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我们班设立了“文学欣赏”这一项。孩子们的世界是童真的世界,故事展现给他们特殊的窗口,让孩子们透过窗口学习到真、善、美,也了解到假、恶、丑。我把故事分为童话、神话、寓言、幽默故事、成语故事等几类,每天穿插着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当然是爱听故事的,尤其是一些经典的中外名篇,成语故事是百听不厌。对于那些他们接触不多的故事,如:古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故事、古代成语故事等等,孩子们表现了极大的热情,认真倾听,听完后还会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我用动听的声音为孩子们讲故事,用包容的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我带领孩子遨游在故事的海洋中,任心情飞翔、任思想奔跑。只要一听故事,再调皮的孩子也会乖乖地坐好,每一张小脸都面向着我,每一双眼睛都凝望着我,那种感觉好极了,那种氛围美极了。
给孩子们讲故事,还在无形中给孩子们上了思想品德课,因为无需老师再絮言,孩子们会自觉地以故事为榜样,形成好习惯,改掉坏毛病。给孩子讲故事,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
导读:孩子经常缠着大人讲故事,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心。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故事,不仅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呢?
孩子经常缠着大人讲故事,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心。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故事,不仅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呢?
一、选材很重要
故事种类很多,但并不一定适合孩子听。我们应选择那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故事来讲。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材也不应该一样,给二三岁的孩子讲,要选择那些主题明朗,爱憎分明,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的故事,而给五六岁的幼儿讲,则要选择情节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否则,给小的讲复杂的故事,他们听不懂,给大的讲简单的故事,对他们又没有吸引力。
二、身体语言不可少
给孩子讲故事时,身体语言是不可少的。因为孩子们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在认识上也多是感性认识,所以当你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身体语言表达故事意思时,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增强印象,并给孩子一种亲切感,因而你的故事也就更能受到孩子的欢迎。
三、让孩子开口
一个故事讲完了,可围绕故事给孩子提出几个问题。如:讲完《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你可问孩子:“孔融把大梨送给了谁?”“孔融自己吃了个什么样的梨?”……这样既能帮助孩子记忆故事情节,锻炼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孩子开口,锻炼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当孩子对你讲的故事有了一定的记忆和理解之后,你就应该让他自己试着讲述,忘了的地方给他提示,让他接着讲下去,这样无疑会鼓励他讲故事的积极性,天长日久,这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只要一讲故事,再调皮的孩子也会乖乖地坐好,每一张小脸都面向着你,每一双眼睛都注视着你,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白雪公主、”“小红帽”、“狼来了”。。。。。。这类富有哲理的德育故事孩子们都耳熟能详了。如何既满足孩子听故事的需求,又从中学习到更多新的知识,积累更多的词汇?我想到了成语故事,也进行了尝试。
开学初我在网上订购了一本成语故事书,利用午睡前的时间,给孩子讲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不像童话故事有着动人的情节、唯美的结局。孩子们一开始兴趣泱泱,但是我还是坚持让孩子们安静听完。为了让孩子们对成语感兴趣,最初我总是挑一些故事有趣的成语来讲,比如“守株待兔”、“对牛弹琴”等。挑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来讲,比如“无价之宝”,故事讲完,孩子们都兴奋的讨论起了珍宝。班上孩子都属狗、鸡,我讲了故事“闻鸡起舞”,然后请孩子们回去和父母一起找找其他和生肖有关的成语,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成语故事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故事的乐趣、丰富了词量,也渐渐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悟出一些其中的道理。
一个学期快结束了,很多孩子们能马上能说出一长串的成语了。“学无止境”,其实我觉得这个“境”也可以指地方、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形式下,孩子都可以进行学习。亲爱的家长、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
一位小朋友上来讲:“一天,有一只小猴,它跑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刚讲到这里,下面的小朋友就叫了起来:“不对不对,是小白兔去采蘑菇,小猴怎么去采蘑菇呢?”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把这位讲故事的小朋友搞的十分尴尬,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用求助的目光望着我。
这时,我便用手势让幼儿安静下来,然后我说:“老师和你们一起想一想,为什么小猴就不能去采蘑菇,而只有小白兔才能去采蘑菇呢?”顿时,小朋友们又马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小猴不爱吃蘑菇,就不去采呀!”“小猴应该爬到果园里摘果子呀”听了他们的话,我没有否定他们的说法,而是要求小朋友们试着动一下脑筋,从另一角度去编这个故事。
我提示:“现在小猴确实是去采蘑菇了,它会爬树,会摘果子但它也会采蘑菇,请你们一起来编这个故事,看谁编的好。
”小朋友们听我这么一说,各个睁大眼睛,动起脑筋。
过了五分钟,我请他们自由发言,有的说:“小候经常吃果子,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就去采蘑菇了”有的说:“小猴和小白兔是好朋友,它知道小白兔生病了,就帮它去采蘑菇。
”还有的说:“小白兔过生日,小猴想采些蘑菇送给小白兔做生日礼物。
”听了这些发言,我心底里感到高兴,他们的发言不但内容丰富,词语用的恰当,而且思想内容也很好。
通过这次创编故事尝试,我认识到在幼儿教育中,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让老框子把孩子们的思维束缚住,我们应让幼儿在愉快的情景中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语言能得到最佳开发。
这几天,我们正在进行幼儿评估测试,从讲故事表演,也可以让我们看出孩子的在多方面的表现。说得更明白一点,其实也是孩子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通过讲故事表演,我们也要对孩子进行一个小结,把孩子的小结情况向家长反馈,同时把孩子现在对故事的掌握程度向家长交流,督促他们在家里更好地对孩子加强教育,以切实提高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儿童时期正是大脑和脑神经细胞急剧发育的时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词及故事情节能迅速被大脑接受并储存,进一步刺激大脑皮层的增生。因此,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讲故事能使幼儿通过科学的训练而使智力得到提高。有的老师认为讲故事事一件很容易的事,的确,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孩子的需要,随便看看书,然后再将给孩子听便可以了。但如果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借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训练儿童达到提高智力的目的,那末讲故事却是大有讲究,大有学问的。首先,所讲故事内容要适合孩子的智力水平,一般2~3岁的幼儿讲些动物、植物等容易找到形象记忆的故事,故事要短小,但形象要生动,情节不要太曲折。4~5岁的孩子有了想象力,就可以讲一些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形象可以丰满一些,词量要逐步增加。为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要多用夸张的手法。针对5~6的孩子就可以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和成语故事,这些故事宣传爱国主义,富有哲理,是启蒙儿童思维和语言的好材料。其次,讲故事的语言要生动。再次,可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孩子充分参与,一次锻炼和提高孩子的治理。
4号小猫钓鱼:故事讲述流畅、内容清晰,口齿清楚,讲述富有感情,内容深受孩子喜爱。小猫钓鱼这一类童话故事生动有趣,内容简单易懂,孩子的关注度比较高,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11号《狐狸分肉》:故事讲述流畅、熟练,口齿清晰,故事内容十分有趣,深受孩子喜欢,但语速有点过快,之后讲述中可以再多一些表情和动作。12号《小猪和红靴子》语速适中,讲述过程富有感情,但有部分内容重复,之后需要加强咬字方面,咬字不清楚的字,可以多重复念几遍哦。14号《梨子小提琴》内容生动有趣,孩子在听时比较容易被吸引,故事讲述也十分熟练,但语速过快,缺乏感情,比较像在背故事。15号《小马过河》选材很棒,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十分适合中班幼儿倾听,故事讲述语速适中,但部分内容需要提醒,声音过轻,下次再熟练一些,大胆表现自己哦!
《糖果雨》这堂语言课上完后,我问孩子们:“你们想让下一场什么样的雨?”彤彤说:“我想让下一场花雨,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美极了。”阳阳说:“我想让下一场水果雨,到处都是水果,很多是我没有见过和吃过的。”明明说:“我想让下一场钞票雨,到处都是钞票,想要多少捡多少,我爸爸妈妈就不用整天忙着去挣钱,不陪我玩了。”飞飞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我想让下一场蛇雨,到处都是蛇――”刚说到这里,很多小朋友尖叫起来:“蛇,好可怕,毒蛇咬人。”“我最怕蛇了、、、、、、”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我也觉得奇怪,就问飞飞:“你为什么想让下一场蛇雨呢?”飞飞说:“我想让蛇把那些坏人都咬死,把欺负我和不爱和我玩的小朋友也咬死、、、、、、”听到这里,我的大脑轰轰响!
飞飞才是一个四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可怕的想法呢?童年时期,应该是非常善良、纯真的,这样才会为它们的一生打下美丽的生命底色。童年的生命底色可以照亮孩子健康成长。反之,童年的阴影有可能会像恶魔一样陪伴孩子终生。
在幼教刊物中无意浏览时发现一篇文章,说到:孩子的弱小心灵世界应该和安徒生童话式的儿童文学作品链接,而不能把那些暗含着现实中的黑暗与问题的文章过早的让幼儿接触,过早的让幼儿认识到社会的复杂。在生命之初,我们首先应该为孩子挑选那些纯真的儿童文学作品,去维护孩子生命的底色。就象钱钟书老先生认为的《伊索寓言》是不适合小孩子阅读的。故事中的《农夫与蛇》、《善与恶》等故事内容不正好验证了飞飞小朋友的《蛇雨》吗?
在以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希望我们这些幼儿教师以及家长们,都能够多给孩子美的教育,爱的教育,不让孩子过早的去接触到残暴、死亡、、、、、、让孩子的生命底色充满善良,纯真。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