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某媒体报道,因为具有暴力倾向,日本在黄金时段禁播了动画片《奥特曼》。经《生命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多方了解,日本并未禁播该动画片。无论日本还是我国,奥特曼都受到孩子的青睐。很多男孩打闹时,会高喊“我是奥特曼!”奥特曼到底有怎样的魅力,竟让如此多的小孩如痴如狂呢?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满足了孩子某些重要的心理需求。
首先,奥特曼满足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小孩子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孩子们经常对神奇的力量充满了向往,宇宙间遥远的星球、奇特的宇宙人和战斗机器人……对他们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其次,奥特曼满足了孩子崇拜偶像的需要。
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令人不快却又无法改变的事,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此外,他们大多是被女性带大的,生活中缺乏阳刚之气的体验。而奥特曼是一个能在宇宙间自由来去的超人,拥有可以战胜一切恶魔的力量。看到他,孩子们就会感觉自己也充满了阳刚之气。
剧情曲折,让孩子牵肠挂肚
此外,奥特曼并不总是所向披靡——它往往先被敌人打得狼狈不堪,直到最后关头才能发挥出潜能,反败为胜。正是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节,让奥特曼显得更真实,也更让孩子牵肠挂肚。在他们眼中,奥特曼既是偶像,又是朋友。
当然,奥特曼也让一些家长和老师看不惯,这是因为孩子看多了暴力镜头就认为生活中解决问题要靠拳头。也有孩子认为自己就是奥特曼,而把小朋友当“怪兽”,认为自己欺负小朋友也是正义行为。这对孩子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和形成良好性格不利。
因此,对于孩子看奥特曼这类的动画片,家长虽然不必过于紧张,但也要从旁指导。首先,家长要善于发现奥特曼的优点,教导孩子正义和勇敢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告诉他们,勇敢要依靠智慧。其次,看到暴力场面,家长要告诉孩子生活中不能靠拳头解决问题,要和小朋友和睦相处。最后,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他们可以把奥特曼当偶像,但自己绝不可能像奥特曼那样无所不能。
案例:奥特曼与怪兽
葛维娜
背景:
中班第二学期的男孩子钟情与奥特曼、怪兽、皮卡丘等。而且喜欢看它们的VCD,喜欢它们的玩具、木偶,有的孩子几乎趋向与崇拜。
案例:
今天铭铭一早就来园了,而且带来了4只“怪兽”。并对我说:“葛老师,我今天带来了许多玩具,我要与小朋友一起玩。”
课间,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玩具与同伴分享。突然铭铭过来告状“老师,毅毅把上上的手抓开了。”
“手抓的?”
“不是,是怪兽。”
我心理一紧张,马上随声而去,只见毅毅一人坐着,且手中拿着那几只怪兽玩。上上则揣着手坐在桌边,观察自己的伤情。
“上上,怎么样了?疼吗?”我立即看了“伤口”,并无大碍,便放心了。
询问结果:铭铭将怪兽借于毅毅,上上想玩,但毅毅不同意,就用手中的“怪兽”将上上推出门外,这一推便推出了“伤口”。
马上召开紧急班级会议。
我将情况与大家伙通报。“班内发生这事如何解决?”大伙都一致将矛头对向毅毅。毅毅一下子不知所措,哭了:“我不是故意的”。
我看见了怪兽,想到了妙法。
于是我将矛盾转移到怪兽,“请问,这几个是什么化合物?”孩子们齐呼:“怪兽”。
“怪兽是好?坏?它们干吗的?”
“不好的,欺侮人”
“怪兽与谁打架?”
“与小朋友。”
“你是正义的化身,应该阻止怪兽去欺侮小朋友,现在你却利用它在欺侮人?”
我在提出了问题后,将问题抛给了孩子们。“大家说说该怎么办?”
大家伙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毅毅的做法是错的,应该大方些,把东西借给上上一起玩呀。”
“你手中的玩具也不是你的,铭铭可以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你,你也可以给毅毅的同意与上上一起玩”
“上上也可以马上躲避的,就不至于被怪兽的手抓伤”
“上上,谁欺侮你,你就抓住它的手,不让他动,然后告诉老师……”
“……”
孩子们想了一堆的主意。
最终,这只“怪兽”被“奥特曼”抓进“监狱”,不能参与小朋友的游戏。
大家达成的协议是哪只“怪兽”欺侮人类,我们请“奥特曼”,将其收监,哪位幼儿欺侮人,将邀请“奥特曼”特警将其带走,停止某个游戏。
分析:
毅毅是个文气但又有些倔的男孩子,喜欢海洋生物,很少与男孩子们一起玩耍。因此,此次“怪兽”伤人事件纯属意外伤害,但又不能轻易放过,以免以后有更多的人利用“玩具”伤人。
所以,我就利用了孩子们熟悉的、身边的“奥特曼”作为切入口,引导幼儿想正义、助人的方向发展,又在一种游戏的环境中解决了一项孩子们自己没法解决的问题。不,事实上是孩子们自己相互帮助解决了问题。我仅利用了孩子们自己的资源,引导他们自己协商解决了问题。对于中班来说,给了孩子们一个解决问题、共同探讨的机会。
从中孩子们知道遇到此类事件后应该如何解决,有了类似经验,并学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此类从矛盾的发生──矛盾的提出──商讨方法──解决问题。即孩子的自我发展、自我学习及同伴间相互学习的过程。我认为如此解决问题比一般的说教好的多,更实际。
导读:对于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来说,奥特曼就是他们心中的大英雄,而由于奥特曼与怪兽的打斗场面充满了暴力,很多家长对此都忧心忡忡。
“你是怪兽,我要杀了你……”、“我是奥特曼!”很多家长都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跟别人打闹时,都会这样喊道,随之而来的还有那些夸张的模仿动作。奥特曼的玩具、奥特曼的衣服、奥特曼的鞋子、奥特曼的贴画等等,仿佛孩子们完全沉浸在奥特曼的虚幻世界里。奥特曼是日本电视片中的人物,他以英雄的身份出现,为了拯救人类和地球与怪兽斗争。对于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来说,奥特曼就是他们心中的大英雄,而由于奥特曼与怪兽的打斗场面充满了暴力,很多家长对此都忧心忡忡。为什么充满暴力的奥特曼会对孩子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我们来听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春市自强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刘宇朋的分析吧。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奥特曼?可以说是心理与社会成因造成。”刘宇朋分析,从发展心理学讲,3至10岁的孩子正处于动作、语言等技能及社会交往的发展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是从表象到内部一步步深入而来的。最初,更多的是从故事中去学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孩子天性纯洁,模仿能力强,但他们在幼儿期尚未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什么都跟着学,因此,这种不成熟的天性为幼儿间的相互模仿提供了心理条件。奥特曼的剧情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口语化、人物动作比较容易模仿,正好适合孩子们的需求。“我的感觉是,能够吸引小孩的,其实是一种反复出现的模式,这是有助于孩子模仿的。”刘宇朋提到了奥特曼的几个招牌动作,例如发出攻击,变身等等。另外一方面,恐怖、吓人的怪兽,能够带给孩子们强烈的刺激。那些太温和的敌人,看起来,远不如奥特曼中的怪兽那么难看,因此,也不容易深刻印入孩子的记忆。再一方面,是它的节奏感,每一集都是一个完整的,战胜敌人的故事,而且情节都几乎类似,这使得孩子可以在任何时候打开电视,接着就可以看下去,不会存在理解的障碍。
奥特曼这位宇宙英雄高大、勇敢、坚强,富有阳刚之美,正好满足了男孩子们好胜、向往做勇敢强大人物的心理,所以男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再者,奥特曼神通广大,行走星球之间,为保卫星球与怪兽展开激烈的战斗,这就满足了孩子对宇宙这一神秘、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奥特曼”和“怪兽”,一个是“强”、一个是“怪”,而这两种特征非常符合幼儿个体心理特点和幼儿阶段心理发展需求。而且,在儿童的世界里也有时尚与潮流,由于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认识水平有限,所以就会出现盲目追捧社会上热门的、流行的东西,而其中的一大部分是孩子并不理解的。如果孩子不了解或知道得少,就可能被小伙伴们排除在外。所以孩子们喜欢奥特曼,也是一种被同伴接纳的社会需要。
“孩子们迷恋奥特曼,作为家长,比较好的方式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兴趣,注意转移引导,限制痴迷时间。”刘宇朋说。
针对孩子好奇心强烈的特点,家长可以在陪伴孩子参与各种有关奥特曼的活动时,就奥特曼勇敢、果断、坚强的一面,多问几个为什么,积极引导孩子思考。让他在娱乐中知道做人要勇敢、坚强、有正义感。让他明白,有时战胜坏人要靠武力,但有时武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是靠知识。孩子既然喜欢,又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强行禁止,孩子可能会出现逆反心理。家长不如寓教于乐、扬长避短,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奥特曼也并非家长们所想的那么可怕。仔细观看碟片,我们会发现奥特曼与怪兽搏斗时的那种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和保护地球的强烈意识,可以让孩子获得有益的教育。关键是家长如何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利用其中积极的因素。如借助奥特曼的勇敢、正直、富有正义感,来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孩子爱的东西,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就应以疏导为主。想玩,就要让他健健康康、舒舒心心地玩。很多痴迷的行为只是他童年时期短暂的彩虹,过了这段日子,孩子就会失去兴趣,改换另一个目标了。一个人的童年是很短的,我们要做的是留给孩子更多的美好记忆。”刘宇朋忠告家长。
在当下社会,我们都跟台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借助台词可以更好地表达剧中人物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等。你都知道哪些经典台词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奥特曼的经典台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奥特曼也好,人类也罢,只要有伙伴在,无论怎样的强敌都能与之交手,并且能够战胜它们!
2、就算我化为宇宙星辰,也会与你同在;所以,请你相信你自己,然后,也请你相信我。
3、难道这就是答案?为了保护这些人而战,因为他们是我的伙伴,他们是我所爱的人!
4、我从来不会真正离你而去,光明照耀着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每个人心里。如果你睁开眼睛看看四周,你就可以找到我的光芒。
5、这个世界,我来守护!
6、人类的心里潜在着比宇宙更广阔的能力。
7、过去虽然无法改变,但未来还可以继续奋斗。
8、迪加之所以这么无敌,是因为他的本质是光。
9、只要还活着就一定要尽我所能做点什么!
10、一定要有梦想,即使长大了,也不要放弃梦想。
11、努力也会变成美丽的花啊!
12、只要活着就应该做点什么。
13、无论在何种绝望中,人的心中,光都不会消失!
14、热忱之心不可磨灭,体恤弱者,互相帮助,无论与哪国的人都能成为朋友,不要丢掉这份感情,纵然这份感情被背叛过几百回。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