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成长,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全面地去理解,不仅包括孩子的身体各器官,各个组织的正常发育,没有身体缺陷,而且要包括乐观,开朗的健康心理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及对环境的较快的适应能力,乐观向上,自信进取等良好心理品质。
作为幼师要明确的把握孩子的成长特性,使其养成生活生存,健康成长等各方面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育与成长。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孩子懂的好吃的东西不宜吃的过多。均衡饮食,定时定量少吃市面上的劣质冷饮与添加剂过多的小食品。吃饭时不要分散注意力,边吃边玩,或随吃随做别的事情。有个名叫穆一凡的小朋友能在吃饭时关掉电视的好习惯,这是个很值得提倡的举动。良好的习惯。改变幼儿的群体行为的习惯,应从突出某个孩子的良好表现着手。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极为重要。日常生活中的提示、启发,引导往往比传统意义上的“上课”更来得及时灵活。比如:孩子入园第一应知事情或许就是“怎样在幼儿园上厕所”老师就可以在让孩子共同参观熟悉新的周围环境时,适时地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和解说,而不必非等到幼儿都坐到课堂上后按上课的程序讲解。
引导孩子学习保护自身的清洁和初步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穿脱衣服的基本方法。培养孩子的坐、行、站等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的、健康的作息习惯。
进一步培养良好独立吃饭的习惯,引导孩子初步认识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只有样样食物都要吃才能长得高、长得壮。让其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吃,有些食品不能多吃,否则会影响健康成长。
在幼教工作中,“保教结合”极为重要。保育教育如同“一车双轮”缺一不可,再同驱并进的前提下,更应当注意保育理念和正确保育方法,使孩子健康良好的在体、智、德方面正常发育、健壮成长。
以前,我从未试过用一个幼儿的思想去思考幼儿园的生活,也未曾主动关注过在“教师施教”这“过程中,幼儿有哪些感受。今天,我将转换角色,以一名幼儿的身份出现在幼儿园中。我想,这一经历不但有趣,而且对我们的工作也会很有帮助。
区角活动开始了,幼儿都在玩自己选择的游戏。我也在脖子上挂了一个积塑区的牌,搬着小椅子来到积塑区的小桌旁。我想插一个小房子,就从玩具筐中找出一些积塑开始兴致勃勃地插起来。旁边的聂蕊小朋友看见我,很高兴,问:“你插什么呢?”“小房子。”她在玩具筐里扒拉了扒拉,递给我一块积塑插板。“给你这个,用这个好擂!”我接过插板,冲她一笑:“谢谢!”“不用谢!”她扭过头又玩去了。插了一会儿,我发现聂蕊也在插房子,就对她说:“咱俩一起玩好吗?”她点点头。在这一过程中,我试着用一个孩子的心态去玩,去和其他小朋友商量拼插方法,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快。当我们的房子插完后,我和聂蕊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我们还兴奋地把它拿给其他小朋友看。在那一刻,我已经完全沉浸在童心世界里,几乎忘了自己是一名教师。当我俩的作品摆到柜子上展览时,我被成功的喜悦与自豪激动着。这时,我立即想起,平日玩过玩具,孩子们端着作品让我展示给大家看,我竟怕摆在桌子、柜子上会影响室内整齐而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现在想起来,我是多么残忍呀!剥夺了孩子们最渴望的成功感,却只为自己小小的“方便”……
从此,我再也没有拒绝过幼儿展示作品的请求。因为每当看到他们的“杰作”,我就会立即带着自己“当幼儿”的那份回忆,分享他们在游戏中得到的成功、自信与快乐。
有一天我请嘉澍来当老爷爷,他一动不动,看起来极不情愿,嘴里嘟囔着:“我想当小老鼠”。这是怎么了?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认为拔萝卜时小老鼠个儿最小,功劳却最大。所以他想当功劳最大的小老鼠。
一直以来玩拔萝卜的游戏时都是老爷爷先出场,然后是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萝卜都是由于小老鼠的参与才拔出来。
孩子们因为年龄小,还不能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真正意思,所以就认为小老鼠的本领最大。为此,我精心编了另一个《拔萝卜》的故事,这次故事中,我让那只骄傲的小老鼠先出来拔萝卜,因为个儿太小没拔出来,后来在老爷爷老奶奶他们的参与和帮助下终于拔出了大萝卜。平时劳动时我让嘉澍先来做,做不成时再请孩子们来帮忙,让嘉澍真正体会团结的力量。游戏时我来当大萝卜,让小老鼠感受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小,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拔出大萝卜。后来我们玩游戏时打破常规,打乱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的出场次序,让萝卜由不同的人来拔出,让孩子们真正明白只有团结起来才力量大。
这不,第二天王辰晨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一上午就打哭了三个小朋友,每次我都耐心的对他说教,但他总是置若罔闻,让他给别的小朋友道歉也很勉强。中午分饭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安静的排好队去领饭,王辰晨站在队伍里用手举着杯子在敲前面小朋友的肩膀,还大声的吵。当时我正忙着分饭,没空去管他,就先将他拉出了队伍,严肃的让他在反思角好好想一想,自己做的对不对。五分钟过去了,终于分完饭,我走过去问:“辰晨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站在这里吗?”他点点头说:“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听你的话,再也不打小朋友了。”我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老师现在不生气了,快去吃饭吧。”辰晨轻松地跳着跑过去了。
通过这次无心之举,我觉得适当的给孩子一定的惩罚比一味说教效果更好,惩罚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以后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错了就会受到惩罚。最后一定跟他讲清楚:老师生气只是针对他的错误行为,而不是针对他,只要改错了,老师还爱他们。
教育随笔:适当拒绝幼儿告状
早上,我刚走进教室,姝彤就哭着冲到我面前委屈的说:“老师,王子轩把我的书包丢到垃圾桶了。”“又是这个小捣蛋鬼”,我心里在暗自埋怨王子轩,同时对好告状的姝彤也有些小小的不满。我远远地瞪了王子轩一眼,他也似乎感觉到了我的愤怒。我正想严厉地批评他时,突然心想:这次我也不管了,让他们俩自己去解决。于是我微笑着轻轻的对姝彤说:“彤彤,你看怎么办好了?”。姝彤先是有点不解的看着我,接着用小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脸,最后恍然大悟似的带着笑容跑了,自己到垃圾桶里捡起了书包。我走到姝彤面前微笑着对她说:“彤彤真棒,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老师希望你以后都能够这样,好不好?”。姝彤高兴的连连点头。这时,我又对王子轩说:“怎么能把小朋友的书包丢到垃圾桶了?那多脏啊……”“我再也不丢了”,还没等我说完,王子轩就抢着认错,或许看到姝彤自己捡起了书包,他都不好意思了。这以后,姝彤告状的次数少了,能够自己解决时从来不到老师这儿打报告了。
姝彤是个特别爱打小报告的孩子,不管是关于自己的事,还是别人的事;也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她都一律喊老师,以前我都是一一处理。在她的影响下,班里的小朋友都养成了爱打小报告的坏习惯,我也是非常的苦恼。这次,我灵机一动,改变了教育的方式,先进行冷处理,让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然后再针对性的处理。同时,再有孩子的告状时,我根据事情的大小、好坏,适当的拒绝他们的告状,不去理睬他们。
在后来的教学管理中,我果然见到了不错的效果,孩子们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向我告状了,他们的告状也提升了一个“档次”。由于孩子们还小所以并不知道告状是好是坏,他们只会把自己看到的或自己听到的讲给大人听,而不会去理会结果是怎么样的,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有责任让幼儿理解告状的行为,并帮助幼儿改掉这个缺点。
通过家访,我知道了薇薇从小胆子小,性子弱,总怕别人欺负她。璐璐比她大,处处以大姐姐的身份爱护她,让着她,而她也习惯于这种方式。薇薇总是不敢跟别的孩子玩,很怕别人,对璐璐有一种特别依恋的感情。
终于找到了“病因”,我决定培养薇薇的勇敢精神,就鼓励薇薇:“薇薇,那次做游戏你当小兔姐姐,大家都非常喜欢你。看来我们的薇薇很会当姐姐。你看,佳一跟你一起玩时,总是甜甜地叫你姐姐。你喜欢做小姐姐吗?”“喜欢。”薇薇想到自己那次扮演小兔姐姐,脸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今天你再来当小姐姐,给小朋友分玩具、分图书,跟璐璐比赛,看谁当小姐姐当得好!”薇薇听了我的话,很高兴,她俨然像小姐姐一样干起来。
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又多次鼓励她、夸奖她的进步,她现在真的像一个“小姐姐”了。不再那么胆小害怕,还主动照顾别的小朋友,变得活泼开朗了。
让失败者成功
在一节图画课上,我发现小雨小朋友低着头,双手捂着本子不让我看她的画,一脸沮丧的样子。我走到她身边,很快看了一眼,原来她画了一把雨伞,又画了一个人,可是画面上的人离伞的距离太远了,这个人怎么也拿不了伞。因此,她对自己画的画很不满意,正在为这事而犯愁呢。
我拿起笔,很快在伞下面加上几条斜线。对小雨说:,“哎,风这么大,把你的伞吹跑了,是吗?”说完,就拿起本子对大家说:“瞧,小雨画得多好!你们看她画的是什么意思呀?”小朋友们说:“风婆婆呼呼吹,把她的雨伞吹跑了。”
我把本子还给小雨,这时她的情绪已与前大不一样,画起来可有精神了。
从这个小小的插曲中,我体会到,上图画课教师不仅要努力寻找好的苗子,去启发、引导别的幼儿,还要留意幼儿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契机,使一时能力不够或自视失败者也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老师的声音:
从这次活动中老师观察到原来平时里淘气的你也有安静的一面,第一次看到你如此安静耐心的阅读,这个就是你成长的过程,老师为你开心为你骄傲,加油!
环保小卫士
今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戚家山扫墓,一路走来没喊过累还主动关心其他小朋友,并安慰马上就到了,不要着急。山上你很认真的听着老师讲诉革命烈士的事迹。默哀后,我们开始的“环保小卫士”大行动,你戴着手有模有样的捡起地上的垃圾,连一小块甘蔗也不放过,嘴巴里还说着:“这是谁呢,为什么不把甘蔗扔到垃圾桶里呢?”当小甘蔗被放进你的环保袋子里后,你回头又看到了一张报纸,你拿着报纸喊着:“这是谁的报纸,还要不要了呢?”见无人应答,你只好把报纸放到的垃圾袋里,看着你那戴着手套的小手还不是很熟练的把报纸塞进垃圾袋里,老师觉得你成长了。
老师的声音:
在班级你是个不爱管“闲事”的小朋友,今天管“闲事”的举动让老师觉得很欣慰,你不但做了一名成功的“环保小卫士”还光荣的晋升为“闲事”小管家,加油,宝贝!
很久以来,小朋友们已习惯用大拇哥和小妞妞作为一种评价的方法。对作得好、做得对的小朋友,大家会竖起大拇指表扬:“嘿、嘿、嘿,你真棒!嘿、嘿、嘿,你最棒!”对做得不对、不好的幼儿,大家都会竖起小拇指笑呵呵地说:“嘿嘿!小妞妞!”
谁在做操时蹲在地上懒得动,谁在游戏、活动中不遵守规则乱冲乱撞,谁欺负小朋友,谁不讲卫生…老师一竖小指头,大家就会说:“某某又当小妞妞了,”小朋友就会赶紧改正过来。
在一次美术绘画课上,我为幼儿准备颜料,一不小心盘子里的颜料溅了出来,还溅了几滴在我的衣服上,我不由自主地说:“糟了,颜料溅到老师衣服上了.”
这时,平时就很活跃的周宇航惊喜地叫起来:“哈哈!老师也当小妞妞了.”于是,孩子们立刻发现新大陆般也兴奋地笑起来:嘿嘿嘿!老师也会当小妞妞.”个个都很自豪的样子.
我一怔,连忙反应过来,笑着说:“噢!老师经常提醒小朋友,画画、涂色时要小心,注意别弄花了桌子、衣服、小手等.唉!看看老师这次一不小心就当了小妞妞,不过,你们看好,我肯定不会再当小妞妞了.”
在几十双小眼睛的注视下,我又调好了另一盘颜料,当然,这一次.颗粒不溅.
这时.小家伙们全都对我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地表扬我:“嘿、嘿、嘿,你真棒!嘿、嘿、嘿,你最棒!我心里乐得不得了,真是有趣极了.一种异样的感动和幸福从我心底涌动.
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和孩子们亲密无间地生活在一起.在大家的共同监督努力下,孩子们的活动常规很好,懂礼貌、讲卫生、守规则.因为他们知道,有许多的大指哥和小妞妞在看着自己呢!
老师和幼儿的这种平等、自主评价方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了一个很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学习环境.使班级保教工作能轻松愉快地达到目标.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