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按实物找相应数量的数。
2、复习7以内的数字,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3、培养幼儿学数的兴趣,发展思维力。
活动准备:
教具:果园背景图一幅,水果七盆,1-7数字卡七张,1-7的大数字棒七个,小狗、小羊、小熊、小老鼠、小鸡、小兔、小猫图片各一只。
学具:1-7不同的实物卡片人手一张;1-7数字小卡片、实物卡、数字杯人手一份;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觉引导、激发兴趣请小耳朵帮忙一起玩游戏:教师敲铃铛,幼儿说出铃声响了几下。
二、参观果园
1、俞老师上次去动物园玩的时候,看到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俞老师看到小猴的果园很漂亮,于是就把它画了下来,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小猴的果园呀?(想)
2、那我们来看一看它的果园里有些什么呀?
小朋友你们看桃树上有几个桃子?石榴树上有几个石榴?桔子树上有几个桔子?葡萄树上有几串葡萄?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樱桃树上有几颗樱桃?
幼:桃子树上有1个桃子,石榴树上有2个石榴,桔子树上有3个桔子?葡萄树上有4串葡萄,梨树上有5只梨,苹果树上有6只苹果?樱桃树上有7颗樱桃。
三、感知数量7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七盆水果。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第七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桃子,第二盆是石榴,第三盆是桔子,第四盆是葡萄,第五盆是梨,第六盆是苹果,第七盆是樱桃。)师:第一盆有几个桃子?一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一盆有1个桃子,一个桃子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师:第七盆有几颗樱桃?七颗樱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七盆有七颗樱桃,七颗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四、分水果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1、看!小猴先来到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狗?
(幼:有1只小狗。)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给小狗,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桃子分给小狗吃。)师:为什么把桃子分给小狗呢?
幼:因为正好桃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1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很高兴。
2、看!小猴来到小羊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羊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羊?
(幼:有2只小羊。)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羊,才是正好每只小羊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石榴分给小羊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羊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石榴分给小羊?
幼:因为石榴正好和小羊一样多,都是2。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羊和小猴真高兴。
3、逐一给小熊、小老鼠、小鸡、小兔、小猫分水果(方法同上)(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
五、游戏:找朋友(配音乐)现在俞老师还想请小朋友玩一个游戏,叫做找好朋友。等一下每个小朋友拿一张卡片,先数数你的卡片上有几样东西,如果是1,那等等听着音乐走,音乐一停,赶紧跑到1前面站好,如果是2,音乐一停就赶紧跑到2前面站好……但不能挤,要站在对应数字的线上。(和好朋友交换卡片,再次进行游戏一次)
六、小组活动第一次,给实物卡送数字卡;第二次,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教学目标:1、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原因,知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学会自我调节。2、围绕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原因,知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学会自我调节。教学难点:围绕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观察画面提问:1、这个小孩叫"菲菲",你们发现她怎么了?2、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3、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她是为了什么事而生气呢?(意图:通过观察画面,知道菲菲生气了,引出故事。)二、围绕故事线索,展开谈论(一)、欣赏故事第一段1、出示画面(幼儿观察图片,结合故事内容讨论、讲述)提问: 菲菲为了什么事而生气呢?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姐姐用力夺走了菲菲的大猩猩,菲菲跌倒在地上,菲菲生气了,她踢呀打呀,她叫呀喊呀,她想把所有的东西都砸掉,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生气,菲菲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她跑了出去……"(过渡到第二段)(意图:通过谈论画面,了解菲菲生气的原因。)(二)、讲述故事第二段1、师讲述故事第二段,幼儿倾听提问:(1)"菲菲跑了出去,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到了森林里。"大树看到生气的菲菲会对她说什么呢?(幼儿回答后用故事语言继续往下说--大树说:"菲菲,你怎么啦?"菲菲理也不理,继续往前跑。)(2)小松鼠看到了又会怎么说?(幼儿回答后用故事语言继续往下说--小松鼠说:"菲菲,你怎么啦?"菲菲听也不听,还是继续跑着,直到她再也跑不动了,她靠着大树呜呜的哭了起来。)(3)大树和小松鼠都想要关心菲菲,菲菲为什么对他们理也不理呢?(她很生气)2、小结:生气的时候是什么也听不进的,菲菲继续跑,继续跑,一直到她跑不动为止,她靠着大树呜呜地哭了起来!(意图:通过倾听故事,了解菲菲生气的状态。)(三)、讲述故事第三段1、出示菲菲不哭的图片, 启发幼儿观察。设疑:菲菲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呢?2、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 "咦!……慢慢往家走。"(幼儿安静倾听)提问:为什么菲菲刚才很生气,现在不生气了?(引导幼儿说说故事里的内容)(预设提问:其实菲菲在这里已经找到了好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菲菲看到了谁,好像在对菲菲说什么?)3、小结:菲菲发现,听听鸟叫、看看美好的事物、安静地休息会就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感觉好多了,于是菲菲慢慢的往家走。4、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问:在往家走的路上,菲菲在树林里还找到了哪些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好办法?(预设提问:菲菲还看到了哪些朋友,菲菲觉得他们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意图:通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菲菲让自己不生气的方法。)(四)讲述故事最后一段,知道菲菲不生气了。过渡语:菲菲一路走着,一路看到了许多朋友,菲菲觉得他们都在安慰自己,菲菲觉得又好了许多。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家门口。教师讲述故事最后一段,幼儿倾听。三、联系生活,幼儿谈论1、教师讲述自己生气时调节情绪的经验"故事讲完了,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事情很生气,老师也碰到过生气的事情……"2、启发幼儿想出更多可以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提问:当你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3、小结"每个人都会生气,但要学会调节好自己情绪。比如说:XX、XX等等,让我们做快乐每一天的小天使,好吗?"(意图: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分享"生气时怎样让自己开心起来"的经验。)四、完整讲述,重温故事教学评析附:故事《菲菲生气了》(改编)菲菲和玩具大猩猩玩得正开心,姐姐走过来一把抓住大猩猩。菲菲说:"不要不要!"姐姐用力夺走了大猩猩,菲菲跌倒在地上,菲菲气极了,她踢呀打呀,她叫呀喊呀,她想把所有的东西都砸掉。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生气,菲菲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菲菲跑了出去,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到了森林里。大树说:"菲菲,你怎么啦?"菲菲理也不理,继续往前跑。小松鼠说:"菲菲,你怎么啦?"菲菲听也不听,还是继续跑着,直到她再也跑不动了,她靠着大树呜呜的哭了起来。咦!她听见鸟儿在安慰她:"菲菲,别生气了,我给你唱歌吧!"她低头看见一块大石头也在邀请她:"菲菲,别生气了,就在我的背上休息一下吧!"菲菲就坐了下来。她看看小草、看看小花,小草小花扭动着身子好像在跳滑稽舞。菲菲笑了,忽然一阵微风轻吹着她的头发,像妈妈的手抚摸着她,就像在她身边说:"孩子,快回家吧,我们在等你呢!"菲菲觉得好多了,她站了起来,慢慢的往家里走。姐姐来开门:"菲菲回来啦!"屋子里暖暖的、香香的,看见菲菲回来了,每个人都好开心啊,而且真奇怪,菲菲一点儿也不生气了。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菲菲生气了》”。让幼儿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尝试自我调节情绪,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让幼儿体验发泄情绪后的轻松感。
活动目标:
1、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
2、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尝试自我调节情绪。
3、让幼儿体验发泄情绪后的轻松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PPT、红、黄、蓝即时贴,报纸。
活动过程:
一、菲菲怎么了。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女孩,她的名字叫菲菲,,平时非常快乐。可有一天,她非常生气。(教师出示菲菲生气的表情)引导幼儿观看教师表演的菲菲生气的情景表演。瞧,她喘着粗气,胸口一起一伏,眼里好像要冒出火来。
二、菲菲生气了。
1、讲故事第一部分。师:你们知道她为什么生气吗?
(1)菲菲为什么生气?
(2)菲菲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
(3)菲菲生气时想做的事情真的做了吗?
(4)你觉得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为什么?
2、想一想:用什么颜色表示菲菲非常生气?出示红、黄、蓝三色,请幼儿选择,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菲菲伤心了。
1、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讲到:她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哭了一会儿,插问:
(1)菲菲为什么哭呀?
(2)菲菲还像刚才那样生气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3)想一想:环境的变化、伤心——用什么颜色表示?同第一环节。
四、菲菲不生气了
1、继续讲故事至结束
(1)菲菲还生气吗?
(2)菲菲最后是怎么做的?什么使她不生气了?
(3)想一想:该用什么颜色表示菲菲此刻的情绪,为什么?
五、引导幼儿讨论:生气时是怎样做的?
1、师:你生气时像菲菲那样吗?是什么事让你那么生气、委屈的?
2、你觉得经常生气好吗?为什么?生气时怎样做才对身体有好处?你生气的时候会做些什么事情让自己不要生气的?
3、师小结:人人会生气,生气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不能像菲菲那样想办法不再生气,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
六、发泄不愉快的情绪。
师:今天,我们把所有不愉快的心情都发泄出来,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张报纸,我们把所有不愉快的心情都发泄到这张报纸上,我们可以撕、可以扔、可以踩,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不好?
师:现在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现在我们就去把发泄情绪的方法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好不好?
活动反思:
现在每个孩子在家都是小王子、小公主,事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即使是这样如果有不如意的地方,还会大发雷霆。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爱发脾气的习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我们班就有这样的小朋友。
有一天我们班正在进行区域活动,刘明轩和郭心蕊同在搭建区进行活动,玩着玩着我就听见刘明轩小朋友一边生气一边说:“哼我生气了,你不给我玩我就生气”。我见他站在那里脸气的通红,一副生气的样子。看到这种情况我赶快走过去询问情况,原来两个人是因为玩具发生了争抢,通过我的引导孩子们很顺利的化解了矛盾。
在幼儿园里各种矛盾都会发生,难免有些幼儿会生气,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幼儿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今天我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的就是调节情绪的绘本《菲菲生气了》。在读的过程中我让幼儿先猜想菲菲为什么生气,和扉页上的大猩猩有什么关系。幼儿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联想。当欣赏到姐姐把菲菲玩具抢走后,我又让幼儿一起想象并表演菲菲生气的样子,从而体会菲菲当时的心情。在自由阅读部分我让幼儿自主阅读菲菲是如何调节自己情绪部分,然后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会正确调节情绪的方法。
读完这本绘本后,刘明轩小朋友就告诉我:“老师我以后可不经常生气了,即使生气了我也要像菲菲那样使自己变得不再生气。”
绘本真的是很神奇也很适合幼儿,它能够从中培养幼儿各种好的行为习惯。就像我们今天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了解了生气的危害还掌握了正确调节情绪的方法,真是收获颇丰。
幼儿百科:生气指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爱发脾气的菲菲》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好情绪有利于健康,知道坏脾气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解一些有效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爱发脾气的菲菲》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坏脾气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解一些有效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2.知道好情绪有利于健康。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爱发脾气的菲菲》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故事音频。
2.优美的音乐、布娃娃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爱发脾气的菲菲》,帮助幼儿理解坏脾气的不良影响。
2.引导幼儿分组体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宣泄。
说一说、唱一唱、听一听、做一做等。
3.音乐游戏:“碰一碰”。
在和好朋友一起游戏过程中体验快乐的情绪,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延伸:
1.我的情绪小档案:用多种方法记录自己一周内的心情,如脸谱、线条、颜色等,并分享自己产生这些情绪的情境及解决办法。
2.请幼儿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可以到区域“好心情加油站”中,用了解到的方法宣泄情绪。
3.请爸爸妈妈在家里也能够在孩子发脾气时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活动反思:
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脾气不好,经常因一点小事无缘无故大发雷霆,虽然事后他也后悔,也会道歉,可他的朋友还是越来越少。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他知道发脾气给人造成的伤害是没办法弥补的,他改掉了这个坏毛病,遇事能有自控能力,再也不乱发脾气了。
故事很吸引学生,我出了这么两个问题:你们平时爱发脾气吗?为什么要发脾气呢?你们认为这样好吗?问题一出,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讲自己,也揭发别人,一时间课堂气氛鼎沸,热闹非凡......
幼儿百科:脾气,指脾的功能及其赖以产生的精微物质或动力。中医认为人体之有五脏﹐犹自然界之有五行。五脏之间运行失常﹐则生各种疾病。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