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班里的老师就皱着眉头对我说:“这些日子天气干燥,可班里的有些小朋友就是不爱喝水,道理说了一箩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就是不管用,班里的出勤率始终不高,真拿他们没办法。”
看着老师们无奈的样子,我想起了我带班时发生的一件事。
又是一个干燥的秋天来到了,家长们送幼儿回园时,跟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麻烦老师让我的孩子多喝水。”为了让孩子喝足够的水,我特意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讲了饮水的重要性。喝水时,别的小朋友都接一大杯水咕咚咕咚地喝,只有浩浩接了半杯水勉强地喝着。当我转身看别的小朋友时,晓彤跑过来说:“老师,浩浩把水全倒进水池里了。”我听了,心里一怔,难道刚才我说的那一大堆话对他就一点作用也没起?我真想走过去罚他,让他当着我的面重新再接一大杯水喝,可一想,这又有什么用呢?他今天当着我的面喝了,可明天又会怎么样呢?正在无奈的时候,我的眼睛无意中看到了窗台上那盆打蔫的花,眼睛一亮,有办法了。
自由活动时,我悄悄地把浩浩叫到窗前,指着那盆花对他说:“浩浩,这盆花好像生病了,你给他看看病好吗?你看前两天花还开得特别漂亮呢,可为什么现在连花骨朵都耷拉脑袋了?”浩浩很仔细地观察着,并用手按了按花盆里的土,然后自信地说:“老师,你看花盆里的土都裂缝了。我看这花肯定是好几天没有喝水了,咱们快给它浇水吧,要不它会渴死的。”于是,我和浩浩一起为花浇了水。他边浇边说:“花你可别死呀,我一定能给你治好病,以后我天天给你浇水,让你喝得饱饱的,现在你还渴不渴了?”
一连几天,浩浩都是第一个来园,第一件事就是为花浇水。这天他兴奋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你快来看,花骨朵不死了,你看它开得多好看呀!”我又叫别的小朋友一起欣赏,然后不失时机地说:“小朋友,浩浩天天都不忘给花浇水,所以小花才得救了,花呀可感谢浩浩小朋友了,可是它还有些担心……”浩浩抢着问:“它担心什么?”我故作神秘地说:“它说,只告诉浩浩一个人。”浩浩受宠若惊地期待着,我走到他身边,蹲下身悄声对他说:“小花可心疼你了!它说,你天天忙着为它浇水,都顾不上自己喝水,嗓子干得直咳嗽。它多希望你也和它一样天天都喝足了水,这样就不会生病,身体长得又高又壮,你说呢?”他听了高兴地说:“老师你等着。”说着,他用水杯接了一大杯水,大口大口地喝着,好像他从来没有喝过这么香这么甜的水。
在工作中,教师会遇到许多类似上面所诉的小事。如果我们只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幼儿,并用简单的说教方式去解决问题,他们是不会理解和接受的。相反,如果我们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多想一想,多问一问为什么,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去巧妙地启发、引导他们,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不是所有的道理都能立刻被幼儿接受,我们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体验、理解,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实践。
选择适合孩子的英语教材,引发他们的兴趣很重要,以下几点是专家给我们的建议:
符合孩子的程度
要选择符合孩子认知程度的教材,程度要适当,太简单会停滞孩子的学习,太难会让他们有挫折感。
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
要选择贴近生活主题的教材,观察孩子的兴趣,投其所好。假设他喜欢车子,就选择有车子的教材;假设喜欢水果,就选择有水果的教材,以此类推,让孩子将生活与英语结合在一起。
选择好玩的教材
要选择好玩的教材,让他能够操作的、幽默的、能够游戏的、压力小及趣味高的,而且记住不要一直把学习当作前提,只要孩子觉得好玩就会学习,没有兴趣当然不想接触。
避免雷同
不要买太大套的书,孩子会很难消化,因为孩子是很善变的,错过了有兴趣的时间,就不想去碰了,家长一下子买很多的书,内容、形式又很相似,孩子容易反感,况且家长钱都花了,一定会急于让孩子看完,小孩一有压力反而就不看了。专家建议家长,尽量买单本的、变化性多,且要配合孩子的兴趣,少量多餐,慢慢的孩子的英语程度就会提高。
主题要鲜明
如果是有声音的话,不要选择背景音乐太复杂的,CD的背景画面也不要太花,这样会抢走了原本要让孩子听或看的重点。
如何引导孩子学英语?
除了学校之外,父母在家也可以自己教导孩子英语,但重点是要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单单只是拿个英语字卡贴在沙发或电视等地方却一点也不吸引他也是枉然。不如自制字卡、图卡,但要用鲜艳的颜色及活泼的方式才能引导他。还有,可以先选择他喜欢听的儿歌,因为中文和英语的语音差别很大,要让他先不排斥、先听得进去,再让他学别的。而且唱歌很快就学会了,容易让孩子得到成就感,觉得英语很简单。
专家强调,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发展,如果家长不了解,一直强迫孩子接受,孩子反而会排斥。亲子关系不像师生间的关系,如果教学的成分太高,非但学不好,还会破坏亲子关系。而且家长也不懂教学方法,与其贸然教学,不如跟他玩,例如翻扑克牌、一起玩刊物上的小游戏等。
况且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英语天分,有些人就是对语文没兴趣,不能因为觉得这科很重要,就强迫孩子一定要很厉害。家长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提供很多的机会与教材,孩子能不能成功,还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而且要多试几种方法,不是别人说有效,你的孩子不喜欢就责怪孩子,也很可能这套教材现在不适合他,过些时候反而兴趣盎然了。
给孩子适宜的引导
情景一
今天,偶然听到一位家长对小朋友说:“如果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孩子立刻就不闹了。
情景二
超市里,小男孩拉着妈妈的衣服不肯走,妈妈说:“快点走,要不然告诉你爸爸,看看你怎么办。”小男孩不情愿的只好跟着走了。
情景三
奶奶叫强强回家,强强不肯,奶奶吓唬强强道:“再不走,警察叔叔可要来抓你咯!”强强吓得赶紧跟着奶奶回家。
情景分析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一些家长为了图自己的方便快捷,根本不顾小孩心理的健康发展,让小孩得不到正确的意识。以上三个情景中就都反应了两个问题:
1、小孩子没有得到大人的平等对待,而是被威胁。这样的威胁从侧面传达给了孩子‘只要让别人听话,就可以用威胁的方式’这样的思想。
2、情景一中的幼儿园,情景二中的爸爸,情景三中的警察叔叔被当成威胁小孩的对象,容易让小孩产生恐惧心理。
教育措施
家长应该静下心来,给孩子适宜的引导。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两点中入手解决:
1、家长与孩子平等的沟通,温和而严肃地讲道理,即使这样不如威胁的方式立马见效,却能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智。
2、在孩子调皮的时候不要把幼儿园,爸爸,警察叔叔当成威胁他们的对象,而要在孩子们害怕的时候把幼儿园,爸爸,警察叔叔当成保护他们的对象。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