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实录:在午餐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先吃完饭的小朋友们可以先搬小椅子到黄线上,然后玩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小玩具。A最喜欢玩玩具了,任何空隙的时间,他都会围在玩具筐周围,尝试着伸进箱子摆弄一会玩具。今天我在给小朋友们盛汤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哭声,我一看,只见A的两只手把汽车紧紧地攥着,正张开嘴巴准备用咬来反抗,而一边的B则心急的大叫:“给我,你给我!”我连忙跑过去把他们拉开,但是他们还是在争抢玩具。我连忙把玩具从A手中拿走,问:“要是抢玩具,玩具宝宝就归我了哦。”我先安抚在哭的B,再询问他们事情的经过。A:“是我先拿到的玩具,他要来抢。”我问B:“那你记得陈老师说过,能不能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B说:“不可以。”“那你想玩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应该怎么办?”A说:“要问他能不能借我玩。”我说:“你很棒的,知道要用嘴巴问,那嘴巴可以用来咬人吗?那你也可以用小嘴巴告诉他不要来抢玩具。”“B,那你再用小嘴巴问一下王熠名能不能把玩具借你玩?”A马上同意说:“可以。”
分析、思考:
虽然上幼儿园已经快一个月了,但是A他在常规这方面的意识还是很薄弱,如有时间就去玩区域里的玩具、集体在活动中随意走动等自由散漫的行为。再加上小班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成是自己的。因此,在分散玩时看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就会去别人手里抢。
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让A带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满足他想玩玩具的愿望。和他说道理的时候他都懂的,但是性子急,有的时候会动手、咬人。因此要告诉他正确的解决争抢玩具的方法,让他慢慢地学会用语言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动手。还有,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想办法让A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如表扬、冷处理等,帮助他慢慢地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技能。
教育随笔:玩具是我的
晨间桌面游戏时,浩浩(2岁10个月)和霖霖都在建构区玩积塑,盛积塑的玩具筐一开始放在桌子中间,大家都从中间的筐子里拿玩具,浩浩可能因为个子小从筐子里拿玩具有些困难,便要把筐子拉到他的身边,旁边的霖霖从另一边拉住筐子不放,两人争执起来,筐子被扯得有点变形,浩浩看到霖霖拉着筐子不放,便去掰霖霖的手,霖霖仍不放手,大声申辩:玩具筐应该放中间!浩浩根本不听,还是使劲地掰霖霖的手,霖霖有点泄气地松手,求助地看着我。
分析:
桌面游戏时,玩具筐放在桌子中间一直以来成了一条默认的规则,个子小的浩浩因为拿玩具有困难破坏了这条规则遭到霖霖的反对,一个坚持遵守规则,一个执意破坏规则,冲突便发生了。严厉制止或者帮助浩浩拿一些玩具出来可以很快化解争执,但是于孩子的内心不会有任何触动。
我想劝浩浩自己把筐子送回到桌子中间,就问他:浩浩,你为什么要把玩具筐拉到自己这里?因为我的玩具太少了。浩浩边从玩具筐里拿玩具边说。
我看看其他小朋友拿到的玩具,再看浩浩的玩具,确实他的比较少,应该与他够玩具困难有关。我又问他:如果其他小朋友还想用玩具,可是筐子离得太远够不着怎么办?浩浩抬头看看周围的小朋友说:那我就给他、她,还有他(浩浩指着没有和他争玩具筐的小朋友),就是不给他(浩浩指着霖霖强调不给他)!
玩具是大家的不是你的,大家自己拿着玩就可以,不用你给的。我说。
玩具就是我的!浩浩边玩边坚决地说。
分析:
以玩具筐拿到自己身边别人拿玩具也有困难来教育浩浩,浩浩因为有切身体验,应该能够理解自己的做法欠妥,可是自我中心意识很强,性格又倔强的浩浩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采用了逃避问题的方法从侧面指出霖霖和他不友好,他也会对他不友好,并对老师的说教产生了逆反心理。
这时,因为浩浩把筐子拉到自己面前,桌面的空间小了,玩积塑时有些玩具放不下掉到了地上,浩浩便不再管玩具筐,干脆把玩具都拿到地上玩起来。我把玩具筐又放回桌子中间,并提醒他:浩浩,我把玩具筐放回去了。浩浩抬头看看玩具筐没有反对,继续在地上玩玩具。
分析:
浩浩对老师把玩具筐又放回桌子中间没有反对,说明他从内心里已经意识到错误并想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况且玩具筐放在自己这边实实在在缩小了玩玩具的空间,但是倔强的他还是不肯自己把筐子放回去,而是选择了在地上玩。
一会儿,浩浩拿着插好的积塑造型对我说:老师,你看!
哦!浩浩真棒!你插的是什么?我马上表扬他。
我插的是树林。浩浩得意地对我说:
你看,这儿还有小鸟的家呢。他又指指插塑造型下方的一个方形小洞说。
可爱的浩浩彻底地把自己从事件中脱离开来。
反思:
浩浩因为不足龄,初入园时我们对他给予了很多的关心与帮助,很多事情都依着他,这次他在游戏中抢玩具筐与我们平时或多或少地宠了他有关。但这个事件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工作中的失误,桌面游戏时没有关注到象浩浩这样拿玩具有困难的幼儿,所以没有调整游戏场地与规则。事件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几个问题:抢玩具筐对不对?拿不到玩具怎么办?玩具放在哪里玩起来更方便?让幼儿自己来修订规则,选择游戏场地与玩法,这样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小班《幼儿用书》上有首关于爱护玩具的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天天伴我做游戏,轻轻拿,轻轻放,脏了给你洗一洗,玩具玩具我爱你,做完游戏摆整齐。
我边说儿歌,边用玩具做演示,又让孩子做了几遍,孩子学得很快,玩完玩具之后也知道把玩具收起摆放好。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一个问题,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总是会有玩具掉到地上,还有的孩子愿意故意把玩具扔到地上;孩子自觉捡起玩具的次数很少,总是要督促好几遍才能磨磨蹭蹭的把玩具捡起。
一天孩子们收玩具的时候,我一边念儿歌,一边突发奇想,何不把儿歌改一改,把“脏了给你洗一洗”一句改成“掉到地上快捡起。”
玩具脏了一般都是由老师或家长来洗,孩子自己洗的次数很少。于是我就尝试着念了出来,孩子听完儿歌后的反应令我非常高兴,孩子们很自觉地把掉到地上的玩具捡了起来。
以后孩子们玩具掉到地上的多了,我再也不用扯着嗓子大声命令孩子捡起地上的玩具,只要一念儿歌,宝贝们会马上知道该怎样做。宝贝们在玩玩具的时候有时还会不自禁的念起来呢!
其实教育孩子并不需呀一味的疾声厉色,多动动脑,发挥一下自己的小智慧,许多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的。
教育随笔:老师,她抢我玩具
“老师,她抢我玩具!老师,她抢我玩具!”循声望去,只见李荣凌又在和小朋友争抢玩具。每次到了区域活动时间,教室总会时不时传来李荣凌和别人争抢玩具的声音。
李荣凌的爸爸、妈妈结婚比较晚,而且爸爸经常出差,所以家里人对李荣凌特别宠溺,对于孩子提出的需求,无不一一满足。因此,养成了孩子任性、倔强、以自我为中心,控制欲强的性格。但是到了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玩具数量是有限的,任何玩具都需要轮流分享。可她缺少规则意识及自我控制能力,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如何让她学习并领悟分享,从而减少这种争抢现象的发生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对故事很感兴趣,每次当我宣布要讲故事的时候,她总会很安静的用小眼睛看着我,于是我就想到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引导,让她从故事中领悟分享、谦让带来的愉悦心情,从而学着不和小朋友争抢玩具。
其次,对于孩子们,最有效的方法就应是游戏了。因此我就利用区域活动的时间,让孩子们以“合作游戏”为主,投放足量的材料,从环境与材料提供上避免在游戏中发生争抢行为,培养幼儿合作潜质和体会分享的愉悦。
最后,我通过创设“玩具生病”的情境游戏,激发李荣凌做个“爱护玩具的好宝宝”,引导她学习礼貌用语,学着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李荣凌有了不小的变化,争抢玩具的次数明显少了,也能学着静下心慢慢等待了。情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核心,幼儿教育必须要做到“以情动情”“因材施教”,善于运用师爱及教育机智,架设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区角活动时,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去建构区和益智区玩玩具,刚开始时孩子们是很安静的,可是一会之后就会由静到动,从不说话到大声地争论,在每次玩玩具,孩子们都会把玩具撒落一地,把这个玩具扔到别的玩具盒子里,有的小朋友不想玩自己的玩具,就会把玩具扔在地上等等,弄得乱七八糟的。
一天,班里一个男孩子把玩具扔到地上,我就拿了一盒玩具坐在凳子上,对小朋友说“XXX,你们喜欢玩玩具吗?”“喜欢”“老师呢,也喜欢玩玩具,但是我发现,我们班呢有好多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好像不喜欢呢,我不喜欢玩这个玩具。”我扔了一个玩具在地上,我用眼睛看了看小朋友,“不知道玩具疼不疼,怕不怕脏。我想玩这盒玩具也想玩另一盒玩具,那我就把它两盒混在一起,就可以同时玩了。”我们班有小朋友说“老师,你这样是不对的,不能把玩具扔在地上,玩具会疼的,玩具也怕脏的。而且不能把玩具混在一起,那样不好分开。”“对,不能那样做,那样是不对的”小朋友们异口同声。我说“那老师做的不对,我向小朋友保证,不会再这样做了,那小朋友呢”“小朋友也不能这样做。”扔玩具的,混在一起的小朋友偷偷看了我一眼,把玩具捡了起来。
从那之后,班里扔玩具的现象少多了,小朋友们之间还出现了相互提醒的行为,我想孩子们在家庭教育中,他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会用同样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
小班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我们班的有些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对一些大型玩具(滑梯、跷跷板、秋千)没有正确的使用方法,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很差,为此我设计了这节户外活动课《安安全全玩玩具》,来教给幼儿正确的游戏方法,变教师被动的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幼儿主动地去认识危险、避开危险。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大型玩具。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的方法玩滑梯等玩具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过程:
教师组织幼儿来到活动场地
请几位小朋友玩跷跷板,其他幼儿讨论:
(1)他这样玩对不对?为什么?
(2)应该怎样玩?
教师小结:跷跷板很好玩,但玩的时候要小心,两只手要抓紧把手,上、下、上、下,有规律地摇摆。
滑梯:
滑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可是玩法也不尽相同,还有的孩子喜欢你推我,我挤你,安全隐患很大,为此我请几个大班的小朋友示范正确的玩法,排好队轮流上,下的时候等前面的小朋友到底了再下,并且教育幼儿要掌握正确的姿势:脚朝下,双手抓住两边的栏杆,不能脸朝下脚朝上,避免发生危险。
秋千:
小班的孩子对秋千相当的好奇,想玩但不大敢,做到上面原地晃,教育幼儿一定要双手抓紧链子坐牢,荡来荡去的时候要注意其他小朋友,别把人家撞着。
总之,保护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教师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随机教育是自护教育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因为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有较深的理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随笔:想玩玩具的南南
饭后,孩子们都在玩喜欢的玩具。突然听到轩轩在喊:“你干嘛,给我呀,给我呀……”我回过头一看,原来南南走到了轩轩的位置上正抢着轩轩的玩具。我说:“南南,你别抢,玩具筐里还有许多的玩具,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去拿一个玩。”南南听了以后走到玩具筐边翻捡了起来。没过一会儿,轩轩又喊了起来:“把我的玩具给我呀!”我一看,又是南南……
玩具整理好以后,我和大家说了这件事,并把南南叫到了身边,告诉他玩具要到玩具框里拿,如果喜欢别人的玩具要等别人玩好了再拿,或者可以向别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请问我可以玩一会儿你的玩具吗?我对南南说:“假如你想玩我的玩具,你怎么问我拿?”南南马上接着说:“你要玩我玩具。”我马上纠正说:“你要问我:‘我能玩你的玩具吗?’”南南也跟着说:“我能玩玩具吗?”
南南喜欢玩玩具,而且特别喜欢玩那辆小火车,因此他看见轩轩在玩时候就直接过去拿了。但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想玩就拿,因此与轩轩之间发生了争抢。其实,争抢玩具在小班的年龄段是比较常见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家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因此并不懂得到了集体里该如何玩玩具。通过今天的事件,我也正好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再现当时的情境,并让越越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说。
接着我还改编了一个故事《怕痛的玩具》,讲述了玩具宝宝两种不同的遭遇:争抢和谦让,让孩子在形象生动的故事中了解玩具宝宝喜欢谦让的孩子,并学说:请你让我玩一会儿好吗?在故事的情境中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
区角活动结束了,在收拾玩具的时候,我发现部分玩具“搬家”了。开始我认为是孩子们没有收拾好就离开了,想查一下是谁干的,但孩子们谁也不承认,后来有孩子告状,才知道是王伯轩干的。
我强压住心中的火,心想:“王伯轩是班上最听话,平时表现最棒的孩子,他今天为什么不敢承认错误?摆放玩具要整齐,这是我经常强调的呀。”于是我问他原因,谁知他怯生生地说:“老师,这些玩具,我们在美工区已经玩够了,所以才搬到了娃娃家玩。”我看见“搬家”的红色珠子,明白了许多,顺势问他;“在娃娃家里用它干什么?”王伯轩赶紧解释说:“我给我的娃娃戴在头上,很漂亮的。”我恍然大悟,多亏我冷静处理了这件事,否则孩子的聪明才智就会被抹杀在萌芽之中……
这件小事,让我印象很深。是呀,平时我们总是提倡放手给孩子,不过多限制孩子,可是我们在工作中往往为了完美、整齐,而去过多地要求孩子。在活动中,我们为了满足孩子的游戏需要,把材料适当重新组合也是完全可以的呀。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