳你看不到就来这里呀。”于是他去了老师指定的位置,谁知,他听完后,又回到当初坐的第一排位置上。活动结束后张老师问他:“阳阳,你怎么喜欢坐到这里来?”儿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妈妈说了,勇敢地孩子坐第一排。”天哪,平时对老妈的话嗤之以鼻的儿子,竟然把我的话原原本本记心里了。
我记得是有那么一次,当时儿子上中班,老师说他不爱举手,一提问就往后缩,我告诉他:“勇敢自信的孩子坐第一排,听得认真,看得仔细,学得好,你可以试一下啊。”谁知在大班的第二年他用上了。
可见,正确的事情父母就应该正面传递给孩子,即使当时他做不到也无妨,也许他会在出其不意的时候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昨天操操妈把老师的校讯通发过来,具体内容是假期学校要组织“我对经典有话说演讲比赛和背诵《弟子规》活动,希望孩子们报名,同时还有家长要参与的征文活动,我问儿子是否参加?他摆手,表示这不是他的最爱!但是他却动员我参加征文活动,我不肯,结果这父子俩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动员我参与,说什么我平时就爱写一写,这样不是很好吗?把心里话说出来,又加深交流云云,最后最被父子俩力荐,我报了名。他们老师也很开心,说我参加的话拿大奖有希望了!我笑,逼鸭子上架,也很荣耀啊!
之所以把这件事写出来没有炫耀之意,是想说,父母对学校活动参与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孩子为什么希望父母的参与?
我是个热心人,只要儿子学校班级有活动,只要时间允许,又有能力,基本上都会参加,而且也会尽自己能力去支持,当然好多时侯是儿子力推的哟!他觉得我妈妈在这方面很厉害,可以一试,为他们班级争光,他觉得心里也很开心啊!不光如此,他看到父母都这样主动去参加活动,他也愿意去尝试,所以我儿子特别活跃,只要有活动都会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其中,像跳十五米的长绳,据说当跳绳摇起打过来时,如果跑位不对,被绳子打到身上会非常得疼的,为此有许多孩子不愿意加入其中,可儿子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打几下又打不坏,积极主动跳进去参与进行,不光是勇气的问题,而且也是其乐无穷的。所以他对任何活动,都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头,乐于参与进去。
他们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你是个很有思想很有主见的孩子,特别开朗,特别阳光,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头,特别愿意参加活动,这一点非常棒!老师非常喜欢你,希望你保持下去!”
现在想想,儿子之所以这样愿意去尝试参与一些活动,跟我们家长有关系,一方面我们鼓励他积极主动的参加活动,在他犹豫不决时给他鼓励和建议,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在需要的时侯主动参加他们学校和班级的活动,这给他做了榜样!否则你一方面要求孩子去做,而你自己反倒不积极去参与他们的活动,一拉就缩回,这无形中也会让孩子觉得你没有从行动上给予支持呢。
孩子是父母的缩影,他身上的某些潜质恰恰是家长问题的折射。做为父母,身教大于言传,以身作则,以行动去给孩子做榜样,往往更有力度更有作用呢。所以很多时侯,我们要少说多做,以实际行动,以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他也会采取行动哟!
呵呵,小子不错的,最近下棋很有魄力的,常常能全赢他们。我“奥,是吗?不错,**最近棋下的不错,进步很大。妈妈看**最近很努力了,每天都做题目,你看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的。”**一脸自豪地样子。**“邱老师也说我下的不错,都夸我了。!”奥,是的吗?**一项都会自夸,有时会把老师的表扬夸大。我“是的吗?邱老师是真的这么说的吗?”**“邱老师这堂课没说我,那还不是等于夸我了。”
我“**同学,我们要搞清楚,没说你说明你这课下的不错,可邱老师并没有说你下的不错这句话啊。做人最可贵的品德是什么?”**“是诚实,我认为老师没说我就是说我下的不错。”
我“**我们想象力丰富是很好。但是想象力要依据现实的,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表扬,可是我们不能为了表扬去自己凭空想象出来老师没说过的话,对吧?”**连连点头,并说“妈妈,我知道,其实这样凭空想象就是撒谎了。我错了妈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我“**认识到自己错误了,妈妈很高兴。**现在真的是一个素质搞得男子汉,你看中午也主动和妈妈道歉。妈妈为**的进步感到高兴。可妈妈又想问你一件事,你愿不愿意告诉妈妈。你中午为什么那么大声音对妈妈喊起来?”
**脱口而出“那是因为你以前老是对我大喊大叫的!”真是身教胜于言传啊,以前我的不好行为真的给孩子带来了影响,孩子的话、中午的事也使我看到以前的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这样子。
我“**,是这样啊,那妈妈今天很郑重的和你道歉,以前是妈妈错了,请原谅妈妈,妈妈以后绝对不会这样了。以后请**监督妈妈,妈妈争取平和的和**说话。妈妈争取做个有素质的妈妈!”
**“妈妈现在已是智慧妈妈了,我说的那是以前的妈妈。你不是天天在学习吗。现在妈妈你已经改正了。现在也不对我大喊大叫了。我以后也不对人大声说话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现在真正深刻认识到孩子有问题就是自己身上的问题。家长的一言一行一时一刻的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就是我们家长的镜子。真的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育儿心得: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首先很感谢幼儿园举办“立德树人好家风”的征文活动,让我们家长有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作为张泽蕴(以下简称可可)的家长我认为幼儿园固然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因素,但家长更是孩子人生不可或缺的领路人。制定良好的家规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规范行为习惯、提高能力,更能从现在开始指引孩子以后的人生旅程。下面我就怎么教育可可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不足之处请园领导、老师们指正。
可可刚生下来的时候我们就想着要把她培养一个气质优雅、独立、有主见、有智慧,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而不为外界诱惑的孩子。网上搜集了好多育儿经验、好家规等等,条条框框一堆,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可可根本不买账,她根本不听那些你讲的什么规定。有一次我们不准她喝汽水,她反问我们为什么你们能喝。我们无言以对,是哦我们大人总是严于孩子、宽与自己。经过反省我们认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是教育孩子,也是鞭策自己。
一、父母的爱,让孩子成长的更安心
父母的爱是促使孩子茁壮成长的养分。让孩子体会的关心和爱护,孩子才会听从家长的建议与意见,教育才能更有效的进行。所以,我们这样做:每天清晨和睡前,微笑着亲吻她一下;游戏的时候,给她一个鼓励和赞赏的眼神;上街的时候拉着她的手;高兴的时候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没事的时候搂着她,说说幼儿园的趣事。当然女儿长大后,作为父亲拍拍她的肩膀,看电视的时候挨着但不搂着保持一定的距离会更好一点。
二、积极乐观,给予孩子健康的精神面貌
想要孩子有个健康的心态,那么你自己就要给孩子树立不挑剔、不抱怨、热爱生活的好榜样。所以我们这样做:比如有时候上街给她买衣服或带她吃饭,店家因为忙或者环境差服务不周到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不挑剔、不埋怨,更不能发火;在路上碰到乞丐不要一脸嫌弃的表情,要保持一种乐观、宽容、同情的心境,给她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为孩子的身体健康负责,更要为她的精神健康负责。作为孩子成长道路的领路人,我们只有保证她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的,才可能保证她今后的美好幸福人生。
三、尊重孩子,培养独立、自信的特质
在当下的社会里,有的时候父母对于孩子过分“包办”,而使我们的孩子慢慢缺少主见,丧失自己作决定的权利。所以我们这样做:出去吃饭的时候,我们会先问可可今天吃什么呢,当她只点肉肉时,要及时给她建议,如果配上一点蔬菜会更好,她一般会欣然接受。当她自己弃权时,一定要告诉她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未来,如果我们总是鼓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去表现自己,他们就会真的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孩子。
四、激发勇气,不做心灵脆弱的孩子
现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会刻意的避免让孩子吃苦,总是会尽量地给孩子更多的关照和呵护。熟不知久而久之孩子性格中就会缺失一种优秀特质,它就是坚强。所以我们这样做:以前可可晚上很怕黑,有一次晚上我带可可捉迷藏,故意躲在黑暗的阳台,发出声音让她来找我,起初她不敢来,听到我的笑声后,渐渐的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把我抓到了,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宝宝真棒,不怕黑了么”。当你的孩子惧怕什么事情不敢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妨循循善诱,逐步引导,使她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心中的障碍,克服内心的恐惧。
五、学会分享,让孩子远离自私
现在独生子女很多,娇生惯养似乎已是每个家庭的普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间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热火朝天:这个发卡是我的,不许你碰。所以我们这样做:经常带着可可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有的时候我们会带很多零食,玩累的时候我们会对可可说:把饼干分给你的好朋友们好吗,大家一起玩、一起吃才是好朋友。现在可可已经意识到分享能够让她和她的朋友们快乐,更能让她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
六、懂得感恩,做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现在家长们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知道感恩、不知道父母辛苦,熟不知根本原因在于家长没有给孩子制造一个感恩的机会。所以我们这样做:每次我们帮可可洗完澡洗衣服的时候,都会跟她“诉下苦”:爸爸妈妈下班好累哦,还要帮可可洗澡洗衣服,腰都直不起来咯。久而久之她会偷偷跑过来看看我们问:是不是很累啊。有天突然说那我帮你捶捶吧。感动的我们一塌糊涂。所以有时候不在围着孩子转,让孩子懂得去考虑别人的感受,知道怎么去关心人,不知不觉中她已成长成一个有爱心的小公主。
最后分享一段哈佛家训里面的话,与大家共勉:
少一份责备,多一份理解;
少一份苛求,多一份宽容;
少一份责骂,多一份尊重;
少一份怀疑,多一份信任;
少一份命令,多一份商量;
少一份限制,多一份自由;
少一份要求,多一份以身作则;
少一份“无微不至的照顾”多一份自己动手的机会。
育儿观念:身教,言教哪个重要
“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呢?是啊,我也是听着这句话长大的。可是,你知道吗?有多少次良好的沟通机会就因为爸爸妈妈粗鲁的回应而错过了,多可惜啊!我也曾经对女儿说过这样的话:“妈妈和爸爸在说话,小孩子别插嘴,等我们说完了你在说!”女儿总是噘着小嘴看着我,把想说的话又咽回了肚子里。针对孩子这种“不听话”、“喜欢插嘴”等,是教育里面的常见问题,在《让孩子把话说完》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在第一章,孩子为什么不懂事里,有这样一句话让我深有体会——言传,更要身教。书中写到: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是父母只用语言来教导孩子如何去做,父母的身教更重于言教。因为,孩子更多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父母的行为对他的影响越大。
女儿四岁了,晚上从幼儿园回来就告诉我:“妈妈,我要看动画片!”“好啊,离电视远点哈!”嘱咐完女儿后,我就去忙我的事了。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女儿竟然躺在沙发上看得入神,我连叫了两声,她都没听见,我很生气,一把把她拉起来,大声说:“谁叫你躺着看电视了?”我的声音显然是吓到了女儿,女儿小声说:“妈妈,你不是也躺着看电视了吗?”突然间我意识到了自己无意识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让我明白了女儿从小就不喜欢看书的原因。从这以后,我每天晚上没有事做的时候,就拿着书坐在沙发上看,有时还会笑出声来。这时,女儿总会来问我:“妈妈,你在看什么呢?这么高兴!”我回答:“别吵,妈妈刚看到有趣的地方,你快去玩吧!”就这样,没过几天的时间,我发现女儿不再对动画片着迷了,回家后也拿起故事书坐在沙发上看起来,小嘴巴里时不时的还在讲着“小故事”,有时还会兴奋的叫到:“妈妈你看,这个字是人,这个字是开……”可见,父母会在无意中成为孩子直接的学习对象,不论是父母良好的习惯还是不良的习惯,孩子都会模仿,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造成影响。
良好的沟通从学会倾听开始。倾听始终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这也让我学会了,要是能够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孩子就会体验到平等、尊重和信任。无论爸爸妈妈多么爱自己的孩子,有了平等和信任,孩子更愿意向父母表露自己的心声。
有的父母经常向孩子提出“要听话”的要求,并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那在你的潜意识里就没有和孩子真正的平等过。要求孩子“听话”是在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事了,可“听”与“不听”完全是我们用成人的思想来评价孩子的一个简单的标准,那这个简单的标准到底是以什么来定位呢?我们自己又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吗?所以听懂孩子的心声太重要了,假如我们不认真理解孩子在说什么,就胡乱的哄她或是训斥她,那孩子的心结打不开,我们也就听不到孩子的心声。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她的未来负责。正确的沟通方式就是倾听。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那我们就应该给它雕刻成一块美玉。想要有一个听话的孩子,我们在孩子面前就应该做一个“听话”的家长。
近期在朋友圈中浏览了一篇文章,是韩国的首席妈妈养育6个子女的故事。这位妈妈就有着漂亮的履历,出生于首尔,梨花女子大学英文系二年级时,以全额奖学金作交换学生去美国留学,在迪克逊大学学习社会学,后进入波士顿大学研究生院,取得社会学博士和人类学博士,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
这个母亲真的很惊人啊,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我的大姑妈,她家里有三个名牌大学生,而我的姑妈也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我的其中一个表哥还是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呢。我说这些其实是想告诉各位宝妈,孩子的优秀和父母的文凭职位没有关系,只要你教育孩子的方法正确,哪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这也让我陷入沉思,因为木木宝贝总是很贪玩,除了玩玩具就是看电视,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改变这一切,每次做作业他的心都在电视那里,总是不能专心写作业。最近我还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我觉得好像我有些管得太多了呢,总是会说宝贝这里不对那里不好,看来以后还是要多学习一些育儿方法,我也不要求宝贝要多优秀,只希望宝贝可以自己自觉地去学习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