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展了一次社会活动《陌生人敲门》,在活动中,我延续了社会活动的一贯作风,“观察图片”、“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你遇到了会怎样做”的三部曲式教学,幼儿在观察图片的时候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在说一说的环节,幼儿可能是由于经验不足,对于陌生人来敲门这种状况的反应并不是很高,来来回回就是在说“不能开门的”。
看着本节社会活动陷入尴尬,我想到了让幼儿了演一演的游戏环节。首先是我当陌生人,一个小朋友假装一个人在家,小黑板横在我们中间当做房门,我开始了表演“咚咚咚,我是修水管的,请打开门”,小朋友在小黑板的后面说“你晚一点再来吧”。这样的表演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共鸣,他们很起劲的都想上来表演。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中幼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课堂活动也从僵局中走出来了。、
经历过这一次,我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堂,幼儿都是喜欢动起来的。
教育随笔:我们同在一起
又一次来到憨兜家园,见到纯真的孩子们,心底一片涌动。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至今还在激动之中,孩子们的认真和耐心从始至终,孩子们的完美配合如此默契,孩子们之间的那种友爱毫无目的,孩子们倾情表演的那种投入让人感动。
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里,想的只是尽我所能的帮助他们,可以抛开一切。这次去支教的主题内容是鼓乐教学《玩具进行曲》。前期的时间,通过教师敲鼓孩子拍手拍腿等形式,用各种声势和身体节奏来熟悉两种不同的节奏。游戏《拉个圆圈走走》,教师打出节奏,并随机手指一名孩子,其打出相应节奏,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巩固节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大拇哥》的进行,让孩子们在儿歌与节奏的交叉进行中,再次巩固节奏,尤其将儿歌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之后,孩子们说着儿歌: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憨兜家园的宝贝!每一个憨兜的宝贝都露出甜甜的微笑。最后的开火车敲节奏环节,孩子们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在敲敲后背拍拍肩的笑声中,对节奏熟记于心,为接下来的鼓乐演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是鼓乐演奏时间,孩子们用最快的时间将属于自己的乐器取到手,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演奏。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小鼓的节奏孩子们自然的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正确的节奏,另一种则是稳定的节拍,我忽然觉得,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我们不能用同一种要求来对待他们,但可以让他们做的更好!我开始不厌其烦的一遍遍将正确节奏教给孩子们,学不会就手把手的教,我相信他们可以!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有几个孩子开始对正确节奏有感知,开始慢慢有了感觉,我欣喜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小鼓和小镲合奏的过程,虽然漫长艰辛,但当听到整齐的鼓声,看到尽力的孩子们,那种喜悦真的是不由自主!
孩子们一致要求给我们表演他们排练的节目《苔》,我们欣然点头答应。听着柔和的音乐,看着孩子们面带表情,一步步走上舞台,唱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我在一旁听着,感受着,不禁慢慢落下热泪。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匆匆溜走,却还未感受到结束的到来,存于孩子们之中的爱、温暖、感动、坚韧……会永远铭记!如同孩子们表演时所唱到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孩子们,由衷的祝福你们!祝福你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幸福满满!
孩子们,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我们从来没有离开!
我们同在一起!
今天早上,幼儿在玩区域游戏时,我发现建构区的幼儿在活动时很茫然,手里拿着玩具不知道怎么与伙伴玩。有时只顾自己玩,没有合作的意识,玩具扔的满地都是,甚至有时会因为一件小东西抢来抢去。根据这个问题,我组织了一次教育活动。我把孩子们组织在一起,先到建构区看了看它们的家。“玩具满地,玩具也在地上等,你们喜欢这样的家吗?”“不喜欢”大家异口同声的答道。于是我和幼儿们一起讨论:“应该怎样玩?怎样才能不和小伙伴吵架?建构区的玩具应该怎样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这时,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抢着举手,溪溪说:“玩具是大家的,不能抢玩具,要互相谦让。”豆豆说:“不能把玩具扔地上,小玩具会疼的。”晨晨说:“玩玩具时声音不能大,你大声说话就会吵到别人的。”……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实他们知道其中的游戏规则,只是一玩就忘了。
于是我又问幼儿“那你们说说,你们在家时爸爸妈妈还有你都做些什么事情?”婷婷说:“爸爸看报纸,妈妈收拾屋子,我玩玩具。”泽泽说:“妈妈和我一起玩,爸爸上班去。”……他们都能说出来。“那你们在幼儿园娃娃家里当爸爸妈妈时,怎么做呢?”孩子们纷纷举手说,雯雯说:“我当妈妈,喂宝宝吃饭。”昕昕说:“我当爸爸,我要上班挣钱。”……“你们说了这么多,说得都很对。那为什么玩玩具时不是这么做的呢?在与小伙伴玩时,要相互谦让,出现问题要好好商量。……”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学会协商,明确自己角色的职能。当发现游戏中不良行为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及时给予随机教育将问题解决。
新学期开始了,这是大三班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对于上小学他们又憧憬但也有害怕。为了不断充实孩子们的学习活动,这学期我打算继续将学习古诗词贯彻下去。
在这一天,我带孩子们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篇唐诗《清明》,刚读完古诗的名字,彤彤就迫不及待的问我:“老师,是清明节的意思吗?”我笑着说:“你说的非常对。”孩子们听完觉得很是好奇,趁着他们的兴趣点我们开始了学古诗的历程。
我先带领他们跟读一遍古诗,由于初次跟读,幼儿表现出明显的不自信,声音也都很微弱,有的小朋友较为害羞也不好意思大声说出来,我鼓励每个幼儿都张开嘴巴跟我一起说,一遍两遍,当第三遍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他们逐渐由信心了,不仅体现在音量上还有字词的清晰度上。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幼儿很好理解,他们叽叽喳喳的告诉我“老师清明节是不是很容易下雨啊”,通过孩子们的回答我也不禁感叹古人遣词造句的奥妙,既有诗词的韵味又能通俗易懂,“路上行人欲断魂”小朋友听到后又开始百思不得其解,为了让幼儿对诗词内容有简单了解,我就说:“清明节大家去上坟心情都很悲伤,小朋友们去上坟过吗?”小朋友们又开始讨论起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向孩子们解释了字面意思,这首古诗整体带着幼儿诵读了一遍。
几遍跟读下来,班级幼儿对整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然后我开始给幼儿增加难度,我说出前两个字,幼儿接着说后面的句子,最后再请幼儿尝试自己说出整首古诗。
学习古诗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幼儿学习的态度也很认真,当整个教室回荡着幼儿诵读的声音时,幼儿端坐在椅子上,小小的身姿、神采奕奕飞扬,似乎觉得他们又成长了。
今天在区角活动时.三个孩子在玩“小医院”的游戏。巧巧扮演医生,凯博扮演护士,涵涵扮演病人,大家分工合作,玩得很愉快。但是,过了一会儿,涵涵觉得扮演病人经常耍躺在床上“打吊针”,不好玩,于是,她提出要做护士,巧巧和凯博也不愿意当“病人”。没“病人”来看病,“医生”“护士”只能闲着,游戏就无法继续下去。这时,我走进“小医院”,对他们说:“我也来和大家一起玩吧!”孩子们个个欢呼起来:“朱老师,你真好。…朱老师,你要做医生还是护士呀?
我和孩子商量如何分配角色,当大家都不愿当病人时怎么办。经过讨论.我们决定每人都当一次“病人”,这样既公平。又能体验多种角色。轮到我当“病人”了.我先到“涵涵护士”那里挂号。然后到“凯博医生”那里看病。“巧巧医生”还真是有点“专业水平”,摸了摸我的头,看了看我的喉咙.然后用听诊器听了听我的心肺部位,说我既感冒又发烧,得打两支针。于是由“涵涵护士”和“凯博护士”各帮我打了一针。我假装怕打针,“涵涵护士”不停地安慰我:“不要怕,打了针、吃了药,病很快就会好的。”巧巧还像大人似的说:“你看我的针头很小,打针的时候就像蚊子咬你一下,很快就不痛了。”等打完针以后,小医生和小护士还表扬我:“你真棒!”
游戏结束后,三个孩子还不停地对我说:“下次我们再到小医院来玩吧。”孩子年龄小,当游戏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他们就会不知所措,以至于游戏无法继续。这时教师就要及时介入.有时还得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游戏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使游戏得以继续,而且能引导孩子通过制订规则解决矛盾。
长期以来,教师总把自己当作管理者,在孩子面前是“大人”。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深切地体会到,孩子们是那么希望老师是他们的同伴和朋友。当我说要滑梯时,他们是那么的高兴,前呼后拥;当我说要“怕”时,他们俨然是一位老师,是一位保护者。这样的活动和这样的教育方法,比起平时我们做旁观者和空洞的说教要有意义得多。关心同伴,帮助弱者,孩子们已用行动交了“答卷”。平等、信任、尊重,是我们走向孩子心灵的桥梁,让我们永保一颗童心和爱心。
近来孩子们都喜欢把玩具带到娃娃家来玩,只有佑佑不舍得带玩具,还经常抢别人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时,他跑到我面前告状:“老师,文文不让我玩玩具还打我。”我把文文叫到面前询问缘由,文文委屈地说:“佑佑不带玩具来,总是抢我的玩,上次还把我的小汽车摔坏了。”听到这儿,佑佑赶紧解释:“我不是故意的。”我问:“你很喜欢文文的玩具吗?”他点点头。我又问:“你该怎样向他借哪?”佑佑不高兴的说:“我和他商量了,他就是不给我玩。”“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呢?”我再问,这时旁边的琪琪插话说:“两个人一块玩。”我又继续问佑佑:“你这样喜欢玩具,为什么不自己带呢?”“我怕别人给我玩坏了。”我说:“是啊,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玩具,如果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玩具一样爱护别人的玩具,就不会玩坏了。”他想了想说:“我明天也带玩具来。”
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辆玩具汽车,并且特意让我看:“老师,这是爸爸新给我买的小汽车。”我高兴的说:“呀,你的小汽车真漂亮,还是遥控车,老师很喜欢。”自由活动时,我请他向小朋友介绍展示小汽车的玩法,他自豪地对孩子们说:“我来教你们玩吧。”孩子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跑到他面前,“我们一块玩吧。”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离园时,他说:“老师,我把小汽车带回家,明天再换一个玩具来。”从此,佑佑会把自己的玩具到娃娃家来和小朋友一块玩。在这里他不仅懂得了怎样与小朋友相处,还学会了与同伴共享。
进步快小朋友
“小霸王”从骂老师、打老师到现在上课能认真听讲
,画画、手工、计算进步非常快,对老师也很有礼貌了。“张X”小朋友在刚开学时,课间在活动室里追跑现象非常严重,上课坐力不定,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就闹情绪、大哭。自从在家长会上和她爸爸沟通以后,小姑娘一天天在进步。现在的她,上课发言非常积极,碰到事情也不发脾气了,更可喜的事,原本一点也不会画画的她,现在画得一幅好画,是班级里小朋友的学习榜样!也是我比较看好的幼儿。
“小霸王”和“张X”小朋友的进步,这与老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和家长对我们老师工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每一位老师都希望班级里的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向他们一样,老师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老大难”的小朋友
“沈小朋友”是个长得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乍一看,你一定会喜欢上他。可偏偏长得这么可爱的小弟弟非常让我们老师头痛,脾气怪,动手能力差,又不肯学。比如说要画画、做计算作业了,其他孩子都非常开心,他坐在位置上就是不肯动手,当老师去帮助他时,他呼得一下躲到桌子底下去了。午睡起床了,孩子们都穿好衣服了,他坐在床上等你老师、阿姨去帮忙,好像他生来就是一个小少爷。面对他这种怪脾气,我们老师多次找他妈妈沟通,他妈妈笑着和我们说:“我家孩子不肯动手吗?我家孩子已经认识很多字了!”你看,多骄傲的母亲!
“周小朋友”妈妈每天早上送孩子来时,都是“弟弟”、“弟弟”,一听母亲对孩子的称呼就知道有多宠爱了。这个孩子比较外向,交往能力比较强,我班的那几个较顽皮的小男孩都是他的哥们,和老师也不陌生。也是一个长得很可爱、很帅气的孩子,可动手能力也一点不行,不管你老师怎么耐心的教他,他定定的看着,就是不理解。他还有一个毛病,午睡要尿床。没办法,在午睡中途叫醒了他一次,可起床后,被窝里还是湿的。和他妈妈商量了一下,午睡叫醒两次效果好了一点。
像沈、周这样的小朋友,我们班还有几个,其他几个可能情况稍微好一点。
时间匆匆,但愿在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希望每一个孩子都飞跃的进步,我期待着、也在努力着!孩子,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